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雷米的类似于心理罪的小说小说请发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基本信息对比
商品图片暂无对比项暂无对比项京东价¥20.90¥93.90&&所属品牌
&&产地&&售后服务&&包装规格&&产品毛重1.0kg1.0kg&&喜欢雷米《心理罪》系列小说的有木有啊-豆瓣社区(手机版)
喜欢雷米《心理罪》系列小说的有木有啊
推荐 | 喜欢(请先)
第七个读者
欢迎互相关注,谢谢
我很喜欢这系列。。。是从心理罪画像开始看的 。。。然后去图书馆借教化场,上网搜它的前传第七个读者。。。。最后一本暗河,一出来直接书店买,等不及了。。。经典呀
还行,心理罪系列的还不错
我大学的时候看过教化场,当时看完感觉很震撼,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都记不起来到底讲的是什么了。
暗河很潜规则...和一个韩国电影《熔炉》一样,看完很感触。
喜欢,非常喜欢。
我有雷米的签名还有合影,嘻嘻
绝对大爱啊,他的四本书我看了不下五遍了,据说第五部年底要出了?
很不错,在今古传奇上连载第七个读者和画像的时候就看了。之后把教化场和暗河也看了。除了画像都挺喜欢,看了画像觉得自己被骗了,那个孙普(是叫这个名吧很久以前看的忘记了→_→)感觉除了最后出来当个boss就是打酱油的,好像是作者安排不出凶手了就随便扯了一个一样。PS 我看的是连载版的,不知道出书版有没有改进。。。
当时很喜欢第七个读者,那时候家里不能上网还把这篇一个字一个字打成文字稿。。。
必须有啊!!!!!!还喜欢艾西恩的书w
这套书真心很喜欢的说(*?︶?*)
最早我看的是画像,后来是第七个读者,教化场,最后是暗河。心理越看越沉重。
买了本《暗河》,还好
这两天加班加点把四部看完了,确实写得很好啊,堪称中国犯罪心理小说最棒的作品
ps 暗河结尾大家觉得方木遇到的是谁呢?
这两天加班加点把四部看完了,确实写得很好啊,堪称中国犯罪心理小说最棒的作品
ps 暗河结尾大家觉得方木遇到的是谁呢?
那个抢劫的女孩,名字忘记了...
那个抢劫的女孩,名字忘记了...
未来的曾经
米楠?我已开始也觉得是米楠,但后来想想,会不会是廖亚凡呢?
回复(请先)《心理罪2:教化场 (心理罪系列小说)》 雷米 书评 简介 电子书下载 Kindle电子书
无需Kindle设备,您也可以在智能手机、电脑或平板电脑上使用免费 Kindle阅读软件随时随地畅享阅读。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或电子邮箱,获取Kindle阅读软件的下载链接。
亚马逊价格
Kindle电子书
为您精选畅销好书,超值低价,限时秒杀,特价时间为每天00:00-23:59;另外精选10本当周特价,特价时间为每周日00:00至周六23:59。点击购买
或者下载随时随地畅享阅读。
Kindle电子书¥0.99
Kindle电子书¥1.99
Kindle电子书¥0.99
Kindle电子书¥3.99
Kindle电子书¥4.80
Kindle电子书¥6.99
发售日期: 日
《心理罪2:教化场》带你&#x8入一个全新的神秘领&#x57。有刑事侦查的规范严谨,也有心理学的高深&#x83测。有&#x72罪心理画&#x50这样的前&#x6技术,也有心理剧这样古老的&#x6疗手段。透过&#x72罪的外衣,你会发现其实这就是生活,支配书中&#x4物的,无外乎嫉妒、不甘、仇恨与爱这些最最普通的&#x4类情感。将其放大到极致,你就会发现真实的生活有多&#x53怕。让方木带你&#x8入他的世界吧,让那些平淡写实的笔触,漫不&#x7心的残酷为你展示这世界的另一面。请别担心会因此而丧失对生活的信心,&#x53要你相信爱、责&#x4与正义,这已&#x7过分物质化的世界,就有希望。他,在教师节&#x91亲手杀死女&#x53的&#x73主&#x4,为何又在方木&#x51&#x5作证,力求免死的情况下突然越狱?他,收养了多名弃儿,为何又时常面对一个孩子的遗&#x50&#x9然神伤?