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红军消灭关东军与白匪争夺的白匪指什么

俄罗斯族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俄罗斯族[é luó sī zú]
俄罗斯族又称俄罗斯人,是和一些国家的,中华人民的俄罗斯族是移民的后裔,属于中的一个。根据2000年统计,在中国,俄罗斯族总人口为15609人。俄罗斯族在全国的31个省、、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自治区东北部的等地共约1.4万人,占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0%。(注释:本词条主要介绍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若了解俄罗斯的主体请移向“俄罗斯人”词条。)外文名Russian ethnic minority group中国分布人口15,609人(2000年)中国分布地区、、等宗教信仰其他国家名称人&&&&种
“俄罗斯”(Русские)一词起源于欧洲古代一个东部落的名称“罗斯”,俄罗斯族[1]的先民最早居住在欧洲东部,公元1世纪时被罗马史家称为“维勒底人”,他们居住在维斯杜拉河及南岸,从事农牧业,公元6世纪时,已有之称。10世纪,罗斯大公控制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周围部落,13世纪,基辅罗斯被吞并,归入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文宗皇帝时,曾征调金帐汗国境内的1万名罗斯军人入大都充扈卫亲军,并赐给土地令其耕种,这是历史上俄罗斯人大批进入中国的最早记载,中国的史书中称他们为。从14世纪起,俄罗斯人脱离古代罗斯部族,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建立了国家。
在种族分类上,俄罗斯族属于。人体特点是肤色白,眼睛呈棕色或蓝色,鼻高、唇薄、细软黄发、身材高大,第三类毛发(胡须、腋毛等)中等发达。中国的俄罗斯族由于与周围民族通婚,体质逐渐变化,具有黄种人特征。
中国的俄罗斯族早在18世纪初从俄国迁来的,18世纪后期,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迁来中国,尤其是在19世纪末和前后,更多的俄罗斯人从等地涌入我国新疆北部地区、东北各地。俄国十月革命后,又有一些人为躲避战争,进入中国。那时他们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俄罗斯族,被确认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我国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上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相同。由于俄罗斯族迁来我国的时间不长,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国家还有自己的亲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之间又恢复了关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50年代,经中苏两国政府协商同意、并帮助他们陆续迁回家乡。此外,也有部分俄罗斯族迁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因为那里也有他们的,因此,中国现有俄罗斯族的人口数量已经不多了。俄罗斯族的丰富多彩,人们在不同季节里,会选择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衣着。
俄罗斯族传统服饰男子夏季多穿丝绸开衩长袍、长裤,或穿白色绣花衬衫和灯笼裤,戴八角帽;冬天穿皮衣和棉衣,戴羊皮剪绒皮帽,穿高筒皮靴或毡靴。
妇女夏季多穿短上衣和短袖、半开胸、卡腰式、大摆绣花或印花的连衣裙,也有的上穿无领绣花衬衫,下穿自制的白色大长裙,上面绣着色彩鲜艳的图案花纹;春秋季节多穿西服上衣或西服裙,头戴色彩鲜艳的小呢帽,上面插着羽毛做装饰,冬季穿裙子,外套半长皮大衣,脚穿高筒皮靴,头戴毛织大头巾或皮帽。男女汗衫的衣领、袖口和前胸等部位缀精美细密的刺绣几何图案或花草图案,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老年人的衣着保持了前苏联传统的款式,男的大多穿制服、马裤、皮靴或皮鞋,也有穿分岔长袍,大裆长裤的;女的大多穿无领绣花短衣,下穿自织的棉布长裙,腰系一条花布带,也有穿连衣裙的。
俄罗斯族妇女的头饰颇具特色,年轻姑娘与已婚妇女的头饰有严格区别。少女头饰的上端是敞开的,头发露在外面,梳成一条长长的辫子,并在辫子里编上色彩鲜艳的发带和小玻璃珠子。已婚妇女的头饰则必须严密无孔,即先将头发梳成两条辫子,盘在头上,再严严实实地反辫子裹在头巾或帽子里面,否则就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源泉是俄罗斯人的祖先为后辈留下来的遗产,如歌颂勇士的长篇史诗、童谣、谚语等。特别在19世纪初,俄罗斯的文学遗产对我国的俄罗斯族的文化有一定的影响。
