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师一九九团历届团副参谋长长

红旗插上舟山岛---解放舟山群岛纪实(下)
 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鏖战登步岛,流水岩变为流血岩
&&& 在追击舟山逃敌中,解放军劈波斩浪,扬帆猛进。&&& 舟山国民党军弃岛撤退,解放军发起渡海追击。
  登步岛位於桃花岛与朱家尖岛中间。北离沈家门镇约6.8公里,南距桃花岛约1.4公里,东距朱家尖岛约2.5公里,西为蚂蚁岛,约距1公里,周围海域尚有13个小岛和19个礁。全岛面积约13平方公里,呈长方形,东西走向,西部较宽,东西长约6.5公里,最宽处约3.5公里,最窄处700米,山峦重迭,西南有大山、流水岩、野猪塘山;东有庙山、火烧湾山、仰天头山、半边山;北有涨网弯山;中部之炮台山最高,主峰海拔182.6米,全岛除鸡冠到大?有一狭长平地外,余均为山岳地带。港口有北部的鸡冠礁、南部的蛏子港、余家?等10月中旬,我军相继攻占了金塘、六横诸岛,逐步形成对舟山本岛之包围。为此,蒋介石、陈诚、桂永清等国民党首脑人物于10月中旬赶赴舟山,策划防务措施,决定成立东南军政长官公署舟山指挥所,统一指挥舟山军政,由郭忏为主任,石觉、周、丁治磐为副主任;舟山防卫司令部由舟山指挥所管辖,石觉兼司令官;将海军第二主力舰队调舟山,驻长涂岛;加紧扩建岱山机场,使之成为重型轰炸机机场;急调十二兵团六十七军和十九军增援舟山。10月下旬,六十七军(军长刘廉一)抵达舟山後(十九军在驶援途中,临时增防金门岛),即作为防卫司令部之总预备队,布置于舟山本岛,以七十五军守备舟山本岛西部及册子、大猫等岛,以独立七十一师及海军陆战第一师驻守岱山、嵊泗等北部岛屿,以八十七军负责舟山本岛东部及附近岛屿之防守。登步岛守军即为敌八十七军二二一师的2个团(六六一、六六二团缺第二营)。他们从南沿到纵深,到处加修工事,还设置了水际照明弹、爆破筒、竹墙、鹿岩、铁丝网、地雷等障碍,企图死守登步岛。  为尽快攻克登步岛,构成对舟山本岛战役包围的态势,第七兵团及二十二军命令六十一师迅速攻占登步岛,以後又指示攻击时间应不迟于11月初。  由於六十一师孤军深入舟山群岛的东南部海岛,以1个师的兵力,既要巩固已占领的岛屿,又要完成攻占任务,无法形成兵力优势;桃花岛战斗已损坏了40多艘船只,敌机不继轰炸,每天又有船只被炸毁,抢修需时;海上运输线长,又有敌舰艇阻扰,後方工作尚未组织好,补给不足。由於上述情况,部队迅速发起对登步岛的攻击,确有很大的困难。六十一师领导研究後,将情况如实上报,在上级未改变决心的情况下,该师按原定的时间,坚决执行了向登步岛发起攻击的命令。  六十一师经反复研究11月上旬的潮水、风向情况後,确定11月3日晚发起对登步岛的攻击。决定以一八二团全部,一八三团一营为第一梯队;一八三团三营和二营的1个连为预备队,担负攻岛歼敌任务;以刚调来的军山炮团的12门山炮,部署在桃花岛北侧的韭菜山、茅山进行支援;以一八一团留守桃花岛和控制其它已占岛屿。要求部队登陆後,一八二团除以1个连向岛东北部发展外,主力迅速沿炮台山、张网湾山,攻击鸡冠礁;一八三团一营沿流水岩山、大山,协同一八二团攻占鸡冠礁,占领码头,断敌退路,阻敌增援。尔後,再逐个歼灭岛上残敌。  11月3日晚10时,一八二团三营、二营1个半连、一八三团一营,在军山炮团的炮火掩护下,离开桃花岛,向登步岛进发。他们击退了敌人在滩头的阻击,分别在王家?及後门湾一线登陆。六十一师原定在3日傍晚对登步岛进行炮击,然後在20时登陆,但为了把原隐蔽在桃花岛东西侧的船只调到桃花岛北侧的起渡点时,碰到了困难,意外地多耽误了2个小时。当第二批後续部队准备起渡时,潮水猛退,船只无法起渡,当晚未能登陆。我军已登陆的7个半步兵连和2个机炮连,迅猛向敌进攻。一八三团一营攻占了流水岩山,天亮时1个排攻上了大山;一八二团三营七连和二营四连攻占了炮台山;三营主力于拂晓前攻占了张网湾山。  3日夜,我登陆部队虽把敌人打乱、打散,俘敌近1000人,但由於未能占领鸡冠礁,无法阻止敌人援兵登陆。4日天亮後,敌援兵在飞机、军舰火力掩护下,源源登陆。白天敌机6架,疯狂地对我登陆部队和船只进行轮番炸扫射,从天亮到天黑,几乎没有一分钟间断。同时敌又以军舰和飞机,对桃花岛我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敌援兵上登步岛後,即向我军反扑。左翼敌六十七师二○○团于8时占领大山,接?向流水岩山攻击。