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重阳李煜上下阙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玉海读书会上聊李煜
【水中天按:本来我用手机录了音,准备直接把音频发到论坛上。可是手机录得不是很清楚,再说中间又有好几个电话打进来中断了录音,导致有些地方残缺不全,我只好用文字来个大概的总结。以下就是我根据采桑子所讲总结的内容。】
李煜自然不用介绍,曾有人说李煜“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我不能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恰恰因为集绝代才子和薄命君王于一体,才成就了后来的千古词帝。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从来没想过要做皇帝的李煜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我认为,李煜即使不能算好皇帝,至少也不是个坏皇帝。他也想有所作为,他也曾励精图治过,但天下大势如此,南唐的灭亡其实早已被注定了,“即使让李世民来当这个皇帝来无能为力”。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曾对李煜有三条评价,第一条是“词至后主而感慨遂深眼界始大,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之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对此,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李煜之前的词比如“花间词”,虽然被称为“淫词艳曲”,实际上也是包含了很多人生的感慨的。比如温庭筠【菩萨蛮】里“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一句,正是借少妇无人欣赏之寂寞无聊,来寄托自己一生不得志的感慨,承袭了自屈原以来中国诗词“以美人喻君子”的传统。而冯延巳更是从“伶工之词”到“士大夫词”的重要过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冯延巳在文学史上的作用比李煜大得多。所以,我认为王国维第一句话如改成“词至李后主感慨更深”似乎更妥当一些。另外王国维其实也误解了周介存。周说李后主“粗服乱头”,其实并不是在贬低他。而是赞扬他不事雕琢浑然天成,所谓“粗服乱头不掩国色”是也。
王国维的第二条评价:“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对此我也有不同见解。自古“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人数不胜数,只有同时具备了敏感的赤子之心和天才之笔,才能写出这样好的作品来。说到赤子之心,我们拿赵佶和李煜相比,二人同是亡国之君,又同为才子,但作品却有大小高下之分。赵佶【燕山亭】中的“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和李煜【相见欢】中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两首同写落花,又同在亡国被囚之时,赵佶着意铺排,远不如后主脱口而出,一片赤诚天真。而且后主这三句,虽然明白如话,意思却层层转深,功力见于无形之中。
这又对上了王国维的第三条评价:“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生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王国维此话,有人说他赞誉太过,其实是没明白王氏话中之意。比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句,后主所写的痛苦悲哀,在他自己,可能是亡国之恨,也可能是思乡之愁,我们每个人都各有各的痛苦哀愁,不一定跟李煜一样,但每个人却都能在他的词中找到共鸣,因为李煜这首词中是概而言之,并未特指。所以,王国维比喻的意思,不是说李煜真的能像释迦基督一样担负起我们的罪恶,而是说他一个人把众生的悲哀都写出来了。对比韦庄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时间、地点、人物,俱已坐实,能让我们感动,却不大容易引起我们共鸣。
李煜前期词和后期词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前期词写得比较清楚,是哪件事就写哪件事,后期亡国被囚后,则往往概括总结起来说。比如那首最有名也是大家最熟悉的【虞美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局限于任何东西。而“何时了”与“往事知多少”,“又东风”与“不堪回首”,“雕栏玉砌”与“朱颜改”,通过永恒与短暂的反复对比,传达出人生无常的无尽感慨,真可谓“宇宙长存人生无奈”。像这种人生的感慨,在诗里很多,最早如古诗十九首,最有名的如《春江花月夜》中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但在词中出现,应该说还是第一次。李煜使词脱离了只能在酒席歌宴之间“聊佐清欢”的地位,真正从伶工之词变成了士大夫之词。
我们再来看李煜跟其他一些词家对比。首先看李煜与晏殊,主观词和客观词的对比。晏殊与李煜性情不同,经历不同,写的词也有很大不同。晏殊的词作总是有理性的反省与节制。比如【蝶恋花】,从“槛菊愁烟兰泣露”到“望尽天涯路”,对远人的思念可以说是尽矣,而接下来的“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则明显可以看出某种反省与节制。再比如那首最有名的【浣溪纱】,虽然“无可奈何花落去”,毕竟“似曾相逢燕归来”,也很理性与节制。而李煜则不同。前期的【木兰花】,“笙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醉拍阑干情味切”。从早上宴饮直到深夜,还要“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总是这般尽情挥洒,毫不节制。后期李煜特别喜欢写梦,因为只有在梦里,他才能寻找到一丝丝安慰。【浪淘沙】“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就是写梦。而“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你说亡国之后,你怎么能写这种词呢?可见仍然一片赤子之心,不吐不快,毫无机心。有人说正是这句“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让宋太宗起了杀机。李煜被“牵机毒”毒死,死状十分凄惨。如果他能像刘禅一样说“此间乐不思蜀”,或许可以保全性命吧?
