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务航空服务和空中乘务发展的历程

中国空姐发展史(组图)
中国最早一批空姐产生于何?时据记载,产生于1938年。1929年,由美国寇蒂斯·赖特飞机公司与中国国民政府合作,成立了民国第一个家民航公司——中国航空公司(简称中航),但那时的飞机上还没有空姐
旧时中国的空姐招聘条件很严格,据当时《申报》记载欧亚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的前身)1937年首次招聘空姐的条件是:年龄20—25岁之间、体貌端正、身高1.5米—1.7米之间、体重40—59公斤,能讲国语、粤语、英语,并能读写中英文字。
由于条件的限制,直到1938年1月才有了6名合格的空中小姐。
直到1948年,中航的空姐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也才20多人。
当时,中航和央航的空姐加起来也就几十人,空姐工作也算是很正规了,象C—200这样的大型客机已经有两名空姐服务,一般的飞机还只有一名空姐服务。
图为解放前的空姐。
图为解放前的空姐。
图为解放前的空姐。
图为1947年9月,中国航空公司第一空勤组的两名空姐。
图为解放前的空姐。
图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空姐。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第一批空中乘务员走上飞机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服务。
毛泽东乘机时曾亲切地称空中服务员为红色空中小姐,红色空姐成为那个年代共和国天空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970年代,中国民航隶属空军。那时,中国空姐的服装无论在样式上还是在色彩上,都很朴实,但与国际上先进航空公司相比有很大差距。
图为新中国第一代空姐。
图为新中国第一代空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空姐。
根据专家介绍,早在1975年开始,乘坐中国民航国际航班的旅客都免费赠送茅台酒1瓶。后来改为免费供应,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取消。上海一位资深民航专家说,以前一些航班的头等舱确实配有茅台酒,“我是1974年参加工作的,飞机上大龙虾我没见过,但茅台酒是有的”。
成都第一代空姐。
少数民族空姐玛丽娅是上世纪70年代的新疆第一代少数民族空姐。
少数民族空姐玛丽娅。
少数民族空姐玛丽娅。
少数民族空姐玛丽娅。
安徽第一代空姐。
80年代的空姐旧照。
80年代空姐服装。
80年代在飞机上服务的空姐。
上世纪80年代,空姐打扮得很漂亮。
上世纪80年代的空姐。
上世纪80年代的空姐。
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成立,中国民航和中国空姐真正开始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
上世纪的中国空姐。
1993年,深航首批空姐。
1993年的空姐。
图为毛泽东专机与20世纪的空姐。
时至今日,空姐已经成为热门职位,每年应聘的人不计其数。图为空姐招聘会现场。
图为空姐招聘会现场,要经过严格的检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西翔航空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西翔航空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西翔航空-----是成都西翔航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教育品牌·即“国家(National)紧缺航空(AVIATION)服务人才强化培养计划”,旨在通过 政府引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充分利用行业优势资源,构建一个大型、高质量的集机场建设运营政策研究、人才培养、企业实习、输送就业于一体的航空服务人 才培育平台。按照国际先进的职业人才教育模式,培养出一批职业化,实用型人才,以缓解我国当前航空人才紧缺及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从而促进临空产业的可 持续发展。主要以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为特色,专注航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开设:空中乘务、国际空乘、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民航机务工程、航空地勤服务、国 际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学生由学院负责安置到全国各大机场、航空公司、大型企事业等相关单位就业。学院现有3000余名学生,是西部最专业民航空地勤人才培 养基地,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在校学生能够获得民航安检员、民航客运员、民航货运员、民航危险品运输员等民航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民航学院。