我一八三团一营在一八二团四连的协同配合下,坚守在流水岩山一带,不断地以小分队进行阵前短距离出击,连续击退敌7次攻击。右翼敌七十五师二二四团向我一八二团三营进攻,七连在连续打退敌5次集团进攻後,终因众寡悬殊,12时炮台山被敌占领,部队退到竹山和野猪塘山东北2个无名高地,继续顽强地抗击敌人。  当晚9时,师指挥部、一八三团三营、二营1个连、师侦察连、警卫连、九二步炮连、一八二团一营、二营1个半连,在师长胡炜亲自率领下,渡海到登步岛,投入战斗。当时决定,一八三团全力沿大山向鸡冠礁攻击,一八二团主力沿炮台山、张网湾山猛攻鸡冠礁,三营1个加强连沿野猪塘山以北谷地直插鸡冠礁。   左翼敌人白天进攻流水岩山连遭打击後,夜间仍以2个营的兵力,迂回到流水岩山侧後,配合正面攻击。一八三团在攻击前进中,与敌迂回部队遭遇,展开激战。至5日3时,敌大部被歼,部队跟踪逃敌展开向大山攻击时天已亮,且大山敌人较多,攻击未能奏效。一八二团一营5日4时许攻占了张网湾山和陆家?,当时我军已可阻止敌援兵上岸。但二营未能攻占炮台山,三营直插鸡冠礁的1个连也未能插进去。天亮後,一八二团一营处於敌包围中,乃被迫撤出张网湾山。  11月5日天亮前,敌六十七师的一九九团、二○一团已全部到达登步岛,後续部队还在不断上岸。敌六十七军军长刘廉一、八十七军军长朱致一均到登步岛指挥督战。天亮後,敌飞机、军舰,以更猛烈的火力向我军轰击。8时後,敌集中优势兵力对我军发动连续进攻。12时,六十一师领导分析了战场形势,感到敌我力量悬殊太大,况我军无兵可增,决定主动撤出战斗。他们一面将决心上报,一面通知桃花岛组织船只,天一黑即来登步岛撤运部队。5日1天,部队在流水岩山、竹山、野猪塘山东北侧一线,顽强地抗击敌人,击退敌人十多次进攻,部队在阵前小型出击中还俘虏了一些敌人。  背靠大海,又在敌优势兵力的压迫下,组织撤退是很困难的。六十一师领导确定以佯攻掩护部队撤退,令一八二团、一八三团各组织1个营的兵力,由一八二团参谋长刘正昌和一八三团团长杜绍山具体指挥,担负掩护任务。每营组织若干小分队,各配司号员1名,入夜後轮番对敌实施佯攻,以迷惑敌人。敌人以为我军又发动了真的攻击,所以除盲目向我军射击外,其部队始终未敢动。部队撤出前,把全部伤员、烈士遗体,先运到渡口,撤退时先伤员、烈士、俘虏,後机关、部队,最後掩护部队以交替掩护的方式撤出登船。由於当夜潮水、风向都较有利,至11月6日1时,我登陆部队全部顺利地撤回桃花岛。登步岛战斗,我军虽未能实现歼敌占岛的计划,但给敌人的打击是沉重的。我军以5个营的兵力,与飞机、军舰火力支援下的敌6个多团的兵力激战2个多昼夜,连续打退敌人20多次进攻,坚守了主要阵地,以千余人的伤亡,取得毙、伤、俘敌4000余人的胜利。其中敌二○○团、二二四团、六六一团3个团长均被击伤。在极其困难复杂的情况下,我军顺利地撤出了战斗,粉碎了敌人妄图制造第二个金门的美梦。登步岛战斗中,部队表现出的英勇顽强精神是罕见的。在无水喝、无饭吃、无阵地依托、无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六十一师顽强地抗击敌人的进攻。干部伤亡了,战士自动代理指挥;弹药不足,就利用敌人进攻的间隙派人到阵地前敌尸中搜集;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和石头同敌人拼;敌人冲上来了,打不下去就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我们的战士,以自己的血肉构成了钢铁阵地。共产党员高成彦,两腿被打断,身上又多处受伤,仍坚守在阵地上。一八三团一营营长姜先仁,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直至再次负伤昏迷过去,才被人抬下火线。机枪班长被2个敌人抱住後,毅然拉响了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一连通讯员飘海英雄傅祥明,为掩护部队独自执行任务腿负重伤,与部队失掉联系,当部队撤离时,他还一人在岛上。在面对大海、後有追兵的情况下,他临危不惧,为维护革命战士的气节,以无比坚强的毅力,投海飘浮在一个孤礁上,经历了10天艰难的生活,终於奇迹般地重新归队,荣获“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的称号。