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是不是汉服的特点

难道只有脸好看的人才能穿汉服出街吗?
我问题中的脸好看不是说人有多漂亮,而是说穿汉服出街的话难道必须要把眼镜摘掉,女生的话要有刘海儿,要盘起来或者散着头发,还最好化化妆神马的吗。。。。。想提这个问题是自己本身对汉服挺有兴趣的,也想偶尔穿身简单的上个街,可是经常看到有人说看到学校里女生戴眼镜梳马尾穿汉服的感觉十分的诡异,甚至语气中透着嘲笑或者一副看怪人看奇葩的感觉。还有很多专业汉服人士也会说穿汉服头发要一定怎样怎样啊。然后我就看了看自己,我是个理工科的,戴眼镜,发质差,没发型,可是我在想,现在毕竟不是古时候了,戴眼镜的很多,不是每个女生都有一头秀发,也不是每个女生都会化妆,既然汉服要推广到大众中去,大众一般都是相貌普通的人,那汉服也该适应社会啊,我戴眼镜梳马尾也应该可以穿汉服出街啊。------------------------------------------------------------------------------------------------------------看了大家的回答我又重新燃起了要穿汉服出街的信心!!么么答everybody!!!!!
按时间排序
不理他们,扎马尾,戴眼镜,昂首挺胸,上街吧。不过不要披头散发,这个是不行的。
一粉抵十黑。真爱汉服就放过他。
其实可以参考少数民族和日韩......真的不是闲的没事就穿民族服饰上街的......现今是为了让更多同胞认识汉服才有汉服运动,其实正常情况根本不是随便穿......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我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穿衣出门的举动后,认真的为自己的举动找到了规律。当我出门,我会尽可能的摘掉眼镜,把头发弄的干净点,整齐些。我其实内心也是个糙汉子,所以化妆嘛,连化妆品都没有的我,肿么破!我其实还是很在意别人眼中的我都,尤其是穿上汉服后。要知道,现在汉服不属于主流,属于“非主流”。当我们出门后,别人妥妥的会多看你几眼啊!就跟你在路上看见一个cos的人走过,你也会认真多看几眼啊亲!(在这里用cos,其实就是在说,在那些不怎么了解汉服的人眼里,你就是在cos!要不就什么有病之类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良好的外观形象就是必须的啦!貌似我还木有回答题主的问题,答案就是:脸是爹妈给的,装扮是自己做的。宣传不宣传另提,自己开心了的同时也要让别人愿意多看你几眼Y(^_^)Y
谁说汉服要推广到大众中去的?改良过的还行。穿个齐胸襦裙骑个自行车试试……
对于标题 —— 当!然!不!是! 难道汉服比日常着装更挑人嘛?!ヽ(`⌒?)ノ 关于内容 ——就像题主问题描述里的, 因为和别人不同,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还在无形中「被」代表了一个群体。 穿上汉服我们的缺点会被放大,这里的「缺点」包括无礼的谈吐糟糕的习惯等等,而这些总是不好的,无论你穿不穿汉服。 我觉得只要注意干净整洁,文明有礼就可以了,这一点是平常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的东西啊。就像蓬头垢面粗鲁随便总是不好的。对于说穿汉服要怎么样怎么样还要怎么样怎么样列出「十要十不要」的人我想说——洗洗睡吧,我只要形象上干净整洁,行为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尽量不给同袍丢人不为汉服抹黑就行了,这样显得不妥那样显得随便要仔细化妆盘头带钗是不是还要净手焚香三跪九叩啊喂ヽ(`⌒?)ノ!你是让我去祭天嘛?我宁愿去参加武林大会。!题外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汉服还可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好~所以别忘了穿上了汉服就不仅仅代表自身,要以身作则嗷~在公交上让座听到有人说“那个穿汉服的人不错诶!”——带上汉服比自己被夸了还开心有木有!! ~≧▽≦)/~
谢 邀这个问题真有兴趣回答一下。我以前用的一个号曾经和一些汉服粉们争吵过。首先开宗明义说明:我从来不认为穿汉服的行为是装逼,但是真的有些汉服粉借这种行为装逼。请正确理解上面这行黑体字。保留汉服,我个人觉得还是挺好的事情,我们要有汉民族自己的传统服饰保留下来。可以大大的提升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哪怕这只是一个面子工程,但是有的时候务虚还是很必要的。况且,汉服,有些样子看上去还是挺漂亮的。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相当多的汉服粉所说的”推广普及到生活当中”是一种只讲情怀不讲实际的扯淡。我不是从装逼不装逼的角度来说,而是从实际上说:不方便!看到上面几层有答主发了这张图片(为什么看起来这么逗比,完全是因为此同袍的逗比性情,与汉服无关)(为什么看起来这么逗比,完全是因为此同袍的逗比性情,与汉服无关)上面这句是那位答主的原话。我告诉你:你知道逗比在哪里么?不是性情。而是……请原谅我恶意的猜测一下,当衣服的下摆在满是尘土的车轮上蹭了无数下之后……你回家后面对红色衣袂上一道道黑色污泥,你会做出什么表情?一个时代的衣衫和一个时代的民族文化环境是有关系的。古代的胡人为何穿短衣窄袖?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上马下马,干活牧羊。两个字:方便!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穿着衣袖宽大,下摆飘飘的汉服上街……你挤公交车的时候,你挤地铁的时候……你在拥挤的商场里……你的衣服勾到别人的包包,勾到旁边的扶手,进出电梯的时候,长长宽宽的衣服被电梯门夹住的时候……你还笑得出来?你知道不知道穿一个宽衣大袖长下摆的衣服,在外面走上半天,会蹭来多少灰尘吗???呵呵……好,骑自行车你敢拍出来……牛叉你穿汉服玩滑板试试看?你穿溜冰鞋试试看?摔死你丫的!再想想开车……呵呵……还高喊什么把汉服推广到生活里工作里……我最讨厌这种喊口号没脑子的蠢蛋!我讨厌这种口号,不是因为我讨厌汉服,而是因为:不方便啊!!!脑补了一个画面,早上上班坐公交车,你穿着汉服,在车站后狂奔,冲到一辆公交车旁,车已经开走……你提着很长的裙摆,挥舞着可以当抹布的大袖子,好像螃蟹一样的狂奔,大喊:师傅等等我。公交司机一回头:悟空,你就别追了…………知道现在的汉服粉最让人厌恶的是哪一点吗?就如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那帮小资。小资的特点就是:总喜欢表达一些东西。但小资最让人讨厌的是:它们反复翻来覆去也只懂表达那么一点可怜的东西。如今很多汉服粉,简直如出一辙。……还有一些汉服粉的嘴脸(只是一部分人),让人很讨厌。你穿汉服,没问题,我觉得是宣扬民族传统,好事。你穿就穿吧,你觉得好看就行,你的自由,别人不干涉。但是,你最好明白,你穿,不代表你高人一等,别人不穿,也不代表别人不懂传统文化。别摆出一副“我是传统我自豪我高贵,你们都没文化”的态度,好吗?也许不是所有的汉服粉是这样,但真的有些人是这样。其实,我知道的,很多汉服粉,尤其是女孩子,穿汉服,对汉服有兴趣,无非就是一个原因:看上去蛮好看的。至于汉服的文化……汉文化……谁有工夫去研究那些?没事啊,这没错啊!但是你明明白白说就是了:我就是觉得好看才穿的。没事,明说,没人会BS你。但你明明就是为 好看才穿的,对汉文化自己都一知半解的,穿个汉服,就觉得自己披了一层文化的光环了……呵呵。哦对了,真要复古的话,记住,真正的汉服是不穿内裤的哦…………最后补充一点,汉服粉丝最好别说什么文化和传统恢复。你们穿的那些汉服,都是现代改良的,别的不提,光是看见那五彩斑斓的颜色,就让人瞎了。知道不知道汉代的印染水平?汉代是没有那么多颜色的布料的。为了好看就好看,既然为了好看,就请别打着捍卫民族传统的大旗了好嘛?穿汉服没啥,挺好的事情。但请有些人,别穿了个汉服就摆出一副捍卫民族传统的嘴脸,可以吗?你觉得穿着好玩好看,穿就是了。但请不要明明是穿着好玩,还偏要说自己是维护传统文化——即便你一定要装这个逼,也请你先了解一下真正的汉文化,有点资本再来装这个逼。否则分分钟被打脸,那就是你活该了。^最后PS:很多汉服活动组织者,都是借此赚钱的。这一点,心知肚明就好。做生意赚钱没什么,但是立一个捍卫民族文化的大牌坊,这牌坊太大,你立不起的。————分割线——————补充一位朋友的评论:汉服运动十年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来了 其实多数喜欢汉服的人还是很有爱的 他们很理智 不会掐 还有很多地方组织的汉服活动 都是不需要交纳费用的 比如每年11月份浙江西塘古镇都有一个【汉服文化周】 穿汉服进镇免费 志趣相投的人们一起交流传统文化的美 茶道 香道 真的是很融洽对这位汉服粉,赞一个。无论喜欢任何事情的粉,喜欢就好,享受乐在其中就好。每一种爱好,都是用来给自己享受的,而不是用来对别人炫耀的。只是有些人不懂而已。我说的更明白一点,汉服粉穿汉服,旁人看着好奇也好,赞美也好,不理解也好,都是别人的事情,你自己享受其中就OK了。最后再次说明,穿汉服这种行为本身是好的,只是这个群里里,有些烂人以此骗钱骗炮还打着弘扬文化的招牌而已。而且,穿汉服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如果因为穿了汉服而穿出优越感了,那和那些秀爱马仕秀驴牌的人有什么区别?本质上,这是一种爱好,爱好无罪。爱好也无高低贵贱。
真要复礼?得了,不要穿了,汉服以前是没有内裤的!现在的一些人,总是自相矛盾的玩自己。为什么,既然复礼就礼从周礼。内裤这种很晚才出现的异端凭什么算在里面。穿出自己的感觉就好了,何必在乎别人呢?你只要穿了,大街上的人就会围观。才不会在乎什么头发眼镜之类的。这才是正真要过的一关。不带捂脸了,我自己都不认识我自己了。(本人男,中衣穿了,就是量的尺寸不够,头发是假发,无聊cos鼬买的。)
