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青春辜负你一生,怎么翻译成黄鹤楼古文翻译

古诗文翻译网 >>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文言学习手册-导航 【最新版本,最新译文】――
高中语文文言学习手册-导航【新版本,新译文】――
&&古诗文翻译网 欢迎您
找资料?搜一下!
【精彩栏目快速通道】
[]10-04[]08-07[]08-04[]07-30[]07-30[]05-02[]07-12[]07-12[]07-11[]07-08[]07-08[]07-08[]07-07[]07-07[]07-07[]06-28[]06-28[]06-28[]06-28[]06-27[]06-26[]06-26[]06-21[]06-21[]06-19[]06-19[]06-19[]06-18[]06-18[]06-18[]06-16[]06-16[]06-16[]06-16[]06-16[]06-16[]06-16[]06-16[]06-12[]06-11[]06-11[]06-11[]06-10[]06-10[]06-10
&&古诗文同步学堂
10-0910-0908-0107-2707-1207-1207-1205-2006-2010-1910-1908-0808-0808-0808-0807-29
& 国学经典 &&&
中国古代作家辞典
小学古诗文学习专题
08-0508-0508-0508-0508-0508-0508-0508-0508-0508-0508-0508-0508-0508-0508-0508-0508-0508-0508-0508-05
初中古诗文学习专题
02-2709-0508-2308-1407-2007-2607-2607-2607-2607-2607-2607-2607-2607-2607-2607-2607-2607-2507-2507-25
高中古诗文学习专题
08-0807-2207-2107-2107-2107-2107-2107-2107-2107-2107-2107-2107-2107-2107-2107-2107-2107-2107-2107-21
主题诗词分类鉴赏
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
古典诗词大全
12-2611-2011-2011-1711-1711-1711-1711-1711-1011-1011-1011-1011-1011-1011-1011-1011-1011-1011-1011-10
中国传统文化
01-0401-0401-0401-0401-0401-0401-0401-0401-0401-0401-0401-0401-0401-0401-0401-0401-0401-0401-0401-04
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1310-13
09-13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
中华句典辞典
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10-14
【古诗文翻译网】
――传播经典文化,浸染心灵之德,绽放美丽人生 【文言新视界,经典大舞台】☆急求现代文翻译成古文_百度知道
急求现代文翻译成古文
潜移默化、老师,学识渊博,视野雄阔。佛说,耳濡目染,与无微不至、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不由然不为之动容。一股暖意细水长流,又怎能忘朗朗书声中美丽姑娘的情影……但是。怎能忘,奈何在下才疏学浅,如若得之本人平时性喜古文,越过千山万水,幸甚幸甚。与之朝夕相处,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愿导师合家欢乐,对学校是有深厚的感情的,偶尔游历于山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一幕幕往事定格珍藏在记忆的相册里,倍感温馨,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老师治学严谨,纵论英雄、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古文观止曾反复朗诵,令人如沐春风,拟用古体之格式写一篇致谢信,直挂云帆济沧海,感觉容颜易老,源自内心而又淌遍全身,是不能饮。实在称不上是什么大作,一生平安,化作一道虔诚的祝福。想起了父母、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母校,故到此求有学之士相助,他们永远是我高歌猛进的力量之源,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意气风发而高扬起青春的旗帜,觉得充满了感激。现在想起20多岁开始学医,何况凡尘中的我,道得明的,青丝不在。大致原文这样写(可自行发挥。我的周围是一群风华正茂的有志青年,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是记忆里一场不散的筵席,置身其间,于是那些亲爱的师友,不可饮,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谢谢)就写2009年夏天的时候我的论文终于写完了。谢谢你们。而此时的我,到现在都快进入30岁了,怎能忘,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导师的精心指导,剪剪微风中兀自摇曳的桐叶,这一切都即将成为回忆也终将成为回忆,生活的风帆,终日沉溺于学术,无论如何,让刹那成为永恒:不三栖于树下,按下记忆的快门,落落余辉中那池寂寞开放的睡莲。在读硕期间。得道高僧尚且怕在菩提树下坐久了会产生感情,也将祝福送给每一位帮助过我的师长。其严以律己。学校于我,只好将它深深地埋在心底。同时。乘风破浪会有时。指点江山直抒胸臆,青梅煮酒,抢在忘却的救世主到来上前,却要拼却的一醉,就像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思想深邃,我亲爱的兄弟姐妹,笑语盈盈地向我走来。我恨我无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淋漓尽致地描述自己的真实感受,现毕业在即
提问者采纳
额,我不行,祝你好运~建议去百度的一些古文类的贴吧去问问
提问者评价
给你了吧都没满意答案啊谁叫你是第一个呢
其他类似问题
62人觉得有用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现代文的相关知识
其他5条回答
同学,您硕士都毕业了还不行,何况吾等山野村氓
买本古汉语字典对着抄十分有效
我星期五试下
我建议你去百度的一些古文类的贴吧去问问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初三语文的古文翻译!_百度知道
求初三语文的古文翻译!
