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是谁

11:30:38作者:林岚整理文章来源:发布者:阅读次数: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首次露面
& & 中新网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委员会表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 & 委员会表示,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 & &法新社的报道称,莫言将他青春的经验和在家乡的经历放置在了作品中。
& & 根据新华网报道,11日晚在山东高密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说:&非常感谢大家跑到我们高密来,这本来是一个有红高粱的季节,可惜现在不种红高粱了,我估计你们都没有看到过。&
& & 接到自己获奖的消息时莫言正在吃饭,&我有点吃惊。&莫言说,现在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他排得相对靠后,让他这个相对年轻的作家拿这个奖,很惊讶。
& & 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东北乡&传奇的莫言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 & 在回答&您作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时,莫言说:&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 & 在此之前,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舆论众说纷纭,也有一些人对他提出质疑。对此,莫言说:&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众声喧哗之中的机会。持续半个月之久的网络大战,也是认识自我的最佳机会,让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宝贵的东西需要坚持、发扬。&
& & 对于此次同样呼声很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莫言说,他与村上没有直接交往,但互相也通过信息,&我想他也创造了他独特的文体,他也描述他所熟悉的这种生活。他的作品也是非常优秀的,完全具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
& & 莫言简介: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81年开始创作。作品有《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檀香刑》、《蛙》等。
& & &曾获文学奖机构评价
& & &冯牧文学奖:&莫言以近20年持续不断的旺盛的文学写作,在海内外赢得了广泛声誉。虽然,他曾一度在创新道路上过犹不及,但他依然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创作于80年代中期的&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对于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而积极的影响。《红高粱》以自由不羁的想象,汪洋恣肆的语言,奇异新颖的感觉,创造出了一个辉煌瑰丽的莫言小说世界。他用灵性激活历史,重写战争,张扬生命伟力,弘扬民族精神,直接影响了一批同他一样没有战争经历的青年军旅小说家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战争&,使当代战争小说面貌为之一新。&
& & 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由中国杰出小说家莫言原创、优秀汉学家杜特莱翻译成法文的《酒国》,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实验性文体。其思想之大胆,情节之奇幻,人物之鬼魅,结构之新颖,都超出了法国乃至世界读者的阅读经验。这样的作品不可能被广泛阅读,但却会为刺激小说的生命力而持久地发挥效应。&
& & 鼎钧双年文学奖:&从《透明的红萝卜》开始,莫言的创作一直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究其根本,应该归诸于莫言的感觉方式有着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檀香刑》是这样一个标志:民间渊源首次被放到文源论的高度来认识,也被有意识地作为对近二三十年中国小说创作宗从西方话语的大格局寻求超越和突破的手段加以运用;同时,作者关于民间渊源的视界进一步开拓,开始从抽象精神层面而转化到具体的语言形式层面,从个别意象的植入发展到整体文本的借鉴。义和团现象本身就是民间文化所孕育所造就,是山东古老民间文化的一次狂欢。借这个题材来激活一种以民间文化为底蕴的小说叙述,使本事与形式之间的天衣无缝,形成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回声&。民间戏曲、说唱,既被移植到小说的语言风格中,也构成和参与了小说人物的精神世界。这种&形式&与&内容&的浑然一体,使得《檀香刑》比以往任何高扬&民间性&的小说实践,走得更远,也更内在化。神奇化、暴力倾向,仍旧是莫言给人的突出印象。作者把他的这一奇特兴趣,用于表现或映衬一种桀骜不驯,一种野性,一种英雄主义气概。重要的不在于人们是否接受他的观点,而在于他的这种心理倾向已经铸成了鲜明的小说个性。这部小说尚须探讨的问题包括:一、其艺术表现中的某些粗疏之处多少伤及小说的整体肌理;二、其对人性品质的表现及所持价值观,在不同读者中间,可能不是没有异议的。&
& & 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您写作的长、短篇小说在法国广大读者中已经享有名望。您以有声有色的语言,对故乡山东省的情感、反映农村生活的笔调、富有历史感的叙述,将中国的生活片段描绘成了同情、暴力和幽默感融成一体的生动场面。您喜欢做叙述试验,但是,我想最引起读者兴趣的还是您对所有人物,无论是和您一样农民出身的还是所描写的干部,都能够以深入浅出的手法来处理。&
& &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莫言的写作一直是当代中国的重要象征之一。他通透的感觉、奇异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精神,以及他对叙事艺术探索的持久热情,使他的小说成了当代文学变革旅途中的醒目界碑。他从故乡的原始经验出发,抵达的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隐秘腹地。他的笔下的欢乐和痛苦,说出的是他对民间中国的基本关怀,对大地和故土的深情感念。他的文字性格既天真又沧桑;他书写的事物既素朴又绚丽;他身上有压抑不住的狂欢精神,也有进入本土生活的坚定决心。这些品质都见证了他的复杂和广阔。从几年前的重要作品《檀香刑》到2003年度出版的《四十一炮》和《丰乳肥臀》,莫言依旧在寻求变化,依旧在创造独立而辉煌的生存景象,他的努力,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
& & 诺尼诺国际文学奖:&莫言的作品植根于古老深厚的文明,具有无限丰富而又科学严密的想象空间,其写作思维新颖独特,以激烈澎湃和柔情似水的语言,展现了中国这一广阔的文化熔炉在近现代史上经历的悲剧、战争,反映了一个时代充满爱、痛和团结的生活。&
& & 福冈亚洲文化奖:&莫言先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以独特的写实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中国城市与农村的真实现状,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莫言先生的作品引导亚洲走向未来,他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
