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诸葛亮小传作文400字300到400字

01:21:26作者:弓长无邪整理文章来源:发布者:阅读次数:
& & &鲁迅(),本名周树人,原名樟寿,字豫才、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后人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日,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府城内东昌坊口(今属绍兴市越城区)的一个书香门第,名为周樟寿。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在北京任官员。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鲁瑞。
& & &1892年,11岁的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的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
& & 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于是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宜也重病在床。
& & 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家乡的三味书屋,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并改名为周树人。
& & 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与陈衡恪结交。1901年毕业。
& & 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改制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现代医学。鲁迅选择学习现代医学,是因为父亲的病故造成他对中医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他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在仙台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
& & 1906年3月,尊母命回国与朱安结婚。数日后鲁迅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
& & 1907年曾拟创办杂志《新生》,因经费问题未能如愿。1908年师从章太炎,加入光复会,并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译了一些东欧和俄国的短篇小说,就是著名的《域外小说集》,不过销量只有数十册。
& & 1909年,28岁的鲁迅从日本回到中国,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绍兴师范学校(今绍兴文理学院)校长等职务。
& & 1911年,写出第一篇小说《怀旧》(文言文写作)。
& & 1912年,31岁的鲁迅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工作,袁世凯做大总统后,随政府搬到北京,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1科科长、教育部佥事。这时,他经历一段思想苦闷时期,沉迷于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编谢承《后汉书》、《嵇康集》。后受钱玄同影响,重新投身新文化运动,并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和北京大学讲师(蔡元培校长定规兼任教员都以讲师聘用)。
& & 1918年,37岁的周树人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中国杂志《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 & 1921年12月,他生动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 & 1924年,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创办同人周刊《语丝》。
& & 19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访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鲁迅与泰戈尔会见且合照。当时中国文坛对于泰戈尔访华的评价趋于两极化,鲁迅将其访华评价为&做了一瓶香水&。
& & 1926年,&三 &&一八&惨案爆发后,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抗议三&一八惨案,被北洋政府通缉,于是南下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
& & 日,46岁的鲁迅离开厦门,18日抵达广州,19日晨在孙伏园、许广平的陪伴下&移入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并与自己29岁的学生许广平同居。 2月18、19日,赴香港在上环基督教青年会礼堂举行两场题为&无声的中国&及&老调子已经唱完&的演讲。
& & 1927年10月,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达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保护他写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
& & 1930年起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鲁迅与左联领导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因而有人认为他是自由作家。
& & 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翻译、介绍外国的进步文学作品。
& & 鲁迅在上海期间,和宋庆龄、陈赓有交往。鲁迅所主持的文学团体和郭沫若、郁达夫主持的文学团体有矛盾。鲁迅扶植奖掖文学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萧军、萧红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张春桥进行过论战。
& & 自1931年起,鲁迅大力倡导木刻版画,由此开始了中国创作版画的历史。
& &日清晨五点二十五分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去世,年55岁。葬于上海虹桥万国公墓。在上海为他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民众代表在其灵柩上覆盖写有&民族魂&的白旗。鲁迅的小传怎么写?_好搜问答
|注册&您有新任务,
鲁迅的小传怎么写?
被浏览468次
顺便写一些资料
