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润甫伍秉鉴后人在哪里如何迁徙?

当前位置:
邓氏的起源,邓氏家谱,邓氏族谱,邓氏名人
导读:姓氏:邓 姓氏发源地: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 老百家姓排名:161 新百家姓排名:29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702万邓姓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4% 一、邓姓起源 邓姓的始祖,是被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曼氏,是我国最早的少数原始姓氏之一。传说几千年前,黄帝之孙
姓氏:邓  姓氏发源地: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  老百家姓排名:161  新百家姓排名:29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702万邓姓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4%一、邓姓起源邓姓的始祖,是被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曼氏,是我国最早的少数原始姓氏之一。传说几千年前,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曾赐少昊金天氏的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氏。曼氏开姓之后,世代繁衍,并分出许多支系,而邓氏就是其中之一。  殷时,邓氏一支发展成以邓为名的侯国。邓国历史悠久,直至战国时代,才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便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将此姓传了下来,就是邓氏。对此,唐代的《元和姓纂》概括说:“邓,曼姓,殷时候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姓氏书记载邓氏是“系承曼氏,望出南阳”。这与最初的邓国位置是相吻合的。从上古少昊金天氏以下,邓氏始终繁荣滋长在现在的河南境内,在后来的繁衍之中,邓姓一直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全国各地播迁。邓姓之人,无论分处天南地北,皆以“南阳”的堂名传家,这正表明了宗于河南世系的意思。  由祖地南阳发展的这支邓姓,据《邓氏家谱》载,已有114代传人,汉文帝时,官至上大夫的邓通,是邓氏家族的第42世祖;光武帝刘秀的军师邓禹,是邓氏的第47世祖;三国时魏将邓艾,是邓氏的第54 世祖;晋时镇国将军邓羌,是邓氏的第62世祖。中国的邓姓,大多源于这一系源。  邓氏在繁衍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过外族外姓的成员。据《安化邓氏谱序》载,南唐后主李煜,曾封其第八子李从镒为邓王。南唐亡国后,为躲避宋太祖的斩杀,而以其父封号为姓氏,改为邓姓保住了性命。  从邓氏族谱得知,邓氏南迁,移居闽粤,始于宋朝景定年间,由“南阳”逐渐迁移,播迁至南方各地,尤其是今福建广东、贵州、浙江等地,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间,不仅时间较早,而且繁衍旺盛,很快成了当地盛姓。1、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2、出自子姓(商族的始祖契为子姓)或曼姓。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邓国曼城,是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此邓国在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经西周、春秋延续了600多年。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但因与楚为敌,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姓邓,史称邓姓正宗。3、出自李氏。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8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公元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后,宋太宗下令缉拿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天和出逃,以父亲封地为氏,其后世子孙遂称邓氏。二、迁徙分布邓姓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大举南迁于东晋之时,而播迁入闽、粤则早于汉代。汉代中期,邓况自楚徙居南阳新野。至东汉初,因族人为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汉室立下大功及与东汉皇室的亲戚关系,一跃而成为东汉最显赫的家族。但至东汉安帝时,有人诬告邓弘等曾反对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满,因而使邓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难。此后,南阳邓氏不断外迁,有南至湖南、湖北者,也有西至山西、甘肃者。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有南阳邓叔攸迁至福建宁化石壁乡,后又分支泉州等地。东晋十六国时,中原邓氏大举南迁,分布于江南许多省份,以江西、江苏居多。总之,邓姓早期主要还是以河南省境为其繁衍的中心,其首先迁入的地方是今山东高密县一带。与此同时,已有邓姓南迁入今四川、广东等地。至晋代,邓姓的子孙在北方已落籍于山东、陕西、山西、甘肃、安徽等地;在南方已迁居到今江苏、湖南、四川等地。至唐代,南阳邓氏分衍出的支派更多,分别居于甘肃、山西、湖南、河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宋时,邓姓在南方已播及江西、湖北、福建、广西等地。明末,福建人邓显祖移居台湾,此后,闽粤邓氏又有一些人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徙居海外者。