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九州铜有认识的专业的当语文老师学什么专业吗?》

  @黑背 701楼
19:20:57  我也一再说过,请你看看星图,再抬头看看真实的星空,什么叫“二十八星宿也基本上处于其中或附近”?现在只有7、8个星宿在黄道带内,其他散落在整个天空,这也叫基本处于?你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就是压根不知道黄道带在哪里。  这个摆列顺序勉强能跟月亮扯上关系,跟太阳没有关系,跟太阳有关系只有你说,从古到今就没人说过二十八星宿是依据太阳确定的。你不是说要有古籍依据吗?哪里有?  这个也是二十八星宿的基本常识。你的天文知识既不吻合古代天文学,更没有现代天文学的基本常识。  天赤道不是黄道,与太阳和月亮运动无关,你还是没有搞清楚.  -----------------------------  我手边有星图,也熟悉这些星官。  二十八星宿作为观察日月五星运行的主要参照体,是确定无疑的。翻开任何一本占星书,都是写作“日入某宿”、“月入某宿”等等。《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也说:“二十八星最初是人为比较日、月、五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你却不承认它们分布在黄道带附近,硬要说“它们跟太阳没有关系”,我也没有办法。你得首先说服《全书》的编辑们改稿子。
  咱们换一个角度来交流吧。你帮忙解释一下《月令》中的这四段话:  “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  “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  “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觿中.”  “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轸旦中.”
  晕啊,你们纠结黄道带干吗? 俺这外行都快看明白了,你们倒越来越糊涂了的感觉,呵呵  MM的意思其实是说:别管古代还是现代,二十八星宿都是一样分布在天空中,只是所在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年代不同其所处位置不同。《尧典》所记录的星宿所在位置,不符合4千年前的天空实象,倒是与一万年前的天空实象符合。这个实象指的是MM所用的那个天文软件所模拟的那个,与各时代的天空实象应该是一样的。  俺的理解是:此景象与黄道带这样的坐标体系、与地心还是日心这样的坐标体系其实都是没有关系的。但,这些坐标体系与观察者的观察特别是记录密切相关  你们现在的分歧其实是:尧典中所记载的二十八星宿的所在位置是观察者在什么时候的观察结果,因为它们不仅4千年前与一万年前不同,而且一天中也不一样  俺觉得木匠先生认为MM好像是只选了一天中的一个位置(日升)来模拟的,因此他觉得你还需要将其他两个位置(日落、子夜)也模拟一下。当然,你所说的那些天文学家应该是通盘考虑过这些的,也就是说,在MM看来,无论是日升、日落还是子夜时观察,《尧典》所记录的那种景象都不可能出现在4千年前的天空中,MM,俺这样理解对不对?  如果是这样,MM就需要证明:4千年前,无论日升、日落还是子夜时观察天空中的二十八星宿,都不可能出现《尧典》中那种排列。
  黑背MM,其实你不需要考虑古人是如何观察天空的,也不需要考虑古人是何时观察天空的,你需要考虑的只是4千年前所有的时间段的所有天空中的二十八星宿的排列  外行就是外行,俺说起来就像绕口令,呵呵  偕日升不符,那偕日落呢?子夜呢?你就假设古人啥时候都能观测,呵呵
  @张吉诃德 703楼
10:23:27  晕啊,你们纠结黄道带干吗? 俺这外行都快看明白了,你们倒越来越糊涂了的感觉,呵呵  MM的意思其实是说:别管古代还是现代,二十八星宿都是一样分布在天空中,只是所在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年代不同其所处位置不同。《尧典》所记录的星宿所在位置,不符合4千年前的天空实象,倒是与一万年前的天空实象符合。这个实象指的是MM所用的那个天文软件所模拟的那个,与各时代的天空实象应该是一样的。  俺的理解......  -----------------------------  涉及到时间和空间两个问题。  传统的观点以为:《尧典》四仲星定时是在黄昏时分观察观察中天的星象。也是所谓的“昏中”。该观察有文献支持,如月令的“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  就表明古人观察的时间有三个:午时、昏、旦。而空间位置只有一个:中。  而黑背的观点是谐日升,也就是在观察的时间在早上,空间是看地平线上的星辰。此观点没有文献的支持。  换句话说:她的意思是:如果观察黎明时分的地平线上的星辰,只有一万年前的天象符合《尧典》的四仲星定日。问题是古人观察的是“昏中”,她计算的是“旦平”。时空都不对,怎么能算出正确的结论呢?而且她不认为四仲星在黄道带上。从逻辑上说,如果四仲星不在黄道带上,就根本定不了时。
  《尧典》没有说是“昏中”,还是“旦中”、或“午中”,我以前理解成“子中”了。  她可以将这四中的条件输入程序,然后看什么时间可以得出《尧典》的结论。
  《凭什么做帝王》之一:《正读尧典》(97)  第十章 帝舜的治国理念  第一节 《舜典》的开篇如何断句  《礼记?经解》说:“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意思是说:一个卓越的领袖在策划某件事情时会十分慎重,因为开头时那怕只是错了一点点,最终的结局也会与我们预计的结果相距很远很远。  读古书也要“慎始”,否则同样会出现“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读《舜典》如何“慎始”呢?就是谨慎地断句。因为古文没有标点,如何断句就显得十分重要,非得仔仔细细看清楚不可。如果把句子断错了,我们所理解的就会与作者想表达的意思相去甚远。前面解读过的《尧典》,就是因为我们与传统句读上“差若毫厘”的这点小不同,而使得我们所理解的内容与传统的理解迥异。可见总有一方是“谬以千里”了,不是传统的句读,就是我们。  从《舜典》开篇的结构来看,明显是想模仿《尧典》。  《尧典》写道:“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  《舜典》也就跟着来了这么一句:“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  传统的句读大都是将《尧典》断成了:“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  这样断句是将这一段全部当成了作者对帝尧的评价,并将“放勋”当成了帝尧的名字。而我们句读时将其断成了: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  我们以为只有“曰若稽古”四个字是作者的点题,“放勋”及后文都是帝尧所说的话,是他对自己政治理念的表述。  传统的句读法至少起源于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就说:“帝尧者,放勋。”他又说:“虞舜者,名曰重华。”以此,司马迁对《舜典》的断句当然与他对《尧典》的认识一样,断成了:  “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  唐开元年间的学者张守节进一步解释说:“(舜)目重瞳,故曰重华。”  所谓“重瞳”,就是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古书上说:中国历史上的重瞳者一共只有八个人:黄帝时代汉字的发明人仓颉、五帝之一的虞舜、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君重耳、与刘邦争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十六国时期横扫西域的后凉国君吕光、北齐的开国者高洋、隋朝名将鱼俱罗、五代十国时的南唐后主李煜。他们都是中国古代的圣贤,可了不得。  他们为什么长出了两个瞳孔呢?现在的某些专家们解释说:可能是得了白内障之内的眼疾。这解释有些可笑,因为古今中外得白内障的人数不胜数,为什么史书上却说只有这八个圣贤是“重瞳”呢?由此可见,某些“专家”的解释一点都不专业,而且很恶心。  “重瞳”之说应当参照我们前面对“瞽”字的解释及三星堆鼓目铜人的造形来理解,它实际上是对先知先觉者们的赞誉,是说他们的“眼力”比我们普通人的要好很多,能够预见到事物的发展趋势。虞舜如果真被称为重瞳,应当正是与他为“瞽”的传人分不开。  是因为“(虞)目重瞳”,所以才有了“重华”这个名字吗?我看不出来,因为历史上另七个“重瞳”者为什么不也叫“重华”或类似的名字呢?而且两者虽然都有一个“重”字,但“瞳”与“华”字的含义好像还是扯不上边,所以我怀疑帝舜是否有过“重华”这么个名字。  另外,“帝舜曰重华,协于帝。”的写法也有问题。“帝舜”的名字本来就叫“舜”,姓(氏)虞名舜,所以这句话如果只是想交待人物的话,只需要写作“帝舜协于帝”就完全够了,怎么又来了这么个“曰重华”呢?“帝舜”之名可以说是如雷贯耳,谁也不会将他弄错,到是这“重华”眼生,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它究竟是名、是字、是号、还是谥?放在这里显得多此一举,纯属添乱。所以如果只是想交待谁谁谁“协于帝”?根本就不用再添加“曰重华”这三个字。即使帝舜真的有过这么个名字,在那个惜墨如金的时代也不用加,况且先秦文献中并没有他曾叫过这么个名的记载。以此,我以为传统的这种句读可能有问题,应当按照我们前面对《尧典》的句读来断句。  《舜典》的断句实际上也是对其创作时间的一个考量。如果可以用我们前面对《尧典》的句读来断,可以用甲骨文来读通,那么其书也就很可能形成较早。反之,则只能是秦汉之后的作品,是将“放勋”理解成尧名之后的作品。  《舜典》的故事承接《尧典》,行文特征也明显是模仿《尧典》,所以我们试读时,就来首先按《尧典》的断句,将《舜典》的开篇断成:  “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  同时,我们也以甲骨文所代表的远古语境来解读。读不通时再来向司马迁及传统经师大师们的句读靠拢,再来用秦汉之后的语境解读。
