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发生了什么与鲁迅有关鲁迅的作文的事

晚来的觉悟——对鲁迅与教材的最新反响有感  刘松萝    1.  鲁迅先生越来越不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喜爱,这已经有好多年了。也许是为了顺应民意,有关方面一再地减少中学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官民之间,或者官学之间有这么高度的一致,在当今的中国是少见的。    最近,听说要在教材中进一步减少鲁迅的作品,加入梁实秋先生的作品。奇怪的是,如此大快人心的喜事没有得到喝彩。社会舆论哗然,不少人指责这是在倡导奴性,所以才容不下鲁迅。不仅如此,人民教育出版社也赶紧出来澄清。这一戏剧性的变化,折射出社会的转向。    贬低鲁迅先生,打倒鲁迅先生,已经成为没有什么胆量,也没有什么创建的作家展示胆量和创建的一种游戏。自从网络文化兴起,批判鲁迅就成为竞赛。身边有些本来很正常的人,只要提到鲁迅就会失去理智,失去分寸感。为此,我写过一些文字。同时,从鲁迅先生那里学到的事故告诉我:当一个人,特别是一个作家走火入魔的时候是劝不回来的,要等待时机,等待他的觉悟。这正如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现在,这一时机到来了,我就把写过的和将要写的题目简述一下。    2.  一个社会是需要批评者的,鲁迅先生就是批评者。我们可以批评批评者,但如果认为批评者的批评是因为心理阴暗,那就是专制思维了。有人认为,鲁迅先生批评当时的政治,批评错了。那么我想问,那时的政治尚可以容纳鲁迅,你为什么不能够容纳呢?    在关于宽容的概念上面,反对鲁迅先生的人持有明显的双重标准。一方面认为鲁迅缺少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全面否定鲁迅,力图把与鲁迅有关的事物赶尽杀绝。一方面反对泛道德主义,反对以个人的道德和人格为理由否定一个人的作品和思想,另一方面又对鲁迅进行人身攻击。其内容除了心理阴暗之外,还有心胸狭窄,人格卑微等等。    在批判鲁迅的过程中,文革以及古代文字狱中的手法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外是小题大做,无中生有,罗织罪名。从记录私事和琐事的日记中,有人也能够看出问题来。鲁迅在日记中记下金钱的收入支出,有人就说他的心目中只有钱;鲁迅在日记中记下“洗脚”,有人据此认为鲁迅肮脏。特别是,像“鲁迅偷看弟媳洗澡”这种来自推测,无从查证的事情,不少论者却宁可信其有,拿来抹黑鲁迅。我想问的是,这样写文章,是想证明什么呢?看完这样的文章,读者会认为鲁迅卑鄙,还是你卑鄙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沙发!  还只看到现象,没看到觉悟,楼主请接着贴。
  5.  鲁迅先生曾经预言,他的《阿Q正传》将会消亡。在去世前一个月,他还在杂文《死》中说:“忘记我,管自己生活。”    然而,《阿Q正传》无法消亡,鲁迅先生也无法被忘记。鲁迅不被人喜爱,与其说是因为我们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不如说鲁迅曾经提出的问题现在更加严重了,我们不愿意面对问题。    1926年12月,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说,“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果然,在以后的土地改革运动与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就有不少阿Q式人物成为积极分子。而文化大革命,则完全是一场痞子运动。在改革中,率先致富的人们,很多也是阿Q式人物。    与历史上的改朝换代相反,中国在革命胜利以后不但没有让精英治国,反而要让大众改造精英。结果,造成了中国的精英人物小市民化和流氓化。在近几年,不少知识分子更公然地提倡阿Q精神。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中国的精英人物排斥大众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另一方面他们本身也变成了阿Q。他们没有远见,没有责任感,甚至缺乏对马上就会出现的结果应该做出的准备。他们对改革的态度与阿Q一样,不过是想趁乱抢到一些东西。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产权制度改革。有些精英人物宣称,国有资产就是白送给个人也是值得的。国有资产就像冰棍,没有人冻也会化掉。这种“冰棍论”,其实就是阿Q 的“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鲁迅先生的《药》也没有过时。在我们的周围,仍然充满了看客,仍然有人准备去吃人血馒头。    鲁迅先生的《祝福》,除了反对旧礼教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祥林嫂本来没有罪,她承认自己有罪,按照别人指出的方法赎罪,可是仍然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夏衍先生在把《祝福》改编成电影的时候,加上了祥林嫂最后有了一些觉悟,用刀去砍她捐出去的门槛。最大的悲剧就在于,旧的和新的祥林嫂们至死也没有觉悟。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很多遭受迫害的人痛心疾首地悔过,却仍然得不到宽大处理。不少在1957年与丈夫离婚的妇女日后的处境仍然十分困难。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少人为了自己的安全出卖朋友,出卖配偶,背叛父母,可是他们仍然没有摆脱二等公民的地位。    改革以后,我们不去追求公民权利,不去维护机会均等,只希望我们的子女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和我们的子女所做的一切都成了捐门槛。我们的子女成了博士,学会了英国话,有些还出国留学。我们倾两代人之力,倾全部家产去捐门槛,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权利与尊严。    以后,我想写《革命,市场经济与祥林嫂的门槛》。    鲁迅先生曾经讽刺赵景深教授把银河译成“牛奶路”。如今,出国留洋的人几十倍地增加,而文化素养,不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洋的,却大大降低了。把孟子译成“门修斯”者有之,把蒋介石译成“常凯申”者有之。    对于青年文艺家,鲁迅先生说过,“青年向来有一恶习,即厌恶科学,便作文学家,不能作文,便作美术家,留长头发,放大领结,事情便算了结。较好者则好大喜功,喜看‘未来派’‘立方派’作品,而不肯作正正经经的画,刻苦用功。”看一看今天的美术家怎样创作,就会知道鲁迅所说不谬了。    鲁迅先生还记录下很多文坛中的小伎俩。比如化名编一部名作家词典,再把自己编进去。如今,这些已经成为了常规的手段。    鲁迅先生是否刻薄,可以继续研究。不过对某些人来说,鲁迅的批评是恰如其分的。鲁迅是一面镜子,让昨天和今天的文人和非文人感到不舒服。于是,他们要打碎这面镜子,或者换一面朦胧一些的铜镜。  
  3.  有些奇怪的是,否定鲁迅,排斥不同意见的倾向,恰恰出现在改革之后。如果一定要找出原因,我想是有些人自以为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他们认为,只要全社会以金钱为目标,出了问题用钱来找齐,就可以万事无忧了。    如果面对事实而不是概念,我们就会看到:改革以来,国人其实是越发肤浅了。除了用经济挂帅代替政治挂帅之外,就是追星,戏说历史,泛娱乐化等等。    自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浮躁是有目共睹的。国人喜欢把一时的需要当做长远的目标,把短时间舆论的走向当做终极真理。面对不同的观点,面对反对的意见,通常的反应就是气急败坏,生怕搅了自己的好事。    在这种环境中,又怎么能够容得下鲁迅呢。    4.  有人认为,鲁迅先生只有破坏没有建设。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不过可以后退一步,看看这些年我们从拒绝批评,把批评当做后退的建设里面得到了什么。    现在,发展是硬道理,赚钱是更硬的道理。与硬道理不一致的东西,比如法制,比如诚信,比如劳工权益,比如环境保护都被忽视了。经过这种野蛮的发展和建设,中国的劳资关系紧张,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激化。    事实告诉我们,很多批评者实际上是社会规范的维护者。不允许批评的建设,最后会变成破坏。  
  感谢naover先生。    不好意思,把第5节贴到2、3节前面了。
  6.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如今,《纪念刘和珍君》被逐出了语文课本,他的这句话也成为刻薄和心理阴暗的铁证。    “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好像没有错。有些中国人,有些中国的权势者和精英人物,确实能够做出我们想不到的事情来。    主管打击走私的官员李纪周包庇甚至参与了走私活动,银行的高官可以肆无忌惮地把手伸进金库,前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的受贿金额已经接近了2亿元。至于更加严重的事情,我们没有看到的事情,以及我们看到了又不敢说的事情,一定是存在的。    应该说,即使是心理最阴暗的造谣者,也不敢编造出以上的情节。    在非乱世之中,社会管理的紊乱已经到达了极点。便道砖可以几年一换甚至一年一换,竣工没有多少年的建筑可以轻易拆除,暴力拆迁已经不择手段。房价的上涨已经失去控制,全然不考虑大众遭受的煎熬。    在精英人物中,不体恤大众疾苦的人有之,为房价上涨助力的人有之,直接把学术从社会公器变成谋利工具的人有之。有些学者和教授也热衷于潜规则的操作,把公共权力用来换钱换色。    因此,我们对掌握权力和各种社会资源的人多一些戒备,对各种改革,比如国有资产私有化,公车改革,高考改革多做一些怀疑,增加一些监督是必要的。  
