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下葬烧纸制作时叩几个头?怎么哭法?该怎么办啊,没参加过葬礼

你参加过葬礼吗?给你印象最深的细节是什么?
按时间排序
202 个回答
一个亲戚的葬礼,老婆婆死在小孙女出嫁的早上,听说是因为她一直念叨着孙女就要嫁过去但什么都不会做,然后急着急着就去了。他们家请了人帮哭,是几个中年人,有男有女,一开始好像是没弄清时间,还没到哭的时候领头的人就开始嚎,吓了我一跳,嚎了两声就停下来说说笑笑。然后到该嚎的时候就嚎得惊天动地,之前大概和家人了解了一点那个老婆婆的事,哭的时候就反复的说着什么话,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说她有多么担心自己的孙女,她小时候生活很苦,一个人拎着大木桶去河边打水什么。大概也就是两年前的事,还在正月里。我那时候觉得那几个人真恶心,就冷冷地在远处看,但我妈妈却哭了(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见我妈妈哭),眼神是很悲伤的,那时候觉得无法理解,她和那家人也没多少交情。现在勉强能感觉到大概是一种类似兔死狐悲的感情吧,把自己的未来代入了。那天我和她说,要是你死了我一定给你弄个安安静静的葬礼,决不让那种人在你死了以后还来恶心你。但是她说她更希望我给她准备的葬礼是像这个老婆婆一样的,传统农村人眼里的风光大葬。
六年前,老公的妈妈,也就是我婆婆去世了,胰腺癌。伤痛自不言说,印象深刻的事有两件。一是火葬那天,几个阿姨大妈围上来对我老公说:XX(我老公名字)啊,等下你妈走的时候,你可一定要哭啊。我老公没好气地说:我跟我妈的感情,用不着你们来讲。我在心里想:神经病!至今不能理解那群大妈的逻辑。二是下葬那天,照当地习俗,过世之人生前的衣物都要烧掉。包括各种衣服、皮衣、高级包包。都是婆婆以前买了舍不得穿的,说要留着等重要场合再穿,全部一把火化为了灰烬。
农村的葬礼。周围的父老乡亲都来帮忙,送逝者最后一程。众人齐心协力把棺木抬上山,数百父老跟在后面送别……
刚刚参加完爷爷的葬礼。从爷爷濒死到盖棺,火化,抬骨入瓮。我和其他家里人截然不同,一直没有流一滴眼泪。全因为爷爷在我小时候送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不愿入园一直无声哭泣,他说的一句话:阿妹(这是客家人对孩子的爱称),不要哭了,爷爷看到你哭会不开心的。直到爷爷的骸骨放入瓮内,一切盖好下山。我的泪水才不断地从眼眶落下。。。。我想你了,爷爷。
我参加过我姨父的葬礼。给我印象最深的细节有很多,下面随便说说。记得那是我读大一下册的时候,当时正在上统计课,家里突然来电话,叫我回重庆去参加姨父的葬礼。到了殡仪馆,看见哭成泪人的家人,于是去姨父的遗体前磕了三个头。瞻仰了他的遗容。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他那几乎只剩下骨头的身躯,虽然被一面国旗加一身军装裹住,也化了很精致的妆,但是仍能看到他生前所被病魔折磨的痛苦。给我印象很深的是遗体旁边那一幅幅花圈和挽联,偶尔有穿着军装的军官前来吊唁,大都是他生前的下属。我那天晚上守夜,我在守夜的时候遇见了他大学时候的铁哥们,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子,拼命的哭。嘴上说着一些当年和他一起时候的事情,就这样一直哭了几个小时,当时的自己也差点哭了,但是更多的是感慨,要是一辈子能有这么一个朋友,那人生也该没有任何遗憾了吧,谁又会是那个能出现在自己葬礼上的人呢?在烧香的地方上着香,偶尔有一具具遗体从我头上飘过,但是并不害怕。我承认,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面临亲人的去世。也感到死亡是这么近。但是更多的是坦然。第二天追悼会在殡仪馆最高规格的房间召开,几列军官列好队,恭恭敬敬的站在我们前面,然后给我们每人一本姨父生平事迹。记得那会姨父的母亲哭的瘫软,唯独姨父的父亲在那里抽着烟,在思考着些什么。最后的仪式就是向遗体道别,我记得那会大家都哭成了泪人,不光是家人,包括所有的军官,可是好奇怪,唯独我忍住了泪。后来的很长日子里,我都时常想起姨父给我的教诲,生前送我的皮包我也一直舍不得用,还记得我考上大学时候,他给我讲的他大学时候的传奇经历。当然最后我最后悔的事情是拒绝了他给我开书单的请求,这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之一吧。
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大概5岁左右,那时候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几乎很大一部分时间是爷爷奶奶带着我,感情很深。爷爷去世那天我只记得他不舒服,其实气管炎犯了,奶奶打发我叫姑姑和姐夫来送爷爷去医院,再也没回来。那时候毕竟太小,不明白什么是死亡,只记得别人都是一身缟素,而我的帽子上有红缨,那一点红衬的白花花的帽子和孝服更苍白了。我沉默地看着大人喧嚣,各种各样的声音,我感到很害怕。晚上守夜,大大的灵棚里,我跪在圆形的草垛子上,看到帘布后面爷爷脚上的布鞋,我不知是太傻反应迟钝,还是麻木不仁,只觉得爷爷还在呢,我见到很久都没见过的姐姐,拉着她的手,没有流眼泪。这种沉钝的悲伤在小姑的一句:你爷爷死了,你居然都没有哭?的质问下爆发,我被“死”这个词吓坏了,不仅哭了,而且昏厥了。其实作为一个五岁的孩子,看见大人们焦头烂额在料理后事,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以哭,直到自己被赋予的哭的权利,才敢释放自己的悲伤。“死”和“去世”到现在给我的感觉,也好像是不太一样的。后来很久我都沉浸在失去爷爷的痛苦中,每次爸爸开车路过埋葬他的山头,都忍不住流泪,直到10年后奶奶也去世了,她的心愿是土葬,但是gov已经不许了,于是家里密不发丧,买了一块地趁夜埋葬了奶奶,我总觉得,欠她一个仪式。现在还会梦到她。现在隔辈的亲人都不在了,我始终不忘的是爷爷的葬礼,它让我很小就开始了对生死的考量,青春期的时候时常有些阴郁,不时地考虑死后的世界,甚至想过自杀,现在成年了,反而觉得有生之年,不如就好好活着吧。
