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杀摩托车框架架椭了有得修么

摩托车维修中不可忽视的密封装置_密封胶_中国百科网
摩托车维修中不可忽视的密封装置
    摩托车发动机中的汽缸盖与汽缸体、曲轴箱体、箱盖、缸头罩等零部件及机体内的润滑油与机体外壳,进行可靠的密封,是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用于发动机的密封装置一般分为两种:静密封装置和动密封装置。由于密封装置的零件小巧、单薄,在整个摩托车零部件中不太起眼,容易被人们忽视。在使用与维修过程中故障频率较高,是发动机易损零件之一。如何合理使用密封装置,这一问题备受广大摩托车用户和维修人员的关注。本文拟对摩托车发动机密封装置的构造、密封机理、技术要求、安装状态和维护使用等有关注意要点进行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一、静密封装置
发动机中的静密封装置有:汽缸垫、曲轴箱合箱垫、水泵体垫、进气管密封垫、O型密封圈和化学密封垫等,它们主要密封润滑油、压缩气体和水道。由于燃气高温、高压和化学腐蚀的作用,要求曲轴箱左右结合面和上平面(即与汽缸体结合的部位),以及汽缸盖与汽缸体之间的密封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耐高温强度,以保证其密封性能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不变形、不失效、不易损坏和便于拆装。
通过图1我们可叨威青楚地看到,这是典型的石棉一金属板型密封垫。在石棉中加有金属丝或金属屑,外表包一层铜皮或钢皮。在汽缸圆口处及水道圆周均镶嵌有加强筋,防止高温高压气体冲坏。这种类型的密封垫的厚度通常在1.2-2.0mm之间。具有很好的弹性和优异的耐高温性。且能够重复使用。唯一不足的是,这种密封垫各部位厚度的均匀性较差。装配这种密封垫有一定的方向,其表面光滑的一面应与汽缸平面接触,如果装反,容易被高压气体或冷却水冲坏。图2所示金属石棉垫则采用了编织的钢丝网或有孔钢板(图d为骨架),两面用石棉及橡胶粘结挤压而成。此外,如图2中(e)所示,该密封垫还采用了石墨材料制作。
其他常用的密封垫,则采用0.50mm厚度的石棉纸垫,譬如:左右曲轴箱结合垫、发动机左右侧盖垫、进气管密封垫(与化油器及汽缸盖连接部位采用的垫片),水泵进出口处密封垫等如图3-6所示。这些垫片均采用定位销与各部件定位组合,如图7所示。对压力较低、温度不高的发动机进气口与化油器以及曲轴箱结合面等处,则分别采用O型密封圈或优质石棉纸垫进行密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高速发动机的汽缸垫大多选用一次成型不锈钢垫,垫片两侧面常涂覆耐高温、高压的氟橡胶材料,厚度约为0.20~0.25mm。为增强密封效果,在所密封的周边冲压成如图8所示的凸缘形状,当垫片受力后自然起到密封作用。有些燃烧压力较大的二冲程发动机,则采用一次冲压成型的实心金属作汽缸垫(如图9所示),材料多数为轻质的铝板或铜板。这样,既可增强衬垫的强度,又能避免被高温高压的燃气冲破。但对汽缸盖底平面和平面度(标准的平面度值应不大于0.03~0.05mm)有严格的要求。在紧固汽缸盖螺栓时,需由中央对称地向四周扩展顺序分3~4次进行,最后使用扭矩扳手按照该车型规定的扭矩值拧紧。
由于目前大多数汽缸盖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为防止其热变形,应在发动机充分冷却后进行拆装。否则,会使燃烧室密封面受力不均而发生漏气、漏水等故障。也有少数二冲程发动机的曲轴箱结合面采用胶质密封等密封方式(因篇幅所限,恕不赘述)。
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美国和欧洲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及地区已开始在汽车和摩托车等机动车辆上使用化学密封垫,以取代传统的预切式垫片,其密封效果可维持长达10~15年或累计使用10~15万千米。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我国摩托车市场上,常用的化学密封垫有以下几个品种。