俄罗斯族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文学艺术,其中书面文学主要有诗歌、小说等,如加入中国籍的俄罗斯移民写了一部名叫《逃亡记》的小说,主要描述了他们从俄罗斯逃到中国的经历,俄罗斯族女教师曾写过《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成员》一诗,反映了我们的融洽和团结。另外俄罗斯族还有大量的民间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说唱等多种形式,其内容大多是歌颂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善良,富于创造,勇于克服困难的高贵品质。拥有深厚音乐文化传统的俄罗斯人视音乐、舞蹈为生命,无论是宗教仪式还是日常喜庆娱乐场合都有歌舞和乐器相伴。俄罗斯族
我国流传的可分为宗教音乐和两类,以风格、体裁多样的民间音乐为主体;其音乐属典型的欧洲乐系,调式音阶采用欧洲大小调式,织体以多声为主,带有纵向的、和声的音乐思维特点,在中独树一帜。
俄罗斯族民歌内容非常广泛,从题材上可分为风俗仪式歌、抒情歌、叙事歌和舞蹈性短歌等类别。巴拉来克是俄罗斯族独特的,又称“三角琴”。俄罗斯族相聚的时候,经常弹起三角琴或拉起手风琴,唱歌跳舞,倾诉欢乐。俄罗斯族的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部分,民间音乐包括仪式歌曲、抒情歌曲、叙事歌曲、歌舞音乐和器乐曲。
仪式歌是俄罗斯民歌的重要形式,多与这个民族的传统生活习俗相关,主要用于婚丧类仪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婚礼歌。传统的俄罗斯族婚礼中,姑娘出嫁的前一天亲友们都会赶来祝贺,并在女伴们为新娘梳洗打扮时唱歌送行,歌声充满着,令人伤感不已。《飞去的燕子》就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婚礼歌。
抒情歌多表现爱情的内容,旋律非常优美。这类歌曲多为二部、三部合唱的形式,采用自然小调音阶,有时也以一领众和的方式进行,各声部自由组合并随时调整以保持声部间的平衡,音乐风格独特且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民间流传较广的《渔夫之歌》就是一首领唱与二部合唱的抒情歌,歌词叙述了渔夫3个儿子的爱情故事。这首歌曲的高声部采用了富有特色的自然小调,低声部则有旋律小调的特点,旋律深沉而内在,极受人们喜爱。
俄罗斯族民间流传有大量的叙事歌,多是以一曲多词的形式反复演唱,内容题材十分广泛。这类歌曲属于多声部的合唱,有以战争为主题的《儿子战死在疆场》《一个果园绿葱葱》等,和声雄浑,音乐庄严肃穆;也有反映妇女悲惨命运和爱情遭遇的《被踱的少女》《崎岖的阿尔泰山路》等,带有悲怆、凄凉的色彩。
在民间许多节日喜庆或娱乐晚会中,热烈奔放、活泼开朗的俄罗斯民间舞蹈是不可缺少的娱乐节目。为这些舞蹈伴奏的音乐,多是以独唱或对唱形式演唱的舞蹈性短歌,或者以民间乐器演奏的乐曲。俄罗斯民间流传的数量很多,它们多内容诙谐、风趣,曲调活泼明快,结构方整,并可即兴填词,既适于伴奏舞蹈也可单独演唱;舞蹈音乐的曲调一般来源于民歌,但也有少量专门的舞曲如《卡林努什卡》《》《阿金诺奇卡》等。国画《俄罗斯民族舞蹈》 陈玉先
俄罗斯族的器乐文化也比较发达,几乎所有的男子都能演奏乐器,民间常见的乐器有“巴扬”(手风琴)、吉他、曼陀林和“”等。“巴拉莱卡”是一种颇具特色的俄罗斯民间乐器,因琴身为三角形故又有“三角琴”之称。它属于弹奏弦鸣类乐器,上有长长的扁平把柄,正面用白色骨片嵌有音阶的品位,把柄上部略有雕饰,斜立四个弦柱。音箱正中偏下,立有支弦的琴码,一般为四度定弦,形制有高、中、低音五、六种,其中以高音巴拉莱卡的音色最明亮清脆,音色清脆明亮,经常与曼陀林、吉他、手风琴等合奏,深受青年人喜欢,在民间流传最广。器乐曲多是在俄罗斯民歌基础上采用旋律加花或和弦分解变奏手法发展而成,一般在晚会上与歌舞及合唱穿插表演,乐手往往具有较高的演奏技巧和变奏才能。著名的乐曲有《我亲爱的》《卡拉布什卡》等。俄罗斯族舞蹈俄罗斯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经常举行各种家庭宴会、晚会,跳交谊舞、俄罗斯舞、天鹅湖舞、舞、俄罗斯的,以及踢踏舞、头巾舞、马车舞等,舞姿优美,参加的人多,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踢踏舞是俄罗斯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复活节时跳的舞蹈之一。跳此舞时,男女老少穿上皮鞋一起参加。用手风琴伴奏,众人围成一圈,用脚尖、脚跟、或脚掌的某一部位击地,发出踢踏响声。妇女们边跳边挥手绢,男人们边跳边吹口哨,拉琴者亦加入跳舞行列边拉边跳。清晰多变,脚下动作灵活而响声大,场面活跃热烈。俄罗斯族世代生活在北方,其体育活动多与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有关。冬季冰天雪地,俄罗斯族喜欢溜冰、滑雪,以及节奏快、运动量大的摔跤、踢足球。夏季时他们喜欢钓鱼,秋季他们喜欢打猎。他们还有踏青的习俗,每天春暖花开,青年男女相约春游踏青,人们携带丰盛的食品,到风光秀丽的地方跳舞、唱歌、野餐。俄罗斯套娃俄罗斯族是一个心灵手巧的民族,其民间工艺十分丰富和发达,富有艺术性和民族风格,对新疆和黑龙江等地的民间工艺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俄罗斯族男性主要从事靴鞋加工、裁剪缝纫和木工雕刻等行业,他们设计制作的男女皮鞋、皮带等品种多样,色彩鲜艳,加工精美,深受人们的欢迎。俄罗斯族女性主要从事编织与刺绣,她们能用各色毛线、丝线编制挂毯、坐垫、地毯、头巾等,上面还绣有人物、花鸟、野兽等图案,美观大方,精致高雅,都是精美的。
