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正在创建哪一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总结?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评论之一
发表时间:
来源:三峡商报 编辑:周芸
一键分享给好友:
人人文明 宜昌闻名
  ·本报评论员 苏才慧·
  开栏语
  文明创建、创建为民、克难攻坚、决战决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成为全体市民的共识。市长戴上“小红帽”,万名志愿者劝导文明……从街头到社区,从车站到码头,大家都用切身的行动浇灌着城市文明之花。众人拾柴火焰高,文明创建活动改变的不仅仅是市容环境,更重要的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提升着我们的内在素质。这注定不会成为一时之风,坚持下去必将深刻改变社会面貌与城市品格,并对宜昌建设特大城市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为更好地推动文明创建进程,今日,本报开辟《文明创建十日谈》系列评论专栏,为宜昌创建文明城市鼓与呼。
  刚刚过去的双休日,我市万名志愿者走上街头,共倡文明,并带动全城市民共同践行文明。与此同时,省政协主席、省文明委主任杨松受省委、省政府委托,专程来宜,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鼓劲,他强调指出,宜昌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举全市之力,力争一举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在宜昌城市发展过程中,曾成功抓住了两次机遇,即葛洲坝水利枢纽建设和三峡工程建设。这两次机遇,让宜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沿江小城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鄂西渝东大都市。如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使宜昌迎来了第三次大发展机遇。而文明城市创建无疑是抢抓第三次机遇,促进跨越发展的“助推器”.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最高荣誉,是国内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要捧得这块金字招牌,群众是主力军,是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的行为主体,同时也是评判创建成效的评价主体。
  人人文明,宜昌闻名。这两者是相得益彰并相互促进的。放眼已取得全国文明城称号的城市,在记住其城市建设现代化的同时,更感叹于其市民的良好文明习惯,如大连市民自觉排队上公汽,深圳时时处处可见志愿者等,这些都成为一道城市风景,成为让其城市名扬天下的具体载体。而在宜昌持续十多年的文明创建中,细心市民也不难发现,城市更整洁了,道路更宽敞了,城市基础设施更完善了,生活井然有序,包括集贸市场和背街小巷也是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市民整体综合素质提高了,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已蔚然成风。
  以人为本、创建为民,整合资源、统筹推进,人城共进、提升素质,这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特色所在。市民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也是展现城市文明的主体,每位市民展示出来的文明素养,汇聚起来就是整座城市文明的丰富内涵。这次争创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来说,既是自身良好素质的展示,又是学习他人不断完善自我的契机。我们每位市民都有责任学习、思考,并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我在宜昌,我爱宜昌,我为宜昌做贡献,以全面提升宜昌城市文明程度。
  争创文明城,人人共行动。每位市民都应当迅速行动起来,人人争当文明市民,让文明行为成为自觉之举,为城市文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每个小我持之以恒的努力汇聚成我市创建文明城的强大力量,以优异成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大考”,一举实现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奋斗目标,为推动加快实施“十二五”,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特大城市,实现宜昌新跨越,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键转播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 推荐微博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三峡宜昌网()
新闻速递,信息直达。发送sxsjb到订阅三峡手机报,2元/月,详询10086。
一键转载给好友:创文重在让老百姓更加满意幸福 在文明城市中发现不一样的东莞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东莞市行政中心广场。  2014年,东莞第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这一能反映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的最高荣誉称号。  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认为,在去年的大背景下,东莞第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含金量不亚于首次创文。  近日,徐建华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说:“创文不是为了牌子,是为了群众,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满意。既要动员发动群众参与,也要让他们感受到创文带来的城市红利。”他还现场做起了“广告”:来东莞发现“不一样的东莞”。  创文感受  谈  创文明城市  东莞有底气  “文明城市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城市,关键是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文明城市这块牌子,我们有底气。”  