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回故乡母校发表演讲

综合排行TOP10
本类排行TOP10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分享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游戏 →_→分享游戏
二十年后回母校
&&&&&&&&&&&&&&
& 时光如梭,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我在国外事业有成,准备回国去看望母校&&中心。
& 下了飞机,坐20年钟的地铁就行了。
& 走进门口,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只成一座有高有宽气势壮大的教学楼展现在眼前。印象中储存的母校已经荡然无存了。
& 我向四周望去,发现学校并没有操场,这怎么行呢?校长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告诉我,不必担心,学校为了节省占地,把操场设置在地下。下课了,升降机会自动把同学们送到地下操场,那里是同学活动的好去处。地下操场四周安着发光板,把地面照地好像白昼一样,根本不会影响同学们的活动、玩耍。
& 如果你想到教室里看一看,升降机把你送到教室门口。
& 走进教室一看,室内的颜色真是美极了。校长告诉我:&如果是下课时间,墙壁那边会自动变成绿色,是同学们休息一下疲劳的大脑。上课时,墙壁会自动变色蓝色。地板上也安装了发光板,一旦有人在教室的时候会自动发光,没有人就会自动关闭,绝对不村子像过去那样浪费资源的现象。
& 校长告诉我:&现在给同学上课不是老师,而是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部平板电脑。遇到难题就在电脑上请教老师。
& 当我走出校园,心里感叹地想:&我们的母校真美啊!我相信未来的母校更美。
没有相关内容
我们一直在努力
日,留下脚印功能上线;
日,微改版完成;专题页上线;
日,增加分享游戏功能;作者页面;
日,增加文章投稿;违规举报页面;
风雨文章网不断努力中、做最专业的文学网站,为您提供一站式的文字服务.您现在的位置: >
二十年后回母校
来源:www. 作者:
时间: 16:42
二十年后回母校150字
  今年的十月一日,三十二岁的我来到了阔别已久的母校---恩平第一小学。  母校的每一处风景都深深的吸引着我。看,校门前修建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叮咚的水伴随着自由自在的鱼;花坛前芬芳的鲜花吸引着勤劳的蜜蜂,地毯似的草坪上蝴蝶也凑热闹;几个高年级的同学,坐在树阴下的石凳上讨论着问题;操场上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  走进教学楼,变化更大了。一个个楼梯变成了雪亮的电梯;来到教室,教室变了。一张张防近视课桌,一个个可调式高低凳;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个个热爱学习的身影。每个教室都有电教设施;每个教室都有隔音装置。与孩子们相处,真幸福。  二十年后的母校变化真大真美,我爱母校。二十年后回母校550字
  日,在神州7号飞船升空的同一天,也就是20年前的今天,我乘坐另外一艘太空飞船长江7号离开地球飞向火星。在火星上一呆就是20年,在火星上找到了水,见到了火星人。就在355小时前我们结束了火星考察,携带大量的考察资料搭乘神州100号飞船返回了地球。  正午12点整,飞船悬停在北京宇航中心顶层的平台上,我迈步走下悬梯,贪婪地吸了一口地球上清新的空气。啊,地球妈妈我回来了!  在宇航中心200层餐厅,好好享受了一顿久违了的家乡风味午餐后,我决定下午去看看我亲爱的母校和老师。无人驾驶出租车很快把我带到了母校门前。我抬头望去,学校已经完全变了样子,不见了教室,不见了操场。