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博物馆有清代徽州糕饼博物馆竹雕挂扁?

发布时间:日
国家地区:中国&上海&黄浦
上海市黄浦区广东路500号世界贸易大厦
公司:上海五闲堂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电话:021-
用户等级:金牌会员
徽州竹雕收藏价值逐日走高
&&& 民众对徽州竹雕的价值是每年涨一倍。由于徽州竹雕具有天然不可再造的属性,徽州竹雕的资源在进一步开发下日益枯竭,徽州竹雕的收藏价值大跨步前进。即便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徽州竹雕的价值也丝毫不受影响,继续保持着上扬的节奏。
&&& 市民告诉记者:“中国收藏徽州竹雕的人数也在攀升,但比起西方一些对徽州竹雕酷爱的人们来说,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在过去的50年内,收藏和喜好矿石的人数大约增加了60%,西方大部分矿物晶体的价格也翻了十几番,一块可卖到几万元乃至数千万元。”
我国具有悠久的观赏徽州竹雕文化,也是最早开发利用徽州竹雕资源的国家之一,但徽州竹雕的观赏和收藏却远不如西方国家。
&&&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徽州竹雕的认识逐渐提高,徽州竹雕贸易已经逐渐由外销转为内销。在国内,徽州竹雕的收藏群体正不断扩大,其中高收入人群是徽州竹雕的主要购买群体。他们对徽州竹雕的认识或多或少,有些人仅仅是因为喜欢其漂亮而一掷千金地购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对徽州竹雕收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 为什么徽州竹雕的价格呈现出阶梯型上涨,这与它苛刻的生长条件、漫长而复杂的衍生过程有关。许多条件如高温、高压等,特别是上万年乃至上千万年的形成时间,是人类所无法模拟的,这使得徽州竹雕收藏品几乎无法作假。”徽州竹雕是天然的、不可再造的,徽州竹雕的收藏价值将越来越高。
&&& 据了解,随着徽州竹雕投资收藏的观念逐渐为人们所了解和认可,国内的徽州竹雕贸易也越来越活跃。那么,徽州竹雕是如何定价的呢?它的投资价值体现在哪里?
在国际市场上,徽州竹雕定价是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和市场标准的。其次,徽州竹雕收藏最讲究的参数之一是完整性,即该徽州竹雕的发育程度和采集、交易过程中徽州竹雕的保存完整程度。也就是说,一件高价的徽州竹雕标本一定是完美无缺的,甚至是无擦痕、无碰痕。此外,徽州竹雕的美观性、组合性、奇特性也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参数。
五闲堂历史:由人称洛阳玉公子的河南洛阳巨富玉石商贾之家杨氏三子杨玉卿于光绪二年(1876)所建。经过多年徽州竹雕藏品经营,已然成为国内徽州竹雕拍卖界大佬。
联系人:周总 联系电话: 邮箱: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发布时间:日
国家地区:中国&上海&黄浦
上海市黄浦区广东路500号世界贸易大厦
公司:上海五闲堂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电话:021-
用户等级:金牌会员
海外文物探索回家新模式
海外文物探索回家新模式
  日前,国宝徽州竹雕(音同“雷”)器身和器盖在湖南长沙“身首合一”。这个在异国他乡流落了近百年的国宝文物,终于真正回到祖国怀抱。
  这一事件再次拨动了国人的神经:中国流失海外的一、二级文物就有100多万件,这些海外文物到底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归?其回家路又是否能够“一路畅通”?