李煜是世人公认的婉约大家。我个人很反感把词分作豪放婉约的做法。因为在大家公认的几个早期婉约大家如李煜、柳永等人的作品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都可以视作后来豪放派的滥觞。即使人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也照样有“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之句。所以豪放婉约的说法,未免显得一刀切过于简单。
那么李煜词和柳永词,当然是很大区别的。中国古代文学有“伤春悲秋”的传统,而“秋士易感”正是柳永的典型特色。王国维说词到后主眼界始大,我认为到范仲淹边塞词眼界更大,到柳永又更大。柳永是北宋第一个全力写词的作家,他对词的题材拓展,是非常大的。柳永一生也是非常不幸的,所谓“奉旨填词”,“忍将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直到52岁,才更名考中进士。据说一次柳永拜谒晏殊,希望得到提携。晏殊问:“贤俊作曲子吗?”柳永答:“只如相公亦作曲子。”晏殊却说:“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闲拈伴伊坐’。”&柳永一生潦倒,据说死后无人安葬,由众多歌妓凑钱葬之。在文学史上,柳永的地位当比李煜更高。叶嘉莹先生说,他的对词的贡献主要有三点:创意、创调、创法。柳永之前词人写的基本都是小令,到柳永始创长调,“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而柳永不如李煜的地方,是柳永一生词风变化不大,几乎都是“杨柳岸晓风残月”式的离愁别绪,不像李煜后期词风大变,转向故国之愁人生之愁,这也是李煜和柳永的本质区别。
最后说到李煜与李清照的对比。李清照和李煜其实有太多的相似之处,都有早期词风和晚期词风的较大变化,都有太多的国恨家愁。最大的区别就是:李煜直抒胸臆,李清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红藕香残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等,都是与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式的直抒胸臆有很大不同的。
【采桑子按语】
&&&&读书会结束后,水哥要我自己整理讲稿,我想都没想就直接回绝了。一来,觉得没意思,答应了讲,本已经是出丑,讲了更丑,再整理,就是丑上加丑!二来,实在太忙。没想到,水哥在百忙中帮我整理。感谢二字,实难概括,不说也罢。完了之后,还发我看,看完,我觉得有必要在后面加几点说明。
一,说句套话:感谢大家的捧场——现场听了的朋友于此整体稿跳过为好。前后讲述一小时二十分,语速快,再加上这个半道出家的语文老师普通话也不行,难免让大家听着累。
二,关于李煜,百家讲坛的赵晓岚教授主讲过,前后我看过两回,为这次读书会,我重新看过一回。赵先生多讲历史,不讲词的欣赏。我在讲的过程中多讲词的赏析,少讲历史。讲词的赏析,重点赏析了李煜的几首词,都是大家熟悉的。并对比欣赏。在对比欣赏的过程中,也就重点赏析了温庭筠、晏殊、柳永、李清照、赵佶等大家的代表词,赏析了细节,整理稿件中只是大概。另,水哥整理的讲稿中很多原词没有整理出来,我讲时有课件,投影大屏幕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出来对比看。
三,由于水哥是录音,他已说过,中间有“短路”,难免不全,于读者,则希望体谅,于我,则只有感谢;再者,我也有讲述不到位之处,很多地方没办法展开讲,比如柳永为什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李煜要高,我有想法,但没时间展开讲。所以,请大家凑合着看。
四,为讲李煜,参考书籍十本以上,李煜全集都买两版本,读完的有关文字资料300万字以上。应该说比较充分。再,星期六上午上完课,中午从乐清赶回瑞安,开讲。不图什么,往小说,自己喜欢;往大说,希望读书会越办越好,读书人越来越多!这一点算是祝福读书会的同时,也顺带着“表扬”自己!再次感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李煜诗词鉴赏之采桑子病中书事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李煜诗词鉴赏之采桑子病中书事等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李煜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一​首​诗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77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部分诗词没有注释,我们正在完善,请谅解!)
【其他作品赏析】()
关于我们|用户服务|合作联系|网站导航|网络广告服务|
备案号:沪ICP备号
www.8d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采桑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