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螃蟹咚咚咚哎哟 幼儿律动游戏背景音乐 孩子们模仿螃蟹钳子掉了夹人玩

小班音乐游戏《捉螃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小班音乐游戏《捉螃蟹》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学前班音乐教案 Word 文档 (3)-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其它考试
学前班音乐教案 Word 文档 (3)
学前班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螃蟹歌教学目标:1、感知螃蟹的特征,欣赏歌曲,学习模仿表演歌曲。2、通过讨论以及欣赏歌表演,进一步感知理解歌曲内容,探索表演螃蟹横着爬和甩不脱的动作。3、对歌曲产生兴趣,乐意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教学准备:1、螃蟹头饰一个。2、音乐磁带。教学过程:1、歌曲《小手爬》,引出会爬的螃蟹。(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小手爬》。(2)变换前奏的速度,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快速或慢速边唱歌边表演。(3)教师:除了我们的小手会爬,还有很多会爬的动物呢!听!这是谁?(4)教师念谜语儿歌《螃蟹》。2、出示螃蟹头饰,引导幼儿观察螃蟹,了解螃蟹的特征。(1)教师:螃蟹是什么样子的?螃蟹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螃蟹身体的两侧有什么?有几个?带领幼儿数一数螃蟹脚的数量。(3)螃蟹身体的前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4)教师:你知道螃蟹是怎么样行走的吗?(5)请个别幼儿上来模仿,全班幼儿练习横着走路的动作。3、欣赏歌表演《螃蟹歌》。(1)教师戴上螃蟹头饰,扮演螃蟹演唱歌曲。(2)教师:歌里说了些什么?螃蟹是怎么样上坡和下坡的?(3)教师:螃蟹用他的大钳子夹住了什么?螃蟹的钳子夹得紧吗?能把他甩掉吗?(4)让幼儿学一学甩的动作。4、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延长歌曲。(2)提醒幼儿尝试用云南地方方言连贯演唱歌曲。(3)引导幼儿模仿和夸张螃蟹的样子,边唱歌边表演。教师这个红点关注细节,例如:八只脚张牙舞爪;横着向左走,向右走;到处用钳子夹人‘被夹痛,甩不掉的样子。5、播放多媒体音响视频资料,让幼儿感知地方音乐的特殊韵味。
教学内容:音乐节奏游戏教学目标1
1、在游戏中初步感受节奏的变化。2、乐意跟着老师一起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教学准备1、会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2、有快慢节奏的背景音乐3、鼓一只教学过程1、引出师:今天,我们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啊,我们先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吧。师:我们班的宝宝可是都很能干的哦,我们来为客人老师唱首歌《头发肩膀膝盖脚》。2、语言游戏《在哪里?在这里》(1)引导幼儿幼儿说出歌曲中所唱的身体的各部位。师:刚才歌曲中唱到了我们身上的哪些地方啊?师:好,那请你们用手指指看。(2)教师有节奏地提问,幼儿根据节奏回答得有快有慢,并且一边回答一边用手摸摸相应的部位。师:你的眼睛在哪里?(头发,肩膀,鼻子??)幼:我的眼睛在这里!3、跟着小鼓有节奏地进行游戏(1)引出小鼓师:这是什么呀?师:哦,是一个小鼓,这个小鼓还会唱歌呢。谁能让小鼓唱起歌?(请3-4名幼儿尝试让小鼓“唱歌”)(2)引出小手进行节奏游戏师:小鼓今天来到我们班是想和我们的小手做朋友的,那小手都有哪些本领呢? 师:看看胡老师的小手在干什么?(爬呀爬、捏拢放开、拍手、拍肩??)师:哇,小手有那么多的本领,那赶紧和小鼓做个游戏吧。小鼓唱歌唱的慢慢的,小手也要慢慢地做动作,如果小鼓唱得快快的,那我们的小手也要快快地做动作。大家的小手准备好了吗?(3)引出小脚进行节奏游戏师:我们的小手那么能干,还和小鼓做了这么好玩的游戏,我们的小脚想不想做游戏啊?师:小脚会干什么呢?(跺脚)师:原来小脚可以跺跺跺,那我们也来和小鼓做游戏吧。注意哦,耳朵听仔细拉,小鼓唱歌可是有快有慢哦,小脚也要跺的有快有慢。4、在手脚会节奏游戏的基础上,学动身体师:我们的小手小脚会做游戏,我们的身体也会动哦,你们看,老师的身体还会跳舞呢。师:瞧,我可是听着音乐做动作的哦,我一下子快快的,一下子又慢慢的。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啊?5、结束 在背景音乐下,教师带领幼儿有快有慢地走出活动室。
教学内容:乐器表演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在乐器变化的演奏中体验音乐的美妙,尝试其中的快乐。2、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会用乐器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风琴、小乐器(碰铃、铃鼓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做律动,孩子们陆续进入活动室。2、老师弹琴,幼儿进行发声练习。二、基本部分:1、教师与幼儿谈话:小朋友,天下雨时,你是怎样的心情?你喜欢下雨吗?下雨的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幼儿之间互相讨论)。(老师,下雨的时候我最喜欢玩水了,还能看到水里有自己的影子呢?老师,下雨我就可以打上妈妈给我买的漂亮的小伞了;我就可以穿上雨鞋了;下雨最凉快了;在水里走路抬好玩了;我可以折纸船在水里玩呢?......)2、教师小结:听小朋友们刚才说得这么好,看来,小朋友们都喜欢下雨,有时候会下大雨,有时候会下小雨,那么大雨和小雨落在伞上的声音是不一样的。现在让我们听一听,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吧。3、听录音、小雨》的声音,请孩子们进行分辨。并引导幼儿用歌声和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乐形象。4、幼儿分组讨论用不同的节奏型表现大雨和小雨。5、请幼儿欣赏歌曲《大雨和小雨》。(1)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创造性地表演,幼儿自由进行,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记住歌词。(2)老师和幼儿一起拍打节奏。6、学习歌曲《大雨和小雨》。(1)老师示范弹琴演唱歌曲。幼儿为老师拍打节奏。(2)根据歌词拍打语言节奏,并给歌曲统一创编动作。(3)完整的教唱歌曲。(4)老师弹琴,幼儿跟唱。7、播放音乐,幼儿自由选择乐器,为歌曲《大雨和小雨》,进行乐器演奏。老师指定乐器,和孩子们一起听音乐进行乐器演奏练习。三、活动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大雨和小雨》的绘画,用油画棒在纸上描绘出大雨和小雨的不同。2、请幼儿跟家人一起观察,在今后的雨天里,大雨和小雨在下之前,天气的不同变化及雨跟人们的关系。四、结束部分:请幼儿当指挥开展“小小乐队”区域活动。
教学内容:《开锁》 教学目标:1、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开锁》2、掌握开锁的两个不同的节奏www w ○3、学习音乐游戏,了解游戏的玩法。教学准备:锁2把,钥匙若干,锁图片人手一个,钥匙道具2把,幼儿有过玩锁的经验 教学过程:一 出示金锁、银锁激发幼儿兴趣。1、设置场景金锁、银锁找不到钥匙正在伤心,激发幼儿帮助金锁、银锁寻找钥匙的兴趣。2、学习期待锁打开而没有打开时的(w w ○)的咔嚓声和锁打开时(ww)的咔嚓声,体验两种不同的节奏。在幼儿寻找钥匙的同时教师清唱歌曲伴奏,在找到与找不到的循环中体验两种节奏。体现两种不同的情绪,找不到时(w w ○)失望,找到了(ww)高兴。3、学一学教师引导幼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拍出这两个节奏。教师提炼,反馈,全体幼儿配合着表情跟学1-2次。4、游戏:。游戏1 听节奏做动作游戏玩法:幼儿两手相扣做一把锁,听教师发出两种不同的节奏,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锁开了,手打开;没打开锁,手不动。)。游戏2 学一学节奏游戏玩法:看教师做不同的手打开和没打开动作,幼儿发出不同的节奏相对应。二 学唱歌曲1、教师完整范唱一遍,提问:你听见了几个咔嚓?他们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2、教师范唱第二遍,要求幼儿在强拍处做拍手动作。3、幼儿轻声用“啦”来哼唱,咔嚓处仍用咔嚓。4、幼儿整体学唱。
三、游戏部分1、出示金锁、银锁的图片,要求幼儿戴在左手游戏。2、全体幼儿坐在座位上游戏。游戏规则:1一人手拿钥匙道具做开锁的人,其余幼儿手拉手做锁。一边唱歌曲一边按节奏做 4
开锁的动作。2、w w ○处锁没有打开,手不能松。ww处锁开了,手松开,高举左手说“哦,我的锁打开了”3、全体幼儿站立拉成大圆进行游戏。游戏规则:1、一人手拿钥匙道具做开锁的人,一边唱一边按节奏做开锁的动作。其余幼儿手拉手做锁,一边唱一边随音乐的节奏做踏步、点头的动作。2、w w ○处锁没有打开,手不能松。ww处锁开了,手松开,高举左手说“哦,我的锁打开了”3、锁打开后,左手戴图片的幼儿和拿钥匙的幼儿交换道具,交换位置,继续游戏。4、可同时有两名幼儿做开锁人进行游戏。在幼儿熟练歌曲后可以让幼儿自由创编游戏玩法。
教学内容:秋叶儿教学目标:1、初步让幼儿尝试创编节奏和学唱歌曲的能力2、启发幼儿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教学准备树叶、叶贴画教学过程1、幼儿随(秋叶儿)的旋律入教室安静入座。2、导入: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我们可真高兴,那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欢迎客人吧!(引出发声练习)3、秋天来了,小树叶听见了小朋友好听的声音也来了,它来给我们表演舞蹈呢。(引导幼儿根据树叶跳舞来创编节奏)4、小树叶跳舞可真好看,那我们用我们的小手也来跳跳小树叶的舞蹈吧(引出节奏练习)5、哇!原来小树叶的音乐连起来还是一首好听的歌呢,来听听!A:示范唱歌曲B:学念歌词,对歌词大意的理解加深幼儿对歌曲的印象。C:学唱歌曲---以不同的形式教幼儿学唱歌曲6、可只有好听的歌曲怎么行呀,对不对?。那谁来给歌曲伴舞呢。(引出为歌曲创编动作)7、全班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模仿小树叶出教室。活动延伸:带幼儿欣赏叶贴画,引导幼儿收集落叶做各种漂亮的叶贴画,让幼儿随音乐去户外收集落叶(教育幼儿要注意安全)从而结束教学。
