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剪纸被称为活化石的动物在整体风格上保留了哪些特点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研究【精】,美术学,书画美术,艺术,社会科学,书画艺术,艺术学,文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上海市泸定中学 -- 民俗宝典
1.&&&& 语言文字
2.&&&& 少数民族
3.&&&& 历法纪年
4.&&&& 民俗节日
5.&&&& 廿四节气
6.&&&& 戏剧艺术
7.&&&& 书法墨苑
8.&&&& 国画简史
9.&&&& 饮食趣谈
10.& 中华武术
11.& 宗教知识
12.& 文房四宝
13.& 明清家具
14.& 中国瓷器
15.& 漫话钱币
16.& 中华美玉
17.& 石、印与壶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起,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我国近年来已在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制,上海市也把开发校本课程作为二期课改的重要举措。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课程法规,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特点、学生需求、学校师资及潜在的课程资源进行了科学的综合评估,本着“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组织本校教师编写了上海市泸定中学校本课程系列丛书。
一个知晓中华民俗宝典的人,才可能是真正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人。但当今初中生对中华民俗宝典的知晓率甚低,有的甚至白纸一张,这已成为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文化认同和科学精神的瓶颈。课本《民俗宝典》的编写,重在培养学生了解中华民俗,欣赏华夏宝典,从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养料,孕育爱国情感和积淀文化底蕴。这既是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实施民族精神、生命教育两个纲要的重要一环。
限于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编写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和差错,欢迎师生及社会各界朋友指正。&&&& &&&&&&&&&&&&&&&&&&&&&&&&&&
本教材编写人员:
主编:夏`&&&
副主编:严密
编写人员:夏`、严密、董戬谷、吕映淙、吉怡、刘承&&&&&&&&&&&&&&&&&&&&&&&&
&&&&&&&&&&&&&&&& 上海市泸定中学
校本课程开发管理领导小组
第一篇& 语言文字
我国有着5000年的文化历史,又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共有80种以上语言,约30种文字。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熟练掌握、运用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及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外,了解一些中国的语言文字常识,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及爱国主义精神,是很有益处的。
§1.1&& 中国的语言
一、语言的起源&&& 语言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一样久远。可是,人类用书面记录的语言材料只有四千年,在这之前上万年的语言情况我们几乎一点儿也不知道。所以至今所有关于语言起源的解释,都不过是一种假设。有的人提出“感叹说”,认为语言起源于表达感情的感叹词;有人提出“劳动喊声说”,认为语言起源于繁重劳动中的喊叫;有人提出“摹声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对自然界原有声音的摹仿;也有人提出“达达说”,认为语言起源于“达达”发声的舌头动作和手势;还有人提出“唱歌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原始仪式中不清晰的赞歌,等等。& &&我国多数专家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起源说,认为“劳动创造语言”。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时需要齐心协力,互相配合,自然就需要用某种信号把大家的行动统一起来。各种信号如果以一定的声音为标志,就成了最初的语言。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群人在一起抬木头的情景。大家为了统一用力的时机和方向,不是总要“嗨哟,嗨哟”地喊号子吗?这个“嗨哟,嗨哟”在最初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可是时间一长,人们一听到这号子就自然而然地会想起“抬东西”这个意思,于是“嗨哟,嗨哟”就成了原始的语言。当然,语言的产生还有两个重要的条件,这就是发音器官和大脑思维的复杂化。劳动使类人猿能够直立行走,使它们的发音器官有利于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同时,使手与各种事物的接触更加频繁,刺激了大脑的机能,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呢?据德国语言学家发表的数字显示,现在世界上的已知语言共有5651种.其实这里面有 1400 种左右的语言不是在归类上有分歧,就是即将要消亡的,所以语言学家公认的已知语言实际上只有 4200 种左右,其中的四分之三语言还没有相应的文字。语言的使用范围有大有小。语言的老大哥是汉语,世界上日常说汉语的人有十多亿。语言的小弟弟大概在美洲的印第安部落,那里的一个部只有几百人,但他们的语言却有好几种。如果把世界上的语言按使用人数的多少排列,那么前十名分别是:汉语、英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孟加拉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突厥鞑靼语。
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汉语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我国除占总人口91.59%的汉族使用汉语外,有些少数民族也转用或兼用汉语。我国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1%,除回族、满族已全部转用汉语,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许多人转用或兼用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言;有些民族内部不同支系还使用不同的语言。
(一)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普通话
现代的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在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但也舍弃了其中一些地方色彩过浓的词语。如山西、陕西等地人们称妻子为“婆姨”,北京人称太阳为“老爷儿”,这些词语过于土俗,不能吸收到普通话中来。普通话的语法以鲁迅、茅盾、冰心、叶圣陶等人的著名现代白话作品为规范,并且还必须是这些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的用例”,个别作家作品特殊的用词造句规则,不能作为普通话的语法规范。当然更不能以古代白话文或文言文作语法标准。与“十里不同音”的方言和“之乎者也”的文言相比,普通话能为各地的人们所听懂,又与日常生活语言相一致,口头语言和书面方言基本相同,使人们的交往非常方便。所以国家规定,学校里要用普通话教学,大家都应学会普通话。
普通话不仅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
(二)方言
汉语方言十分复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就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汉语方言是和普通话相对而言的,是汉语的地方性变体,可分为七大类:①北方方言: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湖北大部分、湖南西南部、广西西北部以及华东长江以北地区,以北京话、西安话、成都话、扬州话为代表。②吴方言:分布在江苏长江以南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以苏州话和永康话为代表。③湘方言:分布在湖南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和双峰话为代表。④赣方言:分布在江西大部分地区和湖北省东南,以南昌话为代表⑤客家方言: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部分地区,以梅县话为代表。⑥粤方言:分布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以广州话为代表。⑦闽方言:分布在福建、台湾及广东部分地区,以厦门话、福州话为代表。各方言区内又分布着若干次方言和许多种土语。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北方方言分为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四个次方言。&&& 三、
中国境内的语言非常丰富,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据统计,中国的语言正在使用的就有80多种,已经消亡的古代语言更是不计其数。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回族和满族一般使用汉语,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有的民族还有两种以上,如裕固族分别使用东部裕固语和西部裕固语,瑶族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中国的全部少数民族语言分属五个语系:(一)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语、侗语等);藏缅语族(藏语等);苗瑶语族(苗语等)。(二)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蒙古语族(蒙古语等); 满―通古斯语族(满语、鄂伦春语等)。(三)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等)。(四)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排湾语等)。(五)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塔吉克语);斯拉夫语族(俄罗斯语)。&&&
自主学习:
1、语言起源于什么?
