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江都公主封地是江都吗?汉朝封地地图公主有那么大的封地?江都王造反后江都国就成了公主封地了吗?

西汉的江都公主封地是江都吗?汉朝公主有那么大的封地?江都王造反后江都国就成了公主封地了吗?_百度知道
西汉的江都公主封地是江都吗?汉朝公主有那么大的封地?江都王造反后江都国就成了公主封地了吗?
提问者采纳
不是的,汉朝公主一般都是“汤沐邑”,和王侯的封地的权利是不一样的。
我明白了江都公主是江都国的公主 也就是江都王的女儿不是皇帝女儿
严格按照汉制来说刘细君应该是翁主,是王爷之女。不过因为外交需要,所以汉政府给了她一个“公主”的封号“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汉书”。不过因为她是江都王之女,所以史称江都公主,因此这不是她真正的封号,江都也不是她的汤沐邑。江都王因牵涉谋反被迫自杀,刘细君因为年幼没有获罪但已流落民间,后来是被广陵王收养了。她并没有继承江都国封地。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汉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西汉的乌孙公主的食邑是乌孙吗?乌孙并不是汉朝的地盘 这不和中国任命纽约市长一样没有意义吗?_百度知道
西汉的乌孙公主的食邑是乌孙吗?乌孙并不是汉朝的地盘 这不和中国任命纽约市长一样没有意义吗?
提问者采纳
历史上有一位,乌孙公主刘细君,汉室宗亲。西汉江都王刘建之女,本名细君。元鼎二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出使乌孙国,乌孙王昆弥愿与汉通婚。原为闲臣之女,忽为荣耀公主身。武帝钦命细君和亲乌孙。她的乌孙,其实并不是食邑。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公主嫁给了乌孙王
那不应该叫乌孙王后吗?
也可以这么说吧,不过汉人和史书一般称呼她为公主
仅仅是封号而已,食邑的话,要看宫里的安排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扬州日报社--扬州时报
第A15版: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重点新闻◎必读
重点新闻◎看点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江都公主”刘细君:
丝绸之路上第一个远嫁西域的公主
&&&&细君公主墓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13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起我国古都长安,沿渭水西行,经过河西走廊(今甘肃省狭长地带),到达敦煌,出玉门关和阳关,进入“西域”(今新疆及以西地区)。&&&&“江都公主”远嫁西域&&&&哈萨克斯坦曾是古代乌孙国管辖的地域,张骞出使西域就曾到过这里。提到乌孙,就不能不提史册上记载姓名的第一位“和亲公主”细君。&&&&原先乌孙国世世代代居住在祁连山附近,后被匈奴赶到今新疆温宿、伊宁一带。于是乌孙国与匈奴成为世仇大国。汉武帝派使者两次出使乌孙,表示愿派公主下嫁,结为兄弟之邦,团结起来,共制匈奴。&&&&细君公主为汉朝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汉武帝刘彻的侄孙女。因其生于江都,史称江都公主;又因远嫁乌孙,别称乌孙公主。&&&&公元前105年,为联合乌孙,击败匈奴,打通丝绸之路,汉武帝将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封为“江都公主”西嫁乌孙王昆莫猎骄靡为妻,被封为右夫人,成为我国史书上最早有记载的番汉和亲,比昭君出塞还早72年,刘细君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汉武帝对这次联姻非常重视,除了赐乘舆及御用之物外,特置属官、宦官和侍御数百人随公主出嫁,赠送的嫁妆极为丰厚,“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将蚕桑技术带到西域&&&&中国是全世界最早种桑养蚕、生产丝绸的国家。考古结果表明,在商周至战国时期,中国丝绸的生产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丝织品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国输出到全世界的最重要的产品。学者们认为,汉王朝只允许向西域运输丝绸成品,而不允许输出桑蚕业。谁泄露了蚕种的秘密,要被处以极刑。可是蚕桑技术还是传到了西域,把这项技术带到西域的正是江都公主——刘细君。&&&&根据民间传说,江都公主刘细君酷爱刺绣,远嫁乌孙时携带去了大量丝帛。然而再多的丝帛也会用尽,所以她担心到西域后会难耐寂寞。有一位迎嫁的乌孙大臣对公主说,最好把蚕桑的种子藏在身上带出关去,将来在乌孙便可以种桑养蚕,织丝刺绣。刘细君便把蚕桑的种子藏在发髻里带到西域,桑蚕技术从此在西域流传开来。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扬州日报社版权所有
