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四个全面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局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正豪迈踏上新的征程。
党的事业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习主席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民族复兴之路更清晰了!”军队人大代表结合近两年国家和军队的巨大变化,对“四个全面”感悟深刻。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把军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3月12日,习主席在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以宏阔高远的战略视野、锐意进取的使命担当,擘画富国强军路线图,奏响了在新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催征号角。
连日来,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习主席关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讲话,军队人大代表展开热烈讨论、交流。“对军队来说,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要以强烈的忧患意识真抓实干,努力践行强军目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下大力抓好依法治军,从严加强军队党的建设,以无畏的勇气奋力改革破旧立新,以严明的军纪‘重整行装再出发’,在新征程上谱写强军兴军新篇章。”代表们紧贴使命,深入思考,话语铿锵。
使命如山,为小康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
小康,这个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今天已经被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崭新而丰富的内涵。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则是三大战略举措,彼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今天,我们从未离梦想如此之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绘就了蓝图,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展望小康美好前景,军队人大代表心潮激荡,有自豪、自信,也有忧患、使命,更有勇毅、开拓和担当。
代表们在沉思: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新征程,如何按照习主席重要指示,走好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厚植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社会土壤,获得更加深厚的战争伟力,为小康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
小组审议中,成都军区某部政委王波代表提到这样两个例子:北宋王朝“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但“国虽富而兵不强”,最终吞下“靖康之耻”的苦果;19世纪末日本蓄谋发动的甲午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在历史上曾两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
思史悟今,使命如山。“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处在由大向强迈进关键阶段,一些国家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强大起来,试图遏制和围堵,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警醒。”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钟志明代表说,今天我们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一定要守住守好,否则愧对人民,愧对历史。
兵是国之骨,绝不丢寸土。维护国家安全的途径有很多,但军事始终是保底手段。“在强军目标引领下,我们要夙兴夜寐,抓紧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北京卫戍区政委姜勇代表表示,人民奔小康,军队责任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军队来说,就是要扎扎实实践行强军目标,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提升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一刻也不放松军事斗争准备,确保一旦有事,能够上得去、打得赢,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中国小康梦,对接世界潮。“一带一路”战略全力推进,中国“走出去”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生意做到了海外。
“时代在变,我们也要把战略视野从传统的国土防卫空间,向国家利益空间扩展。”海军南海舰队装备部部长汪玉代表说,“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海外能源资源、海上战略通道以及海外公民、法人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这对人民军队能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期,也是矛盾多发期,国内外挑战不断。“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交织,从反恐、打击海盗、抢险救灾,到应对一些新领域的安全威胁,都离不开军队的积极参与。”汪玉代表说,提高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迫在眉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实干。“人民军队不仅是小康社会的守护者,也是建设者、参与者。”海南省军区政委刘新代表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人民军队责任重大,可以大有作为。
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兰州军区测绘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明孝代表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目前全国还有7000多万人口没有摘掉“穷帽子”,广袤的大西北,还有不少贫困地区,军队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助地方政府打好扶贫攻坚战。
全面小康,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也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还是“有书读、有戏看、能上网、能看上病”的全面小康……
军队人大代表说,每一项任务都很艰巨,人民军队要勇于作为,积极投身小康社会建设。
——“集中人力、物力资源,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支持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尤其是在自然环境艰苦的地方,不讲条件,大干、苦干。”兰州军区政委刘雷代表说;
——“创造出更多精品力作,弘扬先进军事文化,讴歌时代风尚,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注入提神醒脑的正能量。”南京政治学院院长王树代表激情满怀;
——“积极参与地方植树造林和污染治理,建设生态型军营,减少碳排放,为呵护青山绿水、净化空气作贡献。”济南军区联勤部副部长郝高潮代表建言说。
在“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中,全军官兵任重道远。
中流击水,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从“开局之年”到“关键之年”,不仅是改革阶段的递进,更有改革难度的增加。
“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宣示的坚强决心,极大鼓舞着南京军区副政委兼海军东海舰队政委王华勇代表和他所在部队官兵。他说:“今年,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即将实质性启动,一系列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亟待破解,要求我们必须到中流击水。”
中流水深浪急,中流险阻重重。“为啥我军一些联合训练处于似联似不联、形联神不联、表面联内在不联的状态?”王华勇代表直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还不够完善,造成三军联训无法可依、有令难行,诸如此类深层次问题,都要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加以破解。