2、普通话的定义是什么?
3、我们上海属于什么方言区?你觉得上海话与普通话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4、汉语属于什么语系?
§1.2& 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一种古老的文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汉字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它记载了中国的历史,为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汉字一个字一个音节,与世界上大部分纯粹表音文字不同,是由表意和相当部分表意(形符)表音(声符)组成的形声字构成。外国人常有的印象是汉字多得无数,中国也没有谁能够认识所有的汉字。那么究竟有多少呢? 1716年的《康熙字典》收字4.7万多个,而1990年出版的8卷本《汉语大字典》收字5.6万多个。其实,常用的汉字也就3000左右。汉字除了作为书写符号具有记录和传达语言的功能外,在书法家的笔下还是一种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汉字是全中国的通用文字,也是全世界华人的通用文字,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仍在部分使用汉字。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文字的民族有21个,共使用27种文字;其余的都使用汉字。现在,在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都各自采用本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本民族的语言授课。
一、汉字的起源
汉字起源于图画和记号,是中国汉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关于文字的起源,一般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结绳记事法
这是一种原始的方法。解放前,我国西南边陲云南还有结绳记事的情况存在。显然,结绳还不是文字,它并没有记录语言。与结绳说相提并论的还有在竹、木等材料上刻上各种痕迹、记号来记事,即是契棵刻。这也是古代广泛地使用过的方法。
(二) 仓颉造字法
这种说法影响很大,古代典籍多有记载。仓颉传说是黄帝的史官,为了记录黄帝时代的历史,他细心观察描摹自然,又深入民间,收集材料,创造了一套能记录语言的象形、会意的符号,这就是最初造出来的字。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的整理者或颁布者,自然,他也功不可没。
(三)图画说
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出土于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上有四个鸟形图案,与古汉字中的“鸟”(上行)和“隹”(下行)对照,十分相似。《说文》说,“隹”是短尾鸟的总名。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的。
其他的还有“河图洛书”说、“起一成文”说,等等。
其实,作为记录语言符号系统的文字,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不断创造,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各朝代都有新字,后一朝代的字数比前一朝代的字数逐渐有所增多,就足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氢、氧、氟、氮、钨、硅”等字,就是近代才产生的。
二、汉字的造字方法
&&&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自古有“六书”的说法。东汉的许慎解释最为具体:“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宜,以见指郑湫攀且玻晃逶蛔涣患俳琛 其实,六书中,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才属于汉字的造字法。下面,对这四种方法做一点介绍。
&& (一)象形
&&& 象形是起源于图画的人类最早的造字法。凡是表示实物的,有形可画的,古人就描摹实物形状的特征,用简单的线条描画出事物形状轮廓,来表示这种实物。这类字,由于大多表现自然现象、动植物、人体、日常生活用具,故一般都是名词。如:“日”古文写作“ 日 ”像太阳形;“山”古文写作“山”,像山丘形;“人”古文写作“人”,像站立的人形;“鸟”古文写作“鸟”,像长尾巴的鸟;“册”古文写作“册”,像书札形。其他如“月、木、水、鱼、目、燕、大、齿”等都是这一类造字法。
  象形字是一种表形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世界上的许多事物和现象是画不出来的,因此用象形的方法造出的字并不多。
  (二)指事
  指事是指在象形的基础上加上简单的指事符号,或完全用符号把一些较为抽象的事物或概念提示出来的造字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
  1、纯粹的符号,即抽象的线条,字形与词义有联系。如“上”古文写作“上”,表示在一个平面之上;“厶”古文写作“厶”,表示私有的范围。其他还有“文、下、一、二”等。
  2、象形(图形)加上符号,即在象形字上加不能独立成字的符号,使字形与词义取得联系。如“刃”,在“刀”字上加一点,指示刀口所在;“旦”,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来,表示天亮或第二天。“本”,木底一横表示树根。其他如“末、甘、升、亦”等也是。
  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字体不能分析为两个或几个独立的部分,这两类字叫“独体字”。
  (三)会意
  会意是指把和字义有关的几个独体字或几种象形符号组合起来,从而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也有两种情况:
  1、异文合体。由两个或以上不同的独体字(或图形)合成,如“看”由“手”和“目”组成,手放在目上,挡住光好远望;“美”由“羊”和“大”组成,羊长得大味道就肥美;“宝(宝)”的繁写体由宝盖头加上“玉”“缶”“贝”组成,藏在家中的这些东西就是珍宝。其他像“泪、囚、体、休、苗”等亦然。
2、同文合体。由由两个或以上相同的独体字(或图形)合成,如“从”两个人同一方向,表示跟从或顺从;“众”,三人为众;“友”古文写作“友”,两个“又(手)”表示友好和朋友相助。其他还有如“轰、北、双、淼”等。
“指事”“会意”属表意文字,比表形的象形字要进了一步,能表示更多的抽象事物和概念。但相对日益发展的语言来说,表意文字显然是不够的,于是,一种更富生命力的半表意半表音的文字――形声字应运而生了。
(四)形声
形声是指形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方法。形声字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或属性,叫形符或形旁;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叫声符或声旁。如:想、枫、湖等。形声字按其结构方式可有以下六种:
1、左形右声:松、河、稻&&&&&& 2、右形左声:功、期、剑
3、上形下声;落、筒、霞&&&&&& 4、下形上声:恕、墓、裳
5、外形内声:圆、阁、衷 &&&&&&6、内形外声:闷、辩、衍
还有少量的形占一角,如“颖”,声占一角,如“旗”。形声法的造字能力特别强,估计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汉字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
形声字和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以上独体字构成的,这两类字叫“合体字”。
三、汉字的演变和发展
从古代到现代,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大约经过了三千年的演变过程。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小屯村发现的,那儿是殷王朝的都城遗址,通称殷墟,甲骨文多是占卜的记录,一般是刻的,所以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卜辞、殷契、契文等。
甲骨文一般是用刀刻的,很少用笔写的,加上甲骨坚硬,所以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笔多是方笔,外形参差不齐,结构大小不一。又因为文字尚未统一,许多字可以正写、反写,笔画繁简不一,偏旁不固定,异体字较多。
(二)金文
金文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以钟和鼎最为常见,所以金文又叫钟鼎文,从商、周到秦、汉都有金文,这里主要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
(甲骨文)金文因系范铸成字,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异体字也比较多。
(三)篆书
篆书一般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
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六国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说法,只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
大篆一般以籀文和石鼓文为典型代表。籀文传说是《史籀篇》里的字,石鼓文因刻在鼓形石上而得名。大篆比金文笔画均匀,字形整齐。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简化而成的。泰山刻石是小篆的典型代表。小篆比大篆字形更匀称、整齐,&&&&
(大篆)笔画圆转、简化,异体字也基本废除了。&
&& 以上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称为古文字阶段。
(小篆?泰山刻石)
(四)隶书
隶书分秦隶、汉隶两种。