  7.  鲁迅先生对新闻的点评也是值得一提的,他常常在官样文章里面读出破绽来。他曾经根据一些措辞,比如“自行失足落水”和“身上五色”,提出过疑问。现在,类似的说法不仅存在,而且更荒谬了,比如“躲猫猫”,“被自杀”,以及“七十码”等等。    撰写专栏的作家,不妨多看看此类文章。    有一位网友,abcd4909女士,就时常作新闻点评。有些网友认为,她有一些鲁迅的风格。一直想就此写一篇文章。  
  8.  文人之间在观点上有分歧,在风格上有差异,在文坛上有争论甚至成为敌人,都是正常的现象。中国的问题是,政治因素过多地渗入到文学评论之中。    过去,是以鲁迅先生划线,把胡适先生当做反面人物。而在现在,似有相反的现象。    胡适先生一生坚持自由主义,坚持民主宪政,坚持温和理性,是值得称道的。鲁迅与胡适,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这种状态的形成,是因为在近几十年里,中国一直没有健全的社会文化生态,一直缺乏完整的政治光谱。    鲁迅与胡适的关系,是中间偏左派与中间偏右派的关系,是在野与在朝的关系,是体制外与体制内的关系,是民粹派与自由派之间的关系。    在大多数国家,当一种倾向处于主导地位的时候,其他倾向仍然可以存在。即使在中国,最近很多人对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进一步减少提出质疑,也是舆论转向的表现。    有人在回忆中记述,胡适说过,“鲁迅是我们的人。”作为孤证,其说服力自然是不够的。我有时甚至感觉,这是好心人的愿望。不过,胡适不认为鲁迅有害,应该是肯定的。    当然,假如有人认为,“胡适那是宽厚,更说明鲁迅要不得”,那就没有办法了。    9.  鉴于胡适先生的思想长期在大陆被压制,被误解,我赞成对他多研究,多推介。现在,由于时间已经足够长了,再加上存在用胡适来否定鲁迅的倾向,我想从里一个角度说几句话。    从长远讲,自由主义、民主宪政与温和理性正确而正确。但是,自由主义也必须面对问题,面对大众的诉求。在有些时候,甚至应该成为大众的代言人。无视大众的诉求,缺少大众的支持,自由主义就会是苍白而软弱的。    胡适先生发表过批评性的意见,有些意见还很尖锐。从总体来说,胡适的批评是不够的。我不是说胡适应该在任何时候都扮演批评者的角色,我认为,鲁迅的存在就是一种补充。当然,鲁迅有独立的价值。    自由主义者应该尊重激进的权力。否定激进存在的理由,自由主义者就会演化为威权的辩护士。还要指出的是,在民国时代很多被压制的观点,在欧美国家是很普通的。    我在《关于中华民国初年历史的几点见解》中说:“现在批评鲁迅的人,也还在用鲁迅的风格批评时事;现在用类似胡适的方法解释问题的人,常常会遭到抨击。这说明,民主宪政和自由主义也不能脱离批判精神,不能回避紧迫的问题。批评鲁迅的人可以说,一味地反对最容易;而批评胡适的人则认为,重复自由主义而回避具体问题最安全。”  
  10.  选一篇鲁迅先生常见的文章,《光明所到……》。    民权保障同盟提出监狱里面的拷打问题,同为民权保障同盟的胡适先生做了一些调查,认为问题不存在。为此,鲁迅胡适发生了冲突,胡适也被民权保障同盟开除。    胡适固然严谨,却也是书生气太重。证据很重要,但民间的传闻,其实也应该是大胆怀疑的线索。在一个不自由的社会里面,民间传闻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学者,胡适可以随意发言。不过作为青年导师和政治人物,这样做是灾难性的。类似的失误,胡适犯过几次,削弱了他的道德力量和说服力。    此次冲突,是温和与激进的冲突,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人在结社方面缺乏经验和耐心。我想,现在否定任何一方都是轻率的。    记得有一句话很尖锐,鲁迅说:    
幸而我这回看见了“招商局三大案”上的胡适博士的题辞:     
“公开检举,是打倒黑暗政治的唯一武器,光明所到,黑暗自消。”〔原无新式标点,这是我僭加的——干注。〕     
我于是大彻大悟。监狱里是不准用外国话和犯人会谈的,但胡适博士一到,就开了特例,因为他能够“公开检举”,他能够和外国人“很亲爱的”谈话,他就是 “光明”,所以“光明”所到,“黑暗”就“自消”了。他于是向外国人“公开检举”了民权保障同盟,“黑暗”倒在这一面。     
但不知这位“光明”回府以后,监狱里可从此也永远允许别人用“英国话”和犯人会谈否?     
如果不准,那就是“光明一去,黑暗又来”了也。    现在看来,胡适的这一番话是可以刻在石头上的:    公开检举,是打倒黑暗政治的唯一武器,光明所到,黑暗自消。   
  光明所到......   --------------------------------------------------------------------------------  
鲁迅,发表时署名何家干      中国监狱里的拷打,是公然的秘密。上月里,民权保障同盟(2)曾经提起了这问题。       但外国人办的《字林西报》就揭载了二月十五日的《北京通信》,详述胡适博士曾经亲自看过几个监狱,“很亲爱的”告诉这位记者,说“据他的慎重调查,实在不能得最轻微的证据,……他们很容易和犯人谈话,有一次胡适博士还能够用英国话和他们会谈。监狱的情形,他(胡适博士——干注)说,是不能满意的,但是,虽然他们很自由的(哦,很自由的——干注)诉说待遇的恶劣侮辱,然而关于严刑拷打,他们却连一点儿暗示也没有。……”       我虽然没有随从这回的“慎重调查”的光荣,但在十年以前,是参观过北京的模范监狱的。虽是模范监狱,而访问犯人,谈话却很不“自由”,中隔一窗,彼此相距约三尺,旁边站一狱卒,时间既有限制,谈话也不准用暗号,更何况外国话。       而这回胡适博士却“能够用英国话和他们会谈”,真是特别之极了。莫非中国的监狱竟已经改良到这地步,“自由”到这地步;还是狱卒给“英国话”吓倒了,以为胡适博士是李顿爵士的同乡,很有来历的缘故呢?       幸而我这回看见了《招商局三大案》(3)上的胡适博士的题辞:       “公开检举,是打倒黑暗政治的唯一武器,光明所到,黑暗自消。”(原无新式标点,这是我僭加的——干注。)       我于是大彻大悟。监狱里是不准用外国话和犯人会谈的,但胡适博士一到,就开了特例,因为他能够“公开检举”,他能够和外国人“很亲爱的”谈话,他就是“光明”,所以“光明”所到,“黑暗”就“自消”了。他于是向外国人“公开检举”了民权保障同盟,“黑暗”倒在这一面。       但不知这位“光明”回府以后,监狱里可从此也永远允许别人用“英国话”和犯人会谈否?       如果不准,那就是“光明一去,黑暗又来”了也。而这位“光明”又因为大学和庚款委员会(4)的事务忙,不能常跑到“黑暗”里面去,在第二次“慎重调查”监狱之前,犯人们恐怕未必有“很自由的”再说“英国话”的幸福了罢。呜呼,光明只跟着“光明”走,监狱里的光明世界真是暂时得很!       但是,这是怨不了谁的,他们千不该万不该是自己犯了“法”。“好人”(5)就决不至于犯“法”。倘有不信,看这“光明”!       三月十五日。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三月二十二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民权保障同盟全称“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一九三二年十二月由宋庆龄、蔡元培、鲁迅、杨铨等发起组织的进步团体;总会设上海,继又在上海、北平成立分会。该组织反对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积极援助政治犯,争取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它曾对国民党监狱中的黑暗实况进行调查并向社会揭露,因此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忌恨和迫害。       (3)《招商局三大案》李孤帆著,一九三三年二月上海现代书局出版。李孤帆曾任招商局监督处秘书、总管理处赴外稽核;一九二八年参加稽查天津、汉口招商局分局舞弊案,一九三○年参加调查招商局附设的积余公司独立案,后将三案内容编成此书。招商局,即轮船招商局,旧中国最大的航运公司,清同治十一年(1872)十一月由李鸿章创办的名为官督商办的企业。一九三二年后成为国民党官僚资本主义的产业。       (4)庚款委员会一九○○年(庚子)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强迫清政府于次年订立《辛丑条约》。其中规定付给各国“偿款”海关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通称“庚子赔款”。后来,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先后将部分赔款“退还”,用以“资助”中国教育事业等,并分别成立了管理这项款务的机构。胡适曾任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的中国委员及管理美国庚款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兼秘书,握有该会实权。       (5)“好人”一九二二年五月,胡适曾在他主持的《努力周报》第二期上提出“好政府”的主张,宣传由几个“好人”、“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加入政治运动”,组成“好政府”,中国就可得救。所谓“好人”、“优秀分子”,实际是胡适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自我标榜。一九三○年前后,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又在《新月》月刊上重弹老调,目的在于到国民党政府中做官。     自  http://www.eduzhai.net/wenxue/xdwx/luxun/wzys/002.htm  不完全同意注释中的观点  
  待续......
  拜读,留名!
  革命时需要鲁迅,掌权后还是赶紧把这老头儿踢死为妙!
  留名吧
  看了你的文章,改变了长久以来对鲁迅的看法。
  大捧胡适的同时却死命踩鲁迅的都是别有用心之徒!