谢谢了.起码要有隆中对。不要只来个网站,最好有全部的古文,原文和翻译一段一段对照的!要全文的,出师表等要初三语文的古文翻译
提问者采纳
引喻失义,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临表涕零,攘除奸凶,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认识,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进尽忠言,猥自枉屈,疏远贤臣,通晓军事,有所广益。亲贤臣,见识浅陋,就治我的罪,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征询治国的良策,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故五月渡泸、允等之慢,悉以咨之,察纳雅言。至于斟酌损益;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陟罚臧否,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后来遇到挫折,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犯科条法令,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苟全性命于乱世。侍中。至于考虑朝中政事是否可行,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都是国家的官员,欲报之于陛下也。后值倾覆,北定中原、参军。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董允等、灵也、尚书,必能裨补阙漏,指明他们的过失,没有不对桓。若无兴德之言。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先帝在世时,恐托付不效、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我以为宫廷中的事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我希望能够奉献平庸的才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心中非常激动,咨臣以当世之事、以死报国的大臣,以告先帝之灵,不求闻达于诸侯,还于旧都;亲近小人,夙夜忧叹。侍中,却中途去世了。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躬耕于南阳,也不知说了些什么。愚以为营中之事,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费祎,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在南阳亲自种地;升降官吏,那是郭攸之,如果不能实现,然后实行,盖追先帝之殊遇,性行淑均,恢弘志士之气、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臣本布衣,过去任用他的时候。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则汉室之隆。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不惜降低身份,先帝称之曰能,就一定能够补救缺点,遂许先帝以驱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先帝在时、费祎,庶竭驽钝。然而朝中官员在首都毫不懈怠,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必能使行阵和睦。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费祎,不宜妄自菲薄、长史、长史,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志虑忠纯。今当远离。这是我报答先帝,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董允等人的责任了、参军,使内外异法也,俱为一体、尚书,可计日而待也,防止疏漏。诚宜开张圣听!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以伤先帝之明、棉,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劝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受任于败军之际,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以彰其咎。将军向宠,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愚以为宫中之事、董允等人,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费祎,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出师表(翻译)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迁回旧都洛阳,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祎,振兴汉朝,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希望陛下亲近他们。将军向宠,说一些不恰当的话,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得到更多的成效、忠于陛下的职责,率领他们北上平定中原,禁不住流下泪水,评论人物,试用于昔日。侍中侍郎郭攸之,武器装备已经充足,以光先帝遗德,不宜偏私,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今天下三分。今南方已定,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不效则治臣之罪。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优劣得所,无论大小,事无大小,则责攸之,先帝称赞他能干,早晚忧虑叹息,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我接受命令以来;亲小人,深追先帝遗诏,奉命于危难之间,然后施行。亲近贤臣,所以临终的时候。蜀汉民力困乏,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我本来是个平民,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愿陛下亲之信之、采纳正确的言论,则攸之。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信任他们。先帝不以臣卑鄙。受命以来,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深入不毛,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每与臣论此事,远贤臣,此皆良实,益州疲弊,不宜异同,远小人,以咨诹善道。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应该勉励三军,疏远小人,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性格品行善良平正,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由是感激。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臣不胜受恩感激,当奖率三军。如果有作奸邪事情;陛下亦宜自谋,晓畅军事,兵甲已足。侍中侍郎敦攸之,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不知所言,兴复汉室、允之任也,都拿来和他商量,而有损于先帝的明察,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面对这份奏表,委屈自己,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先帝知臣谨慎。我接受您的恩泽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悉以咨之
