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极少主义绘画出现并流行于哪个年代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的极少主义出现并流行于哪个年代
于20世纪50--60年代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简约主义又称极限艺术、最小主义、极少主义。源于六十年代兴起的一种非写实绘画雕塑,其理念在于降低艺术家自身的情感.
极简主义或简约主义又称极限艺...
大家还关注极少主义(极简)艺术
弗兰克.斯特拉
极少主义(Minimalism)
极简艺术(Minimal
Art)是一个雕塑运动,又称为“初级构成”(Primary Structure),或“ABC艺术”。20世纪60至70年代在美国兴起,迅速普及到英国、加拿大、澳洲和日本等地。如今,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雕塑风格。
所谓“极简艺术”,也可以译为“最底限艺术”
。即要求在一个造型中,一切要素都应该被简化到“最低限”的状态。不仅不能有任何复杂化的人性的东西,不能有浪漫的幻想,材料也要最简单。所以,极简主义反对现存品和拼贴、集成一类的杂合形式,而要求用不留联想余地的极度单纯的几何体来造型;至多准许单一几何体的连续重复,不要任何细节。
这就是说,极简主义者用他们的作品,集中精力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雕塑就是一个物体,是最基本的物体自动而无个性的呈现。
实际上,极简艺术的造型并不见得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我们已经在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和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那里看得十分熟悉。不过,这些前期抽象主义者还拿来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作支点。他们极力表白,自己搞得那些方格子,是另外一个看不见的世界的表现,是很“形而上”的。可是,极简主义者却干脆一语道破,宣称自己什么也没有表现,也不打算表现什么,他们就只是做了一个“形而下”的物体而已。而且,极简主义艺术家多半不需要亲自动手,他们只是提供一个设计,然后交给工厂去制造。因而其作品就完全是一种机械产品。为适应工业生产,其设计也是相当标准化的。
极简主义者抛弃了大多数传统雕塑材料,而对钢铁这个工业社会的成果情有独钟。他们的确吧金属材料表现到了空前的极限。另一方面,这种中立性的艺术很能够与国际建筑风格协调起来。当被更多人看到这一点、从而有了主顾以后,极简主义造型就变得尺寸巨大了,变成了一种综合空间的环境艺术,不论在室内还是室外。这样,从极简艺术中,便悄悄地诞生了装置艺术的概念,也使大地艺术呼之欲出。
从事极简主义造型的艺术家非常之多。引人注目者,美国有托尼·斯密斯(Tony Smith)、唐纳德·加德(Donald
Judd,1928--)、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1931--)、罗伯特·史密森、卡尔·安德烈(Carl Andre)、丹·弗拉文(Dan
Flavin)、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布鲁斯·瑙曼、里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肯尼斯·诺兰,英国有安东尼·卡罗、菲利普·金(Philip
King,1934--),澳大利亚有米德莫(Clement Meadmorm,1929--)等。
在认识极简主义雕塑时,我们不能忘了一个先驱人物,那就是美国前一辈雕塑家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作为焊接工出身的大卫·史密斯,第一个把钢铁雕塑扩展到纪念性的尺度,从而确立了这种现代雕塑材料的地位。
大卫·史密斯一生搞了许多风格实验,主要是围绕构成主义观念来进行的,他总是想赋予雕塑以建筑式的结构。与后来的极简主义者不同,他的作品一般都是禽兽制作的。其最重要的作品,是他在去世头一年用“立方体”这个名字锻造的大型钢铁结构,现分别处理在英美几个不同的美术馆中。作品用抛光的不锈钢制作,醒目地留有金属的纹理及钢铁材料硬、冷、重、直的特点,这个巨大的积木式造型,仿佛一触即溃。据他自己说,这是要表现“机器沉默时候的深刻沉默”。
安东尼·卡罗(Anthony Caro,1924--)是20世纪下半叶最有名望的英国雕塑大师之一。他的作品,常常是用钢铁加鲜艳色彩组接而成的巨大结构。尤其是他那些钢梁的架接组合,使人感到某种强有力的气势和某种微妙精神的结合。其名作《正午》,用钢板焊接起来一个单纯的抽象结构,但却有斜倚人体的感觉。雕刻家把它涂成了火一样的颜色,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看上去有如刚出炉的钢坯,真是把“正午”二字提醒得令人汗流浃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极少主义建筑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极少主义建筑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极少主义又称ABC艺术或硬边艺术,是20世纪50年代以为中心的美术流派。源于表现主义,一般按照杜尚的“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以画面进行处理,造型语言简练,色彩单纯,空间被压缩到最低限度的平面,并力图采用纯客观的态度,排除创造者的任何感情表现。”
在建筑上,他们以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以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获得简洁明快的空间,在简洁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精巧的结构。追求的是空间的质量,材料的体现。在这之中会有一种抑制不了的激情,在你一失神间,他会喷发而出,然后他又会慢慢分解,直至融入他的氛围。