  留名  
鲁迅胡适都在不同的角度推动中国进步把
  感谢天涯和网友的鼓励与支持。
  鲁迅的作品是匕首和投枪,在文革中有人借用他的匕首和投枪去杀戳自己的私敌,于是乎污蔑鲁迅的人如获至宝,根据这些匕首和投枪将鲁迅先生判决为杀人犯兼教唆杀人犯。如果有人从革命博物馆里偷出抗日英雄的大刀来杀人,是否抗日英雄也应该被这些所谓的批评家判决为杀人狂的榜样?我鄙视这类所谓的学者砖家~请参考我的博文《矛和盾~鲁迅和孔子》
  一个社会是需要批评者的,鲁迅先生就是批评者。我们可以批评批评者,但如果认为批评者的批评是因为心理阴暗,那就是专制思维了。有人认为,鲁迅先生批评当时的政治,批评错了。那么我想问,那时的政治尚可以容纳鲁迅,你为什么不能够容纳呢?  ===============================================================  
中学课减少了鲁迅的文章,增加了其它人的文章,并没有禁止你看鲁迅的文章,从社会实践来看,在文化界也不能搞一人独尊。
  作者:刘松萝 回复日期: 21:56:05 
    感谢naover先生。        不好意思,把第5节贴到2、3节前面了。  ======================================  楼主太客气了!“先生”这顶帽子我可戴不起!其实大家网上交流直呼其网名就非常合适。  呵呵,仔细看完你的帖了再说话。
  /)/)   (*^__^*)
  作者:刘松萝 回复日期: 21:54:45    4.    有人认为,鲁迅先生只有破坏没有建设。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不过可以后退一步,看看这些年我们从拒绝批评,把批评当做后退的建设里面得到了什么。        现在,发展是硬道理,赚钱是更硬的道理。与硬道理不一致的东西,比如法制,比如诚信,比如劳工权益,比如环境保护都被忽视了。经过这种野蛮的发展和建设,中国的劳资关系紧张,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激化。        事实告诉我们,很多批评者实际上是社会规范的维护者。不允许批评的建设,最后会变成破坏。  ===============================  楼主这一节的论证似乎将当今一部分人排斥、疏离鲁迅的姿态或者批判鲁迅的行为,等同于“拒绝批评,把批评当做后退”。请楼主注意,鲁迅的确是当时社会的一个著名的批评(批判)者,但鲁迅并不能因此就等同于批评(批判)精神本身:不能说维护鲁迅就是坚持批评(批判),批判鲁迅就是拒绝批评(批判)。当今社会不少人批判鲁迅非但不是拒绝批评,反而正是传承和发扬了真正的批判精神。再反过来说,现在一部分人拒绝人们批判鲁迅,我看实际是打着维护批判精神的旗号,行真正拒绝批判精神的实质。  无论何时何地,对批判精神抛弃和背离都是不对的,但要搞清楚什么才是真正坚持了批判精神。显然在当下,批判鲁迅是真正坚持批判精神的一种必须!
  作者:刘松萝 提交日期: 21:22:00 访问:475 回复:22
    ??晚来的觉悟——对鲁迅与教材的最新反响有感    刘松萝      2.    一个社会是需要批评者的,鲁迅先生就是批评者。我们可以批评批评者,但如果认为批评者的批评是因为心理阴暗,那就是专制思维了。有人认为,鲁迅先生批评当时的政治,批评错了。那么我想问,那时的政治尚可以容纳鲁迅,你为什么不能够容纳呢?        在关于宽容的概念上面,反对鲁迅先生的人持有明显的双重标准。一方面认为鲁迅缺少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全面否定鲁迅,力图把与鲁迅有关的事物赶尽杀绝。一方面反对泛道德主义,反对以个人的道德和人格为理由否定一个人的作品和思想,另一方面又对鲁迅进行人身攻击。其内容除了心理阴暗之外,还有心胸狭窄,人格卑微等等。        在批判鲁迅的过程中,文革以及古代文字狱中的手法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外是小题大做,无中生有,罗织罪名。从记录私事和琐事的日记中,有人也能够看出问题来。鲁迅在日记中记下金钱的收入支出,有人就说他的心目中只有钱;鲁迅在日记中记下“洗脚”,有人据此认为鲁迅肮脏。特别是,像“鲁迅偷看弟媳洗澡”这种来自推测,无从查证的事情,不少论者却宁可信其有,拿来抹黑鲁迅。我想问的是,这样写文章,是想证明什么呢?看完这样的文章,读者会认为鲁迅卑鄙,还是你卑鄙呢?  ==========================  楼主在这一节里对鲁迅的批判者有过一些刻画,的确当今存在楼主以上所说的批鲁不良现象,但显然这不是批鲁者的全部;当今有不少坚持了批判精神的理性的批鲁者,可惜还没有进入楼主的法眼。希望楼主能将眼界放得更开些,将资料收集得更齐些,相信你的文章会有另外一种写法。
  作者:刘松萝 回复日期: 21:54:45 
    3.    有些奇怪的是,否定鲁迅,排斥不同意见的倾向,恰恰出现在改革之后。如果一定要找出原因,我想是有些人自以为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他们认为,只要全社会以金钱为目标,出了问题用钱来找齐,就可以万事无忧了。        如果面对事实而不是概念,我们就会看到:改革以来,国人其实是越发肤浅了。除了用经济挂帅代替政治挂帅之外,就是追星,戏说历史,泛娱乐化等等。        自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浮躁是有目共睹的。国人喜欢把一时的需要当做长远的目标,把短时间舆论的走向当做终极真理。面对不同的观点,面对反对的意见,通常的反应就是气急败坏,生怕搅了自己的好事。        在这种环境中,又怎么能够容得下鲁迅呢。  ==============================================  批判鲁迅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当然是有所构建才批判。这个新的构建楼主理解为“自以为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也可以。但一个真正秉承了批判精神的批鲁者,显然不会认为“只要全社会以金钱为目标,出了问题用钱来找齐,就可以万事无忧了”,还是要提醒楼主不要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好了,暂时只能说到这里了
如果说主贴是蛇,某些评论即是蛇足  
     现时某些人正在吃鲁迅的人血馒头以自肥  
  强烈地顶一下刘兄!
  胡適、魯迅先生,構成了自由主義的左右兩翼。    我想這箇話能算是比較公允的吧?    偏廢哪一方,都會成了跛足的「僞自由」。    ^_^
  【作者:jizhang9744 回复日期: 19:46:23  一个社会是需要批评者的,鲁迅先生就是批评者。我们可以批评批评者,但如果认为批评者的批评是因为心理阴暗,那就是专制思维了。有人认为,鲁迅先生批评当时的政治,批评错了。那么我想问,那时的政治尚可以容纳鲁迅,你为什么不能够容纳呢?  ===========================================================  中学课减少了鲁迅的文章,增加了其它人的文章,并没有禁止你看鲁迅的文章,从社会实践来看,在文化界也不能搞一人独尊。】    那能先撤掉毛氏的文章嗎?    我覺得這比撤掉魯迅先生的文章更爲急迫。    再說了,能追查樣板戲進課堂的決策,是怎末出臺的嗎?    我覺得這也是比撤掉魯迅先生的文章更爲急迫的。
  【作者:刘松萝 回复日期: 21:54:45  3.  有些奇怪的是,否定鲁迅,排斥不同意见的倾向,恰恰出现在改革之后。如果一定要找出原因,我想是有些人自以为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他们认为,只要全社会以金钱为目标,出了问题用钱来找齐,就可以万事无忧了。】    改革前就不膚淺了嗎?一樣。    以爲看過了老三篇,就掌握了真理,可以「放之四海」的真理,可以去拯救全世界三分之二的水深火熱的勞動人民了。    ^_^    所以說,淺薄沒變,衹是換了種玩淺薄的招數罷了。    這種小市民心態,纔是最可怕的。
  作者:暮鴉 回复日期: 07:32:43 
    【作者:jizhang9744 回复日期: 19:46:23    一个社会是需要批评者的,鲁迅先生就是批评者。我们可以批评批评者,但如果认为批评者的批评是因为心理阴暗,那就是专制思维了。有人认为,鲁迅先生批评当时的政治,批评错了。那么我想问,那时的政治尚可以容纳鲁迅,你为什么不能够容纳呢?    ===========================================================    中学课减少了鲁迅的文章,增加了其它人的文章,并没有禁止你看鲁迅的文章,从社会实践来看,在文化界也不能搞一人独尊。】        那能先撤掉毛氏的文章嗎?        我覺得這比撤掉魯迅先生的文章更爲急迫。        再說了,能追查樣板戲進課堂的決策,是怎末出臺的嗎?        我覺得這也是比撤掉魯迅先生的文章更爲急迫的。  ===================================================================  
放心吧,该淘汰的终究要淘汰,该登上大雅之堂的终究要上去。相信中国人有不可战胜的文化。
  讨厌TG和他的同路人周树人,早点滚出教材误人子弟
  贬低鲁迅先生,打倒鲁迅先生,已经成为没有什么胆量,也没有什么创建的作家展示胆量和创建的一种游戏。自从网络文化兴起,批判鲁迅就成为竞赛。身边有些本来很正常的人,只要提到鲁迅就会失去理智,失去分寸感。    ======================================    楼主这段说得不错。支持一下。    鲁迅,是文人们的最恨。恨什么?一个是鲁迅骂文人,一个是鲁迅与毛的惺惺相惜。
  看了,不算是留名哈!
  无他.    只因现代社会演译了鲁先生写的剧本,某些情节雷同,生活一场戏,怕你们太投入了.