|  |  |  |  | 
| 广告服务 |  鲁元公主刘乐,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的长女。嫁赵王张敖为妻,生女张嫣后来成为汉惠帝刘盈的皇后。  馆陶长公主刘嫖(piāo),西汉皇室的馆陶长公主,是汉文帝有史料记载的两个女儿之一,窦皇后的唯一的亲生女儿,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同时也是汉武帝的姑母兼岳母。于汉文帝三年(前177年)嫁给世袭堂邑侯(食邑1800户)陈午为妻,故《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又称其堂邑大长公主。汉景帝时封馆陶长公主;汉武帝时,尊称窦太主。  馆陶公主刘施,汉宣帝刘询长女。刘施嫁于定国之子御史大夫于永。  孝平皇后(公元前4年--公元23年):名王嬿,新朝建兴帝王莽的长女,生母是孝睦皇后(王氏)。  次女睦修任王晔,侍妾增秩所生,下嫁新朝大将军武汉。 第三女睦逮任王捷,侍妾开明所生  舞阳长公主刘义王,汉光武帝刘秀长女,母阴丽华。建武十五年(40年)封舞阳长公主。下嫁陵乡侯太仆梁松。梁松因牵连诽谤,补诛杀  涅阳公主刘中礼,汉光武帝刘秀第二女,母阴丽华。建武十五年(40年)封涅阳公主,下嫁显亲侯大鸿胪窦固。汉章帝(75-88年在位)登基后尊为涅阳长公主。  馆陶公主刘红夫,汉光武帝刘秀第三女,母郭圣通。建武十五年(40年)封馆陶公主,公主下嫁驸马都尉韩光。后韩光因与淮阳王刘延谋反被诛。  淯阳公主刘礼刘,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女,母不详。建武十七年(42年)封淯阳公主,下嫁阳安侯长乐少府郭璜。郭璜因窦宪谋反被牵连,补诛杀。  郦邑公主刘绶,汉光武帝刘秀女。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封郦邑公主。下嫁新阳侯世子阴丰。阴丰是皇后阴丽华弟弟阴就的儿子。在汉明帝时期,阴丰杀死公主,自己亦被公主的兄弟汉明帝诛杀。阴就夫妇也自杀  湖阳公主刘黄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的大姐。  新野节义长公主刘元(前1世纪-22年),中国东汉时期皇族女性,为汉光武帝刘秀姊,父南顿君刘钦,母樊娴都。  宁平长公主刘伯姬,约公元23年,刘伯姬与李通婚。汉光武帝刘秀之妹  获嘉长公主刘姬,东汉人,汉明帝刘庄女,母不详。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封获嘉长公主。长公主下嫁杨邑侯冯柱。  平阳公主刘奴,汉明帝刘庄女,母不详。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被封为平阳公主。刘奴下嫁大鸿胪冯顺。  隆虑公主刘迎,汉明帝刘庄第三女,母不详。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封隆虑公主,公主下嫁牟平侯耿袭。  平氏公主刘次,东汉人,汉明帝刘庄女,母不详。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封平氏公主  刘致,汉明帝刘庄女,母不详。永平三年(61年)封沁水公主。嫁高密侯邓乾为妻  平皋公主刘小姬,东汉人,汉明帝刘庄女,母不详。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封平皋公主,下嫁昌安侯侍中邓蕃为妻。  浚仪公主刘仲,汉明帝刘庄之女,其母不详。永平十七年(公元75年)被封为浚仪公主。下嫁軮侯黄门侍郎王度。  武安公主刘惠,东汉人,汉明帝刘庄女,母不详。永平十七年(74年)封武安公主,适征羌侯世子黄门侍郎来棱,汉安帝尊为武安长公主。  鲁阳公主刘臣,汉明帝刘庄女,母不详。汉章帝建初元年(76年)封鲁阳公主  乐平公主,东汉第二任皇帝明帝刘庄的第十个女儿,名刘小迎。  