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对凡尔赛和约内容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

邓夏生历史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世界现代史教材与知识更新
上传: 邓夏生 &&&&更新时间: 20:22:23
世界现代史教材与知识更新
一、课程标准下的&知识地图&
(一)基本线索
世界现代史叙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进入现代以来,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历史进程渐趋国际化,世界各国发展模式则呈现民族化和多样化,这种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
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短期的相对稳定,但1929年即爆发了空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美国实行以国家调节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国家力图以建立法西斯专政和对外扩张寻求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摧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称霸世界,疯狂扩军备战,不断侵略扩张,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在科技革命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最终全面崩溃。独立后的民族国家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二次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人类文化空前繁荣,世界性、民族性与多样性交相辉映。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学会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特别是要了解当代世界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俄国十月革命
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2、革命的爆发与胜利: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1917年至1920 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爆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诞生。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5、十月革命的几个特点:
①它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取得革命的胜利;
②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
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从而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二、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启示:
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②列宁的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效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④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表现出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2、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①苏联的工业化:年,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②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③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一方面,它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国防实力也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发挥过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这一模式存在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
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
②《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③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④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凡尔赛体系的确立:1919年~1920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国、奥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战败国分别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华盛顿会议: 
①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②《九国公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③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
4、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二、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1、危机的爆发: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危机的影响:①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3、罗斯福新政:①时间: 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②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③措施: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④影响: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4、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①德国纳粹政权建立的原因: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激发了社会阶级矛盾。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不满,趁势发展壮大。他们不失时机地开展欺骗宣传活动,以美好的许诺,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获得了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最终掌握了德国的政权。
②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
内政:在政治上,打击共产党和其它政党,实行纳粹党的一党独裁统治,还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在思想上,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
外交: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并与意大利、日本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5、美德两国摆脱危机的不同方式、原因及其影响:
①不同方式: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保留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摆脱危机。
②原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美国有民主传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可用改革的办法来摆脱危机,德国是一战战败国,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急于用侵略扩张这种极端办法来摆脱危机;罗斯福和希特勒个人的作用。
③影响:美国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保留了民主制度,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德国则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了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要发动者,给自身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1、英、法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德、日、意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他们想把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因此,他们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被称之为&绥靖政策&。
2、绥靖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利益膨胀;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3、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这一事件标志着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4、二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美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①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
②建立: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
③影响:团结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6、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
①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决定成立联合国。
②影响: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7、二战的转折点:1942年-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