  木匠老师,有幸读到大作啊,我觉得尧和舜指的是一个时期的处于领导地位的部落或者首领的称谓,应该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跨度,而不是指单个的人,我觉得这样比较合理一点,对不对还请指教
  @苕木匠 706楼
10:56:51  《尧典》没有说是“昏中”,还是“旦中”、或“午中”,我以前理解成“子中”了。  她可以将这四中的条件输入程序,然后看什么时间可以得出《尧典》的结论。  -----------------------------  俺对天文一窍不通,无论古今的,不过,俺确实觉得MM的那个论证方法靠谱,呵呵  当然,如果她像你说的这样把这四组条件都分别输入论证一下,那结论应该就完全靠谱了  很期待MM完成这样的论证,因为俺觉得不管其结果证明尧典时代的确切年代是4千年前还是一万年前,都会对我们了解史前文化有极大的帮助  如果“四中”之一的条件输入结果是4千年前,那这个条件则是古人的观察时间无异,它可以对我们了解古人的活动,特别是像这样的科学活动提供极大的帮助。最起码,我们不需再猜测古人,而只需要根据这个条件来了解,来模拟……反正,就是猜也有谱可循,呵呵呵  如果四条件均不支持4千年前而是支持一万年前或其他的时间段,那对我们了解史前文化的帮助恐怕更大,呵呵
  他们为什么长出了两个瞳孔呢?现在的某些专家们解释说:可能是得了白内障之内的眼疾。这解释有些可笑,因为古今中外得白内障的人数不胜数,为什么史书上却说只有这八个圣贤是“重瞳”呢?由此可见,某些“专家”的解释一点都不专业,而且很恶心。  ===============================================  看到你的重瞳,俺想到了看过的一个半截小说,现在想起心里还是有些怕怕的,它描述的重瞳者,超常的视力,异常的兆示,可完全没有吉兆特征呢  感谢木匠先生,你的帖子让俺有了另外的感觉,呵呵
  @kk_liu 708楼
14:17:04  木匠老师,有幸读到大作啊,我觉得尧和舜指的是一个时期的处于领导地位的部落或者首领的称谓,应该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跨度,而不是指单个的人,我觉得这样比较合理一点,对不对还请指教  -----------------------------  从夏启开始,中国国家架构基本形成。作为这种架构奠基人的尧舜禹三位,文献记载还是相当丰富而细致的,所以我以为此三人真实存在的可能性要大一些。黄帝、炎帝等更早的称号到是有可能是通称,也就是你说的“是一个比较大的时间跨度,而不是指单个的人。”
  俺对天文一窍不通,无论古今的,不过,俺确实觉得MM的那个论证方法靠谱,呵呵  当然,如果她像你说的这样把这四组条件都分别输入论证一下,那结论应该就完全靠谱了  很期待MM完成这样的论证,因为俺觉得不管其结果证明尧典时代的确切年代是4千年前还是一万年前,都会对我们了解史前文化有极大的帮助  如果“四中”之一的条件输入结果是4千年前,那这个条件则是古人的观察时间无异,它可以对我们......  ----------------------------  她的论证方法很好,软件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她输入的条件不靠谱。  中国古代天文观察的记录是很完整的,都是指向“中”,她却偏偏要输入谐日升(地平线)。这就如大家在讲树上的鸟时,她眼睛朝向的是笼中的鸡。
  也可能是她所使用的软件不合适,是按“谐日升”设计的,不能推算“旦中”、“昏中”。
  @kk_liu
14:17:04  木匠老师,有幸读到大作啊,我觉得尧和舜指的是一个时期的处于领导地位的部落或者首领的称谓,应该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跨度,而不是指单个的人,我觉得这样比较合理一点,对不对还请指教  -----------------------------  @苕木匠 711楼
18:02:34  从夏启开始,中国国家架构基本形成。作为这种架构奠基人的尧舜禹三位,文献记载还是相当丰富而细致的,所以我以为此三人真实存在的可能性要大一些。黄帝、炎帝等更早的称号到是有可能是通称,也就是你说的“是一个比较大的时间跨度,而不是指单个的人。”  -----------------------------  按照记载尧和舜都是被迫下野的,而且党羽还遭到迫害的,如果他们是一个人,按照历史的常识,是不会被当做圣人的,通常还是反面教材,如果是几代人,最后一代被迫下野,这样就讲的通,我个人觉得比较合乎逻辑。
  按照记载尧和舜都是被迫下野的,而且党羽还遭到迫害的,如果他们是一个人,按照历史的常识,是不会被当做圣人的,通常还是反面教材,如果是几代人,最后一代被迫下野,这样就讲的通,我个人觉得比较合乎逻辑。  《尧典》之类中国古代典籍,原本是王室的专用品,是为后世执政者及世子们学习的读物,所以其内容是相当真实可靠的。但春秋战国之际,有人为了给霸王们竖立起一些道德的楷模,就篡改了历史及记载这些历史的典籍,使我们无法从中读出真相。《尧典》与《舜典》的合并就是其结果。圣人由此产生。你所说的“被迫下野”之类就不是出自于“正史”,而是收录于野史,是吧?我现在所做的,正是努力复原它们的本来面目。
  按照记载尧和舜都是被迫下野的,而且党羽还遭到迫害的,如果他们是一个人,按照历史的常识,是不会被当做圣人的,通常还是反面教材,如果是几代人,最后一代被迫下野,这样就讲的通,我个人觉得比较合乎逻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尧典》之类中国古代典籍,原本是王室的专用品,是为后世执政者及世子们学习的读物,所以其内容是相当真实可靠的。但春秋战国之际,有人为了给霸王们竖立起一些道德的楷模,就篡改了历史及记载这些历......
  不知为什么,看到一种观点我就会不自觉地想,远古时咱们的祖先那时是怎样的  只要讲逻辑,你就只有输,因为生活不是推理;只要选择,你就不可能选对,因为生活不是算计----刚看到的挺对心的观点,也让我想到我前些日子和人说过的心 灵   他用以区分道德与纯洁,说得好罗嗦,呵呵  似乎有些明白心,随心可灵也许是因其本纯洁?还有我学习时那个老师的“最真实”?  不用脑,不去想,也许真的是未来新时代的主流  远古时,怎样?  呵呵呵
  如果我们都放弃思想这个世界会怎样?会退化到动物世界还是进化到仙界?  人之优于动物的,真的是思想吗?  越来越觉得境界与思想无关,呵呵
  作者:老姜不辣95 来自:手机版 时间: 16:15:08   楼主,?推背图?有没有可能是清代或民国的一个研究历史的人编写的呢? 如果真是唐朝人写的,那简直太神了, 我再也不相信什么科学了。  ////////////////////////////////  木匠先生,因为黑背MM的推背图帖子在别的帖子中看到的  如果真是唐朝人写的,那简直太神了, 我再也不相信什么科学了。俺也是,呵呵
  @张吉诃德 719楼
18:25:11  作者:老姜不辣95 来自:手机版 时间: 16:15:08  楼主,?推背图?有没有可能是清代或民国的一个研究历史的人编写的呢? 如果真是唐朝人写的,那简直太神了, 我再也不相信什么科学了。  ////////////////////////////////  木匠先生,因为黑背MM的推背图帖子在别的帖子中看到的  如果真是唐朝人写的,那简直太神了, 我再也不相信什么科学了。俺也是,呵呵  -----------------------------  还是二十多年前看过推背图,感觉有些似是而非,所以没有仔细研究。
  @张吉诃德
18:25:11  作者:老姜不辣95 来自:手机版 时间: 16:15:08  楼主,?推背图?有没有可能是清代或民国的一个研究历史的人编写的呢? 如果真是唐朝人写的,那简直太神了, 我再也不相信什么科学了。  ////////////////////////////////  木匠先生,因为黑背MM的推背图帖子在别的帖子中看到的  如果真是唐朝人写的,那简直太神了, 我再也不相信什么科学了。俺也是,呵呵  -----------------------------  @苕木匠 720楼
12:15:30  还是二十多年前看过推背图,感觉有些似是而非,所以没有仔细研究。  -----------------------------  在经坛上遇见黑背MM的帖子就进去看了,看得不是明白就继续找别的帖子,只是越看越糊涂,现在已经放弃再看了,呵呵  不过,其中有一卦,图片为一书架上面有书那个,颂词中有好把旧书读的句子,让我一下子就想到先生你现在做的事情,呵呵。我一直认为你现在的这个事业是关系未来的,是未来的底,所以,我心里是倾向这是未来的一卦,不像有些人解的那样是关于现在或之前的。应该是之后好久吧  如果最后那个真的是大同世界,那么,这个就更不可能是过去或现在的,即使不是很久远的未来,也不会是太近的未来,呵呵  有个华圈圈对《推背图》的观点,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先生你现在的让尧典的归尧典、舜典的归舜典,呵呵,多么相似的思路。他的想法也挺合逻辑的:古人打乱序列,可能不只颠倒顺序,亦可能打乱颂词等,同样还可能打乱图片安排,而他说的那个重排的方法,俺也觉得蛮合理的,只是可惜,不知道他是不愿意费事重排还是排后不愿意公开,反正,帖子是停了  就像期待你重排后的尧典、舜典一样,俺也期待他的或者谁重新看过的推背图,呵呵  推背图的真假我确实不知道,但就现在的解读看,它确实可以当一本简史看,历史大事的提炼,言简意赅的总结,真的是非常不错,再加上点神秘属性,感觉可以和先生你的东西算一个行列,呵呵
  俺也期待他的或者谁重新看过的推背图  ============================  呵呵,五笔打字的缺点之一就是错误之处难以猜测,有的根本无法猜测。是“重新排过”
  @张吉诃德
18:25:11  作者:老姜不辣95 来自:手机版 时间: 16:15:08  楼主,?推背图?有没有可能是清代或民国的一个研究历史的人编写的呢? 如果真是唐朝人写的,那简直太神了, 我再也不相信什么科学了。  ////////////////////////////////  木匠先生,因为黑背MM的推背图帖子在别的帖子中看到的  如果真是唐朝人写的,那简直太神了, 我再也不相信什么科学了。俺也是,呵呵  -----------------------------  @苕木匠 720楼