泻药。答:当然不是,但是穿汉服,你的关注度会大大提高。解释一下。平时戴眼镜没发型皮肤不好姿态不漂亮,把自己套在一身普普通通的时装里,别人只会注意不到。大家都这么忙,既不好看又不特别,谁管你啊?穿上汉服,不管好看与否,特殊已经有了,吸引了更多的关注,人们只会更挑剔。对就是这么残酷。别人会想,穿不好看你还穿这么特殊,煞笔吧=w=事实上,即便穿好看了,还是会有人骂,骂作秀,骂炒作。。对就是这么残酷,这个社会没有宽容到对一个穿着特殊的人报以善意的谅解而不加挑剔。我觉得也可以理解。——————————————所以,只有脸好看的人才能穿汉服出街吗?穿什么是你自己的权利。可只有好看,才能减少关注度提高带来的非议。———————————————很不想承认的现实就是,穿汉服就会被贴标签。我时常穿汉服,别人想到我,第一印象就是“那个穿汉服的人”。feirang烦-w=当我和别人发生争执,没穿汉服的话,别人会说: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讲理,好讨厌。穿了汉服的话,别人会说:穿汉服的怎么都这么不讲理,都讨厌。所以同袍大多尽量在别人面前做的好看点,不希望汉服莫名奇妙地被黑。当我心情不好只想随心所欲地浪的时候,我会随便套一身时装,穿汉服会把我的个人行为打上集体的标签,所以穿它会面临压力,没有那么轻松。所以你不修边幅,会让人觉得”穿汉服的怎么都这么不注意个人形象“题主妹子,说了这么多,穿汉服时怎么穿怎么做仍然是你的自由,非常理解你的委屈,也希望我们一起可以把汉服穿得漂漂亮亮,共勉。————————————————ps:不认为眼镜,烫染发会影响汉服美感。遇到要求摘下眼镜,不用手机者,面带微笑无视默念呵呵即可。呵呵哒。
汉服是现代服装并不赞同,但是我看汉服是民族服装,民族型的庄重的礼服。既然穿了礼服,同样头发和妆面整理得当是理解问题。可能比较的不准确,朝鲜族穿朝服和日本人穿和服的时候都是注重从头到脚不做到特别精致也要做到准确。
(^_^)~真巧,正好今天刚参加了个活动,您请看因为匆忙去的,头发未打理,如果觉得披散头发不好,可以这样 也可以如上图系着丝带。
也可以如上图系着丝带。 这些图片脸全部遮住了,难道就不好了吗? (^_^)~希望有一天我们走在路上,再不会引起路人的惊奇和指点。只是我们选择的一种服饰而已。可以披散着头发,可以戴眼镜,可以穿运动鞋。与脸没有关系,与装束没有关系。“所有的汉服,都是当代的”。妹纸加油╭(╯ε╰)╮
有人对平常穿汉服这种行为理解无能吗?反正我是不能理解…
是的汉服的设计本来就是和古代发型搭配的…………没有长发就得脸好,都没有至少带个头饰…带假发团子的那种~汉服女装得撑起来,又要求身高,身材…汉服男装简直被西装衬衫打成狗,直接无视。晚上补充详细的如果点反对请在评论里说下,谢谢
衣服的制式都分礼服常服,婚丧嫁娶等等正式场合,合乎礼制(既然已经断代就遵循明制目前最合理了)。日常穿着,外衣就像你穿的夹克休闲小西服这样的外衣一样,只不过注意不要敞胸露怀(毕竟不太合适)不要奇怪搭配(黑丝配网网运动鞋你受得了?!)就完全没问题。日常穿着就是一件衣服而已,一件跟别人不一样的好看的衣服而已,只要你的面料图案色彩搭配都ok,没有人可以说三道四的。穿个休闲西装照样可以牛仔裤马丁靴,同样。
题主妹子你好~感谢 @陈思(就是题主呀,艾特里面找不到QAQ)邀请首先呢,我部分反对题中那些人的说法。本人经常带社团妹子出去玩啊什么的,有时候也会被拍照上新闻什么的,而记者、摄影师们经常会说:“哎呀,你们把手机收一下/哎你们能不能把眼镜摘掉……”我的回答一律是:不能!其实他们还是离不开“古装”,认为我们在模仿古人,所以觉得手机、眼镜什么的会破坏那种古人之感。但是汉服是民族服饰呀,我常常会刻意地去干“现代的”事,就是尽量不给他们“古装”的感觉。所以坐地铁时大方地穿着汉服、戴着眼镜、打手机、玩平板吧!===========================================然后呢。。。就说发型吧~~~汉服大概可分为礼服、常服两类。如果穿曲裾之类的礼服,发型还请好好弄下,否则很不合礼,而且也不美观。如果时间仓促,又怕手残,可以弄个最最简单的:像这样在后面,把头发的尾部用皮筋扎起来,然后绑上一根发带,就可以美美的了~~像这样在后面,把头发的尾部用皮筋扎起来,然后绑上一根发带,就可以美美的了~~而且简单易操作,我这个手糙的汉子也只要一分钟~~想要更漂亮的百度上有很多~女孩子还是学几手发型吧!==================================如果是常服,像襦裙什么的,发型随意弄~~注意几点:1.无论怎么样,头发请梳整齐了,不要这样真的不好~~~~(&_&)~~~~ 真的不好~~~~(&_&)~~~~ 2.尽量不披散着“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披发还是不太好的。有时候会去演出,演出前的审核阶段,我们是没有很多精力去做非常漂亮的发型的,我经常的要求是:不要披散着就好,不知道怎么弄就拿个皮筋扎个马尾辫~~~所以马尾什么的请随意~~~披着也不是不可以,但头发要干净、理顺了。像这样也可以。像这样也可以。======================================所以呀,礼服的发型还请好好做,常服的发型请打理好,弄得干净一些就行,很多美美的妹子就是正常的齐刘海+直发,穿着汉服也不会给人多不舒服的感觉。倒是有些穿着那种运动鞋+曲裾的,真是太太太太太太太太丑了!不是说运动鞋一定不能配,但你别来这个呀:Σ( ° △ °|||)︴。。。。。。所以自己养成好的审美,然后自己照镜子舒舒服服的就行了,也可以请小伙伴帮看看。================================基本上就这样啦。有问题可以私信、评论,在下是男孩子(*/ω\*),可能会有考虑不周之处,我可以去帮你问问身边的妹子哦(^o^)/~喵喵。
怒答!汉服是现代着装!汉服是现代着装!汉服是现代着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关于发型,我觉得不要披头散发就好。我昨天刚回答的一个问题答案,复制过来,同理。问:你既然穿的是汉服,为什么不搭配一双布鞋? 答:汉服是代着装,用现代着装搭配现代的鞋,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问:穿汉服出现在高楼大厦面前,不觉得别扭么? 答:如果穿汉服出现在高楼大厦面前会别扭的话,那么进入古建筑、古镇时,诸君是不是要把身上的西装、T恤脱掉呢?这个逻辑显然是荒谬的。古建筑、古镇都存在于当下,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汉服也是一样。…………………………………………………………我同样戴着眼睛穿汉服,穿汉服时只梳个马尾,参加活动时会带个绢花,毛球,发带等,汉服是现代民族服饰,适合现代所有东西。还有同袍穿着汉服骑自行车呢,去找图(为什么看起来这么逗比,完全是因为此同袍的逗比性情,与汉服无关)补图,特意为那些认为穿汉服就必须梳个妆容,就不能戴眼镜的人补图! 戴眼镜的,有问题吗?依旧风度翩翩梳马尾的,有问题吗?没有发髻依旧笑语嫣然
不知道匿名用户对汉服了解多少,但是单单看他的回答,想必是了解不多的。而且举例的所谓“穿着西装配拖鞋去面试,穿着小礼裙配运动鞋去party”更是跟汉服沾不上多少关系。西装是用作什么场合?小礼裙是用作什么场合?汉服呢?要说做类比,至少跟和服韩服做做比较。穿和服不能戴眼镜?穿和服不能穿梳马尾?拜托稍微去搜一下这样的图片到处都是。要是按匿名用户这么说,那男生穿汉服不得蓄长发?穿汉服也不能用电子设备?拜托汉服不是复古,也不是拍戏。它是用来融入生活而不是破坏生活的,你说汉服+眼镜不协调、怪异,那么和服也是?韩服也是?当然了,要是比较正式的礼仪场合,还是建议题主注意发型、首服、足衣等其他礼仪要求,但是日常生活中,只要形制正确,喜欢怎么穿就怎么穿吧。
见过梳马尾穿汉服的美照,见过戴眼镜穿汉服的美照,毫无违和感。也许更重要的是气质而非搭配?或者说,日常款的汉服平常传出去基本没有违和感,也许深衣类的搭配好发型比较好?表示我是短发,不化妆,穿袄裙,至少家人和同学看的下去。汉服与汉礼的关系争议一直大,有些人认为汉服常服化就不要要求太多,有些人看到穿汉服披发、穿汉服做傻动作就就受不了。我是觉得,汉服常服化大概就是不要太受发型之类的拘束,但是基本形象(不求端庄大气,但求磊落讲礼)还是要有的。扯了这么多,中心意思就是:气质比造型更重要。
你这种就像:穿着西装配拖鞋去面试,穿着小礼裙配运动鞋去party……怎么可能不诡异?!就算脸再好看,穿成这样,那也妥妥地被嘲笑好不好?!题主去看看这个回答吧:摘录一、为什么我们要好好穿衣打扮?从古至今,着装都是身份地位的一种表征,大部分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着装来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并选择与之打交道的态度和方式。合适的着装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涵养,甚至将一个人包装出超越现有阶层之上的档次感,从而帮助ta在社会交往中建立更具优势的个人形象。相反,不合适的着装将掩盖一个人的真正的光芒,甚至使其它人对ta产生有失公允的判断,无论对于公众人物还是普通人,相信这都是一种遗憾。一个女人的穿衣打扮,直接塑造出她的个人形象,其他人会习惯性地根据她的外在去评判她所处的社会阶层,她的职业,她的个性,甚至她的文化修养。从好的方向看,这意味着一个年薪不到十万的小白领也能穿出名媛的气势;从坏的方向看,一个腰缠万贯的富豪同样也可以穿成没有品位的暴发户,一个人气偶像美女也可能穿成靠男人上位的情妇二奶。只要你身处这个社会当中,只要你参与到社会交往,你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其他人根据你的外在来评判你的身份和内在。衣服、配饰、发型、妆容,以及一个人的外型、气质、言谈举止,这几项是一个整体,共同塑造出一个人的形象。穿衣打扮,是由内而外的自我表达。所以题主穿成这样,你到底想表达一个什么思想感情?别举着“汉服也该适应社会”,去为你拙劣的审美品位做掩饰。还不如大大方方承认自己不太会打扮,但是喜欢汉服,但也想在学校中和别人搞好关系,问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才是正道啊。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日