秦隶又叫古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官方运用的标准字体,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秦隶是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秦隶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了方折笔直的笔画,基本上摆脱了象形的特点。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隶书)汉隶又称今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来的,是汉代通行的字体。汉隶经过演变很少有篆书的痕迹,并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特点:字形扁平,字的构架多有方折棱角,笔画有粗有细,讲究波磔,特别是撇笔和捺笔,形成波势和挑法,所谓“一波三折,蚕头燕尾”,使汉字形体出现了质的变化。
(五)楷书
又叫真书、正书,“楷”是规矩整齐、可为楷模的意思。楷书是从隶书发展演变来的,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到今天,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楷书同汉隶的基本结构相同,主要区别是笔形不同,楷书的笔画没有波折,字形方正,书写简便。
(正楷)另外,在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隶书之外,行、草一直是辅助性字体。
一般说的草书,包括章草、今草、狂草。
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它保存了汉隶的波折,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
今草产生于东汉末,是从章草变化来的。形体连绵,字字顾盼呼应,贯通一气;笔形是楷书化的草书,没有章草的波势。今草简易快速,但大都不易辨认。
狂草是唐代产生的,变化多端,极难辨认,变成了纯艺术品,很少有实用价值。
行书产生于东汉末,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它近楷不拘,近草&&&&&& 放,笔画连绵,各字独立,好写好认。
从汉字几千年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简化。它弃繁就简,避难趋易,不仅简化、规范了字形,也省减了字数,不断地克服着汉字难记、难写、
(行书)难认的缺点。简化字在汉字发展的幼年时期就产生了,秦代出现的小篆,是一次大规模简化汉字的措施,汉唐时期也不断产生简化字,宋元以来,随着通俗文字的产生,简化字也大量涌现,从本世纪初开始,许多学者和社会名流主张普及教育,也提出了简化汉字的主张和办法。随着教育的普及,使用汉字的人越来越广泛,汉字的简化便成了历史的潮流和群众的需要。千百年来,历史悠久的汉字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当代,它又以多种方式解决了现代化信息处理问题,迎接了高科技的挑战。历史已经证明,汉字的生命力还很旺盛,它将继续承担着记录汉语,传承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服务的伟大使命。
自主学习:
1、汉字起源于什么?
2、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哪些?说说下列字属于什么造字法:
象& 火&& 北&& 本&& 尘&&& 西&&& 奔&& 幕&& 笔&& 秒& 田& 大& 棠& 燕& 禾
3、填表:汉字演变发展简表
时间(朝代)
第二篇& 少数民族
§2.1& 历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即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等民族。在中国,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人口占91.96%,少数民族人口占8.04%。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在中国12亿多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084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98%,比1990年提高了0.94个百分点。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目前,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公元前221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今天中国的广西、云南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方都在秦朝统一政权管辖下,并设有郡县加以统治。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继承秦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更加强大。汉朝在西域(汉朝以后对今中国甘肃敦煌以西地区的总称)置都护府,增设17郡统辖四周各民族,形成了包括今天新疆各族人民先民在内的疆域宽广的国家。在汉朝与周边的少数民族进行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也遂被其他民族用来称呼华夏民族,形成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经过秦朝的开创、汉朝的巩固与发展,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此奠定。
汉朝以后,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发展和巩固了秦汉“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各个朝代的中央政权既有汉族建立的,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公元十三世纪,蒙古族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年)帝国。元朝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在南方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府、州设置土官(以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地方行政长官),在西藏设立主管军政事务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西藏从此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和台湾。元朝的民族成分包括现今中国绝大多数民族。公元十七世纪,满族崛起,建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年)。清朝在西域设立伊犁将军并建立新疆行省,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并确立了由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的历史定制,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少数民族地方行政长官由中央政府委派)等一系列政策。
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在长期的大统一过程中,经济、文化交往把中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明。中国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使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强固的亲和力、凝聚力。
&& 中国各民族团结合作,共同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曾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和欺凌,陷入被压迫民族的境地,为捍卫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御外侮,与侵略者和民族分裂主义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十九世纪,新疆各族人民协同清军消灭了阿古柏反动势力,挫败了英、俄侵略者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西藏军民在隆吐山、江孜两次战役中,重创英国侵略者。在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八年抗战(年)中,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其中的回民支队、内蒙古抗日游击队等许多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抗日力量为抗战的胜利所作的贡献为世人熟知。针对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者在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扶持下,策划和制造“西藏独立”、新疆的“东突厥斯坦”、东北的伪“满洲国”等违背历史潮流和中华民族意志的分裂国家行径,各民族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2& 主要民族介绍
藏族的先民自远古时就居住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6世纪山南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诸部的领袖,号称“赞普”(王),建成自称为“博”的奴隶制王朝。7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整个西藏地区,定都逻娑(今拉萨),在汉文史籍中称为“吐番”。公元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联姻,被唐封为附马都尉西海郡王。公元71O年,犀德祖赞又与唐朝的金城公主联姻,由于与东部中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使西藏社会逐步有了很大发展。元朝把藏族地区置于中央王朝统一治理之下,设置由中央管理的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族地区。明朝也设置了行都指挥使司等地方行政机构。清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务。对西藏地区正式册封达赖喇嘛(1653年)和班禅额尔德尼(1713年),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1751年),并任命驻藏大臣(1728年)。历届民国政府也在中央设立了管理蒙藏事务的专门机构。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是中央派驻地方的专门机构。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建立了西藏自治区。