成安公主刘小民,东汉人,汉明帝刘庄女,母不详。汉章帝建初元年(76年)封成安公主  武德长公主刘男,汉章帝刘炟女,母不详。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80年),刘男被封为武德公主。  平邑公主刘王,汉章帝刘炟女,母不详。汉章帝建初四年(80年),刘王封平邑公主。刘王下嫁黄门侍郎冯由。  阴安公主刘吉,汉章帝刘炟之女,母不详。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4年),刘吉被封为阴安公主。  汉代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中记载了一个解忧公主,她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她在出使乌孙和亲的细君公主去世后,为了维护汉朝和乌孙的和亲联盟,也奉命出嫁到西域的乌孙国。  日落解忧桥(纪念刘解忧)[1]她一生经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曾嫁予三任丈夫,皆为乌孙王。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她一直活跃在西域的政治舞台上,积极配合汉朝,遏制匈奴,为加强、巩固汉室与乌孙的关系作出了贡献。年逾七十之时,上书给汉朝皇帝陈述思乡之苦,请求把自己的遗骨埋葬在故国 (《汉书·西域传》:“公主上书言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闵而迎之,公主与乌孙男女三人俱来至京师。是岁,甘露三年也,时年且七十,赐以公主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后二年卒。”)。甘露三年回到汉朝,天子怜悯她的境遇,亲自出城迎接解忧公主的归来。每逢上朝,解忧公主的礼仪待遇和皇室公主一样。  细君公主,即乌孙公主刘细君,汉室宗亲。西汉江都王刘建之女,本名细君。元鼎二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出使乌孙国,乌孙王昆弥愿与汉通婚。原为闲臣之女,忽为荣耀公主身。武帝钦命细君和亲乌孙,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 “秦琵琶”。明知胡地苦,何为嫁女郎  曹宪,曹操女儿,曹嵩孙女,人美气高。公元213年与妹曹节、曹华同入宫服侍汉献帝刘协,无子  “献穆曹皇后讳节,魏公曹操之中女也。建安十八年,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聘以束帛五万匹,小者待年于国  曹华,生卒时间未知,东汉末年人。曹操之女,母为卞夫人。与两个姐姐曹宪、曹节同为汉献帝妃嫔。曹节是历史上“三女侍一夫”的故事主角之一  平原懿公主曹淑,魏明帝曹睿的爱女。曹淑的死使曹睿万分悲痛,追封平原公主,谥为懿  全公主,即三国时吴国大帝孙权的女儿孙鲁班。字大虎  朱公主孙鲁育,字小虎,三国时吴大帝孙权之女,全公主(孙鲁班)之妹,东吴大将朱据之妻。  哀献皇女司马女彦,中国西晋时期人物。父:晋惠帝司马衷,母:皇后贾南风。  弘农郡公主,名司马宣华,名字和公主封号出自臧荣绪《晋书》。嫁傅袛之子傅宣。  南康公主司马兴男,晋明帝司马绍女,母明穆皇后庾文君,下嫁桓温。  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东晋人,晋简文帝的女儿  东晋海盐公主司马茂英,晋恭帝司马德文之女,母为褚灵媛。后为南朝宋少帝皇后。  会稽宣长公主刘兴弟,其父亲是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其母是刘裕结发妻子臧爱亲  吴兴长公主刘荣男,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二女儿,母亲不明,她后来嫁给了王嘏的儿子王偃,生了四个儿子:王藻、王懋、王攸以及王臻,还生了两个女儿王宪嫄、王氏  义兴恭长公主刘惠媛,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  豫章康长公主刘欣男,刘裕的么女  东阳献公主刘英娥,南朝人,宋文帝刘义隆女,母皇后袁齐妫。东阳公主下嫁王僧绰。  新蔡公主刘英媚,宋前废帝刘子业的姑姑  南朝刘宋山阴公主(后封会稽长公主)刘楚玉,是孝武帝刘骏与皇后王宪嫄的第一个孩子,后与何戢结婚,废帝刘子业的姐姐  临淮康哀公主刘楚佩,父为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其母是文穆皇后王宪嫄,姐姐是历史上有名山阴公主刘楚玉。