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以什么因素为导向来定位自身同别国的意思关系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下)&试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考试时限]:60分钟
[分数]:75分
1、关起门来搞社会主义是发展不了社会主义的,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自我隔绝就没有办法从世界市场当中获得较多的收益。
2、20世纪6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同时,世界上出现了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
3、社会主义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
4、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对基本矛盾,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6、坚持改革开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7、在存在着剥削制度和阶级对立的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直接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8、铁托被认为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第一人。
9、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发展和改革的关系。
10、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对改革的要求除了生活方面,也必然会体现在政治方面及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方面。
11、全国教育、医卫投入的90%集中在城市。
12、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13、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家庭联产承包制自下而上自发形成,是一条几乎不用付出成本就能获得高收益的路径。
14、年,中国对农业投入在国家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1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16、在国企改制的过程中,要把职工群体真正当作利益攸关方使之参与到决策框架中,而不能仅视为改制成本的承担者。
17、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由于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未有实质性变化,政府权力始终左右着改革。
18、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19、当前改革的矛头应该指向政府自身存在的弊端。
20、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1、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大会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22、关于重辟改革路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23、教育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4、中共十八大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的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5、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26、习近平同志指出,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
27、国企改革始终是由国务院主导,从外部施以压力。
28、缩小城乡差距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30、中国卫生支出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6%降到2002年的4%。
3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为( )的转变。
32、( )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政治制度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
33、一般说来,一种新药从研发、试验到评审、批准,需要( )年的时间。
34、要坚持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35、()规划纲要明确规定深化体制改革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36、土地的征用成为政府官员设租、寻租的土壤,滋生出大批腐败官员,已查出的贪官中的()与土地征用有关。
37、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 )为重点。
&加强和改善民生
&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
&经济实力提升
&保障和改善民生
38、()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9、(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实现共同富裕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40、中国之所以能从一个贫困落后和封闭的国家成长为如今的世界第()大经济体,完全是因为改革开放。
41、中国改革开放是从(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
42、中苏关系破裂后,以毛泽东领导的党中央决定利用大三角的关系与()建立外交关系,打开了中国外交的僵局。
43、()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当中指出: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
44、(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5、安徽省凤阳县是( )的故乡,以凤阳花鼓出名。
46、()的“空地论”认为,由于国内没有任何现成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萌芽,苏维埃政权必须在所谓“空地上”创造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47、( )年,中苏之间的珍宝岛事件导致中苏关系破裂。
48、( )领导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发展生产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4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50、()年1月,捷共中央召开全会,公开向苏联模式进行挑战,拉开了“布拉格之春”的序幕。
51、()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3、在1956年苏共第()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发表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现象。
54、( )创造了“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
5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6、()年,勃列日涅夫等策划了“宫廷政变”,免除了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赫鲁晓夫被迫退休。
57、( )年特大灾荒后,凤阳人“走四方”乞讨达到了高峰。
58、()在进行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中指出,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59、1978年12月,( )生产队18户农民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实行包产到户。
60、()年4月,捷共中央通过了《行动纲领》,提出了改革的主张: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61、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包括( )。
&经济增长的速度前所未有
&经济规模的变化前所未有
&进出口总额增长的速度前所未有
&城市化率的增速前所未有
6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 )的方针。
&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63、“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的错误性包括( )。
&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实际
&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实际
&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不符合当时的世界格局
64、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65、日至2月17日,邓小平和杨尚昆、王震特地访问了( )特区。
66、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为( )。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7、( )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68、毛泽东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中国社会的()领域当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等重要著作。
69、列宁的著名公式认为( )加在一起就是社会主义。
&苏维埃政权
&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
&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
&美国的国民教育
70、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71、改革开放中的突出问题包括( )。
&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改革成果的分配不公
&国企改革和重组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腐败现象蔓延
72、(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73、中国改革的突出特征包括( )。
&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行政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7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在政治领域,按照( )的要求进行改革。
&共产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75、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
76、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要实现的转变包括( )。
&实现市场化改革
&实现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
&实现政府职能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变
&更注重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配套改革
77、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 ),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7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示,要构建( )的制度体系。
7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的体制改革任务包括( )方面。
80、国家对农民补偿很少,造成了( )的三无游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需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八十年代用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日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日赵紫阳在中共十三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九十年代用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执政的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科学发展、文化经济、持续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成的核心体系。
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经典论述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建设,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土地改革“政策理念,改变了21世纪的中国,为实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实现人民共同致富。