8、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日,盟军组织了诺曼底登陆战,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第二战场的开辟,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了两面被夹击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崩溃。
9、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0、二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1)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一战后,德国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长,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也不满足一战后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挑起了战争的爆发。②直接原因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导致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进一步激起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加速了战争的爆发。③此外,西方大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也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对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2)性质:这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1、二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积极影响:
①二战结束后,一些战时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
②二战后世界上诞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③沉重打击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1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启示: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①这场战争的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同盟,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2)启示: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团结起来力量大;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美国经济的发展
1、20世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①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③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2、70-80年代的危机与调整: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年世界 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负债国。
3、新经济的出现:①原因: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完成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②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二、欧洲的联合
1、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①美国给予了西欧国家大量的援助;②西欧国家发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积极采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③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2、欧洲的联合:
①西欧国家建立欧共体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振兴经济,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国家建立了欧共体。
②欧共体建立的影响:一方面,促进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格局上出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另一方面,促进了各成员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③欧盟的成立: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成立后,老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使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3、日本的崛起
①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a、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b、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c、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d、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②日本崛起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4、二战后,日本、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①相同原因:美国的扶持或援助;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②对中国的借鉴:要积极对外开放,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就;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一、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1、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苏联解体:
①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停滞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在经济改革受挫后,他又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政治领域,引起了苏联政治体制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②苏联解体的原因: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戈尔巴乔夫所实行错误的改革路线和政策;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等。
③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历史启示:要始终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坚持各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要时刻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充满信心。
④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还积极妥善地解决了各种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实现了国家的团结和稳定。而苏联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加重了经济困难,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
二、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了政权,社会主义制度也发生了改变。
2、东欧剧变的原因:①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②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③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
3、东欧剧变给我们的启示:①要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和政策;②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要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领导地位;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印巴分治: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离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分治。
2、印巴冲突:印巴分治导致了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严重矛盾和冲突,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造成了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埃及独立: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了武装起义,赢得了埃及的真正独立。
2、非洲独立年: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历史上称这一年为非洲独立年。
3、纳米比亚独立及其意义:1990年,纳米比亚赢得了独立。这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三、中东问题
1、中东战争的爆发:一战后,英国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大批流亡的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二战后,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联合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的决议。之后,随着犹太人国家以色列的建立,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历史上称为中东战争,中东问题由此产生。
2、中东局势长期动荡的原因:中东局势的长期动荡,是由于这一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一方面,由于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中东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另一方面,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列强的介入,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
