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子兴与红楼梦贾雨村村的交谈中谈了哪些事情

  内容提要:《红楼梦》中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贾府主体故事之外的人物在全书结构和主题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结构上,他们起了“未雨闻雷”的预示作用和“穿针引线”的线索作用,主题上又寄托着作者对儒道互补的中国士人心态的思考。
  关键词:结构;主题;未雨闻雷;穿针引线;儒道文化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中文系
  美国当代著名后经典叙事学家詹姆斯·费伦曾提出过一个关于作品人物多重意义的理论,他认为,作品中的人物除了作为形象本身的意义外,还作为组织结构(费伦称其为综合虚构的人物)和表达主题观念的人物而存在。《红楼梦》中的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人物在全书中的意义便可以借助这一理论来分析。二人在整部小说中的情节并不多,前八十回中,甄士隐的正文只在第一回,贾雨村正文出现在前四回中,其后第三十二回、四十八回、七十二回仅是通过他人之口提及,始终没有正面出现。续四十回中,一百〇三回甄士隐与贾雨村在急流津渡口相遇,一百二十回,二人归结《红楼梦》。续书中很多地方不符合作者原意,但我认为续作者在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人物的塑造上却基本上不离曹雪芹初衷,因此,姑且因之。总之,这两个人物始终没有参与进贾府活动的中心,因此作为形象的人物便做了让位,这两个人物在《红楼梦》全书中更多的是作为结构和主题的人物而存在的。
结构上——“未雨闻雷”和“穿针引线”
  一、“未雨闻雷”的预示作用
  《红楼梦》一书用悲凉的笔调叙写了一个“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极盛家族败落到“呼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悲惨境地。而作为全书引子出现的甄士隐和贾雨村都对这种悲剧起了“未雨闻雷”的预示作用。他们二人都有家族由盛转衰的经历。
  甄士隐原是一地望族,却在元宵之夜突遭丢失女儿的家变,后又遭遇火灾,寄人篱下,落得贫病交加,最后随疯道人飘飘而去,昔日富贵如同幻梦。甲戌本第一回于“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处有一条行间侧批,“不出荣国大族,先写乡宦小家,从小至大,是此书章法”,作者通过甄士隐的故事让我们在书的开始便隐约看到了贾府的命运。甄士隐做的《好了歌》注解,便是一首宁荣二府的葬歌,故脂砚斋在此处看到的是贾府一干人的命运。
  贾雨村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出场的时候,已经贫困到寄居庙中,每日以卖字画为生。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曹家败落后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生活的影子。不同于曹雪芹的叛逆狂放不拘功名,他一直汲汲于求取功名,再整基业。但是经历了一番宦海沉浮之后,却也是抛却凡尘羁绊沉沉睡去。他使我们猜测到贾府败落以后的命运,纵使贾家真如续书中写的那样“兰桂齐芳”也是不能长久的,到头来不过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人物正是为展开贾府的悲剧故事而安排的,他们是整个贾府故事的缩影。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物向我们预示了宁荣二府必然败落的命运。
  二、“穿针引线”的线索作用
  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人物在《红楼梦》一书中具有一种“穿针引线”的作用,甄士隐沟通了仙凡世界,贾雨村则联系起了贾府和整个社会官场。
  《红楼梦》中塑造了一个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太虚幻境,在那里,书中主人公的故事有了一个神化的缘起。而甄士隐在书中便起了沟通这个仙境和凡尘两个世界的作用。书中第一回写“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他听说了绛珠还泪的故事,并曾与“通灵宝玉”有一面之缘,还亲睹了太虚幻境的入口,看到了那副颇有象征意味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醒来后,依然是一片凡俗世界,梦中一僧一道竟也出现在现实之中。如此,甄士隐便沟通了太虚幻境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使整部书亦真亦幻,富于艺术性。续书中甄士隐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一个“仙长”了,他洞悉仙机,似乎见证了贾府这些年来所有的事情,是贾府故事一个隐形的见证者。