谈到藏族,人们的话题总不会离开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 藏族服装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搭襟、肥大。节日盛装大都有毛皮装饰。藏族服装颜色受宗教文化影响,喜欢用白色布料做衬衫及装饰裙边。另外,黄色、红色、均为他们服饰的主要颜色。
&&& 藏式衬衫男人以白色为主,女人大多以印花稠布居多,一般来说男式衬衫高领,女式衬衫是翻领,衣袖比一般的衣袖都长;藏装是左肩大,右肩小,右腋下有纽扣或有色布做成飘带,代替扣子穿在身上,结上扣子或系上飘带就行了
&&& 藏袍是又宽又大的袍子,一般比人身高还长,穿的时候有一套复杂的工序,男子钻进袍子里,然后将袍子高高的提起。让下摆垂到膝盖附近,再在腰部系上一根腰带,藏袍通常只穿左手。右肩露在外面,而且还将衣领部分拉到上半身,这时的藏族男子就更显得英俊潇洒,女士上装的穿法与男式大都相同,不过它们的下摆总要放在脚背上。
二、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历代史书上的“袁纥”、“韦纥”、“回纥”“回鹘”都是维吾尔族的不同音译。蒙古汗国以后,回鹘泽称“畏吾尔”、“畏兀儿”。民国24年(1935年),新疆省政府定为“维吾尔”,沿用至今。
&&&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由于民族之间长期频繁的交往和学习,许多维吾尔族人也兼通汉语和哈萨克语。
&&& 维吾尔族有灿烂的民族文化。早在11世纪70年代,哈喇汗王朝时的叙事长诗,和《突厥语大辞典》,都闻名遐迩。民间文学也十分丰富,有不少著名的故事、寓言、笑话、诗歌、民谣和谚语。《阿凡提的故事》在维吾尔族群众中广泛流传。尤其是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单调高昂,节奏欢快、活泼、优美、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每逢盛大节日和喜庆吉日,或是劳动之余,维吾尔族男女老幼都要伴着“达甫”(手鼓),唱起悠扬激越的民间歌谣。
&&& 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佳节、婚事、喜庆活动都要演唱和舞蹈。乐曲热情奔放,舞姿轻巧优美。开始时,一人高唱序曲,接着手鼓响起,众人齐唱,歌声悦耳,旋律欢快。人们被邀对舞,扬手顿足、旋转翩跹。高潮迭起,情绪炽烈,欢歌笑语,令人心驰神往。
维吾尔族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肉孜节过后的第七十天是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有经济条件的人家要宰羊,邀请亲友邻居来家做客。
&&&&& 新疆维吾尔民间传统的串烤肉,同样既是街头的风味快餐,又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肴。正宗的串烤肉也和烤全羊一样色泽焦黄油亮,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不腻不膻,肉嫩可口。
烤羊肉串是在特制的烤肉铁槽上烤灸而成的。铁槽分上下两层,中间隔板成孔状,用无烟煤作燃料。烤羊肉串用的铁钎子,长30厘米,一头装有木柄。制做时,先将精羊肉切成3平方厘米见方的薄片,依次穿上铁钎,然后置放在烤肉槽上,一边用煤火烤,一边撒上精盐、辣椒粉、孜然粉等佐料,3~5分钟左右翻烤另一面,几分钟后即可食用。近年来,出现了串烤肉的另一种形式,民间称它为“米特尔喀瓦普”,意为“1米长的串烤肉”。这种串烤肉确实名符其实,钎子足有70-80厘米长,肉块儿也大,立在馕坑里烘烤,一次可烤出十几串,味道鲜嫩可口,吃起来更为过瘾,因为这一大串足顶那小的7一8串烤肉。
三、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主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难别之情,眷恋之感。
  八月的草原,金风秋爽,牛羊肥壮,牧民们喜庆丰收的季节到了。这时候他们便开始酿制马奶酒,屠宰牛羊,缝制新衣,准备各种美味的食品,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蒙古语"娱乐"、"游艺"的意思),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的射箭、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比赛。
  "那达慕",一般进行五至七天。每逢此时,牧民们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骑着马、赶着勒勒车,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在绿茵草地上搭起毡帐,熬茶煮肉。整个草原炊烟袅袅,人欢马叫,一片欢腾。
  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没有摔跤不能称为那达慕。摔跤手可多可少,最多达1000余人,且不受地区和体重的限制。摔跤手进行编排配对后,采取单淘汰式,失败者不允许再上场。摔跤手上身着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半袖背心,裸臂盖背,边沿镶有铜钉。下身穿肥大摔跤裤,脚登蒙古靴,颈上套五色绸缎制成的彩条"景嘎",标志着获得过多少名次。大部分地区摔跤手出场比赛前唱摔跤歌。出场、收场双方摔跤手都要跳跃。裁判员发令,双方握手后开始交锋,不限时间,不许抱腿和跪腿摔,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
蒙古族历史器重"达尔罕摔跤手",这是终身的荣誉。在授予光荣称号的仪式上,获"达尔罕"称号的摔跤手,穿上比赛的全套服装,三唱摔跤歌后跳跃进场进行表演。由主持那达慕的领导人发给证章、证书和纪念品,并按民族习惯请他喝一碗奶酒和鲜奶。此时,获"达尔罕"者挑选一名最有前途的摔跤手,把自己的摔跤服脱下来赠给他,自愿担任业余教练,然后互相拥抱,一齐跳跃出场。
回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比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总数仅次于汉族、壮族和满族,居第四位。回回民族遍华夏。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北起黑龙江,南到海南岛,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东海之滨,都有回族居住。回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全国绝大多数的县市都有回族,而以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区人数较多。凡有回族分布的地区,大都是围绕清真寺而居,皆有大小不一的聚居区。
历史上,回族人民同当地各族人民一道,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凿了一道道纵横交错的大型渠道和密如蛛网的分支毛渠,引黄河之水灌溉农田,把这个原来"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的塞外荒原,变成了如今平畴如画、田园锦绣、麦浪翻滚、稻香鱼肥的"塞上江南"。
由于回族分布全国,主要和汉族杂居,所以主要使用汉语文。汉语文在帮助回族之接近汉族的经济和文化水平上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不承认汉语是回族的共同语言,是不现实的,但如因为回族使用汉语而否认回族是一民族,也是错误的。除了使用汉语外,回族和其他民族杂居的,也使用或兼通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并受到他们文化的影响。如云南西双版纳的回族,就还使用傣语、傣文,穿傣族服装,住傣族式的竹楼;云南洱源县的回族,穿白族服装,使用白族语;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拉萨地区的回族,使用藏语文。宁夏是省一级的回族自治区。
回族散居全国,但却保持着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在回族中长期流传,不但对回族的政治、经济产生着重大影响,而且还渗入到他们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各个方面,成为回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宗教活动及日常生活的便利,回族人民每到一个地方,往往聚族而居,或自成村落,或自成街道,形成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回族社区,并习惯在住地修建清真寺,以清真寺为中心居住。历史上,随着回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逐渐扩散,清真寺亦遍布全国,其中广州怀圣寺、泉州圣友寺、杭州真教寺、扬州仙鹤寺被称为东南沿海"四大古寺"。
回族人提倡保持纯洁的心灵和健全的思想,热诚的精神和健康的身体,在生活方面杜绝污秽、肮脏、贪婪、懒散、愚蠢等。所以本身不纯净,并且对人无益,甚至有害的事物和食物都应该远离,在饮食禁忌方面也形成了回族的特点。很多人都知道不食用猪肉是回族的饮食习惯之一。其实在中国境内除回族外,有此饮食习惯的民族还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保安族。
自主学习:
1、我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你最了解那个少数民族,试作简单的介绍。
2、学习了本课后,你能记住多少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饮食特点?
