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末代皇后婉容德意志帝国公主 她的结局如何?

论坛快捷通道
上一页 1下一页
主题: 时代之美:民国的美女们
发表于: 16:20:0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宜宾社区。
。已有帐号? 或使用
民国时代是个激荡的时代,名人辈出,佳人也辈出,来盘点一下民国时期出名的美女们吧,很可能会大跌眼镜哦。电影皇后――蝴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阮玲玉、胡蝶、周璇等明星范儿成了那个时代最高的审美标准,她们的明星气质有了强烈的示范意义。在一次报刊上的选美活动中,胡蝶的票数胜过了阮玲玉,就成为了当时的电影皇后,也是第一美人。晚年的胡蝶虽然不再年轻貌美,但是身上散发出来成熟女性的优雅从容的魅力,还是很吸引人的。一代歌后“金嗓子”――周璇作为一代歌后,民国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名字是国语流行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被誉为“金嗓子”。周璇长得比胡蝶要标致许多,标准的鹅蛋脸、大眼睛高鼻梁,简直是美女标配。中国最早的歌影两栖明星。同时她是一位歌后,凭借优美的嗓音被誉为金嗓子。《周璇当选博士小姐》一文中就曾报道:被选为三大歌星之一的周璇小姐,正式踏进电影界了,我们以从前盼望袁美云的心来盼望她。同时,周璇小姐那一副小鸟依人,和见了人彬彬有礼的态度,我们更觉得比较有出息的一个。而看过《马路天使》的观众谁也不能忘记小红俏皮的笑容和受委屈发脾气时的伤心模样。古装片盛行的当儿,周璇披上了古典的衣饰,更显露了她的东方美。现在,由她来演孟姜女,外貌和演技都是适合这个理想中的不幸的女子的。如唱百花如锦时的端庄妩媚;夜探西厢时的落落大方;长亭哭别时的惨楚动人;行刺方士时的满腔热血,都胜任愉快。周旋不愧是第一位两栖明星,可以说色艺双全。人言可畏――阮玲玉阮玲玉,民国四大美女之一,1910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香山,中国比较早的无声电影明星,代表作有野草闲花,神女,新女性等当时风靡上海的电影。阮玲玉端庄大方,清丽脱俗。对待表演艺术,她勤奋刻苦,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不懈追求。表演中,她能够准确地体味人物的情感,捕捉到人物感觉,并用适当的眼神,表情,动作准确地表现出来。后软因为陷入张达民和唐季珊的诬陷惨案,为了名誉而自杀。1935年,封建恶势力利用有关她的婚姻讼案大作文章,造谣中伤,把一桶桶脏水泼到她的身上。她不堪被辱,留下“人言可畏”的遗言,服药自尽,时年25岁。一位悲情的美女啊。一江春水――上官云珠上官云珠,原名韦均落,字超群,家中排行第五,小名亚弟,又名韦亚君。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影协会员,上海硬协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府第一、二届委员和第三、四届常务委员。主演的代表作《天堂春梦》、《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丽人行》、《希望在人间》、《乌鸦与麻雀》、《香飘万里》、《枯木逢春》、《血碑》、《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可惜,结局很悲惨,1968年被江青等四人帮和林彪集团陷害,被专案组调查,日,一个周末的傍晚,上官云珠又被专案组提审。对审讯人员的威逼,上官云珠无话可说,审讯人员一阵猛扇耳光,拳打脚踢,折磨了她两个多小时后,把上官云珠踢出门外,并下最后通牒第二天必须交代,否则后果自负。日凌晨3时,心力交瘁、身心极度疲惫、万念俱灰的上官云珠跳楼自杀。她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大悲剧。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中国的末代悲情皇后。想必大家对她很熟悉了,她是中国帝国时代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皇后,日出生,达斡尔族。虽未皇后,却从没和丈夫度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婉容出身满州旗人,知书识礼,也写得一手不错的诗词。她跟溥仪的书信有很多都是用英文写的,署名“伊丽莎白”。溥仪在她初进宫时十分宠爱她,为她聘请过英文老师。婉容相貌娇美、谈吐文雅、举止端庄、仪态不凡、内刚外柔并富有善心,她是一位兼收中西方文化优势于一身的贵妇。但由于溥仪身体原因,两人婚后一直无子。后溥仪成为伪满洲国皇帝后,对皇后婉容不闻不问,她一直处于日本人的严密监视之中,1945年8月,苏军席卷满洲后,她出逃时被GCD游击队抓住,1946年死在吉林省延吉的监狱了,一位悲情的皇后啊。