1.厌氧型密封胶
厌氧型密封胶主要用于加强组件的稳固和防漏密封。厌氧密封胶的一般操作温度为-50~150℃,有的材料能达到204℃。它有四种功能:(1)产生密封作用;(2)保持密封;(3)保持液体的不可渗透性;(4)与机件保持良好的相容性。厌氧胶涂于垫片两侧,使之成为弹性的密封体,不会发生垫片松弛现象,故毋须经常反复上紧组件。由于厌氧密封胶能填补加工面上的不平点,因此可适当放宽对机件表面粗糙度公差的要求,对轻微的刮痕和刻痕表面不用加工就能得到可靠的密封,大大降低了机件加工的成本。再有,厌氧密封胶是在无氧条件下实现固化的,对贮存、收藏几乎不存在使用期的问题。厌氧密封胶的这些优点,很快被人们所认可,并广泛应用于摩托车装配和维修服务市场。
(1)厌氧型平面密封胶
厌氧型平面密封胶是替代预制式衬垫(橡胶垫、纸垫、石棉垫、平垫圈等)的理想密封材料,被称为可塑性平面密封胶,它可与密封面100%的接触,固化后不收缩,胶层一般为柔性,低延伸率,耐流体性能优良,无腐蚀,具有勃结、密封双重功能,以及优异的抗震、抗冲击、抗剥离,耐化学介质性能卓越。能有效杜绝三漏现象(漏油、漏气、漏水),防止污染,降低消耗,洁净工作环境。
(2)厌氧型螺纹锁固密封胶
厌氧型螺纹锁固密封胶具有粘接、密封双重功能,能使螺纹紧固件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尤其适用于锁固螺母、螺栓和螺钉,以避免因振动而引起的松动,最大限度得保证了机械产品的可靠性。
厌氧型螺纹锁固密封胶采用进口高纯度环氧丙稀酸脂配制而成。它性能优异,能抗震防松能够防止介质对螺纹的腐蚀和在螺纹处的渗漏。还能耐大多数化学介质的浸蚀河密封大多数液体工业介砚包括汽油、煤油柴油合成润滑油讲用于微小电子零件的锁固彻底杜绝三漏漏油、漏气、漏水),并可预防螺纹联接部位腐蚀生锈,方便拆卸而又不松脱。
它的使用特性是,只有在零件装配合拢之后,粘胶剂被隔绝在螺纹之间时,才能固化投入使用。厌氧型螺纹锁固密封胶固化后胶层为不溶不熔的热固性树脂,对低强度的螺纹锁固装置,只需几滴胶粘剂就能提高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且使用一般的手工工具即可拆卸,无需其他特殊的拆卸方法。
2.硅质凸缘密封胶
国内普遍使用的硅质凸缘密封胶为灰色中性密封剂,它可耐温-60~280℃,是一种无臭味、非腐蚀性的密封胶。该密封胶弹性较好,它会随着铸铝或冲压钢等金属件的膨胀和收缩而自动变化,以抵消这些金属零件在遇热或遇冷时有不同的膨胀率和收缩率。因此,密封效果极佳,尤其适用于汽缸盖罩壳、磁电机线束与机件空腔间、进气歧管与汽缸盖进气口、时规链结合盖和节温器座等处的密封。
硅质凸缘密封胶,也称有机硅酮平面密封胶。它主要通过抽取空气中的水分,形成持久不变的硅质橡胶,可适用于不同的金属表面,其优点是刚申延6倍,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凸缘因温度变化而出现的移动。尤其是经过特别调配后,可适应-70~330℃的温度变化,并适用于经常接触机油及冷却剂的位置,具有耐介质性能卓越、高弹性、高阻抗、低电介损耗、高击穿强度、不塌陷、无腐蚀、低气味、低挥发性,耐机油、室温固化等特点。且有粘接、密封双重功能,适用于大间隙(最大填充间隙达到 6.0mm)的金属表面等零件的粘接密封和绝缘密封。由于硅质凸缘密封胶具有弹性的密封垫会随着铸铝或冲压钢等金属件的膨胀和收缩而变化的特点,故能够适应这些金属在遇热或遇冷时产生的不同膨胀和收缩率。
国内普遍使用的硅质凸缘密封胶为灰色中性密封剂,它可耐温,是一种无臭味、非腐蚀性的密封胶。该密封胶弹性较好,它会随着铸铝或冲压钢等金属件的膨胀和收缩而自动变化,以抵消这些金属零件在遇热或遇冷时有不同的膨胀率和收缩率。
3.圆柱型部件固持胶