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
2、美苏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3、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②经济上,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出台,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导致了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两极格局形成。
5、美苏争霸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2、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3、当今世界影响世界安全和平的主要因素: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②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和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到世界和平。
三、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活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3、影响:①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 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大。
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1、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2、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3、特点:①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4、影响: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②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5、启示:第三次科技革命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一定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现代文学和美术
1、文学名著:
(1)《美国的悲剧》──美国作家德莱塞著,揭露批判了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人的普遍的腐蚀毒害作用。
(2)《约翰&克里斯朵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著,描写音乐家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生个人奋斗的经历。
(3)《等待戈多》──法国作家贝克特著,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2、现代美术:
(1)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大胆推陈出新,代表作《格尔尼卡》。
(2)超现实主义画派:达利。
三、现代音乐和电影
1、爵士乐:
①产生:起源于非洲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发展起来。
②影响;风靡全球,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
①电影的诞生:19世纪末诞生,逐渐发展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②好莱坞──美国电影的代名词。20世纪30年代,垄断了世界电影业。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一度跌人低谷。20世纪50年代起,重新崛起。好莱坞电影以大众娱乐为目的,类型众多。
二、主流教材内容的分析与比较
下面通过具体课例比较主流教材内容的异同,并分析人教版教材的重点难点。
课例38:经济大危机
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它是世界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②罗斯福新政。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
难点:①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概念性较强,初中学生难以理解。②《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的一些内容,对学生而言,辩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策略]
人教版教材在导入这课时用了一张&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的照片和一段有关于经济大危机期间老百姓食不果腹和资本家销货产品的一段文字描述,并且提出了一个问题:&资本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北师大版教材导入时同样也是用提问的方式,它的问题是&你了解这场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吗?美国又是如何度过危机的?&相比较这两种导入,不难发现人教版的导入更生动形象,从互相矛盾的现象入手,问题设置体现出激趣性,能比较好的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的动力;而北师大版的导入相对宏观、理性、问题设置比较严肃。
课文内容方面,人教版包含两目,北师大版则包含了三目,从容量上来看,北师大版的内容稍多。人教版包含&繁荣&及其崩溃和罗斯福新政两目,文字简洁明了、内容重点突出,逻辑清楚,从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讲到1929年危机的爆发,然后讲危机的特点和影响,再聚焦美国是怎么寻求出路的,导出罗斯福上台实施新政,介绍新政的目的、措施、成效和意义,知识点的衔接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人教版这一课安排了四段阅读内容、两张图表和五张图片,它们紧紧围绕课文的相关内容,补充和丰富背景知识,比较系统全面地具体化和形象化了枯燥的历史知识。而北师大版包含&美国的悲剧&、&黑色星期四&、罗斯福新政三目,知识点的设置相对显得跳跃和深入,教材的着眼点明显不同,如&美国的悲剧&这一节,北师大版从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入手,侧重揭示危机的孕育和根源,而人教版则侧重从揭示年之间资本主义世界表面的&繁荣&。又如&黑色星期四&这一目,北师大版突出了危机的过程和表现,而人教版则侧重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北师大版教材在这一课安排了五段阅读内容、七张图片,它们围绕各自的课文的相关内容,补充和丰富背景知识,与人教版的区别很明显,就是知识延伸的范围较大,如对当时一些小说的介绍和蓝鹰标志的展示等。
人教版在这一课的&动脑筋&里设置了两个问题,即思考&为什么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的&繁荣& 却带来了危机?&和&英文广告牌的意思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前者能很好的体现人教版教材注重训练探究与实践能力、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特点,后者则体现了注重知识的延伸的特点,应该说问题设置比较成功,但课后的&练一练&比较简单,题量也较少,知识掌握训练稍显不足。&活动和探究&环节的两个任务,一是要求学生扮演美国的记者和工人,写出关于美国工人在大危机时候生活状况的短篇报道或综述,二是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收集资料并讨论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为什么会爆发这样大的危机。这两个活动在实际教学中都比较难以操作,费时费力,实效不是很好。&自由阅读卡&环节,人教版教材介绍了&华尔街和纽约股票交易所&,配合课文对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拓展,同时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北师大版教材,它的&每课一得&介绍了经济危机的经济学背景知识,这无论是对拓宽知识面还是深入掌握本课内容都是很有帮助,它的&议一议&环节要求学生说出罗斯福新政的的历史作用,这一问题的训练能力的效果相比人教版稍逊一筹。但是&材料阅读&环节的两段文字,分析起来对学生的背景知识的要求较高,有一定难度。&活动建议&环节则是表演历史剧,同样这一活动操作起来也不太容易,需要借助很多其他的条件,实际教学中比较难以开展。
不难看出,两种教材都试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等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但人教版教材知识方面的要求精简明了,线索清楚,难度适中,能力训练方面的作用明显,问题设置有成效,比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究过程和方法,学习起来比较轻松有趣。北师大版则是知识方面更为侧重,知识点多、知识面广,注重延伸,对能力的培养要求过高,训练难度较大。
课例39:冷战中的对峙
本课介绍了二战后美苏的对峙。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和不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美国经过二战,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成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至此,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难点:美苏争霸过程中,国家的实力和大国间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策略]
导入部分,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两种教材的策略比较相似,都是运用丘吉尔&铁幕&演说的材料,但人教版不仅添加了丘吉尔发表演说时的照片还有演说的重要摘录,更为形象直观,同时指出&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的信号,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人教版在导入部分还设置了三个小问题,即&什么是冷战,它是如何开始的和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这三个问题中,第一个涉及冷战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第二个联系前面所学的二战史,着眼于冷战产生的过程,第三个则是要求学生了解冷战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应该说各有侧重,目的明确,导向性很突出。北师大版的导入部分比较简单,指出&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的信号,紧跟着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冷战是怎么形成的,第二个问冷战对战后格局产生的影响。相比之下,北师大版导入部分重在引导学生注意冷战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特别是第一个方面,与前面所学知识有关联,有一定的深刻性和历史思维训练的功能,难度稍大。
内容方面,人教版教材只有两目,分别是&冷战政策&和&美苏争霸&。
