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府法币改革的成效

第6页,共683页,每页10条试析法币改革的历史作用
当前位置:>>>>>>
高中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在第8页中曾提及:“实行法币政策后,四大家族用法币兑换白银,很快就掠夺了三四亿盎司白银。”这容易使读者误以为币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趁机向人民大肆盘剥一笔。其实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背后有着较为复杂的历史背景,其发挥的历史作用也是较为深远的。
1934年,美国实行白银政策,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这是币制改革的最直接动因。始自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危机。这次危机不仅涉及工业、农业、国际贸易领域,还扩展到货币信用领域,造成年整个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政策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达到倾销国内剩余产品、转嫁危机的目的。就美国方面而言,实施白银政策是转嫁信用危机的手段。所谓“白银政策”是指美国对贵金属白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包括提高银价、收购白银、禁止白银出口、发行银券、白银收归国有等具体政策。其目的是要增加白银储备,并通过提高银价带动国内物价回升进而刺激生产和投资,同时,通过收购白银提高银本位国家的购买力从而便于倾销产品。而在中国方面,作为一个最主要的银本位大国,世界银价的变动对中国的货币和经济都会产生影响。当国际市场银价低落,白银就会涌入中国;当国际市场银价提高,白银就会大量外流。白银在国际市场是一般商品,在中国则是通货。所以白银一旦大量外流,就会导致经济上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而美国“白银政策”的实施就在中国造成了银根奇紧、物价猛跌、利息上涨、销路呆滞、钱庄倒闭、银行关闭等严重后果。由此可见,只有加紧实施币制改革,才能切断国际市场上银价涨落对中国经济的严重影响。
旧的货币制度的紊乱带来的诸多弊端也是币制改革的基本原因之一。旧中国的货币种类复杂,既有重量不足、成色不一的银两、银元、铜币等铸币,又有各种各样的纸币。而且中国的货币发行权极为分散,不但国家发行,私人、中外企业、金融业和非金融业都可发行。这样,市场上就流通了形形色色的货币。这种极不统一的币制对商品的全国性流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对国家财政金融的稳定都是不利的。所以改革落后的、弊端重重的旧的货币制度也是大势所趋。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在很大程度上统一了货币,为法币改革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国民党实行币制改革的另一重要原因是30年代政局的变化,进一步说,就是防备日本扩大对中国侵略的战略需要。“九?一八”事变后,举国震动,日本的野心昭然若揭,大举侵华只是早晚的事情。虽然蒋介石政府强调“捷外必先安内”,将重点放在剿灭红军上,但对日本咄咄逼人的侵略之势也不能不有所准备。一旦双方开战,较量的不仅是军事上的实力,也是经济上的实力。能否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调集全国的资金与物资,能否经受住长期的战争损耗是极为关键的。而法币改革则有利于从财政上提高政府的运作实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调整和转变。
此外,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出于种种复杂的考虑,也支持并推动了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使这一改革得以推行和实施。
在如此的背景下,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实行法币改革。其主要内容是:一、统一货币发行权,以中国、中央、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定位法币。二、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均用法币。三、废除银本位制,全部白银归国有以充法币准备金。四、法币与英镑挂钩,实行外汇本位。
在谈及法币改革的历史作用时,人们往往会想到国民党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等。但法币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却另有不容忽视的正效应。
从当时的效果看,法币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具体来说,首先,它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力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二,由于法币与现银脱钩,中国的货币就完全摆脱了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并且由于法币与英镑挂钩,可以到世界市场去流通――这有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第三,法币发行之初规定银元兑换法币一元,但实际兑换时,却是白银60%可兑100%的法币,这样,纸币的流通量就增加了,后来法币又逐次增发,这些都缓解了从前通货不足的局面,使物价开始回升,物价的回升使商业和生产变得有利可图进而刺激了商业的繁荣和工业生产的发展。诸多现象表明,法币改革后,情况一直朝着对中国经济和其他国家在华利益大有好处的方向发展。
从长远方向考虑,法币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是进步的,它是中国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过程中不可跳过的一环。相对于旧的货币体系和货币制度,它能够更深、更广、更多层面的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也是现代经济的特征之一。
同样基于长远考虑,法币改革对中国抗战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第一,币制改革后,国家以法币收兑了民众手中及社会各方面持有的白银和银元,这是一种强有力且有效的资金集中手段,便利了国家在战争全面爆发后最大限度地掌握调度现金、最大可能地集中白银等贵重金属,以作为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军火物资的经费之用。第二,法币发行之初规定可以在指定的金融机构中无限制买卖外汇,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大量搜罗法币然后运至上海、香港去套取外汇资金,再以此到国际市场上去购买侵华战争所需的军用物资。面对这种情况,国民政府在1940年取消了法币“无限制买卖外汇”的规定,结果有利地打击了日本利用法币套汇的阴谋,造成其资金方面的困难。这种政策的调整是银元等硬币流通时所做不到的。第三,抗战开始后,资金开始向内地后方流动,资金的内流使大后方银行的存款增加、财力充实,从而使其扩大投资、放款成为可能。这使得内迁的企业可以迅速恢复生产,复工的企业可以扩大生产,新建的企业可以顺利投入生产,于是各种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发展起来,为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币制改革,资金不可能充裕、顺利地流向内地,大后方的经济也很难经得起长久的战争考验。