腊月二十九那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不知道谁惊讶的拿着手机说发生车祸了,死伤的人是中国学生。我拿过朋友的手机看那条新闻,惊讶的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回忆起那一刻,我也说不清是惊吓多还是悲伤多。我只记得我手抖到不行,微信下滑了没几行就找到了她的微信,就在两天前她还在跟我探讨怎么烤蛋糕给她男朋友。我发了微信给她,没人回复,打了电话给她,听到的是她甜美的语音信箱的录音,please leave a massage,I will call you back as soon as possible. 第一次觉得,原来不期而至的生死离自己这么近。不过是20岁的人生,我们都以为来日方长。正月初六,我去参加了她的葬礼。她很爱唱歌,声音清澈甜美,好听的不行。葬礼的音乐是一个月前她录制的一首歌,《后会无期》。谁料竟一语成谶。我们并非闺蜜,我以为我和她的故事并不多,葬礼却让我想起了很多我以为我已经忘记的故事。我记得刚来Edmonton的时候,我住在狭窄的客厅里,她是第一个来我家做客的朋友。我做了很难吃很腥的番茄丸子汤和辣子鸡丁给她。我们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她就笑着盘腿坐在地上,毫无抱怨的吃光了我的杰作。我记得我们拿着地图坐车半个多小时在寒冷的冬夜找到一家walmart,她冷得很,我从家多带了一套大衣给她。那件衣服很暖和,我穿着很丑很臃肿,可是瘦瘦的她穿着却那么美。人这一辈子能留下多少各种各样的故事呢?葬礼仿佛能洗涤所有的回忆,留个活着的人的都是逝者的美好。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父亲在葬礼上的一番话。大意是这样的:“这两天我和她妈妈走过她生活过的校园,听了她唱过的每一首歌。我脑子里是她小时候的样子,记得她笑的样子,记得她跟我顶嘴时的样子。我和她妈妈本打算夏天过来看她。谁知再见竟是这样。”我的眼泪在她父亲讲话的时候没有停过。我突然觉得,我好想家,虽然一回家,总有人嫌弃我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我会赌气,爸爸妈妈总是发脾气。本来夏天我决定好要一个人留在这边,奔我的前程。可是那一刻我只想抱着我爸爸,蹭蹭他毛绒绒的毛衣。我发信息告诉爸爸妈妈,我好想他们,夏天我很想回国,如果回不去,你们来看我好不好。对于逝者,葬礼可以让我们记起她他们所有的美好。对于活人,提醒我们人生无常,很多事并非来日方长。这大概就是葬礼最大的意义。
k看奶奶遗容,没哭,心里想:原来人死了是这样的。我爸哭着喊妈,奶奶在世时,他们不亲。还参加过一次主内姊妹的葬礼,遗容和我奶奶完全不一样,很安详,像睡了。她灵堂里摆满了百合花,我就想买花太不划算了。以后我死了就在农场搞追思礼拜,买花的钱买牛排,请我一善烤牛排的朋友主厨,大家吃好喝好千万别哭,再唱两首我喜欢的诗歌。那次朋友圈发了个感慨怕大家死早了没人来我葬礼,主内一哥们说没关系,一个是送的人多,一个是接的人多。
我今年22岁,男,汉。我姥爷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去世的,我奶奶在我上大一的时候去世的,我爷爷在我上大二的时候去世的。可能是我泪点实在是高,可能是我真的白眼狼,三位老人去世我都没怎么哭,我一直因此谴责自己。我上小学之前跟着我姥姥姥爷过的。那时候我姥爷经常带着我去下象棋,经常带着我和我表哥赶集。我姥爷骑自行车带着我和我表哥,是老式的有大梁的自行车,我坐在前面大梁上,我表哥坐在后面。那时候我一直很佩服我姥爷能一个人带我们两个。我姥爷后来得了脑血栓,只有头和一只胳膊能动,还不会说话了。卧床三年,折磨得一位一米八大个的魁梧健壮的老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三年后去世。我当时在我爷爷那,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直接去的葬礼现场。我们那的葬礼要先跪下哭,哭一会会有人来劝别外哭了,然后拉起来。拉起我来之后,我要在一旁守灵。守灵的是我姥爷的亲人,左边是男右边是女。有男来宾来悼念,男的这边要陪着哭,来宾悼念完,男的这边最亲的一个要还礼磕头。女来宾来悼念是女的那边陪着哭然后还礼。贡桌上要有贡品蜡烛还有香,我们吃饭的时候也要在贡桌上放一份吃的一副碗筷。贡桌前放一个铁盆,在里面烧纸。有姥爷的亲人朋友来悼念哭我姥爷,真的有人哭得很厉害。听得别人哭,我才真的哭了,掉了一些滴眼泪。哭了十多秒。守了三天,装进棺材,钉钉子的时候,我妈、我姨、我姥姥,哭得死去活来的,直往棺材上扑,别人拉都拉不住。钉钉子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亲爱的姥爷我真的再也见不到了。我就在那像木头一样站着看着棺材拉走。拉到坟地,有很多乡里乡亲帮忙办事。坟头弄好之后,所有人要行礼,每人作揖、磕四个头、再作揖。我从小学到我爷爷奶奶去世一直都跟他们在一起。我上大一的时候,我奶奶去世了,我没有在她身边。是一个中午,我妈给我打电话说我奶奶去世了,说人去世是自然现象,让我别慌注意安全马上回家。我倒是没太慌,马上回家了。不是很远,一个小时的车程。回到家也是先趴下哭一通,然后我去看我爷爷。我爷爷一见到我就哭了,老泪纵横。说,你奶奶最想见的就是你,走的突然临死也没看到你。听别人说,我爷爷开始没有哭。然后我去守灵。守三天。每天天黑之后,亲人要每人拿一根点燃的香,一块走到一个路口,都跪下哭一通,然后画一个圈,烧一些烧纸,我们把香都扔到那个圈里,然后回家,回家的路上不能回头。晚上要守夜,守夜的时候点的蜡和香不能断,要一直燃着。我们这边习俗守夜的不是自己人,是我爸爸的十来个朋友守。守三天。我奶奶的尸体是火化的。火化那天,一直我奶奶的尸体被推进火化的炉子,我才真正意识到我奶奶离去了。一会的时间就火化完了,,看着真的很伤心,刚才还是完整的,一会的时间出来的就剩下骨灰了。最近的人装骨灰,我爸和我把骨灰装进骨灰盒。我奶奶的骨灰盒没有立马回老家埋,在陵园暂住。我爷爷是我奶奶去世后的一年去世的。也是我妈给我打电话,我也是在学校,也是没有见我爷爷最后一面。我爷爷的爱好有不少,也很心灵手巧。还很健壮的时候,他会去庄家地里捉蝈蝈,装在自己做的笼子里。那些笼子有的是用羊肉串的签子编的,有的是做瓢的那种葫芦做的。喂蝈蝈用一些菜的花。那时候我家房外种了一些菜,不同的季节都种,有茄子黄瓜北瓜白菜扁豆等等吧。我爷爷很少打农药,有时候会叫我跟他用镊子把虫子夹出去。我爷爷还养过鹦鹉,养过一只猫。小院子里还种了很多很多花,都是比较普通的花,不过也很漂亮,会引来很多蜜蜂蝴蝶之类的。有不少次还来了种不知道叫什么的动物,小时候不懂,电视上听过蜂鸟以为是蜂鸟,那种动物的嘴比较长比较细,还可以卷起来,后来才知道叫蜂鸟鹰蛾。我爷爷还喜欢钓鱼,带我一起去钓过鱼。他还喜欢跟其他老年人一块打门球。