  贾雨村则是连接了贾府和外部社会官场。第二回他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为我们画了一幅详尽的宁荣二府宗族关系图,同时又将贾家与甄家,贾家与林家等一系列人物家族联系起来。第四回中,他乱判葫芦案向我们展示了为贾宝玉所不齿的官场面貌,交代了四大家族的势力和关系网,并勾勒出了贾府故事的社会大背景,让我们知道在一派如人间仙境的大观园外原是这般污浊不堪,尔虞我诈的社会,无瑕美玉终究还是逃不了遭泥陷的命运。其后贾府的主体故事中,他在官场的荣辱沉浮直接关系到贾府的命运,他与贾政、贾赦的交往让贾府始终处在与社会官场的联系中。于是,一部《红楼梦》便再不是只写小儿女离合悲欢,写一家一族盛衰沉浮的小书,而成为对整个社会状态具有普遍观照和忧患的大书,所以,有人说“曹雪芹纪一世家,能包括百千世家”。
  续书最后一回,历劫出世,已是“仙长”的甄士隐和和入世历劫,经历了宦海沉浮,归于平静的贾雨村一同归结了《红楼梦》,全书的结构保持了完整。
主题上——儒道互补的文化内涵
  甄士隐和贾雨村是两个从名字到经历都充满寓言色彩的人物。《红楼梦》中多有借名字谐音蕴含深意的情况,而这两个人名字最为突出。他们不仅仅是作者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简单叙事上的交代,更蕴含着经历了家族由盛转衰的曹雪芹对中国传统士人人生价值追求的深刻思考,于是甄士隐和贾雨村便成了一个蕴含着作者对儒道文化思考的文化符号。
  儒道文化在士人心态上最突出的表现是一种仕与隐,入世与出世的矛盾。甄士隐和贾雨村二人的人生轨迹正体现了古代士人在人生价值选择上的仕与隐的矛盾互补。
  夏麟书和关西平在《论贾雨村的形象在&红楼梦&艺术结构中的作用》一文中说“甄、贾二人,一以道家思想为主导,一以儒家思想为指归;一超脱出世,一汲汲入世;一仰慕仙道,一痴迷仕途;一清高自洁,一势力鄙俗。二者的鲜明对比,正典型地概括了封建士人的两种人生观与两种人生道路。”
  甄士隐原是姑苏城仁清巷一个秉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的乡宦,书中称他“每日只以观花种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物”,具有典型的道家型人生价值追求。他在经历了丢失女儿,家业凋零的世间劫难之后,得疯道人指引,了悟人间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遂与道人飘然隐去。
  贾雨村则是儒家人生价值观的代表,从他的表字“时飞”,便可看出他“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汲汲功名之心。他渴望实现“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飞黄腾达的抱负。受到甄士隐的接济后,他竟因为急功名不辞而别,大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气概。其实,这个时候的贾雨村虽然汲汲于功名,但仍然是想做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人物的。只可惜腐朽的官场让他身不由己地成为了投机钻营,贪赃枉法,陷害无辜,甚至有可能在贾家失势后忘恩负义落井下石的小人。
  贾雨村的腐化让我们看到,在腐朽的体制下,实现儒家道德型和政治型文化的统一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道德人格和政治人格的分裂,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就通过匡超人等一批中举后腐化堕落的士子向我们展示出来,而《红楼梦》中贾雨村这一形象更具有蜕变的典型性。他的蜕变是一点点完成的,即使在官场蝇营狗苟,他还是保留着纯的一面,只是这一人格面一直在隐退而已。已经被官场的腐朽同化的贾雨村对待贾宝玉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他不俗的一面。书中通过宝玉之口说,贾雨村每次拜访贾政,“回回定要见他”。宝玉自然视其为“禄蠹”而耻于相见,但贾雨村却不像世俗人那样把宝玉看做“淫魔色鬼”“酒色之徒”。他从一开始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就用不寻常的眼光看宝玉,直至后来身不由己地在官场上打爬,仍然愿意亲近宝玉。或许,他也是羡慕宝玉那样自由任性的生活的,正所谓“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的指引下选择了出仕为官,但又每每在官场的束缚下渴望归隐,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心里的一个念头而已,念头瞬间闪过,继续身不由己沉醉官场。贾雨村便是这样一种心理的代表。