在回顾艰难的八年抗战史时,人们往往最终以“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一言概括之。固然,这种民族的韧性是抗战取得胜利最本质的和潜在的因素,然而墨守这一“定论”则会忽视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必不利于我们从历史中获得经验。只有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才可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上一篇】
【下一篇】国民政府币制改革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始于日,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其中规定中央、中国、 交通3家银行发行的货币为,以图改变以往各家银行皆可呈准许发行货币的混乱局面,统一全面币制。此次,是在英国经济顾问李滋·罗斯协助下实行的。时&&&&间日部&&&&门财政部
日,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财政部决定设立专门委员会,办理发行收换及保管准备金事宜,国内一切公私收付款项,概以法币为限,禁止白银流通。财政部还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3家银行无限制购售外汇。
此次办法出台前夕,时任财政部长在上海召集领袖会谈两小时,旋即公布改革方案。当日,上海市面投机活跃,物价狂涨。上海钱业公会特召集紧急执委会议论补救办法,决定所有现金银缴存,并发行。1)统一,实行。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所发行之钞票为;其他银行不得继续发行新钞票;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其他原经核准发行之银行钞票,准其照常行使,由财政部定期以法币换回。
2)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流通,并将收归国有的白银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等银类者,应自11月4日起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
3)放弃,采用外汇本位制。为使法币对外汇稳定,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的价值用外汇率来表示;法币与保持固定汇率,当时规定法币1元合英镑12.5便士。为此引起美国的争夺,同年12月美国变更购银办法,迫使世界银价猛跌,影响中国外汇基金的稳定。统治时期,为加强其政权统治,发展经济,稳定金融,曾实行过一系列的政策孔祥熙长期主理南京国民政府财政(1941年)、措施和办法,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发行、发行关、发行和发行。这些币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有些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起到过促进经济繁荣和稳定金融、安定社会的作用;有些则违背和阻碍了历史进程,造成了和金融混乱,并最终导致了其统治政权的灭亡。“”是所采取的一种确定币的货币措施。1928年3月率先提出“统一国币”、“废两改元”的建议。同年6月,在国民政府召开的全国经济会议上,又有人提出“废两改元”、“统一国币”的议案,引起国民政府的重视,但因为种种原因,当时没有实施。直到1932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实行“废两改元”,并制定了“废两改元”的原则。
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了《废两改元令》,宣布实施“废两改元”。“废两改元”在客观上起到了统一货币、发展经济和便利人民的作用,扩大了活动的规模和机能,有利于中央政府纸币的推行,为以后实行奠定了基础。最初是一种与海关相关联的钱币,最早实施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日,国民政府以金价暴涨,银价低落,海关收入大为减少,不足以偿付外债为由,决定海关进口税改征金币,自2月1日起开始实施。1942年4月,国民政府决定大量发行关金券,规定1元关金券等于20元,并准用于完粮纳税。此后,关金券正式与脱离关系,只作为大额钞票使用。
1947年1月,国民政府发行面值为250元、500元关金券两种,分别折合法币5000元、1万元。1948年7月,又发行面值为1万元、25000元、5万元和25万元的关金券四种,分别折合法币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直到日宣布发行,遂被废止。1948年,为了挽救由于破产所引起的国民经济崩溃的局面,日国民政府公布了《财政经民国时期发行的金圆券济处分令》,同时发布了包括《金圆券发行办法》、《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办法》在内的一系列财政金融法规。在《金圆券发行办法》中,规定发行20亿为,限期以金圆券1比300万的兑换法币。但是,仅到同年11月10日,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金圆券的发行量已经突破二十亿元的限额。11月11日,国民政府又出台了一个《修改金圆券发行办法》,宣布金圆券的发行总额将不以20亿元为限,而“另以命令之”。
此后,金圆券的发行量就像洪水决堤,迅速膨胀。到11月底已超过30亿元,12月超过80亿元,到1949年4月又超过1900亿元,到5月18日,发行总额已达到98041亿元。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内,金圆券几乎成为废纸。日,迁至广州后不久,由行政院通过了一项《金融改革案》,明文规定:以银元和关元作为军费开支和的计算单位,并允许部分和改征实物由各地方政府自由征收。这个《金融改革案》实际上宣告了的破产。5月20日,在代总统召开的财政问题专门会议上,专题讨论了改革币制和发行新币的问题。6月24日,国民党中常会举行临时会议,会上,财政部长向大会报告了准备发行银元券的情况。7月3日行政院公布令,决定发行兑换券。银元券的面额分为1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5种及4种。后来因为实际上硬币不足,转而又采取“限价兑换”的办法。
银元券一出台便遭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抵制,群众的挤兑风潮不断发生,广西、重庆、西北等地也纷纷向国民政府发出库存不敷兑现的告急电文。由于各地群众纷纷拒用,银元券宣告彻底崩溃。新中国建立后,由人民政府陆续用人民币作价收回。1936年5月,被迫与美国缔结《》,又与保持,法币1元等于0.2975美元,使法币成为、美元的附庸。的实施,统一了币制,是中国的进步,在实行初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国民政府利用货币发行权的集中,加强了金融垄断;又以法币系拥有法偿资格的,而用膨胀发行办法填补,导致,成为后来崩溃的根要原因。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精品】年南京国民政府白银危机与法币改革研究
下载积分:1300
内容提示:【精品】年南京国民政府白银危机与法币改革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3:33:5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精品】年南京国民政府白银危机与法币改革研究.PDF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政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