其夫为义兴太守王莹,琅琊临沂人  皇女刘楚琇,宋孝武帝刘骏和文穆王皇后王宪嫄的第三个女儿,前废帝刘子业,豫章王刘子尚,山阴公主刘楚玉,临淮康哀公主刘楚佩的妹妹,康乐公主刘修明的姐姐,刘楚琇出生不久就夭折了,等到孝武帝刘骏继位,也没有追封她为公主,只称刘楚琇为皇女。   康乐公主刘修明。山阴公主姐妹  晋陵长   公主刘伯姒,是宋明帝刘彧的嫡女,是皇后王贞风的女儿  建安长公主刘伯媛,皇后王贞风的女儿  义兴昭长公主箫令嫕,梁文帝萧顺之的女儿  永兴公主萧玉瑶,梁武帝萧衍女,皇后郗徽的女儿  永康公主萧玉嬛,南朝梁武帝萧衍与德皇后郗徽的第三女。永兴公主萧玉姚,永世公主萧玉婉之妹  永世公主萧玉婉,南朝梁武帝萧衍女,母皇后郗徽  长山公主萧妙纮,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女,母皇后王灵宾  益昌公主萧含贞, 梁元帝萧绎的女儿,母亲徐昭佩  陈后主陈叔宝第六女,母为陈后主宠妃张丽华。隋炀帝妃嫔之一  寿阳公主字元莒犂,,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之姐。下嫁萧综  丰亭公主元季望,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的姐姐,彭城王元勰(后追尊为文穆皇帝)之女,生母是元勰的正妻李媛华  光城公主元楚华,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的姐姐,彭城王元勰(后追尊为文穆皇帝)之女  平原公主元明月,魏文景帝元愉遗腹女,母文景皇后杨氏  元蒺藜(-534年),北魏末年的一位公主,父母、经历不详。她是堂兄弟元修的三个同姓情妇之一,因此进封公主  北周孝闵皇后元胡摩,西魏文帝元宝矩第五女,母不详。初封晋安公主,后嫁宇文觉  东魏的琅琊公主元玉仪,也是东魏权臣高澄的最后一个情人。  北齐文襄敬皇后元仲华,生卒年不详,北魏清河文宣王元亶女,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之姊,北齐世宗文襄帝高澄之妻。  德帝姬赵玉盘(): 母显肃皇后郑氏,建中靖国元年六月,封德庆公主。改封嘉福,寻改号帝姬,再封嘉德。靖康之变时28岁,初嫁左卫将军曾夤,靖康之变后,为金宋王完颜宗磐妾,完颜宗磐被金熙宗诛杀后,嘉德帝姬没入宫中侍金熙宗,死于天眷三年十二月,后追封夫人。荣德帝姬赵金奴(1103-?):母显恭皇后王氏。初封永庆公主,改封荣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荣德。靖康之变时25岁,初嫁左卫将军曹晟。靖康之变后,为金完颜昌之妾,完颜昌为金熙宗诛杀后,荣德帝姬入宫中侍金熙宗。安德帝姬赵金罗():母显肃皇后郑氏,初封淑庆公主,改封安福。寻改号帝姬,再封安德。靖康之变时22岁,初嫁宋左卫将军邦光,1127年靖康之变后为金之都统完颜阇母所占,于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即被折磨死于完颜阇母寨。茂德帝姬赵福金():初封延庆公主,改封康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茂德。靖康之变时22岁,初嫁宣和殿待制蔡鞗,茂德帝姬容貌最美,因而为金人指名索要,为第一批送入金营者。茂德帝姬先为金二皇子完颜宗望所占,后完颜宗望死,又为完颜希尹所占。第二年,即天会六年八月即被折磨死于完颜希尹寨。成德帝姬赵瑚儿(1110-?):母显肃皇后郑氏,靖康之变时18岁,初嫁向子房,入金后入洗衣院[11]。此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载。洵德帝姬赵富金(1110-?):靖康之变时18岁,初嫁田丕,靖康之变后,为金珍珠大王完颜设也马之妾,设也马即国相完颜宗翰之子。显德帝姬赵巧云(1111-?):靖康之变时17岁,初嫁刘文彦,入金后入洗衣院。此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载。顺德帝姬赵缨络(1111-?):母懿肃贵妃王氏。靖康之变时17岁,初嫁向子扆,靖康之变后,为完颜宗翰所占,后离开完颜宗翰寨去五国城,为金东路都统习古国王按打曷所拘,很快死于按打曷寨中[12]。《宋史》言其改嫁习古国王,这不一定。看金人之行为,则习古王强占顺德帝姬恐难免,但是应该未嫁。仪福帝姬赵圆珠(1111-?):靖康之变时17岁,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四皇子完颜宗弼所占。柔福帝姬赵多富():又名嬛嬛,母懿肃贵妃王氏。