沪上名花――唐瑛唐瑛生于1910年,其父唐乃安曾留学德国,是沪上名医。其兄唐腴庐是宋子文最亲信的秘书。唐瑛毕业于旧上海的中西女塾,也是张爱玲就读过的圣玛利亚女校前身。她精通英文,善唱昆曲还会演戏。最让人讶异的是,她在卡尔等大剧院用英语演出了整部《王宝钏》。她曼妙的舞姿,高雅的谈吐,成为旧上海的一道沉香。新派女性――黄逸梵黄逸梵原名黄素琼,出生于1896年,是黄宗炎之女,著名作家张爱玲的母亲。她深受五四新潮的影响,上世纪20年代出国留洋,学过油画,跟徐悲鸿、蒋碧微等都熟识,沐浴欧风美雨,她是一个新派的女性。才华横溢――张爱玲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瑛。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常德公寓。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校园皇后――陆小曼陆小曼(1903年-1965年),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民国四大美女之一。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她是个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父亲陆定原是财政部的赋税司司长,1922年和王庚结婚,1925年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同年参加了中国女子书画会,1941年在上海开个人画展,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她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卞昆冈》五幕话剧。她谙昆曲,也能演皮黄,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与翁瑞午过着“十分尴尬的同居生活”一直到去世,长达30年。30年里,中国从旧社会走向新社会,可是,陆小曼的生活轨迹没有多大的变化:一是仍然留恋鸦片,二是身体还是多病,三是仍然没有生儿育女,四是还是要靠男人来维持生计。即使陆小曼本人出身名门,才高八斗,她还是没有勇气出来工作,只有到了晚年,才出来就任上海文史馆馆员。民国画魂――潘玉良潘玉良(年),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进了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与徐悲鸿同学,1923年又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潘玉良的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曾获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1929年,潘玉良归国后,曾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国艺术会会长,多次参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国画展。曾为张大千雕塑头像,又作王济远像等。潘女士为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之第一人。
发表于: 16:35:12
北大校花――马钰马珏,浙江鄞县人,父亲马裕藻,母亲陈德馨。1903年父母双双考取官费留学日本,父亲在日本帝国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就读,母亲进日本目白女子大学学博物,经过7年苦读,一起毕业。1910年马珏出生于东京,在日本期间马裕藻曾与鲁迅等人一起听章太炎讲文字音韵学。1911年马裕藻回国后,担任浙江教育司视学。1913年至1915年任北京大学教授、研究所国学门导师,讲授文字音韵学。1921年任北大国文系主任,1920年8月6日,《鲁迅日记》云:“晚马幼渔来送大学聘书。”是两人共事于北大之始。马钰最为熟知的就是和鲁迅间的情感纠葛,今查《鲁迅日记》中记有马珏者,共有五十三次之多,其中马珏给鲁迅信有二十八封,而鲁迅回信有十三封,另有送书。侠妓――小凤仙小凤仙(1900年8月-1954年),原名朱筱凤。据有关史料记载,小凤仙家原是浙江的旗人,其父朱承海,祖父朱乾利,母亲是偏房。因不愿受大老婆歧视,其母带着她离开朱家单过。不久母亲病逝,一位姓张的奶妈收留抚养她,所以她就改姓张。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那时张奶妈带着小凤仙正在浙江巡抚增韫(子固)家帮佣。11月间,杭州革命党人响应武昌起义,在杭州起事,炮轰巡抚衙门。张奶妈就带着她仓促逃往上海。因衣食无着,张奶妈就将她暂时押给一位姓胡的艺人学戏,到南京卖唱为生,取艺名“小凤仙”。1913年(民国二年)7、8月间,革命党人在南京发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北洋军阀冯国璋、张勋等部攻打南京,战火延及近两月。