大工15春IT怎么样?高考300分就能读本科?交钱就能保障就业?今日企当白领?

大工IT职业教育到底怎么样啊?_百度知道
大工IT职业教育到底怎么样啊?
听说交了学费就能进日企当白领?是真的吗?
提问者采纳
这个并不是国家承认的供处垛肺艹镀讹僧番吉正规院校,辽宁省内国家承认的院校只有104所,其中并没有这个学校,所以,我还是建议你去一所正规院校比较好。不正规的院校社会认可度低,更别说当白领了,而且日企的职位是:社长、部长、科长,去日企的话,就算你是清华北大毕业的,最多也只能做到科长,他们是绝对不会让中国人当社长和部长的,我觉得你可能被骗了。
提问者评价
谢谢,非常有用!
其他类似问题
职业教育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听说交了学费供处垛肺艹镀讹僧番吉就能进日企当白领?是真的吗?
我觉得不太靠谱学校慎重选择 现在职业学校很多
学校办学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大工IT职业教育到底怎么样啊?_百度知道
大工IT职业教育到底怎么样啊?
听说交了学费就能进日企当白领?是真的吗?
提问者采纳
这个并不是国家承认的供处垛肺艹镀讹僧番吉正规院校,辽宁省内国家承认的院校只有104所,其中并没有这个学校,所以,我还是建议你去一所正规院校比较好。不正规的院校社会认可度低,更别说当白领了,而且日企的职位是:社长、部长、科长,去日企的话,就算你是清华北大毕业的,最多也只能做到科长,他们是绝对不会让中国人当社长和部长的,我觉得你可能被骗了。
提问者评价
谢谢,非常有用!
其他类似问题
职业教育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听说交了学费供处垛肺艹镀讹僧番吉就能进日企当白领?是真的吗?
我觉得不太靠谱学校慎重选择 现在职业学校很多
学校办学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
&& 15座城市的金钱与财富:哪座城市你更青睐?
15座城市的金钱与财富:哪座城市你更青睐?
发布者:sunxy9430
来源:网络转载
心灵鸡汤式的说教常这样告诉人们:&金钱和幸福没什么根本联系。&真是这样吗?当你高喊着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投资各种,结果却发现是&你理财,财修理你的时候,你肯定不会快乐!   不能一切&向钱看&,但也不能抹杀财富能给人带来快乐和舒适生活的事实。毋庸置疑,当人们生活在富饶、平和、丰衣足食的环境里,人们会变得乐观、快乐,生活满意度也会大幅提升。   诚然,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或者一个人的富有都不能等同于幸福感,就像GDP只是一个关于幸福的&神话&一样。作为对生产和消费的商品以及服务量衡量标准的GDP指标,它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增长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经济学上,离婚、车祸,甚至自杀都可以使GDP增长,显然这些都是在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反,一些GDP没有计算在内的内容,比如我们通过散步来锻炼身体,而不是花钱去健身房;比如我们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反而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巨大。   GDP不会关心一个城市的可持续性,但是你不能不关心。   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有活力的,我们该怎么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选择生活的城市?一本1961年美国人写的《美国伟大城市的生与死》至今仍对我们有所启迪。作者在书中总结了四个要点,第一,城市和城市的区域功能要混合,而不是单一的;第二:街区要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第三:要有足够的密度;第四:不同年代的建筑一定要并存。   选择什么样的城市生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房价高企、就业困难?这些大城市病我们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在一个新近出炉的&中国生活最宜居养老十大城市&的榜单里,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赫然在目,但是,从上述的四方面来审视,你会发现编者美好的愿望有点天方夜谭,因为,如果真的选择在北京养老,在PM2.5常年不达标的环境里生活,心情一定会堵得像傍晚5点的北京二环。   本期《钱经》采访了全国15个城市中数十位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资产情况的受访者,虽然不同的人审视和选择城市生活的出发点会有不同,比如有的人是为了创业,有的人是为了养老。但通过他们的经历和讲述,我们还是能够大致还原出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身心健康、平衡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良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丰富的文化氛围、可持续性的环境,当然,还有物质生活的富足。   我们相信,不管元芳怎么看,每个城市的居民都可以对更好的幸福说&是&! 【相关资讯推荐】
2013年生活展望:余额6万房贷月供千元如何理财
私企老板流动资产100万 咋为高考儿子备教育金
80后夹心层保障面面观 买保险要实际
揭秘聪明女人购物理财秘诀 金钱很重要
9大储蓄方法你知道多少?让钱的钱生出钱很容易
穷变富的理财哲理:将生活费用资本化
瞅瞅2013家庭理财地图 您的生财之道在哪呢
中年家庭频遭理财危机 盘点小两口的理财秘方
让&钱财&飞一会 白富美出钱挣门道
卧室装修风水全集 20招让你财旺福旺桃花旺
2013新生活计划:1万 5万 50万这些钱你要怎么花
中国内地人均储蓄过万世界居首 有钱为何不花