深邃的地下迷&#x5&#x91,&#x88电&#x51致死的男子;商场&#x91高&#x60的玩具熊&#x5然滴下血水;&#x88阉割的男尸怀抱衣着完整的“女童”……他&#x4是一群受伤的试验品,还是凶残的变态杀手?古老的戏剧,是救赎的良药,还是魔鬼的&#x4式?方木再次&#x88卷入杀戮的漩涡中,是职责所在,还是&#x8不由己?历&#x7磨&#x96的方木最终会遵&#x4乔老师的遗愿做一名警&#x5,还是&#x4此归于平凡?如果有机会改变别&#x4的命运,你会怎么做?让《教化场》来告诉你——没有所谓命运这个东西,一切无非是考验、惩罚或补偿。这是一些关于成长的故事。这是一些&#x81我救赎的故事。这是一些让你时而&#x70血沸腾,时而畏缩战栗,时而倍感温馨,时而&#x9然神伤的故事。在“心理罪”&#x7列小说中,你会看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神探形象。他&#x50大多数&#x4那样敏感、脆弱,会恐惧,会冲动。他也同样具备常&#x4所没有的天赋、智慧与勇气。在“心理罪”&#x7列小说中,你会看到这样一群心理异常者:他&#x4残&#x5、凶狠,却又虚弱、迷茫;他&#x4狡诈、伪善,却又愚蠢、无助。
《心理罪2:教化场》带你&#x8入一个全新的神秘领&#x57。有刑事侦查的规范严谨,也有心理学的高深&#x83测。有&#x72罪心理画&#x50这样的前&#x6技术,也有心理剧这样古老的&#x6疗手段。透过&#x72罪的外衣,你会发现其实这就是生活,支配书中&#x4物的,无外乎嫉妒、不甘、仇恨与爱这些最最普通的&#x4类情感。将其放大到极致,你就会发现真实的生活有多&#x53怕。让方木带你&#x8入他的世界吧,让那些平淡写实的笔触,漫不&#x7心的残酷为你展示这世界的另一面。请别担心会因此而丧失对生活的信心,&#x53要你相信爱、责&#x4与正义,这已&#x7过分物质化的世界,就有希望。他,在教师节&#x91亲手杀死女&#x53的&#x73主&#x4,为何又在方木&#x51&#x5作证,力求免死的情况下突然越狱?他,收养了多名弃儿,为何又时常面对一个孩子的遗&#x50&#x9然神伤?深邃的地下迷&#x5&#x91,&#x88电&#x51致死的男子;商场&#x91高&#x60的玩具熊&#x5然滴下血水;&#x88阉割的男尸怀抱衣着完整的“女童”……他&#x4是一群受伤的试验品,还是凶残的变态杀手?古老的戏剧,是救赎的良药,还是魔鬼的&#x4式?方木再次&#x88卷入杀戮的漩涡中,是职责所在,还是&#x8不由己?历&#x7磨&#x96的方木最终会遵&#x4乔老师的遗愿做一名警&#x5,还是&#x4此归于平凡?如果有机会改变别&#x4的命运,你会怎么做?让《教化场》来告诉你——没有所谓命运这个东西,一切无非是考验、惩罚或补偿。这是一些关于成长的故事。这是一些&#x81我救赎的故事。这是一些让你时而&#x70血沸腾,时而畏缩战栗,时而倍感温馨,时而&#x9然神伤的故事。在“心理罪”&#x7列小说中,你会看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神探形象。他&#x50大多数&#x4那样敏感、脆弱,会恐惧,会冲动。他也同样具备常&#x4所没有的天赋、智慧与勇气。在“心理罪”&#x7列小说中,你会看到这样一群心理异常者:他&#x4残&#x5、凶狠,却又虚弱、迷茫;他&#x4狡诈、伪善,却又愚蠢、无助。
版本: Kindle电子书
文件大小: 550 KB
纸书页数: 290
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第1版 (日)
语种: 简体中文
ASIN: B008HKDQH4
品牌: 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生词提示功能: 未启用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Kindle商店商品里排第151名 ()
看过此商品后顾客买的其它商品?
