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最会花钱的人

股票/基金&
盘点中国古代的反腐皇帝:雍正先抄家要钱最多
  雍正处理腐败分子的手段也算是独辟蹊径,他不像以往的其他皇帝抓到贪官就入狱或者杀头,而是先抄家,要钱。所以,后来历史界有一种说法,如果谁欠了雍正的钱是要倒霉的。
清 雍正帝(资料图)
  隋文帝:“钓鱼执法”抓贪官
  在隋文帝坚持高调反腐的一生中,最令他引以为傲的就是破天荒地发明了“钓鱼执法”的反腐“高招”。
  同样是头顶巨大荣誉光环的帝王,隋朝开国君主隋文帝杨坚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位较为贤明开化的君王,经过他前期的治理,隋王朝在短期内出现了难得的富庶和安定局面,所有这些,与杨坚铁面肃贪的措施不无关系。
  他积极强化对官员的监督,《隋书》中有记载,杨坚曾让亲信“密查百官”,发现贪腐行为便严惩不贷。
  隋文帝在任期间,曾经有过一次罢免河北52州贪官污吏200人的记录,导致了河北官场“整体沦陷”的局面。
  在隋文帝坚持高调反腐的一生中,最令他引以为傲的就是破天荒地发明了“钓鱼执法”的反腐“高招”。
  隋文帝在任期间,曾命令人悄悄把金银财宝以及丝绸和南方出产的缎子送给一些大臣和官员,以此来衡量一个大臣和官员是不是有贪贿行为。
  假若某个大臣接受了金银财宝等钱物,不但以贪贿罪处理,甚至还面临在朝堂之上当着其他大臣的面被砍下头颅的风险。
  隋文帝用这种“钓鱼执法”的反腐高招,搞得满朝文武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在开皇十三年(即公元593年),隋文帝曾暗中派人向一些他认为可能有贪腐行为的官员行贿,晋州刺史、南阳郡公贾悉达,显州总管、抚宁郡公韩延等官员都中了隋文帝的“计”而被砍头。
  这种“钓鱼执法”的手段简单而直接,却成绩赫然,受贿官员面对的风险如此之高,铤而走险者自然望而却步。于是,隋初的贪腐之风也就此基本禁绝。
(责任编辑:HB001)
读书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经常在网络上听到许多对中国建筑知之甚少的人说中国古代只有木建筑,砖石建筑水平不高,或者拿中、西建筑文明对比,胡扯什么西方砖石远超中国之类,巴拉巴拉,这纯粹是对中国建筑文化乃至世界建筑文化的无知,中国古代建筑,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绝不仅仅只是木构建筑取得的成就,中国古代建筑一向是以木结构建筑为主,砖、石、夯土、琉璃等材料为辅,形成的一个多元化的建筑综合体,虽说砖石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多数是以配角形象出现,但并不妨碍其取得的一定成就,尤其是古代砖石陵墓地宫建筑,砖、石塔建筑更是世界砖石建筑界的奇葩,中国古人相信木为阳,石为阴,因此多数地上住宅部分采用木构建筑,坟墓地宫采用石建筑,分工明确,充分体现古人的世界观
楼主发言:117次 发图:
  上古时期,中国大地上就出现了石头城堡,早在4300年到4000年前,略晚于古埃及金字塔的时期,在中国西北金陕西省神木就出现了超大型石建筑遗址——“石峁古城”,其规模为同时期世界上最大的石城  石峁古城——4300年到4000年前世界上最大的石城  4300年前石峁古城鸟瞰,精确的几何造型,表明4300年前的人们拥有很高的几何水平  
  石峁古城遗址,同时期世界上最大的石建筑古城,这只是冰山一角,其余的发掘预计至少要100年时间  其多数石头均是经过打磨垒砌起来,以草拌泥为粘接材料(类似水泥作用),工程量浩大          
  石峁古城创下近年来多个中国、乃至世界考古之最  最为重要的就是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瓮城”结构  其布局和规划极为严整、精确      
  这几年洋奴在网络已经形成团伙  专门挑中国不够普及的东西说事:板甲,石头建筑,四轮马车,棱堡。。。。  最早的是黄谦,纳兰性德  现在有冷兵器吧,南北朝(SC和新科动漫)
  哎,中国的石建筑确实不如西方,这没必要否认,中国的建筑文化主要走的是土木结构的道路,而且其成就也不次于西方,只是没有西方石质结构保存的永远。发展的道路不同而已,这并不影响中华文化的辉煌。
  相比石峁古城  晚了1000多年的“特洛伊”和赫梯帝国的都城,无论其规模还是规划,只能是婴儿级别  这些都是世界石头古城的代表  3000年前土耳其特洛伊古城    3000年前赫梯帝国都城    
  @过冬的蛇 6楼