楼主发言:14次 发图:
  中秋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难得的休息时光。但对于29岁的蔡泽鸿和他的“汉服同袍”来说,却意味着繁忙。他们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的活动,成功吸引了游人的目光。这些年轻人穿上颜色娇艳的汉服,在暗绿色的竹林里,表演着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古意中透着暖意。  蔡泽鸿是北京汉服协会的负责人。“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蔡泽鸿说,汉服是一把钥匙,一把通往传统文化和美德之门的钥匙。  通往传统文化的一扇门  无意间点开的一个网页,开启了蔡泽鸿的汉服之路。页面上网友们对于汉服的热烈讨论,深深吸引了这个当时只有21岁的福建小伙,他那时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法律专业。他很快加入了“组织”,并在他的提议下,网友们举行了第一次线下汉服聚会。  那也是蔡泽鸿第一次穿上汉服,直到现在,他都难以忘怀当时的感觉。“感觉自己一下子穿上了一身‘规矩’,穿上了几千年的传统礼仪,有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奇妙感觉。”2009年,蔡泽鸿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创办了北京汉服协会,向大众普及汉服文化,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成立5年,这家以年轻人为主的民间组织,已发展了数百会员。他们自己穿汉服,还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在公共空间里进行汉服表演,以吸引同道。“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传统节日是必须把握的时机。他们在各个公园里,根据不同节日穿上不同的传统服装,并模仿古人登高、乞巧、赏桂花、诵离骚等活动,还为游人讲解传统文化知识。  “我们这群人都有点理想主义。”蔡泽鸿笑道,他认为,当下一些年轻人缺少理性、宽容及耐心等素质。而推广汉服,其实是找了一个载体,一个推广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真正希望的是受众通过汉服这一表征化符号,深入传统文化内部,并让传统雨露润泽自己。”  29岁的蔡泽鸿,如今从事销售工作,对汉服仍有不竭的热情,而汉服也深深影响着他的人生。他在一次汉服聚会上认识了妻子,并送给她一场别致的汉服婚礼。而今年国庆前后,他们将迎来家里的新生命,“以后也会让宝宝从小就接触汉服文化。” 蔡泽鸿说。  “同袍”都会相互信任  今年清明节,北京黄寺大街的柳荫公园内,人们围绕在一群汉服装扮的年轻人周围。小伙子们表演着中国古代清明祭祖的传统活动,姑娘们则向游人们介绍祭祖活动的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这是蔡泽鸿和小伙伴们的推广活动,他们和这家公园合作推出品牌活动,至今已4年。  蔡泽鸿创办的北京汉服协会,如今已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民间汉服组织,拥有正式会员200余人,实际上没有实名登记在册的“汉服同袍”规模更巨。协会下还有民乐、骑射、搏击、诗书等独立的兴趣小组,除了8个传统节日的例行活动,各个兴趣小组每年也有独立的小组活动。协会的“春祭秋社”更是已经做成了品牌,受到多个公园的合作邀请。  “用最少的费用得到最大的享受”是协会的宗旨,协会每次活动只向正式会员收取10元活动费用于场地租借,坚持不取一分利润。  除了在公园和社区中无偿开展汉服展示与传统知识讲解,协会还与各大高校、中学互相帮扶,扶持高校汉服社团的活动,在高校中开设讲座、在中学开设选修课。  “喜欢汉服便会喜欢传统文化,而喜欢传统文化的人,都是比较靠谱的人。”首都师范大学汉服社团的负责人刘昕雨说,“我们圈子里的人,只要知道彼此是‘同袍’,不管是否认识,都会相互信任。”  从“好看”出发慢慢向前  将近10年的汉服“事业”中,有一件事让蔡泽鸿印象深刻:两年前,几个刚上初中的女孩儿要求加入北京汉服协会,蔡泽鸿向她们问起原因,她们只说了一句:“觉得好看。”  这让蔡泽鸿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用“好看”获得关注后,用文化来引导?“文化层面的吸引,首先要建立在对审美的天然追求上,中国文化要想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就要让自己的东西更美、更好。”这是他一贯的逻辑,按照这个逻辑,他要让自己的工作更上层楼:“汉服的样式现在看可能有些夸张,也不适于穿着,我们在思考如何将汉服中的一些格式、纹饰提炼出来,创造出‘汉元素’,并将它融入现代服饰中。”  也不都是掌声,非议不绝于耳。“汉服常常被人误认成和服、韩服,我们也经常被人误会成‘玩穿越’‘玩复合物人模仿秀’。”蔡泽鸿说,对于误解,“我们选择包容。从小众到大众,我们需要努力,更需要时间。”  “慢慢来”是蔡泽鸿不断提起的字眼。29岁的年纪,让他比8年前更显成熟与沉稳。这“慢”充满力量感,它来自汉服襟袍千年之下的衣袂飘飘,来自儒家文化悠长的文化意蕴,也来自他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我们的大门常打开,随时欢迎你进来。” 蔡泽鸿笑着说,“只要你来,我们会给你一身漂亮的衣裳!”  《 人民日报 》( 日 19 版)  
  顶起  
  顶起来  
          
  嗯,非常支持汉服文化的复兴,大学期间的时候也加入过汉服社团,能有官方的支持,希望汉服可以得到复兴
  发布了图片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右眼角抽抽
20:05:00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  
  好美丽。。。
  不是不想穿,只是汉服的价格实在是不便宜,不是人人买得起  
  @右眼角抽抽
20:05:19.0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所以中国其他都穿民族服装的民族以及日本人韩国人都不用电?因为他们穿了传统民族服装啊,鄙视你这种心怀鬼胎的玩意!  
  @右眼角抽抽 8楼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  裹小脚大概是从北宋开始的。
  @一长生
21:47:00  @右眼角抽抽 8楼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   裹小脚大概是从北宋开始的。   —————————————————  他过年的时候,他妈问他,你竟然这么传统还过年,是不是也要传统的裹小脚啊,呵呵!  
  汉族是应该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啊
  @右眼角抽抽
20:05:00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你这是什么意思?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中优秀的元素,文化才能得以发展,汉服和中式建筑都需要重新审视,人们以为那都是古人才用的,其实我们现在穿的西装是西方的古人一直传承下来的,大模式没变,我们遭遇了全方位的文化入侵。土豪们建别墅也选西式的,文化大断层很可怕~  
  毕业照其实也能选民国服装的,但是价钱贵了两倍以上。。。就没人用了。不过官媒居然提倡汉服?从来没有过的啊。不向来只谈中华民族,不谈汉族吗?四等汉要翻身了?  
  又矮又胖穿起好看吗?追公交车呢?上厕所呢?这么复杂的衣服,没人伺候根本没法愉快的穿  
  顶  
  @发呆的梦梦
22:00:00  又矮又胖穿起好看吗?追公交车呢?上厕所呢?这么复杂的衣服,没人伺候根本没法愉快的穿  —————————————————  所以汉服改良很重要,有好看又方便才能大众化  
  @发呆的梦梦
22:00:00  又矮又胖穿起好看吗?追公交车呢?上厕所呢?这么复杂的衣服,没人伺候根本没法愉快的穿  —————————————————  此言差矣,日本人韩国人为什么不会问这些。民族服装也只是过节重要节日的穿就行,没人叫平时穿  
  很漂亮,但日常不是很方便。以前在淘宝看到过现代的改良式汉服。这种可以推广下。应该很不错。
  @一长生
21:47:00  @右眼角抽抽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江苏淫民 14楼
21:49:21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  裹小脚大概是从北宋开始的。  —————————————————  他过年的时候,他妈问他,你竟然这么传统还过年,是不是也要传统的裹小脚啊,呵呵!  -----------------------------  回楼上上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 ,那时候连汉族这个观念都还没有好么。
  @江苏淫民 22楼
22:05:10  @发呆的梦梦
22:00:00  又矮又胖穿起好看吗?追公交车呢?上厕所呢?这么复杂的衣服,没人伺候根本没法愉快的穿  —————————————————  此言差矣,日本人韩国人为什么不会问这些。民族服装也只是过节重要节日的穿就行,没人叫平时穿  -----------------------------  楼主干嘛老拿日本韩国比啊, 是看到他们穿名族服装觉得很艳羡觉得这是装B利器嘛?