从小都是我爷爷照顾我,真的没有想到我爷爷会有离开的一天。我爷爷的尸体火化以后,和我奶奶的骨灰盒一块回老家下葬。我爷爷奶奶感情一直很好很好,很少很少吵架拌嘴。 我爷爷奶奶的坟头起来之后,我心里说,安好。我奶奶去世的时候,我爷爷给我看了一块表,我见过,本来是一对的。很普通。我爷爷说那是你奶奶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旅游买回来的,你奶奶很喜欢平常不舍得戴,那块在奶奶手上呢,等我哪天也去了,我要戴着这块。应该是忘了跟我爸妈说这块表,我爷爷走的时候没戴着。现在这块表在我这呢。我特别小的时候都不知道人会死。后来知道人会死,但是从来没有意识到我的亲人会死。因为他们给我的印象从来都是很健壮,能照顾我的样子。真的是不知不觉地就变老了,还突然地就走了。可能是我对生死看得不是很重,葬礼上我一直没怎么哭,在听得别人哭那么难受,我才真哭。我最近一些年,真正也是唯一哭得厉害的一次,是我前女朋友第一次跟我说分手的时候,我在宿舍,开始掉眼泪没出声,后来真控制不住了,大声哭出来了,把我们宿舍的同学吓了一跳。那次出声哭了十多秒。说句特别跑题的话,女生别老是任性,真让不会哭的男生哭一次,后果,,男生哭应该比女生哭会更伤心。看来我还真有那么些白眼狼。可是确实会想念去世的老人,做梦会梦到,在梦里见到他们,我完全不会记得他们去了。实在不好意思跑题太多了。
初八那天凌晨1点46分,姑父躺在床上,医生电击好久还是拔掉针看了眼时间就宣告了死亡,死因是心脏性猝死。 两天守灵,灵堂设在家里。接连两天披麻戴孝,看不认识的人进进出出,续香,鞠躬,号哭。实在是有种不真实感,姑父原来当过兵,是个认真细致到可怕的男人,最讨厌有人弄乱他的屋子。现在家里一片凌乱,被报纸糊住的镜子,墙上摘掉钟表后留下的灰印,杂乱堆放的大件乱泉水箱把这个家搞得乱七八糟。 出事之后想着绝对不能哭,第一次进门对着遗像上了三根香,跪下磕了三个头,哥肿着眼睛跪下回礼,看见他腰间系着的麻布忍不住瞬间落泪。前两天一共要去火葬场烧四次纸,期间灵位边是不能断人的。殡葬师傅扯了一条白麻折成三角形别在我头上,叮嘱我香火一定要看好,又絮絮叨叨的嘱咐出殡前要去买一只引魂鸡,冠大体壮为上,目光炯炯嗓音清亮的那种。这样的公鸡才能引导亡灵平安顺利地到天国中去。 出殡那天车队早上七点出发到火葬场,哥坐在载着花圈纸马的灵车上打头开路。先要到停尸间移尸,房间很冷,白雕花墙上挂着黑色的帷幔,工作人员推来一细长棺材,说是棺材,不如说是纸盒子,易碎的壳子覆着血红的绒布,白色的绳结系在上面。它太窄太小了,我一度怀疑尺寸不对,直到大家把裹着黄布的姑父从冷藏柜抬进那个小小的纸盒棺材,才发现原来他真的是个好瘦的人。 汉人葬礼要摔盆,盆,正名应叫“阴阳盆”,又称“丧盆子”。哥拿着白纸条做的引魂幡和盆子走在前面,我抱着遗像跟着他,后面亲友推着棺材,再后面是哭抽气的朋友。出停尸间后去缅怀厅前要先摔盆,盆是死者的锅,盆摔的越碎,死者越好携带。盆摔完,起杠,才算正式出殡。 出殡一路,晚辈们跑在前面三步一跪,后面人抬着棺木缓慢前行。推到缅怀厅后打开棺盖,把遮着的黄布打开,也就是最后一次见面了。姑父皮肤黄的过分,闭着眼微张嘴。头上戴着老式的蓝帽子,用皮筋固定在头顶到下巴间。太熟悉的脸却陌生到可怕。 这种感觉是很奇怪的,心里想着一个人,胸前抱着他的照片,眼睛看着他的身体。我忽然感受不到深沉的悲切,只是想着上次见到还是初六,饭桌旁他侃侃而谈,说着以后去国外看儿子,老婆家乡的美食还没吃够,约定了未来退休十年内要去哪儿悠闲。再见到的时候这个人却躺在细长的棺材里,穿着土气的丧服,默默然不做声,被爱的人们哭泣着包围。 之后的程序迷信又美好。哥拿着棉签沾了烈酒跟着师傅从头到脚比划,低吼写好的台词,很俗烂但很直白的祝福。众人缅怀,鞠躬,哭泣,拥抱。 等到最后一次合上棺盖,晚辈跪下,磕头,跟着吼一声一路走好,低沉的声音像敲了一口闷钟,荡着荡着突然就懂了,周围此起彼伏的啜泣感觉特别遥远,也不那么想哭。是真真切切的懂了这个曾经的家人,曾经的同事,曾经的战友,曾经的朋友是真的再也不会回来了。再贪恋一个人,你看着他再无喘息的被推向焚化炉,这就是一具肉体最终的归属。 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办理死亡证明,注销身份证,美女推销指着不同档次的骨灰盒笑眯眯的讲4888RMB这款檀木的做工是多么精良。打点了火葬场的工人烧的细碎一点,等待半个多钟的时间,屋子里满是呛人的烟味,工人喊着号码,把装了一半的小红袋子递了出来。这袋不起眼的粉尘经不起触碰,赶快小心包好之后齐整整放进骨灰盒。之后在被无数次烟熏火燎的小房间烧掉堆成小山一样的纸钱和元宝,念着名字,收钱了啊,想买什么买什么,保佑我们平平安安。最后在骨灰存放室领到小小的号码,在数千个小玻璃匣子里安放一个人最后的存在地。出门之后每个人用烈酒漱口吃掉之前准备的甜点,葬礼就算结束了。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天人们往焚化坑里丢掉纸马,花圈,他所有以前穿过的衣服,睡过的被褥和零零碎碎的个人用品。火烧的特别旺,滚滚黑烟中不停的传来噼里啪啦的爆炸声,放出去的引魂鸡突然高吭不止,抬头看下雪了。━?━?━?━?━?━?━?━?━?━?━?━?━ 现在殡葬仪式已经较传统简化许多,翻了翻回答和评论看到前面有知友说喜欢西式的温情和平和,而我浅觉其实不管仪式如何,真正的悲伤都是一样的。葬礼是为了送走亡人,更大意义上是解放了生者。这几天有朋友感慨猝死或意外死太过残忍,因病离开起码能有个心理准备。可不论这个过程如何,不在了也再也不会回来了,爱着的人们一样会不可抑制的留下泪水。惟愿逝者安息,生者怀抱力量好好活下去。 祝大家幸福。
说一个参加好兄弟父亲葬礼的故事。自己至亲的葬礼真的不忍心提起,也说不出口。那年是我高中复读,正上着课,得知好朋友的父亲去世,是我们的朋友突然找到我通知了这件事,他父亲是癌症,去世前花掉家里大部分的积蓄,葬礼当天我欺骗老师请了病假,和一群朋友赶了过去,他父亲我以前从未见过,也没有什么感情,所以当时并没有掉眼泪,一切按照流程走下去,他父亲生前也很风光,可是人去楼空,当天吊唁的人并不多,死后元知万事空。 要下葬的时候,看到好兄弟泪眼朦胧,瞬间就掉眼泪了,不是因为有人离去,是因为我能想像到朋友今后日子的坚辛,痛苦。情绪是最能够传染的,尤其是在乎的人。
屋里哭声没停,门外老同学寒暄的笑声响起来了
忘不了看到骨灰的那一刻到现在想想,仍然觉得难以置信 明明那么是亲近的、活在身边的人,一起聊天、一起经历过那么多鲜活记忆的人怎么就变成了这几块灰了呢?外婆离开后,经常梦到她虽然科学告诉我们,人死了就是永远的消失了可还是宁愿相信她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也坚信当自己走到生命的尽头,能够再次与她重逢