圆柱型部件固持胶具有固持强度高,耐油性能卓越,快速固化、低粘度,固化后无收缩的特点。固持胶为单组份、无溶剂型,胶液能100%地充满两配合面,其填充间隙在0.25~0.50mm之间,它将传统的热压配合(即过盈配合)、过渡配合简化为间隙配合。圆柱型部件固持胶的使用特点是,只有在零件装配后,密封胶被封闭在两个金属接合面之后,才能实现固化。它主要依靠胶液强度的固持力达到锁固并传递扭矩,因两零件各部位被胶液粘合成一个整体,故机械能不会发生损失(因各部位被胶液粘合成一个整体),可提高装配质量,节省能源,降低装配成本。这种全新的装配工艺被广泛应用于代替传统的压配合和滑配合的零件装配,
圆柱型部件固持胶适用于圆柱型配合部件,尤其适用于无法达到清洁要求的表面上。可固持衬套、轴承、轴套汽门套管、缸套、键套、齿轮、转子、销柱、轮毅体、皮带轮,以及修复轴、端盖、键槽、衬套、各种孔、轴配合件及超差零件。通过填满零件间的空隙来提高压配合部件的强度,如轴承与轴的部分。同时还可密封已装配好的零件中的渗漏通道。圆柱型部件固持胶可有效避免接合面之间的腐蚀,其粘接强度高于压缩配合或压配合(即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且没有因配合造成的零件的应力变形,因而避免了零件破裂或再行机加工,既省力又节约能源。
二.动密封装盖
1.动密封装11的结构型式
摩托车发动机使用最多的动密封装置是接触形成型密封件一旋转轴唇形密封圈,人们习惯称之为油封(如图10所示),它由油封体、金属骨架和弹簧等组成。油封外圆与轴座孔体配合,油封内周做成唇形与旋转轴配合。密封唇部有主唇和防尘唇(亦称副唇),唇的尖端为唇端部,唇部与油封体的结合部位称唇根部。在制造过程中,有一层低摩擦的PTFE材料(如图11所示)被紧密地结合于橡胶的唇部上,以加强唇口刃边的抗摩擦性能。普通油封所用的橡胶一般为丁腈材料,可耐温80~90℃,而用在高温区的油封(如气门导管油封),则含氟橡胶成份,耐温高达120~150℃。油封的使用条件有:(1)高温度;(2)高压力;(3)高转速的能力;(4)化学药品的抗耐性。
摩托车发动机高速运行时,其机体外壳,必然沾有灰尘、泥沙等细微杂质,而机体内的机油润滑冷却着运动零件,因此油封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润滑油从孔与轴之间的配合间隙处向外渗漏,同时又能防止灰尘及杂质进入机体内部。
油封一般为骨架式橡胶油封,其规格用d(内径)x D(外径)x H(厚度)来表示,正规厂家生产的油封还在规格尺寸之前标有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其用途:W(无弹簧型)、PD(低速普通型)、PG(高速普通型)、SD(低速双口型)、DG(高速双口型)等。因结构上的限制及密封的需要,有一些零件(如油标尺、螺塞、摇臂轴、销轴等)则使用O型橡胶密封圈,其规格用内径或外径x断面直径来表示。普通型油封防漏对象物是单方向的,油封上只有一个唇口;高速双口型油封,其防漏对象是双方向的,以主封唇口防止油之泄漏,副唇口防止砂粒或尘埃侵入;无弹簧型油封仅利用橡胶之压紧力作单方向防漏用,如防黄油、防尘用。需要时,可与其它型号的油封并用。因篇幅所限,其它类型的油封不再一一介绍。其技术参数如下表所列。
2.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的密封原理
油封是由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其唇边刃口具有较大的回弹能力,其密封接触面宽度很窄(一般在0.20~0.70mm之间),且接触压力分布均匀,再加上箍紧的弹簧,使唇口对轴颈具有较好的追随补偿性能。唇形密封圈是用&唇&的结构来满足密封要求的,发动机工作时,机体内的润滑油随转动的轴被带上轴颈及油封唇口处,并紧贴在转动轴的界面上,在油封唇口的弹性压力和润滑油的飞溅惯性作用下,其贴合面形成了一层处于临界润滑状态的稳定的流体动压油膜,确保被密封两边的介质不发生交流。这样既封住了油不往机体外泄漏,同时又使这对摩擦副得到有效的润滑如图12所示。