教学内容:我和乐器宝宝做游戏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节奏感,初步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2、初步学习应用打击乐器,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3、培养幼儿节奏活动中合作能力。教学准备:1、音乐图谱一张(小熊的脚印、荷花、小白兔、青蛙)2、乐器若干:双响棒子5个、圆舞板5个、响铃5个、铃鼓5个、玩具熊一只 教学过程:一、熟悉乐曲1、师:小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啊?(出示玩具熊)2、师:对了,这只小熊要去小溪边散步。走,走,走, 看见一朵荷花开,又走,走,走,又看见一朵荷花开,小熊和荷花在小溪边玩的很开心,这时候来了两只大青蛙,在呱呱,呱呱地和小熊打招呼,远处又跳跳,跳跳地来了一只小白兔。3、师:你听到这故事里面讲到了谁??(幼儿幼儿举手发言)4、师:我把这故事画了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出示图谱)5,提问:(1)小朋友,故事里有谁啊?(2)小熊是怎么走路的?(熊是慢慢的走)(3)小熊看见什么花开了?(荷花开了,做荷花开的动作)(4)青蛙是怎么和小熊打招呼的?(呱呱,呱呱)(5)小白兔是怎么来的?(跳跳,跳跳)6、我们来听听音乐里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播放音乐,教师指图谱)二、熟悉节奏型师: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想不想来讲将这个故事啊?(看图谱讲故事,用拍手来表示)师:刚才我们是用拍手的方法讲故事,现在我们加上动作来讲讲好不好?师:先来说说小熊是怎么走路的啊,我们用手来怎么表示呢?(手在大腿上拍) 师:那荷花用手又是怎么表示呢?(用手来表示荷花)师:小白兔走路怎么走的呢?(用手来做小兔跳)师:青蛙怎么叫的呢?(用手来表示)注:大青蛙声音响,小青蛙声音轻(3)看着图谱边念边用手来表示2、分角色徒手练习(1)分段练习1、请小朋友练习小熊和小花;2、请小朋友练习小白兔和青蛙;3、合作表(2)跟音乐徒手练习,
三、乐器演奏。1、师:我小朋友学得真棒,乐器宝宝呀想来和我们一起玩呢。我们先来看看都有谁?(介绍乐器及使用方法,并与幼儿讨论各种乐器应该放在哪个地方比较适合?请幼儿自由发言)2、第一次演奏(乐器和音乐的配合)师:你们想不想和乐器宝宝来讲这个故事啊?师:好,那我来当指挥,我们用乐器宝宝来讲故事(要求幼儿眼睛看指挥,教师不但指挥动作要到位,眼神更要有神和到位。)3、完整地演奏一次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再来一次,注意听着音乐一起来!四、结束活动师:好玩吗??我先把乐器宝宝送回家,下次再请他们来和我们一起讲故事好不好?
教学内容:《小鸟,小鸟》教学目标:1、会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并完整地演唱歌曲2、尝试创编歌词,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教学准备:《小鸟,小鸟》歌曲伴奏。教学过程:一、播放《小鸟,小鸟》歌曲伴奏,学小鸟飞入活动室,熟悉旋律。二、学习副歌部分。1、出示红鸟,学唱副歌部分①。2、出示蓝鸟,学习副歌部分②。三、理解歌词内容,学习主旋律。1、图一,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蓝天里,有阳光)图二,这是哪里,你闻到了什么味道?(树林里,有花香)。2、小鸟,小鸟,它们在做什么呢?(自由自在的飞翔)4、图四、五、六、七,看看,它们刚才经过了哪些地方?(在田野,在草地,在湖边,在山岗)5、小鸟,小鸟,它们在做什么事情呢?(歌唱)6、它们在歌唱,唱什么呀?(副歌部分)四、学唱歌曲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1、教师范唱,幼儿完整欣赏歌曲。2、幼儿跟着教师看图演唱歌曲。3、巩固歌曲。五、创编歌曲1、蓝天里除了有阳光,还有什么?树林里除了有花香,还有什么?7
2、你能把刚才说的这些编到歌曲里面吗?
教学内容:小鸡小鸡在哪里教学目标:1、通过对唱游戏活动,感受歌曲的对答情趣与亲情。2、在游戏中充分展开想象创编歌曲,体验对唱活动的快乐情趣。3、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孵小鸡(撕贴)的方法。教学准备:1、各种小动物的胸饰人手-:一只。(小鸡、青蛙、小牛、小狗、小猫等)2、与幼儿一起创设游戏情景“鸡窝”、“草地”、“花园”3、蛋宝宝(椭圆形黄色蜡光纸)中间用缝纫机踩好小鸡的外形。剪好圆形、三角形、鸡4、录音机:磁带《小小蛋儿把门开》,比较悠扬的乐曲一段。教学过程:师:“小鸡一一”幼:“哎一―”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花园去玩,好吗?”幼:“好的一”教师和幼儿边唱边跳进活动室,在花园的篱笆旁坐下。2、游戏中学唱新歌《小鸡小鸡在哪里》。(1)学对歌词。师:“小鸡,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幼:“好的。”师:“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叽叽叽叽,在这里。”师:“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叽叽叽叽,在这里。”(2)学唱歌曲。师:“鸡妈妈用好听的声音来问,你们会用好听的声音来回答吗?”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叽叽叽叽,在这里。”师:“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叽叽叽叽,在这里。”3、游戏中拓展思路创编歌曲,体验对唱活动的快乐情趣。(1)玩游戏《捉迷藏》。师:“小鸡,我们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2)发挥想象,创编歌曲。师:“我们生活中,除了刚才唱的小动物以外,还有什么小动物会叫呢?它是怎么叫的?”幼儿讨论后回答。幼A:老虎它会叫的。啊呜啊呜8
幼B:山羊会绵绵叫。幼C:小牛会牟牟叫。幼D:大白鹅会冈冈冈地叫。幼儿回答后,个别唱,集体答。4、换角色,帮鸡妈妈孵小鸡。(1) 听音乐做律动小鸡慢慢长大。(2)师:“小鸡们都长大了,我好高兴哦!那么你们能不能帮我做事情呢?”幼:“能~”师:“鸡棚里还有许多蛋宝宝,它们快要孵出来了,我们去帮助它们,让它们早点出来,好吗?”幼:“好的。”(3)教师讲解孵蛋的要求,幼儿学习孵蛋的方法。(4)将孵好的蛋(小鸡)贴在背景草地上。(四)延伸活动:玩体育游戏“小鸡吃虫”。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打击乐《加油干》教学目标::1、看指挥初步学会用自制的乐器演奏。2、能集中注意看指挥,演奏与同伴保持一致。3、演奏第7、8、9小节时能做到不乱,轻快的演奏。教学准备:自制乐器、大鼓、音乐磁带、录音机、小铃。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我们现在一起来把歌曲《蚂蚁搬豆》复习一下,小朋友们听好音乐,做动作。3、上节课丁老师刚教了一首什么歌曲呢?(幼儿回答)那它是一首什么样的音乐呢?(劳动性质)现在我们小朋友来跟随音乐做动作,看看你们是如何把这首劳动性质的音乐表现出来的。(用合拍的拍手表示干活,轻快的拍手表示劳动的快乐、边拍手边跺脚表示很用劲)4、刚才我发现有一部分幼儿拍的非常的好,但是刚才有一段非常快的音乐,我们小朋友拍手的时候,应该轻快点,这样才能好听,(带领幼儿单独练习一遍)。5、师:刚才小朋友们徒手练习的很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好自制的乐器来演奏吧,请小朋友们把乐器拿在手里时,不要发出声音,看好老师的指挥,听好音乐来演奏吧,待演奏完,师:刚才小朋友们演奏的真不错,现在我请两组小朋友调换一下乐器来演奏把。6、游戏活动:走出教室,到操场上玩《蚂蚁搬豆》的游戏。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表演:大熊猫教学目标:1、欣赏“大熊猫”,对音乐形象充分展开想象。2、聆听“大熊猫”,自编动作表演。教学重点:1、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象。2、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意境和情景,能跟着音乐表演。教学准备: “大熊猫”欣赏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大熊猫”1、 今天,孙老师带小朋友去大森林看动物音乐会。一大早,森林里可美了!让我们轻轻地走进大森林,仔细地听听、看看,你会想到什么?2、 小朋友在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3、 动物音乐会的第一位演员出场了,它就是可爱的熊猫。这只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表演什么动作?4、 小朋友看到的熊猫有??的,它在表演??,我们也来学学熊猫可爱的样子。5、出示课题――《大熊猫》,简介作品。6、生根据音乐速度变化分段。7、生总赏全曲,随音乐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自由表演。三、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1、歌曲&上学歌&学唱;教学目标:1、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2、通过学唱《上学歌》,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表现《上学歌》活泼愉快的情绪。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教学难点:感受乐曲情绪,能自编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10