&~ 雷米&Kindle电子书
&~ 雷米&Kindle电子书
&~ 雷米&Kindle电子书
&~ 雷米&Kindle电子书
平均4.3 星
平均4.3 星
按有用程度排序
4/4 人认为此评论有用
平均4.0 星
版本:平装|已确认购买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2/2 人认为此评论有用
平均5.0 星
版本:平装|已确认购买
这本书只在天涯看了个开头。硬生生的忍住了,没往下看,就等出版的这天。心理罪1,我是拿到书的时候一口气看完的,窝在单人沙发里,直看得脚麻了,口渴了,自己竟然都意识不到。近年来,从来没有一本书可以这样在心理上紧紧的攫住我,让我不敢用力的呼吸,那种恐怖好像是阳光下的影子,无从摆脱。于是我尝试把自己藏起来,藏进黑暗中以赶走那可怖的影子,但是我发现,恐惧已经将我整个包裹。合上书页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流泪。阅读的过程里,除了智慧的较量和勇气的挑战,更是一场对人性的拷问……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12/14 人认为此评论有用
平均5.0 星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2/2 人认为此评论有用
平均5.0 星
版本:平装|已确认购买
看完了《心理罪》之后就一直期待续集,终于盼到了!故事里的人物与情节应该还是与1相关连吧?导演们怎么就没有看中这个作为剧本,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呢?其实,只要是喜欢的书,价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收到的书,不要是残残旧旧,像舱底货就好。某些书要收藏的,遇上这些问题真是无奈!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3/3 人认为此评论有用
平均5.0 星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连环凶杀案的告破,更多的是对人性的剖析,读完之后我一直深深的回味,想左右别人命运的人最终命运也会被别人所左右。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平均4.0 星
版本:平装|已确认购买
书皮有点脏啊,印刷也一般,好好的正版书印刷质量跟盗版似的。亮黄色的书皮匪夷所思,字体十分俗气封面上方的一道约5MM的白线更是莫名其妙,跟没裁好似的。内容和情节这么精彩的书让重庆出版公司给弄毁了,真白瞎雷米老师的书了~~!!还不如市面上那些不入流的情爱小说包装的好呢~~~~给配个插图会死啊?做个版面设计会死啊?就一大白页,印着几段字,右下方一个数字做页码,连页眉页脚都没有,太简陋了。还不如我们交的论文规矩。买这书完全冲雷米老师精彩的文字,做收藏之用,但这质量实在令人叹息。卓越送货速度还不错,3天左右就送来了。扣2颗星完全是因为装帧太差。下回雷米老师的书还是送柯艾出吧,起码小四对书籍外表要求严格点。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按发表时间排序
查找其它相似商品
<iframe name="iFrameHMD" id="iFrameHMD" height="0" width="0" style="border:none" src="javascript:''">
如果您需要联系客户服务获取帮助或解答问题,。
您是否想要报告这本书的质量或排版问题?
您认为该书有不恰当内容吗?
您认为这个商品侵犯了版权吗?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如何评价雷米的《心理罪》系列小说?
如何评价雷米的《心理罪》系列小说?除了《罪全书》还有能与之比肩的同类小说吗?
按投票排序
我完全不能接受匿名用户对《心理罪》系列嘲讽心理罪是我最喜欢的犯罪小说,不夸张,不造作,看着方木从学生到警察,看着他慢慢成长,看着他承受那些苦难,看着他周围的人一个一个离开,包括陈希,廖亚凡。。。。这真的是有感情啊,我完全不能忍有人嘲讽啊心理画像没有那么神乎其神,但它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起源于FBI,有些事情不是你不能理解,就不是正确的,当年日心说刚出现的时候,一定有人高叫“你他妈逗我”你凭什么就靠几段细节就去鄙夷别人的作品,文学作品仅仅是文学作品,不喜欢请你去看警察局卷宗不辩对心理画像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 ,译者是 李玫瑾教授
从《第七位读者》到《城市之光》,每一部都让你身临其境,每看完一部都让人压抑,窒息,沉重,触动,反思;反思:起源,人性,嫉妒,因果,循环,宿命....类似的没发现,但周浩晖的《死亡通知单》三部曲不错,你可以看看,我正在看最后一部《死亡通知单之离别曲》。和雷米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有点相似,但有时另一种意境!