其他类似问题
古文翻译的相关知识
其他5条回答
做.;翻转:到:随从 去:计算;左右;也许;给:盖;回头看;带领;告诉 益;所以;迷惑 使;对:原因;派遣 覆,令;赞同 日;早上 以;开始:粮食:答应:量.;让:打发:原因:放下;天..;打开 之,供养 度,丑陋 数;适时;担任,赶得上.;渐渐地 顾,朝;几 遣;于是;更加;由于;屡次:适合;先前;认为;完毕 亡:方向;改变:跟随 隶:睡觉;到 可;任命;依靠:顾及;观察 故;醒 寝;随着 向;过错,任命;丢失;认为;道理 释.;写.说 道;刚刚 或:长到 许;方法.;难道;供应:的:道路;难道 语:好处;有时 始:用.:难道,就,命令 若;有时;能够;死亡;往;对;假如 足;是;离开 因;说;喂养:使;了;依照;减少;替;派遣:叫做;方才;等 谓.充足;比得上:画;看见.;使者;拜访;把;和 上;增加;如果;治愈.说;像 其;代:起初:逃亡.;轻视 食:每天:用:俗语:如果;尺码;给予 发;吃;让;更改:轻而易举;凭 为;这 易;拜访;脚;出使;超过 及;对:经过:有的人:去掉:按时;值得 时;足够;原来:和;根据;通过;挖掘;依靠 从;因为;认为:放出;一点;无 过;随即:停止;值得 已与
请问你不会去买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吗,光明日报出版社,17圆,你不会买不起吧,上面有全文注释,有常用150字和全文理解
《隆中对》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玲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出师表》 臣诸葛亮上言: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和尽忠行害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惋惜痛心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先帝(刘备)知道我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自从接受任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担心不能将先帝的托付的事情办好,有损先帝的圣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的本分。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兴废,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重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国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训。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一、词语解释 1. 少时
年轻的时候
2. 尝与人佣耕
3. 辍耕之垄上
停止;去、往
失望5. 苟富贵
6. 若为佣耕
强迫去守边。适通谪
10. 屯大泽乡
11. 皆次当行
编次;当在征发之列
12. 会天大雨
13. 度已失期
估计;误期14. 乃谋曰
15. 亡亦死
17. 吾闻二世少子也 听说
18. 数谏故
屡次;缘故19. 上使外将兵
皇上;带领
20. 今或闻无罪
21. 楚人怜之
22. 今诚以吾众
如果23. 为天下唱
通“倡”,首发
24. 以为然
25. 乃行卜
26. 卜者知其指意 意图
考虑卜鬼的事
威服众人 29. 丹书帛曰
用朱砂;写
30. 陈胜王
31. 所罾鱼腹
32. 得鱼腹中书
字条 33. 固以怪之矣
通已:本来认为奇怪34. 间令 暗使。
间,私自,偷着 35. 之次所旁丛祠中往,到
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38. 素爱人
向来 39. 广故数言欲亡
故意;屡次
40. 令辱之
用鞭、杖或竹板打
42. 陈胜佐之
一齐44. 召令徒属
号令;所属的人
46. 藉第令毋斩
即使、假若
47. 宁有种乎
难道48. 诈称
50. 为坛而盟
52. 徇蕲以东
53. 比至陈
等到54. 数万人
指当地有声望的人
58. 身被坚执锐 亲自;通“披”;紧握着;铁甲;武器
59. 伐无道
60. 诛暴秦
62. 刑其长吏
二、翻译句子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翻译:陈涉年轻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翻译: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时期。误了期限,按法令都得杀头。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翻译:现在逃走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5.天下苦秦久矣。
翻译: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6.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翻译: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7.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翻译: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托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8.此教我先威众耳。
翻译: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罢了。9.固以怪之矣。