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通过连日来的审议讨论,尤其是学习习主席重要讲话,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李凤彪代表对此有了更深思考:今天的改革,遇到的困难就像一筐螃蟹,抓起一个又牵起另一个,必须全面启动;涉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环环相扣,必须做好顶层设计。
李凤彪代表说,从联合训练这条线追下去,就会发现,我军领导管理体制需要改革,机关配置需要优化……其最终的目标,就是按照新的历史条件下建军治军特点规律,建立健全一整套适应现代军队建设和作战要求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
改革也是一场大考。深入思考今天军队和国防建设面临的问题,迫切需要在深化改革中加以破解、寻求突破。“趟深水区”“打攻坚战”“啃硬骨头”“涉险滩”……这些在两会上频频出现的改革“热词”,折射出现实的严峻考验,同时也在提醒我们:“全面深化改革”这6个字,说易行难,刀口向外易刀口向内难。
陆军第21集团军军长曹益民代表调研时发现,改革面临“最硬的骨头”是利益藩篱。有人嘴上说“要敢于壮士断腕”,心里却希望能“断指保手”;常劝诫别人“小算盘服从大棋盘”,真改革到头上了,心里却打着自己的“小九九”……由现象到本质,他一言以蔽之:“改革最大的障碍,不是别的,而是我们自己。”
利益的藩篱,遮蔽的是登高望远的眼光。推进军民深度融合,要强化改革创新,如何改革、如何创新?现场聆听习主席在解放军代表团的重要讲话,代表们开阔了视野,有人说以前总认为军民融合都是与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相关的事。现在看,军民融合涉及各个领域,不仅关系到人民军队的今天,更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明天。
曹益民代表谈到,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军民融合走在了前列,如“军民一体化”模式、“以军带民”的以色列模式等,其共同点都是把国防和军事需求融入国家建设总体布局,在装备研制、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实现军民兼容发展。要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必须突破利益藩篱,大胆改革。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代表们认为,今天这个“靠山”已不仅仅是“淮海战役的小推车”,更是民间先进科技与地方优势资源蕴藏的巨大战争动员潜力。“而改革,正是为了跳出自成体系、自我发展、自我保障的误区,释放和增强这种潜力。”
共识之下,必能集智。随着讨论的深入,代表们认为,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要突破口是实施军民融合战略——
“结合军事战略指导创新,搞好军民融合顶层设计”“按照实战化军事训练需求,完善社会化保障体制机制”“结合‘走出去’战略,统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畅通‘民参军’‘军转民’渠道,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展望未来,改革开放仍然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军队人大代表纷纷表示,我军官兵既有敢打必胜的血气豪气,更有深化改革的胆气勇气。在与全面深化改革同步推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我们一定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用好这一“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必将成为实现强军梦的不竭动力。
依法治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两会期间,百姓对“依法治国”关注度有多高?从一份大数据入手,答案清晰可见——分析百度搜索指数,会发现一条偶有起伏的曲线,最近几天突然陡峭上扬。
走进解放军代表团驻地,在军队人大代表的建议议案和分组发言中,“依法治国”也是个高频词。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这盘“大棋”应如何开局落子?如何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何啃下司法改革的“硬骨头”?军队人大代表有着深刻思考。
“一迈步就是高抬腿。”在空军指挥学院教授苗润奇代表看来,将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一环,标志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已按下“快进键”,驶入了“快车道”。全面依法治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历史一再证明: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到当前中国发展的棋局中,才能体会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大现实意义。”两会期间,多年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研究的苗润奇代表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深入思考。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苗润奇代表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积极探索实践、拿出真招实招,在每一个具体目标的落实中步步推进。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一部“管法的法”——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苗润奇代表对此格外关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有了立法法这个‘紧箍咒’,就能有效遏制和去除法律中的模糊表述,使法律真正成为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有力武器。”
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内容之一,司法体制改革一直备受注目。“司法公正是保证社会公正的一道重要防线,也是培育法治信仰的有力保障。”军事交通学院原政委高尚国代表认为,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除了司法公正,依法执政也是依法治国的关键。”高尚国代表说,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运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是对执政者的基本要求。执政者“有权不可任性”,在法律面前不能搞“情有可原”,不能搞“法不责众”,否则,法律就会成为“橡皮泥”。
军队作为国家武装力量担负特殊使命,依法治军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标准更高,走在前列。“军无法不立,法治兴则军强。建设法治国家,必须有法治军队作支撑;实现强军目标,必须以坚强法治作保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依法推进。”在军事科学院副政委兼纪委书记郎友良代表看来,依法治军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军队建设领域的具体运用。
郎友良代表有一个感受,过去一年,军队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制度机制、部署举措明显增多。“这说明,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从一开始就纳入了法治化轨道。”郎友良代表说。
用法治方式建设和管理部队,关键是要依据条令法规开展工作。郎友良代表指出,目前有的单位“五多”问题久治不绝,习惯于用行政手段代替法治,违背了条令法规却浑然不觉。破解这些顽症,就必须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贯彻到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来自中央军委法制局的消息显示,我国现行军事法规制度已达4000多部,基本涵盖了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许多军队人大代表都认为,立法和完善法规制度固然重要,但更为迫切的是要尊法守法学法用法,要以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力度,推动法规制度落到实处。只有这样,强军之基才会更加稳固,国防和军队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军队人大代表的共识。总参陆航部政委陈向东代表说,在继承优良传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习主席在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陈向东代表说,对于军队来说,从严治党,最重要的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要实现从严治党,思想教育必须从严。”陈向东代表说,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危险。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一定要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要紧贴官兵思想实际搞教育,而不能让思想教育流于形式、走了过场、空喊口号。”陈向东代表结合陆航部队实际举例说,飞行员是陆航部队最宝贵的财富,培养一名合格飞行员国家要投入大量财力,特级飞行员更有“顶着一颗钻石脑袋”之说。这些年陆航部队长年坚持开展“直升机听人的话,人听党的话”教育,全面打牢飞行员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取得显著成效。
