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想秀与个人梦的关系的主题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设想

阅读:538回复:0
国外学术界对中国梦的研究:主要观点、偏见及启示
复制本文地址#
发布于: 18:45
刘爱武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中国梦内涵的阐释,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热议。对是否存在中国梦、提出中国梦的背景和目的、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的价值和意义、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关系等问题,国际社会一些长期关注中国的学者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其中有些观点带有明显的偏见,容易造成人们对中国梦的误解,有些观点则比较深刻、中肯,对我们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梦这个故事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国际社会;中国梦;问题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4)04-0160-07
【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评析”(12CKS029);2011年度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HB2011QR57)。
【作者简介】 &刘爱武(1979-),男,河北馆陶人,法学博士,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以后,中国梦逐渐成为国内外媒体和舆论关注的一个热点。不仅国内的主流媒体以中国梦为主题进行了大量报道,一些知名国际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家》等报刊杂志也纷纷刊文,对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报道。特别是一些长期关注中国的学者,以独特的视角发表了一些有关中国梦的与国内主流媒体观点不相一致的理解和看法。国际社会对中国梦到底持有怎样的态度?他们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识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又在哪些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梦这个故事必须要首先搞清楚的一个问题。
一、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梦的主要观点
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热议,主要集中于是否存在中国梦、提出中国梦的目的、中国梦的内涵等问题。对于很多长期关注中国,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历史比较了解的专家学者来说,他们对中国梦基本上持一种比较肯定的态度。
(一)对中国梦概念的认同
习近平对中国梦概念的阐释,得到了许多国外专家学者的认同,他们普遍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文明积淀,曾遭遇百年曲折而在当代又展示出蓬勃生机的大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埃及前驻华大使阿拉姆指出:“中国人民有伟大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这个伟大的国家必定有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中国梦。”并且,许多学者也都认可习近平对中国梦概念的阐释,认为中国梦既是民族梦、国家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对此,俄罗斯远东研究所中国政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拉林认为:习近平表达的建设美好生活、提高物质水平的愿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每个人的愿望汇集在一起,就是整个国家的梦想。这种一致,这种和谐,实际上就是“中国梦”。《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的作者、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指出:“国家梦与个人梦是相辅相成的,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众多个人梦想的实现。这一点我们已经可以从中国年轻人对未来积极乐观的态度上感受得到。”而且,在一些国外学者看来,中国梦虽然是一个“梦想”,但因为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和支持,因此并不虚幻,也并不遥远。西班牙加利西亚国际研究所所长、中国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指出,中国梦“包括了现在中国的很多愿望和抱负,这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这是经历几十年长期努力后一个可以达到的东西,现在看起来这个梦想并不远,是可以实现的。”
(二)对中国梦内涵的认识
一些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梦虽然听起来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但却有着非常现实的内容。一些学者在肯定习近平关于中国梦内涵阐释的基础上,还从不同视角对中国梦的内涵做出了更加具体的解读。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斯蒂芬·欧伦斯主要从社会层面分析了中国梦的内涵,认为“中国梦”指的是一个更加繁荣的社会,一个更加富裕的社会,一个更加清洁的社会——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国家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小,人们可以更自由地创办各类企业等等。并且,斯蒂芬·欧伦斯认为,中国梦的内涵应该更加广泛,他指出:“当中国领导人在外面谈论中华民族的复兴时,就应该解释‘中国梦’对其他国家和人民意味着什么。当他们访问非洲的时候,就应将‘中国梦’与让非洲人民脱离贫困联系在一起。当他们访问欧洲的时候,‘中国梦’的部分含义应该是中欧之间可以在文化和经济之间开展更多合作。当他们访问美国的时候,他们需要谈论一个复兴的中国可以为世界带来和平。”也有一些学者把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起来,认为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美国中国问题分析家毕晓普认为,“‘中国梦’的说法‘把民族复兴、改善民生、建设更美好社会等目标,囊括为可以在社会主义之下得到完满实现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对中国长期关注的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则强调,“中国梦”追求的终极目标不仅是经济发展,更是一种振奋人心的精神力量。中国政府需要为民众的幸福生活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时刻倾听民众呼声、回应民众期待,保证民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们认为生活在中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