北京VS上海:大都市症集中营   生活的持续性和一个城市的持续性息息相关,它不仅要着眼于现在,更与城市的未来规划相关。   全中国没有哪个城市比北京和上海更受人关注,也没有哪个城市的人会感觉自己比在北京上海生活的人还匆忙。这两座由高耸的大楼和便捷地下铁组成的钢筋水泥丛林,每天都在上演着辛勤与努力,在财富高速翻滚的同时,也有着不少的麻木与无奈。   有人正在逃离京沪,也有人把做一个&北京人&或&上海人&当作毕生的追求,而无论怎么样,弄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里才是关键。   大都市的繁华与坚忍   很多人都有在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生活的经历,被问到北京、上海哪个更好时,答案往往是模糊不清的,例如上海气候好、生活方便,北京人大气、不排外等。   其实,在其他城市的人眼中,北京、上海这两座城市有一个共同的标识:大城市。在这个&大&字之下的,是太多的故事。   因为大,每天上班需要一个小时以上的人太多;因为人多,房价已经超过很多人的承受能力;因为发展速度快,招聘和裁人每天都在城市中上演;强大的都市生活压力下,有人打拼成功立马跑车豪宅,也有人精神扭曲甚至坑蒙拐骗。   王峰今年27岁,山西人,目前在上海一家知名电子商务公司工作。两年多前,他离开求学和工作了5年的北京,来到上海。每月拿着8000元左右的薪水,只花不到1000元和别人合租着房子。谈到将来的梦想,&十年之内一定要在上海买到自己的房子,无论大小。&王峰说。   &十年&,可以是一首歌,也可以是一路追逐不上的房价。   上海的房价之高毋庸置疑,从2006年13万/平米的天价豪宅汤臣一品,到2012年售价26.4万/平米的豪宅凯旋滨江园,上海的房价也在不断降低着在上海生活的人对房子的期望值。统计显示,2011年,上海新房的成交均价达到了25778元/平米。买一个60平米的房子需要150多万元,即使是首付也需要近50万元,这对父母都是地道农民的王峰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我是个农民的儿子,父母把我养大已经很不容易,又供我上了大学,他们今后养老都是个问题,我又怎么舍得让他们再帮我买房子呢?&王峰说。   王峰所在的公司在普陀区丹巴路,而住处则在离市区较远的闵行区,每天坐地铁上班单程就要一个半小时,路费7元。相比北京宽广得有些浪费的大马路,上海的路虽然不宽,但堵车比北京少,而且地铁设计得也比北京要合理。   作为外来者的王峰,至今没有融入上海这座大城市,但他对这座城市的依恋却日益浓厚。&这座城市里明显的贫富差距也让我难有一刻的松懈,这对于我这样的年轻人是十足的动力,而且这里机会多,除了北京外,其他城市很难望其项背。&王峰对前段时间新闻爆出&哈尔冰清洁工招聘引众多硕士报名&感到非常不理解,&那么好的学历,出来闯闯有多少机会呀,为啥都在小地方窝里斗?&   王峰眼中的上海有钱人,是在陆家嘴(行情 研报)做金融工作的金领,年薪30万以上,有两套以上的房子,一辆20万以上的车。&我一直以为上海本地人应该都很有钱,但同事里的20多个上海人中,只有5、6个人能达到我说的富人标准,可上海这么多房子,都是谁买走了呢?&王峰说道。   王峰在北京生活了5年,在上海生活了近3年,在他眼里,北京像是一个端庄大气的太太,宽广的马路、宏伟的故宫等无一不向人们显示着它的大气。而上海从建筑到美食,处处透露出一种精致妩媚的情怀,却很难融入&她&的心里。   总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留在这个都市。&虽然在这里不是很开心,但为了以后的生活,还是得忍下去,至少这里有希望。&王峰说。   陌生城市下的种种花费   虽然上海人和北京人之间有种互相看不起的情结,但彼此却有更多的&同病相连&之处。   这是两座主要由移民构成的都市,每天有很多人涌进来,也有很多人撤离,即使在公司里,每年30%以上的流动性也并不稀奇。&今年还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明年走在马路上未必能认得出来。&   移民多是只身来到这里,然后找到工作、组建家庭,三口之家构成了移民家庭的主体。那些幼年时的亲友乡邻共聚一堂暖融融的感觉,多数只能靠回忆。很多人交往的人比较单一,除了同学就是同事,毕竟,靠着微信、QQ认识的人大多还是不靠谱的。   孤单的感觉找谁排解,工作的压力找谁倾诉,周末郊游找谁做伴,各种生活上的需求找谁解决,老婆老公去哪里找?一连串的需求也激发了一系列的服务。   于是,北京、上海成为各项服务都十分健全的地方,只要能想到的服务都可以花钱买到,或者通过网站论坛等形式找到方法。很多人遇到问题,不再像以前,打电话问亲友,而是选择&百度一下&。   田恺是北京人, 29岁,妻子是杭州人,是田恺在上海交通大学读本科时的同学。两人毕业后都留在了上海工作,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已经买了房、车,收入都不错。不过田恺却老是打着回北京或者去杭州的算盘。田恺从小在北京东城区辛安里胡同长大,算是一个地道的&胡同串子&。按他的话说,最怀念的还是小时候在胡同生活的日子。虽然那时候没有独立厕所,四合院也没有隐私,爸爸妈妈的收入也不高,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很热闹、很充实,遇到事情亲友都会来帮忙。   谈到上海,田恺没有一般北京人对上海的莫名其妙的&敌视&,反而感觉上海在生活、做生意方面要比北京领先不少。只是苦闷的是,自己和妻子在这座城市都没有什么亲戚,同学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少,朋友也多是泛泛之交。&站在公司42层的窗户前看上海,就感觉城市好大,空空的,找不到家的感觉。&   田恺偶尔会在微信上找人聊天,&相互介绍一下、调侃一下,未必会见面或者发生什么,但是聊天的时候,会暂时忘却烦心事,忘记这个大城市里的孤单。&   大都市,哪里是你的宜居处?   单纯看宜居指数,或者幸福指数,北京、上海都很难排进前十名。但是这里却有最多的、相对平等的机会,最好的教育、医疗资源,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以及大都市的国际视野。虽然,所有这些,与幸福快乐并无绝对关联。   有调查显示,在一定幅度内,经济发展越慢,人的身体越健康,离婚率也会越低。在这一点上,二、三线的居民很有可怜北京人的上海人的必要。遍地是金矿的地方,也注定遍地是辛苦。   常住都市的北京人的上海人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方法来适应&宏大&的生活:房价高,可以去郊区住,交通尽可能方便就好;上班路上花费时间过多,那就读书看报玩游戏;缺少亲友,那就组建各种兴趣俱乐部;找不到对象,那就上相亲网站花钱找;孩子没户口,那就多花点儿赞助费,或者干脆送出国;工作压力大,下班后就找酒吧俱乐部high个够;孤单感强,那就多交朋友,哪怕只是酒肉朋友。   不仅要面对现在,更要考虑将来,年纪大了后还要留在北京上海吗?十年或者二十年后,这里会不会人口更多,交通更堵,对资源的争夺更激烈?   如果对未来不确定,那就只好多赚钱,毕竟钱多了之后,宜居之处便是家乡。   二线城市透视镜:朴实西安VS活力南京   不同的人会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对城市的心灵感受也会不同,就像这两个城市,一个在积极地改变,一个更固执于传承。   南京和西安放在一起讲述,并非要在它们之间比出一个高下。虽然都是历史文化古城,一个&六朝古都&,一个是&十三朝古都&,同为二线城市,但两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人文气质都相差悬殊。   把它们放在一起,是想观察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对人的影响,以及到底什么才是一个城市所应该追求的内涵。   从西安到南京的得与失   孔雀东南飞。   