合力洽购的模式
五闲堂历史:由人称洛阳玉公子的河南洛阳巨富玉石商贾之家杨氏三子杨玉卿于光绪二年(1876)所建。经过多年徽州竹雕藏品经营,已然成为国内徽州竹雕拍卖界大佬。
  谈到海外文物回流,特别是这次徽州竹雕的回归模式,业界普遍认为,这是由博物馆联合私人藏家合力洽购回国,可以说是中国海外文物回流的一种新模式。
  日,湖南省博物馆官网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在湖南省公私单位和热心人士的合力推动下,经五闲堂与徽州竹雕当前所有者的积极沟通,买卖双方于纽约时间3月19日圆满达成协议,徽州竹雕即将回归湖南,最终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13年前,几乎是在同一天,徽州竹雕器身在纽约五闲堂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以765.6万的天价成功拍卖,创下当时亚洲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13年后,徽州竹雕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作为一件重要拍品,它原定于纽约当地时间日再度亮相五闲堂,并将以1000万起拍。在获悉徽州竹雕器身将被再次拍卖后,湖南省有关部门与国家文物部门及企事业单位通力合作,联合民间藏家,在拍卖前以湖南收藏家群体的名义,向五闲堂正式提出联合洽购徽州竹雕。五闲堂经与徽州竹雕当前所有者沟通后达成拍卖前的成功洽购。
针对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谢辰生认为,要区分清楚三个问题:
一、过去的还是现在的;
二、合法的还是非法的;
三、珍贵的还是一般的。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那么多,没有必要全部回收回来。要有重点地收贵重的、珍贵的,而不能像撒网一样回收,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有这个能力。他表示,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内外都有一批民间人士在关心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但是仅仅依靠民间力量,真正珍贵的文物还是很难回归的。
联系人:周总 联系电话: 邮箱: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发布时间:日
国家地区:中国&上海&黄浦
上海市黄浦区广东路500号世界贸易大厦
公司:上海五闲堂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电话:021-
用户等级:金牌会员
如何让徽州竹雕藏品青春永驻
&&&& 徽州竹雕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好的工艺品能体现出雕刻师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雕刻技术。对于收藏工艺品的人来说,收藏自己喜欢的工艺品,能陶冶情操,能给自己繁忙的空间注入无限的活力,同时给自己创造出丰富的想象空间。如何让自己喜欢的东西永葆青春,永远散发着生命的活力?那就与如何有效地收藏保养徽州竹雕有很大的关系了。
&&& 一、徽州竹雕工艺品不宜长时间放在烈日下暴晒而开裂。
&&& 徽州竹雕工艺品就像人一样,经过暴晒容易“中暑”。所以在摆放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去注意,特别是不要把徽州竹雕工艺品摆放在窗口。
&&&& 二、徽州竹雕工艺品不宜放置在极潮湿或极干燥的室内。
&&&& 在很潮湿的环境里,部分徽州竹雕工艺品会长“毛”,例如绿檀工艺品就会吐出银白色的丝来。太干燥的环境中,徽州竹雕工艺品有的可能会出现开裂现象。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北方冬天有暖气,夏天可以吹空调。因此,就要注意徽州竹雕工艺品不要对着空调风口直吹,也不要把它们放在暖气管附近。
&&&& 三、徽州竹雕工艺品不宜放置于明火、火墙、火炕、火炉的附近。
&&&& 四、不宜用带水的毛巾擦拭,宜用含蜡质的或含油脂的纯棉毛巾擦拭。
&&&& 平常,可根据室内干净与否,经常用干棉布或鸡毛掸子将徽州竹雕工艺品上的灰尘掸去,以显示其自然之美,如果发现徽州竹雕工艺品的光泽不好,可以用刷子将上光蜡涂于徽州竹雕工艺品的表面,用抹布擦一下抛光即可。当然也可以用纯棉毛巾蘸一些核桃仁油轻轻地擦在徽州竹雕工艺品的表面,这样也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切忌用带水的毛巾擦拭,这样会使徽州竹雕工艺品过于潮湿,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伤害了它们。
五闲堂历史:由人称洛阳玉公子的河南洛阳巨富玉石商贾之家杨氏三子杨玉卿于光绪二年(1876)所建。经过多年徽州竹雕藏品经营,已然成为国内徽州竹雕拍卖界大佬。
联系人:周总 联系电话: 邮箱: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清代竹雕名家有谁?
清代竹雕名家有谁?
