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对八十岁老年人福利有什么福利和照顾

深圳大学法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 &
香港 “持续照顾”的老年福利服务理念及其对中国内地的借鉴
香港 “持续照顾”的老年福利服务理念及其对中国内地的借鉴
唐 咏(第一作者)
摘要:香港老年福利服务体系由政府和民间组织组成,其老年服务政策建立于“持续照顾”基础之上,养老保障是关照老年人生命历程中不同方面需求的持续照顾体系,包括居家照顾体系、社区支援体系和院舍照顾体系,中国内地的老年福利服务事业可借鉴其连续性和整合性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第三部门中的非营利民间组织,并为此建立良好的评估机制。
关键词:香港;老年社会福利;持续照顾;非营利民间组织
&&&& 2006年,香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84万人,占全港人口的12.4%,预计到2033年,这一比例将会高达27% 。人口年龄结构逐渐高龄化,预计到2011年,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增至42万人,而到2023年时,香港的高龄人口接近总人口的两成,其中4.3%的老人将超过80岁。人口高龄化的直接后果是使老人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大幅增长,预计2010年会有20%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缺损,其中10%的老年人需要长期照顾。香港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既是关照老年人在生命历程不同方面需求的持续照顾服务体系,又是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分工合作以及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的保障体系,更是社区与院舍照顾相互承接的网络服务体系。尽管香港现有老年人尚未有退休金保障,但在这个养老体系中也有一些重要的保证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现金保障项目,如综合社会保障援助金计划。香港的老年服务政策是建立于“老有所属”和“持续照顾”的概念基础上的,“老有所属”是指满足长者在家中安享晚年的意愿,并向其家庭提供适当的支援和照顾服务,以支援他们照顾家中长者。而“持续照顾”是指为长者提供院舍或者日间护理的照顾服务,以满足长者不断转变的需要,使他们在身体转弱时无需由一项服务转至另一项服务。笔者将在本文探讨香港老年福利的“持续照顾”理念并讨论其对中国内地尚需发展的老年服务体系。
一、持续照顾是香港老年社会福利服务的理念
&&&&& 香港社会的老年服务体系由政府和民间组织共同织就一张社会安全网,在其不断完善的覆盖下,香港居民得到越来越多的保障。第一部分是由政府独担责任的社会保障事务,在运行中表现鲜明的官设、官管和官办特色,主要包括综合援助制度与公务员保障制度,综合援助制度由香港社会福利署主管,其经费全部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是香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首要支柱。第二部分是由慈善及社会团体提供的社会服务系统,在运行中表现典型的民设、民办和官助特色,并限于提供各种服务保障,它们提供包括老年服务在内的各种社会服务。二者结合较任何单方负责的模式都更具优势。
老人服务的综合化体现了社区照顾的理念,目的在于整合社区内有助于老人的资源,使其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并共同承担照顾老人的责任,为老人的健康和幸福服务,而不是单独承担某项养老职能,使老人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而不会因社区照顾的缺乏使老人无法在社区生活被迫向院舍寻求服务。除了机构内部的合作外,不同机构间也可进行互补,这同样避免了服务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服务人员的冗余,也给老人提供了持续化的便捷的服务。香港早在70年代就提出福利服务综合化的问题,在1973年和1979年两部社会福利白皮书中虽没有明确提出“福利服务综合化”的概念,但是福利服务必需相互配合以达到较好的服务效果已成为政府的要求。而在1991年第四部社会福利白皮书中明确提到关于福利服务综合化的问题。正如白皮书中所阐释的“为不同服务对象提供的各项服务倘能集中由一个机构单独负责,对接受和提供的各项服务都会有好处”。进一步综合化的措施,可使有限的专业人手得到更充分的运用,而接受服务者也感到方便。下面笔者将分别从老人社区照顾和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阐述香港老年社会福利服务的综合化发展趋势。
二、&&&&&&& 连续性和综合化服务是老人社会福利的发展趋势