12:15:30  还是二十多年前看过推背图,感觉有些似是而非,所以没有仔细研究。  -----------------------------  宋朝时推背图就流传开了,应该是唐朝人的著述。我以前读过一点,之后也做过思考,我推测袁天罡和李淳风只是将神识穿透到后世看了个大概,写的也只是政权的变迁,帝王家的兴衰而已,这一点上他们和二月河之流没什么区别。推到后来推不下去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和世界的万象已经超越了唐朝人的心智范围,他们再也看不懂了。所以我不推崇这本书,我曾经也非常崇拜术士,但现在已经转向姜尚的态度了,用枯草朽骨,怎能得知世间吉凶。
  @张吉诃德
18:25:11  作者:老姜不辣95 来自:手机版 时间: 16:15:08  楼主,?推背图?有没有可能是清代或民国的一个研究历史的人编写的呢? 如果真是唐朝人写的,那简直太神了, 我再也不相信什么科学了。  ////////////////////////////////  木匠先生,因为黑背MM的推背图帖子在别的帖子中看到的  如果真是唐朝人写的,那简直太神了, 我再也不相信什么科学了。俺也是,呵呵  -----------------------------  @苕木匠
12:15:30  还是二十多年前看过推背图,感觉有些似是而非,所以没有仔细研究。  -----------------------------  @勾股几何 723楼
11:13:49  宋朝时推背图就流传开了,应该是唐朝人的著述。我以前读过一点,之后也做过思考,我推测袁天罡和李淳风只是将神识穿透到后世看了个大概,写的也只是政权的变迁,帝王家的兴衰而已,这一点上他们和二月河之流没什么区别。推到后来推不下去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和世界的万象已经超越了唐朝人的心智范围,他们再也看不懂了。所以我不推崇这本书,我曾经也非常崇拜术士,但现在已经转向姜尚的态度了,用枯草朽骨,怎能得......  -----------------------------  有“用枯草朽骨,怎能得知世间吉凶”还有“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存”呢,呵呵呵呵  其实,祸福吉凶也许根本无法区别也无需区别的  虽然推背图早被我忘到脑后没再去想,但我似乎能接受它这个传说的逻辑,我觉得它说的不是祸福吉凶,不是政权的变迁,而是这背后的一种东西,一种没有谁可以躲得开的东西,无从逃避,或者可以称之为规律?但,它不是纯自然的,而主要是人的,或者可以用那个社会规律的说法?只是我觉得能预测到那些时间节点即具体变化、变迁,真的是很神奇,呵呵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和世界的万象已经超越了唐朝人的心智范围,他们再也看不懂”,或者,是人性改变了呢?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人文条件不是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吗?(俺真的很好奇德语中这话的原话是啥,可不可以有另外的译文,呵呵)推背图不是停在“大同”那里了吗?  说老实话,也许,俺对它的兴趣主要在这里,还有它不曾继续的另外循环,哈哈
  作者:石榴瓜 来自:Android客户端 时间: 06:25:43   回复第687楼,@剑心天镜  受教!生字是妙,不比老外的分字。一在二中,二中有一,但是二如何生三呢?   太极是园的,生生不息,起点终点起点终点,一圈一圈,纵是生万物却仍就轮回,难道就这样?!不前进是死,但如果不断前进也难逃宿命,那前进意义在哪?   中医没有完!中医医人,有人就有中医,针砭药石祝有,乃至西医之术,都可为用,都是中医。既然医人,当然医心。素问医心处多了,如天真论。内经拿来治病伊人,简直是用导弹打蚊子。咱们不能因为餐馆的饭菜不合胃口,就觉得中国菜不行吧。   90-120就一定正常?小于90大于120就非常?这便是老外的分,不是华夏的生吧。人若以数字来定健康,未免小心眼了。  --------------------------  中医没有完,一部黄帝内经就象是一头牛,我们只能一根一根的数牛毛,  黄帝是在五千年前,文王后天易是在三千年前,文王后天易的特点主要是阴阳不平衡,而客观世界是阴阳平衡的,所以文王后天易最主要的是把自己的老家西北定为天位,把伏羲的天在正南改成了日,这就是偷天换日,好处是文王的后代享受了八百年的富贵,坏处是从此打破了伏羲先天易的阴阳平衡,也就是说从此人心里就不尊重自然规律了!  而且 儒家思想继续了后天易的阴阳不平衡,剥夺了老百姓的所有权力都送给皇帝,只送给皇帝一个仁字,也就是说天下苍生的死活全在皇帝一念之间,儒家从此出卖了老百姓的利益而成全了富贵,孔子成了圣人,犬儒成了富贵,满口仁义道德,却干着吃人的勾当!  黄帝内经在五千年前成功书,里面是以伏羲先天易的阴阳平衡为理论基本,所以关于先天易的解释我们只能从黄帝内经里找,  主要是整体说、天人合一说、心说、取余补缺的阴阳平衡说!  ===========================================================  木匠先生,另一个帖子里看来的,让俺又惦记上你的连山与归藏了,呵呵  俺很不明白他说的文王后天易的“偷天换日”
  @勾股几何 723楼
11:13:49  宋朝时推背图就流传开了,应该是唐朝人的著述。我以前读过一点,之后也做过思考,我推测袁天罡和李淳风只是将神识穿透到后世看了个大概,写的也只是政权的变迁,帝王家的兴衰而已,这一点上他们和二月河之流没什么区别。推到后来推不下去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和世界的万象已经超越了唐朝人的心智范围,他们再也看不懂了。所以我不推崇这本书,我曾经也非常崇拜术士,但现在已经转向姜尚的态度了,用枯草朽骨,怎能得知世间吉凶。  -----------------------------  精彩的人生既有理性,也有感性,但理性一定要为主,感性只起辅助的作用。
  @张吉诃德
有“用枯草朽骨,怎能得知世间吉凶”还有“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存”呢,呵呵呵呵  其实,祸福吉凶也许根本无法区别也无需区别的  虽然推背图早被我忘到脑后没再去想,但我似乎能接受它这个传说的逻辑,我觉得它说的不是祸福吉凶,不是政权的变迁,而是这背后的一种东西,一种没有谁可以躲得开的东西,无从逃避,或者可以称之为规律?但,它不是纯自然的,而主要是人的,或者可以用那个社会规律的说法?只是我觉得能预测到那些时间节点即具体变化、变迁,真的是很神奇,呵呵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和世界的万象已经超越了唐朝人的心智范围,他们再也看不懂”,或者,是人性改变了呢?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人文条件不是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吗?(俺真的很好奇德语中这话的原话是啥,可不可以有另外的译文,呵呵)推背图不是停在“大同”那里了吗?  说老实话,也许,俺对它的兴趣主要在这里,还有它不曾继续的另外循环,哈哈
  -----------------------------  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还有许多未知。你感兴趣的主要是未知的那一部分及其所主导的那种未知的力量。
  中医没有完,一部黄帝内经就象是一头牛,我们只能一根一根的数牛毛,  黄帝是在五千年前,文王后天易是在三千年前,文王后天易的特点主要是阴阳不平衡,而客观世界是阴阳平衡的,所以文王后天易最主要的是把自己的老家西北定为天位,把伏羲的天在正南改成了日,这就是偷天换日,好处是文王的后代享受了八百年的富贵,坏处是从此打破了伏羲先天易的阴阳平衡,也就是说从此人心里就不尊重自然规律了!  而且 儒家思想继续了后天易的阴阳不平衡,剥夺了老百姓的所有权力都送给皇帝,只送给皇帝一个仁字,也就是说天下苍生的死活全在皇帝一念之间,儒家从此出卖了老百姓的利益而成全了富贵,孔子成了圣人,犬儒成了富贵,满口仁义道德,却干着吃人的勾当!  黄帝内经在五千年前成功书,里面是以伏羲先天易的阴阳平衡为理论基本,所以关于先天易的解释我们只能从黄帝内经里找,  主要是整体说、天人合一说、心说、取余补缺的阴阳平衡说!  ===========================================================  木匠先生,另一个帖子里看来的,让俺又惦记上你的连山与归藏了,呵呵  俺很不明白他说的文王后天易的“偷天换日”  -----------------------------  在准备写《连山》。从陈抟及其“对御歌”讲起。  臣爱睡,臣爱睡。  不卧毡,不盖被。  片石枕头,蓑衣铺地。  震雷掣电鬼神惊,  臣当其时正鼾睡。  闲思张良,闷想范蠡,  说甚孟德,休言刘备。  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  争如臣向,青山顶头,  白云堆里,展开眉头。  解放肚皮,且一觉睡,  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  我会在书中讲先天易与后天易的关系,主讲先天易。  后天易不是文王的发明,也是前人的遗产。所以与老周家的几百年江山无关。
  @勾股几何
11:13:49  宋朝时推背图就流传开了,应该是唐朝人的著述。我以前读过一点,之后也做过思考,我推测袁天罡和李淳风只是将神识穿透到后世看了个大概,写的也只是政权的变迁,帝王家的兴衰而已,这一点上他们和二月河之流没什么区别。推到后来推不下去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和世界的万象已经超越了唐朝人的心智范围,他们再也看不懂了。所以我不推崇这本书,我曾经也非常崇拜术士,但现在已经转向姜尚的态度了,用枯草朽骨,怎能得知世间吉凶。  -----------------------------  @苕木匠 726楼
23:49:34  精彩的人生既有理性,也有感性,但理性一定要为主,感性只起辅助的作用。  -----------------------------  理性也是要学的,所以来拜读木匠大人的帖子了,呵呵。
  拜读!!!!!!!何时讲连山,归藏???史记???