采纳率:49%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
命家鲁迅的名言,也是他自己一生的写照。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
25日诞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898年,他到南京考入江
南水师学堂,他在这里接受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英国生物
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1902年被选派到日本留学,在东京
弘文学院学习日文并和一些革命者章太炎、陶成章、秋瑾、徐
锡麟等人接触,加入了光复会,后来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当时,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民
主革命浪潮汹涌澎湃。有一次在上细菌课时,从电影上看到
一个替俄军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兵抓住枪毙,而围观的
中国人无动于衷,他深受刺激,觉得学医并不要紧,因为如
果思想不觉悟,体格再健壮也无济于事。并认为,能改变人
的精神状态的,只有文学。他于是放弃医学,而改行从事文
1909年夏天,鲁迅回国,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
教,后来又回故乡绍兴中学堂任教兼任监学(教务主任)。辛
亥革命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他应蔡元培的邀请到
教育部任职,后来又随教育部迁往北京,升任教育部佥事。辛
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后,国内形势越来越坏,鲁迅内
心十分苦闷。
1918年,他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第一
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人吃人的
本质。这是文学革命的第一声春雷。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鲁迅站到斗争的前
列,先后写出了包括《阿Q正传》在内的十多篇小说,反映
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的广阔画面,激励了千百
1920年以后,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任教授,同时研究古典文学,把讲稿整理成《中国小说史
略》出版。这时期,他写了许多富有战斗性的杂感和论文,在
《新青年》上发表,并且从事翻译工作,支持青年的文艺创作
活动,成为进步青年所爱戴的老师。
五四运动后,革命的中心逐渐转移到南方,鲁迅感到北
方文化界的寂寞和荒凉。1926年8月,他因支持学生爱国运
动,被反动当局通缉,便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因不
满厦门大学的现状,1927年1月,又前往当时革命的中心广
州,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不久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两天后,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也大肆
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鲁迅在白色恐怖中坚持战斗,严
酷的阶级斗争教育了他,使他从过去信奉的“进化论”,转变
成信奉“阶级论”。
1927年10月,鲁迅到上海,和许广平结婚,并开始了他
一生中最光辉的战斗历程。这时期,他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并
翻译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斗争中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
者,为了团结革命文学阵营,日又和其他革命
的文艺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和
宋庆龄、蔡元培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为保卫人民
的权利,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无理拘捕革命人民,进行顽强的
斗争。他不断变换笔名,发表了大量杂文,用迂回的战术和
敌人进行斗争。
从1931年到1934年,鲁迅同瞿秋白同志在交往中建立
了深厚的友谊,他冒着生命危险掩护这位著名的共产党的领
导人,并和瞿秋白同志共同撰写了许多战斗杂文。1935年10
月,当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时,鲁迅受到
极大鼓舞,秘密发电报去祝贺。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他用杂
文作为投向敌人的匕首和投枪,戳穿了敌人各种鬼蜮伎俩,战
胜了明里暗里的敌人。在斗争中他越战越勇,直到生命的最
日鲁迅因病在上海与世长辞。
鲁迅在一生中,对我国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
领导和支持过“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团体;主编了
《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奔流》、《萌芽》、《译
文》等文艺刊物;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艺作品;介绍国内外
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
地继承祖国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
要》;整理了《嵇康集》、辑录了《会稽郡故事杂集》、《古小
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他的遗著在新
中国成立后,分别编为《鲁迅全集》、《鲁迅译文集》、《鲁迅
书信集》、《鲁迅日记》等共二十多卷。
鲁迅给祖国和人民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精神遗产,不愧
为伟大的民族魂。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分享到:
下面是答答童鞋给您的小建议,您看靠谱吗?初来乍到,弄错了您不要生气哦(*^__^*)答答小贴士
等您帮助的附近的朋友换一换
大家都在搜好搜APP下载好搜摸字APP 随时随地随心搜索 用好搜, 特顺手!
第9天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生命的彼岸。知道了鲁迅小传的感想_百度知道
鲁迅小传的感想
提问者采纳