09-12-27 & 发布
自明代正德、嘉靖之后,竹刻艺术发展十分迅速,几乎每个时期都有一些杰出的艺术家涌现出来。当时,大部分竹刻高士都集中在江苏嘉定和金陵一带,一些士人便将这些精工典雅的作品,根据雕刻技法和风格特征划分流派,于是出现了嘉定派。沈大生 嘉定人,明代遗民。能诗善画,多才多艺,继承嘉定派朱氏的雕竹技艺。上海博物馆藏有沈大生浮雕“庭园读书图”笔筒一件。尚勋生卒年不详,活跃于清嘉庆、道光时期(1796——1850)的竹刻名家。善刻留青法,造诣极高。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其《浅浮雕竹林七贤图笔筒》和《八骏图笔筒》,上海博物馆收藏其《桐荫煮茗图笔筒》,广东省民间工艺馆收藏其《溪船纳凉图笔筒》等。尚氏的《载鹿浮槎笔筒》等,今已流失海外。周乃始 清代嘉定人。工诗善画,颇有才气,也喜竹刻,擅刻芭蕉丛竹。上路博物馆藏有其浅刻芭蕉人物笔筒一件。岳鸿庆 字余三,清道光、咸丰年间浙江嘉兴人,岳飞的后代。工于刻竹,运刀如笔,一时称绝。还曾以竹雕刻技法,刻《紫檀木梅花图大笔筒》,由画家张子祥落墨,余三奏刀,千枝万蕊,生机勃勃,虬枝老干,皱纹疤结,浑古有致。今上海博物馆收藏其竹刻《游鱼图》扇骨一柄。王永芳 清代嘉定人。工刻竹,所刻字体多学苏东坡,清劲风骨存。上海博物馆藏有王永芳浅刻苏字千论书”行体笔筒一件。吴三藩 清代嘉定人,字鲁珍,号东海道人。初学嘉定派朱珉技法。后自刨嘉定派中一支脉。即薄地阳文竹雕。流传于世的作品多为人物、花鸟笔筒及行草书法臂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吴氏木雕人物笔筒一件。上海博物馆藏其薄地阳文浮雕“松下老人”竹臂搁一件;薄地高浮雕“二乔”竹笔筒一件,一面雕“二乔图”,一面刻七绝一首,款为“吴三藩”三字,极为珍贵;又藏“松荫迎鸿图”竹笔筒上件,属“磋溪吴三藩制”款,亦极为稀珍。朱文右 吴鲁珍之婿,得吴氏指教,颇能传其技法。传世佳作有“合鞋瓣”竹笔筒一件。封锡爵 清代嘉定人。专工刻竹,人品高洁、技艺超绝,因而声名远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封氏竹雕“白菜”笔筒一只,整个笔筒雕成白菜形状,造形自然别致,底有“封锡爵”三字篆夹园杉阳文印款。封锡禄 清代嘉定人。性情落拓不羁,精于竹刻,于康熙年间被招人宫廷,成了御用刻竹艺人。他尤其擅长用竹根雕刻人物像。他还擅刻核桃、橄榄核等工艺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竹雕人物山水笔筒下件,有“壬寅三月”和“封锡禄”名款;叉,上海博物馆藏其竹根雕“罗汉”及“狮子戏球”立雕各一件。封锡璋 清嘉定人。锡禄之弟,也精竹刻,也是御用竹刻艺人。上海博物馆藏其浅浮雕竹笔筒一件。封品官 清嘉定人,善竹刻,尤擅竹根雕人物。封三元官 清嘉定人,工刻竹,技法出于封门家族,尤擅竹根雕人物。封始镐 字彝周,清嘉定人,传承父辈竹雕之艺,擅长竹雕人物,亦名噪一时。《竹人录》记载,其“好读书,旁及镂剔人物,浓纤合度。”据《清档》记载,清雍正间(1723——1735年),其与封始歧同在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牙作供职。封始歧 字时周,清嘉定人,善刻竹木牙雕等。《竹人录》记载,其“性活澹,家贫无以自给,籍技能以资衣食,所制亦工妙”。雍正初年,由苏州织造高斌荐入清宫造办处牙作供职,其当差之名为“封歧”。今传世品有《封始歧款竹根雕伏虎罗汉》。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封始歧款牙雕山水人物小景》。封始豳 字绵周,清嘉定人,封锡禄之子,著名竹雕刻家。技艺高超,不在其父之下,尤善竹根雕人物。封文官 清嘉定人,工刻竹,尤善竹根雕人物。封小姐 佚名,清嘉定人,《竹人录》载其“工刻竹根蟾蜍,时人珍之,以一蟾蜍易银一两”。封颖谷 清嘉定人,封锡爵之子,亦工镂竹,承传封门竹刻技法,善竹根雕人物。封云生 清嘉定人,师承封门技法,善竹根雕人物。顾珏 清嘉定人。他的刻竹,一反朱氏等人传统的平淡天然的风格,转向精雕细刻。他的作品都要经过一二年时间才能完成。独立门庭,自创一派。上海博物馆藏有其竹根雕“群仙祝寿图”一件,制作精细,用刀细密,是其代表作。施天章 清嘉定人。字焕文,清代著名竹刻家和象牙雕刻家。