  @张吉诃德
有“用枯草朽骨,怎能得知世间吉凶”还有“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存”呢,呵呵呵呵  其实,祸福吉凶也许根本无法区别也无需区别的  虽然推背图早被我忘到脑后没再去想,但我似乎能接受它这个传说的逻辑,我觉得它说的不是祸福吉凶,不是政权的变迁,而是这背后的一种东西,一种没有谁可以躲得开的东西,无从逃避,或者可以称之为规律?但,它不是纯自然的,而主要是人的,或者可以用那个社会规律的说法?只是我觉得能预测到那些时间节点即具体变化、变迁,真的是很神奇,呵呵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和世界的万象已经超越了唐朝人的心智范围,他们再也看不懂”,或者,是人性改变了呢?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人文条件不是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吗?(俺真的很好奇德语中这话的原话是啥,可不可以有另外的译文,呵呵)推背图不是停在“大同”那里了吗?  说老实话,也许,俺对它的兴趣主要在这里,还有它不曾继续的另外循环,哈哈  -----------------------------  @苕木匠 727楼
23:55:24  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还有许多未知。你感兴趣的主要是未知的那一部分及其所主导的那种未知的力量。  -----------------------------  呵呵,先生真的是火眼金睛啊!俺感兴趣的,确如先生所言,最感兴趣的是那未知的力量。因为了清明,因为了对清明的前所未有的感觉和前些日子看的帖子里的“法则”,俺又开始了对马克思的东西的思考,而理的东西,正是这个力量。心里甚至能认可“上帝”、“老天爷”了,呵呵  木匠先生,俺甚至觉得俺守在你这里,所为其实也只是它。它是万物的基础,是宇宙的基础,是一切的基础,也是易的基础,没有它,易就无法生存。因为有它,才有法则,才有规律。  法则,不是规则,或许它与人有关,但与人的那些法律之类的规则无关。它是后者的基础,且不受后者的影响。不可改变  不可改变,这是命。  为什么不可改变?那种决定力量是什么?
  是上帝?还是老天爷?或者道?  不管给它个什么名字,其实都无所谓。也因此,其实唯物主义者是真正的宿命论者,呵呵
  @dangtiezhuang 730楼
16:23:25  拜读!!!!!!!何时讲连山,归藏???史记???  -----------------------------  己经动笔写《连山》了。  本帖《正读尧典》出版时应当可以开讲。
  @张吉诃德 731楼
09:49:14  呵呵,先生真的是火眼金睛啊!俺感兴趣的,确如先生所言,最感兴趣的是那未知的力量。因为了清明,因为了对清明的前所未有的感觉和前些日子看的帖子里的“法则”,俺又开始了对马克思的东西的思考,而理的东西,正是这个力量。心里甚至能认可“上帝”、“老天爷”了,呵呵  木匠先生,俺甚至觉得俺守在你这里,所为其实也只是它。它是万物的基础,是宇宙的基础,是一切的基础,也是易的基础,没有它,易就无法生存。因为有它,才有法则,才有规律。  法则,不是规则,或许它与人有关,但与人的那些法律之类的规则无关。它是后者的基础,且不受后者的影响。不可改变  不可改变,这是命。  为什么不可改变?那种决定力量是什么?  -----------------------------  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人类文明的起源……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是人们的兴趣点及生存法则的知识点,因此,先人们曾作过无数有益的探索,我现在所做的,正是企图将远古的成果还原后展示出来。结论可能不完美,但一定要尽量真实。
  推背图现在流传版本与台北故宫藏本大大不同,真假难辨。
  @张吉诃德
09:49:14  呵呵,先生真的是火眼金睛啊!俺感兴趣的,确如先生所言,最感兴趣的是那未知的力量。因为了清明,因为了对清明的前所未有的感觉和前些日子看的帖子里的“法则”,俺又开始了对马克思的东西的思考,而理的东西,正是这个力量。心里甚至能认可“上帝”、“老天爷”了,呵呵  木匠先生,俺甚至觉得俺守在你这里,所为其实也只是它。它是万物的基础,是宇宙的基础,是一切的基础,也是易的基础,没有它,易就无法生存。因为有它,才有法则,才有规律。  法则,不是规则,或许它与人有关,但与人的那些法律之类的规则无关。它是后者的基础,且不受后者的影响。不可改变  不可改变,这是命。  为什么不可改变?那种决定力量是什么?  -----------------------------  @苕木匠 734楼
10:53:23  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人类文明的起源……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是人们的兴趣点及生存法则的知识点,因此,先人们曾作过无数有益的探索,我现在所做的,正是企图将远古的成果还原后展示出来。结论可能不完美,但一定要尽量真实。  -----------------------------  嗯。既然先生已经开始写连山了,那俺预期的等待时间也肯定会短好多的,呵呵  有种感觉好奇怪,似乎一有机会接触生人群体就会意外地碰到对易这一类东西有很久很深研究的人(发现自己似乎真的开始迷信起来了,呵呵),这回碰到的这位我们称之为老师的人,研究易二十多年,他说他读过的相关书堆满3米6宽从地到天花板的书架。他主要是研究怎么算的,甚至还自己编程序。  他讲的东西,除了对他运算结果的生活化表述,其他的,俺一句也听不懂,只有晕乎乎,呵呵。有意思的是,听众中有一多半是不信的,甚至还有有点鄙夷嫌他神神道道的  今天听他说了他的一个口诀,说很少有人悟得透,四句话,最后一句很哲理的,俺以为是哲理的,就请他赠俺这四句话(心里其实也在逞能,希望自己能悟得,呵呵),结果老师写出来后我直接就晕了,老老实实地跟老师说,除了最后一句能懂字面意思,其他的连字面意思也不懂,没有用。然后,就还给老师了。  这老师很好的,他又给我一道字谜,十几年前他出的,也少有人猜出。“考考你们”  我们几个人一起读他的八句诗,还请教练和我们一起猜,结果教练又给加上一个猜的“考题”。当然,教练的考题根本难不住我,可是虽然我答上来了,但给我名额我也没法去考试,让出去了,哈哈  下午因为让出了练车时间来上班,就一个人静下来想了想,又在WORD的符号中找了找那些繁体字,没有费太大力猜了出来。  所以唠叨这个,是因为他的谜底其实很简单,只要你不多想,不去联想,也不去揣摸句子的意思。  木匠先生,其实,俺在你这里等待的那个谜底或许也是这样的,所谓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悲剧的神经病 735楼
12:10:17  推背图现在流传版本与台北故宫藏本大大不同,真假难辨。  -----------------------------  呵呵,如果你不是非要读它的“预言”,它确实具有很大的可读性,不管是哪个版本,不管内容真假  我个人觉得,一可以读它的语言的言简意赅,二可以品它的诗意,三可以感受它是否混乱(传说它被人为打乱),四可以锻炼自己理乱线团的能力(你能否将打乱的东西还原。所谓不同版本,可能就是乱得不一样吧),五可以读它的底(不知怎么表达,就是它的依据,就是木匠先生说俺感兴趣的那东西。)  只是,我现在还读不了,也许以后会读,也许以后也不会读,呵呵
  看到第三页,忍不住先顶一下再说。先看正读周易,然后追到这里。先生的思路我跟我不谋而合,不过我只是想想,先生却以写出。先生华夏复兴第一功当归你!