带着一种好奇和探究的心理我开始阅读鲁迅,一个伟大寻求着的心声,读到了鲁迅的思想,情感,知识,态度,言行。了解了鲁迅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对人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反省,更认识到鲁迅外冷内热的热烈情怀,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挚爱。正因为对人生刻骨铭心的爱,才有了对戕害人生的言行的痛彻骨髓的恨,才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写照, 人的生命是这样的珍贵,我们的人生如果用一种健康科学的态度和思想来经营和维持的话,我们本来可以过的更加幸福和快乐。社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社会功能的不正常,导致社会家庭生活的不科学不健康,谁之过?社会管理者的责任,当然也有我们自己的责任。因为我们没有充分争取和使用我们手中的权力,缺乏对利益保护的追求认识和理解。民主与科学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锐利武器,经过流血牺牲换来的宝贵财富却让我们弃之如敝履,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吗?一个缺乏有机统一组织的社会系统是不可能完全表现他的生命的丰富和生动的,一个健康的生命机体,有完善的系统组织,保证了功能的健全和活动的珐偿粹锻诔蹬达拳惮哗正常,实现了生命的完美展现,这才是可喜可贺的人生历史。 鲁迅先生为构建新型的国民思想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和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样做了一个彻底的坚定革命战士。我们却自陷在物欲横流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这是多么悲哀的事!痛心疾首之余,仍然不想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那是我一生的追求,为了人生的幸福,必须像鲁迅先生一样做“韧”的努力和奋斗。周围的人们还会沉迷在现有的唯利是图的圈子里用异样的眼神看人,但在我的好友中已经有人觉醒,趁着黎明前黑暗的掩护悄悄地向着光明的方向轻装前进了。我要抓紧时间学习,去追赶前面奔跑的人们--------像鲁迅一样,做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灵台无计逃神矢,我以我血荐轩辕
提问者评价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来自:作业帮
其他类似问题
鲁迅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鲁迅写200字以内小传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为鲁迅写200字以内小传
为鲁迅写200字以内小传
1934年,国民党北平市长衰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鲁迅先生听到这件事,对几个青年朋友说:“男女不准同学、同泳,那男女一同呼吸空气,淆乱乾坤,岂非比同学同泳更严重! 袁良市长不如索性再下一道命令,今后男女出门,各戴一个防毒面具。既免空气流通,又不抛头露面。这样;每个都是,喏!喏! ……” 说着,鲁迅先生把头微微后仰,用手模拟着防毒面具的管子…… 大家被鲁迅先生的言谈动作逗得哈哈大笑。1934年,《人世间》杂志开辟了“作家访问记”的专栏,并配合刊出接受采访的作家的肖像。该杂志的编辑写信给鲁迅,要求应允前去采访,并以书房为背景拍一张照片,再拍一张鲁迅与许广平、周海婴的合照。鲁迅写了一封十分幽默的信予以拒绝: “作家之名颇美,昔不自重,曾以为不妨滥芋其例。近来悄悄醒悟,已羞言之。头脑里并无思想,寓中亦无书斋, ‘夫人及公子’更与文坛无涉,雅命三种,皆不敢承。倘先生他日另作“伪作家小传”时,当罗列图书,摆起架子,扫地欢迎也。”日,一个娃娃诞生了,这个人就是鲁迅。他的出生,在今天看来,用一个不恰当的歇后语来说是“玉皇大帝娶土地婆——惊天动地”的。因为这注定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诞生。但他那时哪晓得这些!小时候他相当调皮活泼,他的曾祖母不苟言笑,小孩子都很怕,他却故意从曾祖母面前走过,假装跌跟头倒在地上,引得老太太惊叫:“哎呀,阿宝,衣裳弄脏了!”这时他才满意,不闹了。12岁时被母亲牵着去三味书屋,他却扭扭捏捏,一百个不情愿的小模样,和现在的小伢子软磨硬蹭不愿上学没个两样。在三味书屋也不好好读书,只留恋紫红的桑葚,墙边的小虫子和赤练蛇的故事。但他终究是聪明的,尽管贪玩,后来却颇有建树。倘在今天,小鲁迅定会被奉为素质教育的典范加以膜拜鲁迅是一个不太讲究穿着的人。他爱穿长袍,相对他瘦弱的身材来说,似乎袍子比西装合适。但他确实是太不修边幅了一点,经常穿着长衫在灰尘中行走,感觉竟有点像他笔下的落魄人物孔乙己,于是便闹出了笑话:在电梯里经常被认为是可疑人物;许多人见到他以为是有幸发现了鸦片鬼;有时去买药,竟然连药房里小伙计都鄙视他;走在大街上的时候甚至常被警察搜身……报班咨询:400-888-3456
当前位置: &&
《呐喊》读后感:这样的鲁迅400字作文
14:08  来源:  作者:佚名  
  小编导语:这是一篇关于鲁迅的《呐喊》的读后感作文:这样的鲁迅,原来,他也有柔软的一面,无奈的一面,动情的一面。他不再是课本上的重点,不再是犀利辛辣的战士,而是一个人,一个悲悯的人,无奈却带着希望的人,一个柔软却带着隐痛的人。更多关于鲁迅的《呐喊》的读后感作文尽在巨人作文网。  放下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中学记忆,拿起鲁迅重读。  那个印象中有着坚硬的下巴,坚硬的胡子,冷峻的脸的战士鲁迅,变得温情起来,不再晦涩,仿佛能够与他坐近,慢慢倾谈。  社戏,让我看到他儿时的欢腾,看到一群泥鳅一样的孩子奔跑时露出的牙齿,玩耍钓虾时的认真。读到故乡的结尾,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同学齐声朗读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忘了是和哪个班的同学共同读过,只是那朗朗的读书声,总在耳边萦绕。嘴里不自觉的读出声来,我躺下,听船底潺潺的水声……阿Q是很喜欢的一篇。药,白光,明天,读来虽有些沉重,也拉进了和作者的距离。  原来,他也有柔软的一面,无奈的一面,动情的一面。他不再是课本上的重点,不再是犀利辛辣的战士,而是一个人,一个悲悯的人,无奈却带着希望的人,一个柔软却带着隐痛的人。
关于呐喊的作文
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心情怎样?
热点话题作文
分类·体裁
分类·字数
一周超高人气作文TOP5
一周最新热点话题TOP5
一周最受欢迎作文素材TOP5
一周最受欢迎写作指导TOP5
素材秘制坊
单元同步作文
Copyright (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巨人学校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8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迅小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