  在续书中,贾雨村的结局安排的甚好,写他“犯了贪索的案子,审明定罪,今遇大赦,递籍为民”,在急流津觉迷渡口遇见早已是仙长的甄士隐,在与士隐叙说一番后,“心中恍恍惚惚,就在急流津觉迷渡口的草庵中沉沉睡去”,空空道人“再叫不醒”。贾雨村和甄士隐殊途同归,最终彻底摆脱了名缰利锁的束缚,还原了生命的本真。
  在续书中,出世后的甄士隐和尘世中的贾雨村曾有过两次相遇,而两次相遇的地点,一个是“知机县急流津”,一个是“急流津觉迷渡口”,这两个名字颇有寓意。第一次在知机县,贾雨村刚升为京兆府尹,上任时行至急流津,正是春风得意之人,哪里能够“知机”,所以甄士隐只以道家玄语相答,并不相认;第二次在急流津觉迷渡口,贾雨村已经被贬为庶民,经历了几番宦海沉浮,对功名的痴迷也到了觉醒的时候。因此,甄士隐的一番话让他颖悟仙机,抛却尘世功名富贵的挂碍,沉沉睡去。
  于是,儒家人生价值观最终归于道家。
  此外,《红楼梦》中的另外两个甄贾相对的人物——贾宝玉和甄宝玉身上也体现了这种隐与仕的对比,这两个人一开始都不喜欢功名,但后来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继续鄙视功名,“悬崖撒手”;一个在经历了家世萧索之后又走上了与贾雨村相同的人生道路。虽然这仅仅是续作者的意思,但却很好的体现了两种人生价值观的对比。
  中国古代文化中称陶渊明式的隐居为“归隐”,一个“归”字便可见对仕与隐的最终选择,生命的本原是“隐”,而出仕仅仅是人生旅程上短短的暂时性的一段,出仕者最终的隐居才是对生命本原的回归。经历过家世凋零又傲骨嶙峋不汲汲于功名的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体现出来的也是这种思想,他总体的倾向是道家的隐。但是他的这种隐不仅是回归生命的本原,而且还带着一种虚无悲观的调子,这在一开始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和甄士隐的《〈好了歌〉注解》中便可看出来,这两首诗表现出来一种悲剧式的虚无感,不论功名富贵,妻室子女,到头来终归一场空幻,因此又带上了释家的悲观色彩。在《红楼梦》中佛道似乎是一致的,一僧一道几乎总是相携出现,劝人出世。“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惯养娇生笑你痴”“有命无运,累及爹娘”,这些对儒家天伦人情的完全否定也是不足取的。
  甄士隐的“隐”是生命的真,但却又虚无缥缈,贾雨村的“仕”是生命的“假”,但却又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存在。或许就像太虚幻境入口处的对联上写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与假,仕与隐也像我们的儒道两家文化那样永远对立互补地共存着。
  总而言之,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贾府主体故事之外的人物在《红楼梦》全书的结构和主题意蕴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故事预示着贾家的命运,他们的情节起着穿针引线的线索作用。而他们的人格本身,又体现着作者对中国传统士人人生价值的思考。可见,曹雪芹塑造这样两个人物形象,实在是有着良苦用心的。
参考书目:
曹雪芹《红楼梦》(北京出版社,2008.1)
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
中国红楼梦学会《话说红楼梦中人》(崇文书局,2006.11)
点击:7,317&&&发布: 10:32&&&责编:moon&&&来源:
【版权声明】国学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联系我们】010-当你需要我的时候——从贾雨村的三个贵人说起
&&&&&&&&&&&&&&&&&&&&&&&&&&&&&&&&&&&&
当你需要我的时候
——从贾雨村的三个贵人说起
贾雨村从“隔壁葫芦庙里寄居的一个穷儒”到“补缺应天府”,多藉贵人相助。
贾雨村的第一个贵人是甄士隐。
想要去参加考试,无奈路途遥远盘缠不够,甄士隐得知情形后,不待(贾雨村)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虽不才,
‘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
我们看甄士隐的这一番话。
首先是不待说完就表达资助之意,而不是等说完之后,再轻捻髭须,闭目遐思,咂嘴颔首,方启朱口,没有任何居功之意、傲慢之态。