同样是800余万的常住人口,2012年上半年南京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几乎快是西安的两倍,借助长三角的经济优势,南京的工资收入和房价都远非西安可比。这些年从西安到南京工作的人不少,付晓就是其中一个。   付晓是西北人,33岁,在西安上的大学,之后在西安一家美容公司工作了4年,2009年后到南京工作,这一待又是将近4年的时间。   付晓在两个城市间的生活轨迹,让他对这两座古城有了比别人更直观的感觉。在他看来,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积淀比较浑厚。属于西北的西安人,性格耿直、朴实、憨厚,但是人也显得相对懒散,更容易安于现状。   西安没有南京的生活节奏快。西安虽然有很多高校,但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并没有南京的高。南京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来说,相对还是比较开放、包容的,会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资讯。两个地方饮食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西安的口味比较重,喜欢辣的、咸的、酸的居多,而南京的饮食则相对比较清淡。   抛去两个城市在地理上、气候上的差异,就生活和工作来说,付晓觉得西安的生活朴实,南京的生活现实。   在西安,平均收入相比其他二线市场并不算高,少的2000,多的三四千,房价也还好,虽然一平米的单价也有五六千,但是西安算不上移民城市,多数人都有房子或者有父母的房子可以&蹭&。   除了房子压力小,西安的饮食不仅丰富而且便宜也是一大特色。虽然有些饭馆的环境破旧了些,但并不影响西安人从美食中获得享受。平常去外面吃一碗油泼面5块就搞定了,而南京吃碗拉面一般要9~10块。西安的交通、房租等消费也都明显低于南京。西安的公交车大部分1块,出租车起步价7.5元,而南京的公交车大部分是2块,出租车起步价11块。除了这些日常花费的差异,两地结婚花费的差别也很明显,南京的结婚花费大约在100万元左右,包括房子;而西安只要40万就能把婚结了,至于裸婚,那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在南京,月收入没有5000以上,生活就会感觉到有压力。虽然这里也有二线城市的安逸,但一线城市的紧张节奏和压力,还是处处能在这里体现。体现在生活上,除了工作的忙碌,就是相亲时的现实。&一说到你没有房子,多数姑娘会和你说再见。&   西安在去年才开始运营地铁,而南京的地铁要比西安领先了6年的时间。南京地铁也是中国首个运行第一年就实现盈利的地铁。很多人去到南京,坐地铁肯定会有一个很深的印象 &&商业味道比较浓。北京、上海的地铁都是以站名直接报出,而南京地铁每一站的冠名都带有浓重的商业气息,比如:&南京银行(行情 研报)(行情 股吧 买卖点)96400提醒您:前方到站德基广场新街口站,到南京新百(行情 研报)(行情 股吧 买卖点)、韦博国际英语、东方商城的乘客请做好下车准备。&   这个城市能给你些什么   每个人都有梦想,而城市正是实现这个梦想的跳板,但城市也都有自己当下的短板。   付晓对南京的新鲜感与兴奋,在从西安刚来的时候最为浓烈,但之后也渐渐发现了一些关于这个城市的尴尬。   南京的房价是上海的六折,但收入和工作机会却没有上海的六折。作为地处长三角的大城市,南京的高收入群体主要来自当地的国有企业和职能机关,但最为活跃的民营企业在这里的活力明显比不上周边的杭州、温州,更不用说和上海比。付晓这类靠能力打拼的市场化人才,有时候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机会。如果说,一个在本地没有根基的外地人,想自己买房,在上海,年薪30万你可以想这件事,在南京你需要年薪20万。如果你去争取,那么前者的机会肯定是大于后者的。   付晓在南京每月有1万的收入,但他现在并没有考虑在南京买房,&会比较吃力,工作压力会更大,发展空间也比较有限,倒不如在这里赚到钱回西安买房,还是西安的低物价、低房价让人感觉安逸。&   如果说南京在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尴尬的&瓶颈&,西安则是在西部大开发的激励下奋起直追。2012年上半年,西安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已经超过南京,同比增长达到11.2%(南京为10.9%)。   西安上半年很有亮点的一个突破就是三星电子项目落户西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外商在西部乃至全国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由此带来的就业和对相关产业的刺激都会十分明显。   孔雀东南飞之后,西部的魅力也开始显现,毕竟对于大投资项目来说,西部人力资源相比东部还是有不少的优势。   不过付晓暂时还没有回西安的想法,&南京的视野比较开阔,这一点西安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赶上。比如孩子教育,南京家庭的教育更加开放、更多元。西安人相对会比较保守、缓慢。同样的小孩喜欢踢球,在南京家长会培养你的特长,但在西安,踢球踢得再好,唱歌唱得再好,那也是副业,家长就是让你好好学习。南京的小孩高中毕业都往国外跑,西安相比就少了很多。&   古都的魅力潜藏何处   都是古都,西安和南京的古都魅力也大不相同。   在中国旅游地图上,西安是当之无愧的旅游重镇,宏大的保护、完整的城墙,是南京乃至北京都十分羡慕的对象,秦宫殿遗址、汉宫殿遗址、唐宫殿遗址遍布城市周围。而南京只是作为华东几日游中的一个&景点&而已。   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下,西安当代文人辈出,光是明星就能列出一大串:郭达、闫妮、苗圃、郭涛、文章、尤勇、冯远征、张嘉译、张涵予、许巍、郑钧等,知名的作家还有陈忠实和贾平凹。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高度赞扬作家在西安这座城市中的地位:&在我们中国,作家的地位在西安是最高的,在西安真的是&社会名流&,走在大街上,据说是你问任何一个出租司机,问西安的一个著名作家的地方,他都会把你拉过去,这个在广州或者北京都是不可能的。&   这座城市浓重的文化气息赋予了西安人独特的个性:淳朴、直爽、实干和乐天知命。   不过就像西安庞大的城墙曾经拖了城市开发的后腿一样,西安人要想在经济上加速,还需要更多元的文化和创新精神。   多元和创新在南京身上已经体现了不少。南京的演艺明星虽然没有西安多,但是南京的演出市场要比西安繁荣;在南京,&1912街区&是南京的不夜城,南来北往的人在这里喝上几杯都是非常惬意的;新街口商业区,是整个长三角都具有知名度的购物圈;南京的&先锋书店&汇集了这个城市的思考者和奋进者;无论是留学交流还是外企招聘,南京都在加速和一线城市接轨。   不过作为经济发展快速的代价,南京的平均房价已经过万,排进全国前十名,城市中相当数量的人都在为房价而打拼,浮躁、喧嚣藏匿于很多细节中;西安的房价则连前全国三十名都挤不进去,踏实、静谧更多是城市的心理潜意识。   有人喜欢烈酒,有人喜欢清酒,就像南京西安都有很多人喜爱,不必非区分出个高下。   