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中间,一幢球形的建筑物,银亮亮的在阳光下发光。我兴奋又有些迟疑地走上前去,母校!这是我的母校吗?  守门的机器人查验了我的身份,问明了我的来意,引我进入球形的教学楼。我惊讶地发现,在外面看起来像用金属建造的大楼,从里边看却是完全透明的,柔和的阳光照射进来,让人感到舒适明亮。学校校长热情地出来迎接我,我快步向前,突然停住了。多么熟悉的身影。啊,是张老师!她看起来与二十年前没有什么变化,而且显得更有精神,更年轻了。张校长一边询问我二十年来的火星经历,一边带着我参观母校。她告诉我现在的学生早已经不用来学校上课了,是通过教学网络在家里学习。科技发展了,已经有许多人移民到月球上居住,咱们学校就有200多名来自月球的同学呢!你们火星考察带回来的资料非常有价值,也许过不了多久,学校就要开始招收居住在火星上的学生了。  真想不到离开了二十年,地球上的变化可真大啊!二十年后回母校400字
  二十年后的一天,定居在上海的我打开QQ邮箱,有一条未读信息,双击一看,原来是牛矗嫠呶颐魈煳颐堑男⊙б啬感>刍帷  我马上收拾东西,开上我的奔驰汽车就赶往濮阳。2030年的公路,平稳又快捷,再加上我的汽车装备很齐全、很高档舒适,很快就会到了濮阳。  来到实验小学门口,一下车,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座崭新的校园。迎面走来一位绅士,仔细一看,原来是小学时代的&金头脑&周若桥!  周若桥大声喊道:&哦,乒乓球冠军杨临风回来了!&  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周若桥带我走进校园,在校园大门口,现代化的大门已经能够自动识别好人和坏人了。校园里,一朵朵花儿争先恐后地开放着,红的、黄的、粉的、白的&&,五彩缤纷的花朵就像一张张笑脸儿,一棵棵大树拔地而起,把大大的校园装扮成了一块无暇的翡翠。  再往前走,一面五星红旗随风飘扬,主席台由一块块坚硬的石头组成。向周围一望,一尘不染的校园整洁如初。  仕华把我带到一间教室,真是开了眼界,里面的先进教学设备是全国一流的。  最后,我们来到当年的老教室,哇,仕华、张东昊、吴墨阳、宋悦&&人群里,有我们的陈老师和杜老师,我们拥抱在一起,说着,笑着&&二十年后回母校450字
  &叮叮,叮叮&身为访谈外星生命的记者,我每天都穿梭于土星与地球之间。这时,我带的随身电话响了,接着我按下了接通键,一个大屏幕就出现在我的眼前&小黑子,有空吗?回母校看看吧!&我一看,哦原来是被称为&宋香蕉&的宋玉娇叫我回母校看看。&好呀!还有,我现在已经不黑了!&她笑了一阵便挂去了。  我跟杂志社请了假,便坐着宇宙飞船踏上了回母校&大位小学的路程。在路上,我不禁傻了眼,原来刺眼又耗电的灯已经换成了靠阳光和雨水吸收能量的节能灯,汽车的排气管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啊,到了我的母校,发现许多熟悉的面孔都在里面,江雨桐、姚嘉容&&我们边走边聊,发现这里除了教学楼,还有面前的几棵水杉树,程大位的雕像外,别的都已经不在了。这时走来一位自称是&蛮蛮&的机器人将我们的所有的疑问都解除了。他拿来一个遥控器,刚好这时下课了,他立刻按下了红色的按钮,一个巨大的游乐园就出现了,孩子们在里面玩的不亦乐乎,我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蛮蛮&又带着我们参观了教学楼,发现所有的教室都有电脑,是供学生和老师们上课用的,而同学们再也不用背着沉重的书包了,课本都在电脑里。  这时走过来一个人还叫着我们的名字,她看着我满脸的疑问便说:&吴奕蕾,你不认识我了,我是刘梦婷呀!&  哦,我这才想起来。  参观完母校,我们都不约而同的发出感叹:&母校的变化真大呀!&二十年后回母校100字
  二十年后我开着水陆两用汽车回到母校。  一进校门就看见两台学作文的电脑,教室里的黑板是声控的,你说什么,它写什么。学生书包只有一本笔记本大小,别看它小,作用可不小,书一进去会变小,用时会变正常大小。在科学实验室有粒胶囊可以使人会七十二般变化,但必须回答对全世界最难的问题。校内有一棵树,树上有二十种花和果供观赏和食用。  这就是二十年后的母校。  吉林省敦化市第六小学五暑期征文:二十年后回母校1100字
