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哥伦比亚亚大学颁发,美国新闻最高奖叫什么?

2015年度普利策新闻奖揭晓:《纽约时报》斩获调查性新闻奖
图说:普利策新闻奖官网截图
当地时间4月20日下午3时,美国新闻界最高奖&2015年度普利策新闻奖&获奖名单在哥伦比亚大学揭晓,《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分别斩获调查性新闻奖。
调查性报道是《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的传统优势,前者的&医疗揭密&系列揭露了美国医疗提供商此前从未公布过的机密数据,后者文章展示了游说团体&动摇国会领导人和国家总检察长&的能力。
《纽约时报》还获得国际报道奖和专题拍摄奖。本年度普利策奖的评选标准是奖励那些在报导区域受灾和国际突发事件中表现不凡的媒体机构和个人。评委们认为,《纽约时报》记者报导埃博拉疫情时&走在第一线的勇气&,以及该报自由摄影师丹尼尔&拜耳古乐克(Daniel Berehulak)对西非疫情蔓延时的摄影报导,使他们获此殊荣。
今年的普利策公共服务奖项颁给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信使邮报》,该奖项去年由披露美国政府大规模监控的《华盛顿邮报》和《卫报》获得。《查尔斯顿信使邮报》获奖的系列美国家庭暴力致死事件报道,探究了为何南卡罗来纳州会是这个国家中对女人最致命的一个州,并将如何解决家庭暴力致死事件提上了国家议程。由于对美国特勤人员失职问题所做的持续报导,《华盛顿邮报》记者Carol Leonnig获普利策国内报导奖。此外,《洛杉矶时报》赢得了专题写作奖和批判写作奖两项普利策奖。
普利策新闻奖于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最初只有&为公众服务优异奖&一个奖项,现发展为14项新闻界奖和7项创作界奖,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每年春季,由哥伦比亚大学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的14名会员评定,5月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正式颁发。
本文相关阅读2005年普利策新闻摄影类获奖作品选登
2005年普利策新闻摄影类获奖作品选登
2005年度普利策奖揭晓 新闻摄影类
4月4日,2005年度普利策奖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揭晓,来自《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美 联
社等多家美国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被授予这一美国新闻最高奖项。
图为《旧金山纪事报》记者迪恩?费茨莫里斯拍摄的一幅照片,讲述了一名伊拉克男孩把笔绑在因爆炸而致残的胳膊上画画。这幅照片获得2005年度普利策特写摄影奖。
图为美 联 社记者用镜头记述持续发生流血事件的伊拉克。
图为美 联 社记者用镜头记述持续发生流血事件的伊拉克。
美 联 社记者拍摄的一名美军士兵在伊拉克纳杰夫用假动作吸引狙击手的照片。这幅照片获得2005年度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
日,伊拉克城市费卢杰,在美军发起的针对反美武装的战斗中,伊拉克反美武装用迫击炮还击。美 联 社
这是2005年度普利策漫画奖获得者、《路易斯维尔信史报》记者尼克?安德森创作的一幅漫画。
图为日,巴格达一间停尸房内,一位母亲抱着儿子的尸体痛哭。她的儿子在一起美军军营附近的自杀性爆炸事件中丧生,另有11人也死于非命。美
这张照片是美 联
社摄影师2004年在伊拉克所拍的11张照片中的一张。图为只有18个月大的萨利姆日躺在萨德尔城停尸房内的一间棺材内。他的家人称,美军向他和另外四名家庭成员乘坐的车辆开火,致使萨利姆和另外四名家庭成员全部丧生
日,在伊拉克拉马迪,美国海军士兵在悼念仪式上向遇难的战地摄影师威廉?萨拉查下士致敬。威廉?萨拉查下士在安巴尔省的一次行动中丧生。美
日,伊拉克的儿童在检查站惊恐的看着美军士兵,他们在等待接受检查之后返回在费卢杰的家园。美 联 社
日,在伊拉克巴古拜市一家停尸房内,几个伊拉克人在为死难的同胞哭泣。在巴古拜市外的一次汽车炸弹事故中,至少有4名当地士兵丧生。美
日,巴格达中心发生一起汽车爆炸事件,几个伊拉克人从现场废墟中解救出一名男子。至少有10人在爆炸中丧生,包括3名援建伊拉克电厂的外国人。美
日,一美军士兵将一个护身符戴在背后,他所在的部队正被逼近费卢杰西部。联军在11月对费卢杰全面挺进,以获得对该城市的全面控制。美
日,伊拉克城市纳杰夫,美军在这个穆斯林圣城与什叶派穆斯林的激战进入第二周,图为掩体里的美军士兵。美 联 社
日,伊拉克城市费卢杰,战斗中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费卢杰市中心押送一名伊拉克囚犯。美 联 社
日,伊拉克城市卡尔巴拉,在穆斯林节日“阿舒拉”节的一系列严重爆炸之后,在这个圣城的繁忙地带,一名年轻人跑过爆炸留下的废墟和尸体。美
联 社 编辑这个贴子
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在一起爆炸后,一名伊拉克人站在美军的车辆上庆祝。这起爆炸毁坏了一座建筑物,4辆美军军车,炸死至少一名美军士兵。美
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在逊尼派穆斯林的基地所在地――海法大街,一名持枪歹徒枪杀一名大选工作人员,大约30人袭击了一辆乘坐有5名工作人员的车辆。美
情绪失控的妇女