第一句先是责怪贾雨村怎么不早说,以前你不说我也没好意思鲁莽提出,怕你不高兴,其实我早就有这个想法的,我们一拍即合,兄弟相知。这就很大程度上化解了贾雨村的尴尬、不好意思、不适之感,保护了他的面子。除非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谁会开口借钱呢,尤其是向不很熟的人借钱。
第二句里,“‘义利’二字却还识得”,这句有点不好理解,出处不好寻,儒墨多有此类言语,体现古代士人的价值观,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大意即是尚义贬利、利为义用。今天,你接受我的馈赠,是成全了我的正义形象、道义品质;那些小钱,不足挂齿,别拒绝呐,白白玷污了我们士人的气节。
第三句说,明年就大考了,赶紧去京城吧,你有这个才华的,我相信你!要不然就太可惜了!这里有恭维,也有祝福。作为读书人,贾雨村要是不使出吃奶的劲把这个试考好,简直汗颜呢。
第四句,说别的事自由小弟替你张罗,你我相识一场,也是我的荣幸。
中国古代的称兄道弟,似乎不似现在的黑社会,“弟”在很多时候,简直成了一个谦词,不管年龄,罔顾血缘,有时仅看衔阶而已,有时又红口白牙兄弟一气。甄士隐一番话,前三句句句有“兄”,称自己为“愚”,到最后就瞬即变成了“弟”:谦卑无比,有颂无谀,且顺口拉近了彼此关系,以后替甄士隐寻女儿的回报,自然有今日一番话的莫大功劳,今日50两白银,日后可能换得百两黄金。
贾雨村等不及了,一夜难眠,天明即启程,竟未辞别恩人,可见求取功名之心切、窘于财货之深重,士隐之助,可谓雪中送炭矣。
贾雨村的第二个贵人是林如海(“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者”,告知贾雨村“都中奏准起复旧员”的重要信息,是机缘巧合,并且没有他也还有“邸报”呢;“说话投机,最相契合”的冷子兴,劝贾雨村找林如海帮忙,其实这也是贾雨村早就应该有的企图,故此二人暂不做贵人之论)。
贾雨村提出请求之后,
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送女进京。因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
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
亦不劳尊兄多虑矣。”
这段话说得叫人五体投地。
曹雪芹此时竟然戏谑地称呼“如海”,令人嘿嘿啧啧——哪里是如海,分明是世禄之家、书香门第的兰台寺大夫;哪里是担风袖月、贬官革职的老儒贾化,分明是座上西宾,东主谓弟。莫非是读书出身,方对家塾教师如此敬慕、夸而煞然?
第一句,和甄士隐一样,事情总是太巧,话说无巧不成书,今儿刚好想要送小女去“都中”呢。“天缘凑巧”,有惊喜之意,太巧了,太好了,两全其美,天公作美,我太高兴了!注意,这里不是说小女无人教育、没有良师,这样说的话叫贾雨村老师的脸往哪搁呢;林如海说的是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就是没有小伙伴。当然,彼此都知道,咱这个家教其实来路不明、水平不清,这个蒙头往前闯的“实验班”不好说……这里学生父亲这个高官,很是谦虚,贾敏富嫁早死,依然是“贱荆”。
第二句,“向”,是先前、此前的意思,先前蒙受您的教育大恩,这一次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
第三句,请注意“预”字,林如海说,我早就给你写好推荐信了。我读过很多遍这个地方,觉得有疑问,林如海怎么会早就写好信呢,他又不知道贾雨村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更不会去在意此时此刻的这个“补缺讯息”吧。后来我想,这里定然也是客气话,是假话,是给自己贴金,给对方台阶。言外之意,我帮你是应该的,我早就想帮你,今儿你不开口我也要帮你,你就放心吧。我们有时候会说“善意的谎言”,意思是为了不让人家担心、伤痛,于是就说了言不由衷的话。这里,林如海说的是没发生的事情,是空许诺,但是,一样是美丽的谎言。书生气息愈重的人,愈是会如此去说。我们会觉得,贾王史薛社交圈子里,唯有这个林氏,似乎是最谦逊有礼与众不同的。他体贴,他的为人有一种绵柔的气息,如同一杯秋日午后的绍兴黄酒,如同一顶暗灰熨帖的老式棉帽。不张扬,有分寸。入心入肺的暖和。
第四句,提到了费用问题。这是一个“很俗”的问题。如果前面讲到的报恩之话似有虚妄空玄的话,这里都是实打实的东西了。提到钱,刘姥姥也好,馒头庵老尼也好,求王熙凤帮忙办事,凤姐的态度那叫一个跋扈,那叫一个高调;但是,此时,林如海却是称弟道兄,极为逊敛低调。
我们很喜欢林如海。难怪贾雨村听完之后,作揖“打恭,谢不释口”。好个谢不释口,这应该是曹雪芹自造的词语,爱不释手、手不释卷,不松口,谢个没完,喋喋,诺诺,唯唯。
贾雨村的这两个“贵人”,打眼一看,就能发现他们的真诚、低姿态、体贴。当别人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不桀骜不信,我不洋洋得意,给人家一个台阶,把一些俗情小事考虑得周详一些,主动提出来,主动替他人着想一下,这才是为人之大道——甄士隐的两套冬衣、林如海的费用之例,皆是此类。
现代人可以做到这样的境界吗?