雷米最让我觉得牛逼之处在于作为专业人员写类型小说不炫技,在卖弄成风的小说界里文笔很平实不矫情。他的心理罪系列带入感很强,节奏也整体比较紧凑,题材来自于成书当时的社会热点,非常有看头。
刚看完《心理罪》系列(除了第七个读者)。【简单直观】地说说阅读体验吧:开头很有让人向下读的欲望,几个看起来简单不相干的案件能够有机串联起来,给人以惊奇感。具体到内容,比较偏悬疑,不是很正统的推理,多利用作者和读者的信息不对称(个人口味比较偏本格)。逻辑上漏洞稍多,剧情进展略显牵强,很多时候无法自圆其说。最大的问题在于人物刻画上。一部推理侦探小说里,有个别的矫情的人是正常的,但几乎所有人都矫情的话,可以考虑往琼瑶言情小说靠拢了。在感情线方面,体现的是【loser式爱情观】。作者本人应该是比较偏技术型的工科男,与女性交往经验不丰富但是渴望异性的关怀内心深处充满自卑(无恶意,模仿一下故事里的犯罪心理画像)。大多数与主角方木接触的女生都受到了【暖男】式的英雄救美并不可自拔地爱上了他,而方木人如其名,在感情方面的确很木,这像不像是生活中屌丝的幻想呢?【女神落难,英雄救美,女神爱上呆萌的我】。但是有一点让人很不舒服,作者似乎刻意塑造了【不贞洁】的女性角色(廖亚凡,邢璐,米楠,陆春燕,裴岚甚至大反派魏巍),显然,这隐喻的是主角只有在【不贞洁】的女性身边,才能感到安全感,享受自卑、摇尾乞怜的女性们的仰慕和崇拜。本人较懒,估计这个问题不会有人关注,先发这么多吧。欢迎理性探讨。
雷米的书很有画面感,也会讨论罪恶深层的人性问题,尤以城市之光这最,从个人的犯罪上升到了集体的犯罪,每个人都是杀人犯,我觉得这本是巅峰。
心理罪这部爱奇艺号称总投入5亿的超级网剧,远没有马东所呈现出的浮夸嘴脸。至少景框里所呈现的绿藤市的一切,都是那么朴实。仿佛原著作者雷米,这个中年男人就在你的耳边,对你娓娓道来方木的故事。不同于电视剧的拖沓,本剧所呈现出来的紧凑感,能够对观众产生极强的代入感。然而,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所孕育的具有独特审美情趣的观众,愣是硬生生把“希望本剧一个故事3-5集”的诉求顶上了本剧在爱奇艺的热门评论第一条。比国产剧侮辱观众智商更可怕的是,观众的智商仅限于观赏国产剧。如果硬要挑一点刺的是,既然号称5亿投资,那么请问为什么连片头都要把尼桑的logo给剪进去?另外,与其找一个跟学生时代何以琛神似的陈若轩,为什么不加把劲把罗云熙捧火?普遍发展最终导致的是普遍平庸。所以,虽然《心理罪》的IP近几年火了,但并不代表可以复制《匆匆那年》从好剧到烂片,走上一条恬不知耻的路线。《心理罪》的精彩来自“犯罪心理画像”。不同于《大侦探福尔摩斯》的案件重演,过于细致,产生的不真实情景再现。又不同于《神探夏洛克》的神经质推演。当然,更没有《名侦探狄仁杰》的无聊和《名侦探柯南》的奇思妙想。而是融入了生活的细节,有点类似《红色》里的徐天,不同的是案件本身所带有的真实感。把国内外的经典案例改编重现,然后融入虚构的绿藤市,当然这座城市肯定有指向性,如同方木的一些特质也指向雷米一样。美中不足的是本剧的对小说的一些呈现方式明显没有深思熟虑,听到伟哥复述“他在强奸这座城市”的时候,我承认感觉到了改编剧的软肋:就不能换一种好的方式呈现,非得用这种第三人称转述吗?演员演的痕迹过重,伟哥来图书馆找方木就这么唐突地大声喧哗?伟哥的小弟来找方木,就这样直接打断了球赛?陈希就因为方木跳车所以要跟方木谈谈人生?虽然这样的理解确实有新意,但换言之就是no zuo no die。整体来讲,本剧应该是迄今为止我看到最好的网剧了,别跟我谈《灵魂摆渡》,这剧的bug层出不穷,竟然还有脑残粉天天追着看,也是醉。更别说《探灵档案》,这就是一部根据故事会改编的10则短故事,去看的唯一动力就是陈冠希。当然,不同类型的就不参与比较了,如《匆匆那年》《屌丝男士》《极品女士》《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请不要提《名侦探狄仁杰》,这部剧将成为继《高科技少女喵》《学姐知道》之后,万合天宜第三枚奇耻大辱。另,本剧依旧是由指导张译刷过车的五百执导,说到这里,不得不岔开话题捧一下张译了,他的四部微电影《老人愿》《刷车》《宽容世界》《盲钻》,每一部都可以点个赞,人丑技佳的好演员,大抵就是这样了。