21:26:36  哎,中国的石建筑确实不如西方,这没必要否认,中国的建筑文化主要走的是土木结构的道路,而且其成就也不次于西方,只是没有西方石质结构保存的永远。发展的道路不同而已,这并不影响中华文化的辉煌。  -----------------------------  砖石建筑只是配角作用,一个配角都能取得如此的成就,我看西方把毕生精力投入到砖石建筑的建造中,也没什么特别引以为傲的吧  更何况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绝大多数砖石建筑均是近现代重建之作
  @过冬的蛇 6楼
21:26:36  哎,中国的石建筑确实不如西方,这没必要否认,中国的建筑文化主要走的是土木结构的道路,而且其成就也不次于西方,只是没有西方石质结构保存的永远。发展的道路不同而已,这并不影响中华文化的辉煌。  -----------------------------  中国人住在土木建筑里,文明绵延至今  那些装逼石头建筑  都被轮奸换种不知多少次了  中国拿石头做阴宅不是没道理的  西方留下的就是阴宅
  距今約4000年前的辽河古城,圆柱形石头城堡建筑物类似于古巴比伦  辽河流域的史前城堡,城堡内有圆形房屋,在有些城堡的墓葬里,发现了精美的青铜器和中古国最早的金属货币。这些城堡的城墙外有马面构造。在大凌河和英金河,这样的史前城堡有数百个  但现在有遭到破坏的悲剧,希望政府赶紧好好保护起来  中国人对待文物的态度没有西方人热情      
  这些上古时期的建筑奇观,中国人知之甚少  这些知道的就更少了  二道井子堡垒,距今4000年    二道井子堡垒是砖、石、夯土三中建筑材料综合建造,各种材料在建筑体系中具有明确分工      
  @天使C魔鬼 11楼
21:45:23  这些上古时期的建筑奇观,中国人知之甚少  这些知道的就更少了  二道井子堡垒,距今4000年    二道井子堡垒是砖、石、夯土三中建筑材料综合建造,各种材料在建筑体系中具有明确分工        -----------------------------  其实只说明一件事,西方在民用建筑观念上落后中国几千年  现在美国不也是以木屋为主?谁敢说美国不发达?
  东汉时期,是中国砖石建筑大发展的时期  主要体现在陵墓地宫的修建  东汉时期砖石建筑具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地下的墓室结构当中  并且创造出了拱券结构和叠涩穹窿技术,贵族砖室墓均十分豪华  茅村汉墓  茅村汉墓发现于1952年1月。其时,徐州尚属山东管辖,山东省文化厅接报后迅即安排王献唐先生前往实地考察。王先生偕稍后抵达的文化部社文局王振铎、中科院考古所徐智铭等同仁一起,对汉墓作了八天的勘查、测量、绘图、搨墨、摄影等工作,回来后王献唐先生撰写了名为《徐州市区的茅村汉墓群》的考察报告,发表于1953年第一期的《文物参考资料》上。  墓坐西面东,中轴线置前、中、后三室,左(北)侧有三个交错贯通的侧室,首尾分别与前室、中室相通;右(南)侧有一长廊,两端与前室、后室相通。墓室全由青石垒砌,地面亦由条石铺就,三墓室顶部皆以条石层层叠涩收顶。  墓室的平、剖面设计:    
  茅村汉墓室内欣赏:  建造于公元二世纪,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许多中国人其实不了解中国的砖石建筑技艺,中国的砖石建筑技术其实早在东汉时期已经相当成熟,砖石的梁柱结构运用、拱券结构运用以及叠涩穹窿结构的创造均是十分成熟,应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并不亚于同时期古罗马的地下砖石建筑  大家可以欣赏下东汉是时期的砖石建筑技艺:  叠涩穹窿技术,层层出挑的条石垒砌成类似穹顶结构的建筑      
  @天使C魔鬼
21:45:23  这些上古时期的建筑奇观,中国人知之甚少  这些知道的就更少了  二道井子堡垒,距今4000年    二道井子堡垒是砖、石、夯土三中建筑材料综合建造,各种材料在建筑体系中具有明确分工        -----------------------------  @赫图阿拉驸马爷 12楼
21:51:11  其实只说明一件事,西方在民用建筑观念上落后中国几千年  现在美国不也是以木屋为主?谁敢说美国不发达?  -----------------------------  木结构别墅是目前最为高档、昂贵的别墅
  继续东汉茅村汉墓  承重墙,承托上面的穹顶      墙上的雕刻        
  茅村汉墓  承重墙上的雕刻        
  其实类似于茅村汉墓的东汉砖石墓非常多,东汉贵族普遍盛行地下砖石墓穴,地上土木建筑,还比如这个白集汉墓,距今也有1800多年,是叠涩穹窿、墙承重以及梁柱结构的混合运用,设计得十分优秀  穹顶:      过道    
  的确很好.但历史上的记载都丢失了,很可惜.
  白集汉墓  墙:    
  白集汉墓  并且局部运用梁柱结构支撑上部的荷载  墙、柱综合承重              
  长知识了,谢谢楼主
  科普下很好,只是网上别有用心的喷子太多了。
  这个城楼,炮弹、子弹、箭矢不计其数,历历在目。  铁打的襄阳城!    