今天邓姓人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地区、长江流域及沿海一带,其中江西、湖南、河南为最,四川、广东、福建、江苏次之。三、邓姓历史名人邓 通:蜀郡南安(今属四川省)人,西汉时蜀中以邓氏钱遍天下而闻名,为邓氏家族第四十二世祖。邓 禹:南阳(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名将,跟从光武帝刘秀破王匡、刘均等军,名震关西。天下平定,功勋显赫,封高密侯。后绘图云台,居二十八将之首,为邓氏家族的第四十七世祖。邓 艾:义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人,三国时曹魏名将,官任镇西大将,率军灭蜀汉,为邓氏家族第五十四世祖。邓 芝:河南省新野人,邓禹的后裔。三国时蜀国名将。他为将军二十余年,赏罚分明,善恤卒伍,是历史上著名的清明廉洁的军事将领。邓 攸:平阳(今山西省襄汾)人,东晋晋元帝时南迁前后声誉卓著的名臣。邓 牧: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代思想家,自称“三教外人”,表示不列入儒、释、道三教正宗,他有《伯牙琴》、《洞霄图志》行世。邓 h:字文度,号梓堂,江苏省常熟人,明代学者,工山水,能诗文,好宋儒书,著有《易解》、《常熟志》等。邓 发:广东省云浮市(今云城区)附城乡石塘村人,早年外出广州、香港等地谋生。1925年参加领导省港大罢工,并当选为工人代表。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国发党广东省党部北伐青年工作队队长。协助陈延年、邓中夏、苏兆征等组织宣传队、运输队和救护队,且随北伐军出征中原。广州起义失败后转赴香港搞地下工作。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邓发已成为中国工运领袖之一。1931年夏,邓发任中央局委员、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保卫局局长,并参加了举世瞩目之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结束后,在陕北任粮食部长。1937年抗战爆发,任八路军新疆办事处主任。1939年,赴延安任中央党校校长。日,邓发、王若飞、秦邦宪、叶挺等同志在重庆乘飞机返延安途中,在晋西北兴县黑茶山不幸失事遇难。邓子龙:丰城(今属江西省)人,明代抗倭名将,1598年援朝抗倭,战死釜山南海。邓世昌:广东省番禺人,清末海军名将、爱国将领,在1894年的黄海战役中,率致远舰奋勇作战,在弹尽、舰伤之际,加速猛撞吉野号未果,因中鱼雷,全舰官兵壮烈殉国。邓廷桢:江宁(今江苏省南京)人,清代名将,历任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曾率军阻击英舰于厦门,后受投降派诬陷,与林则徐一同被充军伊犁,三年后被重新起用,著有《双砚斋诗钞》。邓中夏:湖南省宜章县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曾领导长辛店铁路工人、开滦煤矿工人和省港工人大罢工,1933年被捕就义。邓宝珊:甘肃天水人,同盟会会员,曾参加北伐,1949年率部起义。邓军林:湖南祁阳人,国民党少将。邓小平:四川省广安人,少时赴法国勤工俭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归国后,领导百色起义,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赫赫铁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居攻至伟。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邓颖超:邓文淑、邓咏通、邓湘君,祖籍河南省光山,生于广西省南宁,她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领导人。中共第八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稼先: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四、邓氏族谱邓氏出自南阳有众多家谱可以证明:  邓州市《邓氏家谱》、新野县《邓氏族谱》、新野县《邓氏族史》、湖南浏阳《邓崇根族谱》、湖北《邓氏家谱》、南阳堂《邓氏家史》、湘鄂赣交界地区《邓氏家谱》、香港屏山《邓氏族谱》、江西南昌《邓氏家谱》、贵州水城《邓氏族谱》、广东梅城《邓氏家谱》、江西安福《枫田邓氏族谱》、四川广安《邓氏家谱》、河南洛阳邓功举《邓氏家谱》、马来西亚邓威廉《邓氏家谱》、台湾《邓氏族谱》、新野现存的清道光十三年镌刻的《邓氏族谱碑文》等等琳琅满目的《邓氏家谱》,散存于中国山南海北的各个地方。这众多版本的《邓氏家谱》编撰时间不同,编撰地点不同,版本格式不同,但所记邓氏族人的繁衍生息的脉络,真是众口一词,文出一笔:都称“天下邓姓望出南阳”。皆尊称邓国侯曼季为邓氏族人的受姓鼻祖。皆认可南阳新野县的邓禹为曼季的第四十七世孙(或四十八世孙),并尊称邓禹为今日海内外邓氏族人的直系太始祖。现仅列举数例于后,以深化世人认同海内外邓姓之祖根在南阳、邓州、新野的结论:南阳堂《邓氏家史》称:“邓氏受姓始祖曼季,考余邓氏,系出曼姓之后。”新野《邓氏家谱》称:“殷武丁封叔父曼季于邓国,后以邓为氏。”湖南浏阳《邓崇根族谱》称:“他(邓崇根)乃禹公后六十一世。”“湖南、平江、汩罗、岳阳、湖北等地邓氏,均系曼季、禹公之后。”台湾《邓氏族谱》称:“台湾邓氏始祖邓显祖,明代末年,由江西宜黄县经福建移居台湾。邓显祖的先祖由邓州迁徙新野,后由新野经江西、福建而迁入广东、香港。再由福建、广东等迁入台湾繁衍发展。”江西南昌《邓明华邓氏家谱》称:江西南昌邓氏族人“乃禹公六子(邓)训门之后。”马来西亚邓威廉的《邓氏家谱》称:马来西亚“邓氏家族之太始祖乃商王武丁叔父曼公德阳,被武丁封为邓侯,赐曼公为邓姓。邓氏家族由此繁衍生息。”江西安福《枫田邓氏家谱》称:江西邓氏“始祖东汉人邓禹,字仲华,南阳邓州新野人。”河南洛阳邓功举《邓氏家谱》编撰于清朝道光二十年正月十四日(即1841年农历正月十四日),该家谱称:“吾族以邓为氏者盖三千余年矣”,(吾姓)“穷流溯源,大率自南阳而迁江西,由江西而迁洪洞,从洪洞而迁庙头也。”四川广安邓小平的《邓氏家谱》称:“吾(邓)姓始于邓国,盛于高密(即:东汉云台第一元勋,高密侯邓禹――笔者注)。”……这众多《邓氏族谱》记述的海内外所有邓氏族人繁衍脉络的一致性,为《郡望百家姓》书中的“天下邓氏望出南阳”一语,提供了全部依据。五、郡望堂号1、郡望南阳郡:战国秦时置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此支邓氏以居新野而著称,其开基始祖为邓况。