  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我在国外结束了留学生活,回到了家乡。母校变成了什么样子呢,回去看一看吧。  啊!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挺拔的树木高耸入云,镶嵌在围墙上的天津市实验小学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进入校门,一个&智能机器人&拦住我的去路,&您好,请问您来做什么?&&我来看看,这是我的母校。&扫描中、扫描中&&&请跟我来,欢迎回到母校&。  进入学校,就像进入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绿树鲜花掩映的校园里散发着一股幽幽的清香,花草之间泉水喷涌,空气格外新鲜,一座座美丽的教学楼被鲜花和绿树所环绕。进入了教学楼,来到我原来的五年二班,我发现老师们上课再也不用吃粉笔沫了,同学们用的都是电子书,老师的教案也早就储存入电脑里,学生们老师们都只要轻轻触摸电脑屏幕,就可以听课、整理自己的笔记了,这些笔记也会被放入电脑,随时点开,随时就可以复习。这时,老师提出一个思考问题,举手的同学也只需轻点屏幕,他们的名字立刻就显示在老师的电脑屏幕上,几秒种后,同学的答案就会传到老师这里,答对了,他的成绩栏会自动累计加分。  看到这些,我会心地笑了,智能机器人带我轻手轻脚地走出了教室。  咦,操场呢?智能机器人好像看出了我的疑问。只见他按下了一个电钮,仿佛进行了时空转换,在教学喽的另一侧延伸出了一个活动的操场,乒乓球台,双杠、足球场&&齐刷刷地冒了出来;他又按下了另一个电钮,在活动操场的上面一层又出现了一个活动的舞台,钢琴呀、话筒呀、灯光呀一应俱全,太神奇了!  二十年后的实验园更美了!  天津市实验小学六E度作文网暑假征文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划分得分一、主题内容(30分)每项满分6分,不符合扣3分1、主题是否鲜明,是否具有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6分)42、选材能否表现主题,丰富生动;(6分)53、内容与主题是否统一;(6分)44、文章题目是否贴切、醒目、简洁、新颖;(6分)45、感情是否真挚。(6分)5二、体裁结构(20分)每项满分4分,不符合扣2分1、文体能否确定;(4分)42、线索脉络是否清晰;(4分)33、有无文眼;(4分)2.54、层次(章节段落)是否分明、合理;(4分)2.55、整体来看,文章布局结构是否严谨、自然、完整、匀称。(4分)3三、语言表达(20分)不符合每项扣3分1、语言是否通顺流畅、符合逻辑;(7分)62、写作技巧运用是否得当;(7分)63、详略是否得当;(6分)5四、创新和亮点(30分)每项满分10分,不符合扣3分1、材料构思是否新鲜,见解是否有个性特征;(10分)82、文章是否有文采;(10分)83、章法架构是否有独到之处(10分)8补充说明1、缺题扣10分2、确认为抄袭征文,取消比赛资格。3、离题征文判35-40分。4、投稿标题未注明或字样,视为无效投稿,不参最终评奖总计得分:78再见,母校2017字
  黎明,母校。  六年的情谊,  如今就要分别,  令我无法割舍。  一草一木,我的良师  一枝一叶,我的挚友  如今就要分别,  我要如何忘却。  黎明,母校。  师生情  同学谊  件件往事浮现在眼前,  刺痛了我的心。  母校,如夏日的杨柳,  为我遮蔽烈日的侵袭;  母校,又如冬日的阳光,  温暖我冰冷的心。  黎明,母校。  相识六载  时苦时甜  如今就要分别,  我深深地不舍。  母校,我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在这儿美好的一切,  母校  我会将您  将您埋在我内心最深处&&  一切都无法替代您的位置。  再见,母校。初一:依琳感恩母校536字