教学过程:一、常规培训1、老师先讲今后上音乐课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两脚平放在地上,不要乱动,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确的发声。书放在乐椅的扶手上,今后带一只笔一块橡皮,不要在带其他东西。要爱护音乐书这个朋友。再请学生自己说一说今后应怎样表现。2、发声动作应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全体起立,跟教师练唱小乐段,感受正确发声方法的运用。3、进教室的要求: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节奏自编动作边做边走到自己的位置。听音乐练习将学生带到教室外练习,看谁做的好。二、新授1、导入:“同学们,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学,高兴吗?那谁能说一说你的这一天是怎样过的,你都经历了那些事。”“好,接着,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2、听音乐的第一段&早早起&看图,这一段表现了小朋友早晨起来的情景,请生根据音乐表现的内容,边听边用动作表现。&早晨起床后应该做什么?&&上学去&&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路上看到什么景色&3、直接听第二段,请生边听边做动作表现。&那么在上学途中,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这样的事情。&4、学唱《上学歌》① 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跟琴用&Lu&模唱歌曲。② 读歌词,注意咬字要清楚。③ 跟琴唱歌词,注意情绪,要活泼欢快。④ 歌曲处理:&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 连贯舒展&小鸟说:早早早& 轻松、亲切、富有弹性&我去上学校……爱劳动& 情绪饱满、富有激情、节奏明快。&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坚实有力,表现出决心⑤ 请同学根据歌词给歌曲编舞 蹈,5、分别听&来学习&、&做游戏&、&放学了&、&静静睡&,并请生边听边根据乐曲情绪、表现的内容做相应的动作。6、完整复听乐曲,并做动作。演奏到&上学歌&处齐唱,做动作。 课堂小结: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小白船教学目标:]l、引导幼儿体会、感知歌曲中优美,富有幻想的意境,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2、启发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节拍,唱出优美、舒缓的韵味,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11
3、通过学习演唱3/4拍歌曲,使幼儿初步了解朝鲜族歌曲的特点。教学准备:歌曲课件、音乐教学磁带、录音机、自制长鼓、朝鲜族服装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幼儿听两段不同的音乐(曲一:活泼欢快的二拍子歌曲;曲二:《小白船》伴奏音乐),自由表演动作。二、展开:(一)帮助幼儿掌握歌曲节奏特点、熟悉歌曲旋律。l、提问幼儿:刚才的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哪段音乐是三拍子的?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出三拍的强弱规律。2、组织幼儿跟随歌曲音乐练习三拍子节奏。(二)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并学习歌词。l、教师介绍歌曲名称并示范演唱歌曲。2、通过提问及课件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提问: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歌曲里唱到的小白船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小船有什么不一样?歌里还唱了什么?3、幼儿看课件完整欣赏歌曲。要求幼儿记住歌曲中最喜欢或是最优美的歌词。4、根据幼儿分别说出的歌词,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歌词。(三)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演唱歌曲。1、请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小声完整跟唱歌曲。2、幼儿集体完整演唱歌曲。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进行反思,并有重点地练习演唱:我们还有那句唱得不够好,还需要再练练?4、通过歌曲接龙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歌曲。5、为幼儿提供场景和“小船、小兔”等道具,分组演唱,激发幼儿的演唱兴趣。6、请幼儿集体完整地把歌曲演唱给客人老师听。(四)通过观察朝鲜族服装和欣赏朝鲜族舞蹈,引导幼儿了解《小白船》是一首朝鲜族民歌。1、启发幼儿通过教师身上的朝鲜族服饰,初步认识和了解朝鲜族,知道《小白船》是一首朝鲜族民歌。2、请幼儿欣赏教师表演的朝鲜族舞蹈。 三、结束:请幼儿背上“长鼓”,伴随小白船的音乐,与教师一起载歌载舞。
第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洗手帕》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受《洗手帕》歌曲的旋律、单唱歌词后学习洗手帕舞蹈动作。掌握搓、漂、绞、晾等动作。要求动作合拍。2、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的习惯。教学准备:1、课前组织幼儿洗手帕活动,观察老师洗手帕时的搓、漂、绞、晾等动作。2、脏手帕。12
教学过程:1、出示脏手帕引出课题。①手帕脏了,怎么办?②谁知道手帕是怎么洗的?都有些什么动作?2、幼儿学习搓、漂、绞、晾等动作。①听音乐合拍地自由做动作。②教师示范做各种动作。3、教师示范跳《洗手帕》舞动作。①幼儿说说老师跳的是些什么动作。②练习唱歌《洗手帕》。③跟学舞蹈数遍。学习洗手帕动作。4、幼儿完整地听音乐几遍。我在开始的时候拿出一块脏的手帕,引出活动――洗手帕。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们先是看我手洗手帕,再跟着我一起学着来做洗手帕的动作,根据音乐的节奏强弱、快慢反映洗手帕的劳动场面。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
第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欣赏课:《洗手帕》教学目标:1、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的洗手帕的动作来表现。2、通过洗手帕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准备材料:《洗手帕》磁带、钢琴、手帕重点难点:听音乐能够区分强弱、快慢。教学地点:活动室教学形式:集体活动教学过程: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2、出示手帕,教师演示洗手帕的方法。(讨论:手帕脏了怎么办?可以怎样洗?)3、欣赏音乐《洗手绢》。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的变化(讨论: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轻又慢时可以怎么样洗手帕?)。4、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手帕的动作。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的洗手帕的动作。6、启发幼儿在乐曲末边说“晾起来”边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出劳动后的愉快心情。7、与幼儿一起做《小兔和狐狸》的音乐游戏结束活动。
第十七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妈妈是中国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我的妈妈是中国》。2、利用图谱,幼儿能够自己学习、记忆歌词。13
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祖国妈妈的爱。教学准备:1、画有花儿、星星、小朋友的图谱,三颗红色的爱心。2、音乐磁带,录音机。3、幼儿有“祖国妈妈”的知识经验。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妈妈,谁愿意来和我们介绍一下他的妈妈呢?请个别幼儿与大家分享他妈妈的一些情况。2、学习歌词。刚刚有几个小朋友给我们介绍了他的妈妈,说的很好。我一直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希望今天你们能给我一个答案。(1)出示画有“花儿”的图谱,提问:①花儿的妈妈是谁呢?(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幼儿不能一下子说出答案,引导幼儿思考“花儿”它是在谁的怀抱里面长大的呢?)②幼儿自行总结答案:“花儿的妈妈是大地。”③教师在原来的图谱上画出大地。(2)出示画有“星星”的图谱,提问:①那星星的妈妈有时谁呢?②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幼儿总结答案:“星星的妈妈是天空。”③教师在星星图谱的基础上,画出天空。(3)出示画有小朋友的图谱,提问:① 下面这个问题最难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妈妈,既是你的妈妈,也是我的妈妈,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吗?谁知道答案呢?②幼儿自由发表观点。③教师总结:听了小朋友的话,我突然明白了,原来我们真的有一个共同的妈妈,她就是――中国!(4)我们来看着图,把你们自己刚刚创编的歌词来水一说吧3、听旋律,自己学习歌曲。(1)播放磁带录音音乐。①教师压低嗓音说:“大家都别讲话,现在只要你们静静的听,静静的听听磁带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唱这首歌的。”(2遍)②第三遍播放,幼儿可以轻轻的跟着旋律哼唱。③第四遍播放,幼儿可放开嗓音歌唱。(2)教师弹琴,幼儿和着琴声演唱歌曲。4、学习第二段的歌曲。(1)分别在三幅图谱上贴上红色的爱心,在之前的基础之上,学习第二段的歌词。(2)演唱第二段的歌曲。5、结束活动。唱完了这首歌,我特别想对祖国妈妈说一句话,我先想听听你们想对祖国妈妈说什么?