安定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今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此支邓氏,其开基始祖为汉末武威太守邓晋生。高密国:西汉置郡,治所在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南)。此支邓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傅、高密侯邓禹。平阳郡:三国魏置郡,治所在平阳(今临汾西南)。此支邓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晋邓攸。长沙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临湘(今长沙市)。此支邓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晋荆州刺史邓粲。陈 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陈县。此支邓氏,为晋代广州刺史邓岳之族所在。洛阳郡:秦始终置县。此支邓氏,为东汉大将军邓骘。宜春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南雄县:治所在今广东省南雄县。2、堂号平寿堂或谦恕堂:源出东汉时,邓禹第六子邓训为郎中。谦(谦逊不骄傲)恕(对人宽恕)下士(以礼待下属),士大夫都归附他,所以叫“谦恕堂”。邓训用恩惠和信义对待羌胡,少数民族都感激他,喜欢他,都来通好。朝廷封他寿平侯。此外,邓姓还有以:“讲学堂”、“集文堂”、“两秀堂”、“南阳堂”、“南雄堂”等为其堂号。〖邓姓宗祠四言通用联〗南阳望族;新野芳踪。――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堂联。全出典出邓氏的望族南阳郡,以居新野时而著称。南阳世泽;东汉家声。――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邓姓姓宗祠南阳堂的通用联。上联典出邓姓宗族源自南阳邓州。下联典出邓姓先祖望族历史启自东汉之末名将邓禹。中国分布极广的邓姓族人公认东汉的开国勋臣邓禹为本族远祖。邓禹是河南省南阳郡新野人,为汉光武帝刘秀幼年同学。他追随刘秀,屡立战功。汉光武帝平定天下之后,封邓禹为高密侯。此后,他的画相挂在功臣阁,为著名的“云台28将”之首。南阳望族;新野芳踪。――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同上。云台列首;谏院知名。――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东汉初南阳新野人邓禹,字仲华,少年时游学长安,与刘秀关系密切,后奉刘秀命,以前将军率精兵入关,大破绿林军王匡等部,平定河东,任大司徒。刘秀统一全国后,封他为高密侯,明帝时拜太傅,图像画于云台(今洛阳南宫所建高台,画中兴功臣像以表彰),居诸将之首。下联典指宋代建昌人邓润甫,字温伯,皇佑年间进士,历官翰林学士、承旨、礼部尚书、尚书右丞,又曾主持谏院,有直声。平叔下士;伯道存侄。――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更多: 上联典指东汉?邓训,字平叔,明帝初为郎中,谦恭下士,人多归附之。下联典指晋?邓攸,字伯道,携家避乱,怜其弟早亡,危急关头时,存侄而弃子,时人敬其德而哀之。南阳世泽;税院家声。――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锦田邓氏宗祠联。〖邓姓宗祠五言通用联〗南阳承世泽;东汉启功名。――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屏山邓氏宗祠联(1)。迁徙于香港屏山的邓氏,有较为详细的宗亲历史考证.据载,屏山的邓姓人,其先祖的迁播路线,是由邓州至新野,或经江西,或经福建而迁入广东,而后入香港的。屏山邓氏宗祠距今有700年的历史。上联典出邓姓宗族源自南阳邓州。下联典出邓姓先祖望族历史启自东汉之末。为邓姓南阳堂的通用联。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明?邓子龙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明代抗倭将领邓子龙()自题书心联。邓子龙,字武桥,丰城(修江西丰城)人。公元1598年,明军授朝抗倭,他以故官领水军。从陈U赴朝。时倭军将泫海逃遁,他即偕朝鲜统制使李舜巨督水军为前峰,邀击于釜山南海,英勇奋击,杀敌无算;因舟中起火,为敌所乘遂战死。舜臣赴救,亦死。清操历冰雪;赤手捕长蛇。――邓中夏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无产阶级革命家邓中夏()自题联。邓中夏,原名邓康,号钟懈,湖南宜章人。忧乐关天下;安危系一身。――潘力生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潘力生赠邓小平联。东汉家声远;南阳世泽长。――佚名撰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邓氏宗祠联〖邓姓宗祠六言通用联〗平叔常能下士;伯道胡为无儿。――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禁烟功勋卓著;抗日史册留芳。――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清代名将邓延桢,字懈筠,江宁(今南京市)人。历任两文总督、闽浙等。1839年与林则徐,协力整顿海防,查禁鸦片。同年调任闽总指挥总督,加强海防,率军击退进犯厦门的英国舰队。后受投降派诬陷,与林则徐同时被革职。下联典指清代海军名将邓世昌事典。邓曼智能料事;太后夙本好书。――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楚武王夫人邓曼机智过人,料事必中。下联典指晋?邓训之女幼好读书,后贵为太后。〖邓姓宗祠七言通用联〗平天下更云台首列;小寰球曾谏院广闻。――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上联“云台首列”,典出自东汉邓禹佐光武帝平定天下,后列云台之首(云台乃东汉之八宝山也)。下联“谏院广闻”,典出自宋邓润甫任谏院翰林,以直言闻名。瑞应星辰,云台拔萃;树称杞梓,邓林毓奇。――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东汉大司徒邓禹事典,东汉大司徒邓禹子十三人,时称“邓林材木”。世长势短,宜忘势而处世;人多仁少,须择仁以交人。――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3)。全联劝诫族中子孙如何处世、如何交人。尊祖敬宗,登斯堂可无愧否?光前裕后,履此地能勿思乎。