  石头建筑单单长城一项就殴打全世界 没必要跟那些傻逼竞争
  @过冬的蛇 5楼
21:26:36  哎,中国的石建筑确实不如西方,这没必要否认,中国的建筑文化主要走的是土木结构的道路,而且其成就也不次于西方,只是没有西方石质结构保存的永远。发展的道路不同而已,这并不影响中华文化的辉煌。  -----------------------------  滚你妈 长城木头造的插得你妈高潮了?
  特别有必要科普一下东汉的砖石建筑技艺  许多非建筑专业人士对中国古建筑普遍缺乏了解  以为中国均是土木建筑,而西方都是砖石建筑  其实这是很片面的  中国古代建筑其材料、结构、建筑类型均是十分丰富的,  既有夯土、也有木结构、既有砖材,也有大型石材,既有梁柱结构,也有拱券和穹顶结构,中国古代建筑特点是以木建筑为主,砖石建筑为辅,多方面的发展  著名的东汉沂南汉墓,是东汉砖石墓穴建筑的经典之一:  其对石材的精准切割、建筑的功能布局、建筑结构的运用,精确的计算、以及浮雕装饰,综合起来是东汉砖石墓的集大成者  沂南汉墓透视图,结构比较复杂  
  沂南汉墓室内欣赏  主入口大门,上面过梁上是著名的战争图浮雕,记录的是主人生前打败匈奴的故事        
  进入主墓门,是一根柱子,承托屋顶的荷载  柱头上有一个硕大的斗拱,斗拱上雕刻有龙的形象,十分精妙  既起到装饰作用,同时也运用到了力的分解作用          
  沂南汉墓  过道        
  沂南汉墓二号墓室,为上面一号墓室主人的夫人  甚至甬道、主厅部分均用青砖垒砌的拱券结构砌成  我们知道拱券结构是古罗马建筑的最大成就,事实上拱券结构也并非古罗马首创,而是更早的西亚和埃及的创造,拱券结构在和古罗马同时期的中国同样也是运用广泛,并且同样技艺纯熟  拱券屋顶    
  号称东汉第一幕的“打虎亭汉墓”就更了不得了  这个更是少有人听闻,连网络上都难觅信息  其墓室规模和豪华程度堪比一些砖石建筑的宫殿,建筑材料上大型条石和砖的综合运用,建筑结构上墙体承重、梁柱承重、拱券结构、叠涩穹窿等等一应俱全,建筑装饰上布满了浮雕和彩绘,令人眼花缭乱,震撼不已  墓门部分      
  东汉第一幕的“打虎亭汉墓”  室内部分,一个墓室就打造的如此金碧辉煌,堪比地上石头宫殿      
  东汉第一幕的“打虎亭汉墓”  墓室的墙壁上布满浮雕,非常精细  墓门上的门把手浮雕    壁画墓墓室石门上的石刻    墓门上方的石刻像    
  东汉第一幕的“打虎亭汉墓”  除了墙壁上布满雕刻,在墓室顶上还布满了彩绘,内容及其丰富  是研究中国汉代绘画艺术的宝库  比敦煌壁画还要早几百年  宴饮百戏图    车马出行图  
  据说去陵墓玩最好不要拍照,楼主还拍呢?  明清皇家园寝的那些豪华建筑足够老外们仰视  
  东汉第一幕的“打虎亭汉墓”  绚丽多彩,技艺纯熟的壁画艺术,很难想象这是1800多年前古人的作品  早在汉代,中国的绘画艺术就已经达到了一个有很高的水平  其线条细腻圆润,色彩调配得当  相扑图,将近2000年前中国就出现了相扑这种体育运动,果真日本的相扑运动还是来自于中国    贵族宴饮图,国真不愧是大汉王朝,这奢华的场面      
  东汉第一幕的“打虎亭汉墓”  贵妇图,大家可以欣赏下汉代的贵妇举止、穿着、打扮。。  将近2000年前,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就运用了类似“油画”的表现技法    
  东汉第一幕的“打虎亭汉墓”  近2000年前的地下宫殿里,布满了浮雕和彩绘,比许多文明地上宫殿都要豪华,令人叹为观止,这还是只一个普通贵族的墓葬,皇家乃至帝王级别的肯定更要奢华之极  由此也可见大汉王朝的富庶和强大      
  东汉第一幕的“打虎亭汉墓”  墓内壁画,叹为观止              
  涨姿势了!  