“激情分解了,分解成了虚无缥
缈却又无孔不入的东西,这种分解后的激情似乎有一种特殊的能量,
穿透了几何抽象和极少形式的冰冷幕墙而渗入到了造型元素的内层空
间,从而使几何抽象和极少主义艺术发生了质变。”密斯就创造了这种激情,他“利用有限的信息传达耐人寻味的意味,可以于纷乱之中保持清晰的脉络,更能在观者的记忆里提供精炼的索引信号,给人留下深刻整体印象。”自从他提出“少就是多”以来,建筑朝单纯、逻辑的选择发展,有了创作中的平凡,阳春白雪中也有了下里巴人的影子。
当密斯做出范思袄思住宅时,一个时代来临了,也正因为这个建筑密斯遭到了客户质凝,可是具有戏剧性的是,当范思袄思最后迫不得已要把它卖掉时,她这样写道:“那玻璃盒子轻得像漂浮在空中或水中,被缚在柱子上,围成那神秘的空间--今天我所感到的陌生感有它的由头,在那葱郁的河边,再也见不到苍鹭,它们飞走了,到上游去寻找它们失去的天堂了。”从19世纪末欧洲的新建筑探索,到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运动,直到目前各种所谓晚期现代主义或新现代主义,整个现代建筑的发展多少就带有一些趋向简洁的倾向。最早在建筑中表现这种简洁倾向并走向极端的建筑师是现代建筑运动第一代领袖之一的密斯·凡·德·罗。一句经典的“少就是多”一时间成了当时极受推崇的至理名言。
60~70年代,在全球各地甚嚣尘上;尔后,随着菲利浦·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解构建筑七人展”,各种以动态构成、分散构图为主要形态特征的建筑作品也开始到处流行。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时候又涌现出一批执着探索建筑的本质和纯净形式的建筑师和一批以简练的形式、纯净的空间和精巧的构造结构为主要表现特征的建筑作品。
“辩证法认为否定是发展的环节,经过否定之否定,虽然从形式上看又回复到了原点,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上升。”当代建筑中这种简化倾向的重现与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时期反对装饰、崇尚简化既有一定的相似,又有一定的差别。那时候的简化主要是出自技术和需求方面的原因,即产品的简约性满足了降低成本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的要求,于是复杂的方式被淘汰;而80~90年代以来的极少主义倾向由于顺应时代和技术的要求,日渐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进步,并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极少主义(Minimalism)艺术(有些书上也译成最低限艺术)的影响,而上升为一种艺术原则。
极少主义艺术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代表了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态度,即摒弃作品中丰富多彩的具体内容,而偏向极端纯净和几何抽象性。极少主义艺术作品,包括雕塑和绘画(绘画中包括造型画布),通常具有很强烈的几何学基础,无节制地运用强烈的工业色彩以及基本要素的形状,创作手段极为简约。这类艺术作品的具体特征有:选用非天然或工业材料,没有历史内涵,抽象冷峻,不给观众联想的余地;崇尚机械加工过程,刻意企求画面或雕塑表面的光滑平整;作品经常取消基座或画框,直接与地面或墙面接触,尽力保持形式完美,杜绝干扰;形态构成上,强调整体统一,简洁纯净,以此去抗争混乱无序等等。当这种艺术思潮的影响蔓延到建筑创作中的时候,某些建筑师便不再去追求表面上的美丽和矫揉造作的丰富感,转而去寻找纯洁的、直截了当的美。在此,仅对几个具有典型的极少主义倾向特征的建筑实例予以介绍、分析。1 法国建筑师多米尼克·佩罗(Dominique Perrault)  他认为极少主义是“包豪斯的真正内涵”,而后现代主义和则仅仅是建筑发展的死胡同。他推崇美国极少主义艺术家唐纳德·乍德(Donald Judd)的作品,并且欣赏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的大地艺术。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觉察出明显的极少主义设计倾向,强调严谨、简洁。
佩罗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当属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该建筑是法国塞纳河左岸第一个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给市民提供了一种新型集散广场。面对面的L形塔像四本翻开的书,进入图书馆就像走进知识的城堡之中。人行天桥纵横交叉的步行广场包围着“一小块森林”。简洁而尺度巨大的体量清晰地标志出法国国家图书馆在城市空间中的位置。
该作品是城市设计中的艺术精品。它是简约的艺术,感情上崇尚宁少勿多的原则。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和表现上,佩罗将木材、钢和金属网与混凝土结合在一起。在双层玻璃外墙上,他重复使用格子窗,使建筑表面在不同光线的折射下产生一种梦幻般富有动感的奇妙效果。这个方案1997年被授予欧洲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奖。
佩罗最近一项工程——柏林奥林匹克赛车馆—游泳馆()则更是将建筑体量的简化推至极限。