我想到去年夏天去台湾时的一些经历。明道大学的人员接待,可谓做到了极致。到机场,就把台湾的手机卡送到了四位带队老师手里,十几天的时间每项行程都拍下许多照片并做成光碟赠送给我们每一个成员,问我们喝不喝咖啡,赠送我们两大编织袋的台湾中学教辅书,带我们去吃“羊肉炉”喝“台湾啤酒”,给学生送眼镜,机场送行明道大学校长托人送来临别礼物,是大学的杯子书签等。
我们且看贾雨村的第三位贵人,他就是门子。密室相见,门子说,“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老爷怎么把出身之地竟忘了!老也不记得当年葫芦庙里的事么?”原来是“故人”,一番推辞之后,门子“斜签着”(算命的签放在竹筒里,可不就是斜的么)坐下。门子一连三个反问句(或是惊叹句),简直没把贾雨村放在眼里;更兼大堂之上就使眼色阻止发签,你以为你是亚父范增啊!接下来,又是护官符,又是揭谜情,又是出主意,得瑟得很。门子像是给贾雨村上课一般,沾沾自喜,喜不自胜。“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地充发了才罢。”这简直是必然的。
其实,门子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命运的,如果他懂得“当你需要我的时候”,应该学学甄士隐和林如海。
门子的症结在哪里呢?
我觉得是内心险恶表面伪善。“斜签着坐”之类,不过是做做样子,在他内心里,他是贾雨村离不开的“关键先生”。一个人,如果没有帮助别人的真心,如果再言行细节上不尊重别人,他所有的帮忙,很有可能,都是要受帮助者付出巨大代价的——门子本以为,从此以后,老爷就有把柄握在我手里了,岂不知,他的视野因为他的虚假奸诈而极度微缩,只见捉奸,没料被捉。
201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蔡明的小品《想跳就跳》一夜成名,这个腹黑舌毒的蔡老太太,登上了她历年小品表演的最高峰。
蔡明先后噎了李咏、毕福剑、朱军三为主持人,接着噎了一对情侣、一个晨练的小伙子、一个老年舞蹈爱好者。
广场之上,她先后赠送国标舞者小陀螺八个外号:小萝卜、小螺丝、小鸵鸟、小菠萝、小拖鞋、小骆驼、小摩托、小魔怔。
她说,这是我的地盘,我想清静清静。
而恰恰是她,给潘长江饰演的小陀螺解了围,做了这个无人认可与接纳的矮个老头的舞伴,作为女侠拯救了他,一起唱响《嗨歌》。
在央视12套普法栏目剧《走进凉山》中,也有个类似情节,苏曼在广场替被女友甩了的机车解了围,大义凛然,当仁不让的女汉子。
是什么造就了这个毒舌老太太?潘长江说是“退休综合症”。
为什么这个世界,泼妇越来越多?
为什么这个社会越来越犀利,拿着犀利当深刻、拿着绝情当荣耀的社会,谁会有真正的幸福感?
为什么我们的舌头越来越钝、又越来越毒?
