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体裁为李白五言律诗诗春节为主题原创

您的位置: &
& &&&2001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
2001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
00:00&& 【
&&& 第一部分选择题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1.《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中指出创业者应有的节操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B.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 C.勤俭节约、清正廉洁
&&& D.同心同德、顾全大局
&&& 2.《科学的春天》中所引用的白居易作品中的句子是()
&&& A.“蚍蜉撼树谈何易”
&&& B.“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 C.“头悬梁,锥刺股”
&&&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3.《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中心论点是()
&&& A.狗性总不会改变的
&&& B.“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简直应该打
&&& C.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 D.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4.下列语句中,作者用来说明散文创作要重视主题思想的是()
&&& A.有了线,有了珍珠,还必须有一双巧手把它们穿起来
&&& B.古代有些画家,画人像眼睛时,要留待精神最好的时候才下笔
&&& C.一个作品,几十万字也好,几百字也好,也总有它的“核”
&&& D.笋尖比笋身好吃,菜心比菜梗好吃;厨房大师傅更是深知“此中三味”
&&& 5.下列作家中,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并参加“左联”任执行书记的是()
&&& A.鲁迅
&&& B.茅盾
&&& C.老舍
&&& D.巴金
&&& 6.《谏太宗十思疏》中“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A.对偶、对比
&&& B.对偶、比喻
&&& C.对比、比喻
&&& D.对偶、排比
&&& 7.《白丝翎羽丹砂顶》一文指出,鹤的饲养历史,已很久远,最早记载,见于()
&&& A.《左传》
&&& B.《诗经》
&&& C.《庄子》
&&& D.《吴越春秋》
&&& 8.下列作家中,身残志坚长期从事科普创作的是()
&&& A.华罗庚
&&& B.贾祖璋
&&& C.高士其
&&& D.史铁生
&&& 9.下列各句中,与“由亿万颗恒星组成的星系,像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中心也会爆发,还会爆发得更强烈”运用了同一种说明方法的是()
&&& A.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升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 B.气管又在胸腔里蟠曲几转,增加了长度,像喇叭的管子一样,加强共鸣作用,因此,鸣叫起来,声音就显得格外嘹亮
&&& C.桥身的两头是桥墩,桥上不断行车,桥墩就像板凳腿一样,也要被压短而变形
&&& D.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
&&& 10. 《菊花》一文,从总体上看,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 A.总―分 B. 总―分―总
&&& C.分―总 D. 并列
&&& 11. 下列《追悼志摩》所引志摩诗句,喻意与“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 相同的是()
&&& A.荆棘扎烂了我的衣裳
&&& B.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 C.冲破浓密,化一朵彩雾
&&& D.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 12. 《北京的春节》对元宵节之夜的描写属于()
&&& A.景物描写B.场面描写C.人物描写D.细节描写
&&& 13. 《箱子岩》中“跛脚什长”引发作者的思考是()
&&& A.人是十分渺小的
&&& B.人应与自然融合
&&& C.疗治痼疾,改变现状
&&& D.顺应习惯,尽其性命之理
&&& 14. 下列语句中,宗璞用来说明小弟“积郁成疾”的是()
&&& A.他一天三段紧张地工作,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
&&& B.他也是623 所党委委员,需要在会议桌上坦率而又让人能接受地说出自己对各种事情的意见
&&& C.每有大型试验,他事先检查到每一个螺丝钉,每一块胶布
&&& D.那几年的批判斗争是有远期效果的。他们不只是生活艰苦,过于劳累,还要担惊受怕,心里塞满想不通的事
&&& 15. 《都江堰》选自()
&&& A.《旅途随笔》 B. 《湘行散记》
&&& C.《艺术创造工程》 D. 《文化苦旅》
&&& 16. 《狱中杂记》中,“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这是为了()
&&& A.讨好上司
&&& B.互相倾轧
&&& C.敲榨勒索
&&& D.上下勾结
&&& 17. 《迢迢牵牛星》中紧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之后的句子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C.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18. 下列诗句中,点明题意的是()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D.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19. 孟郊《游子吟》的体裁是()
&&& A.五言古诗 B. 五言律诗
&&& C.古题乐府 D. 新乐府诗
&&& 20.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下片开头的一句是()
&&& A.日晚倦梳头B.只恐双溪舴艋舟