因此,油封能以较小的唇口径向力,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如果唇口在轴界面上的贴合力不足,油膜就会太厚,形成全液体润滑,其介质就可能产生泄漏;如果贴合力过大,油膜太薄,则不能形成临界润滑状态,虽然短期使用不会产生泄漏,但由于唇口与轴形成干摩擦状态,会使贴合面过热,不仅磨损加快,也无法形成一定的润滑油膜。若过热状况得不到改善,会导致唇部因受热变质而损伤,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油封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常装于某一零件上固定不动,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摩擦件,其使用寿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老化、变形与损坏,尤其是装于曲轴、输入轴、输出轴、测速轴等处的油封,其线速度达到1~5m/s,这必然使油封唇面产生高温和摩耗。除旋转转速对唇面有一定的影响,它还受轴外圆面粗糙度、偏心度、轴向间隙、油封唇面与轴的接触压力大小的影响。另外,润滑油的种类、质量、粘度、水分、酸性物质和污物的影响等,都会对油封唇口面的密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油封密封的技术要求
(1)材料要求
根据发动机各密封件的使用特点,选用合适的油封结构和材料,是保证良好密封的首要条件。事实证明,油封的结构再合理,尺寸再精确,选用的材料不对,也不能确保其长久而可靠的密封。
(2)对装于旋转轴的要求
①轴端的倒角应为15&~30&;②轴的硬度必须在HRC30以上,表面粗糙度Ra应为0.63~0.20um,往复运动轴的表面粗糙度Ra应为0.2~0.1③轴表面加工痕迹的纹路应注意其旋向与轴的旋转方向相反。否则会产生微量渗漏;
(3)轴与油封唇口处的径向圆跳动的要求
若发动机转速在7000r/min以上,轴直径为30~50mm时,允许轴的径向跳动值为0.1~0.2mm,往复轴的跳动值则应小于0.20mm。不论是维护保养,还是更换新件,均需对轴的径向圆跳动量进行认真检查,避免跳动超差的轴对油封唇口产生振动损伤。
(4)唇口与轴的过盈量
这里主要指油封未装弹簧时,在唇口自由状态下的内径和轴径的差值。它可产生唇口无簧径向力,以适量补偿轴的振摆。但过盈量应控制在轴径向圆跳动的2倍以上,这样可从尺寸上保证唇端部与轴的紧密贴合。油封在自由状态下,唇口内径一般都比轴颈小,其比值因实际使用工况(即使用温度、零件的旋转速度、零件的轴向间隙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正常的使用标准值为:用于&5~&30mm轴颈上的油封,其唇口的过盈量为0.7~1.0mm,而用于&30~&60mm轴颈上的油封,唇口的过盈量则为1.0~1.2mm,轴颈越大油封唇口的过盈量则越大。
唇口在轴界面上的压力一般为0.02~0.1Mpa,它和过盈量及油封的质量直接有关;在发动机正常使用状态下,油封两边介质的压力差应不大于0.03Mpa(这里主要指曲轴箱内的压力与大气压力)。
(6)油封与轴座孔的配合
为保证油封外周与座体孔形成可靠的密封,需控制好油封压入轴座孔的过盈量。直径10~75mm的轴座孔,它的公差一般为0 +0.027~0+0.046mm,而油封的外径公差约为0.15~0.30mm,油封与轴座孔的过盈量大约0.15~0.25mm。目前,发动机大多数机件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其热膨胀量较大,在装配时应充分考虑有合适的过盈量。为便于油封的顺利装入,要求轴座孔口的倒角需在15&~25&之间,且宽度在1.5mm以上。
在以上的技术要求中,对轴的径向圆跳动值不可忽视,应严格加以控制。有部分维修人员为图省事,将径向圆跳动超差的轴件勉强代用,结果加速了唇口的磨损和过热,使用时间不长,油封唇口处即发生泄漏,造成油封过早报废。
