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和刑事侦查学 pdf专业学的具体有哪些内容?

欢迎访问刑事侦查学院
&|&&|&&|&&|&&|&&|&&|&&|&&|&&|&&|&&|&&|&&|&&|&&|&
  学院由1979年新中国第一个侦查学专业发展而来。现有侦查学(含职务犯罪侦查专门化班)、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和经济犯罪侦查四个专业,侦查学、警察科学两个硕士点,是学校招收国防生的主要学院。主要为国家公安、安全、检察院、法院、海关、民航、交通、军队保卫、司法行政、高校等培养专业人才。下辖有司法鉴定权的司法鉴定中心(通过CNAS认证、十大国家级鉴定机构之一);《现代侦查》、《侦查》两个期刊编辑部;法庭科学研究中心、警察科学研究所、重庆高校物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证据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四个研究机构,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现代警务实验室。侦查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刑事科学技术为重庆市特色专业,侦查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级人才培养试验区,侦查学教学团队为重庆市级教学团队。目前在职教职工72人,在校本科生1501人,硕士研究生174人。  
版权所有:西南政法大学 E-mail:
网站维护:西南政法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混凝土 低碳建筑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论文关键词】 建筑工程 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 质量控制
  【论文摘...摘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元化且数...论文关键词:建筑施工 管理职责分配
  论文摘 要: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建筑施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娱乐的追求进一步提升,对国家行政事...及旗下全部分类
打开微信扫一扫,关注圣才:
sc100xuexi
认证官方微博
认证官方微博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简介(2013年)发布人:&&发布日期: 15:09&&共890人浏览
  刑事侦查学院开展公安类专业教育始于1956年,由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犯罪对策教研组承担。1958年,又在合并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的基础上成立刑事侦查教研室和实验室。1979年,公安部征得最高人民法院同意(公安部公三(1979)231号文),并由最高人民法院向教育部发函(最高人民法院&79&法司字第284号文),要求在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设立刑事侦查本科专业。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同意,于1979年正式招收全国第一届侦查学本科专业学生,从而成为全国最早开办侦查学本科专业的院系。后来,在侦查专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又先后于1985年建立侦查学系、2000年组建刑事侦查学院。
  刑事侦查学院作为我国最早开办侦查学本科专业的院系,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侦查专业人才培养试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所在院系,自侦查专业开办以来,无论是教学科研水平,还是人才培养质量都在我国公安司法理论界、实务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声誉。在这里,先后诞生了全国第一个犯罪侦查教研机构、全国第一个侦查学教授、全国第一部侦查学本科教材、全国第一批侦查学硕士、全国第一本侦查学术期刊。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为我国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海关、民航、军队保卫部门、司法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等单位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并成为我国高级侦查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以侦查学专业为代表的各公安类专业已经成为重庆唯一、西部领先、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专业。公安部政治部原人事训练局孙建国副局长评价说:&西政侦查学专业是我国办得最早也是最好的本科专业。&公安部原刑侦局长刘文评价说:&二十春秋,侦查学系新老教职人员辛勤耕耘,成绩卓著,为中国刑事侦查战线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为中国刑事侦查科研、教学创造了可贵的成果和经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侦察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学科专业建设情况
  刑事侦查学院着眼学科专业长远发展,不断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学科专业的总体竞争力。
  首先,依托侦查学专业的办学优势,结合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不断拓展学科专业领域、层次和办学规模。先后开设了4个专业,即侦查学专业(含职务犯罪侦查专门化班)、刑事科学技术专业(2000年)、治安学专业(2002年)、经济犯罪侦查专业(2005年)。有侦查学、警察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现为全国唯一的能单独授予该学位的学科点。在侦查学硕士点下成功增设物证技术方向,在学校诉讼法博士点下,还设有侦查学研究方向。目前,共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分别为1533人、188人,每年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别为400人、60人左右。
  其次,结合学科专业的长远发展,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取得显著成效。一方面,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理论学习效果,已经在侦查实务部门聘请常年校外专家近30人定期来校讲学,在全国公安、检察机关挂牌建立了21个专业实习基地,保证历年学生集中专业实习率达到95%以上;另一方面,为加强学生实验实训平台建设,近几年先后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用于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2008年,&现代警务实验室&成功申报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2007年,司法鉴定中心被评为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和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通过国家级认可授予CNAS认可资格,被评为十大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之一。
  第三,抓住学科专业发展的根本,狠抓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自开展公安类专业教育,已经先后出版了第六代教材,保证必修课门门有教材。2002年《微量物证分析》获司法部优秀法学教材奖。另外,《刑事案件侦查》、《现场勘查》、《侦查策略》等都专业主干课都已成为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侦查讯问》、《法医学》为校级精品课程。
  总之,刑事侦查学院在我国公安侦查专业教育领域一直保持着一定的品牌优势和重要影响,得到广泛认可。2007年,侦查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试验区,侦查学专业先后成为重庆市、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成为重庆市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成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在30年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刑事侦查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一直在全国同类专业院系中居于领先水平。学院共设有侦查学教研室、痕文技术教研室、治安学教研室、法化教研室和电子与声像技术教研室等5个专业课教研室和痕文技术实验室、法医实验室、理化实验室、电子与声像技术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及一个国家级司法鉴定中心(对内则为供学生实验的专业实验室)。现有教职员工77人(另有外聘教师30人),具有司法鉴定资格的鉴定人6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8人,讲师、工程师27人,硕士生导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43人。教师队伍中有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学者。