――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4)。溯赐姓于殷商,邓国之衣冠如昨;纪封侯于东汉,云台之军令尤新。――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邓氏宗亲会会徽两侧的对联。公道言不妨侃侃而谈,何计势力;孝顺事正当人人自尽,焉论富贫。――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5)。大小行事执快心,东平云为善最乐;古今义礼归何处,朱子曰读书更高。――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6)。全联劝诫族中子孙为善、读书。宗祠聚祖考之精神,群昭群穆,真觉有严有翼;祀典表子孙之爱敬,我将我享,惟期来格来临。――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7)。派分河北,由汀州而潮州、惠州、袁州,一脉流传愈盛;祭举冬至,自始祖迄高祖、曾祖、显祖,千秋陟降攸临。――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8)。上联寻跟,写出了邓氏的源流及其曲折的迁徙路线、支脉分布情况。下联典问祖,记载了各个时期率族人迁徙的祖先。商武丁封叔父于伊河北为邓侯,即为此支邓氏之始祖。屏翰仰闽候,绍南阳之世胄,今朝派衍支蕃,不督衣冠隆祀典;山河开万里,承高密之家风,此日苹馨藻洁,聊将俎豆报宗功。――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屏山邓氏宗祠联(2)。上联典出并歌颂的“闽候”,乃是建祠人福建方伯(又称闽候,宋末元初人)邓冯逊。下联典出并所颂的“万里”,乃屏山的立村祖先邓万里。“高密” 即今高密市(在山东省),是邓姓早期为官迁徙并形成望郡之地。我族自殷商赐姓以来,国建西周、侯封东汉,后裔承荫,须念宗功祖德;此地是昭穆凭依之所,门环绿水、户拥青峰,先灵降鉴,好看山色湖光。――邓宾谷撰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湖北省鄂州庙岭邓氏宗祠联。上联典指邓氏起源及东汉时的极盛。下联道出宗祠所处的地理形胜。李觏资溪故里考
谁都知道李觏是北宋时期建昌军南城人。说李觏是南城人,那是毫无疑议的。但是,自1138年黎川从南城析出,1578年资溪又从南城析出,那么,随着区域的变化,李觏到底是哪里人?目前,存在多种说法。为了证明自己持之有据,各地都声称自己有谱牒为证,有文物,有祠堂,有遗迹,县志、省志都有记载。
我们说,李觏只有一个,他是这里人,就不可能是那里人;他是这个世系,就不可能属于那个世系。在这些不同的谱系中,最多只有一种是真实的,或者说最多只有一种最接近历史真实。
那么,到底哪里的家谱真实可信呢,或者说最接近真实呢?
今年是李觏千年诞辰,人们尤其怀念这位充满思想光辉的先贤。自然,李觏的籍贯又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为了搞清这个问题,资溪县文联、史志、文化、社联等部门联合开展调研活动,试图揭开这个千古迷案。调研活动主要围绕家谱进行,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尊重历史、持之有据的原则,对照李觏自己的陈述(李觏的话最为可信),结合谱牒资料加以研究考证,努力发掘最接近李觏时代的依据(越早的记载越有说服力),以使研究成果最大程度接近历史真实。我们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高阜、嵩市、高田、石峡几乎所有的李姓家族,查阅了叶源、三口、龙英、凤林、南堡、葫芦关、堡上、双斜等村十数种李氏宗谱,并用相机全部拍了下来,进行复印、摘录、整理、打印。下面是我们研究的初步意见:
一、从李觏世系看李觏故居
纵观资溪李氏家谱,就其衍派分支来说,大致相同,具体可分为如下三类:
一类以宝香谱为代表,包括雾浓谱,该类持九子说,即分资溪李氏为九支。
“(二代祖)十四公讳捷,生子九人,其长五人分居叶源、长山、仲湖、桂湖、松湖各庄,其幼四人分居凤林各处,九支蔓衍延绵抚建各郡,难以备纪。惟叶源长山虽移居招枧而世守丘墓,岁奉祠祀,实各支之大宗也。”(《长山庄李氏品系宗谱
李氏宗支源流考》)
一类以凤林谱为代表,包括干港谱、葫芦关谱,该类持四位说,即分资溪李氏为四位。“(二代祖)捷生四子,曰六、曰七、曰八、曰九,别为蕃衍盛大四位。六公为蕃位,居长山;七公为衍位,居凤林;八公为盛位,迁居凤林;九公为大位再迁凤林,后又徙居信州灵山下。”(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重修李氏族谱序》)“四房”说将“五庄”纳入蕃位。
一类以长山叶源谱为代表,包括品溪谱、南堡谱、抚黎谱、招枧谱,该类持五庄说,即分资溪李氏为五庄。“(二代祖)捷生五子,长曰迈,住叶源庄,次曰遂,住仲湖庄,三曰遵,住桂湖庄,四曰述,住松湖庄,五曰达,住长山庄。而仲湖、松湖、桂湖移居远地,各自为宗,唯叶源与长山两庄共居旴泸,世守丘墓。”(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分修谱序》)这类最有代表性。
上述三类,第一类九子并为一代,第二类九子分四子和五子两代,第三类舍弃四子,只列五子为一代。三类看似不同,实际上其核心部分是一致的。具体来说,有如下六个方面的记载是一致的。
1、对李觏世系各代成员的顺序记载是一致的。从一世祖到李觏刚好六代,符合李觏“南城东北远百里,吾高祖之父家焉”的记载。
六公昉,娶何氏,初居临川上幕镇,徙居南城长山,为民诛茅垦田而成家焉,即招枧各族之始祖。卒葬叶源何师岭,墓下旧建庵一所,名长福庵,载旧县志,今移在西源更名仁济寺。
十四公捷,娶吴氏,合葬叶源双虹贯日形。生子五:长曰迈,住叶源庄;二曰遂,住仲湖庄;三曰遵,住桂湖庄;四曰述,住松湖庄;五曰达,住长山庄。按凤林谱载,公又生子四,元朝凤林然有修谱,始序而合之。
大公迈,住叶源庄,葬雾浓马鞍岭黄家山。生子六:曰机,曰畿,曰玘,曰枢,曰威,曰畴。
四世& 三公玘,生五子:曰寄,曰海,曰鹏,曰光焕,曰梅。
五世& 十二公鹏,字若有,娶郑氏。子觏。
六世& 廿九公觏,字泰伯。
七世& 一公参鲁。
八世& 三六公子立。
九世& 五公大成,八公彦卓。
2、对李觏世系每代成员序号的记载是一致的。古人修谱的目的是要明昭穆、分尊卑,因此对同宗族男丁成员的排序是很严格的。男丁一出生,就要在谱上,按同一辈出生的先后记序号,这个序号等同这个人的名字。从资溪谱来看,所有对李觏世系历代的序号都是相同的。如:“一世六公,二世十四公,三世一公,四世三公,五世十二公,六世二十九公李觏,七世一公参鲁,八世三十六公子立,九世五公大成和八公彦卓。”