靖康之变时17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先为完颜宗望所得,北上时又为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所占,间且为千户国禄所占,入金后,为金太宗吴乞买所占,旬入洗衣院,后又为完颜宗贤带归,最后完颜宗贤将其嫁于徐还。 1130年逃回宋。1142年被宋高宗赵构生母韦氏指为假冒[3]被赵构诛杀。但《随园随笔》和《窃愤续录》认为韦氏在金国也归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正好和柔福帝姬共事一夫,回宋后为名声计杀柔福帝姬以灭口。保福帝姬赵仙郎():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三月七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仁福帝姬赵香云():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二月二十五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惠福帝姬赵珠珠(1112-?):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宝山大王完颜斜保妾(斜保为完颜宗翰之子,完颜设也马之弟)。永福帝姬赵佛保(1112-?):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入金后入洗衣院。此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载。贤福帝姬赵金儿():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二月二十八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宁福帝姬赵串珠(1114-?):靖康之变时14岁,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兖王完颜宗隽之妾,完颜宗隽被金熙宗诛杀后,宁福帝姬入宫中侍金熙宗。和福帝姬赵金珠(1116-?):母贵妃刘氏。靖康之变时12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录。令福帝姬赵金印(1118-?):靖康之变时10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入金宫侍金熙宗。华福帝姬赵赛月(1119-?):靖康之变时9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入金宫侍金熙宗。庆福帝姬赵金姑(1121-?):靖康之变时7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入金宫侍金熙宗。 纯福帝姬赵金铃(1124-?):靖康之变时4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先为完颜设也马之妾,后被遣嫁王成棣(即《青宫译语》之作者)。  康大宗姬赵佛佑,北迁时四岁,后入浣衣院。宋高宗之女  康二宗姬赵神佑,北迁时四岁,后入浣衣院,宋高宗之女  杨丽华(561年-609年),北周宣帝皇后,后为隋朝乐平公主。父亲是隋文帝杨坚,母亲为独孤皇后,独女[1]宇文娥英。女婿李敏,外孙女李静训  隋兰陵公主杨氏字阿五,文帝第五女也  临川公主表字李孟姜,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二女(出自出土册封诏书刻石),母韦贵妃。生于武德七年(624年),卒于永淳初年(682年),享年58岁,陪葬昭陵。公主工籀隶,能属文,下嫁周道务。永徽初年,进封长公主,恩赏卓异。唐高宗时,上《孝德颂》,高宗下诏褒谢之。  清河公主(624年—664年)李敬,字德贤。唐太宗李世民女,母不详。嫁程知节之子程怀亮。清河公主于唐高宗麟德(664年—665年)年间去世,陪葬昭陵。  兰陵公主(627年—658年)李淑,字丽贞。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九女,母不详。李淑于贞观十年(637年)封兰陵公主。兰陵公主下嫁兖州都督、太穆窦皇后族侄窦怀悊,病逝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八月  晋阳公主字李明达,幼字兕子, 唐太宗的爱女。文德皇后所生。善书,临帝飞白书,人不能辨。《唐书传》  金城公主,初封义阳,名下玉,高宗长女,母萧淑妃  长乐公主(公元621年 - 643年)李丽质。