“干部管理从严。”第二炮兵装备部部长莫俊鹏代表说,习主席深刻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就必须切实做到选好干部、用好干部、管好干部。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讨论中,莫俊鹏代表针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为官乱为、为官不为、为官不力等共性问题,建议要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等重点对象、领导干部任前任后等重点环节、专项经费管理等重点领域上从严监督,织密监督之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纪律是党的“生命”,党章是党员的行为准则。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贯彻执行党章,严守党的纪律,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军队人大代表在分组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说,最高人民检察院坚决贯彻党中央反腐败决策部署,严肃查办各类职务犯罪案件,依法查办周永康、徐才厚等28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案件,正是这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高压态势,带来了政风的明显好转。
“正风肃纪要从严。”军队人大代表说,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强化正风肃纪氛围。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常抓的韧劲和长抓的耐心,抓出习惯来,抓出长效来。不断强化制度约束,严防“四风”反弹、死灰复燃,对顶风违纪者,既要查处当事人,又要追究领导责任,使“不敢”最终成为“不能”“不想”。落实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用好巡视这把利剑,通过巡视发现问题苗头,防止滋长蔓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即将闭幕之际,军队人大代表通过讨论交流,更加深刻地感到:“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和全军官兵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立足治党治国治军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国家和军队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必将引领我们在新起点上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本报北京3月14日电)前中央政研室副主任施芝鸿:四个全面对实现两个百年目标都管用
关键字:&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是什么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施芝鸿政协委员施芝鸿百年目标两个百年目标环球人物杂志专访施芝鸿
最新一期的《环球人物杂志》对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施芝鸿进行了专访,作为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多个重要文件起草工作的参与者,曾是“皇甫平”三人组成员和曾庆红的秘书的施芝鸿在解读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时,归纳出朗朗上口的四句话:“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引领新常态,为民造新福。”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这一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布局,不仅要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日,也即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日,而且对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将是长期管用的。
施芝鸿(环球人物杂志图)
以下为原文:
人物简介:
施芝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上海市委政研室处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等职。曾参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多个重要文件起草工作。
施芝鸿是两会期间被各路媒体“围追堵截”的重点对象。这位平时很少露面的“笔杆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的每次发言,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上世纪90年代初,施芝鸿在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期间,参与了著名的“皇甫平”系列政治评论文章写作,鼓呼改革开放,引发强烈反响。后来,他调入中共中央办公厅,2007年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参与了包括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在内的系列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
长期在中央智囊部门工作的施芝鸿,面对媒体的采访非常严谨。3月7日晚,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他从公文包里拿出厚厚一沓材料,回答每个问题都字斟句酌。第二天晚上,他又约记者深谈,拿出自己学习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精神的文稿,逐字逐句地解读,甚至连标点都逐一向记者说明。施芝鸿说,中共文件的起草过程,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对中共文件的解读,必须做到客观、严谨。
在解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大思路时,施芝鸿归纳出朗朗上口的四句话:“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引领新常态,为民造新福。”
从“一个全面”到“四个全面”
环球人物杂志:请您解读一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
施芝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逐步提出和形成的。其间,经历了3个阶段。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一个全面”,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了这“一个全面”的奋斗目标,并且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统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将“一个全面”扩展为“两个全面”。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把“两个全面”扩展为“三个全面”。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至此,“三个全面”扩展为“四个全面”。
对“四个全面”的定位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初,这“四个全面”是作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提出来的。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首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
环球人物杂志: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要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提出“四个全面”?