套娃是俄罗斯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打开娃娃的肚子,会发现可以一层一层的剥下去。套娃不仅只数多,而且每套娃娃都大致不同,或许表情,或许颜色,还有每套娃娃的肚子上都描绘了迥异的故事、景物和文化。
俄罗斯族是一个纯真善良的民族,世界上成千上万的孩子的欢乐童年就是在美丽的俄罗斯童话的陪伴下度过的,像小红帽和狼外婆、野天鹅、三只小熊的故事等,都让人百听不厌。而世界闻名的之所以如此在大千世界深受欢迎,是得益于这些娓娓动听的童话故事。俄罗斯族套娃
俄罗斯套娃最早的创意就是为了取悦孩子而做成的木头娃娃,孩子们都喜欢童话故事,于是故事里著名的人物、动物都被做成了娃娃。随着时间的推移,套娃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大小不一的娃娃一个套着一个,让人更觉趣味。14世纪至今,最早起源于以南70公里的俄国古镇Zagorsk的套娃,由于世世代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和绘画技艺以及俄罗斯的积淀,受到了各国大小朋友的喜爱。渐渐地,套娃素材也越来越丰富,除了童话人物外,历史人物、权贵政要,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都成为创作的对象。按照肚子里含有小娃娃个数的不同,套娃以分成5件套、7件套、12件套、15件套等等。
至于可爱的俄罗斯木娃娃为什么被称作套娃娃(matryoshka/俄语:матрёшка),这里面还有一番渊源呢,在旧时俄罗斯农村,Matryona和Matriosha是两个十分普通的妇女名字。学者们指出,这两个名字中含有拉丁词根“mater”,意思就是母亲。听到这个名字,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大户里的母亲,通常是一个健壮能干、略显肥胖,生育了许多孩子的俄罗斯妇女形象。而胖嘟嘟的木娃娃肚子里又藏着这么多小娃娃,于是套娃(matryoshka)就自然而然成了精雕细刻、色彩鲜亮的木娃娃们的名字了。
套娃的由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一是相传有两家表亲相邻,童年相伴长大,后来表兄远走它乡,由于思念家乡的表妹,每年续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数年后,见到表妹就将一排木娃娃送给表妹以表达思念之情,后人模仿传称套娃,又叫吉祥娃娃。又一传说讲的是千年前,一个小男孩在放羊的时候走失了可爱的小妹,他非常想念妹妹,就刻了一个,每天带在身上。过了几年,他想妹妹应该长大了一些,于是又刻了一个木头娃娃,就这样一直过了十几年,小男孩成了英俊小伙子,身边一直带着自己刻的木头娃娃,他把这些一个比一个大的娃娃一个套着一个,思念的时候一个一个的打开来看。由于它有这样,直至今日,在俄罗斯某些地方仍保留着男孩赠送女孩套娃的传统。
俄罗斯族套娃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需经过楦空、烫花、镶金等工序手工制成,由大到小,层层相套或一字排开,情趣盎然。单单木材的准备就颇费时日,莱姆树、、椴树是制作套娃的理想木材,一般在初春时节,树木中富含汁液,砍倒后剥去树皮,只剩少数几环树皮以防止木材开裂,然后暴露于空气中通风。如果要做中等尺寸的娃娃,就要晾干两年,而如果要做15件套的娃娃,那么每个娃娃的内壁要做得很薄,对木材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一般要晾干5至6年。每个娃娃要经过15道工序,大小都不用工具测量,而是凭借艺术家们的感觉和经验,他们独特的手工设计使套娃们变得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娃娃们相互套在一起,意味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正是代表着多福多贵、多子多孙吗?套娃的深层含意表达了人民对家庭和民族的热爱与尊重,对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向往和追求。
至今,俄罗斯套娃仍颇受青睐,你无论是亲临俄罗斯还是在游历于中国其他地方都会买一套带回家的,因为套娃不仅是孩子们的好伙伴,且是独具俄罗斯风情的手工艺品。俄罗斯族的住房被称做“”,房屋又高又大,单一木材构筑的房屋,分为卧室、客厅、和储藏室。木刻楞木刻楞也有土木结构的,他们的住房都建在高高的台基上,墙壁很厚,多在 50厘米以上。房屋呈四方形,房顶倾斜,有的上面还覆有漆着绿色油漆的铁皮,正门前有门庭和围廊,门内有过道,过道两旁是卧室和客厅。室内的墙角有土坯垒砌的火墙。有的人家是大型壁炉,外包一层铁皮,铁皮上抹一层黑油,俗称“毛炉”,是很好的取暖设备。室内陈设比较讲究,卧室摆放着木床或铁床,铁床栏杆雕有花草图象,给人以古雅之感。客厅里的桌椅多为圆形,也有方形的。虽是铺地砖,但上面又铺有地毯。俄罗斯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使用俄语和俄文,使用斯拉夫基里尔,共有33个字母,有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区别。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在社会上,他们都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中,在与本民族人交往时,他们也讲俄语,使用俄文 。俄罗斯族语言的特点是: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种。辅音又分为清辅音(声带不振动)和浊辅音(声带震动)。此外,俄语的辅音还可以分为软辅音和硬辅音,二者发音动作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于发软辅音时,舌中部需要向上颚抬起。名词分单数和复数,有词性的变化,有格的变化,动词有式、时、人称、体的范畴。俄罗斯族多信仰希腊正教(),与国外的俄罗斯人的一样。