翻译:自然就诧怪这事了。1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翻译:又暗使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间用篝火装作“鬼火”,又装狐狸叫,喊道1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翻译: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都在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1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翻译:吴广故意屡次扬言要逃走,使尉恼怒,让他责辱吴广13.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翻译: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守卫边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1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翻译: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死就要干出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1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翻译:(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1.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翻译:几天后,(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商议大事。17.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翻译:将军亲自披着坚固的盔甲,手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昏君,消灭暴虐的秦王18.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翻译:各个郡县里痛恨秦朝的官吏的,都惩罚当地郡县长官。三、问答总结1.本文选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谁?
答:《史记》;司马迁2.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答: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3.陈涉为起所作的两方面舆论准备是?
答:丹书鱼腹;篝火狐鸣4.陈涉是怎样一个人?
答: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有超人的才略和胆识。5.文中能体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志向的一句是?
答: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6.既表明陈涉对统治阶级无比愤恨又表明其伟大抱负的动员群众的名言是?
答:王候将相宁有种乎!7.陈胜是什么出身,他有什么性格特点。答:陈胜佣耕出身,记叙陈胜与别人对话的手法表现陈胜不安现状。胸怀大志,有政治抱负的性格特点。8.陈胜、吴广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举行起义的?他们的行为说明了什么?答:是在陈胜,吴广等九百贫苦人被征戍边,途中遇雨,道不通而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而按秦朝法律都要被杀的情况下,不得不举行起义的。 这既说明了秦徭役繁重,法律苛酷的暴政,说明了起义是被逼出来的,又表现了陈胜等人敢于反抗的精神。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在逃亡和起义同样都是死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为了救国救民而举行起义的决定,充分显示出陈胜的“鸿鹄之志”。9.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为了哪些起义前的准备工作?答: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首先分析天下形势,拟定斗争策略;陈胜又分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制定了借深得人心的扶苏、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发动起义的斗争策略;然后为起义作舆论准备,他们运用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方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使人们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结果在士卒中很快得到反应。10.“陈涉少时,尝与人拥耕”,说明了什么?答:说明陈步是个无田无地靠帮别人打工为生的贫苦农民。11.“怅恨久之”,表明了什么?答:表明陈胜对自己所处的佣耕地位怨恨不满。12.而对话中的“苗富贵,无相忘”,表达了什么?答:表达了陈胜极想改变现状,摆脱贫困的愿望,也反映了他其有朴素的阶级友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则通过形象的比喻,道出陈胜怀有远大的志向。这样课文开篇就让读者了解陈胜虽然出身低践,但却有反抗精神,胸怀大志,不同常人。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一、 词语解释 1. 不辱使命
辱没、辜负
3. 其许寡人
4. 大王加惠
好6. 虽然,受地.. 虽然这样
8. 因使唐雎使于秦 于是;派;出使 9. 故不错意也 所以;错通“措” 10. 请广于君
11. 逆寡人者
12. 轻寡人与
轻视13. 非若是也
14. 虽千里不敢易 即使
15. 岂直五百里哉 难道;只,仅仅 16. 怫然怒
盛怒的样子
17.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先生;曾经听说 18. 布衣
19. 免冠徒跣
摘掉帽子,光着脚20. 以头抢地耳撞;罢了
21. 庸夫之怒
平庸无能的人 22. 非士之怒
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吉凶的征兆
25. 若士必怒
变了脸色;28. 挠,
30. 寡人谕矣
明白,懂得
31. 徒以有先生也 只是因 二、 翻译句子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翻译: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虽然这样,我从先王那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我)愿意意始终守住它,不局限性 拿它来交换。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翻译: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翻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翻译: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5.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翻译: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翻译: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翻译: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8.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翻译: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9.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翻译: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三、 问答总结1.本文选自哪部作品?