4.油封泄漏的主要原因
作为易损零件,油封在使用一段时间会产生老化龟裂、变形与损伤。即使按正常状态使用,摩托车运行3~5万干米后,也应定期更换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并注意到较正规的摩配商店或生产厂家去购买,以免伪劣配件发生故障而影响您车辆的正常运行。油封泄漏分为密封唇口(即内周)泄漏和配合部位(即外周)泄漏。
(1)油封唇口泄漏原因
①唇端部磨损过大,可能是由于油封的过盈量偏大、唇口润滑不足、内压过大(指曲轴箱内的压力过高,多数原因由活塞环处窜气造成)、轴表面粗糙度过大或有尘粒等异物夹入;
②唇端部偏磨,可能是与之配合的轴颈振摆量过大或油封装入轴座孔体时已歪斜;
③唇端部硬化,可能是发动机异常高温、内压偏大、润滑油不足以及密封唇口与轴颈过盈量过大等;
④唇端部软化,大多数是因为油封的材料不符合技术要求或油封质量低劣等;
⑤唇端部损伤,可能是装配前已受损伤,或未用专门的工具装配,或装配方法不当,也可能是有异物夹入所致;
⑥弹簧脱落,可能是轴件的倒角过大或组装时操作不慎造成;
⑦油封无异常却出现渗漏,可能导致的原因如下。
(a)油封安装方向反了,或未安装到要求的深度,或轴座孔的深度不够;
(b)轴件表面有严重缺陷;
&轴颈偏小,过盈量不够;
(d)轴座孔和旋转中心偏心过大或轴承的游隙超大,使轴件总振摆量过大。
(2)油封外圆泄漏原因
①油封歪斜、变形或被挤坏。主要是组装不良,也可能是轴座孔口倒角不对、有毛刺或座孔内径偏小,使过盈量过大;
②轴座孔体内有明显缺陷、损伤和存在椭圆现象,或轴座孔垂直度严重超差,也可能是油封未安装到位。油封常见故障如图13所示。
5.油封的安装与保管
(1)油封安装前需仔细检查轴件和座孔是否有锐边、毛刺,清洗干净后应涂适量润滑油便于装配。同时将油封唇口内边的弹簧顺便查看一下,其弹簧接头不得有松脱现象。
(2)装配油封应使用专门的装配工具,有条件时可用压力机将油封压入轴座孔。注意不同类型的油封,其专用工具是不一样的,压入的深度也有所区别(如图14a, b, c所示)。对于有特殊距离要求的地方,需掌握好油封压入的深度。如图15所示为本田TACT50摩托车AF05发动机上的曲轴左端主轴承油封的安装深度;如图16所示为曲轴右端主轴承油封的安装深度。如无专用工具,也可用挡板和锤子等简易工具进行装配。锤击时,可沿油封圆周依次均匀敲打(如图17所示),注意不可使油封歪斜着装入。最好用深度游标卡尺或直尺边测量边装配,直到油封上端面低于座孔口倒角面0.50mm以上为止。但严禁用铁锤或其它棒类直接敲打,否则会损伤油封骨架体,使之变形而留下泄漏隐患。
(3)如果发现轴座孔存在缺陷(孔口倒角不圆或有毛刺等),可在油封外周或座孔壁涂适量不加固化剂的环氧树脂,以确保其密封。若轴颈上有键槽、螺纹等,需车一个尺寸相当的护罩,将油封内径(即唇口刃边处)套上装配,也可用生料带等将轴上的键槽、螺纹包妥后,再装油封。另外,有些油封为两个主唇结构,可在两主唇之间涂填适量铿基润滑脂。但使用初期可能有少量油脂渗出,请予以注意。
(4)在安装时必须保证油封处于正确的安装状态如配合过盈量过小,当机件受热膨胀后,其配合面会失去过盈而产生松动;若配合过盈量过大,则会使油封的外圆产生切边而损伤油封。配合过盈量过小或过大其后果都会造成油封与座孔的配合面出现渗漏。
(5)油封的内圈刃口是油封能否密封的最关键部位,若刃口直径过大(指与轴颈的配合过松),或油封本身橡胶弹性差或弹性不足,会导致油封与轴颈之间的密封性能下降,严重时会失去密封作用;当其刃口直径过小(指与轴颈的配合过紧)、弹簧弹力过大或橡胶材质差(大多数为再生橡胶制品)、组织僵硬等,则会因油封对轴颈的接触压力过高,润滑油不易在油封刃口与轴颈之间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造成摩擦力急剧增加,使油封唇口处产生过热现象,从而加速油封橡胶的老化和龟裂。
(6)油封保管时应注意防潮湿、防锈蚀、防阳光久晒和防灰尘杂质等,尽量不要放在高温热源附近,不要受重物挤压或受到冲击,更不要将油封用细绳捆扎或吊挂起来,那样会使油封产生永久变形。
三.使用注意要点