哈尔滨索菲亚东正教堂我国的俄罗斯人最初信奉灵魂不灭,认为人死了其灵魂还在。近代,他们多已改信希腊正教,也有信仰基督教的其他的,不信教的人也越来越多。俄罗斯族宗教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在家中做和晚祷,一种是到教堂去听神父宣经布道。做祈祷时,在胸前画十字,希腊正教徒在画十字的横道时是先右后左,有别于天主教的先左后右。在新疆的、、、乌鲁木齐黑龙江的哈尔滨、等地,都有俄罗斯族建造的希腊正教堂。
希腊正教与不同的是不承认有高出其他主教的地位和权力。主张主教以外的其他均可婚娶。主要节日有、圣诞节、等。希腊正教的圣诞节开始于1月7日。新年刚过,接踵而来的就是俄罗斯族喜爱的圣诞节(Рождество)。希腊正教圣诞节的节庆活动总称为“святки”(圣诞节节期),从1月7号起持续两周,到结束。300年前,俄罗斯人就不断越过国界进入地区。特别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50年代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呼伦贝尔地区的特点之一是外国居住人口多、比例大。据1910年的不完全统计,全盟辖境有人口55956人,其中外国人17061人,占30.5%,外国人中大部分是俄罗斯人。又据《呼伦贝尔志略》1922年人口统计(不包括岭东三旗市),呼伦贝尔居民人口为69584人,其中外国人27538人,占39.6%。当年室韦、奇乾两县(今额尔古纳市境)总人口11806人,其中俄罗斯人9833人,占83.3%。据1933年由兴安总省调查科编写的《新兴的概观》统计,兴安东省有白俄人和苏联人177人,兴安北省有白俄人5500人,总计5677人。另据1953年统计,全盟有外国人28335人,其中苏联侨民27548人,占外国人总数的97.2%以上。俄罗斯人大量越界流入呼伦贝尔的居民,从年代和历史背景,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俄罗斯族邮票
第一种情况,1689年中俄签订《》后,俄国流民仍然不断非法越界到呼伦贝尔盗采黄金和开矿挖煤,规模渐次由小到大,从1860年到1884年,俄人越界盗采黄金每年达15000余人。1884年,清廷捉到俄人采金头子谢列特金,指斥其越界违约行为,勒令驱回,并与俄国多次交涉。俄方于1885年7月发出布告,禁止国人越界到中国采金,同时派人召回采金人员,但后来查明还有千余人未出山回归。黑龙江将军派协领寿庆以武力驱逐,所剩俄人才纷纷遁回俄国。1892年10月,又发现有数百人越界流入到莫里勒克、得耳布尔两河之间的清希利沟一带采金,后又被以武力驱逐出境。俄人留下房屋23幢、桦皮房8座,采过金的矿坑123孔,矿井50余眼。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沙俄军队以此为借口,沿东北边境大举入侵中国,捣毁中国卡伦,造成中国边境失防,俄国人又伺机大量流串到额尔古纳河南岸,采金、垦荒、牧放,到1907年时,仅额尔古纳旗一带就有1000多户、5000余人。1912年,额尔古纳旗仍有上千户、多达几千俄国人居住。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俄国流民偷越国境流入采煤。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苏都护呼伦贝尔调查八旗风俗事务咨部报告书》中载:“本属境内阿普该图卡伦(今扎赉诺尔对面俄联邦的阿巴该图)以南接连煤矿数处,北距铁路不过数里,南至呼伦池(达赉湖)六七十里,庚子(1900年)以前,俄人私行开挖,今已共成十井洞,华人二三百人,仅做三井……”
第二种情况,1900年东清铁路从开工到通车运营,先后有大批俄国铁路勘测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一般铁路员工进入呼伦贝尔,随之涌进众多的工商业者到呼伦贝尔各地落脚谋生。据《中东铁路历史概况》称,1907年中东铁路西线呼伦贝尔境内俄人共有15 790人,其中满洲里5577人、扎赉诺尔1428人、海拉尔4375人、博克图2767人、扎兰屯1643人。另有一部分沿额尔古纳河俄方一侧继续大批流入额尔古纳旗境内定居。
第三种情况,是俄国后流入的人员。这段时期流入的人员情况较为复杂,一般带有较明显的政治流亡性质。他们中包括沙俄贵族、官僚政客、工商业资本家和富农等。尤其是1920年初,俄国国内革命战争爆发,苏联红军东进解放远东地区,迫使白匪军残部官兵沿铁路线成建制地携械进入中国,他们中有许多人后来便在呼伦贝尔安家落户。与此同时,额尔古纳旗对岸的俄国乡民也相继越过界河来到呼伦贝尔三河流域安家落户。一时间在三河地区建起俄移民村屯或中俄杂居村屯40~50个,1923年俄国人口在此地近万人。