南方日报:首先,祝贺东莞再度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您认为,东莞能蝉联这一荣誉的秘诀是什么?在这次创文中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徐建华:东莞三度荣获这一称号,这是上级精心指导和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要说秘诀,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在“两个文明”建设中长期坚持“扬长克难”。  在“扬长”上,我们发挥东莞发展基础比较扎实、改革先行先试、创文持续蝉联等三个优势,走出了一条多元包容、城乡一体的特色创建之路。  在“克难”上,东莞人口严重倒挂,加上特殊的行政架构,导致社会管理事务多、任务重、人手少。但我们坚持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创建重点,攻坚克难。  在这一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之一是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旧貌换新颜。2012年以来,东莞统筹水乡片“十镇一港”,建设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国家水乡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特色区域、珠江口东岸产业优化发展先导区和穗莞战略合作重要平台。今天,水乡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大变样,涌现了华阳湖湿地公园、花海漂游等一批景点,深受市民欢迎,取得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南方日报:联系东莞实际,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您学习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徐建华:党的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在各种会议、多个场合、重要活动上,多次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论述和安排部署,始终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特别强调文明创建要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联系到东莞实际,东莞有830多万常住人口,其中几百万产业工人,他们生活在厂区,工作在流水线上,通常没有条件看电视、读报纸,获取信息的渠道基本上是靠网络、手机,要通过传统传播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很难到达他们中间。所以,要积极运用网站、、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把更多资源向基层倾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普通群众和基层传播,使他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东莞,不断坚定“三个自信”。  南方日报:去年央视报道东莞“涉黄”事件后,东莞创文的压力应该说是非常大的,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徐建华:“涉黄”和文明城市是不相称的,是一定要正视和解决的。市委、市政府把“涉黄”问题整治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要整改任务,作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首要任务,深入开展两轮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彻底铲除“涉黄”问题滋生的土壤,全市娱乐服务场所“涉黄”违法犯罪活动基本消除,东莞整个社会处于更加健康文明状态。  应该说,过去三年东莞充满挑战,经济转型难题多,社会管理任务重,文明创建较以往需要做的工作更多、压力更大,但我始终认为,创文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在东莞的老百姓更加满意、更加幸福。创文不是为了牌子,是为了群众,既要动员发动群众参与,也要让他们感受到创文带来的城市红利。如果创文牌子到手了,一些措施就停滞不前,群众参与创文了,却感受不到红利,这样的文明城市也是难以持续的。我认为,文明城市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城市,关键是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在近年的文明城市指标测评中,我们很多指标都位居前列。这说明我们创文是得到群众理解、信任、拥护和支持的。对于文明城市这块牌子,我们有底气。  事实证明,“两个文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从2014年全年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去年全市生产总值5881亿元,同比增长7.8%,快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5.2亿元,增长11.2%。在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中,东莞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全国第12位。2014中国城市创新力排行榜上,东莞居第11位。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指示精神,以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全面促进东莞精神文明上新台阶,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和智力支撑。  东莞特色  谈  厚德务实的融合之城  “东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来东莞才能发现和外界印象中"不一样的东莞"。”  南方日报:每个城市的精神特质都不一样。如果把东莞市比作一个人,您认为是一个怎样的人?  徐建华:东莞这座城市的精神特质是海纳百川、厚德务实、敢为人先、充满活力。