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茅坪2015年移民庄桥机场搬迁2015的多层楼会搬吗

镇安政府新闻中心 >> 政府要闻 >> 省移民办检查我县陕南移民搬迁工作
欢迎登陆镇安政府网新闻中心,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政府新闻搜索:
省移民办检查我县陕南移民搬迁工作
http://news.&&&&
8月5到6日,省移民办副处长李学文一行来我县检查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县长璩泽涛、县委副书记马建琦等领导陪同检查。
检查中,省移民办成员分成四个工作小组,采取实际查看、走访农户、查阅资料以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了重点检查,对我县2013年度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检查组认为,镇安县委县政府对陕南移民搬迁工作高度重视,方向正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各级党委政府能够将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和政治任务,放在心上,拿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县级领导包抓、部门包镇、资源整合等机制及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发展等方面一些好的措施和做法,值得推广和借鉴。
检查组要求我县进一步抓住陕南移民搬迁机遇,全力做好2014年陕南移民搬迁工作,通过真抓实干,全力打造工作亮点,力争将云盖寺花园、铁厂和谐小区、茅坪集镇等多个搬迁点建成全省移民搬迁工作的亮点,真正使镇安陕南移迁搬迁工作起到示范、引领、推动作用。
&文章编辑:王赟& [来源:本站原创]
上一条文章:
下一条文章: 没有了
&【】【】【】【】【】
··········
主办:镇安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镇安政府公众信息网
Copyright &
 All Rights
地址:陕西省镇安县前街100号
邮编:711500
政府办电话:
镇安县电子政务中心制作维护 E-mail:
浏览器不支持嵌入式框架,或被配置为不显示嵌入式框架。您当前的位置:&>&&>&&>&&>&&>&
镇安县移民搬迁问题研究
点击: 次&&来源: && 作者: &&
本文所属专题: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为改善民生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镇安县是这项惠民工程重点受益县之一,工程实施后可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同时为加速我县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对全县未来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惠及民生的重点工程建设,积极部署,周密安排,强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一、移民搬迁工作现状及成绩
&&   镇安县立地条件差,是一个标准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为了切实落实避险搬迁惠民工程,镇安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采取扶贫局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乡镇落实和县级领导、部分职能部门包抓镇扶贫搬迁点的方法,全面推进搬迁工作。
  & 镇安县10年间预计搬迁2人,其中2011年搬迁人,年平均每年搬迁11000人,年平均每年搬迁8100人。为确保2011年搬迁任务顺利完成,县政府采取&试点先行,积累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模式,先行在永乐、茅坪、回龙、云盖寺、西口、米粮、月河7个镇建设7个代表不同类型的移民安置示范点,其他镇针对各自具体情况,按照任务目标,分别落实。目前,月河抽水蓄能电站集中安置点、西口集镇安置点、米粮金矿安置点等7个安置点,土地征收已完成,已经开工建设,地基基础已处理到位,主体正在建设之中,年底可完成5020人的搬迁主体建设任务,其他镇均按计划有序推进,12月底可全面完成市上下达我县的搬迁指标任务。
  & 二、在搬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 我县在实施移民搬迁工作过程中,虽然整体工作推进比较好,群众积极支持并参与搬迁工作,为完成年度搬迁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阻力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大面积集中安置困难重重。我县东西区域差异性很大,西面镇地理条件差,河川耕地少,且为狭长沟谷,两边均为30度以上山坡,地质构造极不稳定,不便于大规模搬迁安置建房;东面镇相对川道耕地多,地势平坦,人口相对集中,虽有利集中安置,但土地征收工作任务重而且征收标准低,难以保障被征收群众利益,易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 二是融资难,工程建设进度不一。我县从1998年正式启动移民搬迁工作以来,通过争取大量专项资金为搬迁对象给予补助,在群众自愿和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说需要搬而且能搬得起的都搬了,凡是搬迁了的都基本摆脱了贫困。剩下的需要搬迁人口都属于自身比较贫困与内动力不足的人。按每人平均20平米户均70平方米,每平方米1000元建安费标准计算,户均建房投资在7万元以上。如果政府每户建房补助达不到3万元,对大多数需要搬迁的户来讲,搬不起也没有积极性。再者政府自身财政能力有限,很难拿出足够的资金来补助搬迁对象,如果资金不能落实,搬迁工程将无法顺利实施。
&   三是占补平衡难落实。今后10年全县搬迁2人,按清一色规模集中建房,平均每户占地84平方米,保守的计算需土地2888亩,这仅仅是建筑面积,加上场地等设施用地,每户最低需100平米左右,这样一来,每户用地近3分地。每年最低需要2350多亩。这些建设用地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国土资源网收集用地指标就难以到位,还有占地费用的来源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将影响到工程的顺利实施。