  @右眼角抽抽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注意你的智商,缠足在明朝时候还是比较正常的只是把脚缠得更修长,三寸金莲那种是清朝才出现的,属于三等残疾,糟粕懂吗?再举个栗子,贞节牌坊清朝有几百座明朝只有几十座。这些陋习属于当时的民族矛盾,二鬼子通常比鬼子更鬼子。  
  回复第11楼,@甜心小猫咪2013  不是不想穿,只是汉服的价格实在是不便宜,不是人人买得起   --------------------------  是呀,我去成都玩的时候看到街上有穿改良汉服的人,男的也穿裙子,虽然那人满脸豆豆,但是真的很好看,我回来就想买,要不就是款式不齐全,要不就是价格不亲民,我觉得用琉璃做裙子上的佩饰也很不错,但是也非常少  
  @道轮子 17楼
21:55:39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中优秀的元素,文化才能得以发展,汉服和中式建筑都需要重新审视,人们以为那都是古人才用的,其实我们现在穿的西装是西方的古人一直传承下来的,大模式没变,我们遭遇了全方位的文化入侵。土豪们建别墅也选西式的,文化大断层很可怕~  -----------------------------  汉服早就断层了,清朝就消失了。 包括楼主发的所谓的汉服图片,都是武侠剧里拙劣的模仿品而已。
新世纪了,别老捏着过去不放,焉知我们现在所穿的衣服,不会成为后人的品鉴的艺术品?
  @右眼角抽抽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丙子涧下水 26楼
22:24:02  注意你的智商,缠足在明朝时候还是比较正常的只是把脚缠得更修长,三寸金莲那种是清朝才出现的,属于三等残疾,糟粕懂吗?再举个栗子,贞节牌坊清朝有几百座明朝只有几十座。这些陋习属于当时的民族矛盾,二鬼子通常比鬼子更鬼子。  -----------------------------  我不觉得我的智商有任何问题,缠足束缚了妇女的身体自由,汉服束缚了古代汉人的身体自由。为什么唐朝皇帝都要胡服骑射? 因为更方便简洁的服饰,能更满足生活、劳作、战争的要求。 所以,为什么要穿上这些已经被淘汰了的服饰, 捏住虚妄的过去不放,仅仅是因为它们漂亮????? 仅仅是为了在节假日穿上这不和身的衣服去装B???
  @道轮子 17楼
21:55:39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中优秀的元素,文化才能得以发展,汉服和中式建筑都需要重新审视,人们以为那都是古人才用的,其实我们现在穿的西装是西方的古人一直传承下来的,大模式没变,我们遭遇了全方位的文化入侵。土豪们建别墅也选西式的,文化大断层很可怕~  -----------------------------  完全同意,楼上某层一提及传统好像就只有裹小脚,狭隘
  毕业啊校服啊可以穿穿,平时穿不起,正规汉服太贵了
  @道轮子
21:55:39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中优秀的元素,文化才能得以发展,汉服和中式建筑都需要重新审视,人们以为那都是古人才用的,其实我们现在穿的西装是西方的古人一直传承下来的,大模式没变,我们遭遇了全方位的文化入侵。土豪们建别墅也选西式的,文化大断层很可怕~  -----------------------------  @2009吾家有女 30楼
22:43:21  完全同意,楼上某层一提及传统好像就只有裹小脚,狭隘  -----------------------------  那你呢,你眼里的传统就是穿上楼主所发的那些用劣质纤维材料靠劣质剪裁所做的一身和历史上相去甚远的服饰???
哪怕楼主找个好裁缝,找个棉布或麻质的,照着壁画,陶勇,严谨一点去复制我们古代的汉服,我都不会出言讽刺。   但是,她仅仅看了些只能说是COSPLAY的图片,就兴冲冲的发上来说扬言要宣扬汉服,真让人膈应啊。
  @右眼角抽抽
22:42:49  @右眼角抽抽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丙子涧下水 26楼
22:24  -----------------------------  不同场合穿衣是有规矩的,你让唐朝皇帝穿胡服去上朝去祭天?穿胡服是打猎的时候穿的好吗!华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知道为什么说人家蛮夷吗?就是礼仪问题。再说汉服现在有改良版,你穿着去蹦极都没问题。要说不方便也是和服,体现不出身材,走路也只能小碎步,至于韩服我简直醉了  真心觉得你高中历史白学了,或者说初中  
  @右眼角抽抽
22:51:17.0  那你呢,你眼里的传统就是穿上楼主所发的那些用劣质纤维材料靠劣质剪裁所做的一身和历史上相去甚远的服饰??? 哪怕楼主找个好裁缝,找个棉布或麻质的,照着壁画,陶勇,严谨一点去复制我们古代的汉服,我都不会出言讽刺。   但是,她仅仅看了些只能说是COSPLAY的图片,就兴冲冲的发上来说扬言要宣扬汉服,真让人膈应啊。  —————————————  笑了,一会觉得汉服不方便,一会儿又要严格依照古制,按你上面逻辑,你这么传统是不是还要裹小脚啊,鄙视你  
  @右眼角抽抽
22:26:22.0  汉服早就断层了,清朝就消失了。 包括楼主发的所谓的汉服图片,都是武侠剧里拙劣的模仿品而已。 新世纪了,别老捏着过去不放,焉知我们现在所穿的衣服,不会成为后人的品鉴的艺术品?  —————————————  笑了,韩国人日本人都不能穿衣服喽?他们是从头到尾都复制我们的。谁告诉你断啦,你当朝鲜不存在吗  
  @慕沐君 9楼
20:41  @右眼角抽抽
20:05:00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  ------------------------------  最初也是木有裹小脚啊
  @道轮子 21楼
22:02:09  @发呆的梦梦
22:00:00  又矮又胖穿起好看吗?追公交车呢?上厕所呢?这么复杂的衣服,没人伺候根本没法愉快的穿  —————————————————  所以汉服改良很重要,有好看又方便才能大众化  -----------------------------  汉服又不是都是广袖、拖地的,普通的款式还是灰常简洁的啊~不然古时候的农民如何愉快的下地~~
  @右眼角抽抽
22:42:49  @右眼角抽抽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丙子涧下水
22:24  -----------------------------  @丙子涧下水 33楼
22:55:30  不同场合穿衣是有规矩的,你让唐朝皇帝穿胡服去上朝去祭天?穿胡服是打猎的时候穿的好吗!华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知道为什么说人家蛮夷吗?就是礼仪问题。再说汉服现在有改良版,你穿着去蹦极都没问题。要说不方便也是和服,体现不出身材,走路也只能小碎步,至于韩服我简直醉了  真心觉得你高中
白学了,或者说初中  -----------------------------  你觉得我们现在还有类似祭天这样的必要穿上汉服的活动?中学毕业典礼? 大学毕业典礼?  这楼的主题是什么,《穿上汉服,让传统由外向内》。你觉得改良汉服还能算传统吗?
不知道你看没看过某届环球小姐大赛, 里面韩国小姐穿了版改良韩服 , 那场面,简直不伦不类。   打着复兴传统的名号,就不要改良了。这样的做法就好比去干一件“觉得某段史书不好看,那就粉饰一下吧。”的蠢事。
  @苍白的加利利人 31楼
22:49:11  毕业啊校服啊可以穿穿,平时穿不起,正规汉服太贵了  -----------------------------  如果是曲裾之类的礼服,是蛮贵的,常服的话就可以接受,普通面料一件上衣100以内能拿下了
  @江苏淫民 34楼
23:04:18  @右眼角抽抽
22:51:17.0  那你呢,你眼里的传统就是穿上楼主所发的那些用劣质纤维材料靠劣质剪裁所做的一身和
上相去甚远的服饰??? 哪怕楼主找个好裁缝,找个棉布或麻质的,照着壁画,陶勇,严谨一点去复制我们古代的汉服,我都不会出言讽刺。  但是,她仅仅看了些只能说是COSPLAY的图片,就兴冲冲的发上来说扬言要宣扬汉服,真让人膈应啊。  —————————————  笑了,......  -----------------------------  并不觉得这两点有和矛盾的啊。  我驳回你,是因为汉服确实与时代不符。   你们宣扬汉服,难道不该尊重历史,尊重汉服原有的样子? 你发的那几张图片那宽腰带上配细腰带是几个意思? 日本人才那样系。连我这样一个不赞同复兴汉服的人都看不下去了。
  @江苏淫民 35楼
23:05:40  @右眼角抽抽
22:26:22.0  汉服早就断层了,清朝就消失了。 包括楼主发的所谓的汉服图片,都是
剧里拙劣的模仿品而已。 新世纪了,别老捏着过去不放,焉知我们现在所穿的衣服,不会成为后人的品鉴的艺术品?  —————————————  笑了,韩国人日本人都不能穿衣服喽?他们是从头到尾都复制我们的。谁告诉你断啦,你当朝鲜不存在吗  -----------------------------  我被楼主的论调震惊了,汉服还能从朝鲜捡回来。
  @道轮子
22:02:09  @发呆的梦梦
22:00:00  又矮又胖穿起好看吗?追公交车呢?上厕所呢?这么复杂的衣服,没人伺候根本没法愉快的穿  —————————————————  所以汉服改良很重要,有好看又方便才能大众化  -----------------------------  @低调阿宅 37楼
23:19:03  汉服又不是都是广袖、拖地的,普通的款式还是灰常简洁的啊~不然古时候的农民如何愉快的下地~~  -----------------------------  但是大家要复兴的就是礼服啊, 难道复兴古时候农民伯伯们的衣服吗。OTZ , 大家一起穿着古时候农民伯伯的衣服去参加毕业典礼,两条灯笼裤脚很是放荡不羁啊~~~
  @右眼角抽抽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丙子涧下水 26楼
22:24:02  注意你的智商,缠足在明朝时候还是比较正常的只是把脚缠得更修长,三寸金莲那种是清朝才出现的,属于三等残疾,糟粕懂吗?再举个栗子,贞节牌坊清朝有几百座明朝只有几十座。这些陋习属于当时的民族矛盾,二鬼子通常比鬼子更鬼子。  -----------------------------  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明末张献忠进占四川时,大刖妇女小脚,及至堆积成山,名曰“金莲峰”,可见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出现了“三寸金莲”之说,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  清代,统治者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缠足,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罢禁。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降”——清朝推行“剃发令”,汉族男子剃发被视为向清廷屈服的象征。与此同时,清廷也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由此可见缠足之风的根深蒂固。清代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与此同时,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甚至还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现女子因脚太小行动不便,进进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而且这样的女子在当时还很受欢迎。
  俺觉得汉服的款型和版式太多,各个朝代和阶级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咱到底穿哪种比较好?