答:《战国策》
2.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答: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
3.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答: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热爱祖国、不怕牺牲。
4.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史实有什么用意?
答: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5.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答: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6.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答: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唐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7.体会下面各句中加粗词的语气。①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③岂直五百里哉?答:强烈的疑问语气,疑问语气兼感叹语气8.秦王所说的安陵君以五十里地而存者的原因是什么?答:秦王把安陵君当作忠厚老实的长者,所以不放在心上。9.安陵君能以五十里地而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原话)答:徒以有先生也10. “且秦灭韩亡魏”一句,表现了什么?答:炫耀武力,进行恫吓
11. “轻寡人与?”表现秦王的什么性格特征?答:骄横12.针对秦王的表现,唐雎是怎样和他斗争的?答:针锋相对,“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13.唐雎提出“布衣之怒”的目的是什么?答:针锋相对,显示平民的力量,阻止秦并吞安陵。14.“与臣而将四矣”其中说到的是哪四个人?答:专诸、聂政、要离、唐雎15.“伏尸二人”是指哪二人?答:秦王
《隆中对》-----陈寿一、 词语解释 1. 亮躬耕于陇亩
亲自2. 好为《梁父吟》
喜欢3. 身长八尺
身体4. 时人莫之许也
承认、同意惟博陵崔州平
只有5. 谓为信然
说;确实这样6. 屯新野
驻扎7. 先主器之
器重谓先主曰
对……说,告诉8. 此人可就见
接近、趋向9. 不可屈致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10. 宜枉驾顾之
屈尊;拜访11. 先主遂诣亮
于是;拜访12. 凡三往
总共13. 因屏人曰
于是;命人退避14. 汉室倾颓
崩溃、衰败15. 孤不度德量力
估计;衡量;16. 欲信大义
通“伸”,伸张17. 遂用猖獗
因此;失败18. 然志犹未已
仍、还;止19. 君谓计将安出
计策;怎样;产生20. 自董卓已来
通“以”21. 非惟天时
只是22.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已经23. 此诚不可与争锋
的确24.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可以凭借;谋取25. 利尽南海
物资;全部取得26.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大概;资助、给予27.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兴旺富裕;爱抚、爱惜28. 帝室之胄
后代29. 总揽英雄
广泛地罗致30. 外结好孙权
友好31. 命一上将将荆州
将领;率领32.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亲自33. 百姓孰敢箪食壶浆 谁;用箪盛饭,用壶盛浆34. 以迎将军
来35. 诚如是
果真;这样36.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一天天37. 岂有意乎
有(这种)打算38. 岂愿见之乎
是否(可)39. 每自比于管仲
常常40. 君与俱来
一起41. 抑亦人谋
而且42. 挟天子
挟持、控制43. 因之以成帝业
凭借、依靠44. 若跨有荆益
占据45. 愿君勿复言
希望;再46. 所以资将军
用来…… 二、翻译句子 1.时人莫之许也。
翻译: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他这种比法。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翻译:你只可以到他那儿见他,不可以委屈(他)来。将军应当亲自去拜访他。 3.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翻译: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4.孤不度德量力
翻译: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5.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翻译: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6.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翻译:曹操和袁绍相比,就显得名声小,兵力弱7.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翻译:但是曹操终于能虎胜袁绍,以弱胜强,不只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谋划得好啊8.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翻译: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打算呢?
9.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翻译: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迎接将军呢?三、问答总结1.文中提到的诸葛亮有何特点?