这个综合项目位于柏林城的一个市区公园中,共包括两个竞赛场馆,赛车馆为圆形平面,游泳馆为方形平面,极其单纯。设计的概念是将整个钢结构屋顶模拟成被周圈苹果树围起的湖泊。为此,整个建筑下沉17m,最高点几乎与地面平行,建筑主体完全隐入地下,在地面上人们仅仅能看到闪闪发光的“湖面”,其实那完全是金属屋顶的反光。建筑的整体形态极其弱化,单纯而自然地成为环境景色的一部分,如同一件大地艺术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佩罗以一种极少主义绘画的特征来表现建筑作品的纯净性和“消失感”。他大胆地向传统的建筑形式挑战,以改变人们对建筑所抱有的先验的观念。除了自然环境中尺度巨大而单纯的工业化形体本身所带来的强大视觉冲击力以外,整个建筑的屋顶表面和外墙面全部覆以金属板材,给该建筑物以统一的视觉形象,并通过金属板材在不同角度对光的反射,创造了一种非凡的表现效果。瑞士建筑师雅克·赫佐格(Jacques Herzog)和皮埃尔·德穆隆(Pierre de Meuron)
这两位同是1975年自瑞士苏黎世高工(ETH)建筑系毕业的建筑师,均继承了母校追求建筑的完美性以及精致的构造的优良传统,一直以简洁的建筑造型探索独特的建筑道路。他们对极少主义艺术的浓厚兴趣以及与极少主义艺术家富有成效的合作,对他们的建筑创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德国慕尼黑的戈兹美术馆(Goetz Collection)是他们最引人注目的作品。这个坐落在慕尼黑的一片别墅区内的私人美术馆,面积约3 000 m2,建筑仅两层。从外表看来,着实是一个方盒子式的建筑。建筑的四个外立面以同样的手法处理,即垂直方向上划分为三段,上下两段为半透明玻璃,中间段为木质胶合板做适当的矩形分格。建筑外部形象方方正正,内部空间同样简洁而规则,甚至近乎于刻板,但与周围高直的自然植物产生了丰富的对比效果。
该美术馆的展室朴素无华。墙面上方为高窗,使自然光进入展室。墙面洁白淡雅,木地板平整光洁,天花除平整的灯槽之外别无他物。内部空间平实的处理,避免了喧宾夺主,使艺术品真正成为了展示的主角。虽然美术馆的空间是最基本的几何形态,但是它的构造却充分体现了后工业时代新型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的精美,因此它创造的极少主义空间效果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伦敦的(新)泰特当代美术馆(New Tate Gallery of Modern Art? )是赫佐格与德穆隆另一个具有极少主义意味的建筑设计。新泰特美术馆是由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一个旧的发电厂建筑(G·斯科特设计于1947年)改造而成的。旧建筑的塔楼是河岸的一个重要地标,与北岸的圣·保罗大教堂遥相呼应。改建设计将原有的透平机车大厅变为一个条形的上下贯通的公共休闲空间,为公众提供茶座等休闲服务。原建筑的顶部升起一个长方形的玻璃体量,四面由大面积平板玻璃围合而成,构造精致,表面平滑,夜间透射出光芒。玻璃立方体的纯净与原有老建筑的砖石肌理形成强烈的对比,给美术馆建筑带来独特的表现力。卒姆托大多数作品的形态和技巧较为明显地受到地方风土的影响,充分地体现出他对材料、表皮、光,以及对质感、构造、生态等方面的关注和敏感。
1999年卒姆托以其明亮的玻璃盒子式的奥地利布雷根茨(Bregenz)美术馆(1997)荣获了第6届欧洲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奖。该美术馆坐落在布雷根茨康斯坦斯湖畔(Lake Constance),它由构成室内空间主体的现浇混凝土盒子、钢和玻璃等组成。从外面看,建筑就像一盏明亮的灯。随着一天之内天空光线和湖面薄雾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建筑的外表反射着不同的光影和色彩。
建筑的主体是一个方形玻璃盒子,共六层(地下二层,地上四层)。最上的三层为三个混凝土盒,垂直方向相互脱开,由三道承重墙支撑。每个混凝土盒的顶面敞开且封以半透明的玻璃天花。整个建筑的外表面铺满经过精心加工的大片玻璃板,看起来像是带有褶皱的羽毛或是一种鳞状的结构。建筑没有明显基座,而是直接立在地上。所有的玻璃板都采用相同尺寸,既不打孔又不划分,仅仅用大的钢夹子以鳞片状的排布方式固定在钢框架上。玻璃的侧边缘暴露在外,玻璃与玻璃之间隔着一定的缝隙。整个外框结构独立于内部的混凝土盒子,就像单独一层皮肤,并使内外的空气可以相互流通。各层楼板和楼梯都经过打磨,墙体和天花泛着柔和的光。
在正视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设计的考虑因素被精简为静态的基本要素、建筑的用途以及达到该用途的方法等几方面,建筑的构造、材料和视觉形象构成了一个整体。在亚洲,妹岛和世同样在极其平常简洁的建筑造型要素的构成中探索着对建筑空间价值的独特表现以及建筑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在此以妹岛的日本冈山市S住宅(S-House? Okayama? Japan? 1996)来分析她在创作实践中的极少主义倾向。
这是为一家两代六口人设计的私人小住宅,位于冈山市冈山县的一片高密度居住区内。建筑外形为一个半透明的方盒子,里面分两层,一层平面呈“田”字形布置,四个主要房间之间的“十”字分别为浴厕和楼梯,外围是周圈二层通高的走廊;二层为整个起居空间,包括厨房和餐厅。
该建筑在空间上,最具有特点的就是周圈的走廊。走廊的外侧(也就是建筑的外皮)为木骨架双层半透明有机波形板,侧为木质板材。首层各房间分别向走廊开门,二层的条形木板可以沿纵向呈百叶状完全打开,起居空间与周圈走廊空间融为一体。因此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室内与室外之间的联系与隔离,完全通过这一圈走廊进行调节。半透明的膜被状表皮从檐口一直到地面,遍及整个建筑的外墙(仅仅开了少许必需的门窗洞口),建筑物没有明显的基座。
该住宅在建筑学上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整个建筑的体量或比例韵律,而在于其空间。其外表半透明的膜被,围合一圈交通空间,实际上是以一种现代的手法再现典型的日本传统空间模式:周边用裱纸木框推拉门限定的走廊围绕着核心的居室。
5西班牙建筑师拉斐尔·莫尼奥(Rafael Moneo)  莫尼奥虽然一贯以现代派简练的手法进行创作,但是直到他的库塞尔礼堂(Kursaal Auditorium,1990)才可以说真正带有极少主义倾向,而且这个建筑在膜被表皮的表现上也具有突出的特点。