  & 四是搬迁实施难度大。从1997年开始试点到现在的全面启动避险等多种形式的移民搬迁政策,全县基本上能搬迁的都进行了迁移,改善了群众居住生活条件。但对那些无经济来源生活确实困难的群众来说,要搬迁,地点、建设资金和今后生活保障等问题都无法着落,只能是更加困难。如果让已经享受搬迁的农户再集中搬迁,一是他们愿意不愿意,即使群众愿意了,资金、集中搬迁费用怎么解决。二是一户多宅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难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给该工程实施带来了诸多阻力和压力,导致工程进度滞后。
&&   三、存在问题原因
&&   移民搬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牵扯到全县两万余户搬迁对象的根本利益和省委省政府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如果上述问题解决不好,很可能产生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对镇安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地理区位因素影响了搬迁政策的有效落实。现在全县各镇实施区域化管理,在本镇本村范围内搬迁比较可行,但在本镇不同村之间搬迁有时也会产生一定困难,何况超出乡镇范围搬迁,矛盾就更多了。二是市县配套资金难到位。镇安县属国家贫困县,现有财力十分有限,很难拿出配套资金来补助搬迁对象,市级补助基本没有,所以搬迁补助资金只能靠国家和省级财政补贴,而国家和省级财政补助也是定额的,对于每户建设所需资金来说,也只能是很少一部分,只能算是一点点奖励。三是我县耕地后备资源有限。全县所有耕地中30度以上占到86%,可用于开发复垦整理新增耕地的未利用地、天然草地和其他农用地数量极为有限,对原有耕地质量进行提高难度相当大,而且对环境保护产生一定影响,不利于资源保护。
&&   四、解决问题方法与建议
&&   为了既保障全县移民搬迁工程顺利推进,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提升镇安社会经济发展力度,又能达到保护资源,构建和谐人文环境的目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解决搬迁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一是从实际出发,充分调研论证。镇安县情决定了不可能搞大统一和一刀切,首先通过对东西、县城周边和西康沿线深入详细调查,广泛征求各区域内群众意见,形成区域调查意见,然后综合各种意见,在整合各方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既发扬地方特色,又能体现社会发展风格,既综合了当地社会群众发展需求,又落实了党的惠民政策的决策,最后在全县付诸实施。
&   二是大力实施空心村综合整治和增减挂钩工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力实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制度。对全县重点建设项目搬迁形成的空心村进行综合整治,将原有宅基地整理成高标准农田,与搬迁占用耕地挂钩,从而落实占补平衡,实现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双赢。
更多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声明:1.本网资料全部来自互联网,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全部免费阅览。
2.本文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请勿拷贝使用。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发布日期:日&|&标签:&
以下内容,仅对会员开放。如需查看详细内容,请先 成为会员,已注册会员请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发布日期:日&|&标签:&
以下内容,仅对会员开放。如需查看详细内容,请先 成为会员,已注册会员请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商洛新闻网讯:6月9日,镇安西口回族镇聂家沟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启动建设,项目建成后当地110户450多名回汉群众将告别长期以来自然灾害的威胁。
西口回族镇聂家沟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计划投资350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12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300万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的原则设计建设,投入使用后可从根本上消除重大自然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的巨大威胁。
搬迁群众:我原来住的那个地方那个道路又不通,水也不通,还是个土房,经常那个后边下雨以后还有滑坡体,对我很有威胁,我还害怕,有没有个桥。这回党的政策好,叫我们搬迁到这边来,这几天我觉都睡不着,很想搬过来。
省政府启动实施&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后,镇安县快速行动,按照&项目整合、政策推动、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先后规划了永乐、茅坪、回龙、云盖寺、西口等七个乡镇的移民搬迁工作,今年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764个,目前月河、西口、茅坪、永乐四个乡镇安置点建设已经开工建设。按照规划,未来十年,镇安县将逐步完成2万户95700名受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威胁的高山偏远移民搬迁工作,从根本上改善环境恶劣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最新图片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4月搬迁吉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