答:智识卓绝、才华横溢、抱负非凡,料事如神,关心国家大事,有卓越的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2.文中提到的刘备有何特点?
答: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3、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答:“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4、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答:“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针对时局特点,表明平生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5、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6、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答:从政权、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7、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答: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达给了刘备。8、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答: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出师表》------诸葛亮一、词语解释 1. 崩殂
死(皇帝) 2.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实在;时
3. 盖追先帝殊遇
原来是;优待,厚遇 4. 以光先帝遗德
5. 恢弘志士之气
6. 陟罚臧否
7.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示;治
8. 是以先帝简拔
9. 以遗陛下
10. 悉以咨之
都;询问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疏远
11. 痛恨于桓灵也
13. 猥自枉屈
降低身份14. 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15. 由是感激
感动,激动
16. 遂许先帝
于是;答应 17. 二十有一年 通“又”,表余数
18. 夙夜忧叹
19. 恐托付不效 实现
20. 深入不毛
不长草(的地方) 21. 庶竭驽钝
差不多;比喻才能平庸22.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重任23. 以彰其咎
表明,显扬;过失
24. 咨诹善道
25. 临表涕零
流下眼泪 三、 翻译句子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翻译: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论其刑赏。
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
翻译:及有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4.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 翻译: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 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7.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翻译: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三、问答总结1.本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哪三条建议?答: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2.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3.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答:三条建议:(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广开言路;(2)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一个标准,严明赏罚;(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即亲贤远佞。目的:上面这些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都是为了出师。只有国内政局稳定,有了“平明之理”,诸葛亮才可以后顾无忧,专力伐魏。4.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掸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 答:反复强调的是“亲贤远佞”,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作者以先汉、后汉的历史事实说明了亲贤远佞的利弊,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5.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答:不难看出,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刘禅听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他本人处处念及先帝之遗德、遗训,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迹,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文中虽然明提陛下只有八次,但暗提陛下尚有五处(即“诚宜开张圣听”之前,“宜付有司”之前、两次“悉以咨之”之前、“则责攸之”之前),实际共十三处,或表忠诚,或表心愿,或提具体建议,表明诸葛亮处处为刘禅着想,使再昏庸的皇帝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总之,“受恩感激”, “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6.作者对他所推荐的贤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 贤臣——稳定政局,提兴德之言后主——亲近贤臣,听取他们的“兴德之言”,赏罚分明,以保持国内政局分明7.篇末的“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固然集中地体现了诸葛亮最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但这“涕零”中还包含着诸葛亮哪些未言亦不可言的话?答:也隐含着他对国内政局的担忧,对刘禅能否采纳建议,修明内政的担忧,透露出他复杂矛盾的心情。刘禅十七岁继位,诸葛亮此次出师时他也只有二十岁。刘禅黯弱昏庸,亲信宦官,远避贤能,胸无大志,苟且偷安,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对后主确实是无法完全放心的。然而刘禅毕竟是主,诸葛亮是臣,尽管他有很多的不放心,却不能完全明白地表述出来,他只能一再表明其忠心,以先帝托孤、先帝遗志为理由,劝勉后主广开言路,亲贤远佞,以安定大局。说的过多,语气过于教导,难免有教育后主、倚老卖老之嫌,所以他言而未尽。参考练习:阅读《出师表》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辍耕之陇上
试用于昔日
叹息痛恨于桓、灵 C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塞忠谏之路也D.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人不知而不愠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B. 诚宜开张圣听C. 不宜妄自菲薄D. 叹息痛恨于桓、灵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
D.本段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4.这段文字分析了蜀国的内外形势,作者的用意是(
A.表达对“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先帝的怀念。
B.赞扬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的忠心耿耿。
C.表达出师伐魏以报效先帝的决心。
D.希望刘禅认识形势的危急,实施广开言路的政策。5.请将“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一条,并就这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玲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诗文翻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