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包括三个体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它对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起指导作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既是社会思想体系的实践,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必由之路。这三种形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社会主义文化转型是中国走向大国强国唯一的道路和思想意识,中国社会主义在21世纪初还属于初级阶段,通过资本主义的现行制度和意识,更加证明中国走社会主义特色之路的正确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生、共识、共存 共产、共享、共荣    同生、同识、同存 同产、同享、同荣[1]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的首创精神,是一切发展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发展不可脱离的核心体系,共同生存发展的准则。
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应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以民为本;
2、市场经济;
3、共同富裕;
4、中华文化;
5、民主政治。
第一、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
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即通过计划、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否定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共同富裕,第一有个先富后富的问题,不可能大家同步富裕;第二即使大家共同富了,还应是有差别的,不是搞平均主义,不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动力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我们要实行生产社会化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相结合。
第四、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有优秀的文化,应当继承发扬,同时要创新先进的文化,并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
第五、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什么?是广大人民。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因此必须受人民的监督。必须转变法治理念,从以法治民、以权治民转向依法治官、以法治权。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认真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号召全党要坚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为了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中,加深理解十六大的基本精神,增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总结和新的理论结晶;是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新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构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与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具有内在统一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发展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其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
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角度深化了认识。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主要包括: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机制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六、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非常丰富。长期以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第七、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在三者的相互关系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基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任务。
第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是扎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新型民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大人民政治要求的根本特征。经走过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三代领导集体的艰苦探索。从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实践来看,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的方面包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党的任务政策,民主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成的民主管理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特别是某些利益群体的政治需求越来越突出,这就要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保持稳定,长治久安的关键。因此,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十六大报告重申“有法可依,有发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注意法制原则,强调“适应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号召我们扎实工作,“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提出“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证,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严格实施”的具体要求。然而,我们也不许清醒的看到,依法制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我们仍然面临着司法腐败,犯罪猖獗等严重问题,我们离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要在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社会主义司法民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权力监督等方面扎实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证。
第三、深化各项政治体制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攻坚阶段,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巨大进展而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在多个方面向深度推进。首先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只有理顺了党的领导方式,才能使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高度而有效,才能规范党的作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党更好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断增强执政的基础。其次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只有科学的决策才能做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再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制度改革,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法高效为基本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以推行电子政务为现代化手段。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不但要有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物质文明,而且必须要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高度的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的区别,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精神文明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使中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不能偏离这个方向,这就需要建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以保证。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首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必须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才能使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次,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单看军事和经济实力,而且看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和智力支持,可以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现代化建设就无法进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抓好法制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为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所作的报告,明确地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方针和政策,并将此列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有机组成部分。报告系统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这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虽然有其超越时代的共同性,但作为一定文化的总体而言,总是一定思想下的产物,不同社思想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解放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因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思想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以实体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延续和发展,自有其深刻的道理。不管人们如何认识和把握它,它都要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化民成俗”的东西,成为人们生下来就濡染其间的一种精神家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化成果,形成了社会主义内容和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全新的文化。