施芝鸿:瓜熟才能蒂落,水到才能渠成。党的十八大以后,面对“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各方面创新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我们党更多地认识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在规律的生动体现。所以,只有在此时此刻才能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战略思想。
“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
环球人物杂志:这“四个全面”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施芝鸿:“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际上是一个战略目标和三大战略举措的关系。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就要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个战略举措,一个都不能缺。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中国的主题。后三个全面,归根到底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动力;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建立规则秩序、推进公平正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保障;只有全面从严治党,锻造领导核心、提供政治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保证。
环球人物杂志:有海外媒体把“四个全面”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比照,将其理解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施芝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它大体上相当于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举措,与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也是一致的、对应的。
环球人物杂志:全面从严治党是当下老百姓比较关注的,请您谈谈在这方面的认识。
施芝鸿: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首次提出的,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新探索、新概括。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点是要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要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是指内容无死角。现在,党的建设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是轻视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以为定了制度、有了规章,就万事大吉。有的党员干部甚至已经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大习惯于被做思想政治工作了,还有的党员干部甚至认为组织找自己谈话是多此一举。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一情况突出强调,对广大党员干部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
第二是指主体全覆盖。就是要强化党的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在这方面,目前地市县是薄弱环节,所以要把主体责任延伸和落实到地市县。
第三是指劲头不松懈。习近平总书记曾斩钉截铁地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开弓没有回头箭,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必须决战决胜。我们一定能够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必定会迎来海晏河清的那一天!
第四是指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到全面从严治党更加重要的位置。纪律不严,规矩不彰,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
“四个全面”为何长期管用
环球人物杂志:“四个全面”和“中国梦”等习近平总书记此前提出的治国理政思想有何联系?
施芝鸿: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同时,还提出了其它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我把这些梳理和归纳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总思路,它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共同构成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思路、总布局。这个总思路可以表述为“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引领新常态,为民造新福。”
环球人物杂志:您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施芝鸿:一二三四五,就是“一个中国梦”“两个一百年”“三大战略”“四个全面”“第五个现代化”。
“一个中国梦”,是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两个一百年”,是2012年1月至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过程中提出来的,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大战略”,是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中央决定,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四个全面”,是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第五个现代化”,是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提出的:“我们讲过很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第一次讲。”
“上山打老虎”是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不封顶、不设限、无例外的原则持续高压反腐。两年多来,我们党对“四风”的严厉整顿,对裸官的系统性清理,对腐败的零容忍惩治,对境外逃犯的不懈追捕,一系列反腐行动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动真格、敢碰硬的。
“引领新常态”,是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概念。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30多年后出现的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就是一种符合经济增长规律的新状态、正常态。新常态的提出,是尊重这种客观经济规律的体现。
“为民造新福”,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2014年尽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仍达到70%以上。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领域都有新的改善和提高。
环球人物杂志:“四个全面”能管多少年?
施芝鸿:“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主攻目标、战略方向、重点领域、政治保证。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强调,“四个全面”是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这就是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这一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布局,不仅要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日,也即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日,而且对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将是长期管用的。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责任编辑:张红日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大战略布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