城市的丰富感让人幸福   &&专访财经作家吴晓波   冯唐说过:&如果腰缠大把时间,选择一个城市终老,这个城市一定要丰富。&也许,对于游历、驻足过很多城市的人来说,杭州的闲适和丰富就是这个城市的幸福感。   吴晓波   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生在宁波,长在杭州,在杭州成家并在杭州创业,杭州这座城市对于他已经打上了深深的&家&的烙印。   Q:《钱经》 W:吴晓波   Q 在形形色色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杭州都排名居前(今年第二),你个人觉得杭州的这种幸福感体现在哪些方面?   W 杭州是一个可以闹中取静的城市,它的经济很发达,民众和政府都很富裕,但它跟北、上、广这些城市相比要安静一些,是生活和工作都能兼顾的一个城市。杭州的幸福感可能就是富足前提下大家表现出来的一种平和,不像北、上、广深信息特别多,年轻人活得很焦虑。   Q 人们过去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来说,江浙一带有很多地方都已经可以和杭州相媲美,那么杭州最大的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   W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明朝中期以后的说法,其实当时所谓的&天堂&,主要跟经济有很大的关系,那时的苏杭是中国纺织行业最集中的地方,而纺织业是当年最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行业,所以苏杭这一带的人很富裕,城市面貌和居民消费都非常活跃,战乱也少。我想所谓的天堂除了自然环境,还应该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杭州就具备这样的丰富性:自然环境有山有水,西湖就在城市里面;经济非常发达;人文气息浓郁,杭州出状元、出名人;文化消费也很发达,虽然可能稍逊于北、上、广、深,但跟二、三线城市相比,要看个电影、话剧,找一些文化人的沙龙聚会,还是很多的,能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很多需求。   Q 对杭州这样的城市来说,旅游资源和商业环境哪个更有竞争力?为什么?   W 杭州在这两方面都还不错,因为改革开放之前,杭州跟全国很多大城市一样都变成工业化城市了,这30多年来,工业已经慢慢退出整个城市中心,它的城市功能在改变。杭州是国内比较早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提出要建立国际化的旅游城市,所以杭州的运河治理、西湖治理和周边西溪湿地的治理,整个的环境改造比较彻底,所以杭州的旅游环境这些年来的变化是比较大的。但纯粹是个旅游城市的话实际上有些单薄,商业的发达也很重要,比如杭州有一个指标 &&百货大楼的单位销售额在过去十年间都是全国第一,杭州的奢侈品消费非常厉害,也都是排名前三位的,包括汽车消费和房产消费,还有就是像餐饮、文化演艺这种大众消费都排在全国前列,这两年又有创业型的企业和科技公司在这里。   旅游资源和商业环境其实很难比较,因为从大的环境来讲,杭州是处于长三角经济区的   一个区域性城市,它的旅游资源是背靠着长三角地区1.5亿人口,然后才是全中国;而商业环境又与上海以及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有很强的关联性,所以这两个方面对杭州来讲都很难取舍,也很难说谁更重要。   Q 你为什么选择在杭州创立&蓝狮子&,当初有没有考虑过上海或其他城市?   W 2005年的时候&蓝狮子&财经开始企业化运营,主要还是因为我的家就在杭州;第二个就是企业的人力成本和办公成本比上海要低一些;另外互联网时代其实公司在哪儿都差不多,我们近期又签了300多个作者,95%以上都不在浙江省,这也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当然,上海有上海的优势,比如它的人才结构更完善,信息更快,资源的聚集也更容易。   Q 据资料显示,2011年杭州的人均收入达到了34065元,位列全国第六,杭州的收入差距大吗?   W 差距还是很大的。杭州基本上还算是南方的创业型企业的聚集地,所以创业家和一些高级经理人的收入还是很高的,这样的人群数量也很大。但普通市民的收入这两年增长得并不快,另外杭州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外来基层打工人员的收入还是很低的,每个月大概只有1000多,而且蛮艰难的是杭州的房价一直都比较高。   Q 对想去杭州发展的年轻人来说,这座城市的就业机会如何?   W 对年轻人来说杭州的就业机会还是很多的,可供他们选择的最大的就是旅游和商贸的服务业,还有IT产业、文化产业。杭州没有规模超大的公司,世界500强没有一个总部在杭州,但是中小型企业比较多。   Q 在杭州人眼里普通的白领标准是什么?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   W 月收入应该在5000元到20000元之间,这个区间在杭州生活能够比较宽裕一点,因为收入太少这个城市的一些配套设施也没办法享受,这个收入区间的群体在杭州还是蛮大的。他们一开始会两三个人合住在一起,能力强的两三年之后在父母的帮助下能够在杭州买一套房子,每月月供大概三四千元。只要把房子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好办一点,因为杭州的整体物价并不是很贵,杭帮菜一直以价廉物美著称。杭州城市面积很小,打个车20块钱就可以跑很远,30块钱可以贯穿整个城市。生活各项成本比北京、上海要低不少。   Q 杭州人眼中最好的职业是什么?   W 在杭州人眼里最好的职业就是自己做企业。杭州的小老板、创业家还是蛮多的,早在十几年前就是这样,两三个人开个广告公司、销售公司什么的。或者自己做一个咖啡店、洗脚店、餐饮店等。这个城市一直就有经商的传统,现在的互联网IT创业公司又特别多,创业环境和氛围都非常好。   Q 1000元在杭州能买到什么?   W 1000元可以十个人吃顿饭吧,能吃得蛮好的。杭州过年过节的时候大概有一大半的人都不在家里烧饭了,杭州的餐饮消费水平跟北、上、广比便宜很多,一般来说像我们请客请个两三千是很好的了。   Q 在杭州求学的年轻人毕业后是否愿意留在杭州发展?为什么?   W 很多人毕业后都愿意留下来进入杭州的企业,或者到杭州周边的一些城市,比如宁波、绍兴等。北方的很多城市,像郑州,离开郑州30多公里就像另一个世界,重庆和成都也一样,但你出了杭州100公里都差不多,老百姓都很富裕。江浙一带全国100个百强县,浙江省占了60个,整体的资金环境、产业环境、人才环境都比较宽松。   Q 杭州人的财富观和幸福观与你所了解的其他城市的人有什么不同?   W 杭州身家过亿和十几亿的人很多,但杭州并不是一个容易炫富的地方,杭州大街上到处都是进口车,没什么炫富的机会,别墅数量也不大。和北、上、广、深这些城市相比焦虑还是要小一点,会小富即安,更多的时间会花在娱乐和家庭生活这些方面。