静密封装置是依靠封闭结合面间的缝隙来实现密封的。它的实效形式有三种:(1)间隙泄漏。一般是缝隙未堵严或贴合力不够等原因造成的;(2)渗漏。是多孔性密封垫可能产生的,也有压紧的预紧力不够造成的;(3)破损泄漏。通常是使用维护不当或垫片的制造质量差所致。为有效延长发动机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用户在使用维修过程中应切记以下注意要点。
采用化学密封垫前的金属表面或石棉垫片两侧,必须保持表面比较好的清洁度,这是使用化学密封剂的一个首要条件。表面比较清洁,其使用效果才会更好。因此,涂胶前,在擦净零件或石棉垫片表面后,才能进行涂胶。对于油污和残胶常用的清洁方法是,使用丙酮、二氯乙烷或清洗剂清洗,清洗完毕必须晾干。如果实在没有清洗剂,也可将竹器类做成铲刀,仔细清除零件表面上的余胶。各种化学密封胶的使用方法如下所述。
1.厌氧型平面密封胶
厌氧型平面密封胶适用于惰性表面(尤其是铝合金表面)和自制任何形状及大小的垫片,也可点滴在石棉垫片的两侧面上,加强垫片的密封性能具备弹性、快干等优点,能填充宽度达到0.50mm的空隙。在清洁好零件表面后,可挤直径相当的厌氧型平面密封条于零件表面上,形成一个封闭的胶圈。待10秒钟后,即可进行装配。装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平行错位,且拧紧螺栓或螺钉时,按照由内向外分三次旋紧两零件。同时需注意的是,当厌氧密封胶用于机件腔体平面时,需涂量均匀而不间断,且尽量避开发动机的机油孔道。若密封胶涂覆过多,密封液会在两零件装配时被挤压到狭小的润滑油道内(如图18, 19所示),堵塞油孔,造成油路堵塞故障,影响发动机各机件的正常润滑。
维修过程中,可选择适于软化或溶解密封胶的化学密封圈去除剂,将原机件的结合面清除干净,也可用非金属刮片铲除上面的余屑。但对铝件结合面不能使用磨料或钢丝刷强行去除,更不得使用石油清洗剂(如矿物醇等)进行清洁。否则,清除时会留下的残迹,从而影响密封胶的有效粘合,请予以特别留意。
2.厌氧型螺纹锁固密封胶
先将需要涂覆的螺纹段清洁干净再滴几点螺纹锁固于螺纹的3-5牙或螺孔(盲孔)中,然后用普通的方法拧入螺栓(或螺钉),按照规定的扭矩旋紧。螺纹锁固剂不能涂得过多,否则,会使重新拆卸时变得很困难。
3.硅质凸缘密封胶
对用于承受压力不大、温度不高部位的密封,可选用抗油性、具有弹性、低挥发性及抗腐蚀的硅质凸缘密封胶。但切勿将硅质凸缘密封胶用于气缸盖垫片上,因为硅质凸缘密封胶接触汽油后会产生膨胀,若多余的膨胀胶质挤进燃烧室,不但会干扰正常的燃烧,其焦渣残余物还会与移动的活塞接触而产生不良后果。使用前需去除原有的旧垫片,用清洁剂清除结合平面上的顽固渣滓,倒上适量汽油浸润其平面,待完全干燥后再均匀不间断地将密封剂涂于结合平面的凸缘上,宽度一般为1.5-5.5mm。然后用小刀或手用锯条将多余的密封剂去除干净,最后按照各型发动机的技术要求装好组件,并按规定的扭矩将螺栓拧紧。密封胶的固化时间一般为24小时至72小时,使用前需仔细阅看产品说明书,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不可人为缩短固化时间,以免影响密封胶的使用效果。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将硅胶直接固化在密封垫上,只要质量可靠,就可以放心使用(如图20所示)。
由于硅质凸缘密封胶具有低挥发性的特点,以下两种情况不能使用。
(1)汽缸盖与汽缸体之间往往装配有汽缸垫片,有部分车型活塞是凸缘形的(即高于汽缸体上平面),由于活塞移动到上止点时,会经过垫片的位置,一般均采用硬质的垫片(如:不锈钢或铜铝质垫片)加以密封。若使用硅质凸缘密封胶代替汽缸垫片或在其上面涂胶的话,汽缸盖螺栓(或螺母)紧固后,密封胶液会被挤压到燃烧室内,并因高温而膨胀,不但影响活塞上行,而且密封胶燃烧后留下积碳杂质,拉伤汽缸。同样道理硅质凸缘密封胶也不能使用在化油器等燃料系统的管路上,原因是硅质凸缘密封胶遇到汽油后便会膨胀,产生不良影响。