  我来首页留名。
  11. 鲁迅、梁实秋与“资本家的走狗”(一)    鲁迅先生与梁实秋先生的论争,是一个有典型意义的事件。    梁实秋,原籍浙江杭县,1903年生于北京。1915年考入清华大学(12岁?),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年23岁。以后,任暨南大学教授。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年27岁。1934年,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年31岁。    在这里不断地谈到梁实秋先生的年龄,是想说梁实秋先生要么是少年有为,要么是一帆风顺,要么两者兼而有之。他在1929年,26岁时写出的《论思想统一》,至今仍然散发着思想的光芒。他的《骂人的艺术》,亦有可看之处。    鲁迅梁实秋论争始于对卢梭的评价。1927年11月,梁实秋在《复旦旬刊》上再次发表了《卢梭论女子教育》,对卢梭有所批评。一个月以后,鲁迅写了《卢梭与胃口》予以反驳。这一切也许是巧合,不过对卢梭看法的不同,正好是激进的和温和的自由主义者的不同。    以后,鲁迅和梁实秋又围绕着翻译问题和阶级性问题展开了辩论。    关于翻译,梁实秋认为鲁迅的翻译“硬”。现在看来,这是外文作品翻译中一直存在的争论。记得施蛰存先生就说过,他与傅雷先生在翻译问题上常有争论。找不到原书,大意是如果有一个成语,英语中所用词汇为猫,而对应的汉语成语中用老鼠,应该怎么办?施蛰存主张直译为猫,傅雷则认为要按照中国的习惯,用老鼠。    现在,梁实秋的观点在翻译界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我想补充的是,过于强调翻译的“顺”,再加上不求甚解,造成了现在的翻译作品无法传递原作的风格,严重的还错误百出。    关于人性与阶级性,梁实秋的观点大致是正确的。还要说明的是,表现阶级性,表达一个特定阶级或者阶层的生活和诉求,不仅是需要的,而且能够深化作品的内涵。    以后,我还要说,那时强调人性的梁实秋与强调阶级性的鲁迅,都主张文学的价值。      
  12. 鲁迅、梁实秋与“资本家的走狗”(二)    对梁实秋先生来说,灾难性的后果来自于他于1929年9月在《新月》2卷6、7号合刊发表的《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梁实秋说,“一个无产者假如他是有出息的,只消辛辛苦苦诚诚实实的工作一生,多少必定可以得到相当的资产。这才是正当的生活争斗的手段。”    1930年2月,创造社的冯乃超先生在《拓荒者》第二期发表了《文艺理论讲座(第二回)•阶级社会的艺术》。针对梁实秋的观点,冯乃超说:“那末,这样一来,资本家更能够安稳的加紧其榨取的手段,天下便太平。对于这样的说教人,我们要送‘资本家的走狗’这样的称号的。”    针对“资本家的走狗”的指责,梁实秋在1929年11月《新月》第二卷第九期(按实际出版日期当在30年3月以后)发表了《“资本家的走狗”》一文。梁实秋说:“《拓荒者》说我是资本家的走狗,是那一个资本家,还是所有的资本家?我还不知道我的主子是谁,我若知道,我一定要带着几分杂志去到主子面前表功,或者还许得到几个金镑或卢布的赏赉呢。……我只知道不断的劳动下去,便可以赚到钱来维持生计,至于如何可以做走狗,如何可以到资本家的帐房去领金镑,如何可以到××党去领卢布,这一套本领,我可怎么能知道呢?……”  
  13. 鲁迅、梁实秋与“资本家的走狗”(三)    从辩论策略来看,梁实秋先生对于“资本家的走狗”一词的答辩十分不明智。首先假定自己是走狗,结果就掉进了圈套。    梁实秋先生的答辩,引出了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说:    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即使无人豢养,饿的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它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    在鲁迅的这篇文章里,除了辩论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告诉了我们一个一般性的规律:没有受雇于强者的人,也是会为强者效力的,在目前的中国尤其是这样。  
  14. 鲁迅、梁实秋与“资本家的走狗”(四)    不读书的社会名流,总会重复前人的错误。    2006年3月,吴敬琏先生曾经在政协会议上发火:“这个杂志还数落了我们这些人,说我们这些人当独立董事就是为了和财团结盟。我请你指出,这四个公司都是国有股公司,请你指出我和哪个利益集团结盟。”据报道,吴老说话的时候声音颤抖。      听到吴老的话,我的反应是,完了,自己跳进了圈套。想写下来,又有别的事情。不过有手快的,黎阳先生马上就告诉我们吴老掉进了什么陷阱。黎阳在《请鲁迅回答吴敬琏》中,引用了《“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在日常生活中,不受雇于强者而为强者发言的情况也是很多的。在媒体时代,强者之强被十数倍地放大,这种现象也越发普遍了。比如,有人不准批评企业家,不准批评演艺明星。面对批评明星的言论,很多追星者常常气急败坏。    在我的《萧翰先生,媚俗不是进步》后面,网友kjhgfdsal 先生发表了这样的见解:“存在决定意识。所有的新贵都会伴有乏走狗出现,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时候乏走狗也是不知不觉中做成的。”    参考资料:  1.鲁迅名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泡泡社区  2. 网友kjhgfdsal评论,凯迪,原创评论.  
  15. 鲁迅、梁实秋与“资本家的走狗”(五)    前面说过,在和鲁迅先生辩论的时候,梁实秋先生很年轻,还不到30岁。少年得志的梁实秋没有充分看到社会的黑暗,不能体谅劳工的艰辛。正因为如此,才有他的那番话:“一个无产者假如他是有出息的,只消辛辛苦苦诚诚实实的工作一生,多少必定可以得到相当的资产。这才是正当的生活争斗的手段。”    梁实秋的话,多少有些像风凉话,有些饱汉不知饿汉饥。    梁实秋与左联关于劳工出路的争论,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应该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公众的侧重有所不同。    在梁实秋与左联争论的时候,梁实秋观点处于主流地位。    上个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左联的观点占了上风。    随着对公有制怀疑的加深,我们听到过这样的言论:在旧社会,只要好好干,农民有几年就可以成为地主。在我们所处的改革当中,这种观点深入人心。    近些年来,随着腐败的加剧,贫富悬殊的加剧,底层社会向上的通道越来越窄了。现在,梁实秋的观点再一次被质疑。    通过以上的回顾,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左派和右派都是需要的。    
  16. 鲁迅、梁实秋与“资本家的走狗”(六)    由于“资本家的走狗”的称号,梁实秋先生一直被认为是反动文人。其实,梁实秋不是那么反动。他认为应该允许红色政党的存在,以后还谈到过普罗文艺也是有价值的。以一次论战,以鲁迅的一篇文章就可以认定梁实秋反动,不仅是专横,而且是缺乏涵养的表现。    一般来说,梁实秋先生是温和而练达的。但在论战中,他却有失风度。不但行文气急败坏,而且暗示左翼作家是拿卢布的人。不能不说,他有把对手送进监狱的不良动机,至少也是不良企图。    在回顾与鲁迅的关系时,他的态度有些矛盾。在回答女儿的问题时,梁实秋很平和地说,这只是在一些事情上面有分歧。但在评价鲁迅的文章里,梁实秋的语气有些尖酸。他谈到鲁迅曾经小心地做典型的旧式公务员,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一吐为快。这不但庸俗,而且不符合事实。鲁迅后来在文坛上的地位,以及还算宽裕的生活,似不像梁实秋所说的那样悲惨。    作为比较,今天善于写随感和游记,温和的余秋雨先生,在遇到挑战的时候也用过“海外敌对势力”的字眼。    作家也是人,也有可能利用政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我们要记住,这样做的效果是很不好的。不但社会效果不好,而且文字印在纸上,会给读者乃至后代留下恶劣的印象。    需要指出的是,专门写风花雪夜的作家,不要试图利用政治,特别是不要写那种恶狠狠的文字。否则,后果是灾难性的。    再重复一遍前面的话,左翼利用当时的道义优势,把梁实秋先生列入反动文人的行列,也是专横。    
  17. 鲁迅、梁实秋与“资本家的走狗”(七)    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已经成为对手,成为政敌。同时,他们又都是文学家,都强调文学艺术的价值。    鲁迅先生在日致郑振铎先生的信中说:“而别一派,则以为凡革命艺术,都应该大刀阔斧,乱砍乱劈,凶眼睛,大拳头,不然,即是贵族。”    值得重视的,是梁实秋先生在《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中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大多数永远是蠢的永远是与文学无缘的。不过鉴赏力之有无却不与阶级相干,贵族资本家尽有不知文学为何物者,无产的人也尽有能赏鉴文学者。创造文学固是天才,鉴赏文学也是天生的一种福气。”    太精辟了。今天的中国,不但是“贵族资本家尽有不知文学为何物者”,简直就是鉴赏力低下。    鲁迅是参与政治的,早期的梁实秋也参与政治。作为文学家,他们都没有摆脱政治的宿命。鲁迅在去世以后被有些人当做政治工具,而梁实秋则远离了政治,去写闲适的散文。梁实秋的选择,固然有为艺术而艺术的成分,不过政治生态的险恶也应该是重要的原因。      
  18. 鲁迅、梁实秋与“资本家的走狗”(八)    小结:    以往左翼词汇,我大部分不用了。在留下的词汇中,就有“资本家的走狗”。这是因为“资本家的走狗”不但生动,而且反映出事实。    至于“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随着资本和媒体的力量日趋强大,他们已经能够操纵社会舆论。那些为财阀服务的专家们,现在既不“丧家”,也不 “乏”。现在,“乏”的使我们。不仅如此,假如放任财阀们继续操纵房价,我们就要“丧家”了。    在论战中,梁实秋先生是不是“资本家的走狗”,是不好说的。纵观梁实秋先生的一生,他不是。不过,对于现在某些人的行为,除了“资本家的走狗”之外,还真的找不出更确切的说法。    说明:  查资料时,知道有一本《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没有看过此书,如果本文有些观点与此书相同,当以此书为先,并且在今后修改时引用。
  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大多数永远是蠢的永远是与文学无缘的。不过鉴赏力之有无却不与阶级相干,贵族资本家尽有不知文学为何物者,无产的人也尽有能赏鉴文学者。创造文学固是天才,鉴赏文学也是天生的一种福气    ========================================================    好棒  就是因為此言
偶可以不用太自卑
  记号      
  作者:刘松萝 提交日期: 21:22:00 访问:1045 回复:    特别是,像“鲁迅偷看弟媳洗澡”这种来自推测,无从查证的事情,不少论者却宁可信其有,拿来抹黑鲁迅。  ===============================================  既然无从查证,你如何断言是“抹黑”呢?    宁可信其有固然是因为否定鲁迅人格而产生的情绪选择,难免主观,宁可信其无难道就不是因为肯定鲁迅人格产生的情绪选择,难道就一定客观或者真实了吗?    教材不是普通的文化读物,是灌输给下一代的主流文化,他们将成为将来国家主体公民,他们的文化认知将构成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文化主流。把鲁迅从教材撤下来,并没有不允许在电影、电视、刊物等等领域和载体上存在,更没有因为你读鲁迅崇拜鲁迅而打击你,怎么的就不包容了?    没有把老毛撤出教材并不成为不撤鲁迅的理由。上面一位楼哥说得好,该淘汰就总归会淘汰。就目前来说,老毛的危害还没有显现出来,江山如此多娇总也好过几千年的历史就是吃人要对孩子们好吧?