杭州比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大概在市中心有一个15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或者市中心有一个小一点的,郊区有一个别墅或排屋,家里有两辆汽车,在杭州两个人加在一起月收入如果有三四万左右,过得就比较舒服了。   Q 据你了解,杭州人的投资渠道有哪些?对投资这件事的态度如何,理财观念是怎样的?   W 跟全国一样,早期就是买房,杭州的房价涨得很快,所以杭州土著的这些人,如果在过去15年有一些购房行为的,那他们如今就已经可以靠不动产养活自己了。杭州人有一段时间炒股炒得很厉害,但这两年开始倾向于一些私人理财的服务。杭州的富裕家庭求助专业的理财咨询服务的非常普遍,很多四星、五星级酒店里面每天都会有理财产品推介会一类的活动,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在杭州发展得也很快,有钱人还是多。杭州的富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把钱存在银行的活期或定期账户里了,利率并不高,他们还是希望把钱能尽量活用起来,对投资的态度是很积极的。  大连:被移民&占领&的城市   将城市变成风景,又将风景变成资本,迂回的发展之路蚀刻着一个城市的未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连是个旅游城市,这里有世界闻名的天然不冻港,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全球著名的IT外包业务中心。在很多人眼里,大连环境舒适、生活安逸、工作机会多。所有这些,吸引了无数怀揣梦想的城市&新移民&。但和北、上、广一样,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对这片土地往往有着太多美好的憧憬,难免有时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在老家如同外地人   王帅是土生土长的大连小伙儿,2004年考入了厦门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在厦门从事审计工作,一晃就是8年。由于父母年纪都接近60,27岁的王帅在各种压力之下,回到了故乡,在一家担保公司上班。虽说老家有以往留下的人脉资源,可离开8年再回故乡,和一切重新开始也没什么不同,王帅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曾经熟悉,现在又有些陌生的地方。   对王帅来说,大连已经不是以前的大连了。   网络上曾流传着一幅&大连人眼中的中国地图&,除了大连和烟台适合居住,别的地方不是太远太穷就是太挤太热,总有不好的方面。虽然是种调侃,但确实是很多大连人心理的真实写照。几年前的大连有着无数令本地人骄傲的资本:市中心从来不堵车,街道干净整洁,有相对较高的收入和较小的生活压力,更不用说海边城市特有的舒适气候、美丽风景和美味海鲜了。   现在则不是这样。市区上下班时间堵车情况堪比北京,繁华商业街拥挤不堪车位难求。大连本地人对这些变化的感觉都有些负面,更不用说看到鲜明反差的王帅了。   已经习惯在南方生活的王帅还发现了大连的很多特点,是他以前从没有注意过的。   &我发现这边吃烧烤特别流行,任何时间都能找到喝酒的地方。 &王帅说,虽然酒吧夜店不少,可总体来看大连的夜生活并不算丰富,而且晚上10点之后就已经鲜有公交车了。   有趣的是,尽管属于辽宁省,大连人却很少把自己当东北人,东北人在提东北时一般也把大连排除在外。这是因为老大连人大多是&闯关东&时期来自山东沿海地区的移民,从饮食习惯到方言都与东北其他地区的人有很大不同。   城市发展之痛   王帅最真切感受到的压力还是大连的生活压力。   2012年3月曾有一份报告指出大连属于&1.5线&城市,很多大连人将此解读为&物价超过一线城市,收入不如二线城市&。在王帅周围,工作五年左右的同学朋友,能拿到手的平均工资也就3500元,超过5000元的已经属于佼佼者了。&这种收入在大连生活也就是个中等水平,基本攒不下来多少钱,要想生活得好点儿至少要月薪8000元。&另外,在他看来,不算房价的话,大连的消费水平和北京没有区别,甚至某些方面还要更贵。&朋友出去吃饭人均消费超过100元很平常。&小王如是说。另外,大连基本没有自行车,因为上下坡非常多,不适合骑车上下班。这使得拥有私家车变得十分必要,无形当中增加了生活成本,导致城市越来越堵。   房价构成了生活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大连的商品房均价已经超过每平米12000元,市中心和高新园区附近超过每平米16000元。大连的房地产市场一向需求旺盛,外地人来买房子的很多,尤其是海景房和别墅。   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在于大连本身的经济环境。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大连地区是东北亚最早开始工业化的地区之一,20世纪初就开始了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现在的大连工业基础已十分雄厚,而且门类齐全,包括石化、机械、船舶、冶金建材、食品医药、服装加工等行业。由于高新园区和数个开发区的存在,大连有世界500强企业近百家,同时金融业也比较发达,有很多外资银行,又是著名的期货交易中心。   就业机会多了,人也就多了。   远低于北、上、广的立足门槛吸引了大量以东北地区为主的新移民,大连2011年的人均年GDP为91175元,超过上海的73296元、天津的70397元和北京的70250元。然而大连地区的工资水平显然无法与一线城市相比。   这种情况也不难理解,由于大连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IT产业链又比较低端,基本都是外包业务,工作内容重复性很高,虽有高薪存在,但是总体收入其实一般,再加上竞争激烈以及制造业本身不景气,整体表现并不好看。   除了物质,还需要什么   大连本身就是移民城市,无论是老大连人还是新移民,都具有一股闯劲,他们努力工作并试图获得认同。   不过在文化方面,这一点出现了空白, &书店里基本没什么人,都是快餐文化。 &王帅如是说。回想当年大连足球辉煌时期,一有球赛就万人空巷。 &当时全市人民都关心足球,谁要是不看足球都没法和人交流,但现在除了铁杆球迷已经没人再看了。 &   在大连做生意的大多是外地人,不过南方人的比例不大,一般是做些茶叶、干果之类的小买卖。也有相当多的四川、安徽一带的人在从事装修行业,规模比较大的公司往往生意红火,收入不菲。相比之下,南方人十分低调,也很务实。   过去大连人表面看起来不爱存钱,有钱都用来享受生活,实际上由于房价导致结婚成本很高,家长又大多希望孩子出国,才导致储蓄是当地理财观念的主流。   不过,现在大连人更信奉&钱靠赚,不靠攒&。大连人普遍对高品质的生活十分向往,&我觉得大连人想出人头地的比例很高,我的高中同学出国或者去外地打拼的特别多,留在大连的只有一半左右&,王帅如是说。他认为根本原因是在这座城市里,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   尽管当地人普遍认为大连的环境已经大不如从前,甚至已经谈不上安逸,可其对外界的吸引力依然强大。