外文名: Xixiang Aviation
中文名: 西翔
所属地区: 中国成都类别: 职业培训
主要院系: 空中乘务,国际乘务,服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民航机务工程等
主要奖项: 弗雷德奖学金,弗雷德助学金等西翔航空[1-2]教学过程完独创性地提出了建成了标准的模拟训练舱,西翔航空[3]“职场模拟舱”其中比较敏感却无损教学效果的部分内容进行虚拟化后形成的。在一个设计完善的虚拟企业脚本中,含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管理架构,还详细地描述公司发展历程、员工介绍和薪酬结构,以及工商、税务、业务,甚至包括非常具体的公司管理制度条文。在虚拟企业脚本中,设计了以规范高效运作、、健康企业文化为主旋律的职场环境[4]。同时,也不回避公司内亲属任职、办公室政治、违规业务操作、企业间恶性竞争等不良现象,为的是将企业环境的真实性最大限度地还原到教学过程中[5]
西翔航空[1]、科学规划、组织,构建一个大型、高质量的集机场建设运营政策研究、人才培养、企业实习。国际先进的职业人才教育模式,设:空中乘务、国际乘务、航空服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民航机务工程、国际酒店管理。西翔航空[1-2]二零零八年开始,学院先后与四川爱华学院、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艺术职业学院等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开办了不同学历层次的空乘专业。为贴近用人单位需 求,公司发挥与各航空公司合作的资源,协助办学单位把入学关,历年招生专业加试及体检,均聘请国航,东航,南航,厦航,美西北航,英航等国内外 航空公司的招乘和人力资源管理部负责人任评委,按航空公司招收乘务人员标准进行专业加试;请民航体检队按民航总局《乘务人员体检标准》进行严格体检,合格 者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几年后,学员经过《》、《第二外语》、《》、企业管理、计算机、市场营销、心理学、公关文秘、礼仪与形体训练等 相关课程学习,以较高的综合素质、优雅的举止、良好的形象、较强的公关能力、踏实的专业知识,受到各航空公司的欢迎!在公司的推荐和运作下,截止目前,空 乘专业已先后有170多名毕业学生被国内外各航空公司录用,此外不少同学还被大型企业,电视台,外资企业选作形象代表和主持人[4-5]。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民航空中乘务员,有较强的外语水准,全面的民航运输知识,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并受过乘务专业基本训练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1]培养具有适应外航空中服务的国际化的专业乘务员和乘务管理人员,满足国外航空公司对中国籍空乘人员的需求.[2]培养具有机场服务与管理基本知识,民航运输和机场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综合素质高的实用型人才[3]。培养掌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民航安全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4]。培养具有较强的飞机发动机基础理论、民用飞机运行品质、安全可靠性分析、民用航空器设计、制造与维修及工程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5]。培养具有良好的语言应用和公关能力,掌握国际酒店管理基本经营、管理理论,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和社交能力,具备酒店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以及旅游业相关知识[1]。学 院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中心,设航空港和九江两个校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环境优美;各校区设施齐备,设有计算机房、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形体房、民 航安检实训室、VIP贵宾接待实训室、空乘模拟实训机舱、话务实训室、票务实训室,完全满足教学和培训的需要[3]。“理论+实训+就业”培养模式的优势