(幼儿自由对“祖国妈妈”说自己的心理话。)
第十八课时
教学内容:大中国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感受歌曲恢宏的气势。2、能大方地演唱歌曲,并根据歌曲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3、萌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彩带教学过程:一、说说我们的大中国“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幼儿可以从多方面叙述)二、欣赏音乐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三、感受、理解歌曲1、欣赏歌曲一遍。(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幼儿观看PPT(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哪两条?(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4)你见过长城吗,是什么样的?(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3、播放MTV,欣赏歌曲第三遍(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2)歌曲中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3)让我们一起来大声唱起来吧!4、动作创编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师丰富幼儿动作四、进一步激发情感:“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为什么?
请幼儿用一句话说说对祖国的祝福。
第十七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教学目的:1、会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2、拓展:了解与国旗有关的知识15
教学内容:1、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唱歌。2、能带着感情边表演边歌唱。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旧歌。三、新歌教学1、观察国旗,导入课题。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国旗,你看到了什么形状、颜色、五颗星是怎样排列的? 看,国旗在空中飘扬,多么美丽!(板前贴国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国旗的歌――《国旗国旗真美丽》。2、初听歌曲。播放音乐《国旗国旗真美丽》,听听歌曲里说了些什么?要求学生仔细倾听歌词内容。3、进行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问:你在什么场合,在哪里看到过国旗?我们国旗就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要爱护、尊敬国旗。4、出示歌词。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并按节奏朗读歌词,培养儿童的节奏感。5、学唱歌曲。6、学习表演动作。分组进行歌表演。 四、总结本课。
第十八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游戏――找朋友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相应动作2、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相应动作。3、启发幼儿在前奏声中,创编各种亲热动作。教学重难点:1、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相应动作2、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相应动作教具准备:组织幼儿玩听信号找朋友的游戏教学过程:1、教师帮助幼儿熟悉曲调,学会唱歌.2、启发幼儿边唱边按歌词做敬礼,握手,拥抱的动作.3、学习邀请舞《找朋友》(1)两位教师扮演同桌幼儿,其中一名当邀请者另一名被邀请者.强调在第四小节末找到朋友,面对面站好.(2)请幼儿与教师共同表演.16
(3)组织幼儿集体练习,提醒幼儿在第四小节结束时,两人应面对面站好,并检查,是否全班幼儿都在第四节结束时,找到朋友.(4)听前奏曲,创编两人一起的亲热动作.提问: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可做那些亲热动作.(5)集体听前奏曲,做亲热动作,教师及时发现肯定有创新的动作.(6)在音乐伴奏下,完整的跳邀请舞.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其他活动中主动找朋友一起玩
第十九课时
教学内容:读书郎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读书郎》,表现读书郎活泼天真的形象。2、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读书郎》,表现读书郎活泼天真的形象3、培养自身勤奋学习的精神,明确学习目的。4、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读书郎》,表现读书郎活泼天真的形象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课较密集的节奏。难点:正确唱好下滑音、倚音和衬词。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导入。1、师:同学们,每天清晨,我们背着书包,迎着朝阳,来到美丽的校园里上学,学知识,同学们,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生:为了考大学。生:为了孝敬爸爸妈妈。……2、师:今天我们少年儿童幸福地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但是在旧社会,孩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3、师:他们穿的破烂,经常吃不饱,他们用短小的铅笔写字,买不起纸,甚至在地上书写。生:我觉得我们现在真的是太幸福了。……4、师: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生欣赏mtv《读书郎》。5、师:旧社会的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生:为了自己能够翻身,有出息。生:为了不受地主欺负。三、学唱歌曲。17
1、师:他们真有志气,今天,我们就来唱唱读书郎。2、生学唱“小嘛小儿郎”,“进学堂”。3、师范唱第一段歌词,生随琴唱第一段歌词,4、学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词。5、师:是的,虽然小儿郎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仍然热爱读书,他仍乐观开朗,仍然对未来,对自己满怀理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什么声音演唱这首歌?生:天真,活泼的情绪唱。6、师:让我们完整地唱这首歌曲,唱出小儿郎的活泼向上的精神。生完整地跟琴唱歌曲《读书郎》。五、展示与拓展。1、.师:我们学了歌曲《读书郎》,下面请大家寻找伙伴结成小组,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练自演自唱《读书郎》。2、.学生按小组展示:a小组边唱边动作表演,b小组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伴奏。……3、师:现在我们这些读书郎可真幸福哦,我们读书郎的歌声也更欢了,听! 学生欣赏高峰演唱的现代版的《读书郎》,跟唱。 学生欣赏合唱版的《读书郎》。
第二十课时
教学内容:秋天多么美教学目标:用愉快地情绪演唱。 学习看图谱记忆歌词,体验领唱、合唱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用愉快地情绪演唱。 学习看图谱记忆歌词,体验领唱、合唱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1、教师:小朋友,我们去秋游时,看到了什么?秋风吹得棉桃、稻子、高梁怎样呢?2、教师完整清唱歌曲,幼儿欣赏。3、向幼儿介绍歌曲名称,提问歌词内容。4、教师弹琴范唱,幼儿也可打拍子感受节奏。二、学唱歌曲1、请幼儿完整轻声跟唱。2、幼儿唱第一段。(1)幼儿跟唱第一段。(2)师幼共同演唱第一段。3、学唱第二、三段(1)教法与第一段相同。(2)师幼完整演唱一、二、三段歌曲。(3)提示幼儿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也可以自编动作表演唱。(4)1――16节可尝试幼儿领唱或者教师领唱。1 7―28小节至结束师幼儿合唱。
第二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秋天的落叶(音乐)教学目标:1、组织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2、引导幼儿创编不同动作并合拍地表现树叶飞舞的景象。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教学准备:落叶头饰人手一个,落叶等。教学重难点幼儿能自己创编动作。教学过程:1、引入师: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想不想去啊?看看,这个小园子里地上都是什么啊?(树叶)树叶怎么都地上啊?(因为现在是秋天,叶子都落下来了)是啊,秋天的时候树上的叶子就都要掉下来了,听――2、录音机范唱《秋天》师:秋天真美,那你们知道这小树叶是怎么掉下来的吗?(幼儿讨论)
我们在来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3、教师一边洒落叶,一边先念歌词,再唱歌曲。师:叶子是怎么掉下来的?(幼儿讲讲:飘下来的,飞下来的,滚下来的等。)
那我们也来做小树叶,来学学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样子好吗?树叶落到地上后是怎么样的?(睡地上)4、幼儿带头饰扮演落叶,模仿落叶的样子。(放录音2遍)师:小树叶,你是怎么落下来的?(幼儿讲讲)5、挑选动作好的幼儿做示范。师:你们的动作都好漂亮!我们在一起做一次!6、再次模仿动作。(放录音1遍)师:秋天了秋风一吹,树叶宝宝都离开的树妈妈,落在了地上。地上有那么多的落叶,我们把落叶都送回家吧,你们先每人捡一片树叶,看看你捡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7、延伸活动:把不同的落叶归类。落叶有3种,梧桐树叶,广玉兰树叶,小树叶。请幼儿讲出区别后,把落叶送到指定地点。8、小结:师:现在这个园子里,又干净,又整洁,小落叶都找到了新家,我们宝宝也回家吧!9、回教室,结束。
第二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睡吧,小宝贝教学目标:让幼儿感受《摇篮曲》中宁静,优美、舒缓的音乐意境。幼儿学习轻声柔和的唱歌。导幼儿根据乐曲较合拍的做动作。教学重难点:学习轻声柔和的唱歌。让幼儿根据乐曲合拍的做动作。19