你们先看一段《心理罪.画像》的原文,自己感受下:  2001年夏天,C市连续发生四起强奸杀人案。四个被害人都是25-30岁之间的白领,凶手将被害人强奸后再用绳子将被害人勒死。案发地点分别发生在C市正在兴建的四座高层建筑的顶楼天台上......方木 (主角) 在仔细看过了所有资料之后,又在某天深夜(尸检结果显示,案发时间应该在夜间10点至11点左右)去了一趟案发现场,这一次丁树成也陪同前往。这个男孩在其中一个楼顶上(同时也是所有案发现场中最高的一个建筑)站了很久,最后说了一句让丁树成印象颇深的话。  “他不是在强奸那个女人,他是在强奸这座城市!”  回到局里后,他向专案组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调查全市范围内的低档录像厅,特别是附近有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的录像厅,寻找一个年龄在20至25岁之间,偏瘦,短发,身高在165-170公分左右,习惯手为右手,并且左手带着一块手表,左手手腕处有一条抓痕,具有高中左右文化的戴眼镜的男子;第二,在全市正在作业的施工队中,寻找具有上述特征的人;第三,在C市周边的乡镇寻找一个高考落榜,进城打工且具有上述特征的人,尤其是那些家中只有男性长辈的独生子或者只有男性兄长的人。他甚至说凶手被捕时应该穿着一件白衬衫。
 ......  方木的解释是:从现场来看,被害妇女的裤子被脱到膝盖以下,而且膝盖处都有擦伤,并且在天台的围栏上都发现了被害人的少许皮肤组织,这与被害人胸乳处的擦伤吻合。这意味着凶手进行强奸的时候是采取后入式的体位。  这是一个颇有意味的姿势。  首先,女性在采取后入式进行性交的时候,如果被男性从身后按住上身或者抓住双手的话,挣扎的幅度是最小的,加之裤子被脱到膝盖处,双腿的活动空间受限,因此,是最不可能遭到激烈反抗的姿势。  其次,从性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后入式的性交是最为原始的性交体位,由于在性交时会使男性产生强烈的征服感和满足感,因此,后入式带给男性的心理刺激要远远超过其他体位。那一晚,方木站在夜色深沉的天台上,整个城市的夜景尽收眼底,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脚下光影摇曳的车河。  粗暴的前后耸动,身下服饰高贵的女人在无力的挣扎。在视野开阔的高处痛快地一泻而出。  方木闭上眼睛。  这个城市某个高档住宅中,那个焦急地等待自己妻子的男人,你没有想到你的老婆正在我跨下像狗一样的被我凌辱吧?  也许在他眼里,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女性生殖器。  他一定在那一瞬间感到了征服这座城市的快感吧。  那么,在现实中,他就一定是一个失败者。  将不正常的性虐杀行为作为发泄对社会仇恨的方式,这意味着性行为对他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既让他感到超乎常人的好奇、神秘、兴奋,又让他感到羞耻。如果男性能够在早期与女性建立起正常关系的话,那么这种对性的过分强烈的感觉会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而慢慢消除。因此,凶手很可能是一个与女性无法建立正常联系的人,而这种人,往往在一个缺乏女性关怀的环境中生活。同时,具有这种性心理的人年龄不会太大。一来,如果年纪较大,就可能通过其他正常的社会经历及时消除这种心理,二来,这种心理往往在青春期出现,那么,如果他年龄较大的话,早就会犯案,而近年来并没有类似案件发生。  因此,凶手:男性,年龄不会超过25岁,家中没有女性长辈,或者只有兄弟,具有挫败的人生经历。  关于案发地点。建筑工地的顶层,诚然是满足凶手征服城市心理的好地点,同时也意味着他对于这类场所的熟悉。因此,凶手应该是一个在建筑工地有从业经验的人。  而这样一个性心理异常的低收入者,可能去过某些色情场所。嫖娼?