库塞尔礼堂位于西班牙的港口城市圣塞巴斯第安(San Sebastian),乌鲁米尔河(River Urumea)在此汇入大海。建筑主要包括一个1 828座的音乐厅和一个624座的会堂,还有一些服务和辅助的设施。两个主要大空间被包含在两个不同大小和不同方向的巨大方形体量之中,构成了建筑的主体部分。
两个立方体的外表同样是双层玻璃的半透明结构,外侧玻璃呈凹弧面,内侧则为平玻璃。与S住宅相似的一点是,表皮的内侧同样围合了一圈交通空间,再往内才是主体的会堂和音乐厅。参观这座建筑的时候,观众在建筑的内部和周围流连徘徊,因为不管是从里侧还是从外侧看,半透明的玻璃外皮随着海边的天气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身的色彩和光泽。在夜间,整个建筑更是通体散发着柔和而迷人的光芒。
库塞尔礼堂除了单体本身的表现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建筑的城市性。当你在城市中穿行的时候,这个新会堂总是不时跃入你的眼帘,形象优雅而令人振奋,并带有一点点神秘色彩。如果是在海面上或是在空中,整个场景则更能给人留下对这个城市的深刻印象。这一点有点类似于悉尼歌剧院,却又不像悉尼歌剧院那般自由浪漫。这可能与莫尼奥曾经为伍重工作过一段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当弗兰克·盖里(Frank Gerhy)以其极具动感的古根海姆美术馆(Guggenheim Museum? 1997)进行独特的自我表现,并给毕尔堡(Bilbao)带来莫大荣耀的时候,库塞尔礼堂却以极其理性而冷静的巨大方体同样成为了所在城市的标志,而它的造价也仅仅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的一小部分。它似乎在提醒人们,夸张的雕塑性建筑只适宜于城市中少数特殊的公共建筑,那种风格如果泛滥到普遍的大量性建筑,那么对于城市则是不可想像的灾难;而含蓄、理性、简洁的建筑则不仅仅适合于普通城市建筑,而且同样能胜任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通过对以上几个实例的分析,不难发现,这一类带有极少主义倾向的建筑设计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它们都强调建筑设计的整体统一并趋向简洁,也就是将建筑造型和体量的几何抽象性极端化,并且建筑的基座部分尽量简化甚或消失;建筑空间品质趋向纯净。于是建筑的表现因素不再是体量与体量之间的组合与构成,以及由此造成的强烈的光影对比效果,建筑师内转而追求建筑其他方面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纯净体量的视觉冲击力。这一点跟建筑的周围环境有很大关系,一种情况周围是自然环境;另一种情况是建筑周围是体量都相对较小的旧城区。工业化大尺度的纯净几何体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引人注目。
2材料的丰富表现力。主要通过多种建筑材料巧妙地组合来达到,光线在各种材料及建筑构件之间来回反射、折射,造成丰富而略带梦幻色彩的综合光效。另外,则利用半透明材料,造成整个建筑通体发光的效果。
3巧妙精致的构造。除了建构本身以及其他方面表现的需要之外,有些设计常常以精巧而别致的构造本身为表现因素。这样的建筑充满细部,完全不同于后现代主义所批判的缺乏人情味的国际式方盒子。
4建筑体量的纯净品质和“消失感”。主要通过现代材料的通透性和轻质性得以实现。因此这类建筑也含有一定的技术表现倾向,但是又与寻常的技术表现有明显的不同。
5建筑的(膜被状)表皮。膜被状表皮具有多种表现特性,如透光性,包括室内采光要求的由外而内透光和由内而外的灯光漫射效果;还有可调节室内空气质量的通风透气性等。
当然,以上所介绍和分析的建成实例只是当前西方设计界中具有极少主义倾向较为典型的几个例子。在此,并非是要将它们统统贴上所谓极少主义建筑流派之类的标签,而仅仅试图分析这些建筑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建筑形态极其简约的共同特征,或者建筑师们相似的极端理性的建筑创作倾向。介绍和分析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给中国建筑界以创作上的参考和借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各种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建筑的理论和精美图册一起涌入中国的时候,中国建筑界的现代主义运动尚未充分发展。而且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受材料技术、施工技术等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真正理性而严谨的精品建筑比较少见。因此中国建筑界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学习西方建筑创作中理性、严谨的精神。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80年代西方现代艺术
80年代西方现代艺术
12:09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作者:朱伯雄
第五章 80年代西方现代艺术
第一节 新表现主义与超先锋运动