&冷战政策&这一目,首先讲解美苏对峙的原因,并讲解&冷战&政策的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着重指出了&冷战&政策的本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它公开打出了反共、反苏的旗号,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然后教材从两方面讲解了&冷战&政策的表现。讲解&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马歇尔计划&时,明确指出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因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了西欧的门户,控制了西欧。讲解&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时,教材引用了《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的材料&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说明了&北大西洋公约&的性质是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实现了战略同盟。北约的成立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于是形成。至此,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美苏争霸&一目,人教版主要让学生了解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以及美苏争霸经历的三个阶段和发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1953年赫鲁晓夫担任苏联的领导人,他逐步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格局逐渐形成。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美国占据优势。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了高潮。两国实力发生变化,双方进行了战略的调整。美国经济地位严重下降,还陷入了侵越战争的泥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苏联出兵对阿富汗的占领,标志苏联的霸权政策发展到顶点。80年代,苏联由于长期与美国争霸,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从整个内容看,人教版教材运用四段阅读材料和四张照片、一张地图和一幅漫画配合课文讲解,保证了内容的丰富性。在讲&美苏争霸&时,插了赫鲁晓夫和肯尼迪较量的漫画,生动有趣,给人印象深刻,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北师大版本课内容包含&铁幕降临&、&两极对峙&、&局部热战&三目。虽然在知识点覆盖面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北师大版教材对这一课知识点的讲解比人教版详细深入,如对冷战、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讲解,在讲解&铁幕&演说时还指出了演说的地点和演说的题目。再者,北师大版选用的图表比人教版更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更为直观形象。在内容叙述上,北师大版教材更为翔实,引用的资料也体现了编写者的用心,比较全面和深入,但是淡化了宏观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更为注重历史事件本身的全面展示。
人教版这一课的&动脑筋&要求学生探讨美苏争霸的实质,并通过提供的两种观点进行辨别。这样的问题设置不仅对理解美苏争霸的实质有好处,更能起到训练逻辑思维的作用。&活动与探究&要求学生讨论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以及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着眼于历史学习的现实认知功能,这对开阔视野和知识延伸不无裨益。
课例40:亚非拉的奋起
本课内容涉及地区极为广泛,有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有埃及独立运动等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浪潮、还有古巴的独立斗争;其次,本课内容头绪较多,既有民族独立运动,又有经济发展概况;第三,本课内容识记的要求高,既要掌握各个时间段内历史事件的时间概念,又要掌握亚非拉各个地区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概念;第四,本课的内容牵涉旧知识较丰富,以印度为例,既有遭受民族奴役的悲惨经历,又有反抗民族压迫的艰辛历程,还有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壮丽画卷。同时,课本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当前亚非拉在现代化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命运。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内容的重点有两个:第一是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第二是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本课内容的难点有两个:第一是印巴分治。印巴分治既是民族独立运动的成果,又是不利于印巴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源之一。影响印巴地区稳定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中,既有该地区历史上的民族宗教对立问题,更有英国在被迫结束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时所采用的&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后患,特别是&分而治之&政策所带来的克什米尔领土之争问题。印巴之争不仅是南亚地区安宁与发展的巨大障碍,而且还影响到世界的安宁。第二是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教学策略]
人教版教材在导入这课时讲述了1952年纳赛尔领导的埃及独立起义,并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二是&这一事件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我们认为这不仅体现了问题设置的层次性,更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独特用心,特别是第二个问题,注重引导和启发,即在导入部分就暗示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始终不能忽视对时代背景和当时的国际环境的把握。这个问题的设置不但设计的巧妙,而且紧扣主题,很有含金量。北师大版在导入这课时,设置的问题是,&你知道亚洲人民是怎么前仆后继赢得国家独立的吗?&&你想了解非洲人民是怎样英勇抗争,是&黑暗大陆&初现曙光的吗?&以及&拉丁美洲人民又是如何不屈不挠,捍卫国家和民族主权的?&虽然设置的问题较多,但是不难看出这三个问题平面化,不仅没有层次性,从中更反映出北师大版的导入强调亚非拉独立的过程和形式,侧重点不一样,在问题的激发思维的功能方面,北师大版教材的导入部分作用较弱。
内容方面,人教版教材这一课分三目。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这一目,教材用了最多的篇幅,包括两段阅读文字、一张地图和一张尼赫鲁的照片及说明文字配合课文介绍了印度的历史、印度的今天并隐含着对印度未来的思考,指出印度原来是亚洲面积最大的殖民地,受英国直接统治的时间长达近二百年之久。教材还介绍了印度自19世纪中期以来就出现不少次大规模的民族独立运动,告诉我们印度独立国家的建立是几代印度人坚持了长达百年之久、前仆后继地进行大规模反英斗争的结果。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这一目,教材用一段阅读文字和一张纳赛尔的照片配合课文,主要介绍了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光辉历史,即从纳赛尔发动埃及武装起义到非洲三十多国独立(非洲独立年),从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到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纳米比亚独立。教材通过点明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殖民主义者入侵和奴役非洲500年历史的终结,帮助学生了解非洲现代的历史。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这一目,教材用一段阅读文字和一张卡斯特罗的照片配合课文介绍了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并建立了革命政府,剩余部分虽然对收回巴拿马运河只作了简要的介绍,但却表达了斗争历程的艰苦,主权之争的激烈。&为什么这一争夺这么艰难?为什么美国最终放弃了运河主权?&要回答这些问题,不仅需要联系巴拿马运河的历史和巴拿马运河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更需要独立深入的思考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内容方面相对应,北师大版教材同样是三目,但名称不一样,分别是&翱翔的&蓝孔雀&&、&&黑暗大陆&现曙光&和&艰难发展中的拉丁美洲&,名称上富有诗意,使得内容相对显得生动、活泼、有趣味。
这一课,在课文内容上两种教材区别不大,但是在其它环节有较大不同。
如人教版的&动脑筋&环节,提出了一个问题&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的历史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不仅深化了对印巴分治的认识&&它既是民族独立运动的成果,又是不利于印巴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源之一,让学生理解和懂得历史的前因后果之间的关系,形成唯物的的历史思维,同时又发挥了历史学习认知显示的功能,这一问很有分量,意义很大。人教版本课的&活动和探究&部分要求学生根据地图和掌握的历史知识讨论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在战略、经济和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编者在这儿的用意很明显,是要强调与以往所学知识的联系,并注意本课知识和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拓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由阅读卡&则介绍了&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进一步对所学知识加以延伸,为将来的学习构建基础。
而北师大教材,&查一查&环节要求学生了解独立后的印度在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材料阅读&环节对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的摘录,都很好的在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和拓展。&说一说&环节要求学生说说拉美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经济所进行的斗争对学生有何启发,这应该来说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北师大版本课的&自我测评&和&活动建议&两个环节的形式多样,相比于人教版更胜一筹。此外&每课一得&环节,北师大版教材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你知道美国为什么要把拉丁美洲作为它的&后院&吗?&这个问题不仅对理解本课拉丁美洲的艰难发展很有帮助,对如今认识现实世界的国际关系也是极有助益,所以这个问题的含金量很高。