第三篇& 历法纪年
说起今年的年份,我们通常习惯的说法是2006年,可在中国传统习俗中2006年又称“丙戌年”,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呢?其实这和阴阳历法有一定的关联。下面就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历法和纪年的知识。
§3.1& 阳历和阴历
全世界的历法可分为两大支,一是“阳历”,一是“阴历”。
阳历是以地球绕着太阳运转一周为一年,所推算出来的历法。“埃及历”是阳历先驱,埃及人把一年365日区分为12个月,每月30日,年终时再加上5日,以凑足365日,可是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并非365日,而是365.2422日,所以埃及历误差愈来愈大。
公元前46年,罗马的恺撒大帝创立“儒略历”,这是阳历的一大革新,他以地球绕着太阳一周用365.25日为基准,设平年与闰年(四年中设一个闰年),平年365日(其中1、3、5、7、8、10、12月份为31日,而4、6、9、11月份为30日,2月为28日),闰年366日(除了2月为29日外,其余与平年相同),这么一来就解决了每年所多出的0.25日的问题。
然而,正确的太阳年为365.2422日,而不是恺撒大帝所估算的365.25日,因此仍有误差。到了公元1580年,累计的误差达到10日,为了改正误差,教皇格烈十三在1582年创立“格烈历”,把那一年的10月5日改为10月14日,并对那些不能被400整除的世纪年,如、1900则不设立闰年,此一集大成的阳历为西方各国所采用,流传至今。
阴历是以朔望(每月的初一日为朔,十五日为望)的周期来定月,并以设闰的方法使年的平均时间接近于太阳年,所推算出来的历法。因为它兼具阴历月与阳历年的特点,所以虽然名之为阴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农历。
由于朔望的平均时间为29.530588日,因此有的月份为30日,称之为月大;有的月份为29日,称之为月小。阴历也是以12个月为1年,如此算下来,1年共有354日或355日,与太阳年相差11日左右。
为了使阴历年的平均时间接近于太阳年(亦即要补足那相差的11日),每隔3年要设1个闰月,再过两年又要设1个闰月,长期算下来,每19年就得设置7年闰月。
§3.2& 天干地支纪年法
中国人通常称公历为阳历,称传统历法农历为阴历,农历使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又叫做甲子纪年法。
“天干”与“地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干者,杆也;支者,枝也。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等十个顺序的排列符号,这十个符号意涵天地之间的顺序。
所谓“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顺序的排列符号,这十二个符号意涵天地之间的顺序。
把天干与地支按顺序对应相配,形成60个不重复的组合,即用天干的“甲”配地支的“子”,成为“甲子”;用天干的“乙”配地支的“丑”,成为“乙丑”;用天干的“丙”配地支的“寅”,成为“丙寅”,依此类推,最后得到六十个顺序符号。这六十个符号从甲子依序到癸亥,周而复始,即通称为“六十甲子”,以此纪年,60年为一个轮回,即为一“甲子”。
&&& 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民国初期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民国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现在世界上采用的历法大都是阳历,不过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便都用阴阳历,也就是“阴历”,“阴历”的判定可说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结晶。
§3.3& 十二生肖
&&& 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是以十二种动物为名称的纪时方法。中国农历使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其中地支有12种,人们用12种动物来分别代表地支中的12个年份,如2005年, 中国农历称作乙酉年,即鸡年,而鸡年一直持续到日(乙酉年十二月二十九),第二天是农历丙戌年的第一天,狗年也就来临了。这样每一个人的出生年份总会与某种动物相对应,我们称之为“属相”,又称“生肖”。 据甲骨文记载,约在夏商时期,中国的先民已经开始使用生肖。每一种动物对应一种地支,如鼠对应“子”,“牛”对应“丑”,12种动物正好与12种地支一一对应。到了南北朝时期,12种属相称谓有了明确的排列顺序,每年都以一种动物为代表,作为这一年出生的人的生肖,并逐渐形成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排序。
有关十二生肖的来历,中国流传着一则神话故事。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要通过比赛选拔十二种动物做侍卫,这一消息轰动了兽群。猫托老鼠帮它报名,结果老鼠忘了,于是从此猫鼠就结上了仇。而体型最大的大象,因为老鼠钻进了它的鼻子而落败,最后的十二位优胜者便是我们今天的十二生肖。在最后入选的十二种动物里,应该是体型最大的牛排在首位,可机智的老鼠却借机窜到牛背上,拿了个第一。但是,神话总归是神话,排序到底是如何产生的,现已无法考证。最大的可能是远古时代的十二兽纪年法把原始的动物图腾崇拜用于历法,再以后才逐渐形成了将十二生肖作为人的出生年份的记载,并按顺序排列,将出生年份和动物一一对应,既不会混淆,又便于记忆。
&&& 汉语中“生肖”的“生”是指一个人的出生年份,而“肖” 是相似、类似的意思。中国人历来非常看重生肖,尤其是关注自己个人的“属相”。 中国人在谈论年龄时,常会以"属什么"来相问。自古以来,围绕着“生肖、属相”而形成的种种传说和习俗,说到底是人们对人类生命起源的一种想象和探索。生肖属相作为久传不衰的民俗文化之一,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延伸空间,其中包含着中国人丰富的文化心理内涵。
自主学习:
1、& 同学们,你的生肖是什么?你出生的那年农历上称作什么年呢?
2、& 你能说说阴历和阳历的区别吗?