哭久了就麻木了,有人来祭奠时才哭,人走了开始闲聊,只是不会笑。嗯,小辈要在灵前跪一天
在医院陪着生病的姥爷来回答这个问题。十三年前姥姥去世,当时还很小,没有太大感触。当时我去灵棚磕头,出来以后我就看着妈妈一直哭,我说妈妈你怎么了,妈妈抱着我就哭,然后说妈妈再也没有妈妈了,这个时候爸爸过来紧紧的抱住我和妈妈,我到现在都能感觉到这个拥抱的力量,仿佛我和妈妈就是爸爸的全世界,爸爸永远不会放开。关于这场葬礼我记得只有这一点,当时没有哭,因为姥姥一直生病,没有特别深的感情,但是一想到妈妈抱着我,爸爸抱着我俩,那个拥抱,自己懂事以后偷偷流过泪。现在陪着姥爷,和姥爷二十多年感情很深,希望他一定好好的。可能跑题了,见谅。
爸爸拜把兄弟的父亲去世。从老人家病危开始我爸就在身边陪着。葬礼那天我和爸爸很早到殡仪馆帮忙。老人生前是厅级干部,在当地很有地位,我爸的兄弟也很有地位,来的人很多。我爸爸忙完所有事情,开始念悼词的时候,他领着我站到人群的最后面。他敬的花圈也堆在最角落。我没有参加过任何人的葬礼。因为据说我在整个家族里阳气最弱,从小我父母都不让我去白事。瞻仰遗容的时候,我爸说,你在这个城市读大学,没有人问过你冷暖,你周末回叔叔家吃饭,伯伯特地给你蒸了鱼,他说你在学校食堂没有蒸鱼吃。你去看看他,送送他。不要怕。走到老人家身边的时候,只觉得容妆很生硬。。。悼词很生硬。。。想起他拿筷子指着菜盘子喊我吃鱼,多吃点。突然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伤漫上心头。忽然觉得人这一生无谓地位尊卑,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功名利禄都是一张纸。最后能有一个萍水相逢的人真心送一程也就好了。
1.一生坚强好胜的爷爷,坐在因为脑溢血已经脑死亡但还没有落气的奶奶身旁说,陈殊蓉,你就走了吧。然后奶奶喉咙一鼓,头微冲,发出最后一声气息。安静的走了。我看到爷爷布满皱纹的脸上落下了一滴眼泪。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见到他哭。2.帕子揭开以后。我看到父亲因为事故而遭受重创的脸,惊吓的脸无血色,站在一旁的大爸二爸瞬间呜咽。而跟爸爸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在所有后辈里最顽劣最难管束的大表叔"咚"的一声硬生生地双腿跪在了水泥地上,骂了一句:"贵福,我曰你妈,你咋子死的嫩个惨嘛"然后埋头伏地,眼泪长淌,痛哭不已。周围的亲人都来拉大表叔起来,但是没有一个能把他拉动。直到父亲的尸体火化完。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两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几周前在多伦多参加过一个白人老太太的葬礼,这个老太太是我事务所女合伙人Anne的母亲。我是临时从一个同事那里得到通知葬礼将在下午举行,在我思考要不要出席的时候同事说我们应该去,去现场支持刚失去亲人的Anne.葬礼在多伦多的古堡旅游景点casa loma旁边一个古色古香的教堂举行。进门有签到处,衣物寄存,有牌子写着感谢你参加××的service,一起都井井有条但并不过分渲染葬礼的气氛,人们表情也相对轻松,仿佛这还是逝者自己组织的一场聚会而已。接下来大概是所有西方葬礼的程式化步骤:客人就座,亲人绕行者出场,神父致辞。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亲人们的发言。逝者有四个孩子,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加拿大上层白人精英家庭,富足而有教养。三个儿子分别是医生,律师,工程师,女儿就读的艺术和建筑,现在是我所在的建筑/城市设计公司两个合伙人之一。发言开始后,我发现这就是每个人讲述一个他们和母亲的故事来让客人更真切的感受到他们母亲不为人知的可爱的一面。就像一个家庭聚会式的presentation,而母亲就仿佛还坐在台下笑着聆听着子女对自己的调侃。大儿子讲母亲秀外慧中,就读艺术学校时候成绩很好,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但是更可能因为她经常请教授吃饭;二儿子讲了他和大儿子在郊外碰到野狼,老大叫他原地不动就会很安全但是自己却拔腿就跑,等他跑回家想扑进妈妈怀抱妈妈却只关心老三怎么样了;老三好像是母亲最溺爱的那个所以他讲了一个母亲用斧头劈蛇解救他的故事;最后小女儿讲了一个妈妈偷吃了她的生日蛋糕但是很调皮的留了个字条注明愿意十倍赔偿。到了这里,来宾都在哈哈大笑,一个聪明有趣的文艺母亲的形象已经生动的呈现在了众人面前。最后神父的发言稍微有点让人出戏,他饱含热情的赞美了这位母亲,说她美丽充满智慧,并且周游列国和各种人建立友谊,善于倾听以及和他人互动。最后自己开始激动说“ What impresses me the most is that she is beautiful ! Can I say, can I say that she is a beautiful.... woman ” 后来同事吐槽说他这样说太猥琐了应该说" She is a beautiful person“. 加上神父不断强调他在母亲临终时候给予了她很多关怀,他们之间交流了很多. " We had a very special relationship”, 所以大家断言这个神父其实很想和母亲有一腿,应该是一个吊丝神父yy白富美老太太的故事。言归正传,教堂部分结束后就是reception,大家到隔壁小房间吃东西聊天。有一个照片墙上贴满了这位母亲从小孩到老年的照片,让人欣赏到一个人在各个生命阶段最动人的时刻。最后的感叹是:这种personal的聊天追忆的方式真的很容易让人感受到逝者作为一个生动的"人"在世间留下的痕迹,没人提她是否成功或者赚钱多少,但是她的音容笑貌和性情都在参加的人脑海中挥之不去。对众人来说,葬礼只是一个送别会,大家看着一个可爱的人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继续她的旅途。而生者还会继续积极的在现实世界各司其职。西方人这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8a3b26a,黄色网站电影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时也深深的刺激了蹲在下面的王玉
友情链接:你参加过葬礼吗?给你印象最深的细节是什么?