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正确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坚持了同自然观、社会观中一切非科学的文化思想进行坚决斗争的立场,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继承优良的民主传统和作风,增强民主意识,同封建主义、文化专制主义残余进行不妥协的斗争,使民主精神在广大群众中生根开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题中应有之义。贯彻“三不主义”,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自由讨论、自由创作和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使文化园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合理吸收外国文化一切好的东西,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成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博大体系,是这一文化民主性的重要表现。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是一切文化创造的最深厚的源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中汲取营养,又用健康的文化成果教育人民、服务人民,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四有”公民。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大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要求深化改革文化管理体制,这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改革要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影响。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这些方面邓小平同志多有论述。早在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祝词中,他就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邓小平同志看来,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关系到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方向和成败的根本问题。1985年,他针对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及时地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这是因为,“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而“这个真理,有些同志已经不那么清楚了。这样,也就很难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这就是说,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并非无关紧要的事情,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各项事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无足轻重的。1986年,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的一些倾向性问题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窍、贿赂横行的世界。”
经济建设无疑是一切工作的中心。但中心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心和非中心是互为前提、互相依存的。没有非中心,也就无所谓中心。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经济是否变质的问题。由此可见,经济上单纯量的增长,并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本身还有质的方面的标准,这就是保证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避免“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所以,邓小平指出:“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全体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反复强调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和法制建设,也要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法制建设要求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而“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现在这么多青年人犯罪,无法无天,没有顾忌,一个原因是文化素质太低。所以,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重视文化建设,意味着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人的素质之高低,首先体现于人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把人民团结起来,夺取改革开放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邓小平同志说,根据历史经验,“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所以我说,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总而言之,如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对于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就是建立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十五大报告指出:“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需要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文化建设面临着一定的难度,开放、搞活,必然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对付它,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也指出,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由于这些影响,加之外来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渗透和旧社会封建主义等剥削阶级思想遗毒,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等等。中纪委向十五大的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体制、法制和政策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在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消极腐败现象容易乘机滋长。”
第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基本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有两个: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要坚持用这个共同理想来动员和团结全体人民,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要把实现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紧密联系起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当我们运用现实的手段,一步一步地完成现有条件下能够完成的任务时,就会使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逐步地从一种可能转变成现实。
为此,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2)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宗旨。
(3)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
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实现现代化需要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更需要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关系到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引导人们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一定要消除愚昧,反对各种迷信活动
“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地位”一文,提出了“广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狭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概念,从而从理论上正式确认了邓小平同志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一贯性与连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并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问题和中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地位问题,为当前的“国学热”和“中国文化复兴思潮”找到了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以下是该文的重要内容:
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二)中国实际:一是指中国不同的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不同的国情;二是指中国固有文化无所不在的影响。
(三)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传播和发展,无不具有该国不同于众的鲜明特色,都深深的打上了本国国情和本国文化的烙印。
(四)狭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指邓小平同志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广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涵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两大部分。
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理论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理论,包括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两个部分。
(六)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即“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内涵是: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革命根据地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一理论的关键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群众运动的统一。这一理论中最为举足轻重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事思想。
(七)“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适合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同时也深契于中国固有文化中的“图难于其易”“避实就虚”等原则。
(八)中国革命中一个个的军事奇迹,其所由实现的指导思想,往往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重要原则,但是却深契于中国文化中著名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著作中的用兵原则。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事思想尤其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及中国固有军事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直到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事思想依然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宝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具体表现于:农村的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以及城市的从公私合营到私有公营再到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全面形成——这样一个渐进的改造过程。这一渐进的改造,符合马克思主义“分阶段革命”的思想,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由此及彼”“由浅及深”理念的体现。
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理论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理论,分为草创期和发展成熟期两个理论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为草创期,之后为发展成熟期。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草创期,是在立足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学习苏联经验和吸取苏联教训而进行的。但是此时期的中国社会主义仍然区别于苏联模式和东欧模式,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而在这些特色中有一些则是深深的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的,譬如“农业为基础”的政策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农”思想。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成熟期的重要理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采取市场调节方法,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既适应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道家的“无为”理念——即“减少政府干预”的理念。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人们对于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简单的基本规则,……从必须遵守变成习惯于遵守”(《列宁选集》第259页)——这一终极和谐理想结合中国国情,并汲收中国儒家的秩序精神与和谐精神,以及早期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思想与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霍布豪斯提倡“社会和谐”思想中的精华部分——而形成的。