&&&&& 从70年代开始,欧洲人就努力使自己的艺术同美国分离开来。他们认为,美国艺术是受市场支配的,缺乏自主性,艺术家的创作和个性受到金钱的左右,无法满足艺术反映和展示人类精神与生活经历的需要。因此,他们希望努力重建欧洲艺术曾经拥有过的统治地位以及维持这一地位所需的制度与市场。他们有意识地发展一种独立的不同于美国的艺术样式。新的欧洲画家们摒弃了现代主义关于未来的看法,重新检视自己的历史、传统、神话和艺术。他们从二战以前的绘画中寻找灵感,重新评估皮卡比亚、德?基里科、毕加索晚期的作品,还有沙加尔、马里奥?西罗尼、马克斯?贝克曼等人的作品。这些曾被现代主义所嘲弄并从现代主义经典中剔除的作品受到了新表现主义画家们的热烈欢迎。新的艺术家在这些作品中看到了对形式主义的抛弃。而作品中无处不在的&笨拙&又给新画家们新的创作灵感,为他们重建欧洲独立的艺术样式,恢复欧洲绘画传统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如珀尔克,施纳贝尔、萨勒从皮卡比亚的晚期作品中学到了如何用庸俗的&现实主义&来重新激活绘画却不受形式创新的烦扰。同时,皮卡比亚层叠图象的方法也为他们所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德国新表现主义和意大利超先锋运动逐渐为艺术界所瞩目,使沉寂许久的&绘画&重新获得了生命与活力。在此之前,大多数后来拥护新绘画的艺术经纪人都曾拥护过非绘画倾向。但是,到1980年,他们已经开始相信,在所有艺术倾向中,新绘画是最有潜力的一种。它为艺术注入了急需的人文内涵,满足了欧洲心态的需要。带有&新绘画&特征的第一个主要的国际性展览是诺曼?罗森塔尔、克里斯托?若阿基米德和尼古拉斯?塞罗塔于1981年在伦敦皇家学院组织的名为&绘画的新精神&展。此后,两个欧洲画家群体,德国的格奥尔格?巴泽利茨、约尔格?伊门多夫、安塞尔姆?基弗、马库斯?吕佩茨、A.R.彭克、西格玛尔?珀尔克、格哈德?里希特和意大利的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山德罗?基亚、恩佐?库基逐渐取得了国际艺术界的认可,由此形成了两大艺术流派:德国新表现主义和意大利超先锋运动。它们作为对美国极少主义 和 后极少主义,意大利贫穷艺术 和德国新潮艺术的反对者的角色出现,大受艺界欢迎。
&&&&& 超先锋运动始于阿基利?博尼托?奥利瓦的活动。1979年,他开始推介山德罗?基亚, 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恩佐?库基、妮古拉?德?玛丽亚、米莫?帕拉迪诺的画。他给这些画家的作品冠以&超先锋&之名。他在西西里组织了一次展览,在《今日艺术》上发表了许多关于此运动的文章。第二年,他还结集出版了一本关于此运动的书。这样,意大利新绘画也很快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
&&&&& 在&绘画的新精神&展的图录中,主办者写道:&我们正处在一个对许多人来说绘画已经失去了意义的的年代&&人们认为绘画已经变得学院化和冗余。&但是主办者们认为,其时流行的极少主义艺术 和 观念艺术 已经变得陈腐、保守和落后,而&绘画&则正在逐渐兴盛,&伟大的画作正在产生&。他们说:&展览&意味着一个宣言,同时也是对当下绘画所处境遇的反思。
&&&&& 罗森塔尔, 若阿基米德 和塞罗塔 认为,新绘画意在展示&人们的经历、即人和他们的感情,以及风景和静物&。若阿基米德 在其文章中写道:&展示个人世界,表达自己的欲望、恐惧,使长期休眠的人类经验领域复苏。&他不仅想使日常生活成为画作主题,而且想恢复幻想、神话、痛苦、优雅等个人情感体验。&&绘画的新精神展&使人们重新思考关于绘画、绘画中的形象,关于想象、美感,关于表现主义以及西方绘画传统等问题。
&&&&& 一年之后(1982年),在他们组织的时代精神展览图录中,罗森塔尔和 若阿基米德 关于绘画的想法表达得更为强烈,正如这次展览的标题所言,他们选择的艺术家宣称表达了正在进行的,与80年代息息相关的内容。在这个运动中有一批代表性艺术家
&&&&& 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的主要题材是他的&签名头像&。它们具有&精确裁剪的头部,杏仁状的眼睛,高高的颧骨,丰满的嘴唇&,看起来忧心忡忡,但又似乎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他也画自己或模特的躯体。他的&自画像&通常是雌雄同体,或自斩其首,或被鱼吞食,或产卵,或从自己的嘴或生殖器里分娩出来。并且,这些画像组合了许多标志和象征,它们来自以前的艺术品或者谣传,以及艺术家自己纷繁芜杂的生活经历之断片。正如克莱门特所言,它们&大多来自我所听到或读到的语句或故事。真是无巧不成书,一周之内,我在20个不同的地方听到或读到同样的句子;翻开4本书,我看到同样的内容;同3个人交谈,而他们告诉我同一个故事。&(作品‖月亮‖)带着这种漫不经心的、偶然的创作态度,克莱门特笔下的人物通常显得有些浮动和脆弱。他的笔触轻而冷,同德国新表现主义的重要特点&热&正好相反。
&&&&& 有人认为克莱门特的作品带有些许自恋色彩,但这种自恋并不是作者特意要自我暴露。实际上,克莱门特的作品反思性较强,技巧娴熟。艺术家似乎置身画外,以一种旁观者的角色来观察自己的躯体,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以一种玩笑的,嘲弄的态度将本应属于&私人&的世界展示出来,非常客观冷静,从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颠覆性效果和讽刺意味。
&&&&& 克莱门特揭示了各种各样同性有关的现象,常常是自慰或性变态。然而,他对肉体的执着和关注同时有着精神上的意义。罗伯特?斯托尔说,在克莱门特那里,肉体同日常知识一样,都是&崇高&的&交流容器&。因此,克莱门特可被视作一个性的流浪者,同时,他也是一个地理上的流浪者。他每年分别在纽约、罗马、那不勒斯、印度度过一段时间,因而可以同时领略新旧、东西各种不同的文化,这正是超先锋和贫穷艺术都渴望的生活方式。西格玛尔?珀尔克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然而,当他1963年在杜塞尔多夫当学生的时候,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名声。当波普艺术在美国出现约一年之后,珀尔克同里希特 以及康拉德?费希尔(后来成为出色的经纪人)一道,在杜塞尔多夫 家具店举办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展览:&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展&。 珀尔克展出了从报纸和杂志上&挪用&来的巧克力,面包圈和香肠串的图片,对战后德国(包括贫困的东德和富足的西德)为物质生产而进行的奋斗进行了嘲弄。&这幅画笔法粗放,是对美国波普艺术,特别是沃霍尔和利希滕斯坦那些光滑细腻的商品图案,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实主义&机器的讽刺。在珀尔克精心构置的&拙劣&中,预示着新绘画的出现。初看起来,它们显得笨拙,难看,似乎拒绝高尚的品味和精妙的工艺,但细看之下,会发现它蕴含着绝妙的艺术技巧。