从城市特质来说,它有六方面特色:一是不断转型升级的制造之城;二是“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融合之城;三是体育激情无处不在的运动之城;四是机会遍地、充满希望的梦想之城;五是“让所有梦想都开花”的幸福之城;六是“每天绽放新精彩”的活力之城。  如果要把东莞比作一个人,我认为东莞是一个怀抱梦想、富有激情、充满活力、敢想敢干、不断进步的年轻人。东莞的城市宣传口号是“每天绽放新精彩”,东莞城市形象的核心价值是“活力”,她最独特的魅力就是活力绽放。  同样,作为一个年轻人,东莞虽然富有活力、冲劲十足,但也有不成熟的地方,缺乏积淀和经验,但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开拓进取、完善自我。我相信,经过不懈地努力,东莞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南方日报:您刚才回应了外界对于东莞此次创文的一些质疑。如果请您来展示东莞文明城市形象,您最想推介的是什么?  徐建华:我最想推介的是,来东莞才能发现和外界“不一样的东莞”。  我曾经长期工作的韶关是林业大市,没想到来东莞工作才发现这里充满了湖光山色。东莞的森林覆盖率为37.4%,拥有十大森林公园、五大自然保护区、十三个湿地公园、1071个公园和广场,923.5公里绿道,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6平方米。这就和外界印象中工厂、钢铁森林的形象不一样。  再比如,东莞作为外来人口比例全国最高的城市之一,接纳了大量新莞人子女入学,近十年,新莞人子女入学以年均5万人的速度快速增长,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80.29%,总量近70万,是本市户籍在校生的4倍多,绝对值在全国仅次于深圳,超过“北上广”。  又比如,外界觉得东莞本地的“莞二代”物质基础丰富,缺乏父辈的进取精神。实际上,东莞人很注重孩子的读书教育,家里条件再好也要让下一代有一份正当职业。我了解到,我们的机关服务员、司机,不少是本地人,工资并不高,家里甚至还给他们发些补贴,目的是鼓励他们在岗位上安心工作。还有的本地企业家子女也正在从传统的房地产等领域向实体经济、战略性转型。有一位房地产商的儿子就和一位北大的院士合作发展新兴产业,实现资本与科技融合。  还比如,很多人觉得东莞是“文化沙漠”。东莞其实是一座学习之城、读书之城。第一,《当当网》大数据显示,东莞2014年购书量470多万册,挤进全国非直辖城市榜单前十,超过全国13个省和20多个省会城市。第二,2014年东莞图书馆总分馆流通人次达713万,外借册次396.1万,东莞市图书馆年借阅量排名省地级市之首。我自己来东莞工作以后,也坚持每月荐书给党员领导干部阅读,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推荐了72本书。  南方日报:近年来,东莞好人频现,在全市形成了“好人森林”“好人城市”的浓厚氛围。这些好人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谁?您如何评价“东莞好人”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徐建华:2014年,有117人荣登“东莞好人榜”,其中4人入选“广东好人”、3人入选“中国好人”,设立了超过1200个“善行义举榜”,覆盖全市城乡,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浓厚氛围。  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东莞好人”有三位。  一是徐祥龄先生。他被称为“香港外展社工之父”,退休后到东莞定居,拿出全部个人资产,并多方筹措200万元在东莞市创办大陆第一家非营利性民办异地务工人员服务中心―东莞市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目前,该中心已有会员1000多人,先后为数十万人次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帮扶和支持。徐老先生五十多年热衷社会工作,致力服务困难群众,以一个平凡人的非凡之举为东莞社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他的务实作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信念,非常值得全市人民学习。  二是籍打工夫妻周作堂和蒙桂凤。今年1月,湖南籍打工夫妇周作堂、蒙桂凤下班途中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家属同时捐献死者夫妻双方器官,捐献的器官帮助6人获得新生,4人重见光明。这一善举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让我十分感动。  “东莞好人”是道德领域的“星星火光”,用一事感动一方,用一个带动一群,引导广大市民“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形成“好人接力”、“好人森林”和“好人城市”,东莞整个社会正在形成一种浓厚的崇德向善、弘扬正气、抵制歪风的氛围。  未来愿景  谈  福祉覆盖全体居民  “不管是新莞人还是老莞人,都是东莞人,都是"东莞居民"。文明城市的惠民福祉要覆盖全体"东莞居民"。"东莞居民"的融合就像杂交水稻一样,城市基因会越来越好。”  南方日报:文明无止境。在两个文明建设方面东莞还有什么新招、好招?有怎样的愿景?请您给我们描绘一下。  徐建华:站在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新起点上,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新的举措、更实的作风,力争“四连冠”。  一是全力建设富强文明的现代城市。一方面,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升级,脚踏实地推进改革开放,打造全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样板区、现代制造业名城。另一方面,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市精神、市民素质、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全面提升,使东莞文明程度、社会秩序和人文素养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二是全力建设宜居宜商的优美城市。我们力争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并努力打造绿色东莞、美丽东莞。同时,加大社会建设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统筹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在创新社会治理中提升城市品质、维护社会稳定、塑造良好形象。  三是全力建设公平正义的法治城市。