因为没有毒舌,我没法活。
蔡老太太想要安静一会,舞者会一脚给你踢成骨折。想跳就跳,没门,想跳就骨折。
所以潘长江只能说好男不跟女斗,走了。
“赵女士,你有点欺负人吧。我是谁不重要……”蔡老太太发飙了。
其实,冷冷地说,当别人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衣冠楚楚、点头哈腰,其实是为了自保,因为必将有一天,甚至是此时此刻,我们都会用到别人,甚至现在坐在面前的这个人,他很可能会成为我的救星。
说到底,是一种明哲保身。
但是,社会,就是凭着这一串串美丽的软软暖暖的谎言,延续至今的。而那些箴言,恰恰如蔡明的经典台词,硬邦邦,没商量。
《想跳就跳》,表面上说的是潘长江,其实也是蔡明,蔡明也很累,一直绷紧神经。小品当中有句台词,“生命到底在于运动还是静止”?应该说,生命在于推心置腹,即便怀有私心,权当互惠互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贾雨村的宦海生涯之锋芒
淹蹇于葫芦庙的贾雨村自那岁中秋甄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甲戌侧批:此亦奸雄必有之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甲戌侧批:此亦奸雄必有之事。】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甲戌侧批:此亦奸雄必有之态。】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甲戌侧批:先云“根基已尽”,故今用此四字,细甚!】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甲戌侧批:已伏下至金陵一节矣。】  。  贾雨村先生无钱无势、无关系、无背景,属“三五”人员,何以能高中榜首?官拜大如州知府?是在应验着甄士隐中秋“飞腾之兆已见”的贺言?是得益于祖上家学的渊源?还是取决于他自身的人生境界? 中秋诗写实着出口成章的贾雨村不仅展示出其祖上“诗宦世家”的渊源,也在证实着他自身“饱学之士”的抱负与襟怀。从世俗的角度上说,贾雨村不愧是“诗宦世家”出身,初出道,就不同凡响,金榜题名,官运亨通,可喜可贺,恰与前文甄士隐的祝贺相对应。世人认为升官发财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孰不知,在这个转折点上,贾雨村从此将走上一条不归路,真不知道是该贺,还是应该哀?中秋诗所流露出来的意境,就其现实性而言,有情、有义、有抱负、有理想。尽管在现实中能够受到赏识,这从甄士隐的推崇到贾雨村应试中榜的事实上得以确证。可惜,这种境界却是一种假境界!用贾雨村自己的话说“不过是时尚之学”。这就意味着,时尚的东西绝不是人生的真谛,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因此,当宝玉面对秦可卿房中的“燃藜图”时,表现出无限的厌恶。这样的史实,不在于人们怎样去论证,岁月已经随时随地为之做出着注解。  。  什么叫“寻了个空隙”?为什么要寻个空隙?  古往今来,参本很有讲究,明明是别有用心,却一定要找一个恰当的借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再者说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总结人的过失,总会找到罪衍,他的上司的参本,亦真亦假,所谓“生情狡猾,擅纂礼仪”的说法,掩盖在“恃才侮上”之上,这八字再往上行则升级为“大逆不道、欺君罔上”之罪了,也就是说下“大逆不道”一等之罪,难怪“龙颜大怒,即批革职”。  上面是“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的官样文章,下面是“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的真正原因,上下皆有文章,这就是参本的秘诀。  。  贪酷之弊,非从贾雨村始,亦非从贾雨村终,这是由来已久的官场积弊,是历史的沉疴。“苛政猛于虎”五个字写尽千古贪酷事。史论有“亡秦者秦也!非六国也!”“亡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亡六国者,六国也!”之说。典出杜牧《阿房宫赋》及苏洵《六国论》,“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溯源而上,皆源自于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凡此,一言以蔽之:自取其祸。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为“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赃枉法,想那贾雨村初出道,难免会沾染上这些恶习,却未必犯下如此严重的恶行,“才干优长”四个字解读着他在任上的作为,虽不是能官干吏却非庸俗之辈。因此,这个参本是在“贪酷之弊”“恃才侮上”之上的夸大其词。正所谓:说你有事,没事也有事。说你没事,有时也没事。毕竟,官场的黑暗不完全是捕风捉影。《石头记》每每提及贾谊,尤其是在《芙蓉女儿诔》中把他作为一种品格,赋予在“女儿”身上,绝非泛泛之笔,它是在用女儿的遭际设譬说世态,还是用贾谊的沉浮作比说仕途?二者互映互照于命运的劫难,无非是反证着贪腐的历史沉疴。可见,世人命运多桀皆因腐化所致。  从官场的潜规则上说,对贾雨村罗织的这些罪名,在寓排斥异己的同时,也在反映着官场的黑暗。与其说是“恃才侮上”,不如说是展露锋芒。因为,此时的贾雨村正徘徊在十字路口,还有资格担任黛玉的启蒙老师,尽管因黛玉身体羸弱的原因,未必能够从贾雨村处学到什么学问,使这个教师的名分徒有虚名,毕竟还是得到了林如海的认可。  这林如海何许人也?