  @变异文化 738楼
19:26:13  看到第三页,忍不住先顶一下再说。先看正读周易,然后追到这里。先生的思路我跟我不谋而合,不过我只是想想,先生却以写出。先生华夏复兴第一功当归你!  -----------------------------  英雄所见略同,呵呵。  该书九月可以见书。  下月开始发后文。近期要出门走一走。
  @变异文化
19:26:13  看到第三页,忍不住先顶一下再说。先看正读周易,然后追到这里。先生的思路我跟我不谋而合,不过我只是想想,先生却以写出。先生华夏复兴第一功当归你!  -----------------------------  @苕木匠 739楼
00:24:40  英雄所见略同,呵呵。  该书九月可以见书。  下月开始发后文。近期要出门走一走。  -----------------------------  总算未弃楼,O(∩_∩)O~
  @勾股几何 740楼
08:07:07  总算未弃楼,O(∩_∩)O~  -----------------------------  不会弃楼的,在等出版进度。  只有出版后才能帖全稿,你懂的。  帝尧的重要事务是建“四岳”,所以准备再去为首的东岳转一下,看有没有新发现,以完善书稿。回来后就开始贴后文。  谢谢大家的关注。
  @变异文化
19:26:13  看到第三页,忍不住先顶一下再说。先看正读周易,然后追到这里。先生的思路我跟我不谋而合,不过我只是想想,先生却以写出。先生华夏复兴第一功当归你!  -----------------------------  @苕木匠 739楼
00:24:40  英雄所见略同,呵呵。  该书九月可以见书。  下月开始发后文。近期要出门走一走。  -----------------------------  出来了一定买原版!  实地考察 当能还原古人意境。  期待后续大作早日面市!
  先生所做的是正本清源,还有翟玉忠道法中国还原黄老的真面目。中华历史文明的真实面目逐渐显露。那离复兴就不远了。  先生有机会解读下黄帝四经吧。
  @变异文化 743楼
17:34:34  先生所做的是正本清源,还有翟玉忠道法中国还原黄老的真面目。中华历史文明的真实面目逐渐显露。那离复兴就不远了。  先生有机会解读下黄帝四经吧。  -----------------------------  五经有不同的读法,我的“正读”也是传说中“黄老”的一部分吧。  目前正在写的《黄帝宝典——〈连山易真相〉》也是,而且是“黄老”的源头。
  @变异文化
17:34:34  先生所做的是正本清源,还有翟玉忠道法中国还原黄老的真面目。中华历史文明的真实面目逐渐显露。那离复兴就不远了。  先生有机会解读下黄帝四经吧。  -----------------------------  @苕木匠 744楼
21:26:12  五经有不同的读法,我的“正读”也是传说中“黄老”的一部分吧。  目前正在写的《黄帝宝典——〈连山易真相〉》也是,而且是“黄老”的源头。  -----------------------------  太好了 期待
  楼主 今天看到一个唐代的伏羲女娲帛画,他们手持规矩。感觉伏羲跟女娲手里不太会拿这两个东西。竟然被人拿去论证共济会了。楼主认为呢?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是1973年才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老子》(甲本)的写法。  之前先生解读的:道可, 道非, 常道。应该是不通的。
  《淮南子·道应》有一段齐桓公与轮扁的对话,其中作者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作为总结。故事说:“桓公读书于堂,轮人斫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书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焉在?’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然,有说。臣试以臣之斫轮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六十,老而为轮。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文意: 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一位做车轮的工匠在堂下砍削车轮,他放下手中的椎子和凿子,问齐桓公:“君王您正在读的是什么书?”桓公说:“是圣人的书。”这位叫轮扁的工匠又问:“这位圣人还活着?”桓公回答说:“已经死了。”轮扁马上说:“那您读的只能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了,一下变了脸色,怒道:“我读圣贤书,你这工匠凭什么讥笑我?你说出理由来也就罢了,如说不出理由来,就处死你。”轮扁不慌不忙地说:“好的,我说出道理来。试拿我做车轮的体会来说说这其中的道理:如果榫头大,榫眼开小了,就会涩滞安不进去;如果榫眼开大了,榫头做小了,太松滑动不牢。不松不紧,得心应手,达到神妙境界的技术,我无法传授给我的儿子,而我的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学到这技术;所以我尽管年逾古稀,年老无力,还得亲自做车轮。由此可见,圣人的话中如果有高深神妙的精华,但由于不能言传,所以也必定会随着圣人死去而带走,而只有那些可以言传的糟粕留下来。” 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先生有没有看过苏三女士的系列作品,对于她的中国文明西来观点,怎么看?  很想请您讲一讲。
  @变异文化 746楼
21:50:14  楼主 今天看到一个唐代的伏羲女娲帛画,他们手持规矩。感觉伏羲跟女娲手里不太会拿这两个东西。竟然被人拿去论证共济会了。楼主认为呢?  -----------------------------  汉画中有伏羲女娲持规矩的图形,我在《正读周易》中说过。更早一些则是用的“工”字符。甲骨文的“方”、“夫”等就与之相关。至于共济会为什么也以此做标志,我就不知道了。或许与我们前文释“十”字时所说的一样,喻意同源或相似吧。
  @变异文化 747楼
12:43:38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是1973年才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老子》(甲本)的写法。  之前先生解读的:道可, 道非, 常道。应该是不通的。  -----------------------------  该断法出自于道家,不是我发明的。  道家的东西应当认真琢磨,特别是研究黄老的学者。  道家与儒家的逻辑常常不一样。
  @变异文化 748楼
12:47:27  《淮南子·道应》有一段齐桓公与轮扁的对话,其中作者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作为总结。故事说:“桓公读书于堂,轮人斫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书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焉在?’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然,有说。臣试以臣之斫轮语之:大......  -----------------------------  《道德经》总体而言,并不难懂。重点在于要弄清楚它是为谁而写,为谁而用的书。  儒家为显学,其逻辑为大家所熟悉,所以我们常常以此来读彼,造成误解。  如本帖所说,《尧典》开篇的断句“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就是儒家的逻辑。这么多年来,也没有谁觉得不妥。忠孝的故事讲得一套一套……  我的断句:“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才是道家的逻辑,是黄老的逻辑……
  @xdjc楼
18:14:27  先生有没有看过苏三女士的系列作品,对于她的中国文明西来观点,怎么看?  很想请您讲一讲。  -----------------------------  没有读过苏三女士的作品,也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中华文明不可能是西来的。因为我国相关的文献资料保存得较全,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起点在以新郑为中心的中原一带。然后向周边传播。本帖所释的“四岳”、“九州”正是其脉络。  现在的问题是,夏商周三代之前的文明被人讲错了,错了很多年,所以造成了我们现在对史前文明的模糊认识。我现在所做的正是希望还原。
  《道德经》总体而言,并不难懂。重点在于要弄清楚它是为谁而写,为谁而用的书。  儒家为显学,其逻辑为大家所熟悉,所以我们常常以此来读彼,造成误解。  如本帖所说,《尧典》开篇的断句“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就是儒家的逻辑。这么多年来,也没有谁觉得不妥。忠孝的故事讲得一套一套……  我的断句:“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才是道家的逻辑,是黄老的逻辑,是作者的逻辑……里面既没有忠,也没有孝,有的只是治国的理论。
  @苕木匠 754楼
10:39:17  《
》总体而言,并不难懂。重点在于要弄清楚它是为谁而写,为谁而用的书。  儒家为显学,其逻辑为大家所熟悉,所以我们常常以此来读彼,造成误解。  如本帖所说,《尧典》开篇的断句“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就是儒家的逻辑。这么多年来,也没有谁觉得不妥。忠孝的故事讲得一套一套……  我的断句:“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才是道家的逻辑,是黄老的逻辑,是......  -----------------------------  学习了~ 感谢!  期待大作面世。
  @变异文化
12:43:38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是1973年才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老子》(甲本)的写法。  之前先生解读的:道可, 道非, 常道。应该是不通的。  -----------------------------  @苕木匠 751楼
10:08:42  该断法出自于道家,不是我发明的。  道家的东西应当认真琢磨,特别是研究黄老的学者。  道家与儒家的逻辑常常不一样。  -----------------------------  这样说 马王堆的这个版本也可能是儒家解读过的咯~
  @变异文化
12:47:27  《淮南子·道应》有一段齐桓公与轮扁的对话,其中作者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作为总结。故事说:“桓公读书于堂,轮人斫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书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焉在?’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然,有说。臣试以臣之斫轮语之:大......  -----------------------------  @苕木匠 752楼
10:21:03  《
》总体而言,并不难懂。重点在于要弄清楚它是为谁而写,为谁而用的书。  儒家为显学,其逻辑为大家所熟悉,所以我们常常以此来读彼,造成误解。  如本帖所说,《尧典》开篇的断句“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就是儒家的逻辑。这么多年来,也没有谁觉得不妥。忠孝的故事讲得一套一套……  我的断句:“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才是道家的逻辑,是黄老的逻辑……  -----------------------------  是的,逻辑!!  木匠先生,自从被你点明我在找那个东西后我就一直在琢磨……甚至我又想到了我过去的资本论帖子,我中断之处或说我当时的难题,看似是难以准确道出我心中那个马克思的理想社会的根据,而实质也许正是先生你说的我现在在寻找的那个东西  而时常会跳入脑海的一个词,正是逻辑,我会不自觉地寻找“马克思的逻辑”。今天有联想到规律一词,但又很确定地认为它不是规律,虽然有相似处  本来我想在你的新书出来之前读完《思考中医》和《周易正读》(这回是我自己读,从头重新开始),因为觉得这样才能更好地读你的新书。思考中医已读完,真的非常感谢你的推荐。可不知为什么,重读你的书,发现与上次的感觉很不同,怀疑(就是感觉无法接受的说法、观点)的东西多了好多,没有以前对你的东西的那种确定的信,也就是更迷惑了。读得好慢,不流畅。  有个感觉,觉得这些疑惑似乎可能在你的新书(连山与归藏)中解决的,或者新书老书可以同时读?