第四种情况,是1929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后,有些富农分子或者一些富裕中农的利益受到侵害,或者对苏联推行集体化过程中的过激行为不满的人,也相继越境进入三河一带定居。亦包括30年代初因灾荒而入境者。
1945年8月,进入中国。当时苏联红军调查呼伦贝尔有俄人3万多人,并进行登记,多数人列入旅华苏侨。之后,有些苏侨逐年回苏或外迁别国。1952年9月,中长铁路无偿归还中国,在呼伦贝尔段的铁路苏侨员工所管的铁路站段完全由中国人接管,有些苏侨办的厂、矿也随之交给中国。苏侨,愿走愿留由他们自己决定。其中有1000多人不愿去苏联,由中国将他们集中迁到今兴安盟科右前旗巴拉各歹努图克境内,办一座大型农场。据1953年统计,全盟有苏侨27548人。同年6月4日,根据中苏两国达成的协议,首批苏侨返回苏联,年又分批走了一些人,巴拉各歹的1000多人也全部去了苏联,后来有少数人返回。
无论是正式苏侨还是几百年来盲目流入的俄国人,他们在呼伦贝尔散居各个市旗,在农村、林区建立村屯30多个,中俄杂居村屯50多个。在漫长的岁月中,中俄男女青年在生产生活等方面频繁接触,交往密切,感情日深,最终结成夫妇,至今其后裔一般已繁衍到第四代第五代,甚至繁衍到六代七代。对这些人,他们自己愿意为俄罗斯族,中国政府已经予以承认。1989年,查明的7012人中已有2071人正式改为俄罗斯族。
[2]1949年前中国俄罗斯族,居住在城镇的,大多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的还兼营农业。他们擅长经营园艺和养蜂,有些人专门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养蜂专业。在农村的俄罗斯族人,大多是数十户聚居在一起,独自成为一个村落,他们多在、特克斯河两岸垦荒种地。在靠近牧区的一些地方,也有从事畜牧业的。
解放后,俄罗斯族与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在全国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届中均有俄罗斯族代表。俄罗斯族人民积极参加了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城镇居民通过劳动就业,大多成为工交、财贸、卫生各条战线上的职工。内蒙古的一些俄罗斯族群众参加了当地的国营农场,成为农业职工。俄罗斯族的饮食,在许多方面保留着早期在俄国生活的,同时又深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主食是自己烤制的面包,红菜汤副食多为列巴俄式煎菜。俄罗斯族人的一日三餐是:早上喝牛奶,吃抹上黄油的面包; 午饭是面包,菜;晚餐较丰盛,多是米饭、炒菜,或是、面条等。
俄罗斯族人的饮食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煎、烤、炖、炸、煮等烹饪习惯,又吸收了汉族以及其他民族饮食文化的长处和经验,俄罗斯族的饮食依然保持着传统风味,他们制作的面包、糕点品种繁多,味道鲜美。他们特别喜欢吃黄瓜、西红柿等营养丰富的蔬菜。他们制作的拌有牛奶、鸡蛋、黄油、果酱的点心为当地其他民族所仿效。俄罗斯族牧民家庭生产的熏肠、熏火腿和小香肠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
俄罗斯族人喜爱饮酒,善于制做各种食品和饮料。 著名的是烤制面包和制做啤酒。俄罗斯人称啤酒为“毕红菜汤瓦”,自制的味甜,不象一般啤酒味苦。
俄罗斯族的主食主要是自己烤制的列巴(一种较硬的面包)和煎饼,副食有肉、鸡蛋、灌肠、牛奶、黄油等,他们喜欢吃俄式夹馅面包和无馅面包及各种糕点,喜欢吃烤鹅、烤牛肉片、、鸡蛋腌猪肉片等俄式热菜,喜欢吃黄瓜、西红柿、土豆、胡萝卜、圆白菜等蔬菜。爱喝加有牛肉和土豆的各种菜汤、白酒(伏特加)和自己酿制的醇香甜美的啤酒。他们的日常饭菜主要有俄罗斯风味的黑列巴、其尕、鲁列特、其、比罗哥、苏波、尕德列得、土豆烧牛肉、比罗什给、布里内、阿拉叽等。
黑列巴是一种面包,是俄罗斯族最古老、最尊贵的食物。它的作法不同于一般面包的烤制,制作时先将酵母在温水盆中化开,然后加糖盐各一勺,再加入适量的干面粉搅拌成糊状,放置在较暖和的地方使其发酵,待盆里的面糊成泡沫状时,再加入干面粉和成团继续让其发酵。等面再次发酵后,取出来揉成圆形或长圆条,放进烤盘盖上盖布再使之发酵,然后才放入烤炉或烤箱中烤熟,等其冷却后食用。
布拉其尕也是一种面包,是用面粉、奶油、砂糖和鸡蛋等原料搅拌发酵后烤制而成的,酥软香甜,营养价值很高,是俄罗斯族人常吃的一种早点。
苏波(汤菜)“比罗什给”在俄语中是“馅饼”之意。作法是:先将米饭蒸熟,牛肉切碎炒,放葱头及花椒、大料等调料。然后把炒熟的牛肉与米饭混在一块搅拌成馅,和好面,用手拍成很薄的皮,包上馅,又拍成扁形的馅饼,烘烤至熟。
“苏波”在俄语中是“汤”或“汤菜”之意。是俄罗斯族人最普通、最常吃的一道汤菜,分荤素两种。