&&&& 从服务的连续性方面看,需要在社区和院舍照顾之间有一个相互承接的机制,连续化的服务模式能把各项服务整合在同一体系中,使老人在此体系中随着情况的变化能得到相应且持续的照顾。连续性和综合化服务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对于不同机构和部门间如何合作和配合是需要时间去磨合和不断探索整合的方式,香港政府有效地整合了居家照顾、社区支援和院舍照顾三种体系,为老人提供持续的服务。
(一)居家照顾体系
&&&& 居家照顾是颇具人道主义色彩的概念。只要服务提供者提供适当的服务,强化家庭护老的功能,协助家人将老年人留在家庭中生活或提供适当的服务予独居的老年人,让其能延长留在原来的家庭和小区生活。从理论角度而言还可让老年人有更多机会与社会保持接触及溶入小区的生活环境里,继续参与社交活动,藉此维持个人的身份、角色和地位。
&&&& 香港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是:鼓励并协助市民照顾他们的年长家庭成员,并提供多元化服务,协助那些未能在家庭中获得照顾的长者安享晚年,同时鼓励长者继续参与社区活动,发挥所长,最终达致老有所养、老有所属和老有所为的理想。经济保障是老年人得以安享晚年的基本条件,但是只有经济保障并不能真正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属和老有所为的目标,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参与需求是多方面的。为了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并且继续参与社会活动,发挥所长,政府除了为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外,还注重为社会各阶层的老人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香港的“居家照顾”服务大致上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老人急需的服务,包括老弱津贴、家务助理、膳食服务、社区护理、公共房屋、护理安老院、疗养院以及老人科病床。第二类为个别需求服务,但是需求的程度是相当大的,包括廉价葬殓、探访以及接送服务、日间护理中心、医疗服务、交通以及康乐设计、适合老人的私人居住环境、老人宿舍等。第三类的需求迫切性不如前两类,包括辅导服务、就业服务、庇护工场服务、安老院以及一些为老人的特别需要而设立的服务。
&&&&& 1972年,香港政府成立工作小组专门研究老人的需要以及老人对社会的需求问题。1973年提交报告指出:老人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居家照顾”。香港政府采纳了工作小组的建议,“居家照顾”服务逐渐成为香港安老服务的发展主流,“居家照顾”的重点是避免老人离开自己所属的社区,过早依赖社会提供给老人的安老院舍。1998年初香港政府完成了“香港长者对社区支援和住宿照顾服务的需求调查”,根据需要增加了老人综合服务中心、老人日间护理中心和老人活动中心,建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老人服务队,深入社区为亟需照顾的老人提供服务,并试行2项义务工作者计划和8项老人义工计划,在社区为义务工作者和老人之间建立正式的照顾和支持网络。2002年推出了“重整长者社区支援服务”,目的是为长者以及护老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和所需支援,以协助长者尽量留在家中居住。香港政府规定,每2万人左右的社区就要设立一个老人社会服务机构,例如老人综合服务中心、老人活动中心、日间护理中心等。截至2007年1月,香港共有60个长者活动中心,40个长者地区中心,114个长者邻舍中心,40个长者志愿服务队。服务机构本着持续照顾的原则,在政府的资助下,利用各类社区资源,关怀和协助老人独立生活或者援助家庭成员照顾年长的家人。开展家务助理服务,为体弱多病又没有亲友照顾的老人提供家居服务,使老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并得到照顾。
(二社区支援体系
社区支援服务协助长者在社区内生活,同时亦提供支援予以照顾他们的人士,现在社区支援服务包括长者综合服务中心、长者地区中心、长者活动中心、长者日间护理中心等。
&&&& 香港1973年社会福利白皮书中提出老人服务应采取“社区照顾”的原则,强调老人应尽量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为此政府为社区里居住的老人发展出一系列服务和支援,这些支援性服务包括家务助理服务、老人日间护理中心、社康护理服务以及惠及所有老人的长者安居服务,它们之间相互承接,成为老人福利服务体系的支柱之一。具体而言,香港自2000年11月起,实行了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以国际认可的“长者健康及家居护理评估”工具为标准,通过评估员对老人身体状况、自理能力、行为及认知能力、情绪稳定状况和家庭状况等各方面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老人应接受何种类型的服务,确定老人对住宿和社区照顾服务的护理需求,如家务助理服务就是专为因体弱、患病或乏人照顾而引致日常生活起居需要协助的个人或家庭而设。这些服务收费只维持在成本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香港采取政府资助非政府服务机构开办福利服务的模式,政府资助是大多数非政府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