  @herhe2011 40楼
16:03:24  涨姿势了!  -----------------------------  可惜这样宝贵的文化遗产,99%的中国人竟然还压根不知道  这些东西说出去,几个人知道?  从侧面上也反映出中国目前文化教育上的严重匮乏和不足  更为甚者,许多国人还对这些宝贵的遗产造成人为破坏,不主动保护起来不说,还处处破坏文物,可悲
  谢谢楼主大力宣传我老家的国保单位:新密打虎亭汉墓,90年代时我去过,印象最深的就是两座大小差不多的完整墓穴,每个都是标准的三室一厅,一座是彩绘壁画,一座是浮雕。据说壁画内容给考古学提供两个最重要的证据,其一是小日本的相扑起源自我国,其二是豆腐制作工艺源自东汉。  楼主再把我老家的另外几座国保也扒一下吧,在国内考古界那是响当当的,比如古城寨遗址----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龙山文化城址,李家沟遗址----新旧石器过渡时期的代表遗址,新寨遗址----夏朝早期有都城性质的大型城址。  还有,去年时到过邻县----禹州市的无梁镇,那里有一个周定王陵,我到过里面,据我了解,这个墓也是很值得说道一下的,它的地宫面积应该是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发掘过的最大帝王陵墓地宫,周定王只是一个王爷,朱棣的亲弟弟,但是他的陵墓地宫规模远超明朝的定陵。
  @尼可船王 42楼
17:06:57  谢谢楼主大力宣传我老家的国保单位:新密打虎亭汉墓,90年代时我去过,印象最深的就是两座大小差不多的完整墓穴,每个都是标准的三室一厅,一座是彩绘壁画,一座是浮雕。据说壁画内容给考古学提供两个最重要的证据,其一是小日本的相扑起源自我国,其二是豆腐制作工艺源自东汉。  楼主再把我老家的另外几座国保也扒一下吧,在国内考古界那是响当当的,比如古城寨遗址----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龙山文化城址,李家沟遗址----......  -----------------------------  不好意思,其余几个自己都没听说过,惭愧呀  希望你能给大家科普下,也能让我长点见识啊,%&_&%
  支持楼主一下!
  @尼可船王 42楼
17:06:57  谢谢楼主大力宣传我老家的国保单位:新密打虎亭汉墓,90年代时我去过,印象最深的就是两座大小差不多的完整墓穴,每个都是标准的三室一厅,一座是彩绘壁画,一座是浮雕。据说壁画内容给考古学提供两个最重要的证据,其一是小日本的相扑起源自我国,其二是豆腐制作工艺源自东汉。  楼主再把我老家的另外几座国保也扒一下吧,在国内考古界那是响当当的,比如古城寨遗址----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龙山文化城址,李家沟遗址----......  -----------------------------  不过,打虎亭汉墓实在是太震撼了  我也一直想去  但这个貌似知道的人极少  连网络上的资源都有限  整个百度上都找不到几张图,视频纪录片更是没有  我觉得像这样的文化遗产,应该好好科普一下  让国人长点知识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大家对这句诗词很熟悉  东汉时期,除了地下的砖石建筑外,地上也有一种石建筑,就叫“阙”  “阙”就是外大门的一种形式,立于建筑、陵墓、祠堂等主要建筑大门外的一种建筑形制,东汉时期的“阙”由石头砌成,阙一般有台基、阙身、屋顶三部分组成,十分具有气势
  东汉乌杨双石阙  忠县有三阙,乌杨为出土文物,移至重庆的三峡博物馆保存。博物馆位于渝中区,与人民大礼堂对视,双阙陈列于一层大厅的楼梯两侧,反不易观览。馆内禁止用脚架,哪怕大厅内离得远远的,参观那天下了雨,阴沉沉,拍出照片都有昏暗之感。  文物介绍云:乌杨阙石质,砂岩,主阙通高5.4米,进深1.7米,于2001年在三峡文物保护抢救工作中发掘出土。复原后的乌杨阙为重檐庑殿顶双子母石阙,自上而下依次由脊饰、阙顶盖、上枋子层、扁石层、下枋子层、主阙体、阙基七部分构成,具有顶盖出檐宽、阙体收分大、构造简洁的特点,因而显得造型格外挺拔、巍峨,对汉代建筑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阙身雕刻青龙、白虎等图案,展现了汉代雕刻艺术神韵。      
  东汉乌杨双石阙        
  东汉乌杨双石阙  细部欣赏,雕刻非常质朴而雄浑        
  顶  