小凤仙跟着胡老板逃回上海。这年小凤仙已是13岁,成一亭亭玉立的美人。不久,她又跟着胡老板辗转到达当时的京师北京,在著名的八大胡同之一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接客做生意,以其才貌色艺俱佳,名震京师,成为民国初年北京城红极一时的名妓。小凤仙的成名事迹便是和蔡锷将军的一段情,之后便再无声息。后来隐居到沈阳,嫁为***,1954年病逝再世西施――夏梦夏梦,祖籍江苏,1933年生于上海,著名的大作家金庸老先生的梦中情人。曾演过西施,并且非常成功,曾风靡香港影视界。出演过很多金庸先生作品中的绝色美女。虽则在现实中夏梦无疑高高在上,又基于已婚身分不便对金庸敞开感情之门,但回归两性关系,金庸毕竟是“武林中人”,又深受传统文化左右,他的男性本位主义是根深柢固的。因为名誉,两人不能到一起,这大概是金庸先生最大的遗憾。这张照片看上去很像董洁啊。上海之音――李香兰李香兰,又叫山口淑子,祖籍是日本佐贺县杵岛郡,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奉天省北烟台(今辽宁省灯塔市),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红遍亚洲的日本籍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1942年来到上海发展以后达到演艺事业的巅峰,大上海的红人之一。凭借迷人的美貌和动人的歌喉,曾名扬上海滩一时,代表作有夜来香,何日君再来。这些被称为当时大上海世界靡靡之音的歌曲都出自这位民国绝色美女之口,战后,李香兰曾被以汉奸罪逮捕,但最后查出其实为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季春的养女,生父为日本人山口文雄,而她本名山口淑子,后被无罪释放。后回到日本,一直对日本曾经发动的那次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的战争痛恨不已,反对日本当局参拜靖国神社。应该说,她是一位相当于借腹产子的日本,借中国的腹生下了她。所以她本人认为中国是她的母国,日本是她的父国(一个给了她生命,一个养育了她)东方魔女――川岛芳子川岛芳子,东方魔女,艳谍,本名爱新觉罗显],字东珍,又名金壁辉,是活跃在中国的日本间谍,本是清王朝肃亲王的女儿,关于她,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不用过多的文字去介绍了,她曾以美貌迷惑了很多民国要员,甚至包括先总理孙文之子孙科。应该说她是一位祸国殃民的十足败类,汉奸。后被汉奸罪处以死刑,但被指认是替身,关于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东方艳谍之谜,还需要更多的档案去揭秘。乱世佳人――张乐怡张乐怡系庐山人,1907年生于避暑胜地云中山城牯岭。她是闻名九江、庐山的建筑企业老板张谋之膝下千金小姐。张乐怡自幼聪明伶俐,20世纪20年代初毕业于基督教创办的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回到庐山,参与张家企业管理。从小就是美人胚子,知书达理。1927年宋子文一见钟情,1928年喜结连理,自此一生相伴。盛氏豪门七小姐DD盛爱颐民国期间,上海滩有两个很出名的七小姐,一个是孙宝琦的七小姐孙用蕃,她就是张爱玲的后母。而另一个七小姐就是盛宣怀的第七个女儿,闻名整个上海滩的盛爱颐。盛爱颐以“盛七”闻名,她在与宋子文的恩恩怨怨中尽展个性;在中国第一桩女权案中大显风采。这样一个出生在盛世豪门的女子,尽然还拥有着如此大气勇敢的性情,这不得算是旧上海的一个传奇江南第一美人DD王映霞  没有郁达夫,就没有王映霞。王映霞一生的是非功过,都和那位文学才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幸福是因为郁达夫,不幸也是因为郁达夫。这么说或许有点偏执,但事实的确如此。  王映霞与郁达夫的传奇恋情,在民国时期的已被传为佳话,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但这段风流才子与江南美人的轰烈爱情却最终以悲剧草草谢幕。一代名妓――赛金花赛金花(1870年或1864年―1936年),其初名为赵彩云,又名傅彩云,安徽黟县人。幼年被卖到苏州的所谓“花船”上为妓。1887年(光绪十三年),适逢前科状元洪钧回乡守孝,对彩云一见倾心,遂纳为妾,洪时年48岁,傅彩云年仅15岁。不久,洪钧奉旨为驻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荷兰四国公使,其原配夫人畏惧华洋异俗,遂借诰命服饰给彩云,命她陪同洪钧出洋。后随洪钧归国,不久洪病死。1894年,傅彩云在送洪氏棺柩南返苏州途中,潜逃至上海为妓,改名“曹梦兰”。后至天津,改名“赛金花”。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居北京石头胡同为妓,曾与部分德国军官有过接触,也曾改换男装到皇家园林西苑(今中南海)游玩。