3、对李觏孙子系“过继为孙”的记载是一致的。古代过继有严格规定,一般从本房(或本族)同辈中过继为嗣,一般过继幼子,绝对不能从外姓中过继,本姓也不能过继给外姓。李觏无孙子,是将长山庄宗素公次子子立(相隔六代)过继为孙。这个记载,与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觏无子孙(此处子孙是泛指后代,不是实指子和孙),每岁春秋守贰同学官拜扫,以为故事”的说法相符,也与北宋苏东坡《答孙志康书》:“斯人既无后,吾辈当与留意”的说法相符。正因为李觏无后,所以才会出现五花八门的世系。当然,过继为后也是后。
4、对李觏祖先和后世的葬所记载是一致的。对祖籍认定最有说服力的是葬所。一般说,古人住在哪里,就会葬在哪里。反过来,他葬在哪里,基本上也就是住在哪里。李觏先祖的葬所如下:
一世& 六公昉,葬长山何师岭 。”
二世& 十四公捷,葬叶源双虹贯日。
三世& 大公迈,葬雾浓马鞍岭黄家山(距叶源10公里)。
四世& 三公玘。葬所不载。
五世& 十二公鹏,葬南城凤凰山麓。
六世& 廿九公觏,字泰伯,葬南城凤凰山麓。
七世& 一公公参鲁,葬三口岭。
八世& 三十六公子立,葬金川漕州海螺型。
九世& 子立长子五公大成,葬古枧蛇形;子立幼子八公彦卓。
从上述情况看,李觏一、二、三世祖均葬资溪,方圆不超过10公里,祖父不详,只是到了父亲辈才从乡下搬到城里,死后并葬南城,李觏也因此葬南城,他的祖籍毫无疑问属资溪。另外,船山叶源位置在南城东北方向,距离也在百里左右,与李觏“南城东北远百里,吾高祖之父家焉”记载相符。
5、对李觏先祖的来历记载是一致的。李觏为南唐之后,其高祖之父“六公”,系从金溪上幕镇(秀谷)迁来南城之长山。
最早对六公的记载是南宋绍兴17年(1147年)嗣孙左从政郎鼎写的《李氏族谱旧序》:“始祖六府君知宋祚之将兴,不复有驱除恢复之望,因并其孥为信醹(ru)民,属籍繁衍,渐引而西,派别分支,不可胜记。今盱水南城之长山,实高祖六公驱狐狸豺狼而抚有兹土。公为人勤约淳厚,默与道契。尝语其次子曰,吾家本皇唐之裔也。吾一代祖葬于何狮岭,二代祖葬于叶源,吾去坟墓而之此地,岂获已哉。”
最早对六公为何迁来长山有这样一段记载:“始祖六公别不载记。宿老传云:本临川人。五代末,天下大乱,李昇据金陵,号南唐,子璟生煜,煜封少子于临川,号三齐王。虽据偏方,裂地各定,称位不同。然英雄之士,终不宾服。聚徒哨党,更相侵夺,无国无君。时六公兄弟三人,籍居临川,实系上幕镇,乃今金溪也。其伯季相谓曰:吾同南唐之裔,彼有帝王之号,吾无尺寸之封,抑何人斯。遂阴募勇敢,欲攻三齐王,而夺其位。有甥彭氏,亦与其谋,不知主盟者谁也,故伯号中丞,季称大夫。谋定,遣彭甥持檄书诣三齐王,约期与战。彭甥虽勇,而易诱。为三齐王所说,饮以酒,陷以利,夜引齐兵反攻上幕。昆季以腹心待彭甥,因不设备,力斗陷没。仲子六公初无争夺志,夜挈妻孥,潜奔信醹。既至其地,又不可居,周旋险阻,止长山,措其隐僻,诛茅垦土,而成家焉。生子二,长曰十二公,名拣,早世,子息分居饶州、广信地方,次子曰十四公,名捷,乃吾宗之高祖也。当时六公誓其后曰:吾世世孙子,毋得彭氏为姻眷,吾灵不佑尔也。”(见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嗣孙修永州录事参军右《原序》)
虽是传说,但从《李觏集》和《金溪县志》可以得到证实,确实有个三齐王,确实存在三齐之难。《李觏集太平兴国禅院什方住持记》:“逮李氏僭(jian超越)江表,其别子(嫡长子以外的儿子)景达以齐王守临川,乃命德琳师以张大其业。”《金溪县志》:“金溪李氏一支始祖为南唐后主李煜之兄李昉,由南昌迁上幕镇,后因三齐之难而迁南城长山。一支始祖为南宋抗金名将李纲。一支始祖为李煜第六子李执义(昉和执义实为两人,宝香谱混为一人)。”
6、对长山属泸溪的记载是一致的。较早的记载是:“初居临川上幕镇,徙居长山叶源。”(宝香谱:宋度宗八年1272年嗣孙鑑行肃五《源流旧序》)资溪谱数十处提到长山即“明之南城六十三都,清之泸溪三都”。“由上幕镇徙居南城叶源,即今之泸邑三都赤镜桥也。”(康熙33年凤林谱《重修族谱序》)
“予族始祖六公昉自抚临上幕镇迁居南城六十三都长山,即今泸溪之三都也。”(乾隆49年长山谱《分修谱序》)
“惟六公避地南城六十三都长山,诛茅垦田而成家焉,实各族之始祖也。”(叶源长山谱《李氏宗支源流考》)
“居上幕镇而迁长山,长山之属泸之三都也。”(《叙》)“避乱长山,即今泸溪,旴江先生所由来也。”(《叙》)
“而徙居南城长山,即今之泸溪是也。”(雾浓谱《茂秀公序》)
现在的问题是,当今资溪地名没有长山,只有叶源。从上述情况看,至少在清初长山这个地名已经消失。但从长山叶源连用来看,长山应该离叶源不远。而距叶源一里处,今有一小村船山。可以断定,今之船山,即过去的长山。其理由有三:一、船山、叶源一带,明时属南城六十三都,清时属泸溪三都,现在同属高阜镇港口村,符合历史记载;二、船山、叶源地处山旮旯,距官道远,交通闭塞,符合避地躲难特点;三、赤镜桥(包括桥边的李家园村)距叶源两里,距船山三里,同属三都,地处交通要道。旧桥上建有一亭,周围命名八景。说李觏诞于赤镜桥,用现在的话说,是因“旅游宣传”的需要,用赤镜桥这个风景点命名整个船山、叶源,好比当今资溪县的朱崖村改叫大觉山村。
最能说明长山即船山的依据是:六公葬长山何师岭,何师岭在船山叶源。谱上记载直到20多代都有葬何师岭,可见长山不是凭空杜撰。如:“长山庄五公达支下十世免之次子葬长山库前塘。”“从易位下祖之次子二十五公讳符葬长山下马岭。”“十四世千四公次子百五公葬长山下马岭唐广库前。”“受四之三子俊六葬何师岭。”“受四之四子俊十葬双虹贯日。”“29世岳二公葬叶源双虹贯日。”再如《招枧两祠自宋元明相传祖坟山处所地名开载于后》:“一坟山坐三都何狮岭,二窠二突,葬始祖六公,又葬各支祖,共计祖坟某塚,左至邓宅山,右至李宅山(今叶源有邓姓和李姓),上至岭脊,下至其山内。始祖施庵一所,名长福庵,有花息,今庵移在西源,即仁济寺。”
今经实地考察,何师岭已改为荷树弄,那里葬了好几塚规格较高的坟,坟下过去确实有庵,只是现在不叫长福庵,叫藏虎庵。老百姓还有传说,当初庙神不肯搬迁,以致寺钟怎么也扛不动,陷在山下烂泥田,甚至耘禾的时候还能踩到。
7、对李氏的迁徙记载是一致的。资溪李氏主要是叶源庄和长山庄的后裔。因三庄移居远地,五庄实际仅余叶源庄、长山庄;叶源庄即以李觏世系为主,长山庄即以李山甫世系为主,两庄后来都移居招枧。长山庄自第四代就移居招枧(从易公居龙溪),叶源庄自第十代移居招枧。李觏是第六代,李觏故居当然还在叶源。招枧即招田(今为焦田)、枧头的合称,两个村不远,在去龙溪(今龙英)村的村口(两村现已无李姓居民)。招枧旧有两个祠堂,长山庄后裔属招祠,叶源庄后裔属枧祠。《分修谱序》:“而仲湖、松湖、桂湖移居远地,各自为宗,唯叶源与长山两庄共居旴泸,世守丘墓。自宋而元而明,以至于今,联修谱牒以志两庄世系。然谱虽相共,而分支各别。粤稽长山庄五公达,乃南堡、品溪、陈畲、招田、栋梁麾下诸族之祖也,而叶源庄大公迈实予抚黎一族之祖也,至十代自叶源移居招田、下湾,又至十四代佑二公自招田移居抚黎。”
8、对李觏故居在长山叶源的记载是一致的。故里,即故乡,一般指幼时生活的地方。资溪谱最早对李觏故居的记载是元成宗四年(1298年)《宝香李氏扩基序》:“予李氏世系——子孙繁衍抚建,难以枚举,若长山叶源为我六世泰伯之所发祥也。”这段话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李觏为六世孙,二是长山叶源为李觏出生地。从上述记载可看出李觏出生在叶源,而不在三口,也不在龙溪。