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大学长于理论教学、实训基地熟悉行业发展动态的特点,使学生在大学的理论学习环节中能接受根据对用人企业的典型需求调研而制定的课程,抛弃一切花拳绣腿,全力学习掌握潮流、主流的技能[3]。
实 训环节所有指导老师都具有多年航空行业从业经验,在一年半的实训过程中,每名学生将积累5个以上的岗位工作经验,这相当于普通专业大学生毕业两年的工作经 验。同时在全真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中,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能得到显著提高。可以这样说,作为毕业生,在走出校门的时候就具备了成为项目组长的资格,在竞争 中更容易快速脱颖而出[1]。
当 完成3-4年高强度的学习后,每一名毕业生都可以依托于四川爱华学院航空服务专业的就业渠道,获得一份专业对口,能发挥自己所学、所长的工作。我们承诺为 每一名毕业生安排工作。所有学生都将签订就业协议,通过四川爱华学院航空服务的就业渠道使他们直达工作岗位,实现学生从大学课堂到企业的无缝过渡[5]。
学 院师资力量雄厚,高级职称及教授65人。硕士研究生占35%,其中本科学历占93%,聘请专业外教担任航空英语教学,有民航“空姐、地勤”工作经历的资 深教师5名,常年聘请各航空公司具有丰富航空服务经验的优秀师资为学生授课,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专业知识。并有计划地选派年轻教师到高校和民航企业深造,以 培养适应民航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带头人[4]。  学院建有多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培训可获得由中国民航颁发的《民航客运资格证》、《民航货运资格证》、《安检证》等多种民航业及相关行业岗位资格证书[3]。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图1:“开心簕杜鹃”乘务组:万米高空传递祝福
  民航资源网日消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时间的年轮滑过2012年,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Shenzhen Airlines Ltd.,简称“深航”)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9个春秋。回首紧扣时代旋律的19年,回首充满坎坷挑战的19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深航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旅客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
  为庆祝深航开航19周年,“开心簕杜鹃”优质服务示范组在多个航班上与旅客共同为深航开航庆生,在蓝天白云的见证下,在万米高空将祝福精彩传递。同时,深航女孩官方微博也在新浪微博平台开展了有奖转发线上活动,向广大粉丝征集开航祝福语。
  开航19周年,客舱服务部通过多种形式活动的开展,邀请旅客和网友一起回顾深航的发展历程,一同寄语深航的美好明天。在虚拟与现实互动的愉快旅途中,分享精彩难忘的空中故事。
  图2:“开心簕杜鹃”乘务组:万米高空传递祝福。
“开心簕杜鹃”乘务组:万米高空传递祝福
  “今天是9月17日,是深航开航纪念日。19年前的今天深航第一架飞机、第一个航班承载着特区人的梦想在深圳启航。”在不同的航班上,一段相同的乘务长客舱广播,拉开了“开航19周年”机上活动的序幕。
  在ZH9919深圳飞往上海虹桥的航班上,郑晨乘务组首先邀请了几位多年来经常乘坐深航班机出行的常旅客朋友与大家共同分享他们与深航的成长故事。王英华女士自告奋勇走到前舱,“我今年62岁,93年第一次坐飞机就是深航的航班。直到现在,将近二十年了,我依旧选择深航,像家人一样的温馨。今天有缘为多年来我支持的深航过19岁生日,心里十分开心,祝福深航到永远。”简短的话语讲述着王女士与深航的故事。随后的有奖问答环节,乘务组围绕着深航的发展历程设立了五道问题,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最终王女士以五道题目全部答对的优异成绩获得了该环节送出的第一架“大运号”飞机模型。