教学过程:开始部分:发声练习:12345大家来跳舞,火车来跳舞,呜呜呜,母鸡来跳舞,咕咕咕。基本部分:1、欣赏《摇篮曲》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出示娃娃跳舞和娃娃睡觉的图片。2、教师怀抱 布娃娃,轻声柔和地边唱边摇,让幼儿感受《摇篮曲》中宁静、优美、舒缓的音乐意境。3、介绍《摇篮曲》的特点和意义。4、整曲跟唱,要求幼儿用轻而柔和的声音演唱,并跟着旋律,较合拍地边唱边做动作,轻轻哄娃娃入睡。5、分句教唱。6、幼儿边唱边进行角色表演。延伸活动: 角色游戏《娃娃家》,学习当妈妈,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
第二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让座教学目标:1、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使幼儿在游戏中体会文明礼貌带来的愉快的心情2、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并体验到互敬互爱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快乐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他人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谈话引题:星期天去了哪里?乘什么去的?看到了什么?(二)进行部分1、表演:公交车上的故事2、讲评:车上出现了什么情况,乘客们是怎么做的,你怎样看这件事?3、教师用儿歌的形式讲述公交车上的故事。4、师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三)结束部分幼儿自由组合成三组进行表演游戏. 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表演,不拘泥于儿歌的内容,尽情想象,扮演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将公交车上的故事表演的生动活泼。
第二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表演――人人夸我好儿童教学目标:1、在听赏歌曲《人人夸我好儿童》时,能对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反应。2、能够自信地参与表演活动,并扮演其中一个角色,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懂得“什么是劳动,劳动最光荣,热爱劳动,珍惜劳动”的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自信地参与表演活动,能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教具准备:琴、打击乐、小房子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随着音乐《三个和尚》律动进入教室。2、师生交流,导入主题师:歌曲告诉我们一个和尚干什么?师:两个和尚呢?师:三个和尚呢?师:你们愿做个勤快人还是懒惰人呢?生:勤快人。师:你们家谁是勤快人呀?他是怎样勤快的?二、体验(丁丁全家在厨房进行劳动――“我爱我家”劳动。)师:丁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那么勤快,你们想不想加入他们的行列,和他们一起劳动呢?三、表现1、师:人人都夸咱们是个爱劳动的好儿童,你们高兴吗?生:高兴。师:能用你的歌声来表达你高兴的心情吗?2、敲一敲、演一演师:小朋友的歌声太美了!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方式表达我们劳动时高兴的心情?生:加上一些表演动作。生:加上打击乐敲一敲。??3、编一编师:你们还能帮大人们做什么事呢?生:洗碗、扫地、关灯、整理书架、擦桌子……4、教师示范。学生分组尝试创编。老师对歌词的创编有所侧重地辅导。例如:妈妈……,我……,爸爸……,我……。爷爷……,我……,奶奶……,我……。等等。师:谁来把你编的儿歌说一说、唱一唱给大家听。 5、交流汇报。
第二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勤劳人和懒人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用不同的演唱速度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2、根据歌词,大胆地创编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动作。教具准备:
音乐磁带21
教学过程:1、引导幼儿,使其对活动产生兴趣。――有些人忙着烧饭、炒菜,是个勤快人;有些人却什么事也不愿做,只在床上睡觉,成了懒惰人。2、学唱歌曲。――有一首歌把懒惰人和勤快人都编进去了。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有趣的歌。――教师完整范唱一遍――勤快人做了什么?懒惰人又在干什么?――教师再次范唱,可以根据歌词内容将异端歌曲唱得快一些,将第二段歌曲唱得慢一些,形象地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两段歌曲速度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勤快人热爱劳动,充满活力,懒惰人懒懒散散,无精打采,所以延长的速度不一样)――教师延长,幼儿跟唱。――根据幼儿学唱的情况,逐渐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速度唱出不同的人物形象。3、学习歌表演。――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扮演勤快人,一组幼儿扮演懒惰人,边唱边表演动作。
第二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舞蹈创编――对不起,没关系教学目标:学唱歌曲,较有表情地演唱; 唱好切分音符,并能吐字清楚。根据歌曲内容自主创编动作。教学重点:根据歌曲内容自主创编动作。教学难点:唱好切分音符,并能吐字清楚。教学过程:一、发生练习《小朋友们好》;二、教师清唱歌曲一遍;三、出示图片,教师边操作边范唱歌曲第二遍;四、教师根据歌词进行提问;五、幼儿集体跟唱;六、创编动作。教师讲评。――你听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听哪一句? ――歌曲里发生了什么事?
第二十七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教学目标:感受发声练习所表现的情绪和意境,并用欢快而富有弹性声音来演唱。通过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来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运用声音、表情、肢体语言等来演绎发声练习所表现的情绪与意境。 教学难点: 以歌词内容为主开展爱生活、爱劳动的情感教育.教具准备:磁带、录音机、琴、动物卡片 等。教学过程:1、跟着音乐《小猫怎样睡觉》律动进课堂。2、导入:师:睡觉的小猫是很可爱,但是你喜欢老是在睡觉的小猫吗?〈生〉为什么?〈生〉 师:对,勤劳的小猫谁都喜欢,你看它肩挑着什么向我们走来了?3、发声练习4、欣赏歌曲师:小猫钓了那么多鱼也该休息一下了,来听听音乐吧!① 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第1次。② 师:它们当中谁是不勤劳的?〈生〉如果是你,你最想做它们当中哪种小动物呢?为什么?〈生〉③将相应的小动物标志分给学生。④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第2次。⑤提问学生,各种小动物是怎么劳动的?并用动作表演。师:小动物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劳动吧?⑥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第3次。师:看,那么多勤劳的小动物,你最喜欢向谁学习?为什么?〈生〉师:在生活中,你认为自己是个勤劳的人吗?哪方面体现出来? 5、播放《劳动最光荣》第4次,律动出教室。
第二十八课时
教学内容:粗心的小画家教学目标: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的演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能运用夸张、幽默的表情和动作表演《小虾变成小罗锅》;主动积极地参与表演活动,并能自信、有表情地当众进行歌表演。教学重点:能用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的演唱《粗心的小画家》。教学难点:运用夸张、幽默的表情和动作莱表演《小虾变成小罗锅》。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2、师生问好1=C
1 ―小 朋 友 们 好,
尹老 师 你 好!23
二、基本训练1、发声练习1=C ― 1=F
山歌gulu lu
新歌huala la
la .2、节奏练习(1)、 X X
X―(2)、 X
X ―咦,哈哈
哈。二、新课教学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都爱画些什么呢?今天啊,我们也来认识一位小朋友,他也喜欢画画,可是啊,他却闹了笑话,为什么呢,听老师讲个故事吧!2、范唱《粗心的小画家》3、有感情朗诵歌词;4、la音模唱曲谱;5、跟琴轻唱歌曲;6、全班齐唱。三、总结下课师:丁丁是个粗心的孩子,你们可千万不要学他,那你们要做个什么样的好孩子呢? 生自由回答 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十九课时
教学内容:粗心的小画家教学目标: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的演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能运用夸张、幽默的表情和动作表演《小虾变成小罗锅》;主动积极地参与表演活动,并能自信、有表情地当众进行歌表演。教学重点:能用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的演唱《粗心的小画家》。教学难点:运用夸张、幽默的表情和动作莱表演《小虾变成小罗锅》。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1=C
1 ―小 朋 友 们 好,
尹 老 师 你 好!二、基础训练:发声练习(1)、1=C
摇啊 摇,24
lu lulu。摇啊
小 船 摇啊
摇。(2)、1=F
―U三、新课教学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小画家,他可是一个粗心的小画家,你们还记得他吗?1、复习歌曲《粗心的小画家》师:小丁丁犯了这么多的错误,他真粗心,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呢 ?2、指导学生改歌词:3、指导学生唱一唱自己编的歌词4、带领同学进行歌表演。四、总结下课师:同学们课课真聪明!自编自演自唱,都是聪明的好孩子! 听音乐下课
第三十课时
教学内容:粗心的小画家教学目标: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的演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能运用夸张、幽默的表情和动作表演《小虾变成小罗锅》;主动积极地参与表演活动,并能自信、有表情地当众进行歌表演。教学重点:能用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的演唱《粗心的小画家》。教学难点:运用夸张、幽默的表情和动作莱表演《小虾变成小罗锅》。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发声练习1=C―1=F