(三)对中国梦意义的肯定
对于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一些国外学者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一方面,他们认为,对正处于高速发展,而改革又到了关键时期的中国来说,需要一种更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的理念来统领整个社会的发展。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强调,“要认可中国梦潜在的价值与增强民族自我认同、提升国人自信心的重要性。这个时代尤其需要这样的提法,因为这是历史的转折期。”⑧俄罗斯政治研究专家谢尔盖·卢贾宁也指出:在当代中国,对全民族、同时也是对每个人“振兴中国”理念的理解要远比“社会主义”(甚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框架更为宽泛,因此在现阶段也更加能够凝聚人心。另一方面,学者们也认为,中国梦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意义。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同时指出,人类发展已经到了政治、经济、生态思维基本范式需要转移或相关认识论进行裂变式更新的时候了。虽然我们并不坚持认为中国梦可以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梦至少可以为这种转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谢尔盖·卢贾宁则指出,“中国梦中包含三个关键元素:和平、发展和合作,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希望(梦想),也给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带来希望(梦想)。”另外,胡里奥·里奥斯从心理学视角出发,认为中国梦的提出,表明中国已经走出了历史的阴影,他指出:“中国梦的提出,表明近代历史曾经带给中国的创伤已经愈合,中国因为自己在现代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更加自信。”
(四)对中国梦与美国梦关系的阐释
谈到中国梦,人们总是不可避免地会联系到美国梦,一些国外学者也对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客观的阐释。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梦的确不同于美国梦,在很多方面,中国梦的提出是对美国梦的挑战,但同时他们也认为,中国梦与美国梦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认为,总的来说,中国梦一方面能够让人想起美国梦,而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它是一个与之相反的梦。二者应避免陷入一种二元的、对抗的逻辑中。他认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把中国梦与美国梦对立起来是错误的。他指出:当前中国仍然有一些人相信中国未来的道路需要总体上拒绝西方,有些人不相信西方的任何事物,这无疑是愚昧的并且是自我毁灭性的。也有学者把中国梦与美国梦进行比较,认为相对于个人主义的美国梦来说,中国梦是一个更加复杂,内涵更为广泛的概念。胡里奥·里奥斯指出:“美国梦属于个人的梦,就是名、权、钱。而中国提出的梦是不一样的梦,它集中了亿万中国人的期待和向往。它提出的是集体的努力,其目标囊括方方面面,是一个内容丰富、广泛、复杂的概念。”客观而言,基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条件而形成的中国梦和美国梦,确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拥有属于各自的内涵。要理解中国梦与美国梦,必须联系这两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当然,对于在同一个时代能够共存的中国梦和美国梦而言,二者也必然存在某些相通之处。
二、国外学者对中国梦的误解与偏见
虽然许多国外学者对中国梦持有肯定和积极的态度,但也有一些学者对中国梦的认识存在种种偏见和误解。
(一)片面地认为中国梦不过是一个宣传口号
国际社会一些人认为,中国梦仅仅是一个宣传口号,而并非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梦想。他们认为,虽然中国梦这个概念在中国妇孺皆知,但中国梦却只是停留在一个宣传口号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进入人们的内心和大脑,因此并不存在一个所谓深入中国人内心,并引领他们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中国梦。泰晤士报北京办事处负责人利奥·刘易斯撰文指出,自习近平阐释中国梦的概念以后,中国梦就像此前中国所提出的其他宣传口号一样,开始充斥于中国城市乡村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从人民日报到地方报纸,从大学专题讲座到小学生课堂,从大城市的巨幅广告牌到乡村社区居民宣传栏,到处都在讲述中国梦,中国梦就像是一个由官方主导的,经过精心策划的强力宣传口号(heavy-handed slogan)。他认为,每一个新的中国领导人都希望把他们的执政理念浓缩为一个词语,以引起人们的共鸣,中国梦就是习近平当选中共总书记以来提出的这样一个口号!《经济学家》杂志日一篇题为“习近平的愿景:追逐中国梦”的文章也多次把中国梦称作是一个宣传口号。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内容上来看,中国梦这个概念非常模糊和空洞,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内涵,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事实上它就是一个宣传口号,并不能成为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利奥·刘易斯指出:“同他的前任一样,习近平提出这个口号,不过是为了保持中国的增长和统一。中国梦与实事求是、‘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一样,模糊不清,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艾普尔鲍曼也认为:“中国梦可能最终被证实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因为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怎么实现它等,这些问题都并不清楚。”在他们看来,尽管中国梦的宣传无处不在,但是,中国梦并没有进入人们的内心和大脑,因为就算当人们被迫去听关于中国梦的讲座时,人们的目光却更多地集中在自己的苹果手机上。在这些国外学者看来,中国梦这个词之所以在中国很流行,不是因为他的内涵,而只是因为提出这个概念的人是中共新当选的总书记习近平。正因为这样,尽管他的概念很模糊,大家也都乐意谈。