  @江苏淫民 22楼
22:05  @发呆的梦梦
22:00:00  又矮又胖穿起好看吗?追公交车呢?上厕所呢?这么复杂的衣服,没人伺候根本没法愉快的穿  —————————————————  此言差矣,日本人韩国人为什么不会问这些。民族服装也只是过节重要节日的穿就行,没人叫平时穿  -----------------------------  古人穿汉服的时候就跑不了步上不了厕所了?  
  @右眼角抽抽 42楼
23:34  @道轮子
22:02:09  @发呆的梦梦
22:00:00  又矮又胖穿起好看吗?追公交车呢?上厕所呢?这么复杂的衣服,没人伺候根本没法愉快的穿  —————————————————  所以汉服改良很重要,有好看又方便才能大众化  -----------------------------  @低调阿宅 37楼
23:19:03  汉服又不是都是广袖、拖地的,普通的款式还是灰常简洁……  -----------------------------  复兴汉服就只是复兴汉服中的礼服?谁说的?  
  @道轮子 21楼
22:02:09  @发呆的梦梦
22:00:00  又矮又胖穿起好看吗?追公交车呢?上厕所呢?这么复杂的衣服,没人伺候根本没法愉快的穿  —————————————————  所以汉服改良很重要,有好看又方便才能大众化  -----------------------------  不了解汉服的人们很多有这个疑问。其实汉服也有礼服和日常款,日常款穿起来平时生活也很方便的。就好像日本韩国街头随时能见到民族服装的身影,还有少数民族的民族服装,汉服复兴强调的是汉服是汉族的民族服装,并没有规定说一定要随时穿着,比如在传统节日和特殊日子穿着也是对文化的传承,日常生活中穿简单大方的款式也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改良的事情还是存在争议的。我觉得日常生活穿改良的服装完全没问题,如果是传统节日特殊日子还是穿正统的的汉服最好了。  作为同袍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民族服装,看到越来越多的正面报道,觉得由衷的欣慰。
                  
  @右眼角抽抽
23:29:00  @江苏淫民 34楼
23:04:18   @右眼角抽抽
22:51:17.0   那你呢,你眼里的传统就是穿上楼主所发的那些用劣质纤维材料靠劣质剪裁所做的一身和 历史 上相去甚远的服饰??? 哪怕楼主找个好裁缝,找个棉布或麻质的,照着壁画,陶勇,严谨一点去复制我们古代的汉服,我都不会出言讽刺。   但是,她仅仅看了些只能说是COSPLAY的图片  —————————————————  同意你后面的言论  
  支持好看的人穿汉服,不好看的就别穿了。
  @发呆的梦梦 19楼
22:00:11  又矮又胖穿起好看吗?追公交车呢?上厕所呢?这么复杂的衣服,没人伺候根本没法愉快的穿  -----------------------------  汉服有很多种形式哟,也有类似现在的短袖之类的短打,裋褐
  @道轮子
22:02:09  @发呆的梦梦
22:00:00  又矮又胖穿起好看吗?追公交车呢?上厕所呢?这么复杂的衣服,没人伺候根本没法愉快的穿  —————————————————  所以汉服改良很重要,有好看又方便才能大众化  -----------------------------  @低调阿宅
23:19:03  汉服又不是都是广袖、拖地的,普通的款式还是灰常简洁的啊~不然古时候的农民如何愉快的下地~~  -----------------------------  @右眼角抽抽 42楼
23:34:23  但是大家要复兴的就是礼服啊, 难道复兴古时候农民伯伯们的衣服吗。OTZ , 大家一起穿着古时候农民伯伯的衣服去参加毕业典礼,两条灯笼裤脚很是放荡不羁啊~~~  -----------------------------  呵呵,你估计没怎么了解关于汉服,还灯笼裤
  @道轮子
22:02:09  @发呆的梦梦
22:00:00  又矮又胖穿起好看吗?追公交车呢?上厕所呢?这么复杂的衣服,没人伺候根本没法愉快的穿  —————————————————  所以汉服改良很重要,有好看又方便才能大众化  -----------------------------  @低调阿宅
23:19:03  汉服又不是都是广袖、拖地的,普通的款式还是灰常简洁的啊~不然古时候的农民如何愉快的下地~~  -----------------------------  @右眼角抽抽 42楼
23:34:23  但是大家要复兴的就是礼服啊, 难道复兴古时候农民伯伯们的衣服吗。OTZ , 大家一起穿着古时候农民伯伯的衣服去参加毕业典礼,两条灯笼裤脚很是放荡不羁啊~~~  -----------------------------  呵呵,你怎么知道要复兴的就是礼服,还灯笼裤。。
  @右眼角抽抽 8楼
20:05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你想法极端了  
      
  汉服是好看,但是也真的不利于日常活动,推广发展改良汉服才是正道啊  
  @圣殿骑士王二楞
23:45:49  @右眼角抽抽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丙子涧下水 26楼
22:  -----------------------------  当今网上流行的缠足起源说  -目前网上流行的版本大多数为李煜版,即:"南唐李后主的嫔妃窅娘(一说睿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窅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  (出自百度百科,词条:缠足) 而网上几乎所有此版本的措辞都是一样的,因此我推断大部分都是复制粘贴,而且最大的疑点就是,没有正史记载。  在这里,请允许我妄言两句:  一,为什么是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一个乱世,乱世经常成为后世人们编写野史趣闻的主要时代,一是因为正史比较少,二是因为不用怕受到政龘府的迫害。  而李煜版缠足起源的则是这种情况,据说是出自北宋张邦基的《墨庄漫录》。既然是出自非正史,自然就不是可靠资料。甚至有明朝的人也在怀疑:"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双行缠》:"自《墨庄漫录》以缠足始 五代  ,诸小说所见皆同,余旧颇疑之。""(出自百度百科,词条:缠足)这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 结论:缠足始于五代不是可靠说法。  二,窅娘是何人物?  -根据网上记载,窅娘"她本为采莲女,十六岁被选入宫。据说是混血儿,所以眼睛和中原人不太一样,故名"窅yǎo  娘"(出自百度百科,词条:窅娘) 记住关键词:16岁。  而网上另一个资料显示:"在缠足时代,绝大多数妇女大约从四、五岁起便开始裹脚,一直到成年之后,骨骼定型,方能将布带解开。"(出自百度百科,词条:缠足)  16岁女生在古代已经是成年或者差不多成年,因此,可以说,窅娘入宫的时候骨骼已经定型,如何缠足?  如果没缠足,则缠足始于南唐说破灭,如果缠足,则只有一种可能:窅娘的缠足方式与后世的不同。  我们暂且取第二种说法,就是说,缠足并不是一种模式。的确有资料支持:"宋代的缠足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据史籍记载,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当时称为"快上马"。所用鞋子被称为"错到底",其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目前这种缠足鞋的实物已在考古中有所发现。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推测,穿这种鞋所缠裹出来的小脚要比后来的大。"  因此我们由此得出了第二个结论:不同时期的缠足不能一概而论。  带着结论,接下来我们就该讨论缠足的发展问题了  当今网上流行的缠足发展说  -目前网上流行的版本大多数为缠足在明清发展到极致,下面一大段原文出自百度百科,还是词条:缠足。"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明末张献忠进占四川时,大刖妇女小脚,及至堆积成山,名曰金莲峰,可见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罢禁。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关,有"剃发令",在武力高压下,汉族男子最后不得不屈服执行,故而男子剃发,被视为向清廷屈服的象征。与此同时,女子缠足虽也同样为清廷下令停止,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由此可见缠足之风的根深蒂固。也正因为此,妇女缠足在清代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说到这里,我要说一下我以前学到的万能历史定律,  "明朝好的是明清的,  清朝好的是清朝的。  明朝坏的是明朝的,  清朝坏的是明清的。"  抱着这个定律,也不难看出,我是非常怀疑"明清"这个词的水分的。  明朝的缠足记载,基本上找不到,这是最大的疑点,也是我怀疑"明清"这个词的原因。请看网上列举的文献记载,皆出自百度百科缠足词条:"严复  《原强》:"至于缠足,本非天下女子之所乐为也,拘于习俗,而无敢畔其范围而已。"-严复是清朝人() 夏衍  《<教子篇>补》:"她今年六岁,在过去,也正是哭哭啼啼地被逼着缠足的年纪了。"-夏衍是清朝人()清·方绚著《香莲品藻》,内容皆为品评女性小脚的诗文。  而出自其他来源的则有:清·方绚著《香莲品藻》,内容皆为品评女性小脚的诗文。清·李渔(笠翁)著《笠翁偶集》,缠足的资料极丰。清·袁枚(子才)著《缠足谈》,又是一部畅谈缠足美感的专门著作。清·作者不详,著《蕉园梦谈》,内有"缠足"一节。清·谢肇著《文海披钞》,内有缠足一文。清·景倩(沈德符)著《敝帚斋余谈》,内容又大谈缠足。清·秀水徐震(秋涛)著《美人谱》,都是谈小脚女性的文字。民国姚灵犀著《采菲录》、《采菲新编》、《采菲精华录》三书,都是谈缠足的专书,字数达四十余万言。而《香莲品藻》则为最甚  由此不难看出,万能历史定律的伟大。 为何我相信明朝不会有这种畸形的审美? 我先阐述几个疑点。  一,"三寸金莲"的疑点  -提到三寸金莲,按照字面意思,就可以想到潘金莲,然后自然想到明朝-小说出品的朝代,和宋朝-故事发生的年代。于是这两个朝代躺着也中枪。