      作者:土豆带泥 回复日期: 17:42:22 
    作者:刘松萝 提交日期: 21:22:00 访问:1045 回复:        特别是,像“鲁迅偷看弟媳洗澡”这种来自推测,无从查证的事情,不少论者却宁可信其有,拿来抹黑鲁迅。    ===============================================    既然无从查证,你如何断言是“抹黑”呢?        宁可信其有固然是因为否定鲁迅人格而产生的情绪选择,难免主观,宁可信其无难道就不是因为肯定鲁迅人格产生的情绪选择,难道就一定客观或者真实了吗?          楼上,对没有实证的言论,尤其是没有实证的人身攻击的言论,是因为没有证实而不能相信,还是因为没有证伪就存疑记录传播。我觉得是区分君子小人的很方便的一点。后者就是陈原曾经用过的--流言,当然,陈原先生的流言还没有下作到谈人闺阃。    
  作者:红旗打的多久 回复日期: 14:29:24 
          楼上,对没有实证的言论,尤其是没有实证的人身攻击的言论,是因为没有证实而不能相信,还是因为没有证伪就存疑记录传播。我觉得是区分君子小人的很方便的一点。后者就是陈原曾经用过的--流言,当然,陈原先生的流言还没有下作到谈人闺阃。      =========================================================  我不是君子。  我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去证实或者证伪。  大千世界,总归有许多主观的东西,这没有什么不好。  比如,对于汪精卫的汉奸问题、林彪的叛逃问题,是不是因为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我就连选择认识都不可以有了吗?——千万别说汪、林问题已经有历史定论了,那样我会觉得你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一个无产者假如他是有出息的,只消辛辛苦苦诚诚实实的工作一生,多少必定可以得到相当的资产。这才是正当的生活争斗的手段。”  ==================================================  呵呵,好熟悉的语言啊
      作者:土豆带泥 回复日期: 14:19:43 
    作者:红旗打的多久 回复日期: 14:29:24                楼上,对没有实证的言论,尤其是没有实证的人身攻击的言论,是因为没有证实而不能相信,还是因为没有证伪就存疑记录传播。我觉得是区分君子小人的很方便的一点。后者就是陈原曾经用过的--流言,当然,陈原先生的流言还没有下作到谈人闺阃。          =========================================================    我不是君子。    我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去证实或者证伪。    大千世界,总归有许多主观的东西,这没有什么不好。    比如,对于汪精卫的汉奸问题、林彪的叛逃问题,是不是因为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我就连选择认识都不可以有了吗?——千万别说汪、林问题已经有历史定论了,那样我会觉得你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既然没能力分辨是非真假,就别到处乱讲好了。没人不让你有你选择性的认识,但先想明白了你那认识未必正确。举个例子,某人穷极无聊,说你土豆带泥先生偷看弟媳妇洗澡,我也没义务没办法去证明他胡说,但我还是觉得这事玄乎。历来宣判,定罪都是十恶不赦,百条大罪,其中必有关于下三路的。从裤子上打到敌手,到现在尤其好使。    
什么汪精卫的汉奸问题,林彪的叛逃问题已经有或者还没有历史定论,我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你是如何判定我会怎么“选择性认识”的?  
强奸他人之意,自以为代表正确,实际一团糨糊。我跟你还真不在一个层次上的。    
林彪叛否尚可研究,但他可确确实实是逃了,没能永远健康的接班。这个似乎还不用主观的选择性认识。汪精卫是不是汉奸,和土豆带泥先生是否汉奸不同。汪是名人,毕生事迹俱在。
  揣着糊涂装明白
      作者:红旗打的多久 回复日期: 17:15:23 
            作者:土豆带泥 回复日期: 14:19:43        作者:红旗打的多久 回复日期: 14:29:24               什么汪精卫的汉奸问题,林彪的叛逃问题已经有或者还没有历史定论,我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你是如何判定我会怎么“选择性认识”的?     强奸他人之意,自以为代表正确,实际一团糨糊。我跟你还真不在一个层次上的。         林彪叛否尚可研究,但他可确确实实是逃了,没能永远健康的接班。这个似乎还不用主观的选择性认识。汪精卫是不是汉奸,和土豆带泥先生是否汉奸不同。汪是名人,毕生事迹俱在。  ==========================================  我说的是汪精卫的汉奸问题,林彪的叛逃问题吗?跟你辩论真丢脸!  
  19.在野与在朝,角色的不同    前面说过,胡适先生与鲁迅先生的不同,包括了角色的不同——在野与在朝。应该说,两种人士,两种观察的视角都是需要的。    鲁迅先生与章士钊先生的争端,也有在野与在朝的因素。还有人写文章,讲到鲁迅先生在谈论李四光先生的事情时与事实有出入。这些是不奇怪的,我们在评论时政的时候,站在民间的角度,是有可能在事实的层面上出错的。同时不能够否定的是,我们看到的很多事实,也是体制内人士看不到或者不愿意看到的。    观点、倾向甚至偏向都不是最重要的。我想,不论赞同还是反对鲁迅的人,在论述的时候除了引述支持自己观点的材料之外,也应该客观地介绍事情的全貌。如果要求再提高一些,还要引述一些相反的材料。对于鲁迅和一些人的争论和争端,如果有人能够收集更多的原始材料,收集正面和反面的观点,是可以有所成就的。    顺便指出,李四光先生留学归国以后,一直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他历经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都是被重用的。这种科学家兼行政领导的角色,每个时代都是需要的。同时,对李四光在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学界有所批评。  
  20.关于女师大学潮(一)    前些日子看到过一篇文章,谈到从1924年到1925年发生的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潮。文章认为在鲁迅先生和杨荫榆女士的争端中,杨荫榆女士更有道理。作者的理由是,女师大风潮有党派的背景。    与前面的看法相仿,我希望能够有人提供更多的,不被剪裁的材料。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观点,而是让历史的原貌留存下来。    学潮是学校的伴生物。没有学生运动,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当然,学生运动不具备天然正义与天然正确,要做具体的分析。    就女师大学潮来说,我认为,杨荫榆女士把军警引入校园,雇佣河北省三河县的女佣把学生强行赶出学校,是一种错误。同时,教育总长章士钊先生因为学潮下令停办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更是专制的行为。  
  21. 关于女师大学潮(二)    女师大学潮早已经成为历史。现在,我们应该以更客观的态度来回顾过去,反思其中的得失,更好地处理今天面临的问题。    章士钊先生主张保持传统,杨荫榆女士主张学校的秩序,主张教育远离政治,都有一定的道理。同时,中国正处在变革的时代,仅仅依靠传统是不够的。还有,教育独立于政治并不等于师生不准参与政治。    女师大学潮中的冲突,是激进与保守的冲突。我在《保守论——献给改革30周年》中认为,革新和保守都是中性的词汇。    过去,把章士钊先生和杨荫榆女士归入反动分子的行列,是错误的。    现在,有些人则表现出明显的双重标准。一方面,他们对现在很多挑战校规的行为盲目地赞许和支持。而在另一方面,他却全面否定民国时代一些师生的合理诉求。    归纳起来,就是政治立场影响了人们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让人们看不到甚至隐藏与自己观点相左的材料。  
  22. 关于女师大学潮(三)    鲁迅先生与章士钊先生和杨荫榆女士的冲突,是正常社会里不时出现的现象。如果没有日后持续和激烈的政治斗争,这些人士也许会成为朋友。即使继续敌对,也不过是互不往来而已,不会出现后来你死我活的局面。    我想,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提供争论的空间,也应该提供交流与和解的平台。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1925年女师大学潮发生的时候,民国北京政府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时光。奉系军阀左右政坛,由段祺瑞先生出任执政。那时,南北对峙加剧,北伐战争就要爆发了。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北京政府能够按照法律程序解决争端,恢复女师大,并且发布了&撤销对周树人免职处分&的训令,是应该肯定的。我想,这不完全是斗争的结果,北京政府的开明是显而易见的。    我还想问的是,民国北京政府都能够容纳和容忍的人和事,现在一些新派人物为什么要全盘否定呢?    .  