第四篇& 民俗节日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这八大节日,是我国人民最为熟悉的传统民俗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和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联,其中,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和故事,有无数奇妙风趣的习俗和逸闻。几乎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个甚至多个起源故事,并且因节日风俗的盛行而广为流传,节日风俗也因故事的影响而根深蒂固。这些饶有趣味的风俗和故事,褒贬人们关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播生活的甘苦悲欢,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动情而感人,所以经千百年而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道,历久弥新。
欢度岁时节令,是每年都要反复进行的传统节日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民间的宗教信仰,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得到充分的展现,构成一幅幅浓缩的社会生活场景。中华民族的深层结构即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在岁时节令中均得到突出集中的表现。在节日风俗中贯穿着一条脉络,即树正气、扬美德、现智慧、鉴善恶,凝聚着历代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春节、端午和中秋三大节日的民俗知识。
§4.1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然而,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一般春节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春节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春节习俗。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见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 拜年也是春节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4.2& 端午
&&&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同时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4.3 &中秋
&&&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如今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自主学习:
&&& 除了上文所介绍的这些内容外,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还有很多,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节日,在课外查找有关的资料,然后向同学们作一介绍。
第五篇& 廿四节气
§5.1& 名称、来历和时间
&&& &所谓二十四节气,就是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的总称。我国古人根据长年生活的经验,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区分为二十四等分,以之来表示气候的变化与季节的交替。
&十二个节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十二个气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等。
每一个月都有两个节气,从立春开始,在月首者称之为“节气”,简称为“节”,在月中者称
之为“中气”,简称为“气”。一节气各约占每月之半,一年十二个月,正好二十四节气。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歌诀更能一目了然。歌诀云:
&&& 正月立春雨水节,
&&& 二月惊蛰及春分,
&&& 三月清明并谷雨,
&&& 四月立夏小满方,
&&& 五月芒种并夏至,
&&& 六月小暑大暑当,
&&& 七月立秋还处暑,
&&& 八月白露秋分忙,
&&& 九月寒露并霜降,
&&& 十月立冬小雪涨,
&&& 子月大雪并冬至,
&&& 腊月小寒大寒昌。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的黄河流域,为我国先圣先贤所独创,世界其他历法均无。史书上说神农氏“正节气、审寒温”,因此二十四节气可能是由神农氏首创;接着在西周与春秋时期,古人运用圭表测日影之法,测定夏至与冬至(圭表是古人用来观测太阳的天文仪器,圭是平卧的底座,表是与圭相连直立在圭的南端,二者呈垂直状。当太阳在最北面而位置最高之时,表的影子最短,这时是夏至;当太阳在最南面而位置最低之时,表的影子最短,这时是冬至);不久同法又测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四个节气;到了汉武帝之时,《淮南子》一书中已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其名称跟目前完全相同。
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是古圣先贤在长期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体验气候的变化而后仔细推算出来的规律结果。它的用处很多,农人必须根据节气来种植各种适时的作物;渔民从中得知当季各地海面可能出现的鱼类,以便出海捕鱼;一般人则可根据节气研究判断四季气候的变化,好好安排一年中的各项活动。
自古二十四节气穿插在阴历之中,然而翻开每年的黄历,在农历部分二十四节气的日期不定,在公历部分则有固定的日期可寻,其间的差别只有一天。举例来说,甲戌年(1994年)的立冬在农历十月初五,而乙亥年(1995年)的立冬在农历九月十六日,每年立冬的日期不定;可是甲戌年(1994年)的立冬在公历十一月七日,而乙亥年(1995年)的立冬在公历十一月八日,每年立冬的日期固定,不是十一月七日就是十一月八日。
怎么会有此种现象的呢?原来公历以三百六十五天为一年,每月的日数均按固定的轨迹在循环,而节气则是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区分为二十四等分,每个节气间隔十五度测算出来的。两者都以三百六十五天为母数,自然吻合。另外因为有闰年(二月的二十八天变成二十九天)的缘故,所以每年才会有一天之差。至于农历,一年只有三百五十四或三百五十五天,与太阳年相差十一天左右,并有闰月的关系,节气的日期自然就不固定了。
§5.2 &廿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 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 & 这时春风遍吹,冰雪溶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 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妈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
春分 & 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 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能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中国古老的习俗。
谷雨 & 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 & 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小满 & 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 & 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 & 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小暑   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是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 &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二伏前后,中国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这个节气雨水多。  
立秋 & 春华秋实,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 & 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 & 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最多。
秋分 & 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中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
寒露 & 九月的头一个节气,由于气温变冷,使水气遇冷凝结成露水,因此称之为寒露。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 & 太阳黄经为210 度。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 & 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一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小雪 & 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 & 大雪前后,中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冬至 & 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小寒 & 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 & 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谚云:冷在三九。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 古代的中国,正是主要靠了24节气基本上解决了吃饭和穿衣问题,中华民族才得以繁衍生息,兴旺发达。从这个意义上说,24节气对我国的功绩,毫不亚于指南针,火药,纸张和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时至今日,24节气在我国并未过时消失,而是仍然家喻户晓,因为它和季节,物候,人们生活以及农事密切相关。而且它和24节气在历史上衍生出来的、和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杂节气(如九九,三伏,梅,时等),以及许多民俗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它们共同组成的中华岁时节令文化,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还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且正在走向世界。