&&&& 为进一步满足老人居家养老的需求,香港政府于2001年4月推行一种新的“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这种服务的优点是为长者提供非住院及全面的护理服务,在这种新的服务模式下,长者获得一套回应个人需要而设的护理计划,内容包括家居照顾及24小时紧急支援,老人按需要还可获安排日间照顾服务和院舍暂托服务。这种服务提供给轻度弱老者以初步护理服务,防止老年人衰弱速度加快,延缓老年人对院舍照顾的需求,体现了长期护理的理念。另外,在介于家务助理服务和院舍照顾之间还有长者日间护理服务,这种服务是针对日间家中少人照顾且身体状况较为衰弱的老人。这种日间的护理服务缓解了老人家庭的日间照顾压力,同时也减缓了老人对院舍照顾的压力,在居家照顾和院舍照顾之间起到了承接作用,使老人能得到持续无间断的照顾。此外,同时惠及居家和院舍养老老人的服务是平安钟服务,通过平安钟的安装和热线服务,不但可以解决突发事件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平安钟服务与居家服务队保持着积极联系,提供配合性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心理安慰的需求,给老年人释放紧张情绪,排解疑难的空间,这对于建立健康老年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三)院舍照顾体系
&&&& 香港院舍照顾院舍照顾是香港老年人服务体系的另一支柱,体系分为非营利组织办的院舍服务和私营老人院两种。
&&&& 在非营利组织兴办的院舍服务中,根据是否接受政府资助又可以细分为:政府资助养老院和自负盈亏老人院。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差异可以分为老人宿舍、安老院、护理安老院和护养院。老年人在提出申请后,由福利署通过统一评估机制来决定老年人进入何种类型院舍,但通常需要轮候,一般老人通过评估后要等待一年左右的时间。安老院一般设有安老部和护理部两部分,其中后者是需要简单护理和起居照顾的。护养院的老人则是身体状况最为衰弱,需要护理和医护照顾。在院舍的运作和管理方面,社会福利署每两三年都会对养老院舍进行牌照审核、评估。在院舍管理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审核福利员与老人及其家人共同讨论达成的照顾计划并监督实施过程,此外还要负责组织老人活动。
&&&& 在提供安老服务方面,传统以来都是非政府机构提供政府资助的服务,但自80年代开始出现私营安老院后,私营院舍的床位数字不断上升,现已超过政府资助的一倍,目前在香港大约50%的院舍照顾服务是由营利的养老院提供的。以往社会服务机构与私营安老服务机构的合作较少,随着安老服务以公开竟投的方式承办,私营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分野已不如以前明显。由于接受资助的院舍照顾服务极大短缺,长期的平均等候时间和老年痴呆症的增加,对私营养老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为扩大院舍照顾床位的提供并通过资金的激励鼓励私营院舍提高服务标准,1989年“买位”计划在彩票基金的赞助下首次试行(在1993年后由政府资助)。在这个计划下的私营养老院的服务标准在人均最低居住面积和职员数量方面要比那些仅有营业许可的养老院要高。这些从私营院舍购买的床位主要是提供给那些在福利数轮候名单上的老人。“买位计划”和 “改善买位计划”为私营安老院发展提供了很大的诱因,目前已有百家私营安老院参与这些计划。政府购买床位的迅速增长大大缩短了老人的等候时间。
三、香港持续照顾的老年福利服务经验对中国内地的启示
&&& 许多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发展实践表明,由国家或企业包办或完全由个人负责的国民生活保障制度是注定会遭遇挫折,而香港利用发达的社团与市场,建立政府和民间组织两相结合保障方式,并注重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既避免了政府包办的种种弊端,又解决了诸多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还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客观上代表老年福利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香港是华洋杂处的社会,许多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如具有很强的家庭伦理观、自力更生意识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影响着人们建立在传统文化观念基础上的包括由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联系在一起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这种强调家庭、朋友及其他初级群体社会责任的传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香港政府的养老政策,政府在养老方面大力提倡“家庭养老”,虽然其中有控制福利支出的考虑,但是主要还是从老年人的传统观念出发,使其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香港社会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中所占份额甚至大于政府的供给。