&&&&& 在追随罗伯特?劳申伯格和沃霍尔制作波普绘画的同时,珀尔克还创作了另一个系列()。他把有关陈年旧事的网眼照片极力放大,如同将在廉价通俗小报上刊出一样。他挪用了利希滕斯坦 的小点画法,但他的点用得极不规则,几乎使点掩盖了图像。1964年到1971年,他又创作了织物图画系列,在廉价的、预先印有图像的现成织物上,画上层叠的看来十分幼稚、蹩脚的图像。这种风格是受到了劳申伯格,特别是弗朗西斯?皮卡比亚20年代层叠图像的影响。珀尔克最著名的织物图画,是‖按照高级生灵指令所作的画‖(1966)。画面主体是一只红鹳,背景是日出。画旁张贴着一张影印件,上面写道:&我站在画布面前试图画一束花。这时我接收到了来自高级生灵的指令:不准画花束!画红鹳。起初我试图继续画花,但后来我意识到他们(高级生灵)是认真的。&此处的讽刺意味显而易见。珀尔克&技巧拙劣&的图画正是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嘲弄和讥讽,同时也嘲笑了到处被现代主义所装点的艺术世界。1968年创作的现代艺术,由现代主义艺术的典型特征物――抽象的造型、标志和象征等构成,是对现代主义更严厉的讽刺。70到80年代,珀尔克将社会政治和历史题材纳入他的创作中,如法国大革命和纳粹主义。在‖光荣之日降临‖以及‖自由、平等、博爱‖(1988)等作品中,他指出理性如何变成恐怖。‖集中营‖(1982)画有铁丝网和一串电灯,‖了望塔‖系列()则描绘了集中营的恐怖。另外一些更抽象的作品,如‖透明画‖(),由两边画有层叠的标志、象征和形象的透明基片组成。这些形象似乎同炼金术或巫术有关,深深吸引着 珀尔克。
&&&&& 80年代早期,珀尔克开始试验非传统的技法与材料,包括铝、砷、钡、铁、镁、钾、银和锌,还有清漆、虫胶、天然色素、染料、封蜡、酒精、甲烷、丁烷、脱毛剂,有时甚至用鼠药。他将这些材料排列在涂满树脂的画布上,以创造半透明的色彩变幻的云朵。这些抽象画随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的分解和组合之变化而变化,似乎具有自己的生命。从某个角度看来,一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的变化不过是当下现实条件变化所引起的永恒的&变易&;从另一角度看来,它们暗示着自然界超出艺术家的控制之外;从炼金术的角度看来,如珀尔克所言,是&对未知神秘的渴望&。在珀尔克的抽象画中,颠覆绘画与赞同绘画的因素同时存在,这对后起的年轻画家萨勒、施纳贝尔、理查德?普林斯等影响极大。格哈德?里希特 长于东德,1961年逃亡到西德。他的作品风格多变,因为他极力避免任何固定的东西,无论是方向还是意识形态。60年代早期,里希特像珀尔克一样,也创作现成品照片画。在‖城镇风景‖中他强调绘画过程,而在‖肖像‖()中,他强调写实的形象。里希特对模仿造型的本质提出了质疑:抽象与具象该如何区分?1966年,里希特创作了一系列商业性彩色图画。乍看起来,这些网格状的图片似乎是地理抽象,但它们实际上是完完全全的模仿造型。1973年创作的另一风格的灰色系列,则由不定形的单色块组成,似乎是抽象形状或者摩天楼群。里希特认为,灰色是&无言&的典范,它不带来任何感情或联想,它适于表达&无&,是同超然、无形式相比拟的唯一等价物。后来里希特同时画具象画和抽象画。一方面他画小的照相写实风格的静物和风景,它们从远处看像照片,但实际上画得很模糊,近看很抽象;另一方面他也画大的照片般的抽象画。它们大多像黑白照片,风格奇异。有些评论家因此称他为&复制时代的画家&。
&&&&& 里希特的绘画抽象始于1977年。他对历史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以他所摒弃的通常被认为是德国浪漫主义传统的生存问题提出了深刻疑问。他最早的抽象画是把小型素描的照片转换到大块画布上,在画布表面先用木板,后用大小不同的铲刀拖曳颜料而成。后来的画没有照片作为原型,但保留了照片的外形。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抽象画是表现主义的,但它们完全是按照非表现主义的、机械的、客观的方式制造出来的。里希特使表现主义成为自己画作的主题,以客观方式为充满激情的表现主义冷静地进行了一次模仿造型,就如同模仿一幅照片一样。他用表现主义的笔法来反对表现主义,清除掉&每一丝主观性与精神性的残渣&,从而保持一种中立与匿名的态度。
&&&&& 里希特暗示他的目的是拯救绘画。他把自己视作当时业已失去的宏大、丰富的绘画和艺术文化的继承者。他不仅没有放弃绘画,反而为绘画开创了一个可能会生机勃勃的未来。他的那些抽象画看起来很美,而里希特自己则对美的意义产生了怀疑。他在日记中写道:&认为我们可以随意远离现实的非人的丑陋不过是一种幻觉。人类的罪行充斥世界的事实是如此确凿,以致于让我感到绝望。&
&&&&& 1988年,里希特画了15幅照相写实主义风格的灰泥浮雕画(grisaille),主题是引起争议的巴德尔-迈因霍夫团伙。这一团伙制造了一系列爆炸、暗杀和银行劫案,从而引发了警察与法庭的报复行动。团伙的头目安德烈亚斯?巴德尔和乌尔丽克?迈因霍夫死于狱中,但死因不明。关于此有多种说法,但无一能令人信服。犯罪团伙的暴行,政府的报复,团伙头目的死亡,这一切引起了持续的争论,并对西德人民的心理产生了极大影响,造成了很大伤害。恐怖分子的葬礼于日举行。里希特以此作为作品的标题。画作以警察局和新闻媒体拍摄到的照片为蓝本,但只选取了那些惨不忍睹的肢体碎片或关乎生死的特别镜头加以表现。这些图象以黑、灰两色画成,以刷或抹的方法使之显得模糊,有时甚至难以分辨。画作笼罩着一种哀伤、压抑、悲悯的情绪,似乎在表现死亡本身。里希特显然被巴德尔-迈因霍夫事件所困惑。他写道;&恐怖分子的死亡和在这前后所有相连的事件显示出一种极端的丑陋和荒谬。它给我以强烈的冲击。&他认为,他们不是特定的左或右的意识形态的牺牲品,而是意识形态本身的牺牲品。任何一种极端的意识形态信仰都是不必要的,威胁生命的。尽管里希特对恐怖分子及其看守的态度尚不明朗,但他的作品所引起的争论无疑起到了使这一问题永远保持鲜活的作用。同珀尔克、里希特不同,新表现主义画家格奥尔格?巴泽利茨、A.R.彭克、约尔格?伊门多夫和安塞尔姆?