  美国2005年度普利策奖4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揭晓,来自《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以及美联社等多家美国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被授予这一美国新闻最高奖项。与去年相比血腥伊战仍是关注重点。图为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类获奖作品:一名伊拉克妇女在等待家人从巴格达阿布格莱布监狱释放时,情绪难以控制。成百上千伊拉克人在焦急和失望中等待亲人被释放,而政府的特赦令也饱受批评。(MuhammedMuheisen,日拍摄)
图文:2005普利策奖-士兵与鸽子
  美国2005年度普利策奖4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揭晓,来自《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以及美联社等多家美国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被授予这一美国新闻最高奖项。与去年相比血腥伊战仍是关注重点。图为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类获奖作品:伊拉克圣城纳杰夫的阿里清真寺(ImamAliMosque)附近,“迈赫迪军”士兵正在严密警戒,一只鸽子站在他的肩头,士兵竟然毫不察觉。  “迈赫迪军”是什叶派穆斯林的民兵组织,当时与美军展开激烈厮杀,争夺圣城纳杰夫的控制权。(KhalidMohammed,日拍摄)(春风)
2005普利策奖-紧急抢救
  美国2005年度普利策奖4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揭晓,来自《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以及美联社等多家美国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被授予这一美国新闻最高奖项。与去年相比血腥伊战仍是关注重点。图为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类获奖作品:在巴格达第31战地医院,军队护士帕特里克?麦克安德鲁正跪在年仅24岁的美国士兵特拉维斯?S?巴比特身上,监控心肺复苏(CPR)。这位来自德州的士兵最终不治身亡。美国国防部宣称,巴比特是在执行巡逻任务时,被一枚火箭弹击中的。(JohnMoore,日拍摄)(春风)
2005普利策奖-大桥上的尸体
  美国2005年度普利策奖4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揭晓,来自《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以及美联社等多家美国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被授予这一美国新闻最高奖项。与去年相比血腥伊战仍是关注重点。图为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类获奖作品:四具被烧焦的美国承包商尸体被悬挂在幼发拉底河大桥上,伊拉克人高呼反美口号。这一事件标志着费卢杰反美武装的暴力活动愈演愈烈。(KhalidMohammed拍摄于日)(春风)
普利策及普利策奖
  约瑟夫?普利策 (Joseph
Pulitzer),日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时从家中出走,本想从军,但因视力差、身体弱而被拒绝。后被美国军队招募,成为一名骑兵,1867年加入美国籍。1868年当了德文《西部邮报》记者。他凭借强烈的求知欲和充沛的精力,不知疲倦地挖掘各种新闻,后成为该报的全资经营者。
  到1878年,普利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于当年12月9日出价2500美元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后与当地《邮报》合并为《圣路易斯邮讯报》。1883年,他以34.6万美元买下《纽约世界报》。他创造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
  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他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
  普利策于1911年去世。他生前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该奖后成为美国新闻最高奖。
  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s)是美国一种多项的新闻、文化奖金,由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出版家约瑟夫?普利策出资设立。
  普利策1868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他的一生对美国报纸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创办现代美国报纸的先驱者和示范者。1903年,普利策写下遗嘱,决定出资兴办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和建立普利策奖金,由哥伦比亚大学董事会掌管他遗赠的基金。日普利策逝世。根据他的遗嘱,1912