百度百科缠足词条里也指出:"至于三寸金莲的"三寸"有极言其小的含义。其实并非一定要小到三寸。考缠足起于五代时期(公元960年前后),并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这期间不知更换了多少朝代,各个时期的度量衡也不尽相同,如果说一定要"三寸",那么,要哪个朝代的"三寸"就成了大问题。缠足是纯粹的民间行为,它是以约定俗成为基础的,并没有严格的尺度。"  再结合我学过的中国古代文学,我敢肯定的说,此三寸绝非彼三寸,只是形容"小"的一个替代词而已,如果连三寸金莲这个词都可以上纲上线到缠足的话。那李白彻底悲剧了,哪里有三千尺的瀑布?  结论:三寸金莲只是描述脚小,可以是缠足,但跟畸形的缠足绝无关系。结论慢慢地快要浮出水面了:清朝以前的缠足就跟现在的丝袜一个效果,而不会断骨成猪蹄子。  二,由明朝的时代想到的疑点  -明朝的历史时代,关键词:朝鲜。  作为明朝的附属国,朝鲜是个很奇怪的国家,她不像日本,只是选择性的学习其他的文化。朝鲜是恨不得把明朝的一切都搬到半岛上去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朝鲜可以是明朝一朝的"不征之国"。就拿现在来说,朝鲜半岛的地名,人民的名字,韩国的国龘旗,比起越南日本或者台湾,朝鲜半岛才能算是真的"小中华"。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复制。  因此朝鲜半岛作为一个小国,居然有太监和科举制,这是非常奇怪的。因为这一点,我把目光放到了明朝时期的朝鲜半岛。为什么朝鲜就没有人缠足呢?或者是有,但没有如此流行呢?(史料证据在那几张破旧不堪的朝鲜老照片)  人们通常给出几个答案:1.朝鲜女性要劳动。我不觉得这是个理由,根据百度百科三寸金莲词条,"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后,他们本来不缠足,但并不反对汉人的缠足习惯,相反还持赞赏的态度。这样,使得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  如果缠足真的如此吸引人,朝鲜的贵族,大家女子应该也缠足。但是史料上据我所知,还没看到。当然,没看到不代表没有。结论:有可能有也有可能没有。  2.朝鲜不学习中国的陋习。这个就真的说不过去了,太监都有了,朝鲜如此关爱女性?据我所知,现在的朝鲜半岛,南韩北朝鲜,都是典型地道的男尊女卑,大男子主义社会。这当然是大明遗风,所以说,体贴女性而没学习缠足这条说不过去。  而更奇怪的是,居然连日本和朝鲜都没有关于痛斥明朝缠足的记载,照理说缠足如果成蹄子了,即使不痛斥,也应该写下来:中朝(明朝)女子习以帛裹足,至骨断,方止。  最近在看曾德照的《大中国志》,作为一个如此有责任感的传教士,为何就没提到缠足?要知道,几百年后的放足运动就是教会发起的!所以现在可能的结论就是:明朝时期,缠足可能存在,但不畸形因此根本看不出来,没有写的必要,也根本不会引起外国人的注意。(说明朝不普及也说不过去,朝鲜朝贡的人接触的就是上流社会,皇宫人员,所以说明朝只有上流社会缠足是说不过去的。)  三,必要性的疑点  -关键词:汉服。 汉服的特点是什么?一,上衣下裳,裳一般都会把鞋子挡住,因此有什么必要把脚弄变形?  具体请参考87红楼梦,详细请看里面的镜头,全剧有多少露鞋子的镜头?  二,如果是因为缠足之后走路婀娜多姿,那也没有必要弄变形自己的脚。古代的礼仪教育是白费的吗?与其缠十几年的脚,不如练十几年的礼仪。三,中国几千年不变的祖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出自孝经),明朝是最典型的汉本位朝代,有可能会为了"美观"而使自己的脚变形吗?如果这一句真没那么重要,之后的剃发易服也不会那么惨烈。  
  @丙子涧下水
11:54:58  @圣殿骑士王二楞
23:45:49   @右眼角抽抽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  因此我们得到一个铁定的结论:缠足兴盛的时期肯定是非汉族政权时期!  矛头指向了清朝!  我们看到了疑点,接着上面的祖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然后再结合百度百科里三寸金莲词条的描述:"过去的女孩一般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其方法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到她们的责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  这就逻辑上真的奇怪了,一边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边父母来毁孩子的身体发肤。如果真的是汉本位政权,这样做就是不可理喻的,这叫欺师灭祖,孔子的话都不听了。  而且这句话的含义更深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这暗示着社会上男性都喜欢小脚,得是什么人才能有这么畸形的审美?  由于我是学艺术专业,因此对审美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古代的审美不可能跟现代有出入!不可能古代的绝世美女到了现代就是绝世丑女。  前几天我一直在研究古代对女性的审美,一边诧异于古画上人物比例的畸形,一边赞叹与古代文章中对于美女的描述"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并由此陷入了矛盾的心理,为何会有此出入。然后才在87红楼梦,韩剧等影视中找到了答案。在影视中最美的美人,竟然与古文中对美人的描述惊人的相似,鹅蛋脸,温柔贤惠的笑,对爱情的执着,以及相夫教子的甜蜜!  因此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不以时间的改变为转移。 所以说,不可能由一句"古代审美与现代审美不同"就一口咬定,明朝缠足之风盛行。  明朝人们的心理可以由几个人来代表。朱棣,郑和,于谦,海瑞,还有一系列的言官,专门以骂皇上为职。想像一下,明朝那个时代,连郑和-一个太监,都能遨游四海,志吞天地。这样的大环境下,怎么孕育畸形的审美,可能是暴力一点,可能是刚烈一点,但是绝对不会是变态和猥琐。就像美国式暴力片和日本式变态片。我经常跟同学提,现在破了四旧了,结果食品安全问题一堆,在古代,再怎么伪君子伪君子,但至少还是"君子"啊,现在连"君子"都不用装了,直接小人。  反观清朝,清朝是畸形审美的温床,畸形审美的聚集地,证据不用多,大家自己搜索一下"清末老照片",没看过的,心理一定要有所准备!  为什么清朝会有畸形的缠足审美?  这不得不说满清政龘府的压迫,希望由缠足这个突破口,大家可以看到,原来满清的压迫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清军入关,烧杀抢掠,千里赤地,最重要的,在于颁布剃发易服。百姓的反抗怎能抵得住铁骑的践踏?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成了清政龘府的最后通牒,虽然出了阎应元,史可法这样的抗清英雄,但是最后百姓还是屈服了。我直接引用百度百科,还是缠足词条里的一段,希望大家可以看出点什么:"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罢禁。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关,有"剃发令",在武力高压下,汉族男子最后不得不屈服执行,故而男子剃发,被视为向清廷屈服的象征。与此同时,女子缠足虽也同样为清廷下令停止,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  在这一句里,我不知道大家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两点:1.满遗的卑鄙无耻。满遗这时候来歌颂满清了,"看清朝政龘府多好,帮你们汉人改掉陋习,结果是你们自己作孽,不肯改,我们也没有办法。"  2.满清政龘府的卑鄙无耻。网上一直宣传的康熙"放足令",其实是地地道道的"缠足令",请看分析。  剃发令坚决彻底的执行了,而放足令居然没成功,这闭着眼睛都知道是不可能的。而是康熙故意利用汉人的反抗心理,原文也说了"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降""  汉人看头发留不成了,缠足居然可以留下来,自然要世世代代的传下去,让后代知道,汉人的特征没有失去。当一个行为成了象征意义的时候,就会被无限放大,原本如化妆一般平常的缠足,就成了从儿童时代就开始断骨的全民"抗清"运动,不得不说非常的悲壮和凄凉。(而同时,满清政龘府的高压政策,使得汉人男子全部沦落成奴才,与明朝时期的言官形成鲜明的对比,当一个人失去自信,他的心理就会慢慢的畸形,最后形成畸形的审美。)而传着传着,慢慢的人们就当局者迷了,自然不觉得这是畸形,并且人们也忘记了缠足的初衷,就像我们现在也不怎么知道包粽子是为了什么一样。打个比方,XX国的人喜欢穿丝袜,结果XX国被YY国占领了,XX国的人怎么反抗都不成功,YY国说:穿衣不留头,留头不穿衣。并下令禁止穿丝袜,然后再解除禁令。XX国的人就觉得穿丝袜是XX文化的传承,于是越穿越紧,过了几代,腿已经被勒的没有肉了,但是由于XX国的人已经习惯没有腿上没肉了,也忘记了当初的初衷,于是"勒腿如纸片"就成了XX民族"长期以来"的陋习(注意,是"长期以来"哦!概念就是这么换过来的。)  总的结论:是满清时期,才有缠足的流行,而人们故意用"明清"来混淆目光。缠足不是汉文化的一部分,更不是汉人本应有的习俗。说缠足是汉文化迂腐者可以休矣!  原帖/p/?pn=0  
  PS:现在出土的一些明朝墓里的女尸脚都是正常的  
  可以在节日以及重要场合穿  
  @道轮子
21:55:39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中优秀的元素,文化才能得以发展,汉服和中式建筑都需要重新审视,人们以为那都是古人才用的,其实我们现在穿的西装是西方的古人一直传承下来的,大模式没变,我们遭遇了全方位的文化入侵。土豪们建别墅也选西式的,文化大断层很可怕~  -----------------------------  @2009吾家有女
22:43:21  完全同意,楼上某层一提及传统好像就只有裹小脚,狭隘  -----------------------------  @右眼角抽抽 32楼
22:51:17  那你呢,你眼里的传统就是穿上楼主所发的那些用劣质纤维材料靠劣质剪裁所做的一身和
上相去甚远的服饰???