&&& C.闻说双溪春尚好D.物是人非事事休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 21. 下列文章属于演讲稿的有()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B.《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
&&& C.《科学的春天》
&&& D.《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 E.《论气节》
&&& 22. 下列各项,符合《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意思的有()
&&& A.《水浒》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
&&& B.对于林冲,我们虽可怜其遭遇,却鄙薄其为人
&&& C.杨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结果被逼得无处容身
&&& D.《水浒》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
&&& E.鲁达为了仗义救人,军官做不成,和尚也做不成,只好落草。对他,除了赞叹,别无可言
&&& 23. 下列文章,属于说明抽象事理的科学小品有()
&&& A.《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 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 C.《苏州园林》
&&& D.《统筹方法平话引子》
&&& E.《白丝翎羽丹砂顶》
&&& 24. 下列《毛颖传》的语句中,象征寄托文人士子得志与失意的有()
&&& A.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
&&& B.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
&&& C.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
&&& D.赏不酬劳,以老见疏
&&& E.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市井货钱注记,惟上所使
&&& 25. 下列词句,运用典故的有()
&&&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 C.休说鲈鱼堪∥鞣纭⒓居ス槲
&&& D.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 E.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分)
&&& 26. 敏于事而慎于言。
&&& 敏于事:
&&& 27.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宁许以负秦曲:
&&& 28. 有顷益怠
&&& 有顷:
&&& 29.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 质其首:
&&& 30. 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 圭臬:
&&&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 3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形形色色的菌客菌主菌亲菌友,有的挺着胸膛,有的弯腰曲背,有的圆脸儿涂脂擦粉,有的大腹便便,有的留个辫子,有的满面胡须,或摇摇摆摆,或一步一跳,或匍匐而入,或昂然直入。有从前门,有从后门。
&&& (1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 (2 )这段文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举一例并分析其效果。
&&& (3 )从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看,这篇文章属于哪种类型的说明文
&&& 3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将来的固然重要,因为有跨到那里的一天;但是现在的至少与将来的同样地重要,因为已经立足在这里了。本与末固然重要,因为它们与正干分不开;但是正干至少与本末同样重要,没有正干,本末又有什么意义呢不懂得前一义的人无异教徒,以现世为不足道,心向天堂佛土,其实只是一种极贫俭枯燥的生活而已。
&&& 不懂得后一义的人犹如吃甘蔗只取根部与末梢,却把中段丢在垃圾箱里,这岂不是无比的傻子。过日子要当心现在,吃甘蔗不要丢了中段,这固然并非胜义,但至少是正当而合理的生活态度。朱佩弦的诗道: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 不再低头看白水/ 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 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 打上深深的脚印。
&&& (1 )概括文中论述的中心。
&&& (2 )这里的“本”、“末”的本义分别指什么
&&& (3 )具体说明引用朱佩弦(自清)诗的作用。
&&& 3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之。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 (1 )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观点
&&& (2 )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
&&& (3 )说明曾子的话所用的修辞方法及其含义。
&&& 五、作文(30分)
&&& 34. 请以《〈我与地坛〉读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读后感。
&&& 参考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 1.C 2.D 3.B 4.C 5.B
&&& 6.A 7.A 8.C 9.A 10.D
&&& 11.B 12.B 13.C 14.D 15.D
&&& 16.C 1.C 18.D 19.D 20.C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 21.CE 22.ADE 23.BD 24.ACD 25.CDE
&&&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分)
&&& 26. 做事勤快