统观这一课,北师大版比较重视知识的延伸,注重知识掌握的训练,人教版在必要的知识要求的基础上,强调情感和价值观的维度上倾向性比较明显,各有所长。
三、新旧教材知识的分析与比较
以下通过部分课例对比说明,并分析人教版新教材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实施策略。
课例41:俄国十月革命
本课是新教材的第一课。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尝试,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②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这是个既复杂又特殊的历史现象,要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认识其存在的暂时性。
[教学策略]
导入部分,旧教材首先明确指出十月革命的标志性意义,然后连问三个问题,即&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是怎样得到巩固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怎样开展的?&这个导入的设置比较严肃,偏成人化和专业化,比较难以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而新教材的导入则不同,它选择了十月革命中的标志性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起义为切入点,运用了一张该舰的照片,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展示了十月革命中的重要一幕。这种形式新颖,生动有趣,比较容易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而且,新教材导入部分还设置了两个问题,即&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十月革命胜利后又发生了什么?&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第一个问题紧扣本课的重点即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第二个问题则突出十月革命的过程性,体现出新课程重视过程和线索的要求。
课文部分,旧教材安排了三目内容,分别是&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的成立&和&苏联的盛会主义建设&,内容含量上相对偏多,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也较多。新教材本课只安排了两目,即&新时代的曙光&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新教材把旧教材的第三节独立编撰成新的一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种安排从内容上来说比较均匀和平衡,教师在教学时也更容易把握,不至于有的课太紧,有的课太松。新教材&新时代的曙光&这一目,涵盖了旧教材的前两小节的内容,凸显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划时代的标志性的意义,这种设计和安排对本课教学重点的把握更为准确和清晰。从具体知识点上来看,新教材删去了诸如旧教材课文中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和苏联重要加盟共和国的名单以及阅读课文中的《四月提纲》等内容,很好的贯彻了要摒弃历史课程中某些&繁、难、偏、旧& 的内容,改变偏重书本知识的倾向的这一要求,大大减轻了不必要的繁琐记忆任务;同时增加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示意图来展示十月革命的形势,增加了红军指挥官恰巴耶夫的一张战斗图来展示苏联人民的不屈不挠的英勇精神。这种增删一方面反映出新教材的宏观的学术视野,另一方面也新课程情感和价值观的养成的目的的体现。此外,新教材海课文结尾处添加了一张《列宁同志清扫地球》的漫画,诙谐有趣,这对增强内容的生动性和提高学习动力有一定作用,值得肯定。值得一提的是,在讲述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时,新教材添加了旧教材原本没有的内容,即&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还添加了毛泽东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这两句话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过程中已经具有和体现出了&全球史&的理念,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这种改变值得肯定。
新教材增设的&动脑筋&环节本课提出的任务是思考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多方面思考和认识十月革命的爆发,旨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思考,从而启发学生自己领悟教科书上的内容,达到历史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目的,在这一点上说明新教材在能力培养上更为侧重。
新教材增设的&活动与探究&环节本课的任务是讲故事,讲一个与列宁有关的小故事。这种安排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以及历史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以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的目的,突出了历史学习观念方面的要求。
此外,新教材在&自由阅读卡&环节添加了&苏维埃&这一历史概念的相关介绍,这位学生深入理解相关内容扫清了障碍,增强了知识的延伸,提高了学习材料的丰富性。&练一练&环节,新教材减轻了学生的学习任务,但题量只有一道,题型也比较单一,这一点似乎不如旧教材的训练力度大。
总之,新教材比较突出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例42:世界经济&全球化&
本课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其次,介绍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最后从两个方面叙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第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处境;第二,叙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对中国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可喜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为只有使学生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才能使之感悟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只有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才能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性和迫切性,才能使学生增强使命感。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受到知识积累和认知水平的限制,要求初三年级学生从利、弊两方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策略]
导入部分,旧教材指出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紧接着提出三个导向性问题,即&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如何评价它?应该怎么处理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这种导入的问题设置方式理念比较落后,问题设计题型单一、面孔枯燥死板,不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特别是对于理解&经济全球化&这样的一个宏观、抽象的概念更显得不太适合。新教材的导入设计有亮点。它首先展示了《海尔大厦》的照片,然后指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所见到的跨国公司的产品,引出&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表现。审视这种导入方式,不难发现其优点,学习内容比较符合时代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它从具体的现象和事物入手,跟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直观生动,活泼有趣,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知识,它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
课文内容上看,旧教材包含两小节,即&世界经济的变化&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新教材同样包含了两小节,即&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这不同的两个小节名字上,我们可以发现新教材在对待知识体系的整体观点上和侧重点有了明显的不同,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旧教材第一节从标题上看,显然不周延,不能全面说明世界经济的趋势和意义,而第二小节的标题更是淡化了经济全球化的利的一面,仅仅着眼于弊的一面,这种建构方式虽然在知识点的教学上没有太大的障碍,但是它放弃了一次很好的史学方法教育的机会,就是看待历史问题要一分为二,评价历史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没有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新教材的建构,前者讲趋势,后者讲影响,更为科学合理。在讲&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时,.新教材对本课内容的含量进行了较大扩充,不仅明确指出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仅明确了经济全球化趋势,而且还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这在旧教材里是看不到的。此外,在讲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时,概括为四点:国际分工不断加强;跨国公司扩展加快;国际投资急剧增加;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这是新内容、新观点进入教科书的实例。在说明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新旧教材的着眼点也不一样,旧教材重点是展示跨国公司的的跨国剥削、污染环境等不利的一面,而新教材则淡化了这种倾向,全面展示利弊,角度更客观。还有,新教材添加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一个知识点,这也反映了紧跟时代发展,拓展知识面,服务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改革的要求。