哪怕楼主找个好裁缝,找个棉布或麻质的,照着壁画,陶勇,严谨一点去复制我们古代的汉服,我都不会出言讽刺。  但是,她仅仅看了些只能说是COSPLAY的图片,就兴冲冲的发上来说扬言要宣扬汉服,真让人膈应啊。  -----------------------------  你说的真没啥可信度,如果是因为上面汉服制式不对,你刚开始就应该直接喷制式,而不是阴阳怪气说句下步是裹小脚!
  果然啊,每次关于推广汉服的帖子,总会有人进来阴阳怪气╮(╯_╰)╭
  真搞不明白那些阴阳怪气的人是为了什么,你不喜欢就不穿呗。
  @江苏淫民
22:05  @发呆的梦梦
22:00:00  又矮又胖穿起好看吗?追公交车呢?上厕所呢?这么复杂的衣服,没人伺候根本没法愉快的穿  —————————————————  此言差矣,日本人韩国人为什么不会问这些。民族服装也只是过节重要节日的穿就行,没人叫平时穿  -----------------------------  @一康一 45楼
23:54:27  古人穿汉服的时候就跑不了步上不了厕所了?  -----------------------------  古代人分奴才和主子,主子宽衣大袍,又奴才伺候上厕所。  奴才短打,伺候人,  中兴汉服,中兴主子奴才制度  万岁,哦耶
  @右眼角抽抽 8楼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快了,然后就是屁民如何学会做个标准的奴才,BALABALA。。。
  不但老毛,老孙,我看连老蒋都要诈尸了
  支持汉服!毕业照就打算穿着汉服照  
  据说天涯里有棒子和日本人,看到楼里某人我是信了,那么恨汉族传统~  
  @丙子涧下水
11:54:58  圣殿骑士王二楞
23:45:49  @右眼角抽抽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  @丙子涧下水 58楼
11:57:52  因此我们得到一个铁定的结论:缠足兴盛的时期肯定是非汉族政权时期!  矛头指向了清朝!  我们看到了疑点,接着上面的祖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然后再结合百度百科里三寸金莲词条的描述:"过去的女孩一般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其方法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  -----------------------------  BB了半天一点实质性的东西都没有。  俺就直接说吧,明代的著作,俺最近在读的《拍案惊奇》,里面就有关于女子小脚的描写。  《拍案惊奇》卷三十四
闻人生野战翠浮庵 静观尼昼锦黄沙巷  叙了几句寒温,那尼姑看杨家女儿时,生得如何:体态轻盈,丰姿旖旎。白似梨花带雨,娇如桃瓣随风。缓步轻移,裙拖下露两竿新笋;合羞欲语,领缘上动一点朱樱。直饶封涉不生心,便是鲁男须动念。  “裙拖下露两竿新笋”这里的“新笋”不是指这姑娘把笋藏在裙子下面,是指的小脚。  凌濛初写的,他是明代人吧。  你不要拿个体来比较全局。  明代开国皇后马皇后没缠足还被人耻笑呢,但是你不能说明代妇女都不缠足。  在明代末期缠足的风气就已经很盛行了。  可以从诸多古籍里面证实的事情,你再要嚎明人不缠足,那可真真的没意思。  送你四个字——正视历史!
  我们今年毕业照拍的汉服    
  连官方都支持汉服了吗?
  汉服 是指汉代的服装吗。
  在我眼里汉服已经是个很平常的衣服了,觉得有必要的时候会去穿一下,平时上课玩耍基本不会去碰,可是我身边的人在我的影响下都知道啊原来汉族是有传统服装的,我觉得这样就够了,时间久了他们就会有这个意识,会把这个东西传给他们身边的人。汉服不是革命,也不需要哗众取宠博取眼球,他只是一件能衣服,属于我的生活。  
  @发呆的梦梦 19楼
22:00:11  又矮又胖穿起好看吗?追公交车呢?上厕所呢?这么复杂的衣服,没人伺候根本没法愉快的穿  -----------------------------  波西米亚风的长裙说到底和汉服的长度也差不多,不依旧那么多人穿,长裙不依旧遍地都是,也不见有人说麻烦,更何况,谁说汉服一定要天天穿来着。更何况襦裙本身是唐朝的,唐朝知道吧,你认为丰满的人穿襦裙会丑到哪里去???
  @右眼角抽抽 8楼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亏你还知道裹小脚。
  我想穿。可我太肥了。  :(
  楼上最后一句多打了个能字(??? ? ???)   
  居然到现在还有人说汉服不方便!  苗族瑶族的银饰方便不方便?彝族姑娘的彩色拼接长裙方便不方便?傣族美女的筒裙穿上能跑步吗?时装旗袍穿上能下地种田吗?西式燕尾服能穿着逛菜市场吗?  不懂得看场合穿衣戴帽的人不是傻子是什么?
  我想说 哪怕长得不好看的人穿了汉服 也瞬间提升了几个档次啊
汉服真好看
  @回首清江尽是泪 77楼
15:15:58  我想穿。可我太肥了。  :(  -----------------------------  其实汉服最藏肥肉............都不漏肉的= =  窄肩,胸平,没腰身,长脖子,腿短,胯大的救星.........
  @紙畫裏的蜂鳥 81楼
15:47:53  其实汉服最藏肥肉............都不漏肉的= =  窄肩,胸平,没腰身,长脖子,腿短,胯大的救星.........  -----------------------------  *^_^*  不过肯定还是身材好的人穿着好看。  我想古代人也没几个胖成我这样的。
  虽然我没有穿过汉服也没有参与汉服活动但是我觉得提倡汉服文化是件好事,毕竟是传统。搞不懂有些人这都要阴阳怪气一下是为嘛?
  @道轮子 17楼
21:55:39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中优秀的元素,文化才能得以发展,汉服和中式建筑都需要重新审视,人们以为那都是古人才用的,其实我们现在穿的西装是西方的古人一直传承下来的,大模式没变,我们遭遇了全方位的文化入侵。土豪们建别墅也选西式的,文化大断层很可怕~  -----------------------------  支持你的观点!对比韩国和日本,我们汉民族因为历史原因导致的文化大断层的不良后果,已经在现在彰显出来了!日本和韩国这两个深受汉民族文化侵染的国家,虽然在如今也深受现代化的影响很深,但是,在这两个国家里,你可以随时感受到来自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气息和氛围!在文化传承这点上,我们真该向日本和韩国学习,任世界如何变幻,我民族的传统文化终究是根深蒂固的主干!
  @涧水碧于天 79楼
15:22:36  居然到现在还有人说汉服不方便!  苗族瑶族的银饰方便不方便?彝族姑娘的彩色拼接长裙方便不方便?傣族
的筒裙穿上能跑步吗?时装旗袍穿上能下地种田吗?西式燕尾服能穿着逛菜市场吗?  不懂得看场合穿衣戴帽的人不是傻子是什么?  -----------------------------  呵呵,亲,没有西装和旗袍的古代,我们老祖先们不就是穿着被某些不要祖宗的人认为不方便的汉服装日出而更日落而息的么?不方便只是个借口而已,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比基尼真是太方便了,能天天穿着出来上班?
  我支持穿汉服,现在大多数的民族,从国内的到国外的,都有自己本民族的服装,只有我们没有了!我说的没有指的是,你要是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里,穿着和服、韩服、纱丽出现在公众场合,人们习以为常,但是在咱们国家,要是重要节日或者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个穿汉服的,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个人是不是有病?还是在拍电影?什么时候我们的国家也能发展成为,你穿汉服和穿时装一样自然正常的时候,就好了!
  @紙畫裏的蜂鳥
15:47:53  其实汉服最藏肥肉............都不漏肉的= =  窄肩,胸平,没腰身,长脖子,腿短,胯大的救星.........  -----------------------------  @回首清江尽是泪 82楼
16:05:53  *^_^*  不过肯定还是身材好的人穿着好看。  我想古代人也没几个胖成我这样的。  -----------------------------  我觉得身材好的穿了反而可惜...  想想大长腿的男人和小短腿在裙子里面都是直的一条  像四姑娘等等矮子在裙子里面穿特高跟女生也没法判断,总不能去牵起他们的裙角吧(╮(╯_╰)╭
  @紙畫裏的蜂鳥 87楼
16:37:29  我觉得身材好的穿了反而可惜...  想想大长腿的男人和小短腿在裙子里面都是直的一条  像四姑娘等等矮子在裙子里面穿特高跟女生也没法判断,总不能去牵起他们的裙角吧(╮(╯_╰)╭  -----------------------------  应该还是能区别,比如说吴带当风啊、翩若惊鸿啊……想像一下这些词汇描写的肯定不是五大三粗或者瘦小枯干的身材。  :P
  挺漂亮的,如果真形成风气重大节假日穿穿我还挺乐意做两身的,不过布料花样得有厂家愿意生产才行啊,怎样也要棉麻一类吧,要是穿化纤料的实在太low了不如不穿。  
  不好看也不便于日常生活
  @圣殿骑士王二楞
13:58:46  @丙子涧下水
11:54:58   圣殿骑士王二楞
23:45:49   @右眼角抽抽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1.我没说清朝以前不缠足,只是程度问题,你认为三寸金莲真的只有三寸?三寸是夸张修辞,形容脚的小而已,难道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真的有三千尺?简直醉了。笋描写脚,我认为应该是指脚的嫩白纤细,尼玛清朝的缠足看起来像笋吗?明明像猪蹄好吗!  2.马皇后脚大被人嘲笑,我实在不懂你拿出这个想说明什么,我之前就说了明朝也缠足,只是缠得纤细而不是残暴得折断脚,明朝很明显尊崇儒学,而儒学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是把脚缠成那样会被士大夫们喷死的谢谢。  3.明末缠足就形成三寸金莲这个论点麻烦你拿出证据,哪本史书上明确记载了?麻烦你拿出证据好吗,至少引用几句话装一下呗?空口胡言谁都会,不要像小孩子吵架一样逼逼一堆却拿不出证据,连自己推理都没有,还是闭嘴吧谢谢。  4.正视历史这句话我还给你,网上多的是明朝女尸图片,总不能说是伪造的吧?还是说她们的脚缠断以后又神奇长回去了?简直醉了,我上面列了那么多实据你特么就一句太长不看忽略过去然后说我瞎BB?  