按时间排序
202 个回答
一个亲戚的葬礼,老婆婆死在小孙女出嫁的早上,听说是因为她一直念叨着孙女就要嫁过去但什么都不会做,然后急着急着就去了。他们家请了人帮哭,是几个中年人,有男有女,一开始好像是没弄清时间,还没到哭的时候领头的人就开始嚎,吓了我一跳,嚎了两声就停下来说说笑笑。然后到该嚎的时候就嚎得惊天动地,之前大概和家人了解了一点那个老婆婆的事,哭的时候就反复的说着什么话,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说她有多么担心自己的孙女,她小时候生活很苦,一个人拎着大木桶去河边打水什么。大概也就是两年前的事,还在正月里。我那时候觉得那几个人真恶心,就冷冷地在远处看,但我妈妈却哭了(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见我妈妈哭),眼神是很悲伤的,那时候觉得无法理解,她和那家人也没多少交情。现在勉强能感觉到大概是一种类似兔死狐悲的感情吧,把自己的未来代入了。那天我和她说,要是你死了我一定给你弄个安安静静的葬礼,决不让那种人在你死了以后还来恶心你。但是她说她更希望我给她准备的葬礼是像这个老婆婆一样的,传统农村人眼里的风光大葬。
六年前,老公的妈妈,也就是我婆婆去世了,胰腺癌。伤痛自不言说,印象深刻的事有两件。一是火葬那天,几个阿姨大妈围上来对我老公说:XX(我老公名字)啊,等下你妈走的时候,你可一定要哭啊。我老公没好气地说:我跟我妈的感情,用不着你们来讲。我在心里想:神经病!至今不能理解那群大妈的逻辑。二是下葬那天,照当地习俗,过世之人生前的衣物都要烧掉。包括各种衣服、皮衣、高级包包。都是婆婆以前买了舍不得穿的,说要留着等重要场合再穿,全部一把火化为了灰烬。
农村的葬礼。周围的父老乡亲都来帮忙,送逝者最后一程。众人齐心协力把棺木抬上山,数百父老跟在后面送别……
刚刚参加完爷爷的葬礼。从爷爷濒死到盖棺,火化,抬骨入瓮。我和其他家里人截然不同,一直没有流一滴眼泪。全因为爷爷在我小时候送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不愿入园一直无声哭泣,他说的一句话:阿妹(这是客家人对孩子的爱称),不要哭了,爷爷看到你哭会不开心的。直到爷爷的骸骨放入瓮内,一切盖好下山。我的泪水才不断地从眼眶落下。。。。我想你了,爷爷。
我参加过我姨父的葬礼。给我印象最深的细节有很多,下面随便说说。记得那是我读大一下册的时候,当时正在上统计课,家里突然来电话,叫我回重庆去参加姨父的葬礼。到了殡仪馆,看见哭成泪人的家人,于是去姨父的遗体前磕了三个头。瞻仰了他的遗容。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他那几乎只剩下骨头的身躯,虽然被一面国旗加一身军装裹住,也化了很精致的妆,但是仍能看到他生前所被病魔折磨的痛苦。给我印象很深的是遗体旁边那一幅幅花圈和挽联,偶尔有穿着军装的军官前来吊唁,大都是他生前的下属。我那天晚上守夜,我在守夜的时候遇见了他大学时候的铁哥们,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子,拼命的哭。嘴上说着一些当年和他一起时候的事情,就这样一直哭了几个小时,当时的自己也差点哭了,但是更多的是感慨,要是一辈子能有这么一个朋友,那人生也该没有任何遗憾了吧,谁又会是那个能出现在自己葬礼上的人呢?在烧香的地方上着香,偶尔有一具具遗体从我头上飘过,但是并不害怕。我承认,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面临亲人的去世。也感到死亡是这么近。但是更多的是坦然。第二天追悼会在殡仪馆最高规格的房间召开,几列军官列好队,恭恭敬敬的站在我们前面,然后给我们每人一本姨父生平事迹。记得那会姨父的母亲哭的瘫软,唯独姨父的父亲在那里抽着烟,在思考着些什么。最后的仪式就是向遗体道别,我记得那会大家都哭成了泪人,不光是家人,包括所有的军官,可是好奇怪,唯独我忍住了泪。后来的很长日子里,我都时常想起姨父给我的教诲,生前送我的皮包我也一直舍不得用,还记得我考上大学时候,他给我讲的他大学时候的传奇经历。当然最后我最后悔的事情是拒绝了他给我开书单的请求,这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之一吧。
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大概5岁左右,那时候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几乎很大一部分时间是爷爷奶奶带着我,感情很深。爷爷去世那天我只记得他不舒服,其实气管炎犯了,奶奶打发我叫姑姑和姐夫来送爷爷去医院,再也没回来。那时候毕竟太小,不明白什么是死亡,只记得别人都是一身缟素,而我的帽子上有红缨,那一点红衬的白花花的帽子和孝服更苍白了。我沉默地看着大人喧嚣,各种各样的声音,我感到很害怕。晚上守夜,大大的灵棚里,我跪在圆形的草垛子上,看到帘布后面爷爷脚上的布鞋,我不知是太傻反应迟钝,还是麻木不仁,只觉得爷爷还在呢,我见到很久都没见过的姐姐,拉着她的手,没有流眼泪。这种沉钝的悲伤在小姑的一句:你爷爷死了,你居然都没有哭?的质问下爆发,我被“死”这个词吓坏了,不仅哭了,而且昏厥了。其实作为一个五岁的孩子,看见大人们焦头烂额在料理后事,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以哭,直到自己被赋予的哭的权利,才敢释放自己的悲伤。“死”和“去世”到现在给我的感觉,也好像是不太一样的。后来很久我都沉浸在失去爷爷的痛苦中,每次爸爸开车路过埋葬他的山头,都忍不住流泪,直到10年后奶奶也去世了,她的心愿是土葬,但是gov已经不许了,于是家里密不发丧,买了一块地趁夜埋葬了奶奶,我总觉得,欠她一个仪式。现在还会梦到她。现在隔辈的亲人都不在了,我始终不忘的是爷爷的葬礼,它让我很小就开始了对生死的考量,青春期的时候时常有些阴郁,不时地考虑死后的世界,甚至想过自杀,现在成年了,反而觉得有生之年,不如就好好活着吧。
