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入差距对农村消费需求有何影响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原因与政策调整
来源:农业经济问题日 15:56
  (三)政府对农副产品价格的控制  政府对农副产品价格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甚至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的变动。从简单的相关性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的几年,也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缩小的几年,同时也是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较大幅度上调的几年。如表1所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出现过两次缩小,一次发生在1979年至1983年期间,城乡收入比率下降了75个百分点;另一次发生在1995年至1997年,城乡收入比率两年中下降了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发生的是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大幅度提高。相对于1978年,1983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近50个百分点;相对于1993年,1997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幅度比农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幅度高出近90个百分点。从1997年开始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又是与政府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不断回落相关的。1997年-2000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降低了25%,相应地城乡之间人均收入比率上升了32个百分点[1]。  (四)农村居民承受不合理的税费负担  中国个人税收的再分配功能不仅是很弱的,而且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这一点在城乡之间的个人税负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农民上缴的各类款项,大体可以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是交给市以上政府的,主要包括需上缴国库的农业税和特产税、农业开发基金,以及全市统一征收的一级电排费和血防统筹费等。据统计资料计算在九十年代末期,全国每年大约为300亿至400亿元[1]。第二部分是镇政府征收的“五统”(尽管税费改革取消了这些方面的收费,但增加了农业税,实际上以农业税的形式收取了这些费用);村级提留,包括“三提”(公益金、公积金和村行政管理费),村共同生产费和村集资等。这一项,政府在九十年代末期的正式数字是600亿元。第三部分是义务工负担,每年大致在2000亿元以上。第四部分是各种名目的摊派和集资,这项负担缺少全国性的数字。但是,保守地估计农民每年的税费至少应在1500亿元以上。这样人均就达到达200元以上[11]。如果将这一块看作是农民上缴的个人收入所得税,那么,以2001年为例,我国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总额就不是近1000亿元[1],而是2500亿元左右。这样,在全部个人所得税收入中,农民占了大约有60%。2001年城市居民的收入相当于农村居民收入的2.9倍,如果考虑到农民缴纳的税费的因素,则扩大到3.17倍。如此看来,通过这个层面的调节,使得城乡居民的收入进一步拉大了。进一步比较,2001年除去农村居民承受的税费负担后的人均纯收入只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而个人收入所得税则占了全部个人收入所得税的60%。从纳税额占收入的比例来看,对农村居民来说这一比例远高于城镇居民。况且,从个人所得税征收起点来看,农民的年纯收入不到2500元,据个人所得税收取的底线相差甚远,但农民的农业收入却要在未扣除生产成本的条件下交纳8.4%的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税费改革后)[12],这与其他行业17%的增值税税率相比,反差极大。因此说,尽管税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现行的国家税收政策实际上还在起到扩大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  (五)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封闭  根据奥肯法则,人口增长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要求国民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否则,就必然造成劳动力的闲置和浪费,并使得生活水平下降。2002年我国农业产值在GDP中占14.5%[10],而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63.91%。过小的GDP比重和过大的人口比重严重不平衡。加之农村的经济增长本来就比较慢,而且增长质量不高,难以承受不断增加的人口负担,物质财富的增长基本上被迅速增加的人口所消耗,导致经济增长在较低的水平上徘徊。如果在没有制度障碍的情况下,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会使农村劳动力不断地流向城市。农村劳动力通过外出打工可以赚取更多的收入并且有助于缓解农村普遍存在的过剩劳动力问题,进而提高其它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这无疑会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而且,如果城市劳动力市场是竞争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又有助于压低城市劳动力的供给价格。这也起到了缩小城乡之间个人收入差距的作用。但在中国,城乡之间的制度篱笆是非常坚厚的,劳动力的流动成本很高,现行的刚性户口管理制度,把农民牢牢地拴在土地上,使农民的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现在虽然有所松动,管制不那么严格了,但农民想变成一个真正的“城市人”,仍然是一种极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在户口等级背后是重大的利益差别,比如就业、子女上学、住公房、吃补贴、使用公用设施等都大不一样。在这种户口利益分配机制的作用下,人们都企图实现户口等级的垂直方向跃迁。为了防止各级城镇、市的人海之患,于是,一堵堵“高墙”矗立起来。正是由于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这种封闭性,以及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性和排斥性,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面对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这也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长时期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三、调整对农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一)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要指农业内部的农、林、牧、副、渔的调整和农村内部一、二、三产业的调整。农业内部的调整要本着比较优势的原则,结合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农村内部的调整主要是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进入二、三产业,同时加速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就具体措施而言,第一、国家应积极引导工商企业、包括外资进入农业,让农户作为第一车间,分享农产品加工转化链条上的利润,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的农业产业化。第二、通过调整农村的产业政策,鼓励建立农产品的深加工项目,改变农村单一输出农产品的状况,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还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灵敏而全面的农业信息网络,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制的改革,政府要承担起对农民的培训责任。第四、应积极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各种农业协会等的作用,在农户和企业之间架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桥梁,为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奠定基础。第五、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税收政策等“国民待遇”,引导乡镇企业与城镇企业在分工上形成优势互补。  (二)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将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  农业。公共财政的“阳光”应该逐步照耀到农村。尽管我国还不很富裕,农村要  全部享受公共财政一时还做不到,但要逐步加大这方面的财政投入。第一、为保证农民得到切实的利益,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进行直补试点。第二、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今后文、卫、教方面的支出增量要重点投向农村。  