堂堂探花,官拜巡盐御史,贾雨村没两把刷子,若声名狼藉,焉能入林如海的法眼?聘为家庭教习?  那日,偶又游至淮扬地面,因闻得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甲戌侧批:盖云“学海文林”也。总是暗写黛玉。】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甲戌眉批:官制半遵古名亦好。余最喜此等半有半无,半古半今,事之所无,理之必有,极玄极幻,荒唐不经之处。】本贯姑苏【甲戌侧批:十二钗正出之地,故用真。】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甲戌眉批:可笑近时小说中,无故极力称扬浪子淫女,临收结时,还必致感动朝廷,使君父同入其情欲之界,明遂其意,何无人心之至!不知彼作者有何好处,有何谢!报到朝廷高庙之上,直将半生淫朽秽资睿德,又苦拉君父作一干证护身符,强媒硬保,得遂其淫欲哉!】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甲戌侧批:要紧二字,盖钟鼎亦必有书香方至美。】之族。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甲戌侧批:总为黛玉极力一写。】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甲戌侧批:带写贤妻。】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甲戌侧批:看他写黛玉,只用此四字。可笑近来小说中,满纸“天下无二”“古今无双”等字。】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甲戌眉批:如此叙法,方是至情至理之妙文。最可笑者,近小说中满纸班昭蔡琰、文君道韫。】  雨村正值偶感风寒,病在旅店,将一月光景方渐愈。一因身体劳倦,二因盘费不继,也正欲寻个合式之处,暂且歇下。幸有两个旧友,亦在此境居住,【甲戌侧批:写雨村自得意后之交识也。又为冷子兴作引。】因闻得盐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   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辞馆别图。林如海意欲令女学生守制读书,故又将他留下。近因女学生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甲戌侧批:又一染。】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甲戌眉批:上半回已终,写“仙逝”正为黛玉也。故一句带过,恐闲文有妨正笔。】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闲步。  。  正因为贾雨村领略了官场的风光,才会对被“革职”一事采取“嬉笑自若”的态度,盖因他明白“革职”的背后是一种“构陷”,尽管自己沾染上了“贪酷之弊”,然则官场中人那个比自己又清白多少呢?相比较而言,他的上司和同聊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时的贾雨村若抽身出来还来得及,可惜,由于利令智昏,难以迷途知返,故有“智通寺”示警,那个既聋又哑的老僧的形象,何止是只警贾雨村?恰是对世人“利令智昏”的形象展示。  这日,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甲戌眉批:大都世人意料此,终不能此;不及彼者,而反及彼。故特书意在村野风光,却忽遇见子兴一篇荣国繁华气象。】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甲戌侧批: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一叹。】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甲夹批: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   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甲戌侧批:一部书之总批。】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甲戌侧批:随笔带出禅机,又为后文多少语录不落空。】何不进去试试?想着走入,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甲戌侧批:是雨村火气。】雨村见了,便不在意。【甲戌侧批:火气。】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甲戌侧批:是翻过来的。】齿落舌钝,【甲戌侧批:是翻过来的。】所答非所问。  对此,有 【甲戌眉批:未出宁、荣繁华盛处,却先写一荒凉小景;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出世、入世之说,不正是在借贾雨村以警世人之意吗?  。  “且沽清正之名”一语道破天机,这就是说,在贾雨村身上还保留着”清流”的成分,至少还没有同流合污。虽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却无祸害乡梓之实。此为官场清浊之别,虽不能清正廉洁,却无劣迹斑斑。而《石头记》是在正反两面论证着世态的清浊,用官场的清浊与世态的清浊相互映照、相互印证,论证出人类社会的美与丑,《石头记》在大小的辩证关系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尽管,贾雨村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大谈正邪两辩时,从理论上高度概括出“一干情痴情种”的与众不同之处,却因功利的原因,不可能看到大荒山与离恨天的境界。