腊月二十九那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不知道谁惊讶的拿着手机说发生车祸了,死伤的人是中国学生。我拿过朋友的手机看那条新闻,惊讶的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回忆起那一刻,我也说不清是惊吓多还是悲伤多。我只记得我手抖到不行,微信下滑了没几行就找到了她的微信,就在两天前她还在跟我探讨怎么烤蛋糕给她男朋友。我发了微信给她,没人回复,打了电话给她,听到的是她甜美的语音信箱的录音,please leave a massage,I will call you back as soon as possible. 第一次觉得,原来不期而至的生死离自己这么近。不过是20岁的人生,我们都以为来日方长。正月初六,我去参加了她的葬礼。她很爱唱歌,声音清澈甜美,好听的不行。葬礼的音乐是一个月前她录制的一首歌,《后会无期》。谁料竟一语成谶。我们并非闺蜜,我以为我和她的故事并不多,葬礼却让我想起了很多我以为我已经忘记的故事。我记得刚来Edmonton的时候,我住在狭窄的客厅里,她是第一个来我家做客的朋友。我做了很难吃很腥的番茄丸子汤和辣子鸡丁给她。我们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她就笑着盘腿坐在地上,毫无抱怨的吃光了我的杰作。我记得我们拿着地图坐车半个多小时在寒冷的冬夜找到一家walmart,她冷得很,我从家多带了一套大衣给她。那件衣服很暖和,我穿着很丑很臃肿,可是瘦瘦的她穿着却那么美。人这一辈子能留下多少各种各样的故事呢?葬礼仿佛能洗涤所有的回忆,留个活着的人的都是逝者的美好。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父亲在葬礼上的一番话。大意是这样的:“这两天我和她妈妈走过她生活过的校园,听了她唱过的每一首歌。我脑子里是她小时候的样子,记得她笑的样子,记得她跟我顶嘴时的样子。我和她妈妈本打算夏天过来看她。谁知再见竟是这样。”我的眼泪在她父亲讲话的时候没有停过。我突然觉得,我好想家,虽然一回家,总有人嫌弃我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我会赌气,爸爸妈妈总是发脾气。本来夏天我决定好要一个人留在这边,奔我的前程。可是那一刻我只想抱着我爸爸,蹭蹭他毛绒绒的毛衣。我发信息告诉爸爸妈妈,我好想他们,夏天我很想回国,如果回不去,你们来看我好不好。对于逝者,葬礼可以让我们记起她他们所有的美好。对于活人,提醒我们人生无常,很多事并非来日方长。这大概就是葬礼最大的意义。
k看奶奶遗容,没哭,心里想:原来人死了是这样的。我爸哭着喊妈,奶奶在世时,他们不亲。还参加过一次主内姊妹的葬礼,遗容和我奶奶完全不一样,很安详,像睡了。她灵堂里摆满了百合花,我就想买花太不划算了。以后我死了就在农场搞追思礼拜,买花的钱买牛排,请我一善烤牛排的朋友主厨,大家吃好喝好千万别哭,再唱两首我喜欢的诗歌。那次朋友圈发了个感慨怕大家死早了没人来我葬礼,主内一哥们说没关系,一个是送的人多,一个是接的人多。
我今年22岁,男,汉。我姥爷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去世的,我奶奶在我上大一的时候去世的,我爷爷在我上大二的时候去世的。可能是我泪点实在是高,可能是我真的白眼狼,三位老人去世我都没怎么哭,我一直因此谴责自己。我上小学之前跟着我姥姥姥爷过的。那时候我姥爷经常带着我去下象棋,经常带着我和我表哥赶集。我姥爷骑自行车带着我和我表哥,是老式的有大梁的自行车,我坐在前面大梁上,我表哥坐在后面。那时候我一直很佩服我姥爷能一个人带我们两个。我姥爷后来得了脑血栓,只有头和一只胳膊能动,还不会说话了。卧床三年,折磨得一位一米八大个的魁梧健壮的老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三年后去世。我当时在我爷爷那,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直接去的葬礼现场。我们那的葬礼要先跪下哭,哭一会会有人来劝别外哭了,然后拉起来。拉起我来之后,我要在一旁守灵。守灵的是我姥爷的亲人,左边是男右边是女。有男来宾来悼念,男的这边要陪着哭,来宾悼念完,男的这边最亲的一个要还礼磕头。女来宾来悼念是女的那边陪着哭然后还礼。贡桌上要有贡品蜡烛还有香,我们吃饭的时候也要在贡桌上放一份吃的一副碗筷。贡桌前放一个铁盆,在里面烧纸。有姥爷的亲人朋友来悼念哭我姥爷,真的有人哭得很厉害。听得别人哭,我才真的哭了,掉了一些滴眼泪。哭了十多秒。守了三天,装进棺材,钉钉子的时候,我妈、我姨、我姥姥,哭得死去活来的,直往棺材上扑,别人拉都拉不住。钉钉子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亲爱的姥爷我真的再也见不到了。我就在那像木头一样站着看着棺材拉走。拉到坟地,有很多乡里乡亲帮忙办事。坟头弄好之后,所有人要行礼,每人作揖、磕四个头、再作揖。我从小学到我爷爷奶奶去世一直都跟他们在一起。我上大一的时候,我奶奶去世了,我没有在她身边。是一个中午,我妈给我打电话说我奶奶去世了,说人去世是自然现象,让我别慌注意安全马上回家。我倒是没太慌,马上回家了。不是很远,一个小时的车程。回到家也是先趴下哭一通,然后我去看我爷爷。我爷爷一见到我就哭了,老泪纵横。说,你奶奶最想见的就是你,走的突然临死也没看到你。听别人说,我爷爷开始没有哭。然后我去守灵。守三天。每天天黑之后,亲人要每人拿一根点燃的香,一块走到一个路口,都跪下哭一通,然后画一个圈,烧一些烧纸,我们把香都扔到那个圈里,然后回家,回家的路上不能回头。晚上要守夜,守夜的时候点的蜡和香不能断,要一直燃着。我们这边习俗守夜的不是自己人,是我爸爸的十来个朋友守。守三天。我奶奶的尸体是火化的。火化那天,一直我奶奶的尸体被推进火化的炉子,我才真正意识到我奶奶离去了。一会的时间就火化完了,,看着真的很伤心,刚才还是完整的,一会的时间出来的就剩下骨灰了。最近的人装骨灰,我爸和我把骨灰装进骨灰盒。我奶奶的骨灰盒没有立马回老家埋,在陵园暂住。我爷爷是我奶奶去世后的一年去世的。也是我妈给我打电话,我也是在学校,也是没有见我爷爷最后一面。我爷爷的爱好有不少,也很心灵手巧。还很健壮的时候,他会去庄家地里捉蝈蝈,装在自己做的笼子里。那些笼子有的是用羊肉串的签子编的,有的是做瓢的那种葫芦做的。喂蝈蝈用一些菜的花。那时候我家房外种了一些菜,不同的季节都种,有茄子黄瓜北瓜白菜扁豆等等吧。我爷爷很少打农药,有时候会叫我跟他用镊子把虫子夹出去。我爷爷还养过鹦鹉,养过一只猫。小院子里还种了很多很多花,都是比较普通的花,不过也很漂亮,会引来很多蜜蜂蝴蝶之类的。有不少次还来了种不知道叫什么的动物,小时候不懂,电视上听过蜂鸟以为是蜂鸟,那种动物的嘴比较长比较细,还可以卷起来,后来才知道叫蜂鸟鹰蛾。我爷爷还喜欢钓鱼,带我一起去钓过鱼。他还喜欢跟其他老年人一块打门球。从小都是我爷爷照顾我,真的没有想到我爷爷会有离开的一天。