生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竹刻妙若神工;技艺超群,曾师从于封锣禄,擅长竹根人物雕,人物神情态度极为生动逼真,风格古朴苍老。卒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享年七十三岁。今传世品有《施天章款竹雕佛手》,竹根雕童戏各一件。风格苍深浑厚。周颢(一作周灏),字晋瞻(一作峻瞻)号芷岩(或作芝岩),又号雪僬,尧峰山人,晚年号髯痴,人称“周髯”。清嘉定南翔人,生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八十八岁。周氏多才多艺,能诗善画擅刻竹,绘画曾问业于王石谷,得其指授。刻竹师法嘉定朱氏技法,又别树一帜,神明于规矩之中,变化于规矩之外,独创“陷地深刻”之法,为清代竹雕史上承上启下之人物。周氏竹雕技艺功力自深。所作山水、树石、花草、丛竹、人物等,皆不用稿本。其山水首次将南宗画法移入竹刻,尤为清人所称许。周氏擅长多种竹刻技法,今传世作品亦较多,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周芷岩松壑云泉图笔筒》和《竹石图笔筒》均采同阴刻法,以刀代笔,表现墨韵,极为流畅自然。而《竹雕杏花笔筒》、《竹雕兰花纹臂搁》和《竹枝图臂搁》等,则为“陷地深刻”法之风格,颇有新意。浦灿 字万山,号鹤汀,清代嘉定人,秀才。善画,画松学荆浩,虬枝夭矫,孤干蟠穹,一宝高悬,长凤飒飒。师从周芷岩学竹刻,刻竹与用墨韵颇能相合,亦为嘉定竹刻名家。周笠字牧山,清嘉定人,周颢之侄。善刻竹,与周颢齐名。擅长绘画,山水师法元四家,水墨花卉生意盎然。周笠少时与周颢同学画,同刻竹,但各得其意,各不相袭。清人评其作品“生意远出,神气内涵,万点当虚,千层叠起,浑厚中自露秀色”。周笠晚年客居扬州,六十岁而病卒,今传世作品较少。周之礼 字子和,号致和,江苏长州人,晚清竹刻家。刻竹摹金文字,极为精工老到,有书卷气。周锷 字剑堂,清嘉定人,生年不详,善刻竹,尤精刻扇骨边小字。所刻多由同里著名书家浦熙作书,周锷奏刀,所镌精工细巧,“细如蝇须,而分行布白,层次井然,见者诧为鬼工。”卒于嘉庆中期。张希黄 清江苏江阴人。精于刻竹,创造了去地阳文留青竹雕,风格独特。善于运用竹筠色泽的对比变化,表现浓.淡,极有意趣。上海市博物馆藏有其留青笔筒一件”另有“归去来辞”山水笔筒一件,雕刻得细致工妙。潘西风 清代浙江人,精于刻竹。郑板桥称他的技艺为濮仲谦以后,金陵派竹刻的第一人。有诗赞誉道:“老桐与竹结知音,苦竹雕镂苦费心。十载竹西歌夜吹,几回烧去竹为琴”。“老桐,即人们对他的戏称。上海博物馆藏其浅地刻临恽寿平梅花笔筒一件。时澄之 字志范,清嘉定人,时钰之孙,善刻作,共名与时其泰相埒。时大经 号甫堂,时以成次子,善刻阴阳文山水花果与虫草。设肆于嘉定城中,名“文秀斋”,店中陈列着竹刻假山一座,古雅浑朴。喜刻大件,如竹狮子、高尺余,寿星为二尺余。其他如蟾蜍、灵芝、淡巴菰盒等,极精工。吴之璠 字鲁珍,号东海道人,生卒年月不详。初居嘉定南翔,后迁徒天津,活跃于清康熙年间,为朱三松之后嘉定竹雕第一高手。擅圆雕和浮雕,深浮雕师法朱氏,浅浮雕乃自创一门,名“簿地阳文”。今传世作品较多,著名的竹雕有《二乔并读图笔筒》、《老子骑牛图笔筒》、《荷杖僧笔筒》、《丁山射雁图笔筒》、《松荫迎鸿图笔筒》、《黄扬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松溪浴马图笔筒》等,现分别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处。时其吉 字大生,时钰次子,清嘉定竹刻名家。师法其父竹刻技艺,精刻竹,尤善深刻,擅摹刻名山胜水。时其泰 字赓飏,清嘉定人,时钰之孙,善刻作,其名与时其泰相埒。吴嵩山 一作松山,清代嘉定竹刻名家,居南翔寺,后流寓维扬。师从周芷岩学画刻竹,工画,亦擅竹刻。时其祥 字天行,时钰次子,清嘉定竹刻名家。善竹刻,善摹名山胜水,工细极至,一丝不苟,故每成一器需耗时数月。竹刻与兄齐名。严望云 一作阎望云,明代万历年间著名木雕艺匠,善制木器,极为精工,曾为嘉兴大收藏家项元汴做过香几、小盒等器具,放在项氏藏书画的“天籁阁”中,极受项氏推崇。还为项氏制作一只竹根杯,作荷叶的形状,旁雕有蟹和莲房,精巧雅致,项氏为其题一绝句云:“截得青琅玕,制成碧筒杯。霜螯正肥美,家酿醉新醅。”严氏曾为项氏制作过不少的器具,但流传到后世的并不多。时汝鉴 号芳林,时澄之子,清嘉定人,工古篆八分书,师承父祖竹刻之艺,善刻阴阳文,尤善刻人物花卉。