唐太宗嫡长女,母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女。李丽质性格 聪明开朗,为人仁爱,以美闻名又擅长书画,深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宠爱,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诏封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下嫁长孙无忌之子宗正少卿长孙冲前  永泰公主(684年?-701)李仙蕙,字秾辉,唐中宗第七女,母为韦皇后,初封永泰郡主。以郡主身份下嫁武承嗣之子武延基。大足中,其兄李重润和夫武延基忤武则天男宠张易之,为武后所杀。一天之后,郡主在洛阳难产而死  安乐公主为唐中宗李显最幼女,母亲为韦后,本名李裹儿  成安公主,字李季姜。唐中宗李显女,母不详  代国公主,永昌元年(689年)—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华,字华婉(墓志云字花婉)。唐睿宗李旦之女,母刘皇后  凉国公主(687年—724年)李(少免),字花妆。唐睿宗李旦女,母王德妃,与惠宣太子李业、淮阳公主同母。始封仙源县主,后更为凉国。公主名为单字,“少”+“免”,念nou  玉真公主李持盈,字玄玄(692年-762年),是武则天的孙女,唐玄宗的同母妹妹  寿安公主,字李虫娘,唐玄宗李隆基女,母曹野那姬  纪国公主(733年—807年)李淑,字上玄,唐肃宗李亨第六女,母不详。始封宜宁公主。乾元二年(759年),二十七岁时(墓志上说是二十四岁)嫁郑沛  庆都公主朱圆通(日—日),明仁宗朱高炽女,母妃赵氏。公主于宣德三年(1428年)下嫁焦敬。庆都公主逝世于正统五年五月丙辰(十五)日(日),年32岁  广德公主朱延祥(年),明英宗朱祁镇女,母万宸妃。生于景泰五年。明宪宗成化八年(1473年)下嫁樊凯。公主逝世于成化二十年(1485年)八月,享年三十一岁。  太康公主朱秀荣(1497年—1498年),明孝宗朱佑樘长女,母孝康敬皇后张氏,兄明武宗朱厚照、蔚悼王朱厚炜。也是明孝宗和张皇后唯一的女儿,可惜只活了一岁多即夭折  思柔公主朱福媛(1538年—1550年),明世宗朱厚熜女,母不详。逝于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年仅十二岁,逝世后追封为思柔公主。  常安公主朱寿媖(1537年—1550年),明世宗朱厚熜的大女儿,母曹端妃。常安公主未及下嫁就已经逝世,年十四岁  归善公主朱瑞嬫(1541年—1545年),明世宗朱厚熜第四女,生母陈雍妃。公主嘉靖二十年正月初六出生,嘉靖二十三年(1545年)逝世。追封为归善公主。葬礼的规格等同于明孝宗的女儿太康公主。公主有一个同母哥哥,即皇七子蓟哀王朱载?  宁安公主朱禄媜(),明世宗朱厚熜女,母曹端妃。曹端妃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壬寅宫变”中受诬陷而被以凌迟酷刑处死,宁安公主改由明世宗的沈贵妃抚养。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公主下嫁李和。生子李承恩  嘉善公主,名朱素嫃,母张德妃,嘉靖三十六年下嫁许从诚。四十三年薨。,明世宗朱厚熜女  寿阳公主朱尧娥,明穆宗朱载垕之女,母不详。万历九年(1581)下嫁侯拱辰。国本议起,侯拱辰掌宗人府,亦具疏力争。驸马逝世后赠太傅,谥荣康  永宁公主朱尧媖,明穆宗女,母不详。下嫁梁邦端,万历三十五年逝世  瑞安公主朱尧媛,孝定太后李氏女,万历十三年下嫁万炜。 延庆公主朱尧姬,万历十五年下嫁。栖霞公主 朱尧姜,母淑妃秦氏。隆庆五年七月生。隆庆六年九月薨(《明史》无载,见《霞公主圹志》、《宛署杂记》、《神宗实录》  长女荣昌公主朱轩媖,神宗第一女,母孝端皇后王氏,万历九年十二月生。万历二十四年下嫁杨春元。四十四年,春元卒。久之,主薨。 次女云和公主朱轩姝,神宗第二女,母孝宁皇后郑氏,生于万历十一年十一月乙巳,七岁病薨。三女静乐公主朱轩妫,神宗第三女,母王荣妃,两岁夭折。四女云梦公主朱轩嫄,神宗第四女,母孝靖皇后王氏,光宗同母妹也。四岁病薨。五女仙居公主朱轩姞,神宗第五女母李德嫔,万历十二年薨,年不足半岁六女灵丘公主朱轩姚,神宗第六女母孝宁皇后,生于万历十六年八月甲午,万历十七年五月庚申薨,未逾岁。七女寿宁公主朱轩媁,神宗第七女,母孝宁皇后,二十七年下嫁冉兴让。主为神宗所爱,命五日一来朝,恩泽异他主。崇祯十六年薨,年六十。崇祯时,洛阳失守,毅宗命兴让同太监王裕民、给事中叶高标往慰福世子于河北。都城陷,兴让死于贼。八女泰顺公主朱轩姬,神宗第八女,母李德嫔。