  国宝——四川雅安高颐墓阙  这个应该是汉阙中最有名最经典的代表了  先科普一下雅安高颐墓阙:  高颐墓阙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姚桥镇汉碑村,为雅安汉阙博物馆所在地。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建造,为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实的墓阙,是全国现存地面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石阙。  高颐墓阙分东西而阙,两阙相距13.6米,阙间有高君宋碑及  结构图  巨型石辟邪。两阙北壁皆有阴刻隶书铭文,东阙为“汉故益州太守武阴令上计史举孝廉诸部从事高君字贯方”,西阙为“汉故益州太守阴平督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字贯光”。现东阙的主阙斗拱层以上部分和子阙被毁,西阙的主阙和子阙保存完整。西阙主阙高约6米,子阙高3.39米。为重檐五脊式仿木结构建筑,用多块红色长条石英砂岩堆砌而成。转角斗拱各雕一角兽,界石南、北各雕一饕餮,顶层四周刻贵胄出游、车盖弛马、宴饮行乐等贵族生活场景及张良椎秦皇、高祖斩蛇、季桂挂剑、师旷鼓琴等历史故事,中层刻九尾狐、三足马、龙虎、朱雀等,惟妙惟肖。是研究汉代建筑艺术、造型艺术、地震史的珍贵文物。  高颐阙,主阙13层,高约6米,宽1.6米,厚0.9米;子阙7层,高3.39米,宽1.3米,厚0.5米。阙用红砂石英岩石叠砌,阙顶仿汉代木结构建筑,有角柱、枋斗;;阙身有三车导从,车前伍伯、骑吹、骑吏等马车出行图。其上为五层,第一层南北两面各浮雕一饕、餮,转角大斗下均雕一角神;第二层浮雕内容有“张良椎秦皇”、“高祖斩蛇”、 “师旷鼓琴”等历史故事以及神话故事传说中的九尾狐、三足鸟等;第三层内为人兽相斗的图案;第四层向外倾斜,浮雕有“天马”、“龙”、“虎”等;第五层四面雕成枋头24个,并刻有隶书铭文“汉故益州太守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字贯口(方),正中脊部刻一鲲鹏。
  国宝——四川雅安高颐墓阙  
  国宝——四川雅安高颐墓阙,距今已有1800年      
  国宝——四川雅安高颐墓阙  细部欣赏,上面布满浮雕,十分精美          
  说说武当山的石头大殿吧
  涨姿势
  @过冬的蛇
21:26:36  哎,中国的石建筑确实不如西方,这没必要否认,中国的建筑文化主要走的是土木结构的道路,而且其成就也不次于西方,只是没有西方石质结构保存的永远。发展的道路不同而已,这并不影响中华文化的辉煌。  -----------------------------  @天使C魔鬼 7楼
21:31:28  砖石建筑只是配角作用,一个配角都能取得如此的成就,我看西方把毕生精力投入到砖石建筑的建造中,也没什么特别引以为傲的吧  更何况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绝大多数砖石建筑均是近现代重建之作  -----------------------------  重点是,中国的文明更替、朝代演进快,战役多,所以石质建筑保存下来的少。
  美国,请等等你的人民!上次选举他们当中42%的人不需要选票,他们需要中式民主的食物!房子!车子!票子!为人民服务  西方人民示威无数西式民主崩溃无数次!!西方从经济危机走向经济危机,从未被超越;其实,西方人民发不出声音啊  中国人民如今蒸蒸日上的生活,给民主的“重生”带来新的希望!!大妈们的载歌载舞实乃民主曙光初现  无论你信不信!反正我是深信不疑
  @过冬的蛇
21:26:36  哎,中国的石建筑确实不如西方,这没必要否认,中国的建筑文化主要走的是土木结构的道路,而且其成就也不次于西方,只是没有西方石质结构保存的永远。发展的道路不同而已,这并不影响中华文化的辉煌。  -----------------------------  @赫图阿拉驸马爷 8楼
21:32:42  中国人住在土木建筑里,文明绵延至今  那些装逼石头建筑  都被轮奸换种不知多少次了  中国拿石头做阴宅不是没道理的  西方留下的就是阴宅  -----------------------------  建筑是用来住人的,又不是造来传世的。当然怎么便宜怎么造,怎么舒服怎么造。土木建筑恰恰符合中国人务实节俭的性格。
  支持楼主  总有人来黑古建筑,中医,历史,汉字,汉服,儒家  黑吧黑吧!都黑的一干二净,让中国人彻底丧失民族自信吧!哈哈哈哈哈哈  
  @苻渊 60楼
13:02:44  支持楼主  总有人来黑古建筑,中医,
,汉字,汉服,儒家  黑吧黑吧!都黑的一干二净,让中国人彻底丧失民族自信吧!哈哈哈哈哈哈  -----------------------------  是的,网络上有专门的组织,借此专门打压中国传统文化
  东汉琅琊王墓  罕见的是汉代地上砖墓  科普:琅琊王墓:  琅琊王墓是国内罕见的一座地上汉代王墓。在山东,这种地上王侯夫妇合葬墓更为少见,其地上砖室布局方式也是临沂所特有。这也是琅琊国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文化古迹之一。  琅琊王墓位于兰山区兰山办事处曹家王庄、宋家王庄和张家王庄三个村居毗邻处,其地界属李家王庄居委。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管恩洁介绍,这座古墓在1997年开通琅琊王路时曾遭破坏,后经抢救性发掘,出土了近两千片金缕玉衣、铜缕玉衣和40余件陶器及铜件、钱币、龟骨等珍贵文物。1999年,文物专家确定其墓主当为东汉琅琊王夫妇。这座古墓最大的考古价值在于它是国内罕见的一座地上汉代王墓。在山东,这种地上王侯夫妇合葬墓更为少见,其地上砖室布局方式也是临沂所特有。这也是琅琊国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文化古迹之一。