十一五&期间,5人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4人被评为学校师德师风标兵,1人被评为&全校最受喜爱的十大教师&,8人获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有重庆市学科带头人2人,重庆市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总体来讲,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学位结构与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相对合理,能够较好地适应各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美国法庭科学协会副主席、联邦调查局顾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桑顿教授曾在我校讲学后给世界银行的报告中说:&西南政法学院办学很特别,普通法学院办法庭科学专业而且办得很好,教师和设备都是一流的,真是一个奇迹。&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还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结合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需要,先后组建了多个学科专业教学团队,围绕经济犯罪防控、职务犯罪防控、治安管理与预警、犯罪心理、物证鉴定、司法鉴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警察科学、刑事侦查等学科领域,制定了具体建设方案,经常性地开展交流与合作,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09年,侦查学专业教学团队成为市级教学团队;2010年,司法鉴定(刑事科学技术)管理创新团队成为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
  三、科学研究情况
  刑事侦查学院积极支持与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工作开展科研攻关,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断提高,形成深厚的科研氛围,整体科研实力稳步提升。学院现有法庭科学研究中心、警察科学研究所、重庆高校物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证据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等4个研究机构及《现代侦查》(已由群众出版社出版连续出版6期)、《侦查》两本权威学术刊物,为教师开展科研和学术交流提供了更多的载体和平台。近5年来,公开发表论文共600余篇,其中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Analytica Chimica Acta》、《Anal. Bioanal. Chem》等上发表论文10余篇被SCI全文收录,在CSSCI来源期刊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公开出版教材12部,专著21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4项。共成功申报各类科研项目44项,其中了国家社会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他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7项,校级项目19项。同时,还主动与实务部门开展横向合作,就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联合开展科攻关,先后与最高人民检察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公安局、西藏警校、重庆市政法委、云南省公安厅等单位联合组织横向项目11项。
  多年来,学院还坚持结合教学改革需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先后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项,取得一定系列成果。《刑事案件侦查模拟情景教学法》于1993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现场勘查教学手段多元化实施》于2004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刑事案件侦查案例教学法研究》于2005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侦查策略模拟训练研究与实践》于2008年申报为重庆市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
  四、人才培养情况
  刑事侦查学院依托学校法学专业的优势,秉承&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确立了&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中,坚持法理与学理并重,使学生在掌握较为厚重的法学知识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公安侦查专业知识和技能;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既注重通过理论教学、学术讲座、专题讨论使学生了解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和实践中的最新动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又注重通过实习实验实训、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注重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塑造学生忠于职守、默默耕耘、乐于奉献、心系天下的个性品格。正因如此,学院毕业生质量规格高、能力强,适应面广,深受实际部门的欢迎与好评。社会普遍反映:西政刑侦学院的学生就是不一样,他们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的办案能力;既能当指挥员,又能当战斗员;既能管理,又懂技术;既有深厚的法学功底,又有扎实的专门知识;既能从事公安实务工作,又能适应教学科研工作。
  迄今为止,学院已培养本科毕业生4000余名,研究生400余名,为公安司法战线培训学员近万名。毕业生中有相当部分同志已经成为各级公安司法机关、侦查部门及科研院所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物。据不完全统计,历届毕业生中,有副部级以上干部4名,厅局级干部50余人,处级干部200多人,教授近50人,副教授200余人,也涌现出了公安部一级英模芦振龙(侦查学专业94级毕业生),中国杰出青年卫士、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王治军(侦查学专业84级毕业生),联合国和平服务勋章获得者、中国警察进入联合国人权调查机构第一人刘海志(侦查学专业86级毕业生),&深圳市三八红旗手&、&南粤百优女政法工作者&李洪波(侦查学专业85级毕业生),厦门特区卫士武清文(侦查学专业90级毕业生),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王淑琴(侦查学专业2002级毕业生)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力争继续保持学院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领先地位和优势,将学院建设成具有全面竞争优势且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学院,引领我国公安侦查专业教育新的发展方向!我们将努力奋进,开拓进取,在稳定本科专业招生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将我院建设成全国示范性侦查专业教学基地,建设成重庆乃至西部地区公安、司法机关继续教育的实训基地,为培养高层次公安侦查类专业人才和推进我国侦查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上传考研真题与资料
硕士报考指南········硕士招生信息汇总·········中国刑警学院刑事科学技术或者侦查专业的研究生要考哪些科目,有什么参考的书目?
大家好,我是警校就读刑事科学技术的学生,想知道报考刑事科学技术或者侦查专业的研究生要考哪些科目有什么参考的书目没有?急需,谢谢解答!
相关院校: 热点关注:
提问者: -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
其他答案(1)
刑事科学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课④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
刑事侦查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课④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
侦查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基础法学综合④801刑事法学综合
参考书目: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课&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这两个是统考科目,看全国考试大纲
侦查学参考书目如下:
《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主编葛洪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宪法》(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及规划教材),主编许崇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民法》(第四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主编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刑法学》(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主编高明暄、马克昌,执行主编赵秉志,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刑事诉讼法学》(2002年修订版,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主编樊崇义,副主编卞建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
回答者:感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刑事侦查学案例教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