大连各高校的毕业生第一选择是留在本地,也有人把大连作为逃离北、上、广之后的选择,然而在大连工作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无论是制造业还是IT业都要求有一定的专业背景,或者较强的外语能力。企业招人条件高,给的工资往往又不成比例,所以,高素质的人才不容易留下。   想要得到一种慢节奏安逸生活的感觉,大连或许不再适合。王帅说,他有几个北上广的朋友想要回大连,都被他劝阻了,&你想逃离北、上、广的理由,大连都有。&   Q 1000元在大连能买到什么?   A 和北京差不多,1000元很快就会花光,租房的话只能和人合租。或者,可以团购9张极地馆的门票。   沈阳VS长春:两个东北城市的乐与路   同样是东北的省会城市,彼此拥抱又彼此疏远,未来,在这两个城市生活的人应该向哪里展望?   沈阳之于长春,就好像家里的两个&孩子&经常被比来比去,一来二去,家里的资源都逐渐向那个优秀一点儿的孩子倾斜,当别人再比较起这两个&孩子&时,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这好像一个怪圈 &&原本不那么糟糕的一个在另一个的映衬下,愈显颓势。   同样是以重工业发展起家的老工业基地,同样是曾经支援全国的&粮仓&,沈阳和长春曾在同样的起跑线上,现在却逐渐拉开了距离。   &0431&拿什么和& 024&争?   7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王晓超,和很多意气风发的毕业生一样,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然而家人担心他从未离开过长春,极力反对,最后,他不得不放弃了北、上、广而选择了去&近邻&沈阳发展。王晓超就业的方向是教育培训类,他在长春的某大型全国性招聘网站上搜索职位,只有不到100个,而沈阳则有200多个。那时,他隐约有一种感觉,虽然沈阳和长春都是东北的省会城市,但是绝不像父母说的那样&沈阳有的长春也有&,而是如爷爷所说, &光看区号排名,024和0431的差别就大了去了 &。   刚毕业那会儿,王晓超的薪水只有1000块,有时候请朋友吃个饭或者赶上单位同事随礼,到了月底就要靠老爸老妈&支援&。那时王晓超母亲的薪水有3000多元,是长春某处的基层公务员,享受主任级科员待遇。而他的父亲在20世纪90年代下岗后,就一直在做一些小生意,利润微薄,也仅够维持生活而已。   独自在沈阳生活之后,工作成了王晓超生活的轴心。2010年,王晓超买了房子,在距离沈阳市火车站30分钟车程的地点,房价7000元左右一平,&这不算好地段,但房价现在也已经涨到了8000元一平,同样的价格在长春可以买到更靠近市中心的位置。 &   王晓超的父母住在长春市最繁华的地段&&重庆路上一处不到60平米的两居室里,这是他们大半辈子一直居住的老房子。其实,他们早就打算给儿子买房: &毕竟是男孩子,总要有房子才能结婚。 &但是在房价涨起来之前的那些年,他们并不着急,总想着&等晓超长大了再买,现在的钱拿来改善生活水平吧 &。   这也和东北人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大大咧咧的消费习惯让他们更看重眼前的吃穿问题,而不会像南方人那样精打细算,更别提十年规划式的理财了。再加上长春的公务员工资在全国公务员收入水平中都属于较低的,有时长春公务员的一个月工资还不如沿海城市同级公务员一个月的补贴多。   粗犷的性格加上粗放的消费方式,构成了东北人慵懒的生活。他们在工作之外酷爱打麻将、下馆子和购物。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王晓超的母亲会经常购买从家居用品到服装、鞋、帽的各种物品,这些东西消耗掉了全家每个月大部分的收入。当王晓超的父母意识到应该有一些积蓄给儿子买房的时候,房价已经升到4000元每平,而现在的均价在7000元左右。如果是普通的上班族,两个人的月收入加在一起也只能买到大约0.7平米的房子。即便是这样的价格,和全国不少省会城市相比,还是较低的。   这几年,吉林省周边的乡镇人口到长春工作的逐渐增多,王晓超父亲的生意开始有了起   色,每月能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有时候父亲会和老哥儿几个出去&搓一顿&,&吃一顿烧烤就得100元钱左右,一个星期总要出去吃一顿。&但是事实上,这种外来人口的增长十分有限,据相关数据显示,2001年长春市的常住人口数据是713万,2010年的常住人口为767万,十年间人口增长不到10%。   当地居民的平均素质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域的发展水平。东北人的骨子里有一种&船到桥头自然直&式的幽默。他们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容易满足现状,有了收入就会和家人朋友享受简单的快乐。不过,这种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改变,现在在长春的街头,你能看到很多&外地人&,他们和每个城市的外来人口一样,能吃苦、有进取心,分享着本地人的资源。   以前男女相亲,如果对方是事业单位或者国企,月收入1000元也会很抢手,而如果是自己创业,月收入3000元也会被认为不靠谱。曾经的东北人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精打细算的生意人。现在,当东北人从6点天还不亮的冬日里醒来时,忽然发现世界变了。   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一汽),一直是长春的经济支柱,能在一汽工作曾经让无数人艳羡,一汽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基层的管理者的收入能达到6000元到10000元,年底可以拿到数万元的奖金。直到今天,一汽仍然是长春的经济支柱。但是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已经出现衰退的迹象,逐渐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   给有钱人虚荣,给没钱人底气   2011年,沈阳和长春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3320元和20487元,差别并不大,而更相似的是,遍布大街小巷的&杀猪菜&&饺子馆&的生意都很红火,这是因为东北人爱吃,而且都是&重口味&。   沈阳人和长春人一样,爱&使劲花钱&,却不一定真有钱。&无论是在沈阳还是在长春,你都不能从一个人的穿戴上判断他的财务情况,因为有可能他把家里的大部分钱都穿在了身上。&   王晓超买的房子靠近东北三省最大的批发市场 &&五爱市场,从服装家居到小商品应有尽有,每天早上天不亮,东北三省各地前来上货的人就会聚集在市场门口。这种商业繁华曾一度造成了东北城市消费能力强、人民生活水平富足的&假象 &。   王晓超在与五爱市场相隔一条马路的地方开了个小餐馆,那些来进货的人奔波一上午之后,中午总要找个便宜的地方吃点东西。王晓超选择在这里做买卖,有一部分原因是借鉴父亲的经商经历,&父亲此前的餐馆开在长春市的商业街,但是外来人口少,摊主自己带饭,顾客到饭点儿就回家吃饭去了,而五爱市场这里外地进货的人多,客流量要好得多。