1903年在北京因涉嫌虐待幼妓致死而入狱,解返苏州后出狱再至上海。晚年生活穷困潦倒,1936年病死于北京。这张是名妓赛金花的照片里最好看的那一张了,嘴唇像不像袁姗姗?民国女间谍――郑萍茹郑苹如(1918-1940),民国名媛,中日混血儿。父亲是国民党元老郑钺,母亲是郑钺留学日本结识的日本名门闺秀木村花子(随丈夫回到中国后,改名为郑华君)。当年上海第一大画报“良友画报”曾将郑苹如作为封面女郎。上海沦陷后,她秘密加入中统,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混迹于日伪人员当中获取情报。后参与暗杀日伪特务头子丁默未遂,因暴露身份而被捕,但她咬定是为情所困而雇凶杀人,此事成为当年上海滩重大花边新闻之一。1940年2月,她被秘密处决于沪西中山路旁的一片荒地,连中3枪,时年23岁。
发表于: 16:37:31
风云宋家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1889―1973),宋氏三姐妹中的大姐。1889年出生于上海,&1904年赴美乔治亚州卫斯理安女子学院留学。1910年毕业后回国,经父亲宋嘉树推荐任孙中山的秘书。二次革命失败后与父亲宋嘉树去日本,仍任孙中山秘书。1914年9月与孔祥熙在日本结婚,1915年随孔祥熙回故里省亲,在山西经营家业,主持铭贤学校事务。1927年支持蒋介石***政策。1929年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抗战胜利后支持蒋介石剿共。1947年赴美国。1973年10月19日在美国纽约因癌症病逝,享年84岁,安葬于纽约郊外风可立夫高级室内墓园。宋庆龄(1893~1981),宋氏三姐妹的二姐。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宋美龄(&-&&),宋氏三姐妹的三姐,中华民国前第一夫人、蒋介石的第四任妻子。宋美龄除了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外,还会说六国语言,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可观,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据说,宋美龄的钢琴也是演奏的相当不错的,所以宋美龄女士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是蒋介石的外交助手。宋美龄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美龄晚年长期定居美国,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沪上花开――殷明珠殷明珠,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上海的著名影星,1921年,殷明珠应但杜宇之邀,在《海誓》中扮演少女福珠,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名副其实的女主角。16岁那年,殷明珠出落得楚楚动人,身材颀长,鹅蛋形的脸庞,一双凤眼晶亮有神,不仅擅长运动,更喜欢模仿外国影星们的神态身姿。当时美国影片《宝莲历险记》正在上海上映,女主角宝莲由影星白珍珠饰演。明珠自小对服饰及颜色非常敏感,她模仿宝莲的服饰进行设计,让裁缝定做了一套宝莲式的服装。明珠穿着这套自己模仿设计的服装,参加社会交际,吸引了许多新潮女性的目光,一时间,模仿外国影星服饰之风席卷了十里洋场。后与但杜宇成为夫妻,1989年病逝于香港,中国影坛上又一绚丽之花陨落。第一才女――林徽因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徽音,故改名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发表于: 16:37:42
怎么没有公孙姑娘?
发表于: 9:56:08
哪位公孙姑娘?
发表于: 20:36:22
发表于: 21:37:03
上一页 1下一页
到哪手机都能回帖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电话: 传真: 邮箱:
地址:宜宾 邮编:1000080
Copyright & &宜宾在线运营中心版权所有&&技术支持: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来自德意志的沙皇和家族悲剧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删除!QQ:
圣彼得堡。眺望涅瓦河的彼得大帝铜像。(独家烂照~~)上次说了,在欧洲的西端,那个长期奉行大陆均势政策、在欧陆纵横捭阖的大英帝国,其王室却有着说不清的德国血统;而在欧洲的最东端,那个一直给人留下落后、专横乃至神秘印象沙俄帝国,它的“凯撒”居然也流着纯正的德国血。俄罗斯这个国家,在欧洲的地位一直有点尴尬。虽然它在拜占庭帝国覆灭后,自以为接过了东正教正统的衣钵,自称“第三罗马”,把自己的君主按照罗马帝国的习惯命名为“凯撒”;可就像“凯撒”一词在俄文中走调地变成了“沙”、以及俄罗斯自己采用的那个两只头、东张西望的蹩脚老鹰一样,竭力将自己欧化的俄罗斯却仍然难改被欧洲人看成东方来客的命运。俄罗斯的欧洲史必须从彼得大帝说起。这位大帝击败了当时雄霸波罗的海沿岸的瑞典,夺取了涅瓦河出海口的一片湿地和小岛,把这里建成了全俄最具欧洲味道的城市——圣彼得堡。这里,也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首都。一心向西方学习的彼得大帝,在传承血统方面也与动辄子孙满堂的东方雄主不同,而与欧洲君主相似。他的两任妻子为他生了14个孩子,却只有3个长大成人;其中,成年的儿子更是只有一个:长子阿列克谢。彼得大帝与阿列克谢的母亲感情不好,这也给他们的父子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彼得没有太多时间亲自教育儿子,却又对他寄予厚望,还为儿子迎娶了来自布伦瑞克-沃芬布特公国(显然也是德意志的邦国)的郡主夏洛特;要知道,这个家族的身世并不普通,夏洛特的姐姐伊莉莎白嫁给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最后一位男性成员查理六世。可惜,平庸而缺乏进取心的儿子并不能让彼得大帝满意。阿列克谢25岁那年,妻子夏洛特在生下儿子、也是彼得大帝唯一的孙子彼得大公后去世。在葬礼当天,彼得大帝写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给阿列克谢,要求他把心思放到国事上来。阿列克谢战战兢兢地向父亲表示,愿意放弃继承权,让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做彼得大帝的继承人;彼得大帝说,那你出家好了,免得在未来威胁你儿子的地位。实在承受不住父亲压力的阿列克谢最终选择逃离俄国,躲在连襟查理六世的庇护之下一年多。在勉强被召回国后,阿列克谢先是正式放弃了帝位的继承权,随后又以谋逆的罪名下狱,饱受刑讯后死去。七年后,彼得大帝死去,没有指明继承人。先是由他的第二任妻子凯瑟琳即位,随后帝位又传到了他唯一的孙子手中,是为彼得二世。据说,这位有一半德意志血统的沙皇很像他的祖父,似乎能有一番作为,但我们永远没法知道了——因为他在15岁那年就病死了。没有结婚,更没有子嗣,彼得二世的死标志着罗曼诺夫家族男性血脉的断绝。帝位在血缘较远的两位沙皇手中短暂传递之后,落入了彼得大帝的女儿伊莉莎白手中。同样终身未婚而口碑不错的俄国伊丽莎白这位女沙皇与英国那位同名的女王有着颇多相同点:广受欢迎、终身未婚,当然,也因此导致了江山易主。伊莉莎白女沙皇统治俄国二十年,据说从未处死过一人;在七年战争中,她治下的俄军把新崛起的普鲁士人打得节节败退,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几近兵败自杀。就在这时,伊莉莎白死了,普鲁士奇迹般地得救了。因为,继承伊莉莎白的,是她的外甥卡尔·彼得。彼得大帝的这位外孙,身上一半是俄国人的血,另一半则是德国人的血。他几乎不会说俄语,而对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一上台,就命令俄军停止对普鲁士的进攻,反而与普鲁士结盟,让普鲁士起死回生、逃过一劫。这样疯狂的粉丝行为是难以被容忍的。不到半年,他就被妻子叶卡捷琳娜推翻,随后被杀害。叶卡捷琳娜同样是德意志人,甚至身上的德意志血统更加纯正,而且还出生在普鲁士境内。不过,这位女沙皇积极学习俄语,逐渐赢得支持;在推翻自己的丈夫之后,也颇有作为,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智慧女神造型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大理石雕像;如果你非说是cosplay雅典娜也可以……叶卡捷琳娜的继任者是她和彼得三世的儿子——保罗。保罗长得酷似其父,因此很不受母亲待见,而且据说还有点精神问题,总觉得自己是救世主下凡,后来被自己的儿子给干掉了。不过这些并不重要。我要说的是,从保罗一世开始,连续四任沙皇的老婆都来自德意志。再加上他的德国妈叶卡捷琳娜大帝(他爹一半血统,咱都不算进去)和改变了这一传统、但自己仍然是纯正德国血统的亚历山大三世,一共有六任纯正德国血统的俄国沙皇,统治俄国长达一百二十多年。所谓物极必反,亚历山大三世娶了个丹麦老婆。换换口味本无妨,但丹麦在1864年的普丹战争中被普鲁士击败,失去了40%的领土和人口;而那场战争,正是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王朝战争三部曲的第一部。来自丹麦的玛利亚把对德国的厌恶之情带给了丈夫,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俄国的政策转向。亚历山大三世一改其父的德国情愫,转而与法国合作,最终形成了法俄英三国协约。亚历山大三世夫妇亚历山大三世没有看到三国协约把俄国最终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景,也没有看到他的儿子尼古拉二世把充满德国味道的首都名称“圣彼得堡”改成俄国化的“彼得格勒”,也没有看到那场战争最终摧垮他的帝国,更没有看到他的儿子、以及他所有的孙子孙女在一间地下室被布尔什维克屠杀。