  不错    
  鲁迅的确是当时社会的一个著名的批评(批判)者,但鲁迅并不能因此就等同于批评(批判)精神本身:不能说维护鲁迅就是坚持批评(批判),批判鲁迅就是拒绝批评(批判)。当今社会不少人批判鲁迅非但不是拒绝批评,反而正是传承和发扬了真正的批判精神。再反过来说,现在一部分人拒绝人们批判鲁迅,我看实际是打着维护批判精神的旗号,行真正拒绝批判精神的实质。      -----------------------------------    有些狡辩了吧,什么是批判精神???大字报算吗    
    支持刘松萝先生。
  顶一下!  
  鲁迅倭贼
  鲁迅的小说和散文诗在文学史上是抹不掉的,楼主可以放心。    鲁迅过高的形象是有必要让他回归真实的,楼主肯定扳不回去。    鲁迅支左的危害是非常深远的,楼主必须正视。
  24.续前,关于“正人君子”    近几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扮演了“正人君子”的角色。具体说来,就是主张理性、温和与宽容,同时却让这些美好的词汇为权势者所用,为己所用。    面对公众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对为富不仁的痛恨,茅于轼先生强调“保护富人”,“为富人说话”;面对拆迁中的重庆“孤岛”事件,令人尊敬法学家江平先生强调司法程序,反对民粹主义;面对汶川地震中死难学生的家长们要求调查校舍质量问题,余秋雨先生“含泪劝告”他们要顾全大局;面对不断出现的恶性交通事故,有人再一次强调司法程序,反对重刑主义,却不提严惩肇事者,不主张修改刑法,加重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处罚;面对有些几乎是横行的明星以及他们的劣迹,不少媒体人强调的是明星的自由和隐私权;面对房价的暴涨以及民众所受的煎熬,经济学家强调的是神圣的市场规律;面对民意被忽视、藐视甚至蔑视,有些学者首先警告民粹的危险;面对民主的缺乏,他们首先警告暴民政治的危险。    “正人君子”的话很难说完全错误,有时还算正确。问题在于,他们的理性、温和与宽容与弱者是无缘的。另外,道理是一回事,怎么应用是另一回事,而且是更重要的事。道理谁都会讲,而最重要的是分寸的把握。    比如,有农民工劳累了一年却拿不到工钱,被迫或者主动地爬上塔吊讨薪。说被迫,是因为生计所迫;说主动,是因为还有别人没有这样做。此时“正人君子”出来了,劝说讨薪者不要冲动。随着事态的发展,公众对这种方式有所厌倦,开始埋怨讨薪者打扰了自己的安宁。于是,在广州海珠桥上,一位老者把讨薪者推了下去,赢得了看客的赞许。此时,左的和右的“正人君子”表现得空前一致,推人者成了见义勇为的义士。    又比如,茅于轼先生声称,为了不让富人染指,廉租房应该没有独立厕所。这种没有脑子的主张,竟然得到不少白领人士的喝彩。    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正人君子”狰狞的一面。为了安宁,为了理性、温和与宽容,弱者是可以作为牺牲的。在民国时代,不少主张理性、温和与宽容的人,对遭到逮捕和拷打的同行也通常视而不见。    “正人君子”们通常假定,中国已经有了法制、程序正义和市场经济等等,即使没有,像现在这样走下去,就会有的。于是,持反对意见的人,维护自己权益的人就成为破坏法制、程序正义和市场经济的罪魁。    来自左的和右的“正人君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理念中没有人的位置,没有弱势群体的位置。人民,不过是他们所主张的历史进程的参数,是社会进步中可以列入代价的那一批人。如果说有些激进的反对派怂恿人民去送死,那么“正人君子”们就是听任人民去等死。    我认为,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很容易成为“正人君子”。因此,自由主义者的第一要务,就是不要成为“正人君子”。    .  
  頂起。    就是這種局面。    沒辦法。
  以前是社会中的的人反对独尊鲁迅,现在是当权者害怕鲁迅,必欲除之。  鲁迅的文章当权者害怕。胡适要起来。有当权者扶持。
  【作者:陈布雷2009 回复日期: 15:20:49  以前是社会中的的人反对独尊鲁迅,现在是当权者害怕鲁迅,必欲除之。  鲁迅的文章当权者害怕。胡适要起来。有当权者扶持。】    姑且不說我這樣喜歡讀先生文章的人受不了,按說真正的胡適先生理論的信徒,也該知道自己做得極爲搞笑吧?    胡適先生就是太可愛了,幻想甚末「好人政府」。    但逆向淘汰機制下,能有「好人政府」嗎?    ^_^    至於說現在吹捧胡適而棄魯,不過是說明了這些人神經脆弱。
  军阀政府在政治上是开明的,因为他的开明,才败给了专制的政府。在战乱时期,民主的制度确实不如独裁制度的效率高。
  段干木因为卫队开枪杀学生,哀叹,一是清明毁于一旦。并亲自请罪。而89北京事件也没见谁敢请罪。
  25.续前,关于胡适先生的科学救国    胡适先生是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教育家,胡适不但能够给他的学生指出研究的方向,针对青年人的泛泛而谈也十分具体。    日,胡适先生在《赠与大学毕业生》中指出了学生毕业以后的两种堕落的方式: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针对堕落的可能性,他开出了三个方子。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第三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你得有一点信心。”    在今天,胡适的教诲仍然适用,一个字也不需要改。    在文章的后半部份,胡适告诉青年人,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以后,战败的法国向普鲁士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赔款50亿法郎。接着,胡适引用赫胥黎的话:“法国给了德国50万万法郎的赔款,巴斯德先生一个人研究科学的成就足够还清这一笔赔款了。”    赫胥黎的话是不是夸大其词,账目是不是这样算,是大可以商榷的。用这样的道理去劝说青年安心读书,是没有说服力的。就在不到一年之前,1931年,日本在中国的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那时的中国,与1871年的法国是不一样的。普鲁士只想吞并日耳曼居民占多数的土地,只想要钱,而日本要灭亡中国。仅仅是科学研究,无法避免中国的灭亡。    1932年的中国,需要有人从事科学研究,更需要有人站出来为民族的生存而斗争。当然,现在有人认为中国亡了也不是大问题,或者中国亡了更好,那就是信念的不同了。    很显然,胡适先生是在以教育家的思维来看政治。我们想一想,政治家尚且没有办法,也无法让青年人相信。此时胡适先生出来说服青年,是不是没有自知之明啊?    在读《赠与大学毕业生》的时候,我对前半部分推崇备至,对后半部份不以为然,以为幼稚,是典型的弱者的幻想。    在很多历史时刻,胡适先生的言论不怎么恰当,从而失去了应有影响力。作为学者,胡适有言论的自由。但是作为青年导师和政治人物,就应该站在社会潮流之中。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引导青年走上温和与稳健的道路。    .