(2)有部分电喷系统发动机在排气歧管或附近装有氧气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主要用来衡量废气中的氧气含量的。如果在气门、摇臂盖及油底壳使用能够挥发出硅的硅质凸缘密封胶,则感应器就会失灵,给发动机带来故障。
4.圆柱型部件固持胶
在清洁好零件表面后,将适量圆柱型部件固持胶在两零件表面上或一个表面上涂满后,再进行装配。圆柱型部件固持胶型号较多,使用范围广泛。具体操作时应根据不同零件的粘接特点,正确选用固持胶,
举例如下:
轴孔松旷时,可将固持胶胶涂在轴的外圆上;轴承松动时,将固持胶胶涂在轴承外圈上;轴与螺纹孔粘合时;花键配合松动时,则将固持胶胶涂在花键轴上。以上胶液不可涂得过多,涂满零件表面后,需将多余胶液用干净软布揩净,手上沾有胶液时,在涂胶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干净,避免被胶液腐蚀。
(1)与油封配合的轴颈及轴座孔倒角处应无毛刺、尖角锐边等,如有须用适当工具予以修整使其配合处圆滑、无缺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刮伤油封的工作刃口和工作表面。
(2)油封安装前需仔细检查其外观,工作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裂纹、斑点、伤痕、皱折、豁口等缺陷。测量油封刃口直径时,可不拆去弹簧,用手将油封细心整形使内圈尽量平整,可多测几个方位取其平均值。油封唇边刃口及外表面须涂洁净机油,并持专用工具进行压配,施力时要保证工具垂直于机体座孔的平面均匀有序地将油封压装到底,避免粗心大意装歪或用力过猛而损伤油封。油封安装在发动机各部位(如图21-23所示)。
(3)当检修机体不便将油封卸下重新安装轴件时,应注意检查油封唇口及弹簧是否良好,轴件头部需涂抹适量机油,最好是旋转装入以确保油封唇口不受损伤。对更换机体重新安装油封时,要注意检查油封座孔与油封配合轴颈处的同轴度,同轴度严重超差的机体严禁代用,以免后患无穷。
(4)二冲程车曲轴油封弹簧脱落重新安装时,应逆弹簧的旋转方向转1-2圈,稍用力插紧后再顺弹簧的旋转方向转回原位,使插紧后的弹簧又往前窜1-2圈,以增加其连接力。
(5)对于大修的发动机,机体上的油圭源则上应全部更换,切不可单观其外表尚可而勉强代用,因为油封老化用肉眼是难以分辨的。实践经验证明:经过数万千米的运行,绝大部分油封都处在老化、龟裂的边缘。大修发动机时必须更换全部油封,决不能麻痹大意而留下故障隐患。
(6)对于油封唇口和油封外圆处的渗漏,有时在机体上难以分辨判断。遇此情况可将摩托车熄火,待完全冷却后蘸适量汽油把渗漏疑点处的油封及其周围洗净,等汽油挥发完毕,用粉笔灰均匀地喷晒在渗漏处,重新启动发动机仔细观察,就会明显看出是油封唇口与轴颈处,还是油封与座孔处存在渗漏。如是唇口处渗漏除观察油封唇边刃口有无缺陷外,还必须仔细检查轴颈上是否有划痕、斑点、毛刺等,若发现油封外圆与座孔配合过松,手边又无正品油封件更换时,可用厌氧型密封胶适量涂于油封外圆和座孔内,再小心持专用工具压入作应急使用。
(7)油封唇口的密封性能与使用中的润滑油密切相关。若曲轴箱内的润滑油量过少或润滑油粘度过稀,会引起油封过热,造成刃口处急剧磨损甚至撕裂;如润滑油过多,因曲轴运转阻力加大,使机体的冷却空间相对减少而压力增大,此工况得不到及时改善,油封唇口处会承受不了机体内的高压而产生渗漏现象。应严格按照车辆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谨慎选用粘度合适、质量上乘的润滑油,禁用假冒伪劣油品,并依照车辆保养里程定期进行更换。
(8)油封唇口的耐压是有一定限度的。若机内压力过高,极易产生渗漏现象(通常的原因是曲轴箱通气管堵塞,或活塞环对口产生窜气等现象),应及时予以排除,同时保持曲轴箱通气管的畅通,以确保油封在正常的压力工况下使用。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日杀摩托车框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