  东汉琅琊王墓,罕见的地上汉墓  网上资料太少了,贴几个      
  东汉琅琊王墓,罕见的地上汉墓  1800年过去了,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依然紧密,刀片难以插入    墓道,用拱券砌成墓顶,足见其拱券技术成熟  
  楼主可以写篇论文,汉墓几乎都是石头的,大石门,石梁。
  @wizardspike 65楼
20:22:58  楼主可以写篇论文,汉墓几乎都是石头的,大石门,石梁。  -----------------------------  论文不敢,水平太有限  但的的确确汉墓实在是太震撼了  这些都还仅仅是些地主豪强,或者一些普通贵族的墓葬,就如此叹为观止  目前皇家级别的墓都没有怎么发掘,帝王墓葬更是没有发掘一座  天知道帝王墓葬该有多么奢华
  终于找到个琅琊王墓的整体鸟瞰图了  真是相当宏伟和气派啊  这仅仅只是个陵墓,竟然做得像宫殿一般。。。  
  这版总有些人贬低我大,真特么待不下去了-_-#  
  晋代洗砚池墓,距今将近1700年  真是一个赛一个的奢华      
  1700年前洗砚池晋墓  经常听JY吹嘘古罗马“拱券”如何牛B,事实上同时期中国也在大力发展拱券技术        
  @yexuming 35楼
15:34:16  据说去陵墓玩最好不要拍照,楼主还拍呢?  明清皇家园寝的那些豪华建筑足够老外们仰视  -----------------------------  明朝不错,满清就算了吧
  @过冬的蛇 5楼
21:26:36  哎,中国的石建筑确实不如西方,这没必要否认,中国的建筑文化主要走的是土木结构的道路,而且其成就也不次于西方,只是没有西方石质结构保存的永远。发展的道路不同而已,这并不影响中华文化的辉煌。  -----------------------------  只要你提到一点点中国不如西方的地方,即使是事实,也会被国关的某些人骂的狗血喷头,保重保重!
  楼主辛苦了,壮哉。真是大开眼界。
  搞过工民建的同道都明白,到底是历经千年不垮的拱券结构厉害还是立柱群顶个屋顶厉害?西方拱券何时才出现?  小亚细亚半岛上的那个遗址不是特洛伊,木有任何文字佐证的,按西方或是洋奴的看法,这就不是文明的遗址,就是一部落罢了。
  顶一下。
  @尼可船王
17:06:57  谢谢楼主大力宣传我老家的国保单位:新密打虎亭汉墓,90年代时我去过,印象最深的就是两座大小差不多的完整墓穴,每个都是标准的三室一厅,一座是彩绘壁画,一座是浮雕。据说壁画内容给考古学提供两个最重要的证据,其一是小日本的相扑起源自我国,其二是豆腐制作工艺源自东汉。  楼主再把我老家的另外几座国保也扒一下吧,在国内考古界那是响当当的,比如古城寨遗址----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龙山文化城址,李家沟遗址----......  -----------------------------  @天使C魔鬼 45楼
20:55:54  不过,打虎亭汉墓实在是太震撼了  我也一直想去  但这个貌似知道的人极少  连网络上的资源都有限  整个百度上都找不到几张图,视频纪录片更是没有  我觉得像这样的文化遗产,应该好好科普一下  让国人长点知识  -----------------------------  中国人人多,知道太多不好,进去多了,这文物就完了
  @尼可船王
17:06:57  谢谢楼主大力宣传我老家的国保单位:新密打虎亭汉墓,90年代时我去过,印象最深的就是两座大小差不多的完整墓穴,每个都是标准的三室一厅,一座是彩绘壁画,一座是浮雕。据说壁画内容给考古学提供两个最重要的证据,其一是小日本的相扑起源自我国,其二是豆腐制作工艺源自东汉。  楼主再把我老家的另外几座国保也扒一下吧,在国内考古界那是响当当的,比如古城寨遗址----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龙山文化城址,李家沟遗址----......  -----------------------------  @天使C魔鬼 45楼
20:55:54  不过,打虎亭汉墓实在是太震撼了  我也一直想去  但这个貌似知道的人极少  连网络上的资源都有限  整个百度上都找不到几张图,视频纪录片更是没有  我觉得像这样的文化遗产,应该好好科普一下  让国人长点知识  -----------------------------  这个还真是没听说过,不过看起来太棒了!有机会一定观赏一下
  长知识了,好多都没见过,没听过,谢谢楼主
  科普下很好,只是网上别有用心的喷子太多了。
  @天使C魔鬼   楼主辛苦了!  大赞!!!!!!!!!!!!!!!!  西方砖石建筑,建造的时间漫长,最久是米兰大教堂,建造时间长达600年左右,是从明朝初年到文革前,所以一建完就开始修缮工作,呵呵  西班牙巴塞罗那那最有名圣家族大教堂始建于1882年,目前仍在在修建中。官方预计2026年竣工。  中国朝代更替频繁所带来的战争破坏,对建筑理念也有巨大影响,楼主赞同不?