  对于鲁迅本人我是尊敬的。我发对的是那种把鲁迅神圣化得做法。现在的反对鲁迅的人都是当权者,他们怕鲁迅的批判精神用的他们的身上,别有用心的借口鲁迅不适应时代发展,借口他没有建设精神,借口他有人格缺陷。来达到淹没鲁迅怀疑,批判精神的目的。任何人都有各自的专长,我们要学习他的好的方面,学习克林顿我们要学习他的奋斗精神,不要学习他的泡妞方法。  我们认可的鲁迅只要认可他的批判精神就可以了,不应该要求他具备圣人的高度。他本人也没有说自己是圣人。想高祖也是2,8开。人无完人吗。
  感谢天涯和网友的鼓励。
  作者:暮鴉 回复日期: 19:46:21 
    【作者:陈布雷2009 回复日期: 15:20:49    以前是社会中的的人反对独尊鲁迅,现在是当权者害怕鲁迅,必欲除之。    鲁迅的文章当权者害怕。胡适要起来。有当权者扶持。】        姑且不說我這樣喜歡讀先生文章的人受不了,按說真正的胡適先生理論的信徒,也該知道自己做得極爲搞笑吧?        胡適先生就是太可愛了,幻想甚末「好人政府」。    。    但逆向淘汰機制下,能有「好人政府」嗎?        ^_^        至於說現在吹捧胡適而棄魯,不過是說明了這些人神經脆弱。  ==-----------------------------------  我不觉得搞笑。文章,文人,在政治中历来都是从属地位,当政者认为谁的文化保险,就会向人民销售谁的文化。在鲁迅和胡适中间,我认为他们不会选择鲁迅的批判文学。
    楼主,民国北京政府能够容忍鲁迅及鲁迅教唆的女师大,这对北洋政府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没有北洋政府的民主精神,则根本不可能出现所谓的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也根本不可能让马列主义成为主要思潮。问题在于,马列主义后来主宰了中国的政治走向,并因此葬送了民主。    今日批判鲁迅,其实根本不需要批判鲁迅他也会销声匿迹的,只不过许多人是靠鲁迅的小册子混饭吃的,他们身不傍技,没有啥鸟本事,只有骂人的功夫。    
  作者:暮鴉 回复日期: 07:29:03   
    胡適、魯迅先生,構成了自由主義的左右兩翼。        我想這箇話能算是比較公允的吧?        偏廢哪一方,都會成了跛足的「僞自由」。  ==========================  赞同这个      “贬低鲁迅先生,打倒鲁迅先生,已经成为没有什么胆量,也没有什么创建的作家展示胆量和创建的一种游戏。”  ====================  说得好!  顶一下楼主好文 :)
  “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好像没有错。有些中国人,有些中国的权势者和精英人物,确实能够做出我们想不到的事情来。        主管打击走私的官员李纪周包庇甚至参与了走私活动,银行的高官可以肆无忌惮地把手伸进金库,前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的受贿金额已经接近了2亿元。至于更加严重的事情,我们没有看到的事情,以及我们看到了又不敢说的事情,一定是存在的。  ==========  鲁迅时代政府的贪腐不见得比现今的贪官好到那里去。作为政府公务员的鲁迅(当了十九年)恶意推测过多少个贪官?请举例。举不出十个实例,证明你的论点是对伟人的一片宗教情怀,并没读过鲁迅的所有杂文。  楼主用想当然的态度谈论鲁迅是极不严谨的。  请举十个鲁迅揭露或批贪官的实例。否则,就有误导之嫌。
  作者:naover 回复日期: 11:11:58 
    作者:刘松萝 提交日期: 21:22:00 访问:475 回复:22         ??晚来的觉悟——对鲁迅与教材的最新反响有感      刘松萝        2.               在关于宽容的概念上面,反对鲁迅先生的人持有明显的双重标准。一方面认为鲁迅缺少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全面否定鲁迅,力图把与鲁迅有关的事物赶尽杀绝。一方面反对泛道德主义,反对以个人的道德和人格为理由否定一个人的作品和思想,另一方面又对鲁迅进行人身攻击。其内容除了心理阴暗之外,还有心胸狭窄,人格卑微等等。            在批判鲁迅的过程中,文革以及古代文字狱中的手法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外是小题大做,无中生有,罗织罪名。从记录私事和琐事的日记中,有人也能够看出问题来。鲁迅在日记中记下金钱的收入支出,有人就说他的心目中只有钱;鲁迅在日记中记下“洗脚”,有人据此认为鲁迅肮脏。特别是,像“鲁迅偷看弟媳洗澡”这种来自推测,无从查证的事情,不少论者却宁可信其有,拿来抹黑鲁迅。我想问的是,这样写文章,是想证明什么呢?看完这样的文章,读者会认为鲁迅卑鄙,还是你卑鄙呢?    ==========================    楼主在这一节里对鲁迅的批判者有过一些刻画,的确当今存在楼主以上所说的批鲁不良现象,但显然这不是批鲁者的全部;当今有不少坚持了批判精神的理性的批鲁者,可惜还没有进入楼主的法眼。希望楼主能将眼界放得更开些,将资料收集得更齐些,相信你的文章会有另外一种写法。  ooooooooooo  同意naover的看法。楼主用顾晓军一类的批鲁负面个例,替代理性批鲁的主流,是否公道?    如果楼主非想当然的谈论鲁迅,理性交流,探求真相,学养过人,鄙人想求教几个问题:  1,鲁迅为什么欣赏斯大林政权?[有鲁文为证]  2,鲁迅为什么在文革大红大紫?  3,鲁迅为什么专骂普通人,不骂日本人,不骂北洋国民党?(只有少量的几篇)凡对他构成人身安全威胁的他几乎都不骂。  4,改造国民劣根性,是搞思想专制还是主张思想多元?  5,对人的尊严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文明核心价值,为什么在鲁文中毫无体现。如果有,请举例。  
   鲁迅时代政府的贪腐不见得比现今的贪官好到那里去。作为政府公务员的鲁迅(当了十九年)恶意推测过多少个贪官?请举例。举不出十个实例,证明你的论点是对伟人的一片宗教情怀,并没读过鲁迅的所有杂文。    楼主用想当然的态度谈论鲁迅是极不严谨的。    请举十个鲁迅揭露或批贪官的实例。否则,就有误导之嫌。  ---------------------------------------------------  评判人性就要反贪?反贪就要列举贪官?犯这么简单的逻辑错误,除了骂你一句弱智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鲁迅是作家,作家是从人性的高度去分析、批判、反映,抓贪官是反贪局、警察局的事,如果一个作家随意“恶意推测”贪官,他倒可能触发法律。
  作者:莫也 回复日期: 22:53:11 
     鲁迅时代政府的贪腐不见得比现今的贪官好到那里去。作为政府公务员的鲁迅(当了十九年)恶意推测过多少个贪官?请举例。举不出十个实例,证明你的论点是对伟人的一片宗教情怀,并没读过鲁迅的所有杂文。      楼主用想当然的态度谈论鲁迅是极不严谨的。      请举十个鲁迅揭露或批贪官的实例。否则,就有误导之嫌。    ---------------------------------------------------    评判人性就要反贪?反贪就要列举贪官?犯这么简单的逻辑错误,除了骂你一句弱智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鲁迅是作家,作家是从人性的高度去分析、批判、反映,抓贪官是反贪局、警察局的事,如果一个作家随意“恶意推测”贪官,他倒可能触发法律。    =========================    问题是政客、政治掮客、政治爱好者、文盲政治者、半文盲政治爱好者都把鲁迅的小说、杂文甚至诗歌都当成政论文。    既然如此,那么鲁迅应该具有反贪的政绩吧。    
  如果楼主非想当然的谈论鲁迅,理性交流,探求真相,学养过人,鄙人想求教几个问题:    1,鲁迅为什么欣赏斯大林政权?[有鲁文为证]    2,鲁迅为什么在文革大红大紫?    3,鲁迅为什么专骂普通人,不骂日本人,不骂北洋国民党?(只有少量的几篇)凡对他构成人身安全威胁的他几乎都不骂。    4,改造国民劣根性,是搞思想专制还是主张思想多元?    5,对人的尊严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文明核心价值,为什么在鲁文中毫无体现。如果有,请举例。  ----------------------------------------    这几个鸟问题也不用什么“学养过人”就可回答,问出这种问题倒是学养低劣。  1,鲁迅为什么欣赏斯大林政权?[有鲁文为证]  ------------------------------------------------  不仅是鲁迅欣赏,纪德、罗曼罗兰......西方几乎所有的左翼知识分析都曾经欣赏,鲁迅没去过苏联,对“斯大林政权”不可能象今天这样清楚。批鲁的人反对神话鲁迅,却在以神话去要求鲁迅。    2,鲁迅为什么在文革大红大紫?  ----------------------------------------------  鲁迅不是在文革开始大红大紫,而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大红大紫。20年代鲁迅在民意调查中就被推为最有影响力的作家 ,30年代就被当作“民族魂”了。鲁迅在文革算不上大红大紫,没听说文革小将天天捧着的红宝书是《鲁迅语录》或《鲁迅选集》,鲁迅的书只是在文革还能看。文革还能象鲁迅的书被广泛阅读的书还包括《水浒》、《红楼梦》,难道我们也要因此质疑《水浒》、《红楼梦》。    3,鲁迅为什么专骂普通人,不骂日本人,不骂北洋国民党?(只有少量的几篇)凡对他构成人身安全威胁的他几乎都不骂  -----------------------------------------  请问同时代的著名作家,有哪一个骂北洋和国民党比鲁迅骂的多?那些被鲁迅骂的人和骂鲁迅的人:梁实秋、陈源等,他们骂北洋和国民党吗?难道我们也说:梁实秋、陈源为什么只骂鲁迅,不骂北洋和国民党,不骂蒋介石?    4,改造国民劣根性,是搞思想专制还是主张思想多元?  -----------------------------------------------------  这个问题我觉得蠢得都不用答了。    5,对人的尊严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文明核心价值,为什么在鲁文中毫无体现。如果有,请举例。  -----------------------------------------------------------  去读读《文化偏至论》、《未有天才之前》以及《坟》中诸篇,至少也要读懂中学课本中的《狂人日记》。
  作者:紫砚斋111 回复日期: 22:51:45 
        1,鲁迅为什么欣赏斯大林政权?[有鲁文为证]    2,鲁迅为什么在文革大红大紫?    3,鲁迅为什么专骂普通人,不骂日本人,不骂北洋国民党?(只有少量的几篇)凡对他构成人身安全威胁的他几乎都不骂。    4,改造国民劣根性,是搞思想专制还是主张思想多元?    5,对人的尊严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文明核心价值,为什么在鲁文中毫无体现。如果有,请举例。  -------------  回答:    1.当时在世界上,左翼思想是一种潮流。尽管如此,鲁迅支持斯大林确实是错误。这一点,我在后面要说明。    2.鲁迅在文革中大红大紫,他本人没有责任。鲁迅激进的一面,有被利用的可能性。同时,鲁迅保守的一面被忽略了。    3.我们不能够要求作家去做勇士,鲁迅也没有把自己说成勇士。鲁迅当时还是冒了不少风险,如果为了自己,他有资本与官方合作。    4.改造国民性是一种主张,怎么改造,鲁迅是一家之言,当然是一元的。问题是,鲁迅不是全部。    5.你认为应该让萨特也去背卢梭和伏尔泰吗?      