1 6 6 6 6 0
1 5 5 5 5 0
6 4 3 2 1― ―秋风在 唱 歌,gululululu
gululululu
gululululu.小河在 唱 歌,la lalalalalalalalala
lalalalala.三、新课教学师:上节课我们帮丁丁改正了缺点,今天,又来了一位小朋友找我们帮忙了,他怎么了呢?我们听一听。1、老师范唱;2、按节奏读歌词;3、学唱歌曲;四、参与表现:师:我们来帮帮他好吗?25
1、指导学生表演情景剧;2、分组表演。 五、总结下课,听音乐下课。
第三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国旗红红的哩教学目标:用连贯、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并会领唱与合唱。 能用恰当的动作指挥他人演唱。 在歌唱活动中,锻炼即兴指挥和看指挥即兴演唱的能力。教学重点:用连贯、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并会领唱与合唱。教学难点:能用恰当的动作指挥他人演唱。 在歌唱活动中,锻炼即兴指挥和看指挥即兴演唱的能力。教具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1、出示国旗,讨论有关国旗的知识。2、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风格和歌词内容。3、跟琴声朗诵歌词,念准休止符。4、学唱歌曲,唱准休止符。
5、引导幼儿探索各种形式的歌唱形式,学习领唱、合唱及看指挥演唱。
第三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布娃娃教学目标:欣赏布娃娃,萌发爱护、关心娃娃的情感。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欣赏布娃娃,萌发爱护、关心娃娃的情感。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乐趣。 教具准备:布娃娃教学过程:1、引导幼儿欣赏大娃娃。教师:我是妈妈,我有一个可爱的宝宝,名字叫玲玲,你们喜欢玲玲吗?教师边说边出示大娃娃,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教师:你喜欢玲玲的什么地方?请幼儿一边用手指一边说,如:我喜欢她大大的眼睛,我喜欢她漂亮的裙子…… 教师小结:我的宝宝叫玲玲,她有大大的眼睛,漂亮的裙子,摸上去软软的……看上去很可爱,我真喜欢她!2、引导幼儿欣赏自己的娃娃,并想大家介绍自己娃娃的名字,喜欢她的什么地方。幼儿充分表述。教师:我们的宝宝很可爱,妈妈和爸爸怎样抱娃娃,娃娃才会舒服呢?请部分幼儿用动作表示。3、引导幼儿欣赏操作材料“布娃娃”。请幼儿讲述:操作材料上的布娃娃是什么样的,你最喜欢哪一个?4、引导幼儿按节奏读儿歌给布娃娃听。26
学习儿歌。5、引导幼儿哄娃娃睡觉,结束活动。 教师:小宝宝要睡觉了,我们来拍拍她,让她睡觉吧。
第三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游戏――丢手绢教学目标:学习倾听歌曲,了解游戏规则和玩法。主动大胆地参加游戏,在游戏中享受活动的快乐。教学重点:学习倾听歌曲,了解游戏规则和玩法。教学难点:主动大胆地参加游戏,在游戏中享受活动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小朋友们告诉老师手绢有什么作用?今天老师也带来一首关于手绢的歌。(二)幼儿倾听歌曲,熟悉旋律,理解并记忆歌词内容:1、教师弹唱,让幼儿熟悉歌曲。2、学习歌词歌曲,并了解游戏的玩法。(三)边唱边进行游戏:1、集体游戏2、分组游戏五、活动结束: 带领幼儿散步回教室休息。
第三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游戏――我们都有一双手教学目标:音乐游戏中让幼儿分清左右手,并对幼儿进行文明举止教育。让幼儿进一步掌握领唱、齐唱的歌曲几游戏。教学重点:音乐游戏中让幼儿分清左右手,并对幼儿进行文明举止教育。教学难点:让幼儿进一步掌握领唱、齐唱的歌曲几游戏。教具准备:录音机和磁带等教学过程:1、组织幼儿练声:小动物怎么叫?(c――f)2、学习歌曲《我们都有一双手》3、讲解音乐游戏的玩法:全班幼儿围成圆圈,请一人在中心坐好,领唱并做动作,齐唱部分由全班幼儿齐唱并做动作。唱到“左手、右手”时,把相应的手高举:齐唱“握手”时,与邻座幼儿握手:唱到“洗手”时,做搓手动作;每段最后一句则双手高举有节奏地自由摆动。4、组织幼儿进行领唱、齐唱练习。5、幼儿讨论手还有什么本领?并请幼儿把它画出来。6、组织幼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体验游戏的乐趣。7、结束:对幼儿进行文明举止的教育。27
第三十五课时教学内容:绿色的家教学目标:1、用轻快、亲切的歌声表达小树&小鸟之间的亲密感情。2、加深对动、植物的生命与环境联系的了解,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具准备:1、在日常活动中,重视生态教育。2、画一棵大树,树上有鸟窝――小鸟的家。教学过程:1、在《森吉德玛》乐曲中,用动作即兴表现大草原的宁静优美与热烈的歌舞和奔跑的马群。2、学唱新歌《绿色的家》。(1)副歌前置。出示图片,小树在高兴地唱歌。听教师范唱副歌部分。(2)学唱副歌。(3) 讨论:小树为什么高兴地唱歌?(了解小鸟与小树相互依存的关系,初步知道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4) 完整欣赏歌曲,学唱歌曲。(5) 教师与幼儿轮流唱歌曲的副歌部分。3、创编歌词。如:“大海是蓝色的家,住进了小鱼娃娃??哗哗哗”等。 4、有表情地歌唱。探索用轻快。亲切、深情的声音进行歌唱。
第三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我们的田野教学目标: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我们的田野》。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介绍本节课内容。二、基础训练:1、发声练习。2、节奏练习。三、新授课1、教材分析:我们的田野》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2、听磁带,体会情绪。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28
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6、、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四、总结下课。
第三十七课时
教学内容:老水牛角弯弯教学目标:通过歌曲表达对水牛的喜爱之情 ,渗透保护益虫、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教学重难点:过歌曲表达对水牛的喜爱之情 ,渗透保护益虫、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教学过程:一、谈话:“小朋友你知道我国第一个人上太空的是谁吗?――杨利伟叔叔。你们说的很好,杨利伟叔叔一定是你们的偶像。小朋友,你们知道吗?一些大山里的放牛娃,也把杨利伟叔叔当成心中的榜样,他们也有自己心中的愿望,你们听听二、
初听歌曲,回答问题――师总结:原来山里的孩子长大了也想像杨利伟叔叔一样能飞上太空,探索太空奥秘。1、师范唱,.按节奏读歌词。 师指着歌词条领生读,如读得不好,可以再跟着课件中的小朋友一起伴乐读。 唱歌词。2、跟师拍4|2节奏感受歌曲3、揭题:《老水牛角弯弯》4、用愉快的心情,跟琴哼唱旋律5、跟师学唱曲谱三、读歌词1、带读2、生齐读,师指导读好歌曲中的休止音符处四、学唱歌曲1、跟录音默唱2、跟琴轻声唱3、师指导歌曲中的反复记号的演唱顺序4、游戏:下面老师想考考小朋友,请你们准确地用歌声表达出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情绪――连贯抒情、欢快跳跃、顽皮有趣5、你们真棒,那你们更喜欢哪种唱法呢?6、全班有感情地演唱7、根据歌词创编动作。8、个人创编。9、小组创编。 10、展示创编结果。
第三十八课时
教学内容:可爱的小雪花教学目标:激发幼儿以快乐的心情和同伴协调一致的表演自己创编的集体舞,体验集 29
体表演的愉悦,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幼儿合作创编舞蹈动作,节奏准确、动作优美协调。教学难点:幼儿在表演集体舞时能按队形和同伴自然愉快的交流。教学过程:1、师生交流对小雪花的感受,引出课题。2、请幼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可爱的小雪花》,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并启发幼儿讨论应注意的事项。3、分组进行编舞,选出幼儿最喜爱的动作进行练习。4、在幼儿舞蹈当中添加队形的练习。5、对创编的舞蹈,鼓励幼儿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感觉。 6、教师对本节课做出评价。
第三十九课时
教学内容:假如你是一只小兔教学目标:会根据主题想象活动内容,并能在音乐伴随下用动作加以表现。教学准备:
贴有萝卜图案的拱形门一个、小兔头饰若干个、录有表现小兔形象的音乐磁带。教学过程1、出示贴有萝卜图案的拱形门,请幼儿猜一猜“这是谁的家”?启发幼儿想象:假如你是一只小兔,从家里出来,要到哪里去?干些什么事情?会遇到什么情况?会怎么做?2、自由结合、讨论。让幼儿用语言讲述的同时,进一步启发他们用动作表现自己所说的内容。讨论过程中播放轻快的音乐。3、请几名幼儿分别讲一讲自己表演的内容、动作。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设计动作,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帮助,并尽量配以轻声的音乐伴奏。4、全体幼儿带上头饰,边听轻快的音乐边用动作表演“我是一只小兔”。5、教师可采用幼儿想象出的新动作或难一些的动作进行示范性表演,让幼儿欣赏,提高其表现水平。6、教师扮兔妈妈,幼儿扮小兔,在音乐伴随下,一起跳舞。
第四十课时
教学内容:长大要当解放军教学目标:在会按节奏念儿歌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掌握歌曲弱起拍的特点。以解放军叔叔为榜样,加强对幼儿受纪律训练及坚持性的训练。教学重点:通过歌曲让幼儿懂得我们要向解放军叔叔学什么?教学难点:弱起拍的把握。教学过程:一、引题。30
1、听音乐进活动室。要求幼儿学做解放军叔叔的神气、守纪。二、学歌曲。1、分场看。第一场:他们还把这首歌编成了歌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第二场:今天也有一些小朋友来做解放军了,我们来看可那他们是怎么学的?第三场:他们不仅会合着音乐,还会一边念儿歌一边合音乐操练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也来学学歌曲,等会儿和他们一起演唱好吗?2、整体看。幼儿跟着动画唱起来。第一遍唱,第二遍拍手,第三遍拍念。 可反复进行,可分组表演。三、活动结束,学做解放军叔叔出场。