还有一些观点认为,中国梦并非真正的中国人的梦。著名的天主教自由派杂志《美国》一篇文章指出,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不一样的,在拥有13亿人的中国,会有13亿个不同版本的中国梦。在一些西方人士看来,在当前这样一个如此多元化的时代,根本不可能存在像习近平阐释的中国梦那样一个如此强调集体主义的梦想。所以,中国梦只是一个宣传口号,这个口号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定义中国个人与国家和经济的关系,以更好地获得中国普通民众和新兴中产阶级的支持。或者说是通过鼓舞民众并给他们以希望,以恢复共产党的权威,加强对国家和社会的控制。以上这些观点明显地透露出一些西方自由主义人士对中国的习惯偏见,他们总是强调个人主义至上,否定集体主义的价值,忽视集体主义在历史上对中国人民的重要影响,以及集体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把中国梦仅仅看作是一个宣传口号,无疑大大降低了中国梦的地位,削弱了中国梦的意义,是对中国梦肤浅和片面的认识。对于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梦的这种错误认识,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明确表示,“中国梦不是政治口号,勾画出了一个完全可以实现的愿景。它是中国各行各业人士的心愿,符合中国对内对外政策的需要,从形式到内容都深入人心。”
(二)错误地将中国梦看成是一个新的威胁
自习近平阐释中国梦的内涵以后,中国梦就被国际社会一些人看作是对西方世界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威胁。虽然在一些人看来,中国梦更像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内涵,但他们依然认为,中国梦概念的提出本身就可以看作是对西方世界的威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不同版本的“中国威胁论”随之出炉。一些西方人士认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选择的是一条与西方在根本上对立的发展道路,中国的成功是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所要构建的普世价值体系的背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越是成功,这种威胁就越大。在一些人看来,虽然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当代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此前中国一直保持一个较低的姿态,一直奉行韬光养晦策略,总是刻意回避中国的发展给西方世界的威胁。中国的官方媒体之所以回避使用“中国崛起”,而总是强调“和平发展”,就是要避免对西方世界带来刺激。就连几年前很多国外学者提出的“中国模式”的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因为这个原因没有被中国政府所接受。而如今,在这样一个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习近平在履新之后高调提出中国梦,无异于是向世界公开宣布,中国要向一直以来处在引领地位的西方价值进行挑战。
也有一些人认为,习近平的中国梦蕴涵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味道,这是中国领导人在发现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失灵以后,找到的一个能够凝聚人心,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新的工具。习近平的中国梦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并奉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日一期的封面文章指出,中国梦看上去既包括一些美国梦式的愿景,这是应该受到欢迎的,但它还包含着一些民族主义和重新包装过的威权主义的味道,而这是令人感到忧虑的。在一些人看来,中国梦虽然并不具备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但却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意味,这使得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来说变成一个威胁。没有人担心中国成长为一个自信从容的大国,但如果中国从一个殖民主义的受害国转变为一个摩拳擦掌并准备清算日本的强权国家,将会给区域,包括中国自身造成极大的伤害。
(三)简单地将中国梦等同于“宪政梦”
自习近平阐释中国梦的内涵之后,国际社会也对中国梦的内涵究竟应该是什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不仅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期待,也可以看作是国际社会的中国梦。
《华盛顿邮报》一篇题为“中国梦”的文章指出,虽然中国梦的内涵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这个梦要想实现,必须建立在“宪政”的基础之上。文章指出,没有一个国家会因为他的公民因为缺少法律的保护而生活在恐怖之中,能够赢得一个大国的尊严。也没有一个国家会因为一个口号而实现真正的复兴,除非这一口号建立在法治的原则基础之上。作者在文中还指出,习近平的“中国梦”暗示了三种可能性。一是继续改革开放以后三十多年的繁荣,使中国人民由贫困进入中产阶级。二是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反对普遍存在的腐败和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的运动。三是着力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特别是周边地区的影响力。而实现以上这三个复兴目标的途径,只能是宪政和法治。作者认为,斯大林、朴正熙的专制统治确实帮助自己的国家实现了从绝对贫穷到中等水平工业化的转变,但难以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难逃中等收入陷阱,而这也是中国正面临的问题。因此,独立的司法,相对于党内的纪律处分以及反腐运动,更能有效地遏制腐败。但现在,还没有证据显示习近平有朝着宪政主义的方向前进。《经济学家》杂志一篇文章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人民幸福以及中国真正的复兴需要打破专制权力,只有宪法的权力大于党的权力时,腐败和滥用权力等问题才能在根本上得到遏制。