这一课,新教材设置了两个&动脑筋&环节,第一个是两位同学分别代表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他们两人办厂时遇到了各自的困难,让学生分析怎样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第二个是让学生思考分辨甲乙两人的说法有没有道理?说说你的看法。这两个&动脑筋&应该来说很好地反映了历史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更在于让学生能在已有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即对其他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判断。为实现这一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即善于选择需要认识的事物和现象,并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教材还在这一课中添加了亚洲金融危机内容,&自由阅读卡&还介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介绍,&活动与探究&部分则要求学生做一个社会调查,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些内容的设置,不仅拓展了&经济全球化&这一课题的覆盖面,也使得这一个知识体系的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学生在做社会调查时,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丰富了在课堂外获得知识的渠道和途径,这就超出了历史课程本身的局限,达到了新课程服务于学生发展的要求。
这一课,新教材的改进是很明显的,不但完善了知识体系,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还通过相关的训练引导学生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使学生增强了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从知识本身的教学方式上来讲,也很好的体现了认知发展的&建构性&和&生成性&特点,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课例43:动荡的中东地区
本课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有两个重点。第一,战火频仍的中东。需要介绍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五次中东战争中的前四次战争情况。应当指导学生理出头绪,分析其共同原因,并概括出中东局势特点,为讲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及解决中东问题的艰巨性作好铺垫。第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就其重点而言,它是中东问题难以顺利解决的症结所在,又是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重要原因。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难点也有两个。第一,巴勒斯坦问题由来。这既是一个历史渊源很深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矛盾很突出的问题。历史渊源之深,在于这一地区生活的民族既可以上溯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居巴勒斯坦;还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3世纪末,犹太人的祖先希伯莱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现实问题之突出,在于一战后和二战后这里都受到大国频繁的插手,以及该地区固有的矛盾。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做到既全面兼顾,又突出重点。第二,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在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既有生存之争,也有意识形态之争;既有当地人的利益之争,也有局外大国的利益之争;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之争,也有现实问题处理不当引发的问题之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做到由浅入深和深入浅出。
[教学策略]
这一课的导入,教材以 &十月战争&中的一幕入手,提出了两个问题,即&二战后爆发了哪几次中东战争?&和&中东地区战事频仍,动荡不已的根源在哪里?&课文内容的安排也是循此展开,分为两目,即&战火频仍的中东&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以阅读材料和地图等内容相配合,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以及发生在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的四次中东战争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然后,通过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的分析、对中东地区动荡局面形成原因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认识历史现象并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从而形成本学科特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本课的&自由阅读卡&环节要求学生以时事评论员的身份评价以色列总理拉宾为解决中东和平问题所付出的努力, &活动与探究&环节则对阿拉法特和巴解组织的进行了介绍,通过这两个环节的学习并组织学生交流收获与成果,新教材实现了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一个目标。
课文从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和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符合初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抓住这一特点,就可以取得既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收获。
这一课内容是新教材完全新增的一课,并且被置于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专题下来学习,是旧教材所没有涉及和包括的新内容。但是新教材为什么要增加这样一课内容呢?其实我们去稍稍读一下新课程的相关理念就不难发现,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体现时代性与发展性。它不仅要求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还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课程内容的这一转变,力争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世界现代史学习主题所体现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可以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一是站在时代高度审视历史,选择学习主题要体现时代精神。同时要注意到,世界现代史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历史,并处在不断延伸和继续变化之中,具有纵向和横向多维度的联系,为了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所以教材将历史的镜头从十月革命推到了20世纪末,把很多最新的历史事件也列入教学内容。
二是世界现代史学习主题应尽可能反映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历史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穷尽真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新史实不断被发现和利用,另一方面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历史问题不断赋予新的领悟和阐释,历史科学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初中历史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只有这样, 才能给学生科学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历史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世界现代史学习主题必须建立在历史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及时反映世界现代史研究的新成果,必须把现代人类社会过国际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困境纳入学术视野,要善于在历史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和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分析掌握历史,这样的具备现实主题的教材才能给学生和历史教育带来新鲜的气息。
四、新教材教学的重点与策略
下面结合部分具体课例来说明人教版新教材的教学重点和实施策略。
课例44: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本课的主题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从知识层面上看有两个教学重点。第一个重点是新经济政策。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后,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它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另一个重点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宣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它既保证了苏联国防、工业的强大,也为苏联社会以后的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由于苏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因此这一模式深刻地影响着苏联的历史和命运,也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限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中可以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结合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状况加以说明。使学生认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教学策略]
①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提问上一课学过的有关内容。比如提出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在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然后继续问,当国内战争结束后,还要不要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呢?由此导入新课。