  在ZH9973深圳飞往成都的航班上,汪瑛乘务组通过机上广播向旅客详细介绍了深航19年的发展历程,并将珍藏版飞机模型送给客舱里的小朋友。一位名叫冯意的小朋友是当天航班上年纪最小的乘客,她的母亲说她现在已经是尊鹏俱乐部的会员。乘务长汪瑛在深航开航初期便来到公司从事乘务员工作,伴随着深航的发展,她将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她深爱的蓝天。在航班结束前,汪瑛亲自带领乘务组为旅客送上了开航19周年特别推出的手语操《感谢你》,一段手语承载着太多的感动,这份感动也赢得了旅客的热烈掌声。
  在ZH9931深圳飞往哈尔滨的航班上,高悦乘务组将事先准备好的祝福板拿进客舱,邀请旅客将写满祝福话语的纸贴贴在祝福板上。“长大后我要当飞行员,开着飞机带着深航的漂亮姐姐去美丽的地方。”一位小旅客稚嫩的话语感动了乘务组,也感动了在座的所有旅客。
  在ZH9829深圳飞往大连的航班上,田烨乘务组将客舱布置得格外喜庆。互动环节,旅客纷纷走到前舱,通过广播讲述各自的深航情缘。一个个看似平淡的故事,表达了旅客对深航的认可;一句句充满温馨的祝福,传递着旅客对深航的支持。
  图3:“开心簕杜鹃”乘务组:万米高空传递祝福。
深航女孩官方微博:生日祝福微博传递
  “‘深’情一片,‘航’程万里;‘生’在特区,‘日’新月异;‘快’马加鞭,‘乐’享九州。祝深航开航19周年,生日快乐!”这是微博粉丝@深陷的苍穹 在深航女孩官方微博留下的生日祝福。看着网友送上的每一句祝福,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对每一个深航人的鼓舞和鞭策。
  “深航女孩”作为深航全力打造的两个子品牌之一,在开航19周年之际,利用新浪微博平台发起了有奖转发征集祝福线上活动。活动得到了微博粉丝的热情参与,在短短的5天时间里,活动微博被转发4584次,评论3493条。
  成绩记载着历史,更寄托着希望。十九年征程,十九年收获,在深航开航19周年之际,带着旅客的祈盼与祝福,“民族之鹏”必将在无际的天空展翅高飞。
  图4:深航女孩官方微博:生日祝福微博传递(供稿:,
延伸阅读:
相关评论   [] [ ]
严禁发布违者法办!股票/基金&
【追忆厦航成长史?讲述】:蓝天一梦三十年
编者按  民航资源网日消息:时光飞逝,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沧桑巨变,转眼间厦航进入而立之年。随着厦航30周年庆典日子的临近,我们收到大量的纪念性文章和新闻线索,讲述与厦航共成长的故事。这些故事,勾画出30年来个人、企业、时代的成长历史,从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到厦航创业的艰辛,守业的不易,立业的精神。“追忆厦航成长史?讲述”,与大家共同追忆历史,铭记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总结经验,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激励后人,为厦航基业长青前仆后继。  蓝天一梦三十年  十七八岁的年纪没有深沉,开始成熟的生命梦想缤纷。仲夏凤凰花又开,少男少女踏上了新一轮逐梦之旅,期待在万米高空奏响生命的乐章。他们在最美好的年纪遇到厦航,情缘一生,披星戴月,风雨兼程。一去三十年,他们畅翔于蓝天,以最优质的服务诠释青春。时光琥珀锁住了一代代厦航空中服务团队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一同走进厦航乘务队的初始,聆听不老的动人故事。  人物名片  庄秋红,1985年8月高中毕业后加入厦航,是厦航招收的第一批空中乘务员之一。先后担任乘务班班长、乘务队队长、空中乘务部副总经理,亲历厦航乘务队的初创、发展、壮大。2014年4月,她不事张扬,悄然告别了挚爱的蓝天岗位转到地面工作,继续为厦航的乘务事业默默奉献。  仲夏邂逅 情缘一生  1985年的夏天异常的闷热,知了歇斯底里的长鸣,黑白电视机前上演着热播港剧《霍元甲》。那一年,是我们的毕业季。  那时的大学录取率约在3%-4%,老师家长们都在为我们这些成绩“中不溜”的学生前途发愁。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一天老师突然在班上宣布,“厦航要到泉州招收空中乘务员了!”班里顿时像炸开锅似的,空乘的概念在当时的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空乘是怎样一个岗位”,“这个职业要求怎样的条件”,带着种种疑问,尤其女生的讨论无比激烈。  不满十八岁的我抱着试试的态度参加了面试,谁想竟在众多竞聘者中顺利入围,尔后参加体检。当年的体检是按照空军招飞行员标准,科目比现在多,还要求坐上转椅,考验平衡能力。80年代的泉州比较封闭,我也没什么机会出远门,还是挺依赖家里。母亲听说我要做空乘后,便一直念叨着:“饭要吃饱,睡要睡暖。”临行前还准备了一张很厚的床垫让我带走。最初飞行的那几年是睡上下铺的硬板床,这张床垫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现在仍躺在我的衣柜。  “鹭”飞东南 寻梦蓝天  不久,公司派来面包车,我走出家门。原本信心满满,谁想一离开家在车上就稀里哗啦地哭起来。终于到达厦门湖里的临时宿舍公寓,15名花季女生外加1名帅哥组成了厦航的第一批空中乘务员。