我爷爷的尸体火化以后,和我奶奶的骨灰盒一块回老家下葬。我爷爷奶奶感情一直很好很好,很少很少吵架拌嘴。 我爷爷奶奶的坟头起来之后,我心里说,安好。我奶奶去世的时候,我爷爷给我看了一块表,我见过,本来是一对的。很普通。我爷爷说那是你奶奶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旅游买回来的,你奶奶很喜欢平常不舍得戴,那块在奶奶手上呢,等我哪天也去了,我要戴着这块。应该是忘了跟我爸妈说这块表,我爷爷走的时候没戴着。现在这块表在我这呢。我特别小的时候都不知道人会死。后来知道人会死,但是从来没有意识到我的亲人会死。因为他们给我的印象从来都是很健壮,能照顾我的样子。真的是不知不觉地就变老了,还突然地就走了。可能是我对生死看得不是很重,葬礼上我一直没怎么哭,在听得别人哭那么难受,我才真哭。我最近一些年,真正也是唯一哭得厉害的一次,是我前女朋友第一次跟我说分手的时候,我在宿舍,开始掉眼泪没出声,后来真控制不住了,大声哭出来了,把我们宿舍的同学吓了一跳。那次出声哭了十多秒。说句特别跑题的话,女生别老是任性,真让不会哭的男生哭一次,后果,,男生哭应该比女生哭会更伤心。看来我还真有那么些白眼狼。可是确实会想念去世的老人,做梦会梦到,在梦里见到他们,我完全不会记得他们去了。实在不好意思跑题太多了。
初八那天凌晨1点46分,姑父躺在床上,医生电击好久还是拔掉针看了眼时间就宣告了死亡,死因是心脏性猝死。 两天守灵,灵堂设在家里。接连两天披麻戴孝,看不认识的人进进出出,续香,鞠躬,号哭。实在是有种不真实感,姑父原来当过兵,是个认真细致到可怕的男人,最讨厌有人弄乱他的屋子。现在家里一片凌乱,被报纸糊住的镜子,墙上摘掉钟表后留下的灰印,杂乱堆放的大件乱泉水箱把这个家搞得乱七八糟。 出事之后想着绝对不能哭,第一次进门对着遗像上了三根香,跪下磕了三个头,哥肿着眼睛跪下回礼,看见他腰间系着的麻布忍不住瞬间落泪。前两天一共要去火葬场烧四次纸,期间灵位边是不能断人的。殡葬师傅扯了一条白麻折成三角形别在我头上,叮嘱我香火一定要看好,又絮絮叨叨的嘱咐出殡前要去买一只引魂鸡,冠大体壮为上,目光炯炯嗓音清亮的那种。这样的公鸡才能引导亡灵平安顺利地到天国中去。 出殡那天车队早上七点出发到火葬场,哥坐在载着花圈纸马的灵车上打头开路。先要到停尸间移尸,房间很冷,白雕花墙上挂着黑色的帷幔,工作人员推来一细长棺材,说是棺材,不如说是纸盒子,易碎的壳子覆着血红的绒布,白色的绳结系在上面。它太窄太小了,我一度怀疑尺寸不对,直到大家把裹着黄布的姑父从冷藏柜抬进那个小小的纸盒棺材,才发现原来他真的是个好瘦的人。 汉人葬礼要摔盆,盆,正名应叫“阴阳盆”,又称“丧盆子”。哥拿着白纸条做的引魂幡和盆子走在前面,我抱着遗像跟着他,后面亲友推着棺材,再后面是哭抽气的朋友。出停尸间后去缅怀厅前要先摔盆,盆是死者的锅,盆摔的越碎,死者越好携带。盆摔完,起杠,才算正式出殡。 出殡一路,晚辈们跑在前面三步一跪,后面人抬着棺木缓慢前行。推到缅怀厅后打开棺盖,把遮着的黄布打开,也就是最后一次见面了。姑父皮肤黄的过分,闭着眼微张嘴。头上戴着老式的蓝帽子,用皮筋固定在头顶到下巴间。太熟悉的脸却陌生到可怕。 这种感觉是很奇怪的,心里想着一个人,胸前抱着他的照片,眼睛看着他的身体。我忽然感受不到深沉的悲切,只是想着上次见到还是初六,饭桌旁他侃侃而谈,说着以后去国外看儿子,老婆家乡的美食还没吃够,约定了未来退休十年内要去哪儿悠闲。再见到的时候这个人却躺在细长的棺材里,穿着土气的丧服,默默然不做声,被爱的人们哭泣着包围。 之后的程序迷信又美好。哥拿着棉签沾了烈酒跟着师傅从头到脚比划,低吼写好的台词,很俗烂但很直白的祝福。众人缅怀,鞠躬,哭泣,拥抱。 等到最后一次合上棺盖,晚辈跪下,磕头,跟着吼一声一路走好,低沉的声音像敲了一口闷钟,荡着荡着突然就懂了,周围此起彼伏的啜泣感觉特别遥远,也不那么想哭。是真真切切的懂了这个曾经的家人,曾经的同事,曾经的战友,曾经的朋友是真的再也不会回来了。再贪恋一个人,你看着他再无喘息的被推向焚化炉,这就是一具肉体最终的归属。 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办理死亡证明,注销身份证,美女推销指着不同档次的骨灰盒笑眯眯的讲4888RMB这款檀木的做工是多么精良。打点了火葬场的工人烧的细碎一点,等待半个多钟的时间,屋子里满是呛人的烟味,工人喊着号码,把装了一半的小红袋子递了出来。这袋不起眼的粉尘经不起触碰,赶快小心包好之后齐整整放进骨灰盒。之后在被无数次烟熏火燎的小房间烧掉堆成小山一样的纸钱和元宝,念着名字,收钱了啊,想买什么买什么,保佑我们平平安安。最后在骨灰存放室领到小小的号码,在数千个小玻璃匣子里安放一个人最后的存在地。出门之后每个人用烈酒漱口吃掉之前准备的甜点,葬礼就算结束了。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天人们往焚化坑里丢掉纸马,花圈,他所有以前穿过的衣服,睡过的被褥和零零碎碎的个人用品。火烧的特别旺,滚滚黑烟中不停的传来噼里啪啦的爆炸声,放出去的引魂鸡突然高吭不止,抬头看下雪了。━?━?━?━?━?━?━?━?━?━?━?━?━ 现在殡葬仪式已经较传统简化许多,翻了翻回答和评论看到前面有知友说喜欢西式的温情和平和,而我浅觉其实不管仪式如何,真正的悲伤都是一样的。葬礼是为了送走亡人,更大意义上是解放了生者。这几天有朋友感慨猝死或意外死太过残忍,因病离开起码能有个心理准备。可不论这个过程如何,不在了也再也不会回来了,爱着的人们一样会不可抑制的留下泪水。惟愿逝者安息,生者怀抱力量好好活下去。 祝大家幸福。
说一个参加好兄弟父亲葬礼的故事。自己至亲的葬礼真的不忍心提起,也说不出口。那年是我高中复读,正上着课,得知好朋友的父亲去世,是我们的朋友突然找到我通知了这件事,他父亲是癌症,去世前花掉家里大部分的积蓄,葬礼当天我欺骗老师请了病假,和一群朋友赶了过去,他父亲我以前从未见过,也没有什么感情,所以当时并没有掉眼泪,一切按照流程走下去,他父亲生前也很风光,可是人去楼空,当天吊唁的人并不多,死后元知万事空。 要下葬的时候,看到好兄弟泪眼朦胧,瞬间就掉眼泪了,不是因为有人离去,是因为我能想像到朋友今后日子的坚辛,痛苦。情绪是最能够传染的,尤其是在乎的人。
屋里哭声没停,门外老同学寒暄的笑声响起来了
忘不了看到骨灰的那一刻到现在想想,仍然觉得难以置信 明明那么是亲近的、活在身边的人,一起聊天、一起经历过那么多鲜活记忆的人怎么就变成了这几块灰了呢?外婆离开后,经常梦到她虽然科学告诉我们,人死了就是永远的消失了可还是宁愿相信她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也坚信当自己走到生命的尽头,能够再次与她重逢