  六年前,我们怀着无限憧憬来到校园,如今六年以过,我们将面临着离开这个美丽的校园,心中满是不舍。以前美好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这几年我最感谢的就是我的母校。母校,是您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使您在一步一步的指引我走向成功,使我一步一步走向懂事明理。您是成功人士的真正导师,是构建我们知识大厦的建筑师,是奏响我们心灵乐曲的音乐家,我们感谢你母校。小学是人生起步的第一站,是自身成长的新起点。  其实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既想享受童年的幸福时光,又想冲向中学的大门,可惜是时光不会为我一个人而倒流,岁月不会因我一个人在回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母校是我生活了六年的地方,可回头一想就要马上离开了,心中很是不舍。母校就像我们的另一个家一样,但这个家马上就要散了谁会不难过呢?母校就像一根燃烧的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母校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保护着树枝下那行嫩绿的小草,母校就像一片蓝天,让我们这些小鸟在这片蓝天中尽情遨翔!母校已经成为我们健康成长的乐园,成为老师们就业的摇篮,成为传播文明铸就未来的精神殿堂!校园一个大家庭,一个美丽的幸福之家!感谢母校,是您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是您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尽情展示!时间为何走得那样匆匆,母校为何不留我多住些日子!六母校,感谢您!328字
  曾经的那株矮小的树苗,  如今已长成了参天大树,  曾经的那群童真稚嫩的孩童们,  如今已是一班听话懂事的少年。  阶梯上那一个又一个的小脚印,  现在已有了明确的方向,  迈出的那一步步,  即将是最后的道别&&  六年的学习生活中,  无数的欢喜悲伤都交织在了一起。  太多的一点一滴萦绕在心头&&  开心的,骄傲的,激动的,难忘的,  这些何尝不是您希望让我们感受到的?!  艰苦的,难过的,在那一次又一次流泪的时候,  那些何曾不是在您的怀抱中重拾信心,  治愈好我们那双受伤的翅膀&&  现在的我们,已经长大了,懂事了,  困难和挫折都无法把我们击退。  六年前的雏儿,  已变成了现在翱翔在蓝天之上的雄鹰。  但在我们的心里,您对我们的呵护与无私的爱,  会连同我们内心那永远的感激一起&&  令我们难以忘怀!  感谢您,我敬爱的母校!初二:kaitting故乡情818字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我驾驶着自己的私人飞机,回到了故乡,将飞机停在了故乡其中一处停车场。父母们开着他们的新型太阳能汽车,带着我观赏故乡美丽的风景。  曾经臭气熏天的伊逊河,有三季都是光秃秃的河床,上面到处都是垃圾,但是现在却与众不同了,一年四季都是清澈见底的河流。曾经在伊逊河上方,是一座粗糙的的石桥;两边是一排粗糙的把手。记得小时候,我和一群小伙伴在扶着把手抓小鱼和小虾,可没想到这扶手因为太久没修理了,竟然断了,它和我一起掉进了水中。而现在却不同了,河上矗立着一座五彩缤纷的彩虹桥。远远望去,我还以为这是上天给我们降临的彩虹呢!到了夜晚,彩虹桥和周围五颜六色得霓虹灯把附近照得犹如白昼一般;而河的两边,都是雕刻的各种动物的扶手。我想:不可能再发生我儿时那惨不忍睹的事情了。  我来到了二十年前常去的那个小广场,你一定会喊出:&这哪是小广场啊!&因为这和二十年前世界最大的星海广场一样大,到处都是霓虹灯,健身器材,花草树木&&再往前走,就到了我的家了,我简直不敢相信,因为这是一栋既有花园又有游泳池的二层别墅。