C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思想,是在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特别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汲收中国儒家“小康”思想的精华和提法,结合中国国情而形成的。
D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思想
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思想,是对刘少奇同志关于“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新的共产主义文化和社会道德”(《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第62页)思想的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儒家“为政以德”思想的升华,并且也汲收了英国新自由主义思想先驱格林的“道德学说”之有益成分。
(十三)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原则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22页)。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表明,在“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必然地要结合一些中国文化中的一些精华成分。而这种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成熟期,尤其变得举足轻重。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取消了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不成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五)综合以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二是中国文化。因此,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定义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在借鉴和融汇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东西文化交融的最高成就。
(十六)因此,必须确认中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文化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和否定。
(十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也是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能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地位,则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势必缺乏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依据。势必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势必导致一些人的不理解和思想混乱。
十七大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十七大报告
[1]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表述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织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阐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阐明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如何相结合,这要看一国的国情。中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众多、资源短缺。这就决定了中国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也不能实现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而是依据中国国情确立的社会主义模式。这需要两个超越:超越前社会主义,与苏联式社会主义划清界线,引进资本主义;超越资本主义,不照搬西方资本主义,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我党提出的、我作了新解释的“以人为本”、“全面小康”、“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核心,人的需要为宗旨,人的发展为中心,人的持续为原则。
“全面小康”就是经济殷实、资源低耗、环境清洁、社会和谐、精神愉悦。
“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物质与精神的和谐。
概括起来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物质需求的有限满足、精神自由的充分享有、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人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我们可以向世界宣布:中国的发展,不只是为中国,也是为世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不是世界的未来。而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则可成为人类的共同理想。
国有资本的作用.在竞争性领域就是为人民来利一份利益,为国家争一份利益.而那些叫嚣着要搞垮国有资本的人,都是别有用心的一群资本家的代表。
十八大发展
这连续6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题中,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字样。其中,十八大报告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七大报告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六大报告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五大报告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四大报告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三大报告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胡锦涛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2000多名代表、8200多万党员、13亿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历史抉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十八大报告向党内外、国内外简明鲜明的庄严宣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报告最鲜明的特色,是贯穿报告始终的一条红线。中国共产党最大的贡献在于,30多年前选择了改革开放之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告诫全党‘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折腾,首先就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上不折腾。”郭光文代表说,我们成功走出的道路,说明人类文明的道路,不止一种模式,而是有多种途径。……
胡锦涛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代表们一致认为,这八条,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将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永葆生命力的源泉。
“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今天和未来的发展也必须继续依靠改革开放。”那顺孟和代表说,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郭广银代表认为,新一轮改革,一定是在突破“老路”和防止“邪路”中找到最佳结合点、最佳突破口,从而向改革的“深水区”推进。其中,如何突破利益集团设置的重重障碍和阻力,将成为新一轮改革的最主要目标,也是最大的难点。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代表说,过去30多年,中国的成功有三个关键词:改革、开放、创新。而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要不断增加三方面的因素:现代化因素,社会主义因素,中国文化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是中国发展进步之路,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十八大报告中所说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就是要更加注重高扬时代旋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贴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吸纳时代精华,从而具有远大美好的前景。
民间的思考
  我们中国特色的经济模式应该是:按劳分配的,全民产权的,不破坏自然的,高效利用的,持续发展的,快速流动的经济模式。
  从1978年到现在这30年,我们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虽然方式是出来了,但我们缺少一种合理的理论来指导,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但还没能完善。
  国家的改革方向应该以人性和社会性两方面为根本:人性的根本性是:辛苦劳动者、智慧者,付出多贡献大的应该有更高财富的支配权!
  社会的根本性是: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是相同的也是有限的,前人(去世的)的成果要平均利用,所有人在参加劳动之前应该有一样的平等利用社会生产资料的权力,先前的社会生产劳动成果不能被能力不行的人利用管理。社会资源不能被浪费,后天的劳动成果差异才是差异分配的原则。
  我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即以人的需要为根本,但人的需要分两个方面,大致可分成:一、自我和独占的需要;二、合作和平等的需要。这两面也可看成是在劳动合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善、恶两面,而且两面之间相互交错、不能割裂。所以我们在社会发展到以人为本时,即要尊重人善的一面,也要抑制人恶的一面。
  人的本初是无善亦无恶的,只有饥渴冷暖疼痛等一些基本需要,而进入到合作劳动时代,也就是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便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以下两种性格和心理需要:一、自我和独占的需要,指从参加社会生活开始,我们在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和努力着璋显自我的特殊性、自我的优越性、自我满足性,和独自占有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是人类前进发展的动力;二、合作和平等需要,指人们之间为了得到更多的劳动成果而进行合作劳动,这就必需有一个合作前提,即个体要全力配合社会给自己的分工劳作,同时也合理分配劳动成果。这两方面的需要是我们人的最根本需要。
  从1958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经济以大锅饭模式,这种模式,奠定了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最先进的“合作劳动社会时代”的经济模式的基础,它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形式确保了前人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公平利用,保证了社会劳动平等分配的根本前提,是我们必需坚持下去的,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缺限,在具体分配时,它忽略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忽略了人的需要中的:“显示自我和独占”的需要,这是需要我们去完善的。而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经济模式又发生了转变,我们鼓励尊重劳动时的个体差异性,允许和鼓励私有制经济,这是对前二十年经济模式的一种修正,这种修正方式的出现是社会经济模式发展的一种偿试,是应该的和必需的,它在一方面尊重劳动,承认差异,使人能全力发挥自我素质,因而我们的社会经济得到以快速持续的发展。这三十年取得的成就是不能否定的。
  但现在的方向依然是如此,甚至有放大的趋势,比如要求国企私有化的呼声,这种趋势不应该被过度放大,因为它违背合作劳动的前提——平等分配,它是以资本占有为主,而进行分配的,没能平均分配前人的劳动成果,而后天的劳动成果也被资本性收益分配方式所左右,从而占据了绝大部分,这是逆历史潮流而倒退的。!