我们将以东莞获得地方立法权为契机,针对市民在市容环境、交通出行、住宿、餐饮消费、网络传播等公德失范现象,依法加强城市管理,依法惩戒不文明行为。同时,促使城市管理乱象得到较好改善。另一方面,围绕保护和鼓励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慈善捐助、见义勇为、全民阅读、公益宣传等文明行为,加快推进相关立法工作,推动文明行为优待措施和权利保障法定化。  没有独特的个性品牌,文明城市的创建也就没有了“灵魂”。未来,我们将不断强化“以品牌促创建”的思想,深入挖掘东莞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东江抗日根据地、改革开放前沿地、转型升级先行地、多元文化融合地的独特个性和特征,切实下好文明城市创建的“品牌”棋。  南方日报:在东莞新型城镇化中,既要让农民“带着权益进城”,也要让农民“带着文明进城”,东莞在这方面有何改革创新举措出台?  徐建华: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创建为民惠民,把提高户籍农民和异地务工人员的文明道德素质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  一是着力提高进城务工及经商农民工的素质,充分整合各类职业培训资源,推动政府部门、企业、行业组织、培训教育机构组织开展免费培训,对获得资格证书的劳动力给予技能晋升培训补贴。  二是加大积分制入学公办学位供给,加大对民办教育的财政扶持力度。  三是逐步建立与居住年限等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探索制定“同城共享”批次清单,让居住证持有人逐步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去年我们把非莞籍65岁以上老人纳入了免费乘公交范围。  近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解决“带着文明进城”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在于如何更好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干部群众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断提升文明素养。一方面,我们将注重教育引导、营造氛围,促使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另一方面,突出融合联动、实践养成,推动核心价值观遍地开花。  南方日报:您曾多次提到“东莞居民”的概念,在创建文明城市角度,“东莞居民”有哪些内涵?  徐建华:我经常说,东莞提供了新莞人创业生活的平台,新莞人为这座城市带来了财富和发展,新老莞人要相互感恩。不管是新莞人还是老莞人,都是东莞人,都是“东莞居民”。文明城市的惠民福祉要覆盖全体“东莞居民”。  过去农村是“熟人社会”,在东莞由于人口流动性大,社区是“陌生人社会”。我们今年部署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推动社区自治,把“陌生人”变成“熟人”,把创文落到社区。我们将加大基层公共服务投入和均等化,推动新老莞人融合。这就像杂交水稻一样,城市基因会越来越好。  AⅡ01―04版  总策划:张东明 王垂林 梅志清  执行:胡智勇 肖开润 陈枫  采写统筹:南小渭 段思午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段思午 辛均庆 郭欧雅琴 吴少敏  黄少宏 靳延明 方镇彬 卢真伟 朱晋 何明强 郭杨阳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胡国球 通讯员 朗小宣
(责任编辑:HN666)
03/29 03:0103/28 03:0403/27 05:4203/27 01:2903/24 00:3403/05 09:5503/04 07:2603/03 06:59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你是否知道株洲正在创建文明城市 我们能做些什么?(2)_株洲时政_新闻频道_株洲新闻网
你是否知道株洲正在创建文明城市 我们能做些什么?(2)
记者昨日走上街头、走进校园,对市民和学生进行创文小调查
&创文&,我们现在的基础很好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株洲市十三中。
也许是年龄够大,又戴着眼镜,碰到学生,记者总是听到&老师好&的声音。
记者在高一216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内容如下
你是否知道株洲正在创建文明城市?&&100%知道
你在学校看到有人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吗&&&&100%没有
你看到学校有打架斗殴事件吗?&&&&100%没有
你会闯红灯乱穿马路吗?&&&&&&&100%不会
对于身边朋友的不文明行为,你会劝阻吗?&&&100%会
如果你用半天时间,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你愿意吗?&&&&100%愿意
216班班长王云帆说,同学们关系都很好,一起打球,一起游戏,一起学习,校园内很温暖。
&校园就是城市的一角,如果株洲市民的素质都提升了,生活在这样的城市肯定和我们生活在校园一样幸福。&
学生的素养提高,无疑将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和几倍数量的人群。
据了解,我市教育系统已在校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创文&教育活动和宣传活动,我们有理由相信,株洲的&创文&有非常踏实的基础。
不文明现象仍不时发生
昨日下午3:50&4:00,天元区长江广场十字路口。
记者在这里蹲守了10分钟,红灯亮起,所有车辆和行人都十分规矩等候通行,没有发现一起乱闯红灯的现象。
下午4:15&&4:30,中心广场王府井处。
虽然车流量很大,但不时有市民在车流中横穿马路,其中五个老人更是集体横穿,不顾交通劝导员吹口哨制止。
对横穿马路的市民,记者上去询问为什么不从地下通道走,但听到记者表明身份后,所有人都跑了。
记者询问了旁边的几个交通劝导员,她们说,这里横穿马路的现象比以前好多了,但仍然时有发生,如果不采取强制手段和措施,很难根本性杜绝这些现象。
责任编辑:董介
主管:中共株洲市委宣传部 株洲日报社 | 株洲新闻网版权所有 |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新闻路18号&新闻热线: 3& 在线咨询Q Q:株洲新闻网常年法律顾问:湖南德信律师事务所主任,湖南省首届优秀青年律师 石爱莲 电话:8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建文明城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