  还有,木匠先生,重读你的周易,发现你的连山易里可能会探讨祝由等,有个体验想跟你说一下  就是我以前跟你说过的那个练习,心血来潮又做过一些,每次都不一样。时间长短不同,多则4小时,少则2小时;动作不一样,这么长时间里,各种各样的动作,单个的动作会有好多重复的,但整个作为一套来看,是没有两套一样的。但似乎都在朝向一个有可能有固定动作(系统)的方向走,有些动作似乎在做过一定的次数之后就不会再出现  很多的动作在我看来都是匪夷所思的,见都不曾见过,哪怕是影视作品等等,我都有想要录下来的冲动。现在真的会动起去佛门或道观啥的看一看那里的人有些怎样的动作,但觉得怕是不可能见得到  木匠先生,俺甚至跟老公开玩笑说,如果有前世,俺前世可能真的是个和尚,但不可能是个一般的,也许是那种所谓的高僧,哈哈  这怪想法是因为那些动作,有在影视作品等中见过的佛门的、道教的、也有瑜珈的,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大部分)是没有在哪里见过的  太神奇的经历,改变了俺好多,也让俺更迷惑
  木匠先生,它越来越像一种保健操,全身的那种,至少到目前没有出现你说的那种可能的负面东西。当然,可能是因为我做的也不多,它太耗时,俺人又懒
  本来我想在你的新书出来之前读完《思考中医》和《周易正读》(这回是我自己读,从头重新开始),因为觉得这样才能更好地读你的新书。思考中医已读完,真的非常感谢你的推荐。可不知为什么,重读你的书,发现与上次的感觉很不同,怀疑(就是感觉无法接受的说法、观点)的东西多了好多,没有以前对你的东西的那种确定的信,也就是更迷惑了。读得好慢,不流畅。  有个感觉,觉得这些疑惑似乎可能在你的新书(连山与归藏)中解决的,或者新书老书可以同时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以为:《周易》是部占卜的书。而我在《周易正读》中没讲占卜。这应当是你的主要疑惑之处。  在《归藏》中我会主讲占卜。
  @张吉诃德 758楼
11:17:01  还有,木匠先生,重读你的周易,发现你的连山易里可能会探讨祝由等,有个体验想跟你说一下  就是我以前跟你说过的那个练习,心血来潮又做过一些,每次都不一样。时间长短不同,多则4小时,少则2小时;动作不一样,这么长时间里,各种各样的动作,单个的动作会有好多重复的,但整个作为一套来看,是没有两套一样的。但似乎都在朝向一个有可能有固定动作(系统)的方向走,有些动作似乎在做过一定的次数之后就不会......  -----------------------------  前一段到山东走了一圈,也到过你们城市。  以前来过山东,有些匆忙,这次从容一些,感受更多。  山东真是个好地方哦。山好水好人更好。  你现在练的应当算自发动功。需要“致虚极,守静笃。”但大多数人杂念太重,静不了,就容易出负面的东西,呵呵。
  现在真的会动起去佛门或道观啥的看一看那里的人有些怎样的动作,但觉得怕是不可能见得到  ___________________  佛道中人一般不会念自发动功。  有时间可以读一读南怀瑾先生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或许会有帮助。
  @张吉诃德 759楼
11:19:45  木匠先生,它越来越像一种保健操,全身的那种,至少到目前没有出现你说的那种可能的负面东西。当然,可能是因为我做的也不多,它太耗时,俺人又懒  -----------------------------  在自发动功中,《五禽戏》是比较好的一套保健功法。
  一般以为:《周易》是部占卜的书。而我在《周易正读》中没讲占卜。这应当是你的主要疑惑之处。  在《归藏》中我会主讲占卜。  ======================================  木匠先生,不是占卜,因为我根本对它根本就是一窍不通。也许,是逻辑  不知你记不记得,我对你的书中,你的思维方式,你的逻辑,非常地钦佩。我以为我读你的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它(它们)。那时,觉得它很特别,亦很完美;现在,特别感依旧,完美感不再,老是会觉得好像有点啥不对头,却又找不出是什么  因此,疑惑----对你书中的易
  前一段到山东走了一圈,也到过你们城市。  以前来过山东,有些匆忙,这次从容一些,感受更多。  山东真是个好地方哦。山好水好人更好。  ==================================================================  感慨啊!以为你的东岳是泰山,没有想到你会来之烟,所谓失之交臂,遗憾!太遗憾!  前些日子去长岛,那里居然有史前遗址呢!要是俺对山东的历史古迹都有了解,应该不会有这个遗憾的。
  你现在练的应当算自发动功。需要“致虚极,守静笃。”但大多数人杂念太重,静不了,就容易出负面的东西,呵呵。  -----------------------------  佛道中人一般不会念自发动功。  有时间可以读一读南怀瑾先生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或许会有帮助。   ----------------------  在自发动功中,《五禽戏》是比较好的一套保健功法。  =============================================================  网上找的南怀瑾先生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看了一遍;也百度了自发动功、自发功,但依旧无法对号,没有类似我做的东西  自发倒是像(可能正是因此,我会因为先生书中说要写祝由而提吧。我说过它像佛、道、瑜珈,其实是刻意隐藏了巫,嘿嘿),但若是需要“致虚极,守静笃”,如果俺对这个的理解正确的话,又不太像。不知先生还记不记得那个“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说法,是那样的状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吧。我只是心里默想“谦卑、臣服、与道在一起”(现在其实只是想一下与道在一起,甚至啥也不想),然后跟着感觉走,动作是有不少(毕竟2-4小时不停嘛),但没有网上的那种“动”  我的动作都很“静”。如果非要给它个动静定性的话,我觉得它们很静。木匠先生,整套动作,站立、趴地、坐,俺的活动范围从没有超过瑜珈垫,现在只是站立与坐,半个瑜珈垫都够用的感觉,俺说它静,你觉得呢?  而且,我做的时候并不需要十分投入,人基本很清醒,会注意自己的动作,对自己的所有动作都很清楚,甚至对这些动作乱七八糟的猜想,好奇或勤快时会数动作持续时间及重复的次数,还可以与人交谈,又随时都可以停下来做别的事情去,回来后稍找下感觉,又可以继续进行。不怕打扰的(这点是好多神奇中俺觉得最神奇之处,哈哈)  所谓的怪,也不是网上那些动功那样的。唉,太难描述了,俺举例说明吧
。。。。。。。。。。。  看看。。。。。
  例一:有个动作我心里称它五体投地。  在我同学那里我第一次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别人都是按老师的提示,三个动作完成:谦卑----鞠躬(深度不同)、臣服----跪地叩头(有人跪不下)、与道在一起(双手交叉抱双肩。似乎道字还可换自己,因为老师说道即自己,对此说法,俺存疑直到现在),俺觉得俺当时的臣服应该是全身趴在地上那个动作,那会儿及以后的几次也只是全身贴在地上,当时趴在地上后只是一个劲地哭,不知那是释放,还是忏悔,抑或无助,至少是有无助的,以后再没有哭过,但最后几次(因为现在这个动作已经不再出现了,所以我说最后),不仅是全身贴在地上,而且必须要张嘴吻地(垫子),不仅是吻地,而且牙齿也必须着地,这样这个动作才能结束  木匠先生,有没有点匪夷所思的感觉?知道每次这个动作出来后我啥感觉吗?我特希望我能到外面,在真正的土地上,做它……
  例2:像佛门之双手合十。  有双手指与掌完全并合一起的,有指尖和掌近手脖处合(外面一圈合中间悬空,像捧的东西似的),偶有仅指尖合。俺从镜子中看这些动作,那个效果,俺平时怎么也做不到那种完美效果,真的非常好看的。不仅好看,而且感觉很庄重,有神圣感  合后的双手,口(就是拇指与食指之前那个空),会有对胸前、下巴、嘴、鼻子、双眼中间、头顶、天空几种变化,顺此序向上再逆此序向下,一般会反复几次;有时全部,一般是近距离的,快贴上了。有时部分,一般较远,反复的时候会由近到远顺序逆序,再由远到近顺序逆序。站立与坐都会有。一开始每个动作停的时间长短啥的没啥规律,现在一般是会在一个深呼吸或一个呵欠之后转向下一个,转是有要下去再上来的配合动作,动作不是简单的上下动,有手型的变化,有弧度甚至是转圈似的动作,回来后会自动对到下一个位置(神奇)  俺觉得像是佛门的东西俺又没见过的,不只这些动作,套路也是。木匠先生,这些,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也是我说我想去佛门看看的原因,因为俺小人心,以为他们有所藏,哈哈
  例3:从身体的中心线往外扒----不知是啥门派的,这个最稀奇古怪  双手自然弯曲,双手手指对放在上身中心线,在身上拨一下,然后分开,再回到向下或向上一点的地方,依次拨到最下方或向上顺头直到后脊梁能够到的极限位置,然后反方向扒回。有时会绕到身后,从后脊梁上面够不到那个地方接下来,到后面中心线的最下方,亦有反方向的返回。  我称之为扒拉,仿佛要把身子扒开一样,但却不怎么用力,只是轻轻地扒拉  现在这样回想着说,心里会有一种很开的感觉,有敞亮感  不是每次都会出现这套动作(好像只出现三四次的样子),有时重复做两遍,有时只一遍