&&& 27. 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他承担理亏的责任
&&& 28. 过了一会儿
&&& 29. 用头颅作抵押
&&& 30. 准则或法度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 31. 「参考答案」
&&& (1 )说明各种细菌的形状、活动特征及进入人体的途径(3 分)
&&& (2 )拟人,如“有的挺着胸膛,有的弯腰曲背”,使对细菌的说明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3 分)
&&& 排比,如“或摇摇摆摆,或一步一跳,或匍匐而入”,使句子整齐,富于表现力(3 分)
&&& (3 )实体事物说明文(1 分)
&&& 32. 「参考答案」
&&& (1 )立足现实是正当而合理的生活态度(3 分)
&&& (1 )本义:本,根。(1 分)末,树梢(1 分)
&&& (3 )突出论旨:脚踏实地,把握现在,一步一个脚印(5 分)
&&& 33. 「参考答案」
&&& (1 )提倡尊师重道,批评陈相兄弟背叛儒家师门(4 分)
&&& (2 )对比(3 分)
&&& (3 )比喻(1 分);赞美孔子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2 分)
&&& 五、作文(30分)
&&& 一类卷(26 0分)
&&& A 内容:中心突出、见解深刻
&&& B 语言:行文流畅、语言准确
&&& C 篇章:结构谨严、层次明晰
&&& 二类卷(20 5分)
&&& A 内容: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 B 语言: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
&&& C 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 三类卷(14 9分)
&&& A 内容:中心明确、内容尚充实
&&& B 语言:语言通顺、有个别病句
&&& C 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 四类卷(8 3 分)
&&& A 内容: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
&&& B 语言:语言不通顺、病句较多
&&& C 篇章: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
&&& 五类卷(7 分以下)
&&& A 内容:文不对题,内容贫乏
&&& B 语言:文理不通
&&& C 篇章:结构层次混乱
本文转载链接:
欢迎访问:
自考真题库手机应用
& & & & & &
热门搜索: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长乐县横岭乡。父亲谢葆璋是海军军官,曾参加中日甲午海战,具有爱国思想。冰心的童年是在山东烟台海边度过的。大海以它奇幻多彩的晨昏朝夕,孕育了她丰富的想象,陶冶了她诗人的气质。在海边孤寂的童年生活中,冰心7岁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和林纾译的《说部丛书》。辛亥革命起,随家南下,才进福州女师上学。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1914年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因志愿学医,于1918年进协和女子大学理科预科。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是预科一年级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青年爱国运动中,在学生自治会任文书,又是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中的一员。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她开始在北京《晨报》发表《21日听审的感想》等关于爱国学生运动的时评,署名谢婉莹。在奔腾澎湃的五四运动的启迪下,她看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等,引起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所以冰心说,是五四这道电光,这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由于白天上街宣传、募捐,晚上笔不停挥地写“问题小说”,理科的功课落下一大截。1921年,在预科毕业后,就考入文科。因文科成绩优异,还跳了一级。
  冰心的“问题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抒写对封建社会和封建家庭的不满,二是揭露军阀混战造成陷民于水火的惨痛生活,三是从人道主义立场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921年,冰心由许地山、瞿世英推荐,列名于文学研究会。她的“问题小说”与文学研究会的文章应该反映社会现象、讨论人生问题的宗旨是一致的。这时冰心着重反映刚从封建思想束缚中挣脱出来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苦恼,她敏锐地感到了这部分青年的危机:“不能升天,不甘入地”,他们被“悬在天上人间的中段”。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但那时冰心已不满足于只在小说中提出问题,她在探索人生道路上希望寻求答案。当时她既不可能与工农结合,又缺乏先进思想的武装,只能以自己“美满”的家庭中的“亲子之爱”作为灵药,推荐给当时患有时代病的青年,以母爱的深沉,自然的神妙,童心的纯真来慰藉他们烦闷的灵魂。这就是冰心的“爱的哲学”的起因。她的小说和散文的文采既融合了古典文学的神韵,又融合了欧美文学的乳汁,赢得许多青年的共鸣,隐隐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
  从1920年开始,冰心又以诗歌体裁抒唱对人生的感受。由于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她写出了为文坛瞩目的短诗集《繁星》和《春水》,模仿者不乏其人,造成了所谓“小诗的流行的时代”,当时有人将此类短诗称为“春水体”。冰心的诗歌风格含蓄、温婉、隽美。她的“诗的女神”“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冰心早期的文学观是,文学要能“表现自己”才是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的“真的文学”。而她的短诗则是最能“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探索,对自然的赞颂,乃至心灵深处的矛盾、烦闷的“真的文学”最典型的例证。
(1)选文的体裁是什么?