因此,与青埂峰和离恨天相比较,这些清流和贾政身边的清客相仿,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对这些“清流”们用詹光(沾光)单聘仁(善骗人)进行了嘲弄和定性。道理很简单,历史沿袭下来的“光宗耀祖”梦想,是士阶层的传统心结,当学习的目标只为了满足一己之私的光荣与梦想时,知识就变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它以改变“为天下谋”的性质,变成了“谋天下”的骗术。故,“且沽清正之名”之说,既包含了贾雨村暂时没有与官场黑暗同流合污的一面,又在揭示着抱负变质的真相。正如“清流”的演变,清流的第一义项为清澈的流水。欲求清流,必先正源,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汉书·补乐志》。第二义项是喻指德高望重的士大夫。士大夫视名节为生命,历史上有无数的人为了这一崇高的目标前赴后继,不惜以命践行。顾炎武有曰: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第三义项是政治派别的称号。凡事一旦形成派别,大多都会因走向极端而偏离正确的轨道,历朝历代的党派之争就是最好的证明。不仅误国,也会误了自己的一生。第四个义项则是政治清明的标志。不管是一种理想也好,愿望也罢,廉洁、清明的社会形态和心态就在腐化、堕落的对岸,毕竟有人走过去而成为天之骄子、万世楷模。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永远也没有停止开发自身的脚步,无论是哲学家、政治家、科学家乃至于任何人,都在寻找着我们自己,之所以在前面我们引用了历史典籍对书中本旨进行了按迹追踪,是因为《石头记》具有考古的性质。事实上,我们在对历史所做的追溯还远远不够,根据论证的需要,还应该考证的更加详细,或许能够更加准确的解读出《石头记》的微言大义,因此,《石头记》之所以塑造贾宝玉这个人物,只为了找回通灵宝玉、找回石头,找回女娲氏。而在我们寻找自己的时候,是不是考虑到:在物质满足生命需要的同时,精神境界更是在维护着生命的健康。或许这就是佛家、道家教化人的精微之处吧。我从来不怀疑《石头记》文字般若的神明特性。  “真正的光明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为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为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你要战胜外来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心的敌人。你无须害怕沉沦,只消你能不断自拔与更新”——傅雷  贾雨村出身于“诗宦世家”,他的出发点是“再整基业”,自然难以逃出这一历史窠臼,革职,对他而言,未能载誉归来,却被铩羽而归,成为他心中的痛,这是他“十分惭恨”的原因。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贾雨村闻听到贾宝玉种种奇异之事后,大发感慨,且“罕然厉色”,郑重其事的大谈特谈了一通具有“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的宏论,认为贾宝玉等“一干情痴情种”是介于大善和大恶之间的人物,是正邪二气的混合体,上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不能为大凶大恶。既有超越善恶之处,又有“不近人情之态”。这种听起来貌似有理,实则空谈的高论,正与“清流”走上极端相契合。就像今天一些专家、学者总是在高谈阔论着国际、国内的体制孰优孰劣一样,总是在对社会找茬,很少想一想自己该干点对社会起到建设作用的事情,美好的社会是说出的吗?只有社会各界、各行各业都抱着建设者的态度,去为之而付出的时候,这个社会才会充满着希望。大谈表象,看不到实质,是古今“清流”们的通病。凡人,做好自己是本分,奉献自己是境界,人生无境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本分。  贾雨村因曾在金陵甄府处馆,当家庭教师,给甄宝玉启蒙,因无法管束甄宝玉而辞职不干了,为什么呢?是怕误人子弟么?实则怕担责,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之责。而对贾宝玉却极尽赞美之能事,大有谄媚之态,何也?  按脂评,甄家与贾家遥相对应,写假则知真。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甄宝玉传影。甄贾宝玉互为影子,几乎一模一样,只有一点不同,贾宝玉“衔玉而生”,甄宝玉却没有“通灵宝玉”。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之处,有书为证:雨村笑道:“果然奇异。只怕这人来历不小。”正因为如此,既反映出贾雨村的见解与众不同,又突出着他的局限性。有见识,在于师黛玉,识宝玉。局限性,在于识假(贾)不识真(甄),识假不识真,既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是历史的顽疾。而石头“除邪祟,疗冤疾,知祸福”的功效,在于归真。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还没有评论哦,&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欢迎您来我的凤凰博客!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贾雨村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