自主学习:
请查找一些关于节气的谚语、俗语,并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说说你对节气的认识。
第六篇& 戏曲艺术
§6.1& 发展简史
&&& 一、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原始歌舞
&&&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最为有名。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二 、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宋元南戏是十二世纪三十年代至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期间,在中国南方流行的舞台艺术,它在历史上和民间习俗上也通称为戏文。由于它使用中国南方流行的曲调演唱,因此也称之为南曲或南曲戏文;也有的以地方来命名的,如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经过长期的演出实践,它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对于后世戏曲的发展影响至为深远。
&&& 南戏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出现的时间当在北宋宣和(1125年)以后。它来源于南方的民间歌舞小戏,采用的还是农村中人们熟悉的一些流行曲调。及至南戏流传渐广,影响日益增多以后,又有了“书会才人”从事编写剧本的创作活动,才开始引起社会的注意。
在南戏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汲取宋杂剧和其他民间技艺的成分来丰富自己的艺术。它的创作题材,受说唱艺术的影响是很大的。到了十三世纪后期,随着元朝灭宋,南北分割局面的消除,南戏艺术传播到了北方的大都(今北京),北杂剧也流传到了南方。在这两种戏曲艺术南北交流之下,南戏得以吸收北杂剧的成就来丰富发展自己。元代南戏改编杂剧剧本,在接受其故事题材的同时,对于原来的艺术描写有所吸收,如关汉卿的《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曾对《拜月亭》南戏的艺术描写有过深刻的影响,即是明显的例证。在声腔上南戏还采用了北杂剧的若干曲调,出现了南北合套的形式,也使南戏的音乐和唱腔更加增强了表现能力。
在南戏的演出中,运用唱、念、介等表现手段,充分发挥其不同的作用,有的善于抒情,有的富于戏剧性。它们之间彼此配合,互相补充,说明一种综合性的戏曲表演艺术已经形成。南戏角色行当共有七种,即生、旦、净、丑、外、末、贴。净,丑是南戏中的一对喜剧角色,它们和生、旦等正剧角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按照人物类型的专业分工已逐渐细致,每行角色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日趋明显起来,并形成了以生、旦为主的角色表演体制。
宋元南戏的演出形式和它的艺术成就,在此后的几个世纪中,影响是很大的,明清戏曲的舞台艺术便是沿着这种传统发展起来的,从而也就奠定了整个戏曲艺术的基本发展道路。
三、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这是为了与南曲戏文相区别而有的名称。元杂剧最早产生于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
元杂剧一本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用一套曲。除四折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楔子。所谓楔子,即填补的意思,在第一折之前的楔子,用来交代人物和故事的前因,以引出正戏,相当于开场戏;在折与折之间的楔子,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过场戏。楔子与折的区别,楔子只用一两支曲调,不必如折那样,必用一套曲调。有的杂剧作家为了适应剧情的需要,突破了一本四折的限制,如《五侯宴》、《东墙记》、《降桑椹》、《赵氏孤儿》等全为五折,《赛花月秋千记》有六折,王实甫的《西厢记》合五本为一剧。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脚色唱,或正旦,或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 旦本”由末旦主唱的叫“末本”。其他脚色只能念白。主唱的脚色在一本杂剧中一般只扮演一个人物,但也可扮演不同的人物。如《单刀会》第一折正末扮演乔玄,第二折扮演司马徽,第三、四折扮演关羽。
杂剧中的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在一本杂剧的最后,照例有四句或七言诗,概括戏的内容,而最后一句往往包含了剧名。这就是题目正名。元杂剧的题目正名与南戏的题目一样,也不是由剧中人念诵的,而是写在招子上作广告用的,不过,南戏一般放在第一出之前,杂剧放在剧本的末尾。
元剧使用的曲调全为北曲,北曲各宫调的声情虽与南戏基本相同,但由于北曲比南曲多变宫、变徵两个半音,故从总的音乐风格来说,北曲比南曲高亢激越。
北曲的曲韵与南曲也有很大的区别,南曲有平上去入四声,北曲无入声韵,入声韵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与南曲相比,北曲用韵较严,每套曲只押一韵,中间不换韵,而且韵脚密,几乎每句都押韵。
§6.2京昆艺术
一、京剧:
&&& 京剧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
&&&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 京剧行当的划分由来已久,大约在七八百年以前,元人杂剧时代,就划分出来很多行当。当时,这些行当的名词叫作脚色,大致分成末、旦、净三大类。末又分为正末、外末、冲末,旦又分为正旦、外旦、搽旦,净又分为净与副净。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正末和正旦。当时这些行当(脚色)的划分还不如现在的科学、细密,各种行当的涵意和表现形态,也和现在舞台上的行当,有很大的区别。等到明末清初,昆曲盛行的时候,行当的划分就日益细密精确,已经划分为12种脚色(行当),被称为江湖十二脚色:老生、正生(相当于小生)、老外、末、正旦、小旦(相当于闺门旦)、贴旦、老旦、大面(相当于净)、二面(相当于副净)、三面(相当于丑)、杂。这些脚色在艺术上都有独特的创造。不过对于京剧划分行当影响最大的,应该说是汉剧。汉剧共分为10种行当: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这十种行当所扮演角色的内容,大概是这样:末是主要的男性角色,就是京剧里边的生行;净与京剧里的净是一样的,指的是花脸;旦就是京剧里的旦,指的是女角色;贴,是贴旦的简称,京剧在早期划分行当,也包括贴旦在内,指的是比较次要的旦行角色,俗称二旦,例如现在京剧《红娘》里扮演莺莺小姐的,就是贴旦。夫,扮演车夫、轿夫、马童、衙役一类角色。总的说来,汉剧的这十种行当,划分得比较细致,为京剧划分行当,打下了基础。京剧后来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型,似乎比较简化精练,但每个大类之中,又包含若干小类,所以实际上是把这十种行当都包括在内了。不仅包括在内,而且更为细密严谨。唯一不同的是汉剧虽然有了生行,可他的主要行当和元杂剧一样,还是末,而不是生。发展到京剧,生行就成为主要行当了。
二、昆剧:
(旦)&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大会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宣布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昆曲被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在首批19个项目中荣登榜首。
昆曲能“技压群芳”赢得国际评委一致的青睐,是因为昆曲极为丰厚的文化含量、鲜明的艺术特色及其在评选标准上的“物超所值”。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昆曲经明代以来数百年的积累,是历代戏曲音乐家、剧作家、表演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的不朽之作,昆曲的唱腔与表演与其它剧种相比也具有典范意义。昆曲的曲文则有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昆曲的许多曲牌与宋词、元曲相同。昆曲的剧作家、音乐家梁辰鱼、汤显祖、洪升、孔尚任、李煜、李渔、叶崖等都是中国戏曲和文学史上的天才代表。
近几十年大量的资料被发现,昆曲蕴藉雅致的古典美以及它对于后世戏曲声腔、剧种的全方位影响,昆曲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戏曲史上所处的极其重要的学术地位正在逐步得到认证。
即使在昆曲早已成为隔世遗音的今天,我们也不难从昆曲的一些代表作中真切地体味到当时中国上层知识界的集体文化心理。社会政治道义感、取义成仁的牺牲精神、历史沧桑感、人生孤独感、兴亡感、苍凉感以及从人本立场出发,对人生、至情、生死的感叹,而所有这些,不仅仅是上层知识界的真诚吐露,也体现着中国封建时代晚期全社会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风韵。这或许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其情有独钟的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昆曲有极高的技巧,戏曲的表现手段为唱、念、做、打(舞)之综合。这四个方面及其综合在昆曲中要求最高。昆曲演员必须在这几个方面兼备。舞台呈现亦最为完美与出色。其他剧种演员为提高技艺都要学昆曲。如京剧演员梅兰芳即有深厚的昆曲功底并能演昆曲。河北梆子演员裴艳玲之代表作《林冲夜奔》即以昆曲形式演出。
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一直在舞台上流传,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又极为丰富,被称为“活化石”。
在十八世纪后期,地方戏兴起,昆曲由于过于文雅和繁难,便呈衰落趋势。1949年前,在全国范围内除“国风新型苏剧团”及“半付昆班”竭力延续昆曲艺术生命之外,已没有一个职业性表演团体,老艺人有的回家务农,有的摆摊糊口。
昆曲是美丽的,其自身又是窘迫和无助的,其实,不仅是昆曲甚至一个身怀绝技的老艺术家也成了不可多得和再生的人类遗产,这些或许就是联合国认准昆曲是人类文化遗产的至关重要的理由。
自主学习:
1、我国戏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2、选择你所知道的戏曲家,查阅他们的生平资料,并阅读其中的部分作品。
3、《西厢记》中的一首曲词:
北&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你能理解其中所描摹的景物和意境吗?