早夭。九女香山公主朱轩嬁,神宗第九女,母李德嫔,万历二十七年正月庚戌赐名轩,六月庚寅即薨,年不逾岁。十女天台公主朱轩媺,神宗第十女,母李顺妃。早夭。  明光宗朱常洛之女  皇长女朱徽娟,封怀淑公主,母孝元郭皇后,七岁而薨,追册。 皇二女朱徽姮,母不详,早夭。皇三女朱徽璇,母敬贤妃,早夭。皇四女朱徽?,母不详,早夭。皇五女朱徽妍,封宁德公主,母傅懿妃,下嫁刘有福。皇六女朱徽婧,封遂平公主,母傅懿妃,天启七年下嫁齐赞元。崇祯末,赞元奔南京,主前薨。皇七女朱徽婉,母不详,早夭。皇八女朱徽媞,封乐安公主,母李康妃,下嫁巩永固。皇九女朱徽妱,母不详,早夭。皇十女朱徽姃,母邵慎嫔,早夭。崇祯时追封悼温公主.  明熹宗朱由校之女  长女朱淑娥,永宁公主,母皇贵妃范氏,两岁早夭。次女朱淑嫫,怀宁公主,母成妃李氏,一岁早夭。  长平公主(1630——日)朱媺娖(Zhūměichuò),明代崇祯帝朱由检长女  清太祖长女():固伦公主。其母为努尔哈赤元妃佟佳氏哈哈纳札青。明万历六年(1578)二月二十二日生,不仅是长女,而且是努尔哈赤诸子女中之最长者。姓:爱新觉罗 名:穆兰,曾用名 佟兰、艾兰青 褚英与代善是她的同母弟弟。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仅11岁就嫁给栋鄂氏何和礼,因此称东果格格,亦称东果公主  清太祖三女莽古济():其母为努尔哈赤继妃富察氏衮代,莽古尔泰、德格类、费扬古是她同母兄弟。明万历十八年(1590) 生,二十九年(1601)年12岁嫁给哈达部纳喇氏吴尔古代,因而又称哈达公主,亦称哈达格格  新觉罗·穆库什(1595年-165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四女儿。她的生母是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和巴布泰、巴布海同母。1608年,嫁给了乌拉国主布占泰。后建州和乌拉关系破裂,努尔哈赤灭乌喇,布占泰逃到叶赫,穆库什回到建州。  清太祖八女聪古伦():和硕公主。其母为努尔哈赤侧妃叶赫纳喇氏。明万历四十年(1612)十二月初七日生。天命十年(1625)年14岁嫁给喀尔喀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固尔布锡。固尔布锡于天命八年(1621)投附努尔哈赤,授二等子,并赐号青卓礼克固,十年(1625)又将幼女嫁给他。天聪年间为兵部承政。顺治七年(1650)晋一等子。八年(1651)坐罪削爵,晚年复爵,十八年(1661)卒,时年65岁。聪古伦于顺治三年(1646) 二月去世,时年35岁。  巴约特格格():和硕公主。是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第四女,其母为舒尔哈齐继福晋瓜尔佳氏。明万历十八年(1590)六月二十一日生。后金天命初年努尔哈赤将其收养宫中,封为郡主。天命二年(1617)年28岁,嫁给喀尔喀蒙古博尔济吉持氏巴约待台吉恩格德里,遂称巴约特格格。恩格德里于万历二十三年(1605)投附努尔哈赤,天命二年(1617)娶公主。天聪九年(1635)迁居东京辽阳,后封三等子,祟德元年(1636)卒。公主在天聪九年晋封为和硕公主。顺治六年(1649)四月公主去世,时年60岁。 养孙女肫哲公主():和硕公主。是努尔哈赤从子恪僖贝勒固伦之第二女。明万历四十年(1612)七月十六日生,天命年间努尔哈赤抚养宫中。天命十一年(1626)15岁时嫁给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奥巴。天聪六年(1622)奥巴去世,复嫁给蒙古土谢图亲王巴达礼。祟德二年[1637),皇太极遣使封其为和硕公主。顺治五年(1648)去世,时年37岁。  固伦温庄长公主 马喀塔():固伦长公主。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二女。其母为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与三女、八女同母。后金天聪九年(1635)许配给察哈尔部蒙古林丹汗之子博尔济吉特氏额尔孔果洛额哲。清崇德元年 (1636)出嫁,时年12岁  固伦雍穆长公主,名雅图,清太宗皇太极的第四女,母孝庄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弼尔塔哈尔。  固伦淑慧长公主阿图(),清太宗皇太极之第五女。其母为皇太极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汉江都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