  例4:抚摸。(站姿的时候)出现抚摸动作的时候一般是从抚摸肚子开始的,双手并排放在肚子中心线两边,然后同时相对转圈抚摸,顺时针逆时针两个方向都要摸,曾经数过,多的时候上千次,少的时候也有近百次。现在一般是摸到来个深呼吸或呵欠的时候转向别的部位,由此向上的部位一般只是横向来回摸,有时会交叉摸,有时会只到胸,有时会摸到脸、头,没准儿,然后返回下来,之后会上下摸肚子,然后向大腿根方向向两边依次挪着摸,直到双手手指对在后屁股那个中心线那儿(都是上下方向,次数也不太多,最多几十下),再反向返回来。整套只一次,有时转圈摸肚子,有时只是上下摸,上下的时候一般次数不多,个别小套动作偶尔会有两次。  站立的抚摸动作一般是收在对双臂的抚摸之后,从肩摸到手,两三次的样子。双手抚(抱)肩那个时刻,这个有点像做这个练习的时候老师提到的与道在一起的动作,我当时没有做过,我是做了好多次后才出现这个动作的,也不是像老师说的那样抱着不动的,而是抚摸的时候从那里开始。只是现在不做练习的时候,比如睡觉会不自觉地出现这个抱,会比较喜欢这样抱着睡,呵呵呵  (坐姿时候的抚摸)一般站立这套动作完成就会有站立不住的感觉,要坐下,之后是抚摸双腿,抚摸之路很规律,每次差不多。开始不知道那是怎样的路径,看过《思考中医》后发现那些应该是循经络的抚摸。有盘腿进行的,也有直腿(并腿)进行的,一定要有双手够到脚心的,这是整个练习中几个比较吃力的动作之一,一开始出现的时候非常吃力,几次之后基本不吃力了。其他的吃力动作也是这样。  对了,较吃力的动作我感觉像瑜珈的东西,而且,我感觉这所有的抚摸似乎都为这些类瑜珈动作,如够脚心,直腿并腿;盘腿弯腰头、脸触地,有手抚在双腿膝盖处,有手指对接在额头下手背向下触地(头埋在手掌中),有手并排伸手心向下触地伸直在头顶(头脸触地)
  例子就说这些吧,木匠先生,不管做多久,做些啥动作,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收动作,一般是收在双手抚双膝,这种状态下一个深呼吸,人马上回到完完全全的清醒状态,马上手脚身体等就一切如常,俺也感觉不到自己有啥变化,除了做的过程有些动作会觉得吃力,会有汗出,会有深呼吸,会有呵欠,会有眼泪,会有嗝,会有屁;除了对很多动作及整套动作的神奇感觉,  依然故我,哈哈哈  木匠先生,俺说它像保健操,你有点感觉像没?
  感慨啊!以为你的东岳是泰山,没有想到你会来之烟,所谓失之交臂,遗憾!太遗憾!  前些日子去长岛,那里居然有史前遗址呢!要是俺对山东的历史古迹都有了解,应该不会有这个遗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山东行,去了泰安、曲阜,也到了好运角、蓬莱等地。其中长岛待的时间最长:四天。  长岛真是个夏季休闲的好地方。只有三、四万人的小县竟然还有个不错的博物馆,少见。
  木匠先生,不是占卜,因为我根本对它根本就是一窍不通。也许,是逻辑  不知你记不记得,我对你的书中,你的思维方式,你的逻辑,非常地钦佩。我以为我读你的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它(它们)。那时,觉得它很特别,亦很完美;现在,特别感依旧,完美感不再,老是会觉得好像有点啥不对头,却又找不出是什么  因此,疑惑----对你书中的易  ——————————————————  区别在于:我胸中无“神”,你心里有“鬼”。呵呵。
  网上找的南怀瑾先生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看了一遍;也百度了自发动功、自发功,但依旧无法对号,没有类似我做的东西  自发倒是像(可能正是因此,我会因为先生书中说要写祝由而提吧。我说过它像佛、道、瑜珈,其实是刻意隐藏了巫,嘿嘿),但若是需要“致虚极,守静笃”,如果俺对这个的理解正确的话,又不太像。不知先生还记不记得那个“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说法,是那样的状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吧。我只是心里默想“谦卑、臣服、与道在一起”(现在其实只是想一下与道在一起,甚至啥也不想),然后跟着感觉走,动作是有不少(毕竟2-4小时不停嘛),但没有网上的那种“动”  我的动作都很“静”。如果非要给它个动静定性的话,我觉得它们很静。木匠先生,整套动作,站立、趴地、坐,俺的活动范围从没有超过瑜珈垫,现在只是站立与坐,半个瑜珈垫都够用的感觉,俺说它静,你觉得呢?  而且,我做的时候并不需要十分投入,人基本很清醒,会注意自己的动作,对自己的所有动作都很清楚,甚至对这些动作乱七八糟的猜想,好奇或勤快时会数动作持续时间及重复的次数,还可以与人交谈,又随时都可以停下来做别的事情去,回来后稍找下感觉,又可以继续进行。不怕打扰的(这点是好多神奇中俺觉得最神奇之处,哈哈)  所谓的怪,也不是网上那些动功那样的。唉,太难描述了,俺举例说明吧  ————————————————————  八十年代严新气功热的时间,大师们的“带功报告”就是通过肢体及语言的诱导来唤起受众们的自发动功。会场成百上千人常常是千姿百态,嘻笑哭喊者也有不少。  自发动功很少有一致的动作和行为。其动作与个人的成长经历、心态、知识结构等有关。  我当时跟踪过一些“神医”,就是自称原本什么都不会,大病一场后一夜之间会治病的那种人。她们每天早晚都会练功,其功法也是如此,没有套路,却看上去很自然,还有不少高难度动作。也属于自法动功。  自法动功是在别人或自己的心理暗示下产生的,所以有你说的那种“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感觉。
  @张吉诃德 768楼
09:35:29  例一:有个动作我心里称它五体投地。  在我同学那里我第一次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别人都是按老师的提示,三个动作完成:谦卑----鞠躬(深度不同)、臣服----跪地叩头(有人跪不下)、与道在一起(双手交叉抱双肩。似乎道字还可换自己,因为老师说道即自己,对此说法,俺存疑直到现在),俺觉得俺当时的臣服应该是全身趴在地上那个动作,那会儿及以后的几次也只是全身贴在地上,当时趴在地上后只是一个劲地哭,不知......  -----------------------------  与藏民的等身长头相似。
  俺觉得像是佛门的东西俺又没见过的,不只这些动作,套路也是。木匠先生,这些,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也是我说我想去佛门看看的原因,因为俺小人心,以为他们有所藏,哈哈  ——————————  佛门与道观一样算是一种组织。但凡是组织,一般主张规范的行为,否则就无法管理了。所以佛道的功法中都没有自法动功。一般有两种:一是以打坐及站桩为主的内功,主要是行气活血。二是以竞技为主的武术。藏传佛教多了些手印及咒语。  在打坐时,会出现一些飘飘然的幻念,也都是主张不理它,不跟它走,让它自生自灭。久之就不再有了。
  自然界有许多我们尚无法完全用现代的知识来解释的事情。我以为对待这些事,应当效法孔子的观点:“敬鬼神而远之”。不能迷于其中。如果只是想体验一下,也要尽快出来。在佛道界,均将那些事及迷恋称之为:旁门左道。一定要坚守“正念”。  “祝由”及“巫”,在早期是一门十分严谨的职业,后来才被妖魔化。  宗教领袖们与他们的信众所信奉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
  先生新书什么时候出啊,期待连山,归藏。
  旁门左道,木匠先生,我想,这回,我是真的明白了你的告诫,谢谢
  @悲剧的神经病 779楼
20:30:26  先生新书什么时候出啊,期待连山,归藏。  -----------------------------  谢谢关注。  本帖《正读尧典》年内可出。  《连山》刚写,得一、二年。
  @张吉诃德 780楼
09:00:40  旁门左道,木匠先生,我想,这回,我是真的明白了你的告诫,谢谢  -----------------------------  《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 郑玄注:“左道,若巫蛊及俗禁。”
  《连山易》的确是个谜。现在深圳有个深圳市连山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公开讲连山易,其中韩艺自称是连山易的传人,其弟子博尔朵(王季春)是公司法人,在网上YY公开传播。暂时还无法分辨真伪,毕竟连山易距离我们太远了。
  @suzhanli楼
22:26:19  《连山易》的确是个谜。现在深圳有个深圳市连山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公开讲连山易,其中韩艺自称是连山易的传人,其弟子博尔朵(王季春)是公司法人,在网上YY公开传播。暂时还无法分辨真伪,毕竟连山易距离我们太远了。  -----------------------------  去年就听朋友说到此事,有些好奇,就在网上卖了本翻了翻,哪是什么《连山》?边都不沾,呵呵。有兴趣的话,明年或者最迟后年,看我的解读吧。
  @变异文化 748楼
12:47:27  《淮南子·道应》有一段齐桓公与轮扁的对话,其中作者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作为总结。故事说:“桓公读书于堂,轮人斫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书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焉在?’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然,有说。臣试以臣之斫轮语之:大疾,......  -----------------------------  古人传手艺好像很少讲理论,大多时间是徒弟给师父搭手帮忙,师父偶尔提点两句,话也不多说,几年过去,该有的手艺徒弟就有了。过去内家拳的传承也是这样的。  现在各种手艺都开了学校,太极、形意等拳法都拿出来普传,学得精的反而少了。