第四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小鸡过溪教学目标:1.学会用各种形式表现2/4歌曲的节奏,并即兴创作进行游戏,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发展幼儿的创造力。2.培养幼儿关心同伴、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和同伴共同感受欢快、愉悦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教学准备:形象的游戏图谱若干,平衡木两条,小鸡小鸭头饰一批。教学重点:在学习基本节奏型的基础上会变换节奏进行游戏。懂得运用肢体表现节奏进行游戏。教学过程:1、孩子们听着《小鸡过溪》的音乐跟老师一起做简单的律动进入活动室,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提示语:“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做游戏去。2、欣赏情景表演《小鸡过溪》,初步了解游戏的玩法,引起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3、集体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玩节奏训练小游戏。讲解形象的图谱帮助孩子记忆。(小鸡部分:先练习手部动作,再玩上楼梯的游戏;小鸭部分:拍手基本练习,变换节奏练习)4、出示节奏图,教师介绍节奏一遍。幼儿分组(小鸡、小鸭各一组)进行节奏练习,教师从旁指导,启发幼儿即兴创作进行游戏。5、幼儿创编节奏(或动作)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6、幼儿整体创编表演和分角色表演若干遍,教师讲评。7、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时间的安排,可让幼儿掉换角色进行练习和创作游戏。8、边唱歌曲离开活动室。31
提示语:“时间不早了,小鸭、小鸡我们回家去吃饭吧”!
第四十二课时教学内容:快快起床教学目标::1、有兴趣地学唱歌曲,并尝试用二声部轮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2、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教学准备:音乐及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1、上一次我们请小猫到我们班来做客,谁还记得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猫?
(回忆故事,引入话题)师:就要上小学了,拖拖拉拉的习惯可不好,早睡早起才会身体好,才会更有精神学习。2、它今天上学又迟到了,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出示第1张幻灯)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快快起床吗?――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用闹钟来叫自己起床。3、总结:你们想了那么多办法,有??,??都很好。我的办法是和xx的办法一样的,也是用小闹钟。(出示第2张幻灯)这可是一个很特别的小闹钟,它还会唱“起床歌”呢!它用好听的歌声来叫小猫弟弟起床。想不想听一听?二、欣赏歌曲、学唱歌曲1、完整欣赏1遍录音。(初步感知歌词)提问:你们听清楚小闹钟是怎样唱歌的?2、再次倾听1遍录音。(熟悉歌词,解决第一遍中没听清楚的乐句)3、老师学小闹钟唱歌(教师演唱,激发幼儿学唱兴趣)4、集体学小闹钟唱歌(幼儿跟唱练习唱)师:学会小闹钟的起床歌,我们就可以一起唱给小猫听,催它快点起床上学去了。5、大闹钟唱歌(变换形式跟唱,为幼儿练习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同时指导幼儿边随音乐节奏走边唱歌曲,为后面轮唱游戏做铺垫)三、轮唱歌曲1、大闹钟的歌声真好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猫现在起床了吗?(出示第3张幻灯)还是没起床,真是个磨磨蹭蹭,不知道早睡早起的小猫,看来我们需要用两个闹钟来催催它了。2、两个闹钟可以怎样唱歌呢?(让幼儿讨论,给幼儿探索的空间)3、教师与个别幼儿示范。(通过示范,引导幼儿发现轮唱的真正含义)师:就是一遍接着一遍的催它快一点是吗?这个办法好。谁先和我试试看?
提问:我们是怎样唱的?有什么秘密吗?师:第一个闹钟先唱,第二个闹钟晚一点在唱。在第一个闹钟唱完一句“快快起床”的时候第二个闹钟再从开始唱。4、幼儿尝试轮唱。重点指导:两个闹钟不要变成一个闹钟。5、两个小闹钟一个接一个地响,就像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催着小猫弟弟。它终于起床了,准备上学去了。四、游戏结束32
1、我们小朋友也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不能像小猫一样,养成拖拖拉拉、不早睡早起的坏习惯,不然上学可能就会迟到了。你们有这样的坏习惯吗?(没有)2、起床游戏――尝试用轮唱的方法叫本班幼儿起床。――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玩个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一听见小闹钟唱完起床歌就起床了?谁来试试看?――我们应该怎样叫他起床?(替换歌词)――反复游戏结束。(本环节主要意在把音乐作品同生活联系起来,使小朋友经验迁移。从而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第四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各种节大奏聚会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受生活中蕴藏的各种节奏,体验节奏给大家带来的快乐;2、鼓励幼儿创造性的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3、引导幼儿用各种自然物表现不同的节奏。教学重点:感受节奏,并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教学重点::用各种方式表现节奏,创编新的节奏教学准备:1、儿童经验基础:幼儿对节奏感兴趣。2、材料准备:塑料袋、易拉罐、娃哈哈瓶(内放豆子或沙子)、饮料瓶,筷子、杯子,碟,铁盒子若干、脸盆、碗、、算盘、小板凳,木头积木等生活中的物品;歌曲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让幼儿发现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初步感受节奏教师示范用发出一些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让幼儿拍手表现节奏。① 牛叫,哞--哞---哞---哞---!”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里面藏着什么节奏?我们一起来学学看,“哞---哞---哞---哞---”,你能拍手告诉大家吗?除了拍手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表现这种节奏?②
你们真能干,我这里还有不一样的节奏,你能听出来吗?。(青蛙叫)真有趣,青蛙的叫声也是有节奏的。我们一起学学看,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呱
呱!”这种节奏呢?③ 同上方法,老师分别发出:小鸡:叽叽 叽 叽叽 叽 ,母鸡:咯咯咯咯 嗒 ,火车:呜----轰隆隆隆,等声音。你听出了什么节奏?除了用嘴巴说,我们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表现这种节奏。那我们跟着他一起试试!④ 小结:真有趣,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声音都是有节奏的。有的长,“哒――哒――哒――”,有的短“哒哒哒”,还有的长长短短连在一起,“哒――哒――哒哒哒”,都是不一样的,真有趣。二、幼儿尝试用不同方法及材料表现节奏。1、请个别幼儿示范用用不同材料表现节奏。①
指导语:今天,其实还有更有趣的事情呢,老师在旁边放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都能发出各种好听的声音,你能使这些声音也变得有节奏吗?我随便去找一样东西吧 33
(算盘),谁愿意来试试看?② (请个别幼儿)听出它里面的节奏了吗?我们来一起拍拍看,好,那他玩算盘,我们用自己的方法来学学这种节奏。谁还想出了和他不一样的节奏?这种节奏不一样在哪里,长长的,还是短短的?他真棒,你们也想来试试吗?2、幼儿自由挑选材料用不同的方法演示各种节奏。你可以一个人或者找几个好朋友一起去找找有趣的节奏,待会我们比一比哪些小朋友找出来的节奏长长短短的很好听,又很有趣!好赶快去试试看!3、鼓励幼儿表现不同的节奏,同伴之间互相交流。4、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表现找到的节奏。5、小结:今天,我们玩节奏真是开心啊,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不一样的节奏,节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三.游戏:抢椅子,让幼儿能根据幼儿抢椅子的情形,打出相应的节奏,巩固对节奏的理解和掌握。四、欣赏歌曲,让幼儿尝试集体为歌曲伴奏。1、欣赏歌曲,《一二三四五六七》感受歌曲节奏变化。①指导语: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学过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歌曲里面有许多有趣的节奏,你们有没有发现过,以前我们没有注意这些长长短短的,今天肯定能听出来,不过要听仔细喽!②真好听,有没有听出里面的节奏呢?那好,你能用我们刚才玩过的东西为这首歌配节奏吗?你想用什么东西?你去,。。。大家都去找到你想要的东西,准备好了吗?我们请老师准备一下音乐。2、引导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来表现,请个别幼儿上来演奏,提醒幼儿跟上节奏。
3、集体面向大家再次为歌曲配节奏。
第四十四课时教学内容:茉莉花教学目标:1、在视听中初步了解各种演唱形式,体验各种形式的演唱效果。2、萌发对于歌唱的喜爱。教学准备:《茉莉花》、音块琴。教学过程:一、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视听乐园,我们美妙的音乐视听旅程就要开始了。 今天老师请了一些小演员,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节目?用的是哪种演奏形式,他们演奏的作品你们知道吗?1、欣赏幼儿表演二胡齐奏《茉莉花》及小提琴独奏《茉莉花》2、知道是什么曲子吗?对啊,《茉莉花》可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歌。二、这首曲子最初是一首歌曲,由于非常受欢迎,所以许多作曲家就把它改编成器乐作品,你们想不想听听《茉莉花》的歌曲啊?1、欣赏女声独唱《茉莉花》今天我们介绍一下各种演唱形式。由一个人演唱的形式叫独唱。演唱时一般有一件或几件乐器伴奏,也有用乐队伴奏或用其他人的齐唱或合唱来伴唱。2、欣赏童声齐唱《茉莉花》①小朋友唱的歌叫做童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歌唱者一起唱一样的旋律叫齐唱。
②请幼儿边看边跟唱。3、我们再来看一首《茉莉花》的演唱。(两声部对唱:任静、付笛声)①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两个人对答式的演唱称“对唱”,根据声部的不同还可分为:女声对唱,男声对唱,男女声对唱等,也有两组歌唱者的对唱。演唱形式不同,一个人演唱叫做独唱,两个人叫对唱,他们还是唱两声部旋律的。
② 你们想不想也来对唱一下?(分两组)(电子琴伴奏)1、看歌词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一组唱一句)2、改编歌词对唱:
茉莉花是什么季节开放的。现在是什么季节?哪些花是冬天开的呢?