第三、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应该设立农村、农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设施的建设)。第四、理顺体制、精简机构,实现“多予少取”。现在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分财政、计划、农业等不同部门进行,各条线自己拿钱办项目,项目选定依靠自己的渠道来完成。事权和财权的分离,经常形成能干事的没钱、非专业的有钱的怪现象。因此,应把农业的职能交给农业部门办,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继续深化对农村税费改革  农村税费改革作为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个有效措施,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得以强调。目前免除农业特产税在很多省市已经推广,明年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但是,农村税费改革要继续走下去,推行试点方案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我们的农村税费改革必须通过立法来避免黄宗羲所说的“积累莫返之害”。第一、积极探索新型的农村税制,按照城乡平等的原则改革农业税收制度,尽快统一城乡税制。以1958年《农业税条例》为基础的40多年一贯制的农业税收制度已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当前,农业税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大概只有5%左右[1],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已经很小,取消农业税的条件初步具备,可以允许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降低农业税率甚至取消农业税,并可借鉴多数国家统一城乡税制的通行做法,废除专门对农民征收的各种农业税和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将种田的农户视同个体工商户,征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第二、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对乡镇支出情况的监督进行立法,并可在有条件的地区尝试撤消乡镇一级政府机构。应该注意到的是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成败还在于县乡机构能否有效精简,能否大幅度减少吃农民税费的人,否则即使国家把农业税全免了,变相的其他税种仍然会花样迭出,农民仍难得到实惠。  (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还农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  农村人口不减少,城乡二元结构就难以改变,城乡收入差距也难以缩小。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化还处于初期阶段,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就必须在加速提高工业产值占GDP份额的同时,加速城市化率的增长,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比例从现在的36∶64,转换为2020年的55∶45。也就是说,只有年均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城市化率,即每年至少有12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才有望实现这一目标[13]。就具体工作而言:  第一、改革户籍制度。以往户籍制度的改革并没有改变与农民身份有关的相应制度,如劳动用工制度、教育制度、财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城市消费水平高,进城的农村人口承受不起。所以,改革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必须以给予农民平等的公民权为基础,把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纳入到国家整体的社会流动,使农村人口的职业转移与居住变迁、社会地位变迁同步进行。  第二、在2020年前,转变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变城乡人口比例不仅要求城市放开户籍限制,吸纳农民进城;更重要的应该是农村通过村庄公司化、乡村城镇化、城乡移民等多种形式,主动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现在不少地方把乡改成镇,县改成区,而实际上农民还是农民,关键是享受不到城市居民享受的政策,反而是地方政府借这一改变把集体土地变成国有土地,行了征地方便之实。城镇化是大势所趋,但是要切忌各地不合时宜、不顾实际情况的盲目跟近,新的城镇建立起来要以一定的产业为依托。  第三、各地政府要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做法,对蓄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工单位要依法处理。中国目前有1亿多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务工。农民工进城务工往往被要求办理各种证件,如务工证、暂住证、健康证等,每一种证件都进行收费,农民苦不堪言(不久前各地公安部门公布的便民措施中,取消了暂住证)。政府部门要做好对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组织、信息引导和技能培训等服务性工作,简化手续,减免收费。还要创造条件为进城打工的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另外,还要允许所有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的农民加入总工会在各地的分支机构,成为工会会员,发挥工会在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  第四、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保制度。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现行以土地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应该积极试行由国家、集体、农民个人共同出资、合理负担的农村养老制度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并结合农村扶贫政策和其他民政补贴政策,试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五)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教育资源的匮乏使得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农民改变身份与职业的主要途径是接受高等或中等教育,这是被城镇居民阶层接纳的基本条件。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的民工在城市中只能从事建筑业、饮食业、服务业等重体力劳动,倍受歧视。中国参与城镇化的农民是以民工还是以学生的身份,对中国社会安定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提升,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文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是增加农民社会流动的前提条件。各级财政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特别是要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积极发挥“希望工程”等社会力量的作用,改善农村教育设施条件,增强师资力量。切实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必须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开放中学社会办学教育市场,形成一个充分竞争的高效的农村教育市场,降低农民接受教育的成本,力争尽快普及农村高中教育,大幅度扩充高等教育的招生数量,为农民子弟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奠定人力资源基础。同时,加强对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正规与非正规的、学历与非学历的)也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满足农业产业化需求的当务之急。
相关新闻->->->->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变化趋势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变化趋势分析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现状
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基本稳定,国民经济在2005年和2006年两年中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也同步增加。由于宏观经济调控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城镇居民收入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2004年和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和7.8%。由于2005年中央继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得以实现继续增长。2005年和2006年两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分别达到5.7%和5.2%左右。