进到里面,简直太大了,而且还有许多机器人,如:工人机器人、厨师机器人、体育机器人&&我刚看完这美丽的别墅,厨师机器人就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我一看,怎么全是青菜?妈妈说:&为了人的健康,现在只吃蔬菜了。&  吃过晚饭,我来到了自己的母校&存瑞小学。这里的变化太大了,500米的环形跑道,提供给高年级的足球场、篮球场和羽毛球场&&教室里每个课桌上都有一台电脑,这样,即使老师在家,也可以给孩子们上课了;而且,这种椅子是气垫做成的,无论怎么撞也碎不了,上课,这种椅子会把你需要拿的东西,自动放到桌子上。下课,孩子们还可以把这椅子当碰碰船玩。这种教室,还可以在夏季吸收炎热,冬季吸收寒冷,这样就可以冬暖夏凉了。  我爱这清澈的伊逊河,爱这美丽的母校,更爱这养育我长大的故乡。初一:asdlkj忆母校804字
  岁月如流,母校如家。几度春秋,几任良师。当我无意走进我的母校时,我的心犹如平如镜的湖面投了一颗石子,久久的回荡。它还是那个老样子,我不禁说道,啊!母校!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母校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我还记忆犹新,不要高大雄伟的建筑,却能打造国家之栋梁,不要精美的设备,却能培育出社会之人才,只要一颗心,一颗充满热血的心!没有金玉良言,却无时无刻的奉献着知识,交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那里没有沉重的压力,我们却都废寝忘食的苦读圣贤书,在哪儿,我们好像久经干旱的大地重获湿润的雨露,我们像婴儿般吮吸着甜美的乳汁,就像失明的人重获光明,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烙在我的记忆力不曾抹去,那种记忆甜甜的,浓浓的糊在心头。那便是我灵魂所属,是我心灵的避风港。  走进我的母校,它像一位似曾相识的老友,高兴地和我说着什么,说着什么呢?嘘,听,奥,它在和我诉说着我儿时的乐趣,我仿佛听到了我银铃般的笑声,我仿佛看到了我在操场上奔跑时的情景,我仿佛听到了朗朗书生,仿佛看到了老师正向教室走去,看看那年老的柳树,它承载了多少我儿时的乐趣啊,它就像我记忆的仓库,坐坐那似曾相识的板凳,我仿佛看到了我身边的同学们。站在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讲台上,我似乎看到了同学们在认真地读书。走一走那熟悉的的小路,我似乎看到我和同学在嬉戏着。正当我沉醉在那份只属于我的甜蜜回忆时,不知何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的一声啼叫,才把我从记忆里拖出来。  母校啊我想对你说,时光流逝,却冲不掉我对您的思念,展望未来,是您让我更加充满了自信。我坚信,在您的辛勤培育下,我会以饱满的激情,乘着那装满智慧的风帆,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稳稳的驶向远方,去寻求那属于我的目标&&初一:李佳旋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www.,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二十年后回母校作文最新更新作文
&73%●&&&&
&70%●&&&&
&45%●&&&&
&75%●&&&&
&66%●&&&&
&60%●&&&&
&70%●&&&&
&93%●&&&&
&70%●&&&&
&53%●&&&&
相关标签推荐
●&&&&●&&&&●&&&&●&&&&
大家正在点评你好,我的大学(二十年后回母校)
去年国庆长假,我们一家决定回四川探望我的父母,在做了这个决定之后,心底里突然升起一股强烈的愿望——我要去一趟重庆,去看看我的大学,去拜访那定格在我记忆中的旧时光。
2012年是我大学毕业二十周年,在同学群上倡议20周年怀旧同学会,没人响应,为自己没有号召力and魅力惭愧自责之后,我决定,让老公和儿子和我一起去,起码比一个人像游魂一样在母校孤独地游荡强,而且还有人给我拍照。于是乎,我们在回老家的途中,绕道重庆,去看了我魂牵梦萦二十年的西南师范大学。