  问题是政客、政治掮客、政治爱好者、文盲政治者、半文盲政治爱好者都把鲁迅的小说、杂文甚至诗歌都当成政论文。      既然如此,那么鲁迅应该具有反贪的政绩吧。  ------------------------------------------------  首先,没有人把鲁迅的小说、诗歌当作政论文,充其量只是有人说有政治意识或者政治倾向。    其次,政论文并不等于反贪文,政论文的影响力不能用所谓“反贪的政绩”来衡量,更不能用点了几个贪官的名来衡量。比如:胡适也写“政论文”,韩寒现在也写写“政论文”,当年梁启超的政论文更名满天下,但没见人要求他们点多少贪官的名。
  作者:naover 回复日期: 11:11:58        楼主在这一节里对鲁迅的批判者有过一些刻画,的确当今存在楼主以上所说的批鲁不良现象,但显然这不是批鲁者的全部;当今有不少坚持了批判精神的理性的批鲁者,可惜还没有进入楼主的法眼。希望楼主能将眼界放得更开些,将资料收集得更齐些,相信你的文章会有另外一种写法。  --------------  我看过,所以我在文章中把鲁迅和胡适做过比较。还想说的是,有些作者是以胡适为标准来评价鲁迅。这样的思维,与过去的年代没有区别。    某些作者有些自以为是。他们以为在近年来学到的东西就是真理,自然要否定前人了。  
真正的国学大师
  作者:莫也 回复日期: 23:32:27     评判人性就要反贪?反贪就要列举贪官?犯这么简单的逻辑错误,除了骂你一句弱智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        鲁迅是作家,作家是从人性的高度去分析、批判、反映,抓贪官是反贪局、警察局的事,如果一个作家随意“恶意推测”贪官,他倒可能触发法律。          刘松萝的原文:    “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好像没有错。有些中国人,有些中国的权势者和精英人物,确实能够做出我们想不到的事情来。        主管打击走私的官员李纪周包庇甚至参与了走私活动,银行的高官可以肆无忌惮地把手伸进金库,前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的受贿金额已经接近了2亿元。至于更加严重的事情,我们没有看到的事情,以及我们看到了又不敢说的事情,一定是存在的。  ==========  你是装聋卖哑,还是被真知穆罕默德鲁迅的宗教感情蒙蔽了双眼?是楼主一味标榜鲁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原意。你可真会给楼主解套-----却上了套。  显然,楼主是想借用多数人对贪腐的憎恨感情来为鲁迅恶意攻击中国人的这句话来解套。想不到你替我反驳了楼主的宗教偏见。  谢你个先。  
  作者:刘松萝 回复日期: 23:24:21 
    作者:紫砚斋111 回复日期: 22:51:45              1,鲁迅为什么欣赏斯大林政权?[有鲁文为证]      2,鲁迅为什么在文革大红大紫?          -------------    回答:        1.当时在世界上,左翼思想是一种潮流。尽管如此,鲁迅支持斯大林确实是错误。这一点,我在后面要说明。  =========  承认鲁迅有错是你的进步,赞个先。  ooooooooooooo          2.鲁迅在文革中大红大紫,他本人没有责任。鲁迅激进的一面,有被利用的可能性。同时,鲁迅保守的一面被忽略了。  0000  他本人是没责任,但其文字思想有负面作用。比如“痛打落水狗”,“一个也不宽恕”,怀疑一切打到一切,用阶级论代替人性论等等等,使他成为文革唯一的作家,圣贤,难道仅仅是被利用?这话也太轻巧了吧,文革有多少家庭多少生命被毛语录和鲁迅语录祸害,那是血的事实,毛说“鲁迅和我的心是相通的”“鲁迅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难道是酒后疯言?全是肺腑之言。为什么?  1,讲阶级论,基本不提人性。(即使青年时期有过也只限只言片语),他的主打思想就是国民劣根性,用国民劣根性代替人性,禁锢人欲,便是重蹈封建整体神性覆辙。  这是鲁迅思想封建的要害。请不要绕圈子,直接谈你的想法,我们再交流。我的看法不一定对,望你赐教。  其他一切争论都是细微末节。        
  关注.  
  作者:莫也 回复日期: 23:32:27 
    问题是政客、政治掮客、政治爱好者、文盲政治者、半文盲政治爱好者都把鲁迅的小说、杂文甚至诗歌都当成政论文。          既然如此,那么鲁迅应该具有反贪的政绩吧。    ------------------------------------------------    首先,没有人把鲁迅的小说、诗歌当作政论文,充其量只是有人说有政治意识或者政治倾向。        其次,政论文并不等于反贪文,政论文的影响力不能用所谓“反贪的政绩”来衡量,更不能用点了几个贪官的名来衡量。比如:胡适也写“政论文”,韩寒现在也写写“政论文”,当年梁启超的政论文更名满天下,但没见人要求他们点多少贪官的名。    ======================================    赫赫,你没有必要举出如此多的政论文,问题是,许多人把鲁迅的小说当成政论文,他们就是靠鲁迅对人类的蔑视来混饭吃的。    鲁迅自己也大行送礼之风,不说也就罢了。  
  作者:李子瑞 回复日期: 06:54:33     问题是,许多人把鲁迅的小说当成政论文,他们就是靠鲁迅对人类的蔑视来混饭吃的。  ==========  到位,像鲁迅柏杨,把中国人骂的越厉害越爽,完全失去理性和科学分析。如果这也叫思想家,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赫赫,你没有必要举出如此多的政论文,问题是,许多人把鲁迅的小说当成政论文,他们就是靠鲁迅对人类的蔑视来混饭吃的。  -------------------------------------------------  那你就列举事实吧,看看有几个人说过“鲁迅的小说是政论文”或者“鲁迅的小说可以当作政论文”这类的话。 
  鲁迅说过一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 紫砚斋马上将其定性为“鲁迅恶意攻击中国人的这句话”    紫砚斋 我一再告诉你 不要轻浮 也不要对死人诛心    好了 为了你口口声声标榜的“理性和科学的分析” 请你把鲁迅说这句话的语境展示一下 让我们看看他文章的主旨    
  断章取义加随意歪曲加恶狠狠的大帽子 这还口口声声“理性和科学的分析”……  委琐无过于斯
  作者:紫砚斋111 回复日期: 00:03:57        作者:莫也 回复日期: 23:32:27         评判人性就要反贪?反贪就要列举贪官?犯这么简单的逻辑错误,除了骂你一句弱智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            鲁迅是作家,作家是从人性的高度去分析、批判、反映,抓贪官是反贪局、警察局的事,如果一个作家随意“恶意推测”贪官,他倒可能触发法律。                  刘松萝的原文:        “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好像没有错。有些中国人,有些中国的权势者和精英人物,确实能够做出我们想不到的事情来。            主管打击走私的官员李纪周包庇甚至参与了走私活动,银行的高官可以肆无忌惮地把手伸进金库,前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的受贿金额已经接近了2亿元。至于更加严重的事情,我们没有看到的事情,以及我们看到了又不敢说的事情,一定是存在的。    ==========    你是装聋卖哑,还是被真知穆罕默德鲁迅的宗教感情蒙蔽了双眼?是楼主一味标榜鲁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原意。你可真会给楼主解套-----却上了套。    显然,楼主是想借用多数人对贪腐的憎恨感情来为鲁迅恶意攻击中国人的这句话来解套。想不到你替我反驳了楼主的宗教偏见。    谢你个先。  ----------------------------------------------------  所以我说你逻辑学没有学好,你的逻辑是:  1,鲁迅说A  2,读者认为A说的对,因为存在B的现实  3,鲁迅就应该指出B(你的说法是还要指名道姓地指出B)    按照这个逻辑,所有的作品(或者“政论文”)就成为肤浅的事实陈列、堆积,也不存在什么潜台词或者需要挖掘的背后、深层的表达,因为所有的都被作品放在表面。即:一个作家所想、所能被理解、挖掘的意义都应该完全被这个作家明示。
  作者:纳兰狗剩 回复日期: 08:47:48 
    鲁迅说过一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 紫砚斋马上将其定性为“鲁迅恶意攻击中国人的这句话”  ==================  你真可以成为拉丁文大师了,恶意揣测和恶意攻击有很大区别么?事实上鲁迅不仅恶意揣测还恶意攻击了,可别又来撒赖。鲁粉不就把中国百姓通骂成愚民吗?鲁迅不就把中国人通称为阿q?包括他自己自残自虐说有阿Q的影子。
  请鲁粉们别跑题,转移视听[你们的拿手戏]      1,讲阶级论,基本不提人性。(即使青年时期有过也只限只言片语),他的主打思想就是国民劣根性,用国民劣根性代替人性,禁锢人欲,便是重蹈封建整体神性覆辙。    这是鲁迅思想封建的要害。请不要绕圈子,直接谈你的想法,我们再交流。我的看法不一定对,望你赐教。    其他一切争论都是细微末节。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关鲁迅的资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