李觏的父亲是如何搬到南城去的,已不得而知,大概类似于如今的乡下人进城。但李觏在资溪出生,在资溪长大,后来又返回资溪居住过,这却是不争的事实。理由如下:
一是李觏《陈府君夫人聂氏墓志》:“府君讳某,字某,世籍南城,予六七岁时在山中,有人从外氏所来,言从母之夫病且死。”
二是李觏《先夫人墓志》:“既而生觏,十四岁而先君没。是时家破贫甚,屏居山中,去城百里,水田裁二三亩,其余高陆,故常不食者。”
三是李觏《李子高墓志铭》:“南城东北远百里,吾高祖之父家焉。天圣中(约1028年,19岁),尝省松柏而至于子高之室。”
四是知县李即龙撰《李泰伯先生龙马书院记》:“盖先生归自京师之明年(1044年),汇其文稿,缄寄祖君无择,后遂集生徒而讲易于此也。”说明一个事实,他35岁时决定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而回家乡龙马山房讲学。《江西通志卷.四十古迹》:“龙马山房,府志在龙马岩,宋李覯聚徒讲易处,今隶泸溪。”《江西通志.卷十》:“龙马岩在泸溪县六都,宋時其地有龙马山房,李覯聚徒讲易于此。”
五是《钦定大清一统志.巻二百四十五》:“泰伯故里在泸溪县西北赤境桥,地名贤良里,基址犹存。”说明清初赤境桥还有李觏故居基址。
六是清光绪元年(1875年)《抚黎李氏族谱接修新序》:“泰伯本泸人,草角随母居泸,中年省松柏复返桑梓。”
二、从李觏旁系看李觏故里
李山甫是李觏的侄子,李觏曾为李山甫写诗《送山甫》;李侍禁是李山甫的儿子,李觏曾写诗《送李侍禁》;李子高是李觏的兄弟,李觏曾写《李子高墓表》;李冠卿是李子高的儿子,李觏曾写诗《哭十侄》。这些都见于《李觏集》,这四人在资溪谱中都有记载,而且,所记载的李觏和他们的关系都与李觏自述吻合。毫无疑问,这些记载,从侧面也证实了李觏的资溪籍贯。
& 1、谱序中处处都有李觏和李山甫的关系记载
最早对李觏和李山甫关系的记载见于宝香谱元成宗四年(1298年)龙泉县尹谢升《重修宗谱序》:“历十四世(从六公算应为六世),直讲公倡道学于濂溪之先,其侄山甫公作坊使,威慑蛮夷者也。”太原王英《李氏家乘序》:“历六世孙直讲公以遗逸荐,而欧范诸公表其文,行七世孙作坊使山甫以科第进,神宗赏其熙河之武功。”
像这样夸赞泰伯文行、山甫武功的文字比比皆是。如:凤林谱元统二年(1334年)宜春胡震《李氏族谱旧序》:“传六世,而盱江先生以贤良显,七世而作坊使以武功显。”宣德六年(1431年)临川梁萼《旧序》:“逮八世(从六公算起应为六世)至直讲先生觏以文章道谊为世所宗。其后山甫以辞章决科,以忠勇自奋,官至银青光禄大夫、西京作坊使。由是盱江之李益大显于时,自是厥后,若判官,若侍禁,若参议,若司徒,衣冠蝉联。”宣德六年(1431年)《李氏族谱序》:“至宋直讲泰伯有文行,其名最显。继泰伯者,若知澧州山甫,判韶州孝儒侍禁,进征县尹平一参议师骞。自师骞而下,为文学者尤多。”干港谱至正五年(1339年)汝临于志广《李氏族谱序》:“六世孙直讲泰伯以道德文章传,欧阳诸公高其文行,七世孙作坊山甫公科第进。”
2、谱序中收存大量有关李山甫的诗文铭传
一是作坊使君李山甫实录。包括初及第牒、初任临川县尉诰词、鼎州武陵县诰词、守秘书省著作佐郎诰词、秘书丞诰词、骑都尉诰词、赠父大理寺评事诰词、赠母吴氏蓬莱县君诰词、权澧州知府敕牒、西京作坊使诰词、追封母吴氏安福县君诰词、封妻徐氏金堂县君诰词、神宗皇帝御书;山甫澧州知府谢表,知澧州谢表。
二是李山甫及儿子李进微、孙子李平一的墓志铭。《银青光禄大夫作坊使山甫李君墓志铭》:“盖君讳山甫,字明叟,元祐初避高鲁王讳以改字曰公晦,建昌南城人也。曾祖讳彦博,祖讳庆余,皆不仕;父惟觉赠奉议郎。五代之际自江以南为南唐李氏,微不显。至泰伯先生以文行为学者师,名在史实,君即先生之侄也。——初泰伯先生兄子冠卿第进士,尉洪州南昌而卒,先生哭之以诗,叹两世学之之不遇也。——元祐二年(1087年)六月五日卒于家,享年六十有九。——君娶黄氏,封崇德县君,又娶徐氏,封金堂县君。子男四人,长存忠,随景师立出军白城陷没;曰锐,早世;曰颜回,左侍禁;曰师骞,举进士。孙男十人尚幼。哲宗元祐四年正月十一壬午日颜回等葬君于居侧龙溪之源。”龙溪,今为龙英村,在资溪县高田乡。《左侍禁虔州都作院进微李君墓志铭》(管师仁撰,程郁书),《龙泉令平一李君墓志铭》(郭功撰,陶恺书,蔡延世篆)。
三是李山甫祠堂记等铭传。《银青光禄大夫李君祠堂记》:“师道未入旴境,道由金川,闻先生居邻,遂分上幕径往拜焉。”(朝议大夫权知建昌军兼管劝农营田节制军马黄师道撰)说的是黄师道由金溪去南城,还没到南城境内,听说山甫的后裔住在不远的地方,就从上幕镇径直去拜访他。
《各官赞词》:“神宗皇帝赐山甫敕书,文林郎知吉州龙泉县事准谨摩。——进士周方录表,太学方玄英题,周子荣拜书,知潭州衡山县黄应龙拜书。”
《王直讲无咎与山甫改字序》:“请字曰之明叟,夫叟,老耆之称也,盖君之德有能当大臣之任者。”此外还收存
四是长山李氏簪缨录:“四世十二公彦文赣州教谕,五世大公迈位下三一公立举进士,六世十六公惟觉字推诚以子山甫赠大理寺评事奉议郎,六世二公任新漆寨将,七世一公任瑞金主簿,九世六公任参谋(山甫孙司徒子)、九公點任宝义(山甫孙颜回子)、十公黯任参谋(颜回子)、十三公皞任丞信(颜回子)、十四公报上领乡荐解元、十一公领乡荐解元(师骞子)、十五公举进士(师骞子)、十三公丞事郎(山甫从孙)、廿三公朝弼任教授(山甫从孙)、五十公领乡荐解元(山甫从孙)。”
“讳存忠山甫公之长子以恩荫因熙河功官至司徒;讳师骞,山甫公之幼子登熙宁巳酉解元后登进士官至参谋;讳准,字平一,山甫之孙颜回之子登建炎二年(1128年)戊申李易榜进士,由石城县丞历永州军推官迁龙泉县尹。”
3、李山甫与李觏同属一脉的记载清清楚楚,山甫及其后裔葬所均在资溪。李觏为一公迈之孙,李山甫为五公达的曾孙,仅相隔四代。
一世六公昉;
二世十四府君捷;
三世五公达(达住长山庄,正招枧祖也;李觏先祖为一公迈,住叶源庄。两房自此分支);
四世八公彦博;
五世九公庆余;
六世十六公推诚,字惟觉,葬叶源萧家窠,娶品溪吴神通之姊,葬西源仁济寺屋后;
七世三公山甫,字明叟,号龙溪钓翁,生于己未年(1019年)正月甲戌日亥时,登宋皇祐元年冯京榜第二名进士,累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上柱国兼御史大夫,充西京作坊使,权澧州军事,兼管州界溪洞沿边都巡检使,宦业。详载县志、郡志。文章仅存什一,刊载家乘。
娶徐氏,生四子,曰存忠、曰锐,早世,曰颜回,曰师骞;徐氏先封仁和县君,后又封金堂县君。公享年六十有九,元祐二年正月五日殁葬龙溪之槐坪,墓葬县志,神宗赐公边衣,敕书摩判石碑,在枧祠寝堂。弟(季甫)住高陂(资溪县嵩市镇高陂村)。
八世存忠招魂葬万家源;颜回,字进微,迁左右侍禁(李觏曾写《送李侍禁》),娶徐屯田即之女,葬枧祠后凤尾窠,墓载县志;师骞葬牛角峰。
九世存忠之长子文班葬莒州三班窠;颜回之长子點葬甘家源屋后,颜回之三子葬龙窟凸,颜回之幼子葬枧溪屋后观音形。