母校西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06年,发轫于西南地区开中国新学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发展演变,成国家教育部直属的西南师大。2005年,与隔壁的国家农业部直属重点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不过我还是喜欢称呼她原来的名字,尤其是那引人遐想的美妙简称——西师。
1988年,一个阳光不算灿烂的早晨,没有父母相送的我,一个人背着沉重的行李,带着迷茫的惊奇,走进了西南师大(参考《中国合伙人》黄晓明进大学的一幕),开始了白衣飘飘的闪亮日子。四年的西师生活,在圆顶食堂跳过舞,在嘉陵江边晒过太阳,在文星湾喝过蹄花汤,在桃园四舍打过望,在寝室里深夜卧谈,在操场上学骑自行车,在西师街逛书店看电影,在画室里嘶吼崔健齐秦的歌……青春的影像,定格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
有时候自己都不相信,居然已离开大学二十年了,那些影像像一部老电影,远在天边,却又不时在眼前上映。二十年来,岁月像一个超人,拽着我疲于奔命,竟然没有一次回过母校。听说在全国高校疯狂扩招的浪潮中,西师也盖了许多新楼,我担心那烙印着我们青春的旧时光已成一地尘埃,让我无处缅怀。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如今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西师,依旧保留着许多旧时光的痕迹,她还是那样的淡然、温婉,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内心,那些跟过去一模一样的地方,让我有一种穿越时光的错乱。
二十年很长,可是,如果有一颗平静的心,二十年又像是在昨天。
过去西师的面积就很大,合并后的西南大学占地达最先来到的是西师正门,以前我们称为“大校门”,基本上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当年朴素的水泥门柱贴上了花岗石,普通的铁门也换成了雕花大铁门,看起来气派多了。
老照片对照记。二十三年前的大校门。大二的国庆节,妈妈和小弟来学校看我,留下了这张照片(那天小弟惹我生气了,所以我一脸愁容,呵呵)。
进入大校门,一个熟悉而高大的身影便映入眼帘,很高兴看到老人家还是神采奕奕地站在高台上凝视着前方,不知他在这里站了多少年了。他的身后是高高的阶梯,阶梯上是学校的第一行政大楼,算是标志性建筑,许多重要性的合影都会选择以此为背景拍摄。
老照片对照记。大一的圣诞节,我们班在这个阶梯上拍下了第一张,也是唯一的一张全体同学的合影,32个人一个都不少(毕业照都没拍全),只是效果不好,不太清晰,但依然珍贵无比。
老照片对照记。大一军训时又在此阶梯上留下了全连大合影,因我们系人少,所以和教育系编在一个连。
大操场,许多重要的活动在这里举行:运动会、军训、集会,还有体育课、各类球赛……许多许多的回忆凝集在这里,那时候足球场还没有绿草坪,蓝球场是水泥地,跑道也是碳渣跑道,现如今可高级多了。
记忆中操场的看台和跑道总是铺满落叶,像碎了一地的光阴。现在依旧如此,朴素的阶梯看台上还是布满青苔和杂草,满是时光的痕迹。
&老照片对照记。毕业前专门来此取景拍照留念。还是那些树,还是那些落叶,还是那个台阶,甚至还是那样的阳光,时光改变了什么?好像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时光冲淡的是回忆,带不走的也是回忆&。
图书馆是必来的地方,我在这里碰见了一拨中年人,兴高采烈地指指点点,合影留念,一看就是回母校聚会的校友,我羡慕他们可以和同学一起分享那些回忆。
多少考试前的时光在这里度过啊!在这里上自习环境比教室好多了。
当年觉得图书馆气派豪华,今天看来如此朴素低调。