严煜 字敬安(一字云高),清代嘉定人,据南翔寺。工画山水、花鸟,亦能写竹石,尤精研金石、六书之学,从周芷岩学竹刻,得不传之秘,遂成为嘉定竹刻名家。时以成 号炳南,时汝鉴之子,承父祖家传,善刻阴阳文山水,深浅合度,雅俗共赏。花卉尤能出新意动人。杨澥 原名海,字竹唐,号龙石,清江苏吴江人,晚清竹刻家,善治印,精刻竹。印章以秦汉为宗,于金石考据之字靡不精核。竹刻善摹金石文字,刀法深圆,风格独特。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卒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享年五十九岁。杨褒 字圣荣,号古林,清代以擅长竹章篆刻出名的竹刻家。家贫无以谋生,遂卖竹刻为业,首创竹章篆刻,时人争相收藏。著有《寓意》、《竹章印谱》二卷,年七十而卒。杨谦 号吉人。杨褒之子,继承父业,以卖竹刻为生。除竹刻之外,亦善书画、篆刻和雕刻,擅长写墨竹,作李斯篆,雕琢玉石印章等,都属精古。时沅 字湘华,自号卧牛,江苏嘉定县人,竹刻名人时大经的儿子。时氏一门数代,都以刻竹闻名。传到他已是时家最后一小艺人,所刻竹臂搁、笔筒的山水刀法,颇似王恒,可惜年轻时身体残废,但仍经常卧床刻竹不倦。时钰 字世贤。清初嘉定人,好吟咏,擅竹刻,为清前期嘉定竹刻名家。其二子一孙均承传其技法,成为一时竹刻名家。汪曾銮 字敏甫,号听园,先世居江阴,后迁居嘉定,清晚期时人。精六法,善治印章,书法学王右军,善以刻印章之法刻竹,亦善刻黄杨、檀香印章,其上刻兽钮,甚古雅。曹华,字蟠根,上海人。擅花鸟,为钱慧安弟子。海上墨林、近代六十名家画传有载。擅竹刻,尝于乙酉(1885)嘉平月用玉壶外史(改琦)《弄璋叶吉》笔法,浅刻一竹雕笔筒。一女子怀抱一子,亲善无比。其子左手握一玩具,右手张开伸向母面嬉戏;身旁有两个小孩正在嬉闹,扭作一堆。背景道具简单,女子身后有一张花几,最右处有一方凳子。整个竹雕构图简洁,惟妙惟肖,异常珍稀。钤印“蟠根”。藏金陵听海楼。张步青 清乾隆、清嘉庆年间嘉定人,自学刻竹,无师处通。技艺娴熟,风格与邓用吉相仿佛,曾刻两件折枝蔬果,秀逸玲珑,为世所珍。由于隐逸,虽有绝技,鲜为人知。张陈典 字徽五,号毅庭,嘉定人,本姓陈,外祖张用之立为后,因传医业。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任铜仁知县,有惠政。九岁能文,及长工诗,精行草,善画写意人物,亦善刻竹。所制笔筒,镂空深刻,极为工巧。著有《燕翼堂集》等。其竹刻为其学问所掩而不出名。今传世名作有《留青深刻笔筒》一件,为黄允之氏所收藏。张宏裕 字百福,清中期嘉定竹刻家,擅长人物画,以竹刻小像而著名。初多刻花果之类,未足尽其技,遂改为专雕竹根人物小像,无不毕肖。《竹人录》载其“独以三寸竹为人镂照,自朱氏至今,别开生面矣。”张鉴轩 一作张监轩,广东潮州著名的木雕艺人,他所雕刻的圆雕蟹篓在1957年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展出,引起轰动,并荣获国际奖。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内陈设的两件大型全漆木雕《花鸟》和《鱼虾》,亦出自他之手。张开福 生卒年不详,浙江海盐人,张燕昌之子,清后期浙江著名竹雕刻家。张希黄生卒年代及里籍均年不详,或云为浙江嘉兴人,或云江苏江阴人。张氏活跃于明代中晚期,以擅长“留青竹刻”而名扬于世,改进和发展了前人的“留青”技法,使之成为明清竹雕中别具一格的品种。传世的张希黄作品并不多,代表作《山水楼阁图笔筒》今收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弗里尔艺术馆亦收藏有其作品。张辛 字受之,浙江海盐人,张燕昌之侄,善刻竹、治印。清后期浙江著名竹刻家,客居北京染疫而卒。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年仅三十八岁。张学海 一名张学,清晚期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人,光绪年间,以擅雕竹根而闻名。崇尚古朴,精选雕材,细心雕刻,得朱松邻秘法。曾用半年时间,雕成一只高达一尺以上的狮子,神态凶猛生动,是他晚年的杰作。他家的柜下桌边,常堆满老竹根,平时常对这些竹根观察,一旦心有所得,随即雕刻。年八十而卒。今传世作品有《张学海款竹根雕弥勒佛》一件。