哭久了就麻木了,有人来祭奠时才哭,人走了开始闲聊,只是不会笑。嗯,小辈要在灵前跪一天
在医院陪着生病的姥爷来回答这个问题。十三年前姥姥去世,当时还很小,没有太大感触。当时我去灵棚磕头,出来以后我就看着妈妈一直哭,我说妈妈你怎么了,妈妈抱着我就哭,然后说妈妈再也没有妈妈了,这个时候爸爸过来紧紧的抱住我和妈妈,我到现在都能感觉到这个拥抱的力量,仿佛我和妈妈就是爸爸的全世界,爸爸永远不会放开。关于这场葬礼我记得只有这一点,当时没有哭,因为姥姥一直生病,没有特别深的感情,但是一想到妈妈抱着我,爸爸抱着我俩,那个拥抱,自己懂事以后偷偷流过泪。现在陪着姥爷,和姥爷二十多年感情很深,希望他一定好好的。可能跑题了,见谅。
爸爸拜把兄弟的父亲去世。从老人家病危开始我爸就在身边陪着。葬礼那天我和爸爸很早到殡仪馆帮忙。老人生前是厅级干部,在当地很有地位,我爸的兄弟也很有地位,来的人很多。我爸爸忙完所有事情,开始念悼词的时候,他领着我站到人群的最后面。他敬的花圈也堆在最角落。我没有参加过任何人的葬礼。因为据说我在整个家族里阳气最弱,从小我父母都不让我去白事。瞻仰遗容的时候,我爸说,你在这个城市读大学,没有人问过你冷暖,你周末回叔叔家吃饭,伯伯特地给你蒸了鱼,他说你在学校食堂没有蒸鱼吃。你去看看他,送送他。不要怕。走到老人家身边的时候,只觉得容妆很生硬。。。悼词很生硬。。。想起他拿筷子指着菜盘子喊我吃鱼,多吃点。突然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伤漫上心头。忽然觉得人这一生无谓地位尊卑,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功名利禄都是一张纸。最后能有一个萍水相逢的人真心送一程也就好了。
1.一生坚强好胜的爷爷,坐在因为脑溢血已经脑死亡但还没有落气的奶奶身旁说,陈殊蓉,你就走了吧。然后奶奶喉咙一鼓,头微冲,发出最后一声气息。安静的走了。我看到爷爷布满皱纹的脸上落下了一滴眼泪。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见到他哭。2.帕子揭开以后。我看到父亲因为事故而遭受重创的脸,惊吓的脸无血色,站在一旁的大爸二爸瞬间呜咽。而跟爸爸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在所有后辈里最顽劣最难管束的大表叔"咚"的一声硬生生地双腿跪在了水泥地上,骂了一句:"贵福,我曰你妈,你咋子死的嫩个惨嘛"然后埋头伏地,眼泪长淌,痛哭不已。周围的亲人都来拉大表叔起来,但是没有一个能把他拉动。直到父亲的尸体火化完。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两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几周前在多伦多参加过一个白人老太太的葬礼,这个老太太是我事务所女合伙人Anne的母亲。我是临时从一个同事那里得到通知葬礼将在下午举行,在我思考要不要出席的时候同事说我们应该去,去现场支持刚失去亲人的Anne.葬礼在多伦多的古堡旅游景点casa loma旁边一个古色古香的教堂举行。进门有签到处,衣物寄存,有牌子写着感谢你参加××的service,一起都井井有条但并不过分渲染葬礼的气氛,人们表情也相对轻松,仿佛这还是逝者自己组织的一场聚会而已。接下来大概是所有西方葬礼的程式化步骤:客人就座,亲人绕行者出场,神父致辞。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亲人们的发言。逝者有四个孩子,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加拿大上层白人精英家庭,富足而有教养。三个儿子分别是医生,律师,工程师,女儿就读的艺术和建筑,现在是我所在的建筑/城市设计公司两个合伙人之一。发言开始后,我发现这就是每个人讲述一个他们和母亲的故事来让客人更真切的感受到他们母亲不为人知的可爱的一面。就像一个家庭聚会式的presentation,而母亲就仿佛还坐在台下笑着聆听着子女对自己的调侃。大儿子讲母亲秀外慧中,就读艺术学校时候成绩很好,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但是更可能因为她经常请教授吃饭;二儿子讲了他和大儿子在郊外碰到野狼,老大叫他原地不动就会很安全但是自己却拔腿就跑,等他跑回家想扑进妈妈怀抱妈妈却只关心老三怎么样了;老三好像是母亲最溺爱的那个所以他讲了一个母亲用斧头劈蛇解救他的故事;最后小女儿讲了一个妈妈偷吃了她的生日蛋糕但是很调皮的留了个字条注明愿意十倍赔偿。到了这里,来宾都在哈哈大笑,一个聪明有趣的文艺母亲的形象已经生动的呈现在了众人面前。最后神父的发言稍微有点让人出戏,他饱含热情的赞美了这位母亲,说她美丽充满智慧,并且周游列国和各种人建立友谊,善于倾听以及和他人互动。最后自己开始激动说“ What impresses me the most is that she is beautiful ! Can I say, can I say that she is a beautiful.... woman ” 后来同事吐槽说他这样说太猥琐了应该说" She is a beautiful person“. 加上神父不断强调他在母亲临终时候给予了她很多关怀,他们之间交流了很多. " We had a very special relationship”, 所以大家断言这个神父其实很想和母亲有一腿,应该是一个吊丝神父yy白富美老太太的故事。言归正传,教堂部分结束后就是reception,大家到隔壁小房间吃东西聊天。有一个照片墙上贴满了这位母亲从小孩到老年的照片,让人欣赏到一个人在各个生命阶段最动人的时刻。最后的感叹是:这种personal的聊天追忆的方式真的很容易让人感受到逝者作为一个生动的"人"在世间留下的痕迹,没人提她是否成功或者赚钱多少,但是她的音容笑貌和性情都在参加的人脑海中挥之不去。对众人来说,葬礼只是一个送别会,大家看着一个可爱的人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继续她的旅途。而生者还会继续积极的在现实世界各司其职。西方人这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事烧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