老照片对照记。三个高中同班的同学考上了同一所大学,一个是教育系,一个是中文系,一个美术系。
圆顶食堂,又是学生活动中心。当年曾在此完成了交谊舞扫盲。记得刚进大学时,这里简直就是心中的圣地,因为每个周六的晚上全校的帅哥美女云集于此,在圆形的大厅里以最美的妆扮、最优雅的姿态接受异性的检阅。
西师处处都有这种不加雕饰,自然天成的原生态的美,木林覆盖,芳草茵茵,落叶满地……用我老妈的话说:“你们学校简直就像个森林公园。”
差点迷路之后,终于到了“老家”,以前的美术系大楼,现在是人文社科学院,所以增添了孔子的塑像。
在这里见到了在西农工作的老同学,
老照片对照记。在美术系楼前的毕业照,相当遗憾的是里面没有我,因为那天中午午觉睡过头迟到了,没赶上拍全班大合影,只拍到了国画小班的合影。
老照片对照记。国画小班的合影。还有一个同学没来。
和老同学在校园附近共进午餐后,我又重返校园,校园太大没时间走遍,但当年住过的宿舍怎么也得去看看。
这条林荫道是系里到宿舍的必经之路,重庆的冬天爱起雾,每当起大雾的时候,这条路就变得很梦幻。
路边的老房子没变。
左边这个小院以前是留学生宿舍,那时我们称为“熊猫馆”,表示留学生很宝贝。
趁着国庆长假,在母校搞同学会的还不少呢,78级的同学正好毕业30周年。
以前没有这个路牌,也没有这个路名。
以前西师就很大,和西农合并后的校园有9000多亩,实在太大了,所以校园里有了电瓶车,还有好几条线路。
重庆最不缺的就是阶梯,西师同样如此,阶梯特多,所以自行车很少,基本上就靠双脚。
这条路好像很熟悉又好像很陌生,在记忆中搜寻了半天也无法清晰,应该是以前通向宿舍的那条小路改建的。
桃园四舍,我回来了。这幢楼建在路面下,与路面平行是三楼,路与楼之间连着一天桥。当年,这座桥上站得最多的是男生,尤其是周末,在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的年代,他们唯有在此苦苦等候他们的女朋友。
男生住桃园二舍。
宿舍边的这条路通向一个神秘的地方……那个地方每天要光临三次。
要顺着这个阶梯每天至少走三个来回。
怎么会?二十年了,居然一点都没变,包括那路面的凹凸和青苔,还有那斑驳的阳光,我有点恍惚了。
还有这广告墙,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一手端饭,一手提开水瓶在广告墙边流连。
就是这儿啦——桃园食堂。食堂有两层,下面还有一层。上面卖热菜,下面卖凉菜和小炒。热菜有点油腻,但卤菜和凉菜很好吃,还有馒头、花卷、油饼都是我最爱。
吃完饭,拎着打满开水的开水瓶回宿舍是件特别痛苦的事情,那一层又一层的阶梯啊,况且我们还住房七楼啊!
宿舍旁又一个熟悉的阶梯,通往中文系、教育系等
横幅上写着“热烈欢迎原西南师大政治系88级同学重返母校”,唉,怎么就没人热烈欢迎我呢?郁闷不已。
中文系的教室,因为离宿舍近,所以也跑到这儿来上晚自习。
1952年建成,国学大师吴宓曾在此为学生授课长达26年之久,“文学院”几个字就是他题写的。08年失火烧毁,2010年原样重建。还好,楼两边的老银杏树还在,到了深秋银杏树叶黄了的时候,非常美。楼前的草地上,晚上常有学生在此唱歌弹琴。
新盖的教育系大楼。新楼果然是气派很多,但却没有老建筑有味道,没有那种人文、历史的沉淀。
这片樟树林是当年女生们最爱拍照的地方,尤其是起大雾的时候,梦幻得像仙境。
老照片对照记。当年在樟树林里拍的照,那时还是泥土地面。
通往西师街的大路
这条商业街被称为“西师街”,是当年西师最热闹繁华之处,商店、邮局、书店、餐馆、电影院皆集中于此。如今旧房拆了盖了新楼,电影院已不见踪影,不知搬到哪儿去了。
顺着西师街大道往前走100米左右便到了西师街校门,去北碚街上通常都走此门。要离开西师了,下次回来不知会在何时?
最后用美术系(现在叫美术学院)的新楼作结尾,假期没开门,没办法进去参观,不用说,条件一定比我们当年好多了,画室一定是宽敞又明亮的吧?希望在这里学习的学弟学妹们,能学有所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十年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