(2)写出下列古典名著的作者。
《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
(3)选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4)“冰心”这一笔名始用于什么时候?此时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5)冰心的“问题小说”大致分哪几类?
(6)怎样理解文中的画线句子。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冰心的“爱的哲学”的起因。
(8)选文第一段中加粗字“才”换成“便”好不好?请说出理由。
科目:初中语文
课内阅读巩固。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江山如此多矫,
千里冰封,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万里雪飘。
惜秦王汉武,
望长城内外,
略输文采:
惟余莽莽;
唐宗宋祖,
大河上下,
稍逊风骚。
顿失滔滔。
一代天骄,
山舞银蛇,
成吉思汗,
原驰蜡象,
只识弯弓射大雕。
欲与天公试比高。
数风流人物,
看红装素裹,
还看今朝。
分外妖娆。
(1)《沁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__,“雪”是________,这种体裁的作品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叫做___________,后半部分叫做___________。
(2)《沁园春·雪》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____________,赞美了________。先总写北国风光以“____________”一下子把读者带进了冰天雪地的雄奇意境之中。接着以“望”字领起下文,从________到_________,都是“望”的统摄部分。
(3)《沁园春·雪》的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之间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后半部分“惜”字领起的内容是从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表现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句中:
①“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呼应了________________;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呼应了__________________。
②“惟余莽莽”之“惟余”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
“顿失滔滔”之“顿失”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的上半部分写的是雪,请写出关于描写雪的两条成语:__________、________。课文在写雪,虽全文没有一个“白”字,但处处都在写白。请找出文中有“白”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
(6)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问。
略——__________
输——___________
文采——___________
(7)朗读诗歌,讲究正确的节奏感,选出下面两句诗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涵义。
①对课文运用表达方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B.上半部分写景,句句又都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
C.下半部分议论,句句都表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由于情感与景物相生,描写与议论结合,因此写景与评论虽然互相映衬,但关系不算密切。
②对课文词语运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顿”、“略”、“稍”都用得十分贴切,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B.“惜”字情味较浅。
C.动词“封”、“飘”、“舞”、“驰”,形容词“莽莽”、“滔滔”都极富形象。
D.在议论中“竞折腰”、“弯弓射大雕”,不仅形诸形象,而且使人浮想联翩。
(9)作者描写雪景的句子有哪些?把雪景的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怀?把雪景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评价几代帝皇,使用的是一样的语言,其中:①“文采”“风骚”该怎样理解?②“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该怎样理解?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河北省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戏剧需要激情余秋雨   ①戏剧需要激情。列夫·托尔斯泰给“艺术”下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别林斯基认为“激情”是一切诗歌体裁所必有的,而且他还说:“(激情)这个字眼,在谈到戏剧时最经常地被人采用,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戏剧是最富有激情的诗歌体裁……”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正是它,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可是,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着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在不同种类的剧作中,有的感情汹涌澎湃,有如奔腾咆哮的江水;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渗沙石之中……可是,如果没有它,剧本(甲)。   ②剧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一位技巧娴熟但却没有激情的剧作家,最多只能成为熟练的匠人。剧本不能没有戏剧性,可是,戏剧性更需要激情的滋养;否则,它(乙)。  ③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  ④不过,谈到“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明、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戏剧要求的是贯串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征,在剧本中让人物脱又会造成剧情的停滞。