  @丙子涧下水
11:54:58  @圣殿骑士王二楞
23:45:49  @右眼角抽抽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  @丙子涧下水 58楼
11:57:52  因此我们得到一个铁定的结论:缠足兴盛的时期肯定是非汉族政权时期!  矛头指向了清朝!  我们看到了疑点,接着上面的祖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然后再结合百度百科里三寸金莲词条的描述:"过去的女孩一般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其方法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  -----------------------------  很在理,看完我也羞愧了。对于缠足,我所了解的,只是教课书与口口相传的那些,并未经过自己的论证。所以我在这里道歉,用缠足这一伪传统来讽刺汉服党。
  @右眼角抽抽 8楼
20:05:19  传统嘛,下一步是不是该裹小脚了啊。  -----------------------------  提到传统你就华丽丽的想到裹小脚!!想必穿清装的都没裹过呗?所以,小脚就是汉服必然的附属,呵呵!  看了你好多回复,不敢问你是哪族的,只觉得你不是汉族。  我想和你说,小时候看电视里56个民族56朵花时候,看到那么多美丽各异的民族服装。我困惑过,什么是汉族的传统服装!我问过,我家大人随口说旗袍。现在我当然知道,旗袍不是我们的传统服装,我相信还有很多汉族人,不知道自己的传统服装是什么!我觉得这挺可悲的。作为世界上人数最多历史最久的民族,居然连自己的传统服装都没有,难道不可悲?(别提民族融合,不分彼此。除非有种服装是56个民族统一穿的)简单的讲,让汉族有自己的服装,让汉族自己的民族归属感,让汉族不忘根本。这并不妨碍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吧!
  @丙子涧下水 91楼
18:24:10  1.我没说清朝以前不缠足,只是程度问题,你认为三寸金莲真的只有三寸?三寸是夸张修辞,形容脚的小而已,难道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真的有三千尺?简直醉了。笋描写脚,我认为应该是指脚的嫩白纤细,尼玛清朝的缠足看起来像笋吗?明明像猪蹄好吗!  2.马皇后脚大被人嘲笑,我实在不懂你拿出这个想说明什么,我之前就说了明朝也缠足,只是缠得纤细而不是残暴得折断脚,明朝很明显尊崇儒学,而儒学讲身体发肤受之父......  -----------------------------  你不要拿出自创的证据来咯,俺都是说史料。  马皇后大脚为何被耻笑,因为当初小脚是主流。  你说了半天BB了个啥出来,俺好歹还举证了。  那俺再举证几个。  只有少数明代女尸没有裹脚的。  多数都是有畸形的小脚。  但是什么流行开始于上流社会,民间自然会流行。  在明末,缠足已经非常风行了。张献忠的事情俺说了,可是你选择性失明,那俺来说几样别的。清朝的统治者是反对缠足的,但是没用不说,后来还被汉人给同化了。  定陵知道不?就是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墓。他的正宫孝端显皇后王氏,陪葬的鞋子多大?鞋长12厘米,高底长7厘米,宽5厘米,高4.5厘米。这个鞋子的大小,你真的以为袜子穿紧一点就可以穿进去?  西班牙传教士马丁·德·拉达在万历三年的时候到了中国,他在《中国札记》里面写道:“她们习惯缠足,把所有的脚趾都扭到大脚趾的下面,使脚完全扭曲变形。”  在汉族这么漫长的对妇女的摧残造成的畸形审美之下,只有客家妇女不缠足。甚至到还影响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妇女。  再举几个例子:  《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也是明朝人没错吧?他第一回就写了“罗袜一弯,金莲三寸,是砌坟时破土的锹锄。”这里的三寸,未必是真的指三寸那么点,出土的小脚最小的只有2寸多。古人说3 6 9这些都是虚数,指的就是那残疾的小脚。  有个叫陆粲的,是明嘉靖年间的进士。他在《庚巳编·人妖公案》里面写道:话说明中叶成化年间,有一个人男扮女装,投宿良人家里行奸淫之事。前后十年,奸通良家女子182人,一向无事。最终东窗事发,源自其最后一次投宿民人家中,未及作恶之时,便被人家中女婿入房求奸,结果“手揣无胸乳,摸有肾囊”,于是扭送州府。有司报圣听,判凌迟处死。  明 胡应麟《壅山录》:宋初妇女尚多不缠足者,盖至宋朝而诗词曲剧亡不以此为言,於今而极。 “至足之弓小,今五呎童子,咸知艳羡。”  冯梦龙写的《三言二拍》,也有对小脚的明确描写。  明代《女儿经》中说:“为什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
  有一本书叫《缠足史》,比俺再这里说的写的详细得多,你可以看看。里面有明确地写:“缠足至明代以缠至三寸。”  缠足这个事情,史料丰富得很,东拉西扯的找遮羞布,没用!  你这样和抗日神剧的编剧没啥区别。  BB一堆拿不出证据的是你,你说了半天都没拿出半点证据,多数都是你自己的猜想。  以你的智商我觉得很难和你解释清楚。  所以俺估计俺打这么多字对你来说也是废话,因为已经魔怔了,选择性失明,妥妥儿的没治!
  @圣殿骑士王二楞
20:21:07  @丙子涧下水 91楼
18:24:10   1.我没说清朝以前不缠足,只是程度问题,你认为三寸金莲真的只有三寸?三寸是夸张修辞,形容脚的小而已,难道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真的有三千尺?简直醉了。笋  -----------------------------  你拿明朝宋朝的那些例子来反对我,但是我哪里说明朝宋朝没有缠足了?此处高亮好吗!!!我说几遍了你都装没看见?  我之前那一大段话没有史证?  缠足史是现代人写的,不予评论。  明朝女尸的脚的确是没有像清代那样成粽子状的,有的甚至比现在男人的脚大。哪里有像清朝那样粽子状的麻烦你上图,我一直在说的就是明朝及以前缠足只是把脚缠得纤细并不是像清朝一样折断,最后一次重申了!!!  还有你举的那些例子,描写小脚的我上面已经说过几次了麻烦自己翻,至于那个男扮女装的你拿出来想说明什么?明显凑字数  马皇后被嘲笑脚大不能证明小脚到底有多小,说不定人家42码能不大吗  《利玛窦中国札记》:  “女人身材都很矮小,脚小被认为是一种美的标志。为了造成这种效果,她们从小把脚用布条紧紧地裹住以防止它长大,走起路来会使人觉得她们的脚是被截去了一块。这种裹脚布整个人一生都在裹着。”  哪里说把脚趾往里折了?再者当时汉服是能遮住脚的,马丁真够猥琐的去偷看人家脚。且这本书当时没有出版,后来修改过,有疑点不作史料  不再回复了  
  @丙子涧下水 95楼
09:13:28  你拿明朝宋朝的那些例子来反对我,但是我哪里说明朝宋朝没有缠足了?此处高亮好吗!!!我说几遍了你都装没看见?  我之前那一大段话没有史证?  缠足史是现代人写的,不予评论。  明朝女尸的脚的确是没有像清代那样成粽子状的,有的甚至比现在男人的脚大。哪里有像清朝那样粽子状的麻烦你
,我一直在说的就是明朝及以前缠足只是把脚缠得纤细并不是像清朝一样折断,最后一次重申了!!......  -----------------------------  明代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猜想,可能是中国男人认为妇女“在街上走来走去很不雅观,可能他们有位圣人想到了这个主意,把她们关在家里。”  你是选择性失明还是智商不够用,自己都在引用利玛窦描写缠足的句子,还说没有。  “走起路来会使人觉得她们的脚是被截去了一块。”  如果只是缠小,怎么可能是“看上去被截去了一块?”  上海惊现400岁女尸 明朝老太发髻依然整齐  一个小时后,尸体被冲洗干净。古尸完好无损,只有双脚因缠足明显变形,身体虽已干瘪,但还保有弹性。经过分析,张富强说:“大概60岁出头的年纪,在那个年代应该算是身材比较高大了,像保存这么完整的古尸还是比较少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还可以通过解剖来了解明代人的生存质量、所患疾病等等。”  想要直观的考古证据,我建议你去定陵看看。  男扮女装那个很明显地说明了,当时缠足是女性的一项性特征。  所以说以你的智商我很难和你解释,我不打算回复你了。
  很漂亮,汉服端庄大方,国服应该是这样子  
  穿汉服是踩了某些人的尾巴么,你不穿没人逼你,瞎逼逼啥啊,没读过历史么,华夏之华即是服饰之美~ 现在的西服和我国文化有一毛关系吗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服发带的系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