尕德列得,又叫红焖肉饼,是用牛肉或、土豆、鸡蛋、干面包等原料制作而成,略带酸味,香而不腻,色泽亮丽,深受俄罗斯族人喜欢。俄罗斯族人以面食为主,主要吃面包及各种馅饼。副食品有各种蔬菜及猪肉、羊肉、牛肉、牛奶,还有腌制的各种蔬菜等。居住在乡村的俄罗斯人,家庭几乎都养有头数不等的奶牛,户户都会精心制作奶油、奶酪、果酱、果丹皮等美味可口的食品。  俄罗斯人吃饭时用刀、叉、勺,盛饭的工具大多是盘子。一日三餐,早、晚两餐比较简单,先喝汤后吃菜。如果有两样以上的菜,一个菜吃完以后,再吃另一个菜。奶酪、奶茶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男人一般喜欢饮啤酒,差不多每家都会自制啤酒,除了自饮,也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俄罗斯人忌食马肉、驴肉,少数人不食狗肉。因为受哈萨克、维吾尔等兄弟民族的影响,有些俄罗斯人还不吃猪肉。俄罗斯族洗浴方式分为黑澡堂和澡堂,与其他各少数民族不同。黑澡堂是为了保暖,澡堂内的炉灶没有烟囱,木柴燃烧产生的黑烟全部散发在室内而得名的。黑澡堂,一般木质结构,盖在离住家不远的院角,夏季充作储藏室。澡堂由更衣室和浴室两部分组成。浴室内砌有长约一米多、宽不到一米的大炉灶。灶膛上置铁板或架铁条,以便堆放石块。浴室中间是二至三层的可供人躺的木板架。木板架有塔形和梯形两种。洗澡时,将大炉灶用木柴点燃,烧至铁板(或铁条)和上边的石块通红作响时,再从备好的热水桶内舀水浇在烧得通红的石块上。热水瞬间变成水蒸汽,澡堂整个被水汽所迷漫,。洗澡的人躺在木板架上,手持用柔软的桦树细枝扎成的扫帚拍打全身,直至全身通红。洗完澡后一定要喝茶,一家人一边喝茶一边休息聊天。茶(多为红茶)里常放牛奶、鲜奶油和糖。俄罗斯族实行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但结婚须征得父母同意。俄罗斯族与其他民族皆可通婚。俄罗斯族的传统婚礼十分隆重,程序和仪式也十分繁琐、复杂。举行婚礼要事先通知亲朋好友,如果接到邀请不来,则被认为是一种失礼行为,会引起主人的不悦。婚礼先在女方家举行,来客用餐、唱歌、跳舞,热闹一阵,结束后,由男方亲友及新郎组成迎亲队伍到女方家去迎亲。迎亲队伍快到新娘家门口时,女方的亲友把大门关上,并派一群小孩向新郎要开门钱,给钱后新郎才能进女方家的门。按照传统习俗,新郎新娘还要到教堂去举行证婚仪式,新娘身穿白色礼服,头戴桂冠,与新郎一起站在神像前,由神父询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妻,在双方肯定答复之后,双方要交换定情的信物,然后由神父诵念规定的祈祷经文,并对新婚夫妇祝福。仪式完毕,由男方家宴请亲友和宾客,接着举行舞会。晚上还要仿照汉族人的习惯,闹一闹新房。
俄罗斯族的家庭实行,父亲是家长,掌管。子女长大结婚以后,另立门户,独立生活。父母死亡,遗产由儿女共分。希腊正教是禁止离婚的,俄罗斯族人受希腊正教的影响,一般很少离婚。
俄罗斯族严禁叔伯姑表兄妹等近亲结婚,但不限制与其他兄弟民族通婚。他们主要通过恋爱自由结合,虽然也有包办婚姻,但不占主导地位。[3]
俄罗斯族的人名,由本名、父名和姓三部分组成。女人结婚后,一般随夫姓,也有男的随女姓或双方都不变姓的。通常以名字或小名称呼未成年人。对成年人通常称本名和父名,对平辈亲各或晚辈,可直呼其名;朋友间在非正式场合下,亦可直呼其名。俄罗斯族的丧葬习俗同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有密切关系,一般实行,棺椁大都用制成。人死后即要沐浴全身,穿好寿衣,把尸体停放在用几条长凳拼起来的停尸台上,头朝圣像,脚对着大门,三日后入殓。出殡时,棺木不能从正门抬出,要从后门或窗户出去,葬式为头东脚西。埋葬后亲人要定期举行悼念活动。死者的家人要守孝40天,穿孝服,臂缠黑纱,不能在家里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城镇居民多改土葬为火葬。俄罗斯族传统的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元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 。纪念。这一天俄罗斯人到教堂祈祷后,家人们聚在一起庆贺。每年3月21日是希腊正教徒纪念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的复活节。复活节前40天,教徒们要斋戒、素 食。复活节那天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每年复活节后50天为降灵节。降灵节亦称圣灵降临节 ,是希腊正教纪念耶稣门徒领受圣灵的节日。主要有“复活节”、“圣诞节”、“旧历年”、“”、“主领洗节”等。
俄罗斯族非常重视,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复活节”又叫“”,是为了纪念耶稣死后复活,没有固定的日期,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一般在4月4日至5月10日之间。节前,人们按照宗教传统斋戒49天,每天只吃一顿饱饭,其余两顿只吃半饱,而且不吃荤,只吃素,戒期也不许唱歌跳舞。不过除了老人和教徒,我国很多俄罗斯族人已经不再守戒了。过节这天,每家除准备丰富多彩的“比切尼”(糕点)之外,还要准备煮熟的彩蛋(复活节彩蛋),即将煮熟的鸡蛋涂上红、黄、蓝、咖啡、绿、紫等色彩,每当客人来到,主人就分一个彩蛋,以象征生命的昌盛。节日期间人们要以上好的点心、饼干款待来客,亲友们互登门祝贺,青年男女则载歌载舞,跳起节奏强烈的俄罗斯踢踏舞,拉起三弦琴和手风琴,尽情欢乐。每年复活节后50天为降灵节,降灵节亦称圣灵降临节,是希腊正教纪念耶稣门徒领受圣灵的节日。