这些地名都在资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坊公墓天顺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被贼劫毁圹出,二十代孙昪一、丕六等集族于天顺二年岁在戊寅八月十七日原圹依礼殡葬,立有石碑。丕六位收,今存祠。”李山甫墓什么时候被盗,什么时候恢复,什么人恢复都记得清清楚楚。
4、李子高与李觏关系的记载也与《李觏集》相符。李觏和李子高同是一公迈的后代,他们是叔侄关系,仅相隔三代。
《李子高墓志铭》是这样写的:“子高讳乔,年六十八,庆历四年庚子卒,十一月乙酉葬。考彦禨,祖文遇,曾祖捷,皆布衣。”“初娶卢氏,生叔平、叔良,早死。一女嫁饶赡。继娶陈氏,生冠卿,其季汉卿。”“后冠卿第进士,试校秘书,守临川主簿代归。”
家谱记载如下:
一世六公昉;
二世十四府君捷;
三世大公遇,生子六:曰机,曰畿,曰玘(李觏祖父),曰枢(李子高祖父),曰威,曰畴。
四世七公枢,讳彦机,生六子,曰旦、乔、素、拱、晃、碧;
五世廿四公乔,字子高,举进士,初娶卢氏,生二子,叔平、叔良俱早夭,一女配饶瞻,继娶陈氏,生冠卿、汉卿,公享年六十有八,庆历四年四月庚子卒,十一月乙酉葬,泰伯公为作墓表。
六世十公冠卿,吕臻榜进士(载县志),试校秘书,守临川主簿,至将仕郎南昌县尉,卒于官,泰伯哭以诗。按:泰伯公《哭十侄》诗,及邓温伯撰山甫墓铭,有泰伯兄子冠卿之语。今据谱牒,又属兄弟,未审孰是(应为《哭十弟》)。
关于冠卿进士,谱上有“载县志”,今查县志,果然记载其为宝庆元年(1038年)进士。有意思的是,当初李觏作此墓志铭时,冠卿还只是临川主簿,后来“官至将仕郎南昌尉”则在家谱和县志中有记载。
4、王安石等写给李山甫的诗证明李山甫祖籍长山。《王荆公访山甫龙溪新居题壁》:“闻道诛茅向此间,作成仙宇此溪湾,门迎驷马双轮飞,人佩诸侯六印还,朱阁旋妆壶里镜,锦屏初画海中山,南城惟有君家盛,官列文班及武班。”《又山甫和》:“指顾门墙似隔间,世情淡薄愈烦难,欲同湍水终归海,肯学丘陵不至山,百岁任从人事老,三余赢得道心闲,古来亦有马唐辈,犹恨为郎鬓发斑。”《访山甫入长山不遇》:“石涧迤逦声漕漕,碧峭崒嵂云巅高,山大泽深龙蛇出,谁知间气产英豪,金陵老子硬铁脊,驰车寻隐来凿石,古来圣贤皆自出,男儿健在更努力。”《题长山山甫故居》:“老子胸中百万兵,熙河一战见平生,门前流水长呜咽,犹带当年鼓角声。”
《南城邑宰李宣义怀龙溪新居》:“崇崇亭馆古龙溪,儒将征回歇马蹄,志慕管夷虽屏迹,才高葛亮岂蟠泥,闲凭曲栏思韬略,醉听飞泉忆鼓鼙,髀肉未生休下泪,行看淬剑起征西。”
《饶通判挽山甫歌》:“知府大夫,盛年登第,俊骇场屋,政声治绩,仕途推服,奈何以朝露未晞,梁木先折,行路闻之,共为悲戚,当时文武两推奇桑榆晚,故园回首早知机,石火难留处,风灯欲尽时,忽依玉楼,辞笔待君,挥共伤悲,四朝纶帛显男,儿从今去山头云,屋冷凄凄掩泉扉,功名惟有史官知。”《饶子尚访之不遇》:“叠嶂南奔似跃龙,逍遥楼畔识奇踪,云根盘地三千丈,石笋参天第一峰,岁久已知苍藓合,晚来尝怪翠云封,肩舆却过株槎路,曙色岚光隔几重。”
& 三、从历史遗存看李觏故里
1、李觏曾在泸溪县高田乡凤林村的龙马书院讲学。旧址在高田乡枫林村距村十里的龙马山上,后书院移到村内,和祠堂共处一室,今仍可见围墙和半边书院门额。
知县李即龙《李泰伯先生龙马书院记》:“而龙马山之讲堂为最著,盖先生归自京师之明年,汇其文稿,缄寄祖君无择,遂集生徒,而讲易于此也。迨其后,梅臞先生坚却元聘,亦退居于此。然则斯堂也,非先生之故墟欤?乃似龙马命名者,何夫?亦犹鹅湖书院之从其地也。”“嗣以查疆域,稽图籍,暂寄署于龙溪之大成公余之下辍,与彼文学士何子清,邹子衍泗,龚子国玺,李子之郁课艺拈诗,讨论古籍,因获先生之全集,读之,且得闻先生讲堂故址所在,遂相与陟崇巅,探石穴,寻旧迹,以慰余夙昔之仰止焉。”“其山横耸于凤林里,后去大成祠(以李觏长孙大成命名)约四里许,山自云峰分垂,巅顶崔巍,又恰与云峰相对峙,且嶙峋多奇石,辄类狮象,其蹲踞如龙,奔腾如马者,尤酷肖,岩下多空旷,可容数人坐立,讲堂恰在岩左,今后祠尸祝之祠,则讲堂之隙地也,诵习其堂代殷且众,夫非教泽不泯欤?斯堂也,洵与鹅湖书院并传不朽云。”
关于龙马山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凤林谱载:“十四府君幼子,大位,祖居凤林,得龙马,号龙马九郎,后徙居信州灵山下,其族大以繁,有仕至转运使者,长老相传云,当宋承平富盛之时,牧马于凤林之原,一日阴雨晦暝,岩中龙出,与牝马交合,降生龙马身,有龙鳞,人以为瑞,献于御厩,不伏驱驰,于是答铁鞭而却之以归,至金溪板桥岭而死,故岭由名为死马岭,断其首归凤林,葬于源外大樟树下,有马王大庙,岁时若不设祭,人或见其出吃草与禾,此处至今名为马头神,有上马石,尚在然有家,其石乃顽矿之石,四方圆而上下平,其牧马源,今名龙马源,上有石岩,名龙马岩,自吾家屋后过陂陀,逶迤直上,高处,至今名力歌岭,故人因以龙马九郎称之,马王大庙,今易为关帝庙,崇祀甚盛。”
龚麟标《李泰伯先生文集序》:“遄赋归来,退居凤林龙马书院,教授生徒,曾子固、邓润甫皆其高徒也。”“迄今其子孙分处云林、汝水及我泸旧里新居者又多,彬彬文学,莫不骏奔之恐后焉。”
2、资溪曾建李公祠、钓月亭纪念李觏。李公祠在现在的资溪县城实验小学院内。1620年建,新城涂国鼎写碑记,明季毁,1669年重建,1676年闽寇复毁。知县潘元勋具体记述《泸溪县李公祠》:“在学宫之左,计长二十六丈,广七丈二尺,先时附祭学宫,万历四十三年,知县潘元勋请建专祠。”“春秋亲祀以少牢颁胙,适邑招枧暨首事庠生林、傅、曾、邓四人设有门子一名,工食银三两,明季祠毁。皇清康熙八年,公裔化鳌、元勋、日彩等复倡首捐赀纠族助银数百重建,丙辰闽寇复毁。”品溪谱内还保存《潘侯批准李公祠执照》、《潘侯批准祭祀执照》、《鹤城李公祠被张尉作践案略》、《吕邑侯募修乡贤祠启》、《重修乡贤李公祠碑》。
邑晚邓汝贤《李泰伯先生南泸并祀记》:“此公之灵不殁于南也,又尝显于泸矣。邑宰潘元勋请建专祠,飨之祀礼告虔,夜梦先生称白马之谢,后掲舟归家,过白马阳,侯作孽,桅拔蓬飞,凡三十里,恍见白叟呵护抵岸,此公之神不殁于泸也。南之祀公者,以公之墓其山,泸之祀公者,以公之生斯土,泸可生而泸得祀之,南可墓而南得祀之。公讲学于龙马书院,泸庠科举正额外增得五名者,皆公之泽也,泸建公祠始于万历四十三年,烬于明季之末。国朝康熙八年公裔招枧凤林曾、元,暨予高祖旭日、叔祖化日,同族元开,集庠中诸人为公复建,不意甲寅兵燹,而祠又荡然矣。”
《涂国鼎建李泰伯公祠碑记》:“先生之生于赤镜桥,则今之泸溪三都也。——泸庠广文张君元扬,文学曾干陛远造余请记焉。及公裔招枧轮助俱勒之碑词成,申请祠役,工食经营规划,侯不遗余力,期垂永久,典史连国桢闽之建安人,庠生林树英、曾干陛、傅登觉、邓之开等始终董其事,督工耆民林一兰、傅茂亨、林云魁例得并书(万历四十七年)。”
《鲁瑗盱泸长山李氏重修家谱序》:“及考诸郡志,先生故南城人也,今隶泸溪,鲁流寓吾邑,建有专祠,邑市中有先生之钓月亭,惜皆荒烟断草,不禁怅然,戊午余忝乡荐,同年友李君昭翁惠以先生全集,于是得博观深探其源。先生之始祖六公,遭五季之末,避居泸之长山,而后分叶源诸庄,绵延建抚饶广诸郡,独长山招枧一派世守丘墓,岁奉祠祀。”