让我们来唱一唱吧!
好一朵美丽的--- --- --- ,好一朵美丽的--- --- ---,--- --- --- --- 满枝丫,
--- --- --- ---人人夸。游戏:唱唱冬天的花。滚动大屏幕。4、介绍合唱形式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演唱形式叫做合唱: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每组的曲调,同时演唱同一乐曲称“合唱”。①分声部的合作演唱。②游戏:分三声部唱do、so,感受合唱的形式。③今天,我们音乐幼儿园中班合唱队正式成立了,我们来试着演唱一下吧!
用茉莉花唱两声部。 欣赏童声合唱《茉莉花》④重点引导幼儿听多声部。四、总结今天所学的一些演唱形式。 今天我们欣赏了不同演唱形式的茉莉花,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合唱。每种演唱形式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带给我们不同的视听感受。愿好听的歌声伴随大家快乐的成长。
第四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春夏秋冬伴我成长(歌曲)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一年中四季显著的特点,知道自己在四季中逐渐长大。2、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欢快与抒情),有跟唱歌曲的愿望。教学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磁带等教学过程一、 复习歌曲:我怎样才能长大1、一个人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不怕困难,努力学习,走过春夏秋冬,就会渐渐长大。重点引导:用哼鸣的方法、有表情地朗诵歌词。初步学习轮唱歌曲后半段二、 歌曲:春夏秋冬伴我长大(一) 熟悉旋律1、介绍音乐的名字,春夏秋冬伴我成长。欣赏旋律在每一个季节,小朋友在干些什么?2、 出示四张小路(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根据颜色判断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是这个季节?35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夏天是火热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是冰冷的季节。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简单讨论:在每个季节可以做些什么?3、 在音乐的伴随下,教师变换顺序出示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来跟随音乐的节奏,表现四季中孩子们做的事情。分享交流自己的表现第二遍时,引导幼儿结伴表现4、 小结音乐的变化:前面是欢快的,后面是抒情的。就好象一年四季不同的变化。(二) 了解歌曲内容1、 有个孩子歌唱让他长大的四季,让我们听听他经历的是怎样的四季?每个季节是怎样伴随他成长?(范唱歌曲)你听到他看到的四季是怎样的?(解决四季象什么)2、 每个季节给他带来了什么?(再次听赏,结合画面)理解:欢畅(开心)――拓展:春天看到了什么?秋天你闻到了什么?3、 师生对对碰――教师说季节的特征,幼儿将给大家带来的东西(注意两个节奏:后16分、小附点)(第二遍时相反)4、 跟唱歌曲着重引导:唱清歌词
第四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我是好宝宝(歌曲)教学目标:1、理解歌词内容,有“要为长辈服务”的愿望,激起“尊敬长辈”的情感。2、感受衬词“呦”给歌曲带来的亲切感觉,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歌曲伴奏教学过程:一、敬老节的由来1、下个星期一是敬老节,你知道这是谁的节日吗?2、为什么把重阳节又称做敬老节?3、小结:敬老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老人年轻的时候照顾我们,辛苦了很多年。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我们也长大了,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关心、照顾他们了。4、你准备怎么样为爷爷奶奶过节?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欣赏后提问:1、这首歌的名字叫《我是好宝宝》,你觉得歌曲里的孩子是好宝宝吗?为什么?2、什么叫“不撒娇、不胡闹”?3、好宝宝做什么事情会让爷爷奶奶觉得很舒服?请你用歌词来回答我。4、咚咚 咚咚 |咚 咚 |是什么声音?(用动作――捶拳捶出节奏)36
?带着问题第二次欣赏:请你仔细听听,歌词里有什么特别好听的地方吗??教师范唱,幼儿感受衬词带来的亲切感觉三、学唱歌曲
?跟着音乐练习语言节奏?个别幼儿演唱衬词,其他幼儿区分哪个唱地好,为什么?
第四十七课时教学内容:舞蹈游戏――贺新年教学目标:1、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力度的变化。2、自主、合作的学习:学生依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3、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唱” 会歌曲《过新年》,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掌握好节奏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1、放《小拜年》师:这首歌曲唱的是哪个节日?歌曲中的小朋友过年的时候都有哪些活动呢?2、师:那你们都是怎么过年的呢?(二)创设环境,营造节日气氛(《龙咚锵》音乐。1、师:(教师出示介绍节日东西,中国结,对联、窗花、灯笼等)“是呀,过年的时候可真热闹。大伙儿舞龙灯,放鞭炮、挂灯笼,剪窗花,吃分岁酒、贴对联、好不开心。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好多的新年礼物,你们看,这是中国结,也叫如意结,它象征吉祥如意,这是春联,它给春节带来了温暖和喜庆,上联是――,下联是――。(按节奏读)这是――,北方人在新年来临之际最喜欢在窗户上贴窗花,它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好多,你们想不想亲自来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让我们提早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呢?那我们就行动起来吧!”2、师生同布置教室(放《贺新年》音乐)(三)歌曲学习1、师:“哇!你们的手真巧,把咱们的教室布置的喜气洋洋,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欢乐。这过年的时候,除了可以放鞭炮、挂灯笼、吃年夜饭、我们还可以看春节联欢晚会。老师准备了一个节目,准备参加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来表演给大家看吧!2、师按节奏念歌词。3、师:老师觉得一个人表演太单调了,我想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去,你们愿意吗?那就跟我一起学习这首儿歌吧。4、师生一起读儿歌,教师纠正。5、师:小朋友学得真快,可是我觉得光这样读不热闹,观众肯定不爱看,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让这个节目更精彩些吗?小组可以轻轻地商量商量。6、小组商量并回答。37
生1:大家一起表演可以使节目变得更加热闹。生2:还可以大家一起拍拍手。生3:也可以跺跺脚,拍拍腿。生4:还可以加进鞭炮的声音。生5:还可以加进锣鼓声。7、师:我们一起来边念儿歌一边给它伴奏,可以拍拍手,拍拍腿,我还要请些小朋友来模仿鞭炮的声音和敲锣打鼓的动作。8、师:刚才有小朋友说给这首儿歌配上旋律,让它变成一首动听的歌曲,这主意不错,老师这里就有一首编好的《贺新年》,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9、表演。10、今天孩子们都表现得很出色,个个都是神气的小乐手,小歌手,不过有歌没舞就没气氛,我们请几个朋友来伴舞,谁愿意?11、指名表演唱。(四)小结下课放《龙咚锵》的音乐,学生出教室。38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只钳子的螃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