在国家提供的正式服务之外,由社会机构提供的非正式服务已越来越成为老年服务社会支持的大势所趋。第三部门即大批介于政府、企业之外的社会中介机构,在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结构系统中越来越重要,它们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多项服务,而社会成员对其依赖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 长期以来,中国内地几乎所有福利性、服务性和公益性的活动都是由政府负责和推行,且资源都由政府提供,近些年此局面有了很大改观。尽管内地的老年服务体系依旧处于构建阶段,社区服务或院舍服务在扩大和发展之中,福利服务的整合程度仍需高度的重视。长期照料服务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暴露较晚、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长期护理服务是为患有慢性疾病、身体功能受疾病影响,逐渐失去在日常生活中独立运作能力而需要接受照顾的人所设立,当中牵涉到多种不同的健康、个人护理和社会服务,长期照料服务可以由正规或者非正规的系统提供。基于中国人的传统养老观念,多数有必要接受护养服务的虚弱老人不愿意入住养老院,因为这会限制老人的自由感、自主感和选择感,令老人及他们的照顾者的生命质量都下降。多数老人及照顾者都希望留在家中接受社区为本的长期护理服务,但是,在家庭照料功能日趋弱化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社会支持系统出现,在当前的老年人支持体系中,缺乏适合老年人日常照料所需要的社会资源供给,社区服务即使在大城市也未占据太多的份额。于老人而言,服务的非连续性以及非整合性会影响老人对于服务项目的选择。因此,香港发展养老服务的经验值得借鉴。首先,政府应该在政策上给非营利机构更多的支持,补充福利服务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既要培育长期照料服务机构,又要建设长期照料服务设施,还要培养服务队伍。同时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以及监督机制,引导老年福利服务组织健康地发展。其次,保证服务机构的质量,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与香港非营利组织多年发展经验丰富的情况不同,内地的非营利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更需要建立良好的评估机制。第三,要结合国情建立持续照顾的服务体系,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把政策目标定位在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居家服务上,其政策目标和政策取向体现了公平性和福利性。最后,需要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中国政府应当及早明确相应的机构及其职能,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长期持续照顾服务体系提供组织保障。
&&&&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随着中国整体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对老年服务的需求无论在质与量方面均会提高。老年人的持续照顾服务和养老、医疗问题同样重要。应对收入风险、疾病风险和失能风险是保障老年人生活的三个基本问题,需要从制度安排上予以解决。应对老年人收入风险、疾病风险和失能风险没有先后和轻重缓急之分,这是应对三类风险的基本管理理念。如果解决不好养老、医疗问题,在家庭照料服务功能日益弱化的情况下,失能老年人的生活将难以为继。面对人口老化的挑战,发展持续照顾服务更是迫切的,为此,政府应大力倡导老年持续照顾福利服务,以体现和配合老年福利服务综合化合持续照顾的理念。
[1]香港社会福利署.2006。
丁华.整合与综合化——香港养老服务体系改革的新趋势及其借鉴[J].西北人口.2007(1).
周永新.社会福利的观念和制度[M].香港.中华书局.-90.
易松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香港政府.香港社会福利之未来发展[M].香港印务局.1973年版.