圣诞节也是我国俄罗斯族的一个盛大的宗教节日,是为了庆祝耶稣的诞生。俄罗斯人的圣诞节在每年俄历的1月7日圣诞节举行,圣诞节的前一天,即1月6日被称为圣诞前夜(сочельник ),西方称为平安夜。在圣诞前夜教徒要全天禁食,直到晚上才能开斋。圣诞前夜的晚上信徒和非信徒按习惯要吃圣诞鹅,这是圣诞晚餐必不可少的。人们将买回来的鹅腹中填入苹果、面包和过了油的葱头,加入各种作料,烤熟食用。当节日来临时,俄罗斯族人都要用柏树或松树布置成华丽的圣诞树,准备丰盛的节日食物。晚上团聚时,装扮的圣诞老人要给大家赠送圣诞礼物,还要举行唱诗会。圣诞树至今仍是新年和圣诞节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圣诞枞树(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ая ёлка ),也叫圣诞树,常用杉、柏之类呈塔形的常青灌木做成,象征着健康长寿。教徒在圣诞前夕开始布置圣诞树,并一直摆到1月14日(即俄历的旧历新年),而非教徒则在新年的前夕布置圣诞树(新年枞树)。装饰新年枞树的风俗从18世纪开始盛行于欧洲。传说神在新年时藏在常青的松树里,为敬奉他们,必须为他们准备礼物。新年枞树上挂满各种各样的礼物就是这么来的。在家庭中装饰圣诞树是全家老少最为开心的时刻。人们在圣诞树上挂上用锡纸包的水果和糖及用锡纸剪的各种动物,把买来的长串彩灯、彩珠绕在圣诞树上,树下藏着父母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有的家庭还专门请圣诞老人(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ий дед ,也叫Ёлочный дед 或Дед - Мороз )给孩子们送礼物。圣诞老人和他的孙女雪姑娘(Снегурочка )是新年最主要的人物。圣诞老人是西方童话故事中善良慷慨的化身,最能吸引千千万万颗纯洁童心的是他背着的那只大礼物袋,他给孩子们温暖和欢乐。每年圣诞夜,圣诞老人乘着鹿拉雪橇从北方来,从烟囱进入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悄悄地把礼物装在新长筒袜里或塞在枕头下,给孩子们一个意外的惊喜。而雪姑娘则是青春常驻、快乐永存的象征。圣诞老人和雪姑娘大都是青年人扮演的,由孩子的父母电话预约,前来恭贺新年,赠送礼物。
,新疆等地俄罗斯族传统岁时活动,一般在农历三月上旬举行。据《新约圣经》载:在这天领受了天使向她宣布上帝的旨意,她将由“圣灵”感孕而生耶稣。节日期间人们要进行各种庆贺活动。三月四日孩子们把烤好的百灵鸟形状的饼干带到田地里,抛向天空,然后再接住,以示迎春。妇女们于三月九日把一块亚麻布铺在村外的地上,摆上一个大圆面包,请春天母亲享用。姑娘们则用纸或布扎成各种小鸟,用绳子拴的折下的树枝下。各人自找山披、屋顶、柴垛等较高的地方,摇动树枝,唱迎春歌。也有的地方于三月二十五日庆祝报喜节,因为这时春天已来临,候鸟也已返回。在这一天,人们唱迎春歌。
洗礼节,新疆等地俄罗斯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公历1月19日举行。据《新约圣经》载:耶稣曾三次显示其神性,第二次受洗礼时,“圣灵”和鸽子降在他头上,显示他为上帝的儿子。希腊正教注重这次显圣,定于公历一月十九日为此节日。洗礼本是基督教的一种入教仪式。在洗礼节那天人们除去教堂祈祷外,还要到江河里破冰取“圣水”,有的人还要跳进冰窟窿里洗一洗。十八日晚按风俗习惯是占卜时间,尤其是女孩子们要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
丰收节,新疆等地俄罗斯族传统农祀活动,每年公历十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收割结束时,人们特意在地里留下最后一束小麦,将它周围的杂草除尽、然后摆上面包、盐和奶酷等供品,表示感谢大地的恩赐,祈求来年获得更大丰收。
谢肉节,又称“送冬节”,新疆等地俄罗斯的传统见时节日。时间由原来每年的公历2月底或3月初改定为大斋(希腊正教的斋戒日期在复活节之前7周开始,无固定日期,一般不得早于每年的3月22日或晚于4月25日)前的一周举行。节期为七天。按照民间习俗,节期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内容:星期一是迎春日;星期二是娱乐日;星期三是美食日;星期四是醉酒日;星期五是新姑爷回门日;星期六是姑娘相新嫂子日;星期天是送冬日和宽恕自己的言行。在谢肉节期间,家家户户大摆酒宴,因为在谢肉节过后的斋戒期内不能吃荤和喝酒。俄罗斯族性情开朗,说话幽默,民族自尊心较强 ,接人待客,讲究礼节。俄罗斯族人对熟识的人见面时要问好,说“您好” 、“早上好”、“白天好”、“晚安”等。节日前夕见 面时要说“预祝节日愉快”,如遇重大节日,有的还有 互相写信或互相致贺电的习惯。
接吻、鞠躬、握手等礼节最为普遍。亲人或好友久 别重逢的要拥抱一起,双方互吻面颊。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时男子要弯腰吻女子的右手背。长辈和晚辈相见 ,一般是长辈吻晚辈的面颊三次,先右后左,再回到右 ,以表示疼爱。也有的长辈为了表示对晚辈的疼爱和赞许,吻额头一次。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二次 。女子之间好友相遇时,一般是拥抱,有时也互吻。男子之间,则只互相拥抱。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离时 ,要行握手礼,一般下级或晚辈不宜先伸手。男子遇到女子时,要等女子先伸手才能与之握手。对初次见面的妇女,只行鞠躬礼。