②&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一目包括两个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的成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本课的重点,要讲清楚实施的背景、时间、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教材里的小字材料:&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教师先请同学们思考这段话的含义,再指出这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能继续实行了。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继续实行这一政策了?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政策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因此,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③关于苏联的成立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苏联地图,让学生了解这已是一个历史名词,存在时间是年。当时苏联的成立,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到1991年,苏联解体。这里,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区别沙俄、苏俄、苏联三个名称的不同。
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目,也是本课重点。它包括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三方面内容。关于苏联的工业化,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概括归纳如下要点:是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采取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针对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说明苏联工业化的特殊性及其取得的成就。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在有关农业集体化问题的学习中,首先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工业化促进了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其次,投影如下资料:&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让学生根据这段话来分析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客观结果,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本课的难点,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老师要结合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帮助学生分析: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是个人的高度集权,其发展的结果导致了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进而引导学生用生产力标准分析产生弊端的原因及其造成的结果,思考解决弊端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⑤本课内容学完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最后老师小结: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⑥在巩固环节,让学生动脑筋思考: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苏联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让学生掌握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苏联的工业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苏联工业化的建设资金主要采用行政手段来保证、实行高积累多投资的区别。
⑦本课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展示的历史材料,加深学生对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二是指导学生初步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
总之,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地叙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还要使学生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从而达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立体维度的教学目标。
课例45:美国经济的发展
新教材本课安排了三目,即&战后的繁荣&、&危机和经济调整&以及&新经济的出现&三目,介绍了战后五十多年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二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两个重点的明确适合在讲完新课后总结或讨论较为恰当,以区别于阶段&特点&与&原因&。根据教材内容具体来说,&基本特点&可以包括: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主要原因&可以包括: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但在教学中,具体重点的确定可以不同,对&特点&或&原因&的讨论也不强求一致。但不管讨论哪个问题,范围不能太小,思路不能太狭窄,要引导学生结合战后五十多年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现实状况通盘考虑。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要素,选好分析角度。
本课教学的难点战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密切关系。这个问题的阐述可结合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分别突破。二战初期,美国推行&中立&政策,大发战争横财,军事工业迅速发展;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取得了统治地位,经济持续繁荣;70年代,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迅速崛起,中东国家展开石油斗争,美国经济陷入危机;80年代,美苏争霸激烈,美国大力发展高技术军事工业,债务负担沉重;90年代,为了在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中占据绝对优势,美国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新经济出现。另外,对&通货膨胀&、&新经济&等概念的理解,也是难点之一。前者的基本含义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后者则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和全球化。
[教学策略]
①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硅谷&并作简单介绍,以景触情,激发学生学习&美国经济的发展&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教师可从电脑说到&硅谷&,以言激趣,提问&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由此导入新课。
②关于&美国经济的发展&,教师可结合本课的&动脑筋&环节,通过组织和设计关于美国经济在各级段表现特点和原因的表格的方法来学习。
③结合教材内容,用足用好各种材料,是使本课教学生动丰富的关键。教学过程中,对材料的释读应与学习内容和表格生成同步。导入框中,&硅谷&的图片与文字,可给学生留下求知的悬念。&战后的繁荣&一目中,材料&工业生产极大发展&,可用来说明教材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照片&美国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是美国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例证;材料&发展高新科技&、照片&从月亮上看地球&,则印证了战后&美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危机和经济调整&一目中,材料&经济危机&和&债务增加&分别说明了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大致情况。&新经济的出现&一目中,材料&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照片&互联网&,&自由阅读卡&中的材料&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和照片&信息高速公路&,都体现了美国新经济的重要特征──信息化与全球化。
④本课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组织自学阅读课文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时期、表现(特点)和原因分阶段整理战后五十多年美国经济发展的大致情况并制成表格。在分组交流自学情况后,教师应要求学习中出现失误的学生按表格内容订正自己的问题。
二是组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或&基本特点&时,注意提示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和现实情况,运用从具体的历史事实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做到言之有据地分析说明问题。
三是正确运用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则材料的用途不是单一的,信息也不是唯一的。如&硅谷&,既可用作导入,也可用来说明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特征;&互联网&显示了美国经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更能说明美国高科技的发达、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强以及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等。
总之,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特点,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此外,还要帮助学生认识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从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领会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提高自学能力,开阔知识视野,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鼓励学有余力、学有兴趣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后,上网查阅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关资料,以进一步加深对&新经济&的理解。甚至在完成规定教学内容后,教师还可就&美国经济与教育、科技&为题组织自由发言,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课例46:第三次科技革命