&   但是王晓超坦承,在网购的冲击下,五爱市场的人流已经比过去小了很多,受此影响,&自己餐馆的上座率也没有以前那么高了&。现在,王晓超和太太已经开始习惯沈阳人的生活,在他们看来,沈阳这座城市更加大气,沈阳人对东三省之外的外地人的包容性也要更高。沈阳比长春方便的一点是,在任何一个全国性购物网站都可以货到付款的地区中,沈阳一定会有,长春则不一定。如果说长春是纯粹的重工业城市,那么沈阳则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商业城(行情 研报)(行情 股吧 买卖点)市。毕竟在沈阳,工商业的发展要优于其他产业。在沈阳市的人口构成中,工业和商业服务人员占据的比例更大一些。不过在养老问题上,王晓超则更倾向于回到长春,因为长春的消费水平低,生活节奏要慢于沈阳 &&虽然其中的差别真的不大。   沈阳与长春在城市建设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沈阳市的城市分区中,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商业中心,而在长春,这种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尚未完全形成。和长春相比,沈阳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得更完备一些,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中显示,十年间,沈阳市的常住人口增长了近百万。   不过,这两个城市也有其&小清新&的一面,比如大学。虽然,从大学的数量上能看出这两个北方城市的文化底蕴,但剥去&大学城&的表象,还是能看出本地人不善于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一面,激进地合并、扩招之后,吉林大学已经成为国内最臃肿的大学之一。   东北人的重口味还包括对二人转的喜爱,以前的东北二人转总是有着抹不掉的&成人色彩&,自从赵本山把二人转打造成东北民俗文化品牌,这个东北人喜闻乐见的荤口文艺形式也逐渐变得&小清新&了起来,目前本山传媒在全国的8家剧场中,沈阳和长春就占据了5席,但其火爆程度仍然一票难求,这些不仅成就了赵本山的个人财富,也体现了东北民风彪悍的一面:无论有钱没钱,总能笑得出来。   Q 1000元在沈阳能买到什么?   A 这些钱正好是王晓超儿子上幼儿园一个月的学费。&在沈阳,这算中等幼儿园吧,大多数都是这个价格。&   刘维新:四大要素考量宜居   &从经济成本考虑,未来中国的西部发展前景非常吸引人。&采访伊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刘维新就对《钱经》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下文为刘维新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的城市观点。   西部城市发展空间最大   解放初期,从1949年到1957年的城市化率只有10.5%,从1957年开始城市化率升至比较正常的水平,为15.7%。从1958年开始到改革开放之前城市化发展缓慢,平均每年只有零点几的发展率。   改革开放之后,东南地区发展迅速,城市化率在50%以上,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缓慢,在30%以下,而最近几年西部大开发后,西部的发展速度开始加快。   事实上,根据世界城市化率的建设速度可以得出,城市化率超过50%之后,城市就会渐渐放慢发展速度。相关数据也表明,从2011年起,东部城市化率已开始低于西部和中部的城市化率。目前看起来很&富庶&的东南部,近几年已经主线呈现颓势。原因很简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那里已经没有资源可挖。   目前,在这些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的东南沿海区域,土地资源紧张,本地一些农副产品资源需要内陆地区的支援,而最近几年人力成本的上涨更限制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渐向西部转移。   以一个建在江苏的纺织厂为例,厂里的原料棉花主要由新疆等地输送,而纺织厂的劳动力则主要由四川等地输送,纺织厂建立在江苏只是利用本地的土地和外来资金,这种模式在市场上竞争力并不强,类似于这样的企业未来都有向西部转移的趋势。   宜居城市四要素   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宜居,需要从四个方面考量。   首先,要考量城市所在地的生态环境是否适宜居住。从世界范围来看,温哥华地处北纬38度左右,受北太平洋(行情 研报)(行情 股吧 买卖点)暖流影响,傍身落基山脉,虽地处北部,却有天然的山脉屏障和暖流,气候条件很好,夏天最高温度18度,冬天最冷也在零度之上,是较为适宜居住的标准。而中国符合这样的生态环境的城市并不多,昆明算是其中之一,冬暖夏凉。   其次,要具有不错的经济生活环境。居住者要想在一个城市安居乐业,没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是无法实现的,这就要求这个城市一定要有大量的就业岗位提供。一般来说,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地区就业岗位提供较少,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较发达的地区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如城市地处商业贸易繁华地区、流动人口多、第三产业发达、有很好的经济增长点等。   再次,宜居城市的服务功能要配套,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分区要合理规划。以青岛为例,在青岛市区内有很多德国时期规划的建筑,青岛虽然建在山上,但交通服务的规划较为合理,建筑和景观也比较协调。&一个非常小的细节就是,在青岛下了火车就能看到大海,非常开阔,也能把这个城市最有特点的一面展现出来。青岛还将港口建在远离市区的地点,不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和其他一些海边城市不同,有些城市下了火车后看不到海,要驱车很远到城郊去看海,而城市中靠海的地方则全部建成港口,这就是规划的问题。&   最后,选择宜居城市,还需要考虑好的社会环境。一般外来人口多、社会环境复杂的城市都不能算宜居城市。   事实上,在刘维新看来,国内真正达到宜居城市标准的城市并不多,昆明城市环境好,但是工业不发达,缺乏经济发展的吸引力。而深圳这样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则完全是通过政府政策拉动其经济增长的。&在国外,任何城市的发展至少需要50年以上的时间,而深圳通过十几年时间就从小渔村变成一线城市,有其特定的历史因素在,所以配套的城市规划人文氛围远不达标,并不能算为宜居城市。