应该不会,即使有,次数也不会太多,因为他的经济条件不允许。  比较合适的地方是那些低档的,常常在午夜之后放黄色录像的录像厅。  尸检表明,其中一个女性被害人左手的指甲断裂,而断离的指甲就落在尸体仰卧的位置附近。奇怪的是,在所有被害人中,这名死者身上的伤痕最少。这说明死者对于强奸并没有进行过分激烈的反抗,结合指甲就在尸体不远处找到的情况,指甲可能是在凶手强暴被害人之后,在动手勒杀她的过程中,由于被害人的拼命挣扎造成的。在断离的指甲中发现了不属于被害人的皮肤组织(血型为A型),那么死者的指甲很可能是在和凶手的身体接触后被撕裂的。由于凶手采用的是背后勒杀的方式,所以被害人的双手能够接触到的部位有限,最大的可能就是凶手的双手。方木注意到指甲是被撕裂而不是折断。这就意味着指甲在划破凶手的皮肤的时候,肯定与某种物品接触后发生撕裂。手上的什么东西能够把指甲撕裂呢?方木首先想到的就是手表,而且极有可能是金属质地。一个在建筑工地从业的人,戴一块金属质地的手表,这本身就有点不同寻常。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想表现出他的与众不同。  那他就应该是一个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人。  在建筑工地打工——具有一定文化——有人生挫败的经历——年龄不超过25岁。  最贴切的答案是:一个来自农村的高考落榜生。  如果是这样一个人,那他一定还有其他的方式来表现他与其他在工地打工的农民工的差别。  例如,与农民工们油腻的长发不同的干净利落的短发、表明他“知识分子”身份的眼镜,也有可能是一件区别于沾满水泥的工作服的白衬衫。因为用了某个体位,所以凶手就是一个不超过 25 岁的 loser;因为凶手熟悉工地且带了一块表,所以凶手就是农村的高考落榜生,而且穿白衬衫。看了主角的推理逻辑,我已经被吓尿了。推理当然可以推导出结果,无论怎样不可思议,如果排除其他所有可能性之后,也是成立的。但是毫无证据,直接得出一个奇怪的结果,无疑是不能令人信服的。简单而言,推理小说有两大最重要的因素,即 trick(诡计)和 plot(情节)。一般来说,本格推理讲究 trick,作者会绞尽脑汁构想各种诡计。在《心理罪》里就简单了,凶手致力于模仿史上各个著名的连环杀手,然后作者就很 happy 的把各种犯罪手记搬到自己的书里,还真是轻松啊。在这部书里,凶手先后七八次犯案,警察没查到任何指纹、DNA 残留、脚印、也没找到摄像头监控,找不到很多案子的第一现场,也不知道凶手是用什么工具搬运尸体的。下文里 邰伟 就是负责侦办此案的警察,你们感受一下他的工作水平:  “你说什么?”邰伟一下子从方木的床上跳起来,“图书馆的那个人?就是戴个眼镜那个?”  方木点点头。  ......邰伟皱着眉头,“可是他看起来挺斯文的样子啊,真是人不可貌相。”  “我也没说凶手就一定是他。只是我们曾经分析过,凶手应该是一个精通心理画像的人。现在看起来,这个学校里,除了我和乔老师,就只有孙普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从目前来看,好像没有证据能证明他是凶手。”  方木想了想,“我们都见过凶手,你还追过他一段。怎么样,能不能跟孙普对上号?”  邰伟冥思苦想了一阵,“身高好像差不多。可是那天晚上凶手穿着一件长风衣,而且光线很暗。我也确定不了他们是不是一个人。”  方木有点泄气,不吭声了。  ......  “那我们岂不是什么也做不了!”邰伟有些不耐烦了。作为外行我们都知道:对于嫌疑人,可以调查他的不在场证明,可以调查他的犯罪动机,可以搜查他的住宅查找证据(需要一些手续),最不济还能盯住嫌疑人避免他继续犯罪。结果呢,这位警察什么也做不了,后来还被凶手绑架了。废材到这种程度,我已经不知道是警察弱智还是作者弱智了。当然了,trick(诡计)不够可以用 plot(情节)来凑,社会派推理小说讲究动机,能把这块写好也不容易。在《心理罪》里,凶手是一个大学图书馆助教,早年研究犯罪心理学,后来协助警察破案,因故被撸了下来。后来他的学弟,也就是本书的主角方木,也研究犯罪心理学。因为嫉妒学弟在学校大会上受到表扬,凶手犯下模仿史上多个变态杀手犯案,只为跟学弟争风吃醋。