基弗从未对绘画的表现能力产生过怀疑。虽然程度不同,但四人都面对着二战后德国的处境,即如何复兴德国,包括物质和文化。他们从绘画入手,以期恢复德国绘画传统。1964年巴泽利茨开始画笨拙、粗鲁的农民、牧人和猎人。这些&英雄们&有些还拿着画笔或调色板,将要复兴德国社会和文化并使之重新成为一个整体。1969年巴泽利茨开始改变主题,画处于混乱世界中的人形。他试图唤起人们对他的厚重、悦目的画法的注意。A.R.彭克。继承了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对原始艺术的热爱,重新在自己的画中复苏了表意符号、象形符号和书法,让人回想起洞穴文化、古埃及、玛雅和非洲的艺术。他相信原始人的精神同现代人是类似的,而原始图像对二者而言同样可懂。此外,彭克认为这一主题物传达了冷战时代的恐怖与隔离的心理经验,特别是德国一分为二之后的情况。所以,他的画是其新表现主义同伴们所共有的危机心态的典型代表。约尔格?伊门多夫。是约瑟夫?博伊于斯的学生,新表现主义流派中的社会现实主义画家。罗贝塔?史密斯称誉他为&政治卡通画大师&,他的观点受到1968年学潮的极大影响。尽管对于绘画是与政治相关的活动还是已经被资产阶级审美观所玷污尚存怀疑,伊门多夫却没有放弃绘画。他努力使之为革命服务。对他而言一个重要的思想源泉是毛泽东主义。但是,他的画并未抑止源自达达主义的讽刺态度。他首选的题材是近年来德国历史上的政治和文化事件,如纳粹、德国经济复兴、东西德的分裂。而德国的分裂则成为他的一系列启示录画作的主题,命名为‖咖啡馆德国‖(始于1978年),他也因此大为出名。基弗也是博伊于斯学生。同他的老师一样,基弗也努力正视纳粹时期的恐怖和德国历史、文化和神话,并且希望为德国理想主义疗伤,助其复兴。事实上,基弗在绘画上有很大的抱负,他渴望用绘画来重新界定整个德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从史前到瓦格纳、尼采、希特勒直至现在。像博伊于斯一样,基弗也常常被视作&德国罪行的考古学家&。但是,与其导师不同的是,他极力避免当下的社会问题,也没有政治野心。在成为画家之前,基弗从事过行为艺术。1969年,他身穿纳粹军服,举着右臂高呼胜利(编者注:纳粹分子招呼用语,在当时属于非法行为),在许多欧洲城市里让人给他拍照。这些照片在德国展出之后,人们开始争论他是否是纳粹的同情者。他接下来的作品也引起人们对纳粹历史的注意。他画了大量已成为废墟的希特勒时期的或被劫掠地区的纪念性建筑--曾经一度是纳粹&千年帝国&梦想的,被炸毁或被烧毁的遗迹。基弗画作的外观看起来似乎经历过一场劫掠--大量厚厚的油彩和树脂、稻草、沙子、乳胶、虫胶、废金属、照片和各种各样油腻的东西。然而,关于焚烧过的土地的图象也让人联想起播种之前的烧荒--对新的生长的期待。此外,他所展示的土地是德国的土地,是产生过浪漫主义文化传统的土地,而题于画上的文字更使画的内容复杂化了。例如,‖纽伦堡‖,上面写着&纽伦堡&节日&草地&。批评家杰克?弗拉姆解释道:&这些文字脱离了其所题献的画面,独立地唤起了关于一系列相关事物以及各种关系的联想,诸如中世纪纽伦堡的歌唱大师以及瓦格纳为他们写的歌剧(这正是希特勒的喜好之一)以及二战前的纳粹集会和反犹太人法案,二战后在此召开的战犯审判。&基弗的作品一再提到纳粹时期,然而,人们无法判断他对待纳粹的真实态度。但是,不管他是批评还是同情纳粹,不可否认,他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证明了这一点。这种绘画的弗性各有其前因后果,是每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现象,其继承和发展有各自的依据。超先锋运动是在同传统的贫穷艺术 斗争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直到1979年中期,贫穷艺术与超先锋双方的艺术家仍然相安无事,十分友好。然而,二者的分歧与差距逐渐扩大。美学与艺术评论界对二者的态度也日趋明朗和激烈。最后,超先锋运动逐渐兴盛而成为主流。奥利瓦曾认为:意大利艺术以前一直被贫穷艺术 的非绘画传统所主宰,而超先锋则是在某种程度上对此的反动。二者有着很大区别,各具特色。贫穷艺术喜好现成品装置,选择一些非艺术品,以非手工制作的方式进行创作,以此作为其客观性性的标志。而超先锋艺术家则注重绘画,强调艺术家个人独特的手工气息。他们向往回归传统绘画。另外,意大利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也促进了超先锋运动的发展。80年代初意大利已经成为一个消费社会,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甚至超过了法国和英国。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艺术市场逐渐开始繁荣,为超先锋运动的兴盛营造了必要的条件。超先锋则正以重新回归绘画的方式满足了艺术经营者和收藏者们对大量畅销艺术或消费艺术的需要。
&&&&& 奥利瓦认为,贫穷艺术 看来似乎具有意大利特色,实际上,它同意大利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毫无关涉,它是国际性的,因而丧失了其最深层的文化与人类学根源,并不代表意大利。相反,超先锋运动则是典型的欧洲意大利绘画传统,源自16世纪的样式主义,是真正具有意大利民族性的艺术样式。德国新表现主义最为热心的支持者唐纳德?库斯皮发现基弗的画&同史诗般的德国历史有一种直接的联系,对史诗般的德国的文化也持一种独特的肯定态度&。艺术评论家克雷格?欧文斯则认为,这种肯定是反法西斯主义的。新表现主义意在再利用所有留存于民间传说、象征、神话和文化史诗中的德国浪漫传统。富克斯驳斥了认为新表现主义同纳粹沆瀣一气的观点。他认为画家恢复表现主义传统并接受新表现主义名称这一事实表明他们是反纳粹的,他们画中的&野性&正是反权威的表现。而西贝尔贝格则认为德国现代文化被美国文化所侵蚀,被犹太左派和民主政体所破坏。他相信真正的德国性存在于德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字、音乐和其他艺术之中,存在于德国土壤之中。西贝尔贝格的政治、社会和审美观同他的艺术不分,同时也是其艺术创作的核心。有人认为,西贝尔贝格的反省表明他同其它一些新表现主义的机智的捍卫者一样,他的态度最终是很矛盾的,对德国浪漫传统既迷恋又批评。