&   一个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事实上,选择合适的宜居城市,需要横跨三大学科: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学。这三门学问,也可以理解为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今天的城市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选择宜居城市之前,首先要了解这个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地理分布规律,因为这些背景因素决定了城市的规划布局和对人们的居住要求。   如沿海城市,在其城市的形成发展中,多数是由渔村、海港逐渐发展起来的,具备港口海运和贸易功能,而有的城市如三沙市这样位处边疆的海岛城市,城市首要功能则是保卫国家海疆安全,其次才是物资基地&&广东等地渔民的打渔等需求,还有就是保证国际航线畅通的需求。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看出,有习惯农业生产或者谋求经济发展的人就不适合选择这样的城市居住、生活。在选择一个宜居城市居住之前,最好从城市地理学的角度,根据地理位置分析城市所承担的功能职责。在城镇体系中,城市等级比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卫星城镇的划分,也取决于城市自身的地理环境条件,地理分布的规律决定了城市的规模类型。   城市社会学体系庞大、复杂,但好在有一定的衡量标准,普通人也一样可以通过对城市的审视和分析,总结出一个城市是否适合自己居住。比如一些城市的社会现象:人口、工商业、交通运输、居民生活、文教卫生等。事实上,是否宜居,主要是由城市的社会问题决定的,而在目前判断宜居城市的时候,人们更多的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社会学的。比如大家多会选择那些在国家级高速公路、高铁沿线上的城市以及在国家规划的经济发展区域内的城市。   人们目前所面临的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居住问题难以解决等都属于城市社会学范畴,在选择宜居城市之前,分析它的工商业发展和人口聚集问题来判断宜居程度也很有必要。   不论是选择城市创业,还是选择城市养老,有一点很重要也很容易被忽视,那就是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的未来。   一个城市的未来和其自身的规划息息相关。比如城市的功能分区问题:在很多城市的工业区中,都规划有各种工业生产的处理器、污水的排放设备等,社会居住区需远离这些区域才是适合的。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东四环附近曾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为了保证供电稳定修建了电厂,这样的规划在未来就有可能影响到附近居民的居住。   事实上,世界上的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千差万别的,不能一言蔽之地说哪座城市好或者哪座城市不好,而是要根据城市的特殊功能以及其特殊历史地理环境来判断。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经验或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和观点。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您也可以
您可以输入250个字
P2P网贷产品
年化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
今日P2P网贷平台
【合拍在线】注册送10,首投送50 活动时间:日 18点- 日 18点 奖励一:来啦,就送10元现金 来合拍注册认证新用户即送10元现金。
【温商贷】新人注册拿50元红包 活动时间:日-7月5日 1、注册成为温商贷用户,赠送20元红包 2、新用户首次充值,赠送30元红包 红包使用规则: 1、红包不可用于投资“财智理财”项目,使用时最多可抵用投资金额的1%(20元红包单笔投资≥2000元可使用,30元红包单笔投资≥3000元可使用)……
【青蚨在线】金榜题名状元标,年化收益18% No.1 活动详情 1、名称: 状元标; 2、介绍: 状元标是青蚨在线推出的一对一债权匹配的高收益散标 ; 3、年化收益率:18%; 4、出借期限:2个月; 5、起投金额:1000 元;
【钱途在线】投资就送金元宝+金手链金项链金条 1000元京东卡!【活动时间】:2015年:5月11日~6月11日(23:59结束) 【活动对象】活动期间累计投资≥2万的用户【活动奖励】活动期间累计投资金额≥2万(累计投资额=投资金额 X 标的期限的系数(3月标的系数为1.5),系统将自动赠送3个金元宝至平台账户。累投达5万以上即可拿3个金元宝+对应档次礼品!!!
【人人商贷】注册送100元 邀好友送30 注册就送100元,新投资人投资满2000元即可提现,回馈新老用户三大优惠。 活动时间:日-日
【理财范】10张加息劵已经抵达您的账户 也许和您一样,作为小编的我自从昨天开始,早餐中已然默默少了一个“茶叶蛋”,遥想数天之前的兴奋和现在的落寞,我突然发现,还真的只有在“理财范”的投资能抚慰我受伤的心灵了。 一、加息劵有限期:日0:00-日24:00,逾期使用加息劵不可生效。
【众金在线】3000元体验金+送10元红包 众金在线,豪礼相送,首次充值投资送体验金,投得越多送得越多!
投资理财问答
您好,这个二手房是最近新开的功能,还没有经纪人发信息,过一段时间就有了
一种是已经住满5年的,另一种则是尚未住满5年的。具体时间以购房家庭取得契税完税凭证的时间或经济适用住房房屋所有权证的发证时间为准。
①对于已经住满5年的经济适用房,业主现在可以依照目前市场价格进行出售,但出售后业主需按房屋成交额的10%补交综合地价款。
②对于尚未住满5年的经济适用房,由于政策规定则不允许按市场价格出售。因此,确需出售此类经济适用房的业主,只能以不高于购买时的单价出售,并且只能出售给符合经济适用住房购买条件的家庭或由政府相关部门收购
前段时间银行利率有打折,现在都是基准利率了
经济适用房的转让是受到限制的,一般要经过5年后,实际买受人虽然是你,但是法律上的买受人是别人。此房只能将来转让给你,至于费用方面双方确认即可。以后的过户按转让或赠与办理。
想要了解所购房产的使用,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核:1.用来自己居住的,要根据家庭人口数量、结构、工作特点、对交通的要求状况、对小区物业管理内容及特点要求,以及将来自己的经济变化所引起的生活要求变化程度来确定。2.用来投资的,主要考虑保值增值潜力,对于长期出租的,要考虑出相机会、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风险,对于准备随时转让取得收益的,要考虑物业的升值潜力、转让机会、投资回报风险等因素。
希财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工新闻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