这个所谓的宪政梦,事实上也是一些西方人士头脑中真正的中国梦,他们的梦想就是要中国实现所谓的“宪政”。事实上,中国既有宪法,也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一些西方人士看来,中国依然不能算作是一个法治社会。究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们认为,在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宪法并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而只是专制独裁的遮羞布而已。在他们看来,中国只有实行多党制,搞西方的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选举政治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实行宪政,成为一个民主国家。这种看法,是西方社会长期以来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中国的结果,也是其民主霸权思维的突出表现。冷战结束以后,西方世界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向非西方世界输出其民主模式的可能,把中国梦打造成宪政梦,自然被西方世界认为是不能放过的一个重要机会。
三、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梦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热议,有助于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了解,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又容易造成人们对中国梦的误解。
(一)过分强调中国梦概念的现实针对性
许多国外学者和媒体在谈到中国梦的时候,都习惯于认为是习近平首先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不能否认的是,在习近平阐释中国梦的内涵以前,中国梦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但事实是,中国梦这个概念,正像习近平自己所说的那样,在他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阐释中国梦的内涵之前,中国梦已经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中国梦在国外媒体也早巳不再是一个新概念。
日,《纽约时报》就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需要自己的梦”的文章。文章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这样指出:“习近平将会从上届政府接过两方面不同的挑战。一方面,继续巩固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同时还要使民众更加信服共产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处理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收入差距拉大、大量人口往城市迁徙、城市污染严重、环境破坏等。解决这一切的唯一途径就是创造一个中国梦,一个让人们对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充满期待的中国梦。”此前的2011年12月,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特约编辑克里斯蒂娜·拉尔森在该杂志发表了题为“中国梦的终结”的文章。作者列举了最近几年在中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些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的例子,以说明在当代中国,关系与身份地位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在当前的中国,依靠个人的努力,很难再达到自己的目的,改变自己的境遇。所以,她认为中国人不再有梦想,因为靠个人的努力根本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2012年5月,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国社会政策专家杰拉德·莱莫斯名为“中国梦的结束:为什么中国人害怕未来”的专著。作者通过对一些中国人的采访,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破碎的社会,中国人充满了失意、愤怒、悲伤以及对生存环境的担忧,作者还分析了这些社会问题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威胁,认为中国不再有梦。再往前追溯,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南太平洋版)刊发了一篇名为“中国梦”的文章,主要是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开放,中国人终于可以购买到属于自己的房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在中国国内,有关中国梦的著作也早已出版,、2011年《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出版了她的“中国梦”系列丛书,并被翻译成英文出版。2010年刘明福出版了名为“中国梦”的专著,2011年周天勇出版了“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等著作。
所以,中国梦这个概念,既不是习近平创造的,也不是习近平首先提出来的。习近平阐释中国梦的内涵,更像是一种对国内外关于中国梦这一热点问题的回应。而西方学者和媒体强调是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有些确实可能是无心之举,有些则是在有意无意地强调中国梦可能带来的威胁,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主动提出了中国梦,是中国要表现自信,甚至是要挑战以美国梦为代表的价值原则。
(二)简单地将中国梦与美国梦对立起来或等同起来