年开办了哥伦比亚新闻学院,1917年起设立了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其中新闻奖主要有:公共服务奖、报道奖、社论奖、漫画奖、批评评论奖、通讯奖、特写奖、新闻摄影奖等;文学艺术奖有小说奖、戏剧奖、诗歌奖、美国历史作品奖、自传或传记奖和非小说作品奖;音乐作曲奖1项。另外,还颁发2项特别奖。美国普利策奖的奖金为7500美元,但获得公众服务贡献奖的报道不得奖金,获奖的报社将得到一枚普利策金牌。
  普利策当初遗赠的基金为50万美元,后来基金管理机构又筹措了100多万美元。该奖由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内的16人组成的普利策奖金评选委员会评选,每年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是在4月份中旬的一天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宣布,5月份颁奖。
  首届普利策摄影奖是1942年颁发的。此后,除1946年外,每年颁发一次。从1968年开始,摄影类增设了专题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通常由一组照片组成。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成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4.0以上版本浏览。
《摄影比赛在中国》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摄影比赛在中国》唐山学子带你走进哥伦比亚大学(图)_社会新闻_唐山环渤海新闻网
新闻热线:
您当前的位置:
科学发展示范区
唐山学子带你走进哥伦比亚大学(图)
&& 14-04-25
&& 14-03-18
&& 14-03-11
唐山学子带你走进哥伦比亚大学
图为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风光。
  付苏2006年以优异成绩从唐山一中考入清华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后,远赴美国留学,先后于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是美国常春藤盟校之一。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和教授中一共有8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的三位美国总统是该校的毕业生。此外,学校的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和新闻学院均闻名全球,新闻学院颁发的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
  哥伦比亚大学(简称哥大)位于纽约曼哈顿岛西北处的上西区,校园地处Broadway和Amsterdam两条马路之间,是美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围墙的大学。&哥大校园非常小,美国的两条马路间的距离很窄,所以站在学校一侧门口就能望到另一个门。&付苏说。
  哥大的院系设置与普林斯顿大学有很大不同,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齐全。众所周知,因需依靠硕士生缴纳的学费维持学校的运转,硕士教育成为哥大的重头。哥大深受中国留学生的偏爱,2010年,在哥大的中国留学生与访问学者就有600名之多。其中,统计、计算机等专业颇受中国留学生喜爱。
  付苏曾经就读的东亚系创建较早。据说,1901年一位名叫丁龙的华人劳工希望用毕生的积蓄1.2万美元在哥大创办汉学系。在其雇主的斡旋与帮助下,历经千辛万苦,哥大东亚系终于建立。创系伊始,东亚系没有任何中国书籍,慈禧得悉消息,向哥大东亚系图书馆捐赠了《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等5000多卷善本书。
  因为地处寸土寸金的纽约,哥大宿舍十分紧张,仅能保障本科一年级学生住宿。国际生想要入住学校宿舍,更是难上加难。于是,许多国际留学生便选择到达纽约后再寻找房源。每到秋季,哥大附近都是一房难求,房租也水涨船高。
  最令哥大中国留学生满意的就是&吃&。校园附近有很多餐厅,广东菜、上海菜、川菜都非常地道,中国城内各种中国蔬菜、肉类,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家乡的味道缓解了许多学子思乡的愁绪。
  由于纽约停车费昂贵,车位稀少,加之公共交通发达,在纽约上学的学生一般不会买车。纽约的地铁可谓令人又爱又恨&&便捷,却破旧脏乱。已有百年历史的纽约地铁,经常需要维护与检修,故地铁停运或改线是常事。在最古老的地铁1、2、3号线里见到老鼠也稀松平常。(钱琨)
&& 13-06-21
&& 13-06-08
&& 11-08-25
&& 11-06-09
&& 10-01-13
唐山通:唐山生活资讯门户
唐山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唐山劳动日报社主办 技术支持:北方网
环渤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一站到底的常识题知识,一站到底,知识题库,常识题目,常识题,题题库,一站到底吧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一站到底的常识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