以江苏为例,2006年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观,达到10646元,同比增长14.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690元,增长14.2%,继续保持近两年来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就业形势良好,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4%,比2006年第二季度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比2005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值得说明的是,年间,江苏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4239元增加到5276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56%。出现这种喜人局面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除了以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生产量和市场价格在连续几年下跌后自然出现的行情反转外,最根本原因,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各级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突破。
从消费品市场形势,也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状况。2006年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的局面,原因也与收入有关:
(1)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2005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对于改变农民收入预期,扩大消费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村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已由沿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2)城市居民收入的较快增加,中等收入阶层消费成为城市商业市场主要推动力量。2005年部分地方政府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失业人员补贴等政策措施。
居民收入与消费指标
2005年(%)
2006年(%)
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政府消费实际增长率
二、农民收入的增幅较大,城乡居民差距依然较大
农村税费改革继续深化,全国已有27个省份免收农业税,其余4个省份农业税税率降至2%,减轻农民负担约220亿元。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作用下,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有较大提高。与年低于5%相比,农民收入的增幅有相当大的提高,而且在2004年增幅较大的基础上,2005年农民收入又持续高速增长。但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及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累计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元)
累计增长(%)
2004年第1季度
2005年第1季度
&通过统计专家的数字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城乡居民在经济收入上存在巨大落差。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世界多数国家的两倍以上。资料表明,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城乡收入之比为1.5:1左右,超过2:1的极少,而目前我国城乡收入之比为3.23:1,是世界多数国家的两倍多,属落差最大的几个国家之一。
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提高到2003年的8472.2元,提高了23.7倍;同期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2622元,增加了18.6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1978年以来城镇居民收入每提高1000元
大约平均需要3年,而农村居民则需要10年。
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江苏省来看,2004年江苏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比为2.25:1,2005年扩大为2.35:1。可见江苏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现阶段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日渐丰富,得益于居民非农收入渠道的增加。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另外农民进一步增收的困难加大。
近两年在中央各项促进农民增收政策作用下,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有了明显加快。但是2005年以来,农民进一步增加收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一方面,以粮食为龙头的农产品价格持续小幅下降,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下降。8月份小麦价格环比增长1.5%,同比下降3%,大豆环比下降0.63%,同比下降14%。而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却明显上涨。2006年以来化肥价格延续去年上涨的走势,国产尿素价格上涨13%,磷肥上涨19.7%,复合肥上涨24%,农膜、柴油等价格涨幅在14%-24%之间,据测算由于化肥价格上涨使农民粮食每亩多增加成本20-30元。粮食价格下降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不仅影响了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会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虽然减免农业税、发放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性增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但总体上看,支撑农民持续性增收的亮点并不多。此外,农村市场价格涨幅较城市市场要高,也不利于农村消费的扩大。
由此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三、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
(一)&& 农民收入问题:
收入问题已成为农村经济问题的核心。因此,如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解决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也是今后一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除了加大农村的税费改革,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外,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依靠科技的进步,加大力度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农产品品种结构、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振兴农村经济。
(2)&&&&&&&&
大力促进城镇化建设。为了开辟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道路。除了农村自身的结构调整、提高质量、提高效益之外,跟突出的问题是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
(3)&&&&&&&&
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副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为大量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4)&&&&&&&&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完善农村地租价格的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相对集中,为规模经营奠基;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引导大中型工商企业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进军农业,发展工厂化农业;为加快农业企业上市融资的进程,创造条件。
(二)&& 农民就业问题
农民收入问题的本质是就业问题。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农民的就业问题,在就业问题上给农民以“市民待遇”,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广大农民工与城镇劳动者处于不平等竞争环境,他们之间存在文化教育水平差异,存在城乡分割体制性歧视。要按照市场就业公平竞争,公民权利平等的原则进行政策清理、制度创新,建立和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加快对农民工进城的社会管理立法和户籍制度改革。