在习近平阐释中国梦的概念以后,一些国外学者和媒体就开始刻意地把中国梦和美国梦联系起来,甚至从对立的角度来阐述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关系,认为中国梦流行的结果就是美国梦的破灭或瓦解。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日一篇名为“为什么习近平版的中国梦不能与美国梦共存”的文章指出,中国梦与美国梦共同影响着世界的未来,但中国梦与美国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版本的梦想,二者在根本上不相兼容,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给世界带来一个噩梦。作者指出,中国梦就是要把中国变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变成一个在国际体系中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而这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作者虽然在文中指出,中国尽管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特别是在自由民主方面与美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中国梦是很脆弱的,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支持。但是,作者在最后还是强调,美国必须要强化对美国梦的宣传,扩大美国梦的影响,以抵消中国梦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未来的威胁。把中国梦和美国梦对立起来,实际上还是要宣传中国威胁论,只不过与传统的威胁不同的是,中国梦直接威胁到了美国的价值观念,而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的价值观的威胁,才是真正的威胁。
除了把中国梦和美国梦对立起来,也有一些人认为,其实中国梦和美国梦是同一个梦。2011年4月,《环球时报》就发表了有关中国梦与美国梦的讨论文章。一位在中国读书的美国学生提出“中国梦和美国梦殊途同归。”他指出,“从最初的追求自由到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再到成为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美国梦和中国梦实质上殊途同归。”在一些西方人士看来,美国梦应该是每一个人的梦,不管这个人来自哪个国家,属于哪一个人种,因为美国梦代表了整个人类的价值追求。他们认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将会产生越来越多具有西方思想意识的中产阶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追求实现美国梦。但是,我们认为,建立在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基础之上的中国梦,不会像美国梦那样只是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和个人的“自由发展”那样简单,中国梦要比美国梦内涵丰富的多。对于一些西方学者提出的中国梦对美国梦的威胁,我们认为,中国梦对美国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的梦想确实是一个挑战,但对美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们追求自由富裕生活的梦想而言,中国梦则带来了机会,创造了条件。
(三)脱离中国实际,仅仅从自己的视角和立场出发理解中国梦
脱离中国实际谈中国问题,是一些西方学者的习惯性思维,也是常犯的一个错误,在中国梦这个问题上,一些西方学者同样没有能够摆脱这一窠臼,真正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去分析和思考中国梦。
一些西方学者和媒体总是先人为主地从自己的视角来看待中国梦。虽然《经济学家》杂志一篇文章指出,就像个人有梦一样,一个国家也应该有自己的梦,但是,在他们看来,一个国家的梦想不是由政府和政党来定义的,美国梦就是由电影导演、作家等等来定义的。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习近平和中国共产党根本就没有资格提出中国梦。而且,在他们看来,13亿中国人早就有了自己的梦,当然这个梦也并非习近平所强调的国家繁荣富强梦。@客观来说,一个国家的梦想,是不可能由一个政党或政治领袖来定义的,一个国家的梦想,应该是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人的梦想,而且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而事实上习近平也没有去定义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来就是自1840年以来所有中国人的共同的梦想。正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屈辱的历史,刺激了一代代中国人产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林则徐、魏源到孙中山、毛泽东等等,无论他们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坚持了什么样的理念,他们心中却有着同样的一个梦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些西方学者之所以不理解中国梦,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保家卫国、艰苦奋斗的历史。西方的个人主义强调,国就是国,家就是家,甚至在有些时候把家和国对立起来,而中国人则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更强调集体主义。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每一个中国人,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国家的富强,就不可能有人民的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在保家卫国的斗争中逐步树立起来的。盖洛普咨询公司2004年曾经对中国全国范围内3600名成年人就未来生活的希望进行过一次开放式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未来的期望就是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下实现国家的发展,并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而没有民众谈到什么“宪政梦”。其实,就宪政梦来说,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已经不止一次地做过了,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并非是中国不可以确立宪法,而是没有能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法治道路。国外学者对中国梦的分析还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把“中国梦”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同起来,认为中国梦代表了未来十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而事实上,中国梦只是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想,并没有什么其他特殊的内涵,更不能代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中国梦与执政理念是两个层次的问题。
四、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梦这个故事