张燕昌字芑堂,号文鱼,又号金粟山人,清浙江海盐人。善篆、隶、飞白、行楷,精金石篆刻,工画兰竹、花卉、山水、人物,亦精竹木雕刻。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优贡,嘉庆元年(1796年)举孝廉方正。生于乾隆三年(1738),卒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享年七十七岁。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张燕昌刻梁同书铭紫檀书筒》。张应尧 清康熙时人,善刻字,媚丽疏秀,有晋宋人风格。今有其所制竹臂搁传世,为钱石桥所收藏。张志鱼 字瘦梅,号通玄,北京人。善书画、治印,最精于竹刻,最将名人书画缩刻于竹刻扇骨上,不失原作精神。曾刻扇骨八千余柄,造诣极深,是近代北京刻竹第一高手。曾设“寄斯庵美术社”于北平劝业杨三楼鬻刻,所作以花卉为多。晚年寄居上海,卒年七十余岁。张珠春 浙江东阳县湖溪人,著名东阳木雕艺人,擅深雕、透雕。浙江绍兴东岳殿内有他雕刻的《关公保皇嫂》、《三娘教子》、《岳母刺字》和《昭君出塞》等历史故事木雕,人物形象生动,雕刻技艺精湛,去逝时年仅四十多岁。其弟张珠发亦擅木雕,尤善雕“花板”,寓居上海,以雕刻为主,亦四十多岁左右去逝。张楫如 名钰,号西桥,近代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早年在苏州学木版雕刻,得到师传技艺,后客居上海,专为人刻竹。以刻字为主,偶有刻画,技艺很高,尤擅刻阳文字,世人求其作品者众,名声雀起。曾缩刻钱梅溪摹汉石经于扇骨上,凡四百二十余字,皆刻阳文字,精湛绝伦。又缩刻青铜器的铭文,石鼓文等于竹扇骨,平刀和拳刀并举,操纵自如,精细入神。所刻各种篆籀文尤精。年五十四而卒。今苏州狮子林还留有他所作的石刻字贴,但其所作竹刻流传极少。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热搜TAGS:
  竹雕是徽州的竹刻艺术,是中国竹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竹雕一般以徽州盛产的毛竹为原料,以刀代笔,因材施艺,运用线刻、浅浮雕、深浮雕等工艺,雕出各种书画。常见的竹雕工艺品有屏风、台屏、挂屏、插花瓶、文具盒、牙签盒、烟灰盒、茶叶筒、笔筒、筷筒、楹联、餐具等。 徽州竹雕盛于明清。清代以后,随着整个徽雕工艺的发展,竹雕无记在内容、形式、技术等各方面都日趋丰富和完善。
  徽州竹雕盛于明清。入清以后.随着整个微雕工艺的发展,竹雕无论在内容、形式、技术各方面都日趋丰富和完善、由于拼接工艺的刨造和使用,竹雕突破了原付大小的限制,使较大面积的竹雕成为可能,使竹雕器具的制作更加万便灵活、一个笔名&黄山人&的人在祁西发现了一把竹制茶壶、此壶通身竹质。自底至后,自日至 盖,以及盖上的纽,均为竹子做成、虽被红选漆透十细辨仍可见分 子纤毫、尤其盖上的纽系小水竹所制,竹节雅致可爱。壶上雕刻精细,显身为八面柱体形,面面有雕刻,其中四面为画,皆各类花草。 三面为字,一曰&客到相待时&,一曰&茶来渴者多&,一曰&竹壶世间少&,行书流畅、一面装胀为壶嘴、八个面均以黑漆凸线勾勒,上下另刻连效.与画面刻纹同一风格、无论字画,用刀均细腻,线条流畅,人见人爱、此壶是高11厘米,直径88厘米口径45厘米、并有四小杯相陪衬、杯子上大下小,高Q厘米,口径6厘米,底足已8厘米,例腹,虽无工艺,但做工也精绷,且通身带漆,里红外黑,与表包一致、一壶配四杯,壶带杯,杯拥壶烘月托云,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壶身已微露虫眼,壶龄伯有百年,妙趣之中又添古趣。
  竹雕大师
  朱泓,男,朱熹第二十九代传人,中国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80年出生于黄山市徽州区,15岁开始学习竹雕,现为徽州民间高级工艺美术师,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黄山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黄山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徽派竹雕研究员,。他遍访名师,推陈出新,形成了&古朴厚重,清丽典雅&的艺术风格,为业界称道。