&&江苏经济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长三角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经济年报2006&&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江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统计研究》2000年05期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分类号】:F124.7【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决定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收入来源由单一性向多样化过渡 ,由改革开放前的基本是工薪收入 ,变为以工薪收入为主 ,同时利息、股息、租金等财产收入及经营利润收入比重逐渐增加 ;工薪收入中 ,由过去基本是单一职业收入 ,变为以第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翠华;[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梁怀学,陈权宝;[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关信平;[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鲁万波,李竹渝;[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2年06期
祝伟;李元生;;[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年06期
梁怀学,陈权宝;[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王晓易;杨忠直;;[J];统计与决策;2006年12期
李海涛,金钰;[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超;贾知青;;[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国锋;[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崔新明;[D];浙江大学;2003年
陈燕武;[D];华侨大学;2006年
张继海;[D];山东大学;2006年
靳贞来;[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晓菊;[D];暨南大学;2007年
梅胜;[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田燕;[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吴忠民;[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王合绪,夏阳;[J];经济科学;2000年04期
刘磊;[J];经济学家;2000年04期
连建辉;[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09期
范方志,湛泳;[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周苑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张力;袁伦渠;;[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杨开显;[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苏劲松;;[J];沧桑;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清霞;[D];浙江大学;2007年
刘华;[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贾晓华;[D];辽宁大学;2007年
张颖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张立军;[D];复旦大学;2007年
刘克崮;[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吴云飞;[D];厦门大学;2001年
张大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袁勇志;[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柴华奇;[D];西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历志坚;[D];四川大学;2007年
徐华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尤琛;[D];苏州大学;2007年
刘国莲;[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常盛;[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张鸣明;[D];安徽大学;2007年
周维明;[D];重庆大学;2007年
吴武英;[D];中南大学;2006年
熊琴;[D];中南大学;2006年
成艾华;[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穆月英,笠原浩三,松田敏信;[J];经济问题;2001年08期
臧旭恒,孙文祥;[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梁怀学,陈权宝;[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赵卫亚;[J];统计研究;2005年01期
黄心田,易法海;[J];消费经济;1999年02期
耿海青,谷树忠,国冬梅;[J];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02期
管卫华;顾朝林;林振山;;[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3期
王蜀磊,王艳萍,李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陈云晖;;[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许进杰;;[J];甘肃农业;200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晓河;[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在余,郭军盈;[J];经济学家;2005年02期
庞娟;[J];甘肃农业;2005年08期
褚超孚,贾生华;[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05期
陈立新;仇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杨军红;[J];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高云虹;张建华;;[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陈宇海;[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程胜利;[J];社会;2004年09期
林卡;范晓光;;[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1期
洪兴建;李金昌;;[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建华;;[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刘超;贾知青;;[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郑毅敏;;[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萍;[D];暨南大学;2007年
夏瑛;[D];复旦大学;2007年
孔煜;[D];重庆大学;2006年
陈先毅;[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华金秋;[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刘缉川;[D];浙江大学;2003年
潘建伟;[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陈燕武;[D];华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佳;[D];重庆大学;2007年
陈栋为;[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傅敏;[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李晓菊;[D];暨南大学;2007年
陈玉英;[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柴艳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张维娜;[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梁萍萍;[D];暨南大学;2007年
田曼;[D];西南大学;2007年
王盘州;[D];郑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凤,易丹辉;[J];统计研究;2000年05期
杨超;[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年01期
孙焕民,李国柱;[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高萍;;[J];当代财经;2006年02期
高萍;;[J];统计与决策;2006年04期
王元凯;;[J];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05期
郭国峰;王博;;[J];统计与决策;2006年24期
王志平;;[J];科技广场;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骋;[D];吉林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