  结合我们中国的情况,和世界前进的趋势,我们的改革以及社会制度的设计应该从人的需要的两方面为出发点,同时尊重社会自然规律,适度的鼓励和尊重人的劳动差异,也适度抑制人类为“显示自我和独占成果”而产生的分配不合理、浪费社会资源、无计划性生产、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情况的产生。
  综合以上对人性的分析,对以人为本的理解,我们现在应该从如下入手进行改革:
  一、逐步缩短知识产权年限;
  二、增加征收财产转移(包括继承、赠于、移民等非劳动所得)税;增加征收资产利用率低的相应税赋;
  三、减少专属继承的程度;在国家内逐步废除继承法、继承权,知识产权的专属继承。
  四、统一管理国家信息系统,减少社会财富流动成本,降低浪费。
  自然资源、知识产权、货币权证等是财富资本在当今经济模式中存在三种形式,这任何一种资本分配不公,利用率不高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激起社会矛盾甚至战争。
  西方社会模式,崇拜个人自由,有它先进一面,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发扬和鼓励人积极的一面,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当它的发展过度和放大时,资本过分集中,起决定作用,就会出现分配不公,忽视劳动的作用,忽略对周围事物的影响,对大自然无限制浪费和破坏,不能平等分配前人成果,甚至进行战争来虏夺来维持其运行,因此也是它衰亡的必然结果。
国家的发展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我们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减弱社会财富的专属继承,加速社会财富的流动,让国家活起来;统一国家信息管理,减少社会信息以及财富的流动成本,使社会信息平等利用。按劳分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给青年人以希望,社会才能稳定,虽说我们应该保护个人劳动成果即保护个人财富,但专属继承的程度过度,就会阻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应该让国家活起来,让有能力者,愿以辛苦劳动者有收获,一个人的劳动成果不能成为子孙的成果,所以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减弱财富的专属继承,加速财富的流动,让国家经济活起来,统一国家信息管理;减少社会信息以及财富的流动成本,减弱知识产权的保护。
  现在国内问题的根本性症结不在于什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争,而在于当今的继承法,继承法所规定的专属继承权,其实质和和古代的袭世制一样的,是不尊重劳动的,是历史的倒退,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当前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废除继承法,实行全民继承,用于全民医疗、教育和养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天津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三个总”的概括,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于全党全国人民更加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我国的根本实际。而中国最大的“实际”、“国情”就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判断关系着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的认识,关系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关系着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采取的发展战略步骤。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体现着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上,将紧紧抓住这个最大的“实际”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成为“五位一体”。从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部署,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四位一体”进一步拓展为“五位一体”。体现着我们党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日益深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始终坚持、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自建立那天起就确立的雄心壮志,也是近代以来所有中华儿女的梦想。我们党确立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庄严使命、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都集中于这个总任务、归结于这个总任务。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总任务,始终坚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八个基本要求”,一代一代锲而不舍地干下去,就一定能迎来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三个总”的概括,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个新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
  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我们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强调总任务,是因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都聚焦于这个总任务、归结于这个总任务。我们要紧紧扭住这个总任务,一代一代锲而不舍干下去。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这些目标要求,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相衔接,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全党全国要同心同德、埋头苦干,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共同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而奋斗。
如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日&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4日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新成果,对于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基本国情,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我国当今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总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特别是当前我国发展呈现出不少新情况新变化。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第90位左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任重道远;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但工业还大而不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依然不少;思想道德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全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司法公正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仍然困难;社会创造活力普遍增强,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还不少,等等。这些情况表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推进任何领域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做到既不超越阶段、又不落后现实,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明确和重申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扩展为五位一体。
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扎根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我们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任务。完成这个总任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继承和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笔谈
牢记嘱托 高举旗帜
当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 王 荣
日 南方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任务,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要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行动纲领与工作指南。讲话在旗帜、道路、方向等重大问题上立场鲜明、态度坚决,充分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决心。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视察,“第一站”就踏上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向世界再次发出了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强音,吹响了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的冲锋号。省委胡春华书记到广东就任后,首次省内调研也把深圳作为“第一站”,要求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要带头做得更好、先行一步,尤其在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上见到更大实效。深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的部署,第一时间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学习传达总书记讲话精神,新年伊始专门部署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树立优良工作作风”学习讨论活动。目前正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掀起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不断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落到实处。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过去30多年,深圳经济特区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做出了开拓性的实践探索。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正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继续高举旗帜、勇挑重担,努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性、优越性的鲜明印证