  中国古人比较实际,自己花钱造房子,建造的时间久远连自己孙子都可能住不上,太不靠谱了,呵呵
  在建筑历史文化上,真没几个国家比得上中国的
  @过冬的蛇
21:26:36  哎,中国的石建筑确实不如西方,这没必要否认,中国的建筑文化主要走的是土木结构的道路,而且其成就也不次于西方,只是没有西方石质结构保存的永远。发展的道路不同而已,这并不影响中华文化的辉煌。  -----------------------------  @sheepherderyang 72楼
09:54:59  只要你提到一点点中国不如西方的地方,即使是事实,也会被国关的某些人骂的狗血喷头,保重保重!  -----------------------------  呵呵,恰恰是提到一点中国比西方好的,才会被骂得狗血淋头吧  你这话倒是说反了
  @aolao 79楼
12:09:48  @天使C魔鬼  楼主辛苦了!  大赞!!!!!!!!!!!!!!!!  西方砖石建筑,建造的时间漫长,最久是米兰大教堂,建造时间长达600年左右,是从明朝初年到文革前,所以一建完就开始修缮工作,呵呵  西班牙巴塞罗那那最有名圣家族大教堂始建于1882年,目前仍在在修建中。官方预计2026年竣工。  中国朝代更替频繁所带来的战争破坏,对建筑理念也有巨大影响,楼主赞同不?  -----------------------------  中国建筑讲究实用  中国自古就有用材制度,类似于现在的建筑工业化和模数化,可以迅速大量高质量建成一座建筑甚至建筑群  西方花费大量人力无力经前时间建立的建筑多半是为宗教服务的,所以教堂很多,花费的时间也多,其实这玩意儿有什么用?教堂建筑功能需求极其有限,不能满足一般人需求
  大唐秦王陵,这只是一个诸侯王陵,看看其墓室的奢华到了什么程度  简介:大唐秦王陵位于陕西宝鸡市北坡公园顶 , 距市区仅 2.5 公里,但是去过的人很少,秦王陵为唐朝秦王李茂贞( 公元 856---924 年 ) 及夫人合葬陵寝 、 全国罕见的帝后地下宫殿。墓室里原本不能拍照,当时去的人少,所以没人管,尽管拍,我也是第一次看见如此大型,彩绘如此丰富的古墓,实在是值得好好看看。  秦王陵原占地面积 200 多亩 , 现开发面积 80 多亩 , 由山门 、 神道 、 献殿 、 祈 殿和两座地宫组成 . 在 150 米长的神道上 , 有按皇帝生前出行宫廷仪仗排列的唐代石雕 15 组 34 尊 . 在两座分别长为 120 米 、 深 20 米的地宫中 , 有高 8 米 、 宽 4 米用青砖仿木雕刻而成 , 保存完整的全国最大的唯一罕见的地下飞檐古建端楼 ; 有用青砖砌墙并卷的八边形穹隆顶 ; 有栩栩如生的墓道两侧 18 幅乐伎图 ; 有唐代珍贵的胡人马乐佣 、三彩陶马佣 ; 有精美的砖雕 ” 十二生肖图 ” 、 ” 八人抬轿图 ”。
  大唐秦王陵,这仅仅只是一个诸侯王陵,看看其墓室的奢华到了什么程度  墓室长长的甬道,墙壁上布满彩绘    
  大唐秦王陵,这仅仅只是一个诸侯王陵,看看其墓室的奢华到了什么程度  墙面上的彩绘浮雕    
  大唐秦王陵,这仅仅只是一个诸侯王陵,看看其墓室的奢华到了什么程度  还是长长的甬道,此时墙面绘有青龙白虎以及杂技艺人      
  大唐秦王陵,这仅仅只是一个诸侯王陵,看看其墓室的奢华到了什么程度  甬道中的一个个门阙      
  大唐秦王陵,这仅仅只是一个诸侯王陵,看看其墓室的奢华到了什么程度  应该是到了后世,也就是存放主人棺椁的地方  用石头雕刻成了一座气势宏伟的宫殿,象征墓主人的地位      
  大唐秦王陵,这仅仅只是一个诸侯王陵,看看其墓室的奢华到了什么程度  存放墓志铭的前室以及各种精美浮雕          
  西方人用不起檀木黄花梨之类的材料,只能玩玩石头。  
  @燚燚燚燚燚燚燚 91楼
20:59:15  西方人用不起檀木黄花梨之类的材料,只能玩玩石头。  -----------------------------  1,世界上我们的老祖宗最迷恋最会玩石头(美石为玉)  2,没有郑和下西洋,老祖宗也没有机会用紫檀黄花梨之类的,此类木头死沉死沉,一般都是出自南洋,最初都是回家时候拿来压仓的 ,那时候压仓老外都是石头,  3,郑和下西洋带回来一个重要的木工工具——刨子,以前没有刨子靠刷漆,明朝以前漆器才能够形成非常好的平面,紫檀黄花梨巨硬无比,没有刨子就难有美轮美奂的明清家具  4,玩木头老祖宗说第二无人敢称第一,上千年的技术积累才有明清家具的辉煌  5,如你所说紫檀黄花梨太贵是一个方面,另外加工太耗功夫了,所以也是只有我们富的流油的老祖宗才会用
  @过冬的蛇
21:26:36  哎,中国的石建筑确实不如西方,这没必要否认,中国的建筑文化主要走的是土木结构的道路,而且其成就也不次于西方,只是没有西方石质结构保存的永远。发展的道路不同而已,这并不影响中华文化的辉煌。  -----------------------------  sheepherderyang
09:54:59  只要你提到一点点中国不如西方的地方,即使是事实,也会被国关的某些人骂的狗血喷头,保重保重!  -----------------------------  @天使C魔鬼 82楼
20:14:41  呵呵,恰恰是提到一点中国比西方好的,才会被骂得狗血淋头吧  你这话倒是说反了  -----------------------------  我说的人是傻粪五毛,你说的是JY,国关前者比后者多很多。不过这两方都是猪一样的人物,同意否?