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⑤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是相对的。别林斯基把抒情诗称为“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他认为“抒情诗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他种类的诗中,使之活跃起来,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他还说:“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1.根据文意,各选出正确的一项填入文中(甲)(乙)处。A.就成了一片死寂的沙滩,是没有生命力的 B.就成了一条龟裂的干河,是没有生命力的 C.就会是没有光泽的砂石瓦砾,难成灿烂的辉煌之观 D.就会是没有生命的枯枝干叶,难收茂叶繁花之美甲____乙____ 2.文中先后两次引述别林斯基的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分别说明什么?请根据原文内容概括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领会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下面的问题。(用自己的话,概括写出要点)(1)“这个角度”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谈论戏剧和抒情的关系时,作者所要表述的一个最重要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是从文中得出的判断,其中错误的是(不只一项)( ) A.戏剧的真正的审美价值,在于剧作家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B.一部剧作的灵魂是剧作家从自我情感世界提炼而升华的思想理念。 C.思想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需要理性,但最忌理性说教。 D.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它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所以,从本质说,戏剧是动作的艺术。 E.戏剧的戏剧性和抒情性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它们的对立。 6.文章谈到戏剧的抒情性时,为什么提到了抒情诗?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云南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把生活变成诗歌朱成玉  ①记得小时候,一个夏天的夜晚,有一只飞虫飞进了我的耳朵眼儿里。我慌张地使劲扒拉耳朵,可是那只顽皮的小飞虫死活不肯出来。我急得哭了起来。  ②奶奶取出一滴清油,她说,往耳朵眼儿里滴几滴清油,就可以把飞虫的翅膀粘住,然后憋死它。  ③母亲却让我站起来,把耳朵对着明亮的灯泡,像变魔术一样附在我的耳朵边喃喃低语:虫儿虫儿快出来,给你光亮让你玩……果然,不一会儿,虫儿就慢慢爬了出来,围着灯泡快乐地旋转起来。母亲说,虫儿最喜欢的是亮光,哪里有亮光,它就会朝哪里飞。  ④对于两种不同的方法,诗人解释道:前者是生活,而后者就是诗歌。  ⑤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又伤心又害怕。一个疼爱我的人永远地走了,再也不回来,蓦然间令我感觉到生命的黑暗。父亲开导我,他摸着我的头说,奶奶出远门了,那个方向是通往天堂的,上帝正在花园里召唤她呢,因为上帝喜欢她。我知道奶奶是个很虔诚的基督教徒,这样的解释让我的心锁顿时打开。父亲把我的悲伤改编成了童话。  ⑦从此我微笑着生活,我知道奶奶希望我这样。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给自己,也给别人以微笑,把手中的爱尽力________________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⑧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一个老师批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另一个老师祝愿到: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⑨有一次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差,到处坑坑洼洼。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⑩人生也是这样,当你被一件事情困扰的时候,想没想过换一种方法来解决它呢?我们每个人,无法主导生命,却可以“改编”生活。那个时候,你会觉得生活是一种很诗意的劳作,而并不仅仅是从一个肩膀到另一个肩膀的疼痛。  生命中没有导演,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尽管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是一本陈年旧账,但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可以改编成散文,那些坎坷和灾难可以改编成小说……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悠闲而又充满诗意;时而又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填入第⑦段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词语是(   )A.传播B.传遍C.播撒D.播种2.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指的具体内容。尽管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是一本陈年旧账,但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比较文中划线部分两位导游的语言,分析她们的语言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语言自然流畅,充满哲理,说说你对下面句子含义的理解。生命中没有导演,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章第⑧段表现的其实就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这两种生活态度有什么不同,试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从文章开头三段叙述的“一只飞蛾”故事中,你的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面对自己将来的生活素材,你打算怎样编剧自己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甫五言律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