到俄罗斯族人家中作客或办事,进屋要敲门,得到允许才能入内,进屋要脱帽,坐在主人让给的位子上,不能坐床,坐床认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来客不得随便吸烟,吸烟须经主人同意。俄罗斯人最隆重的传统礼节 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着友谊和善意。来客须用刀子切下一块面包沾少许盐吃下后方可进屋。这种礼节从前只用于迎接贵宾和新娘,也用于一般社交场合 。俄罗斯族性情开朗,说话幽默,民族自尊心较强,一般都好客,讲究礼节。迎接客人,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着善意和友谊。来客须用刀子切下一块面包沾少许盐吃下后才可用于一般社交场合。俄罗斯人忌送黄色礼品,认为黄色表示不忠诚,蓝色代表友谊。社交中,接吻礼节也较盛行,但也有种种禁忌,如朋友之间只能互吻面颊,男子不能吻未婚姑娘的手,只能吻已婚妇女的手背,只有长辈才能吻晚辈的额头等等。与老年人同行时,年轻人不可走在前面,男女同行时,男子不可走在前面;在宴会上,男子不可以在妇女入座前先坐;男子不得戴手套和别人握手,见到长者或妇女时,应先鞠躬,等对方伸出手来时才可行握手礼。
去俄罗斯族人家作客时,有不少规矩。要先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后,方可进屋,进屋后不能戴帽子,不能坐在主人家的床上;客人若要吸烟,必须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点烟时,不可以用一根火柴连续给三个人点烟;不能问别人的收入,也不可以问妇女的年龄,否则被视为不礼貌;赴家庭宴会时,一般应比预订的时间晚15 分钟到,但不宜更晚。俄罗斯族人在生活中还很忌讳数字,尤其是“13”,被他们称为是鬼数,最不吉利。
俄罗斯族人爱吃肉,但忌食马肉、驴肉,饮酒时不可以左手举杯。喝汤时必须用勺,但不得用左手拿勺。(?—1985),女,全国人大代表,地区红旗农业机械厂医生。
娜嘉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合尔山区一个贫苦的家庭,她12岁就给地主家当佣人。后来父母生病,生活无法维持,她不得不带着两个妹妹沿街乞讨。解放后,她们终于翻了身,当了国家的主人。1951年,她作为第一批少数民族的先进分子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52年被选派往乌鲁木齐卫生专科学校学习,经过刻苦努力,她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在新疆伊犁地区,她身背药箱,走遍了这里的草原和草甸,在当时医疗设备比较简陋的情况下,她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解除了许多人的病痛,挽救了数十条生命。时至今日,伊犁当地的各族群众,年老的一辈还对她感念不忘。娜佳因其突出的表现,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好干部,并当选为的代表。(1914—),女,生于苏联,1964年加入中国籍,教授,俄语语言学家。1941年毕业于莫年轻时的李莎斯科外语师范学院法语系,曾任莫斯科地质勘探出版社、莫斯科技术编辑。1945年被授予“卫国战争期间英勇劳动奖章”。1946年随其夫来到中国,任哈尔滨俄语专科学校教员。新中国成立后,即在北京外语学院任教授,并担任俄语编辑部顾问。
李莎培养了大批俄语专业工作者,并为俄语教材的审定做出了很大贡献,是研究会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主编有《苏联当代文学原著选读》,译有《水怪》、《春芽》等。(1931—),黑龙江人,高级编辑、画家。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戈沙任西北画报社创作室主任,《长春画报》编辑,美术组主任、高级编辑。主要从事报刊插图、油画、版画的创作。曾有许多作品获奖。如版画《古老的歌》获日中艺术交流金奖,《山村女教师》获全国少数民族美术展览佳作奖,《布达拉宫》获全国第十届版画展铜牌奖。还出版有《戈沙版画选》、《戈沙丝绸之路版画选》、《苏联藏书票选》等。[4](1927—),山东人,中俄混血儿。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林虎的祖籍是林虎山东招远,原本不姓林。他的父亲是汉族,为生活所迫,早年闯关东来到哈尔滨,在一个白俄家中扛活。他与一个俄罗斯姑娘相爱结婚。林虎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有一年的冬天 外出做工的父亲被冻死了。不久,母亲和弟弟也被霍乱夺去了生命。在无奈中,姐姐被人领走,林虎也被送进了孤儿院,后被一姓林的人家收养。后任航空处飞行队飞行员、空军混成旅飞行大队大队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空军副团长。曾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后任军区空军飞行技术检查主任、空军。1958年指挥部队空战,一次击落飞机两架、击伤一架。后历任军区空军军训部部长、空军副军长、空军指挥所主任、军区空军副、空军学院副院长、空军副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曾获三级。 1994年10月退役。
日下午,已经年逾70岁的林虎将军亲自驾驶苏30战斗机进行测试飞行,并在飞行过程中做出”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
其著作有:《保卫祖国领空的战斗——新中国二十年国土防空作战回顾》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红军暴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