欧文斯不同意此说,他认为西贝尔贝格的态度并不含糊,他对希特勒时代的德国有一种毫不掩饰的怀念,认为那时的德国最象德国,最具德国性。新表现主义的拥护者认为追求民族性的德国画家并不是民族主义者,只是在修辞方式上有些排外,特别是在面对美国艺术时。例如加赫南格通常被指责为反美,但他否认这一点。他认为他并不是怀有沙文主义色彩,他只是在寻求&文化之根&。艺术与文化发源于欧洲,但多年以来没有人真正注意保存它们。因此,美国文化已经侵蚀掉了其它所有一切文化,并显示出在未来可能具有的美好的前景。但他同时也贬低五十年代心态和德国艺术家从美国学来的形式主义。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兴起与美国新绘画的衰落都有着政治原因。批评家南希?马默在1981年指出:&一方面,寻找德国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对于美国文化和美国军队的恐惧,对于德国作为东西战争中原子弹试验场位置的担忧,使德国努力从自己本土,从悠久的历史中寻找文化资源,以抵抗美国,增强自信。&里希特和珀尔克未对其艺术中的德国性作任何说明,但是新表现主义画家及其支持者们做了说明。民族艺术的主要提倡者是米夏埃尔?维尔纳、约翰内斯?加赫南格、鲁迪?富克斯。新表现主义的主要理论家加赫南格宣称:艺术品是由制造它们的艺术家所处的&文化风景&塑造并决定的。他以此来检视欧洲艺术与美国现代艺术以及欧洲各国艺术之间的差别。加赫南格认为,自1945年以来,德国艺术中对民族性的探索被纳粹问题所抑制,战后西德艺术家很自然地抛弃了纳粹时期的官方伪古典艺术以及东德政府所推崇的现实主义。后来,这一抛弃推展到所有现实主义。艺术家必须找到自己创作的立足点,而他们对现代艺术并不熟悉。(现代艺术被希特勒贬为堕落艺术并于1937年被禁止)。后来,他们学习巴黎和纽约的抽象艺术,抽象艺术较为先锋,又有国际性,较为吸引德国艺术家。何况抽象艺术乍看起来同德国艺术家所欲摒弃的现实主义艺术相差最远,因而他们选择了它。
&&&&& 将德国艺术家的视线引向国际艺术舞台的是早期卡塞尔文献展。1955年由阿诺尔德?博德组织的第一届文献展,回顾了1905年到1945年的艺术发展历程。维尔纳?哈夫特曼组织的第二届文献展(1959年)展示了自1900年以来的艺术状况,特别强调美国艺术。1958年,由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组织的抽象表现主义主要作品展&新美国绘画&,以及波洛克的回顾展在柏林展出。迅速发展的私人画廊、私人收藏开始介绍当代艺术信息,特别是波普和极少主义艺术,如彼得和伊雷妮?路德维希收藏展。通过这些展览,德国艺术家可以汲取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精华,熟悉艺术发展历史,从而寻找自己的道路。约瑟夫?博伊于斯于六十年代晚期和七十年代初期展示了创造新的德国艺术之路的可能性。他是第一个直面希特勒主义和大屠杀并将之作为先锋艺术主题的艺术家。此外,他还深深根植于欧洲文化,有着改变当下状况的明确的政治设想,对于未来,也有一个全面的设计。富克斯说道,博伊于斯的态度&在恢复德国艺术的自信心&方面至关重要。通过直面自己的过去,艺术家可以再次将自己的创作置身于德国的历史与文化,不必隐瞒或绝望;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任教之时,博伊于斯影响了大批学生,包括珀尔克, 里希特 (六十年代早期),基弗和伊门多夫(七十年代早期)。他的教诲使里希特和珀尔克对绘画产业提出疑问,尽管他们并没有向博伊于斯那样放弃绘画。同时,博伊于斯的例子也启发基弗和伊门多夫反思德国历史文化与民族性。
巴泽利茨,吕佩茨和彭克六十年代早期就已经展出过他们的作品,但是,当时具象绘画并不时髦,并且被排拒于重要展览之外,直到&展望(Prospekt)&展才有所改观,那次展览吕佩茨和彭克的画被包括在内。难道吕佩茨和彭克不是用过时的绘画方式来表现有争议的内容吗?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新绘画是否在本质上同纳粹和共产主义所鼓吹的艺术有所不同?越来越多的德国艺术界人士认为确有不同。一些事实也佐证了这一点,比如大多主要的新画家(如利希特、珀尔克、巴泽利茨和彭克)都从东德逃到西德。他们之所以逃跑乃是因为政府审查且压制他们的工作。确切地说,乃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的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Socialist realism)不同。
另一个争论热烈的问题是:德国新绘画是不是真正的德国艺术?但是,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有待一个前提的确定,即是否存在一种德国民族性?毕竟,德国被分割成许多不同的州。地方特色优先于且反对民族性吗?或者它可能对民族性有所贡献?
&&&&& 马克斯?福斯特指出,国家与民族再次分化,所谓民族性纯粹只是虚构,毫无现实基础。然而,矛盾的是,正是所谓&民族性&使&德国&这个词成为一种典型的国际特征。看来,只有在分化之中,今天的人们才有可能接受民族主义的观念。然而,如果艺术在德国对德国人而言是依赖于&地方性&,为何当它呈现于国际舞台时就成为&德国的&,并且是完全&德国的&?如果存在德国民族性,它在艺术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富克斯断定,浪漫主义传统和它在二十世纪的发展以及表现主义才是真正的德国艺术。他认为希特勒曾经压制过表现主义,造成了德国艺术的断裂。罗伯特?平库斯-维滕写道:&新表现主义&将重续桥社。关于表现主义,什么才是德国固有的传统?许多德国艺术界人士认为:德国文化的独特(甚至是唯一)的使命就是发掘原始的、精神性的图像的意义。因而,他们认为新表现主义的探索正是这一意义的体现。新表现主义绘画体现了德国绘画和文化的伟大历史传统,是真正具有德国性的艺术形式。
&&&下一篇:
相关主题:
本类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年代流行歌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