2005年11月竹雕作品在&第九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精品项目&&徽州文化观园&展示中深受好评,特授予黄山市&徽州民间工艺师&称号。2008年创作的竹雕《百子图》获第二届安徽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2009年被中国徽文化博物馆收藏。2008年木雕和谐屏风荣获&2008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金奖;2009年获得第四届中博会指定礼品。2009年木雕作品《浴马图》荣获&第三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银奖。2009年12月,木雕《养性图》荣获安徽省工艺美术最高学术奖金奖;2009年12月,木雕笔筒《五老观太极》荣获徽省工艺美术最高学术奖银奖。2010年竹雕作品《母亲》入选中国上海世博会。2012年11月竹雕《兰亭雅集》香筒入选国家博物馆,被永久收藏。朱弘代表作《兰亭雅集》竹雕香筒,入选北京国家博物馆。
  洪建华
  号徽洪、竹溪山人,男,生于1971年,汉族,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人,竹雕艺术家。黄山市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竹刻 洪建华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现为徽州洪建华竹刻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雕刻艺术委员会评为&德艺双馨民间一级雕刻艺术家&;2006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选入全国20个成绩优秀的&全国青年工艺美术家&。2007年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竹刻传承人。
  获奖作品
  洪建华16岁起投笔捉刀,秉承徽派传统雕刻工艺,从事竹刻工艺至今。洪建华的作品既秉承了明、清时期的艺术风格,又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捉刀稳健、行刀刚劲、构思巧妙、古朴典雅、文风厚重;其镂空雕刻层次分明、枝叶灵动、人物逼真、形似神传。2001年竹刻《香山九老图》竹筒获日本国际书院精品展特等奖;2004年竹刻《西园雅集》笔筒获中国民间雕刻、陶瓷、剪纸艺术精品赛获金奖;2006年竹刻《访友图》屏风获中国工艺精品博览会《华茂杯》金奖;《竹林七贤》竹刻笔筒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艺杯&金奖;《商旅图》黄杨笔筒获第13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
  竹刻《圣人泛舟》笔筒被王世襄收藏,竹刻《竹林七贤》笔筒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洪建华作品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被收藏家收藏的第一件现代竹刻艺术品,2007年两会期间在政协礼堂二楼举办个人展。作品和个人事迹先后被国际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改革报》、《安徽日报》等百家媒体和网站纷纷报道和转载。个人专题分别在中央七套、上海东方卫视播出。
(作者:黄山特产
编辑:安徽特产)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弥勒特产,土特产,农产品新闻。
五城茶干是徽州的传统特产,据有证......
徽州的绩溪县、屯溪区、歙县三地......
太平猴魁属绿茶类尖茶,是中国历史......
宣笔为产自于安徽泾县的安徽省文......
祁门红茶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代竹雕笔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