我擦,冤有头债有主,三十多岁的学长嫉妒学弟被老师表扬,已经够弱智了。你杀了他也就罢了,非要杀一圈主角周围的人,还希望主角猜不出来谁是凶手。这样相爱相杀的剧情也太烂俗了。主角也是一样的玛丽苏,动不动就“我是全世界XX,你们不要靠近我,否则会带来不幸哦”。我不禁想到一张神图:虽然说推理小说里中二的侦探和中二的凶手都有不少,不过配合这么默契的不多,真不愧是师兄弟啊。看了这么多,这本书到底是什么玩意,你们也都知道了。我其实也不想这么吐槽一部国产推理小说,不过看了豆瓣上几百个五星好评,还是不吐不快。国内不缺炒作夸张的人,就缺扎扎实实写一些好作品的作者。都是看推理小说的人,还能被你们这些书托骗了不成。
雷米的推理是根据结果来推导原因,根据已知来推导未知。用逻辑不能证明某些因素的不存在来支持单一条件下的因果关系。这个,是所有流行推理小说的主流,原因就是犯罪的是人,人心是不可能用逻辑来推理的,所以只好用因果关系和相对单一的现场环境来局限这个几乎无限可能性的人心。总而言之,好小说也是小说,不能太较真,喜欢看就好。
期待下一部。
是我看过最棒的侦案类小说,场景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都有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有艺术夸张但又不脱离现实,每一个不起眼的情节都为后文做了铺垫,而且,从每一部作品的完成都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功力都是在不断进步的,另外,非常赞同@布莉吉的回答,画面感非常强,可以说是运用拍摄手法在描述场景。但对于城市之光这部,略吐个槽,开头的吃麻辣烫的大汉为何到结尾就没交待了?这是下一部的伏笔吗?
事实上我觉得雷米的短篇才是最让人感悟至深的!比如智齿等!心理罪前两部好看,到教化场是高潮,后面个人觉得不咋地了!感觉有点理想化!
《心理罪前传:第七个读者》、《心理罪:画像》、《心理罪:教化场》、《心理罪:暗河》、《心理罪:城市之光》,欲罢不能。吴涵、赵普、杨锦程、梁四海、江亚。
针对某些反对意见说说男主的犯罪方法吧……原本写在评论里发现太长了干脆亮出来匿名用户对凶手犯罪动机的吐槽是很有道理的,小说后半部确实有为了撒狗血强行降低智商的都合主义存在,但书中男主角的破案手法并不是作者拍脑袋空想,在很多其他作品里也出现过“犯罪心理画像”这种描写,这是一种通过犯罪心理学,通过蛛丝马迹来描绘(猜测)凶手性格、年龄、社会地位、潜意识诉求、宗教信仰、性癖好等心理形象。它尤其经常被运用于对变态杀人犯的搜索,因为对这些形形色色的杀人狂,一般通过排查死者社会关系分析杀人动机之类的太难了。起源于美国,据说现实中有成功案例。《沉默的羔羊》系列,尤其是美剧《汉尼拔》就是围绕这种破案手法来讲故事的,里面男主角威尔的破案方法更是玄之又玄,不喜欢的骂一句扯淡不为过但毕竟,解决一个案子的手法有多种,有警察会去化验毛发,有警察会从嫌犯言论中发现漏洞,有警察会排查监视录像,有警察去找心理医生帮忙也不是不可以的啦不过凶手动机这部分真的很牵强
心理罪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犯罪心理小说,没有之一,罪全书个人感觉与之相差甚远。文中逻辑细节环环相扣,内容铺垫恰当,给人一定要读完的冲动。尤其是一些蛛丝马迹给人很强的代入感,个人表示非常喜欢,我特别想中国能过多出一些好的作家作品,日本如东奎吾,宫部美雪等人案件设计的都很不错,但是对我我们国内读者在叙述和描写上面总觉得怪怪的!总之,特别希望多一些这种类型的好作品。另外推荐一下周皓辉的小说也不错,如果有空可以看一下。
先看了太多经典。之后才听说这一系列《心理罪》。看了一部之后只能说由奢入俭难吧。
原著没看过,但看了两集网络剧「心理罪」,感觉有点像名侦探柯南,警察破不了案,有小鲜肉帮忙
雷米擅长虐。行文随粗糙,但总体情感悲悯而感动,有点李西闽的味道。我相信他会越写越好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米 心理罪全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