本课有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第一,主要讲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包括兴起的时间、标志。着重叙述了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特点及影响。第二,通过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相比,讲述它的特点。第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这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技术群。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诸多领域。第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如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第三,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构成了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生产力,如生物工程这一综合性科学技术的兴起。第四,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进步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本课的难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援引相关史实、图片和数据对教材内容适当拓展,让学生体会到: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并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二,科技进步使人类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对中国而言,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
[教学策略]
①导入新课部分。教师可以介绍二战期间军事科技的发展,如美国为计算炮弹弹道而研制使用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利用原子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德国人制造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战后,这些原本用于制造杀人武器的技术转为民用并迅猛发展,形成了风起云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由此引入正题。教师也可从介绍学生最为熟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入手,或描述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或提及学生熟悉的美国电影《黑客帝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引申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②讲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时,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诸多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后,着重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可采用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更新换代的图片、数据资料,在课堂上加以展示的方法,使学生从中体会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然后让学生畅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影响,或自己对网络技术发展的了解,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③对生物工程技术的讲述,教师可从学生较为熟悉的克隆技术入手,如引文中&多利&羊的问世及此后一系列克隆动物的诞生,引申到生物工程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利用教材上&动脑筋&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围绕是否应该克隆人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适当加以拓展,让学生体会出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应具有前瞻性,避害趋利。
④教师可采用活动课或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表演,表现出不同时期人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如通讯手段的变化、交通运输的变化、家用电器的变化、饮食、衣着、医疗等方方面面的变化,使学生从中体会出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对人类社会面貌的改变。
⑤讲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时,教师可将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文字材料、图片、数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思考,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教师也可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叙述,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用图片、文字、数据材料印证教材中的结论正确与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主动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⑥讲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时,教师可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援引相关史实和数据对教材内容适当拓展,使学生通过体会材料感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在向学生介绍由于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因而许多国家大力发展科技这一现象时,除教材提供的欧洲&尤里卡计划&外,还可向学生介绍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及中国的&863计划&,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通过以上作法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对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性之后,可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在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⑦教师可以&科技的今天和明天&为话题,让学生围绕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感受科技进步的巨大作用,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和总结。然后让学生根据今天的科技成果勾画、展望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想像力,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提醒学生:要实现大家的想像,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做?以此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教育的目的。
⑧本课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感性的事物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对理性的知识则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讲授该课时,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兴趣爱好,避免艰深枯燥及过于专业性。应从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的身边事物入手,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特点和影响。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教材中的观点和结论,教师要避免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应当通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收集阅读相关的文字、数据和图片资料,让学生依据史料,运用逻辑方法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
第三,利用教材资源,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例如,在处理教材中&动脑筋&部分关于是否应该克隆人的问题时,可作适当的拓展,让学生进行讨论,由克隆技术的利弊推及其他方面,明白人们制订法律或相应的规定等来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拓展,使学生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同时可使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总之,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涉及面非常广泛。教师在讲述这一课时,应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以及教学时间的限制,尽可能从学生十分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用形象化的手段,使学生主动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面貌。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要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最后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javascript">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js%3Fa1a4c2cbbdf3eff3fb0d75d'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凡尔赛和约的实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