  @张吉诃德
09:00:40  旁门左道,木匠先生,我想,这回,我是真的明白了你的告诫,谢谢  -----------------------------  @苕木匠 782楼
18:41:55  《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 郑玄注:“左道,若巫蛊及俗禁。”  -----------------------------  再谢!木匠先生,这在俺看来应该是可以证明它其实可以是安全的,呵呵呵  刚看了“老徐:混沌的宇宙和巫术思维”,他说:“藏身在无神论的中国文化里巫术思维特征是:1)坚信神秘力量的存在。2)整个“天”都在这种神秘力量的支配之下,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这种神秘力量联系起来。3)神秘力量具有不可尽知,不可尽言的特征。”  木匠先生,俺好像在陷入这种思维中,发觉自己正在迷信起来,虽然所信不是鬼魂,但,鬼魂的有无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确定无疑,疑神疑鬼的感觉冷不丁就会冒出来,就会想木匠是有特异功能的,早就遥感到俺心里有鬼来,哈哈哈
  如果老徐总结的巫术的思维方式准确,显然,它其实是唯物主义(唯物论、无神论)的思维方式,这似乎是一种黑色幽默,可这好像与俺心中的某种感觉能对起来
  @张吉诃德 786楼
16:03:58  再谢!木匠先生,这在俺看来应该是可以证明它其实可以是安全的,呵呵呵  刚看了“老徐:混沌的宇宙和巫术思维”,他说:“藏身在无神论的中国文化里巫术思维特征是:1)坚信神秘力量的存在。2)整个“天”都在这种神秘力量的支配之下,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这种神秘力量联系起来。3)神秘力量具有不可尽知,不可尽言的特征。”  木匠先生,俺好像在陷入这种思维中,发觉自己正在迷信起来,虽然所信不是鬼魂,......  -----------------------------  神秘力量是存在的,但其能量有限。它们如月光、静电一样,不是宇宙的主流力量,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沉浸于其中,让其自生自灭就好。
  是的,逻辑!!  木匠先生,自从被你点明我在找那个东西后我就一直在琢磨……甚至我又想到了我过去的资本论帖子,我中断之处或说我当时的难题,看似是难以准确道出我心中那个马克思的理想社会的根据,而实质也许正是先生你说的我现在在寻找的那个东西  而时常会跳入脑海的一个词,正是逻辑,我会不自觉地寻找“马克思的逻辑”。今天有联想到规律一词,但又很确定地认为它不是规律,虽然有相似处  @张吉诃德 787楼
16:21:17  如果老徐总结的巫术的思维方式准确,显然,它其实是唯物主义(唯物论、无神论)的思维方式,这似乎是一种黑色幽默,可这好像与俺心中的某种感觉能对起来  -----------------------------  道家的主要经典都是唯物主义的,但它讲鬼神。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其伦理道德的思想却是唯心主义的。周敦颐发现了这个问题,将两则嫁接后发明了“理学”,被朝廷捧为至宝,也很好用。后来……你的“马克思逻辑”找到了没有?
  @张吉诃德
16:03:58  再谢!木匠先生,这在俺看来应该是可以证明它其实可以是安全的,呵呵呵  刚看了“老徐:混沌的宇宙和巫术思维”,他说:“藏身在无神论的中国文化里巫术思维特征是:1)坚信神秘力量的存在。2)整个“天”都在这种神秘力量的支配之下,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这种神秘力量联系起来。3)神秘力量具有不可尽知,不可尽言的特征。”  木匠先生,俺好像在陷入这种思维中,发觉自己正在迷信起来,虽然所信不是鬼魂,......  -----------------------------  @苕木匠 788楼
09:17:11  神秘力量是存在的,但其能量有限。它们如月光、静电一样,不是宇宙的主流力量,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沉浸于其中,让其自生自灭就好。  -----------------------------  是主宰,是支配。神秘,只是说它的不可视觉,只能感知。俺觉得《道德经》核心的东西其实是这个。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只有一半人与天可以视觉,而另一半道与自然好像只能感知。老子其实是在努力地想说明“道”,那个自然,他都没做尝试,是吧?我们从它那里感知的道,难道不是种“神秘力量?,难道不是支配、主宰力量?道,已经是神秘的主宰了,那个“自然”呢?我不相信老子这几句话中的“自然”是我们现在所用的那个自然  如果说感兴趣,木匠先生,俺感兴趣的应该是这个东西。我明白你的反复告诫,心里想对你道的感谢,道过的感谢,比在这个帖子里多太多了,这份感激难以言说  我所以没有放弃那个练习(其实我一个月也未必会做一两次),好奇是一部分,但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在读《思考中医》的时候,对书中说的那个“内证”很感兴趣,并且,它让我想起我学习的时候老师说的那个读《老子》的方法,  他说,如果你能够在打坐的那个妙不可言的感觉里体会《老子》书中的话,会有完全不同的领悟(大意哈)。说实话,因为这个,如果不是老公反对我真的可能再参加他说的他的加强班,让人活不出来的学习班,哈哈,其实,对俺来说,可能它的吸引力就在“活不出来”这几个字  心里,应该还是存着希望可以亲证、可以通过某种途径感知的愿望吧。但,没有强求,只有随缘。所以,我一直向你保证,它安全
  @苕木匠 20楼
16:27:48  《凭什么做帝王》之一:正读《尧典》(7)  第二节 有眼无珠的“民”  “民”字的金文写作“
”。很奇怪的一个字。奇的是有眼无珠,怪的是眼中放箭。郭沫若先生也觉得奇怪,所以在他《甲骨文字研究》的书中考证说:  “作一左目形,而有刃物以刺之。”并由此得出结论说:“周人初以敌囚为民时,乃盲其左目以为奴徵。”  真的不知他这个结论的依据何在?反正没有说服我。因为“民”字中的那支箭的箭头是朝向眼......  -----------------------------    民字金文里面有很多写法。就这么一个解释吗?
  晚辈愚钝,到现在才有点明白先生为什么把《周易》叫做帝王的秘籍。我的理解是《周易》属后天八卦易,而《连山》属先天八卦易。先天八卦来自于自然为体,《道德经》、《黄帝内经》是先天八卦延伸,后天八卦为用,文王、周公用后天八卦建立了君主王朝。当时在看了先生的书后,也与张吉诃德师姐一样也存在疑问,既然《周易》是帝王书,与我等屁民何用?现在才理解先生说《周易》是在《连山》、《归藏》上改编而成的意义,学《周易》可通过用可了解体,通过用来更好去用。
  先天易以一道,二阴阳为体,一而二,二而一,讲究阴阳平衡,学可参悟于自然及人体,用可探究发现自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黄帝内经》属医学书籍,关乎生家性命,不敢乱改,表面也与政治牵连瓜葛少,所以能完整将先天易保存下来。要了解先天易,也就需要参阅《黄帝内经》。晚辈愚见,请先生及师姐指教。同时希望先生的又一大作早日出版上市,以便细细拜读。
  楼主,书什么时候出来啊  
  @指非月是月 792楼
20:04:08  晚辈愚钝,到现在才有点明白先生为什么把《周易》叫做帝王的秘籍。我的理解是《周易》属后天八卦易,而《连山》属先天八卦易。先天八卦来自于自然为体,《道德经》、《黄帝内经》是先天八卦延伸,后天八卦为用,文王、周公用后天八卦建立了君主王朝。当时在看了先生的书后,也与张吉诃德师姐一样也存在疑问,既然《周易》是帝王书,与我等屁民何用?现在才理解先生说《周易》是在《连山》、《归藏》上改编而成的意义,学......  -----------------------------  所谓“帝王术”讲的也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只是站位高一些而己,所以并不是只有帝王们才可以用,它是普适的。
  @limpidzhu 794楼
10:05:25  楼主,书什么时候出来啊  -----------------------------  谢谢关注。  合同是五月出书,但因为文中有数百个甲骨文,编辑上有些困难,所以推迟了。刚解决甲骨文的问题,正在走程序,年前应当差不多吧。
  木匠先生,书出来后你一定要来通告一声哈
  @张吉诃德 797楼
20:54:22  木匠先生,书出来后你一定要来通告一声哈  -----------------------------  会第一时间送你一本。因为你也是本书的作者。  “黎民於,变时雍。”就是你断的句。
  书出来后,我会开始贴全稿。
  楼主对水书连山和秦简归藏怎么看?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所认识的老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