香港政府.进入八十年代的社会福利[M].香港印务局.1979年版.
香港政府.跨越九十年代香港社会福利白皮书[M].香港印务局.1991年版.
周永新.齐铱.余辉晚照——香港老人的乐与忧[M].香港天地图书公司2000.
香港政府.关怀与分享——社会福利署40周年[M].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印务局.1998.
吴亦明.香港的社会工作及其运行机制[J]].社会学研究.2002(11).
徐永德.社区的界定.陈丽云、罗观翠(编).社区工作——社区照顾实践[M].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1989.
梅陈玉婵.齐铱.徐永德.老年社会工作[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许飞琼.香港:政府、社团与市场三结合[J].世界经济.2002(7).
陈成文.胡彬彬.香港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政策实施[J].中国软科学.2008(1).
黄黎若莲.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Continuum of Care in Hong Kong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Elderly Social Welfare Idea to Mainland China
Law School, Shen Zhen University, Shen Zhen, Guangdong, 518060
Chui Wing Tak.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 Social Administration, Sau Po Centre on Agei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kfulam Road, Hong Kong
Abstracts: Elderly social welfare service system in Hong Kong is composed of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its elderly social service polices are set up on the foundation of continuum of care. Care of elderly is a long-term system caring for various needs during elder’s life journey, which including family care system, community care system and institutional care system. Elderly social welfare in Mainland China can draw on the experience of conformability developing train of thought from Hong Kong, and develop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tertiary sectors.
Key Words: Hong K Elderly Social W Continuum of C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本文发表于2010年第11期,《山东社会科学》(CSSCI源刊),刊号:ISSN
友情链接:
& 总机:& &[精品]老年人社会福利福利,社会,老年人,社会福利,老年人福利,社会福利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精品]老年人社会福利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珠海100岁老年人福利有那些啊?_百度知道
珠海100岁老年人福利有那些啊?
我的祖母本月刚好100岁,之前每个月民政局都有100元养老金。我想问下? 还有养老金,高龄津贴都加倍现在农村里,只是个农民,还有没有额外的补贴,听说有些地方民政局有奖励5000元的?,市财政150元高龄津贴。她不是退休工人
提问者采纳
建议你查114问下珠海民政局的电话,除非有民政的人才能回答出,再打去问真是恭喜,但你问的问题。所以,他们的专业点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珠海居住的外地老年人可以有什么福利?可以有哪些交际、玩乐的地方?_百度知道
在珠海居住的外地老年人可以有什么福利?可以有哪些交际、玩乐的地方?
钓鱼什么的,就不会寂寞,希望他尽快交上几个老年朋友,请问他来以后可以享受本地的哪些福利吗。他比较喜欢下象棋、呆不住了?还有我爸过来人生地不熟,珠海户口,准备把他接过来长期同住,现在父亲年纪大了我在珠海工作,请问他去哪可以碰到这样的朋友
女性满55,会过得开心点,只需要付个台费,进公园也免费,打得小,原户口所在地身边无子女,可以多去搭个话.至于自己寻找伙伴,早晚会有人打太极或跳舞的,只要多走走转转,最快的就是去打麻将?如果男性满60,一般可以参加老年大学.珠海是个移民城市.再就是去江边钓鱼.有了珠海户口,建议问下居委会.如果想了解老人的活动(正规的),而且到处都有麻将馆,可以申请投靠子女落户珠海,有了老年证,多认识点人,一些活动场所如小广场什么的.再就是多在小区花园转转,乘车免费,或居委会办的一些其他活动你是否想把老人家的户口办到珠海来,很容易认识人,可以遇到同类中人,可以去居委会办个老年证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不知道你住在哪里?拱北,不过好像是收费的?吉大?新香洲,9路车就到 很多老头在那里钓鱼的哟?我推荐白莲洞公园--在吉大如果想要下象棋的话就到社区附近的公园就有很多嘛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老年人福利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老年人福利
大小:378.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人福利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