顺便说一句,跟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同倒在血泊中的末代皇后来自德国的黑森,而她的外祖母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正是这个老太太的基因缺陷把血友病带给了俄罗斯帝国末代皇储小阿列克谢。不过没关系,就算没有血友病,这个未满14岁的男孩也扛不住布尔什维克冷酷的射击、刺刀捅和对头部的补射。沾亲带故、外貌近似的俄皇尼古拉二世和英王乔治五世在柏林身穿德国军装。一年之后的1914年,两人联手同他们的另一个亲戚德皇威廉二世打了起来,又在各自的国家推行“去德国化”。现在,一个连全家的遗骸都没有找全,一个的孙女仍然是国王。就在这一家子“德国人”死干净了之后,那个把丹麦血统带进家族的老太太又活了好几年,而且认为既然没有人亲眼看到她的“小尼基”(尼古拉二世)被杀害,他也许还活着。活得最长的人,有时候反而最可怜。 (哀伤的留白)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欧洲王室拥有德国血统呢?就让这个谜题有一个了断吧!首先,欧洲各国王室不能接受贵庶通婚。所谓贵庶通婚,“贵”自然指的是王室,而“庶”未必一定指平民,就连等级差距过于悬殊的贵族也不行。通常来说,大的王室家族的通婚对象也必须来自其他王室,或者某些公国的君主家族。以前讲过,在萨拉热窝遇刺的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就是因为执意迎娶较低等贵族出身的妻子,而与其伯父交恶(详见:茜茜公主和弗兰茨·约瑟夫皇帝(下):丧门星弗兰茨皇帝,回复 15 即可);而且,根据当时的法律,贵庶结合生下的子女没有继承权。因此,贵庶不能通婚的规矩基本掐断了王室维持某一国血统的可能性,必须进行跨国联姻。第二,像以前提到过的那样,在民族国家这一晚近的概念产生之前,人们并不会觉得迎来外国血统的君主有何不妥,因此也通常不会在国内产生太大的阻力。等到民族国家概念已经确立的20世纪,随着各国关系之间的变化,才会产生诸如英俄两国君主竭力“去德国化”这样的事件发生。第三,“德国血统”本身就是一个很取巧的概念。德国是欧陆强国中最晚统一的一个,之前分成大大小小几十个邦国,而其中很多邦国的君主家族都符合王室联姻的身份条件。因此,当他们与其它国家的王室通婚时,是以不同邦国的身份发生的联姻关系,而非所谓“德国王室”。甚至,在德国统一之后,原来的普鲁士王室“升格”为德国王室,但其他一些大的邦国,比如巴伐利亚,仍然拥有自己的王室,也依然可以与外国王室联姻。所以,拥有所谓“德国血统”的王室基数,就要比其他国家大得多。第四,德意志地区的邦国曾经在政治倾向和宗教倾向上大相径庭,从而可以迎合各方面势力进行政治联姻的需要。比如,既然是婚姻,就必然牵扯到天主教和新教的矛盾,法国、西班牙、奥地利这些天主教国家的王室,是很难接受与英国、荷兰、北欧等新教国家王室通婚的,而德意志邦国中信仰什么教派的都有,极大填补了市场空白。第五,德意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在德意志地区,“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冠冕堂皇的壳子存在了几百年,随之而来的是“竞选”这一帝位的几个选帝侯身份。虽然神圣罗马帝国大多数时间名不副实,空壳一副,但选帝侯的身份总可以让拥有这一名头的邦国被人高看一眼,或许在联姻选择中更容易获得青睐。例如,目前英国王室所属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其先祖就是选帝侯家族之一的韦廷家族,这一家族的血统也存在于比利时王室和曾经的保加利亚王室的之中。再比如,另一个选帝侯家族——黑森家族,虽然领地早已成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但其成员还曾经在一战末期沙俄崩溃时,被新获独立的芬兰人邀请出任国王。芬兰人的邀请,很大程度上就是考虑到亲德抗俄的立场。只不过,今天还存在着的这些带有德意志血统的王室,早已没有了真正意义上德意志的色彩。这倒也与中国古代“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华夏而夷狄者,则夷狄之”的思想不谋而合。重文化传统,轻血统渊源,没准也是一种普世价值。 冬宫一隅==============================大言不惭及跪求关注联合王国国境线==============================公众账号ID: lifuziyue关注图腾: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关注排行榜
妈妈宝贝-育儿知识精选
美容护肤达人
去购物返利网
小女的笑话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末代皇后电视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