  @过冬的蛇
21:26:36  哎,中国的石建筑确实不如西方,这没必要否认,中国的建筑文化主要走的是土木结构的道路,而且其成就也不次于西方,只是没有西方石质结构保存的永远。发展的道路不同而已,这并不影响中华文化的辉煌。  -----------------------------  sheepherderyang
09:54:59  只要你提到一点点中国不如西方的地方,即使是事实,也会被国关的某些人骂的狗血喷头,保重保重!  -----------------------------  @天使C魔鬼
20:14:41  呵呵,恰恰是提到一点中国比西方好的,才会被骂得狗血淋头吧  你这话倒是说反了  -----------------------------  @sheepherderyang 93楼
09:40:34  我说的人是傻粪五毛,你说的是JY,国关前者比后者多很多。不过这两方都是猪一样的人物,同意否?  -----------------------------  前者比后者多?  但我貌似看到的更多的是后者吧  大多数人还是客观态度的。。。。
  @天使C魔鬼 83楼
20:16:46  中国建筑讲究实用  中国自古就有用材制度,类似于现在的建筑工业化和模数化,可以迅速大量高质量建成一座建筑甚至建筑群  西方花费大量人力无力经前时间建立的建筑多半是为宗教服务的,所以教堂很多,花费的时间也多,其实这玩意儿有什么用?教堂建筑功能需求极其有限,不能满足一般人需求  ========================================================  呵呵呵,西方教堂好坏也是给活人用的,不管是穷人富人可以进去礼拜。天使魔鬼杂交玩意儿给了堆什么?全是给埋死人用的,果真中国建筑讲究实用
  @尼可船王
17:06:57  谢谢楼主大力宣传我老家的国保单位:新密打虎亭汉墓,90年代时我去过,印象最深的就是两座大小差不多的完整墓穴,每个都是标准的三室一厅,一座是彩绘壁画,一座是浮雕。据说壁画内容给考古学提供两个最重要的证据,其一是小日本的相扑起源自我国,其二是豆腐制作工艺源自东汉。  楼主再把我老家的另外几座国保也扒一下吧,在国内考古界那是响当当的,比如古城寨遗址----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龙山文化城址,李家沟遗址----......  -----------------------------  @天使C魔鬼
20:55:54  不过,打虎亭汉墓实在是太震撼了  我也一直想去  但这个貌似知道的人极少  连网络上的资源都有限  整个百度上都找不到几张图,视频纪录片更是没有  我觉得像这样的文化遗产,应该好好科普一下  让国人长点知识  -----------------------------  @月月咖啡茶 76楼
10:18:11  中国人人多,知道太多不好,进去多了,这文物就完了  -----------------------------  呵呵,文物早就被盗了,只剩下空墓。。。
  @孔府决不当汪精卫 96楼
16:11:15  @天使C魔鬼
20:16:46  中国建筑讲究实用  中国自古就有用材制度,类似于现在的建筑工业化和模数化,可以迅速大量高质量建成一座建筑甚至建筑群  西方花费大量人力无力经前时间建立的建筑多半是为宗教服务的,所以教堂很多,花费的时间也多,其实这玩意儿有什么用?教堂建筑功能需求极其有限,不能满足一般人需求  ========================================================  呵呵呵,西......  -----------------------------  西方那些教堂除了敬神外,有什么使用价值?  连个窗户都难开,敬神的话还有点宗教气氛,要是长时间主人,不得病才怪!  花几百年做个空荡荡的教堂,有这点功夫不如把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点,住得舒服点,少得点病,说白了就是西方人以前太愚昧!尽做些不实用的东西  我们现在建筑四原则“坚固、美观、适用、经济”  西方建筑除了“美观”外,其它三个都不及格  西方建筑坚固么?当然不,不要以为石头就是坚固,遇到点小地震,就要倒  西方建筑适用么?肯定不,留存下来的大多都是教堂,只有敬神,撑死在里面开个party,其余的没什么使用价值  西方建筑经济么?这还用说么?花几百年造个房子,浪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又不能正常使用,只为敬神,典型的铺张浪费,没有建筑经济观念,放到现在属于失败建筑,跟悉尼大剧院一样,没有考虑到建筑经济因素,被人诟病!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