在民航专业学校学习乘务地面理论课程后,由于公司的飞机还未到位,我们又去广州,由南航带飞。  在南航带飞,是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师傅是标准的广州人,普通话并不标准,在演示的过程中时不时地蹦出一句粤语,弄得我云里雾里。我胆小,不敢多问,怕师傅批评。一开始上机培训,我早早就来到客舱等乘务组。当乘务长上机后,我主动上前询问该干什么。乘务长看了我一眼,大声说:“你看不到那一摞报纸,不会叠啊!”从那以后,我一上机就先叠报。  当时没有机组车保障,大家都把飞行箱捆在自行车后座,踩着自行车到停机坪,自行车就停在机坪上的停车棚里,然后直接上飞机,航班结束后再踩着自行车回招待所。  我们一行16人会说闽南话,顺理成章地被安排执行厦门―航线,全程总共4个多小时。当时执飞这条航线的机型是苏联产的三叉戟,约有110座,设备很旧,布局也不合理,舱位之间用简易的帘子作为隔断,机上也没有热水器,热水要从地面带。  艰难起步 相扶相助  在南航带飞的每一天,我无时无刻不盼望着公司的飞机早点到来,尽早结束“寄人篱下”的工作生活状态。1986年,厦航第一架波音飞机B-2516落户,我们终于回家了。  从广州回来后,我们的宿舍从湖里搬到了莲花新村玉荷里,100平三房一厅的套房住了8名乘务员。房间里没有电视,没有热水器,仅有一台姐妹们凑钱买的小电炉,冬天洗浴全靠它。那时有个默认的烧水模式:谁先飞回来,就帮晚归的烧热水。电炉经过超负荷使用,插头的电线都裸露出来了,电炉丝也经常外翘,我们就自己动手修。  唯一的食堂是在两栋宿舍楼中间搭建的铁皮屋。食堂的管理员是闽南籍的,待我们像“大家长”,可好了。“你们要不要下肉羹汤!”他常常吆喝着。黄瓜肉羹汤是那时的美味。唯一的机组车,既要保障空勤人员执行航班,又要保障公司领导地面员工上班。那时的公司领导和员工要早早乘第一个班车进场,直到最后一个航班退场。  航班中,大家轮流当乘务长和各号位乘务员,配合相当默契。早期的飞机没有烤箱和存储餐食的餐车,航班中只能供应冷餐。我们送饮料基本用扛,送餐基本用盘子托,对身体的考验可想而知。当时不配机组餐,我每天飞行结束,还要赶着买菜,准备第二天飞行的口粮。那时最简单的便当莫过于非洲鲫鱼和炒鸡蛋。在准备飞行便当的过程中,男女同胞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帮助,也成就了不少厦航幸福小家。  顺势发展 蒸蒸日上  90年代初期,民航业快速发展。那时民航规章还没有小时的限制,我们一个月的实际飞行时间达150小时。  当时,香港航线的头等舱均为分餐服务,主食和主菜不是地面配餐,而是装在盒子里,在机上配完并烘烤,然后按照菜色深浅,整齐地摆放在9寸盘上。香港航班是中午出发,常常满客。一时间,旅客、机组都要用餐,乘务组果真练就了三头六臂。为保证饭团形状美观,米饭要求扣到九寸盘前要先倒到专用杯子里,再倒出来。这样的高标准,动作稍不利索就会掉队,大家都卯足干劲向前冲。  现在回想是挺艰苦,可我们当时一点都不觉得。大家都是这样经历过来的,作为年轻的航空公司成员,把每天的工作做好,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1994年初,厦航乘务队获得“中国民航服务质量上台阶最佳乘务队”称号,此后乘务队不断发展壮大。我成功竞聘班长,成为当时的“三红示范班”之一,开始走向了管理岗位,为了完善、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以符合岗位要求,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选择继续教育完成学历提升。  2001年我们从莲花搬迁到洪文,有了自己的乘务大楼,幸福指数大幅攀升。此时乘务队或者乘务分部仍然下设在客舱服务部或旅客服务部下面,我也从队里轮岗到质检开发处。2010年12月空中乘务部正式成立,成为了公司的一个二级部门,这是乘务队伍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白驹过隙,30年前的人和事仿佛就在昨天。作为一名与厦航共同成长的老员工,见证了公司、乘务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人们都说不可复制,厦航模式更不可复制。2003年非典时期全员减薪,我们依然倾情工作,与公司共度难关,最终开创业内佳绩,这些情景又都历历在目。  能吃苦、不计较、甘奉献、勤专研、善团结是厦航人珍贵的精神瑰宝,相信在这样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引领下,厦航必将乘长风破万里浪,一鹭高飞、远航!  0荐闻榜
(责任编辑:HN666)
07/24 21:3707/24 21:3607/24 20:2807/24 15:4607/24 12:1307/23 06:2507/21 02:1907/20 08:13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乘服员和乘务员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