第七篇& 书法墨苑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书法艺术通过“抽象”的用笔集中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体现了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的精髓。
§7.1&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点
既然书法艺术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欣赏它呢?我们要从审美角度去观察、体验、品味书法作品的意趣韵味,去发现作品的艺术价值。书法艺术本身有用笔、结体、章法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用笔有轻重、提按、快慢、滑涩、藏露之分,又有笔势、笔意、笔法之别。结体也有胖瘦、宽窄、长短的区别。章法上亦有纵有行、横有列或纵有行等种种差异。也就是说,既有用笔美,亦有结体美和章法美。我们在欣赏时,要从用笔、结体、章法上综合去把握。对一幅书法作品,既要看它用笔上具有哪些特点,又要看它结体和章法上有哪些变化。在长期的历史积累中,书法出现了各种书体和各种风格,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大家。就书体而言,有篆、隶、楷、行、草之分,篆书的古貌,隶书的稳健,行书的洒脱,楷书的端庄,草书的奔放,书体本身就有着风格上的差异,而不同的书家书写同一书体时,因创作主体的个人气质,文化素养相异,又出现了千姿百态的风貌。例如同写楷书,在唐代就有“颜筋”、“柳骨”之分;同写隶书,汉隶和唐隶在风格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因而在欣赏书法时,应该仔细地品味,反复地观察,找出各自不同的特征来。
§7.2& 书法艺术的发展
纵观书法艺术的发展,可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宋元、明清和现代几个阶段。
(东汉 礼器碑)先秦两汉是中国书法的第一个阶段。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表现媒介,肇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早在约六千年之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就出现了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它既是汉字的原始形态,也是书法艺术的雏形。这些刻画符号已孕育了书法艺术的某些因素和特性,诸如流动变化的线条和匀称均衡的造型等。到了有文字记载的殷商时代,出现了最早的汉字系统:甲骨文。甲骨文多用毛笔书写然后刻出,从不同的风貌中可以看出书写者已经有意识地将汉字书写得美观。就书体而言,商、周和秦代以大篆为主,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文字和秦篆等。而到了秦代,大篆被小篆所取代。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经过整理规范后推行全国的文字,现存作品以李斯所书的《秦山石刻》为代表。到了汉代,继篆书之后,隶书作为一种成熟的书体登上了书法艺术的殿堂,《礼器碑》、《乙瑛碑》、《曹全碑》、《张迁碑》等碑刻代表了隶书的高度成就。
魏晋南北朝是书体演变过程中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各种书体竟相发展,是篆、隶、楷、行、草诸体成备,俱臻完善的时期,楷书趋向成熟,草书经章草发展成今草并取得高度成就,行书也趋向成熟。特别是钟繇、王羲之等杰出书法家的出现,揭开了中国书法史上新的一页,树立了楷、行、草书的典范。
隋唐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鼎盛期,其标志是在各种书体日臻完备的基础上,楷书和狂草发展到了极致。行书在唐代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篆隶虽然退居次要,但仍然佳作不绝。唐代书法可概括为:楷书造极,草书观止,行书扬波,篆隶不绝。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李邕、张旭、怀素等,都以各自不同的风格反映了当时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
(唐 颜真卿 祭侄稿)宋元时期是书法艺术的发展和转折时期。书家大多追求笔墨的意趣,文人意识成为书法的主流。宋代出现了苏轼、黄庭坚、米芾、郭襄等卓然独立的大家。“宋四家”的书法表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从而奠定了宋代书法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元代对书法的重视不亚于前代,书法家达三百余人,元代书法总的发展趋势是继承古代诸家传统法度为主,扭转了南宋以来的衰敝之风。
(明 文征明& 行书)
&明清两代是书法艺术继承和求变的时期。明代早期的著名书家有三宋,即宋克、宋j、宋广,其中以宋克的成就最高。明中期以吴门派书法为代表,祝允明、文征明、王宠以各自的面貌反映了明代书风的多样性。明后期出现了徐渭、邢侗、张瑞图、董其昌、黄道周、倪元璐等一批风格独特和成就卓著的书家。清代书法经历了重大的蜕变,它突破了宋、元以来的禁锢,开创了碑学,特别是篆书、隶书和北魏碑体书法方面的成就,可以与唐代楷书,宋代行书,明代草书相媲美,形成雄浑壮阔的书风。特别是碑学的兴起,引起了书法的重大嬗变,清代初期以遗民书家为代表,傅山、朱耷、郑及王铎均都卓然成家,各具风格。清代中期的书法更为活跃,乾隆年间的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他们有的精通金石之学,有的书风姿媚,有的书风遒劲,又如扬州八怪中的郑燮等人以画入书,别开生面。清代晚期,碑学大盛,何绍基、赵之谦、杨守敬、康有为、沈曾植等魏学书家除了取法篆隶外,无不从北魏碑体中汲取营养,开创了碑学兴盛的新格局。
中国书法的历史几乎和中国本身的历史一样长。“书法”作为一个普通词汇,在任何语言中都泛指手写文字,但很少象中国书法那样,把它当艺术看待。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Calligraph(书法)一词几乎只用来称呼中国书法的原因。
自主学习: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王羲之本人也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以后几经周折,此帖真迹终于难觅踪影,于是《兰亭序》真迹下落就成了中国书法界的千古之谜。同学们,试着找找有关资料,你会发现其中有还许多曲折离奇的故事呢!
第八篇& 国画简史
录入:77 添加时间: 10:07:32 
版权所有 [上海市泸定中学]
校址:上海市长宁区中山西路911弄1号 电话:021- 邮编:200051
Copyright By Shanghai Luding Middle School 2008.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北剪纸朗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