3、资溪曾在李觏故里建赤镜桥以纪念李觏。为石拱桥,上原有一亭瓦屋覆盖,附近原有八景:鸬鹚潭、七星潭、百花山、打鼓嵊、尼姑坪、金盆架、官陂堰、五雷洞。此桥原名剔颈桥,相传一将军战败,在此自刎,人们称此桥为剔颈桥,剔颈桥晦气,人们把它改为赤镜桥,修资黄公路时毁。清朝时,该村已无李氏居住,仅存地名,唯有“松木萧森、稻田一片”,有人曾建议在此建祠堂、建书院纪念李觏,因县城已建李公祠,所以作罢。过赤镜桥为李家园村,相传为李泰伯诞生之地。属叶源管辖的小村。
4、资溪历史上曾修缮李觏祖墓。“因去春(康熙甲辰1664年)有发六始祖之墓,讼于泸令张圣符师。”(见《李化鳌宋泰伯公文集原序》)。可见李觏高祖之父墓在清代曾被盗过,官司打到县衙,知县还带头捐资修复。不幸的是,此墓因规格较高,多次被盗。不久前,我们实地考察,发现此墓再次被盗。厚实的砖,硕大的石,以及坛坛罐罐,满地都是。
5、资溪曾设祭田祭猪解决祭祀资费。《旴江先生书院祭田记》:“凤林徙居北关(南城县城)李尚质助,凤林致仕知事李玮,侄李荣九助。”“今将各支子孙续助泰伯公祭田开后:品溪祥符晋明共助晚田一塅,南堡存质原助晚田一塅,南堡炳霞助晚田一塅,樟门助晚田一塅,品溪基甸助晚田一塅,抚黎助晚田一塅。”《呈泸溪县学师时请复李公专祠祭猪》“自泸开县,邑侯潘公题诣建祠学宫之左,春秋祭祀以少牢,增设祭银三两,颁胙公裔,招枧暨相礼诸生载在邑乘,班班可考,后祠因兵燹,祭祀学宫,以致祭猪侵没,仪从简略,胙虽照旧,颁发祭猪只圣庙馂,余至庚午年家先任父师区查出四都祭猪一只,批送先任学师鲁,以足十只之数,然只存羊,实未增设,牲仍借享,俎豆无光。近奉朝廷新恩,优崇祀典,幸遇老师台秀钟彭蠡,行将视草(缺一字)坡规(缺一字)苏湖暂尔,司铎鹤邑,退踪理学,俨然接见,羹墙培植,儒宗蔚然,增光柜兇,正先(缺一字)道崇之日,实嘉礼修明之,恳乞复旧祭猪,实行耑(duan)祭,俾粢牲不须假借,对越昭其敬识,祀典攸隆纯嘏,永锡为此具呈须至呈者。(合学生员工具。康熙25年正月)”
6、资溪李觏后裔曾多次印刷李觏文集。
一是李觏后裔金溪人李步生、李化鹏、李思言曾刊印李觏文集。
《陆瑶林李泰伯先生文集原序》:“洎予筮仕云林,乃得与其裔孙步生(凤林李氏后裔)游,遂获先生全集而纵观之。”“今步生——纠合族之同志而谋,所以重刊之者。”
《刘玉瓒李泰伯先生文集原叙》:“康熙四年乙巳,金溪李生(凤林李氏后裔)化鳌为泰伯先生裔孙,重刻家集,广而行之。”《李化鳌宋泰伯公文集原序》:“因去年春,有发六始祖之墓,讼于泸令公张圣符师,惓惓以得见吾泰伯公文集为念,悉具所以,慷慨捐助为之倡。”《谢甘棠重刻旴江全集序》:“康熙间,泰伯裔孙化鳌等重刊于泸溪。兵燹后,板亦毁灭。予尝心伤之,欲复刊焉,未果。”“暇时与余沦茗倾谭,偶及乡先辈行谊,因谓余曰,闻旴江集板毁久矣,子其有意重刊乎,时同邑梅秋澄,明府危子垣、刘柏土两太守在座,咸怂恿玉成其事,于是集梓付诸乎民,计六阅月而书告成。”《项杰凤林李泰伯祠堂流裔出助疏》:“(化鳌)捐资首倡重刻泰伯公文集,珍藏于家,广刷授世,以彰祖德。”
《王谦李旴江先生文集原序》:“今金溪后人李思言(凤林李氏后裔)奉泸溪刊本文集求序,而金溪令毛君复为申请,盖先生之文,余乐为表彰以训后学者也。”(康熙32年江西视学使者平干后学王谦)《王鲸重修李旴江先生文集原序》:“今先生文集将朽,裔孙思言欲谋重修,而苦于无资,凡远迩文子文孙,当有同心,其毋以余言为赘矣。”(康熙乙巳江西视学使者王鲸)
二是李氏后裔资溪人李化鹏、李日彰曾刊印李觏文集。《李鹏重刻泰伯先生集序》:“鹏生也晚,去先生二十有四世,目击其遗编散失异类掠美,爰倡首捐资与族属其勷厥成,寿之梨枣,而先人之手泽不致湮没于无征。二十四代孙化鹏书于龙溪祠。”《高天爵李泰伯先生三刊文集序》:“兹后昆化鹏、日彰等发皇祖德补先生未坠之绪而思彰明之搜缉遗文,重付剞劂(jijue),风流文采,犹有足观而流水高山清徽其未远矣。”
在龙溪李觏后裔李官有兄弟家里,至今还存有《李泰伯先生文集》雍正丁未本。该版本“文集”共八本,为长25厘米、宽15厘米木刻本,分“一忠”至“八忠”,由“后学广昌魏方泰(日乾)、海宁陈世儁(兰侯)同鉴定,后裔靖宇(平舆)参阅,化鹏(炳霞)较订”,内中包含序跋、八卦、河图、洛书图。尤其与众不同的是,部分木刻字体为名人手书。化鹏即李觏后裔,招枧人。
7、资溪李氏宗谱保存大量李觏诗及散佚诗。李觏集《送山甫》谱上记为《贺侄山甫及第》;《哭十侄》谱上加记为“即冠卿”;《送李侍禁》谱上记为《送颜回侍禁》。
还有五首《李觏集》未收录的诗。《贺师骞及第》:“射策丹墀笔有神,桂林秀出一枝春,气凌云幕声名远,喜入溪山景象新,荐寿萱堂初戏彩,执经绛帐可书绅,吾家应有蝉联事,万卷诗书试问津。”《题旅馆》:“密竹藏啼鸟,孤村起白烟。人行秋色里,家在夕阳边。”此外,还有《未中归赋》:“帝里无人识古音,报琴归去隐山林。一枝丹桂月中老,十里清溪门外深。缄口不言场屋事,闭门求取圣贤心。当时颜闵无科第,不事王侯直到今。”《勤学赋》:“为问当年素服儒,于今腰下佩金鱼。分明有个朝天路,自是男儿不读书。”《及第》:“近日蟾宫折桂时,分明平步上天墀。叮咛说与嫦娥道,留取吾家数百枝。”
还有一首诗,更能说明资溪李氏与李觏不同寻常的关系。李觏诗《野意亭》,原名《望海亭》,在诗前原有序:“蔡君谟守福唐,会泰伯陈烈于望海亭,以歌者侑坐酒,方举歌一拍,陈烈惊怖,越席攀木,跃垣而去,遂作此。”在《李觏集》中却被删除了,可是在资溪李氏谱中却仍然保存至今,为后世留下了非常可贵的背景资料。若非后裔,怎能掌握这么详尽的资料。
8、资溪李氏多处立家庙挂牌匾纪念李觏。一是三口村至今还有李氏家庙,内有一牌匾,书“宋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转授太学说书、通州海门主簿、管干太学觏公——理学开宗,乾隆四十二年岁次丁酉冬月吉旦后裔重立”,今存县博物馆;一是宝香村李氏宗祠,一座四合院式的祠堂,坐落在村口,背靠关山,面向大路,前有小溪环绕,内有古戏台,两边围墙,两道廊门,门楣上方分别书有“旴江景秀”、“赤镜遗风”四字。一是龙溪村祠堂存有一块石碑和一块牌匾,牌匾上书有“宋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转授太学说书觏公,银青光禄大夫、兼御史大夫、充西京作坊使山甫公——文谟武烈,皇清嘉庆九年岁在甲子冬至日后裔重修”,可惜在我们发现后即被盗。
综上所述,通过对李觏先祖和后世、直系和旁系的人名、地名、排序、迁徙、葬所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对照家谱、史志和李觏诗文,并加以印证,我们认为,资溪李氏宗谱对李觏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根据现有资料,可以肯定,李觏的故里在资溪。当然,李觏的故里在哪里,他是哪里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我们共同的先贤。纪念他,就要学习他的精神,传承他的思想,这才是研究李觏的本意所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过的后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