随着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备受世界瞩目,中国梦内涵的阐释自然也不例外。讲好中国梦这个故事,让世界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梦,让世界接受中国梦,深刻影响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阐释中国梦以后,国际社会对中国梦保持着持续的关注。但是,这些有关中国梦的分析和观点却与中国梦的真正内涵相距甚远,非常不利于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理解,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我们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梦这个故事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第一,避免把中国梦庸俗化。在习近平阐释中国梦的内涵以后,中国梦的概念呈现一种庸俗化的趋势,并因此被很多西方学者看作是一个空洞的宣传口号。在学校、社区,包括高速公路两边的广告牌等宣传中国梦,让中国梦更加深入人心,原本无可厚非,但中国各类媒体上到处都充斥着小学生、农民工等各类群体谈论中国梦的内容,甚至连监狱的犯罪分子都在谈中国梦,就不能不让人感觉,宣传的味道过浓。并且,在当前中国,任何事情都会和中国梦联系起来,也间接地把中国梦庸俗化了。事实上,中国梦应该是一个严肃的话题,美籍华人王海伦这样指出,“中国没有‘中国梦’。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危机。这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电脑没有软件,航海没有指南。”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载了自近代以来一百多年无数中国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梦想,并且也有无数的中国人为之付出了艰苦的奋斗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中国梦,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的层面上,而应该注重从历史与现实的分析中向整个世界阐释好中国梦。
第二,进一步明确中国梦的内涵。在习近平阐释中国梦的内涵以后,国际社会之所以对中国梦如此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习近平把中国梦的内涵阐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上的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帝国,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使中国重回此前的帝国时代,这不能不引起西方社会的普遍关注甚至警觉。而实际上,习近平所说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要号召全体中国人民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并非是要中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更不是要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所以,我们应该向国际社会讲清楚,对一直强调个人主义传统的美国和西方世界来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这样更强调集体主义的“梦”,是难以接受的。而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里,人民的幸福总是和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是统一在一起的。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一个必然结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中国曾经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大国,但中国从来没有为了扩张而发起对别国的侵略战争,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没有霸权和扩张的基因,爱好和平,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选择。因此,世界没有必要担心中国的复兴,也没有必要把中国梦视作一个威胁。中国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世界大国,只会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正如俄塔社北京分社社长安德烈·基里洛夫所言,“我相信,对于我的国家来说,拥有一个繁荣、稳定和友好的邻邦是最好的事情。这样一个中国,对于整个世界的意义也是如此。”
第三,讲清楚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强调中国梦,也就是习近平阐释中国梦的背景。中国梦之所以在国际社会引起如此高度的关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梦提出的时机。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而复兴之路展览的内容恰恰是中国近代以来所遭受的屈辱的历史。选择在这样一个时刻阐释中国梦的内涵,一方面如前所述,是对国内外热议中国梦的一个回应,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更好地凝聚全体中国人民的意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当代中国社会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因此必须要树立一个能够凝聚全体中国人民意志,代表全体中国人民愿望的一个新的理想信念,这个新的理想信念就是中国梦。而之所以选择现在强调中国梦,是因为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还从来没有如此地接近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奠定了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第二个历史任务找到了一条现实途径,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就在不远的将来。因此,在这样一个时候提出中国梦,以凝聚人心,积聚力量,为早日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无可厚非。
[责任编辑 王建国]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注明来源于学术猫[],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或者&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梦想秀第九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