  深圳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承担着为国家发展破题、为民族复兴探路的重要使命。为迅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摆脱贫穷落后局面,实现国家现代化,中央勉励深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杀出一条血路”来。
  30多年来,深圳不负重托,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胆改革、开放前进,率先打破计划经济束缚,率先引进外资,率先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短短30多年间,深圳从一个城区人口不到3万、GDP不到2亿元的边陲农业县,迅速发展为一座人口超千万、GDP近1.3万亿元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2012年,深圳GDP总量进入全球城市30强,人均GDP接近韩国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高居国内大城市首位。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文明法治水准不断提高,整个城市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深圳的发展和成就,是中国人可以实现“中国梦”的典型案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鲜明印证。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一条充满希望、前景光明的“中国道路”。
  继续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历史嘱托
  随着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当前,世界和中国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道路”的探索也面临着新的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期间要求我们,“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定位是一个科学的体系,指引和激励着我们继续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实践探索、创造新的业绩。在深圳莲花山小平同志塑像前,总书记谆谆教诲我们,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继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而且要有新开拓、要上新水平。这是总书记代表党中央给予深圳经济特区的重要政治嘱托,让我们对于如何肩负好特区的使命更有责任、更有方向。
  可以说,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新征程中,经济特区的使命远未完结,而且有更高的要求、更新的内容,就是要将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具体化,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继续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
  牢记历史嘱托,努力当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将牢记“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在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上当好表率,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探索、奋发有为,努力当好“排头兵”、做出新贡献。
  ——努力在改革开放上有新开拓。深圳是靠改革开放成家立业,也是靠改革开放创造辉煌。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加大改革力度、提升开放水平,努力把经济特区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三年《总体方案》和2013年《改革计划》,全面推进和深化商事登记制度、行政审批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争取得更大的“改革红利”。
  前海是新时期国家改革开放的战略平台,也是深圳现代化建设的新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视察首站就来到前海,对这片“特区中的特区”寄予厚望。我们将突出其为全国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探路的功能定位,敢闯敢试、大胆创新,重点打好深港合作、金融创新“两张牌”,努力开展特区“二次拓荒”,将前海打造成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梦工场”。
  ——努力在转型升级上当好“领头羊”。加快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经济发达市和具有鲜明自主创新特征的城市,深圳在这方面有着较好的基础。我们将进一步牢牢把握“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导向,以自主创新为主动力,瞄准技术前沿、产业高端和国际竞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追求更有质量、更具效益、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全力打造新时期发展的“深圳质量”。
  ——努力在“民主法治”上增创新优势。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充分履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深化基层民主探索,努力团结最广泛的力量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法治是新时期最大的“社会公约数”。我们将把法治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地位,确立法治在城市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推动立法创新、建设法治政府、提升司法效能、弘扬法治文化,使法治成为深圳新时期最重要的“环境优势”。
  ——努力在文化强市建设上见到新成效。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与时俱进地做好新时期思想宣传工作,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更多地发出“深圳好声音”、传播“深圳正能量”,真正凝聚社会共识、强化精神纽带、增进奋斗动力,并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瞄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目标,继续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把公共文化服务做“优”、把文化创意产业做“强”、把文化传播平台做“大”,更好地保障市民文化权利,力争培育产业“航母”、多出文艺“精品”,并努力将“文博会”等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传播平台,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做出积极贡献。
  ——努力在改善民生上有新举措。牢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瞄准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等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先行一步,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针对人口结构、特殊区位以及新生代劳务工、虚拟社会等带来的新挑战,及时有效地调整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更好地寓管理于服务,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整体环境,让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努力在生态文明上探索新路子。经过3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我们将更加注重以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新标准来审视城市发展,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向,努力在环境保护上“不欠新账、多还旧账”,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和整治力度,不断完善生态立法,深入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模式,努力使城市生产、生活、生态更加协调,为国家新型城市化和“美丽中国”建设走出新路。
  在新起点上继续当好“排头兵”,意味着更艰巨的任务,面临着更艰巨的挑战,需要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作为保障。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要求部署,扎扎实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弘扬特区人“想干、敢干、快干、会干”的精神,再造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开放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