& & 茅盾文学奖:&莫言的《蛙》以乡村医生别无选择的命运,折射着我们民族伟大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多端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叙述和戏剧多文本的结构方式建构宽阔的对话空间,从容自由、机智幽默,体现作者强大的叙事能力和执著的创新精神。&莫言成为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来源:新华网&&&
同步播报:
《红高粱》海报
&&& 北京时间日19时,瑞典文学院揭晓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由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莫言原名管谟业,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酒国》、《蛙》等。电影《红高粱》、《幸福时光》、《暖》皆改编自其小说。
&&& 莫言(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 迄今为止,莫言已有三部作品被搬上银幕。1988年春,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主演,莫言、陈剑雨、朱伟编剧的电影《红高粱》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引起世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电影《暖》,荣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此外,电影《幸福时光》是根据莫言的中篇小说《师傅愈来愈幽默》改编而成。
&&& 此外,莫言编剧的电影《太阳有耳》获第46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 莫言说自认《丰乳肥臀》、《生死疲劳》、《檀香刑》都可以拍成气势磅礴的巨片,但好像没有导演发现这些小说里隐藏的巨大戏剧性。虽然有几个影视公司谈过改编事宜,但都没有下文。莫言自称对编剧工作不自信,但如果哪天能把上述三部作品搬上银幕,他愿意担任编剧。
责任编辑:王玥琎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9 邮箱:bd@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赛思博律师事务所&&&&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当前位置: >> >>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日 19时09分   来源:新华社
【E-mail推荐
    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莫言的资料照片(日摄)。新华社发(李晏 摄)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11日电(记者和苗 刘一楠)瑞典文学院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当天中午(北京时间晚7时)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了获奖者姓名。他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此次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莫言出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他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丰乳肥臀》《蛙》《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四十一炮》等。其中,《红高粱家族》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并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获得国际大奖;长篇小说《蛙》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8月26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出席媒体见面会。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媒体见面会,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张炜、莫言、刘醒龙、刘震云介绍创作经历和获奖作品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发(李方宇 摄)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廖翊)8月20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60余名评委通过记名投票,在京决出了5部获奖作品: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莫言《蛙》、毕飞宇《推拿》和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历时半年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正式落下帷幕。
    “此次评奖的特点是在坚持以往评奖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试行一系列新的评选办法,以保证评奖的公平公正公开,引领文学评奖新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主任胡平说。
 相关链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 安涛谁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_百度知道
谁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提问者采纳
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1名,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生于山东高密县。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莫言 莫言(日- )。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2006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com/zhidao/pic/item/7af40ad162d9f2d3c803943dabec8a136227ccd6.hiphotos:莫言作品.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2d3e16f1b27ecaa113bbe5/7af40ad162d9f2d3c803943dabec8a136227ccd6:《红高粱家族》://h、《蛙》等等<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
是“莫言”
不是莫言吗?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