&&& 毛泽东语重心长 告诫参战部队戒骄戒躁&&& 蒋介石气急败坏 调兵又遣将作孤注一掷  金塘战斗後,我二十二军根据大榭、金塘等岛的作战经验和舟山守敌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向第七兵团和第三野战军提出增加攻击舟山本岛兵力的要求。10月23日,三野批准二十三军全部参加对舟山岛的战斗,由大榭岛进攻外洋螺一带;二十一军亦抽调1个团加强六十一师;并规定于11月下旬完成准备,12月初发起战斗。二十三军奉命後即从嘉兴、杭州地区南进,于11月7日进驻大榭岛及镇海穿山地区。   登步战斗和此前的福建金门战斗失利後,我军认真总结渡海作战的经验教训,放慢了对舟山的攻击步伐。11月4日,中央军委批准三野关於总攻舟山的作战方案。毛泽东主席要求参战部队力戒骄傲轻敌,采取慎重态度,集中优势兵力,充份做好战前准备。11月14日,毛泽东主席在给三野的指示中指出:舟山作战必须集中足够兵力,充份准备;如果准备不周,宁可推迟发起攻击的时间。  粟裕认真分析了十兵团进攻金门及七兵团进攻登步失利的原因,仔细领会毛主席及中央军委指示的精神,认为关键是我军没有海空军配合,而敌人能够以绝对优势的海空力量实施快速增援,从而使我军在一定的地点和时机处於极为悬殊的劣势。粟裕由此得出结论,渡海作战是我军战史上所没有过的比较现代化的作战,如果没有足够的渡海船只和适当优越的装备以及充份的物资供应,是很难成功的。  粟裕考虑成熟後,于日致电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舟山既无内应力量,又面临精锐之师,如果死打硬拚,势必造成很大的损失。目前蒋军受金门、登步两战的鼓舞,已将台湾主力移至舟山,看来蒋介石想在此同我们决一雌雄。这样,虽然增加了我们攻击舟山群岛的困难,但如能在这些岛上尽歼敌军,则对将来解放台湾的行动,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均属有利。因此,建议军委推迟攻击舟山的时间,加紧发展海空军。在打法上,主张首先以海空力量给舟山之敌海空军以歼灭性打击,然後以陆军优势兵力攻取舟山。  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期,曾多次向中央军委提出了影响战争进程的重大建议,都被采纳。这一次,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经过认真研究後,再一次接受了粟裕的建议。
侦察人员观察标记敌占岛屿工事配置
  12月初,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根据粟裕的建议,决定从成立不久的海、空军中抽调部份兵力配合陆军作战,解放舟山群岛。12月5日至6日,粟裕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在宁波召集第七兵团师以上干部会议。检查各军战役准备工作结果,渡海船只尚缺五分之三,气候情况也对我军发起战役不利。为保证渡海战役的胜利,决定将战役延期至1950年2月底执行;并确定二十一军全部参战,调高炮十三团进驻宁波,担任防空任务;指示各机关?手研究陆海军联合作战方案;要求各参战部队在冬季的3个月中集中整训练兵,进一步摸清敌情,并研究对策。而渡海船只在全华东范围内,由地方政府负责征集。  国民党部队借登步岛和金门岛的暂时胜利,极力渲染。11月9日,蒋介石派蒋经国携其致前线将土慰问信来舟山活动,并代表蒋介石到登步等前线岛屿进行“慰劳”;为笼络军心,蒋介石亲自提议,将二二一师命名为“登步师”。为固守舟山,台湾当局继续向舟山增调部队,并加强各岛屿的防御体系。12月16日,敌四十五师由金门开赴岱山增防,第五十二军亦增援定海,至12月底,舟山敌军总兵力已达10余人。同时敌加固了沿海防御工事,在认为可能被我军登陆的前沿阵地上,其工事达五六道乃至八九道,设有电发爆破筒、半屋脊形铁丝网、单墙式铁丝网、鹿砦、竹签、木桩等;并多次举行陆海空三军联合反登陆演习。  日,蒋介石在台北召开秘密会议,提出攻势防御的战略,命令驻舟山海军加紧袭击我海上运输队,切断大陆对已解放岛屿的供给,派遣军舰在长江口以南航道布置水雷;命令空军继续轰炸上海和江浙沿海城市。在此之前,为阻扰我军将军用物资运往沿海地区,阻止我军进攻金塘、舟山等岛,敌机对宁波市区进行狂轰滥炸,自9月13日至次年1月24日,先後在宁波轰炸25次,在繁华地带及交通要道投弹251枚,毁房5800余间,炸死居民近150人,炸伤295人,财产损失约达2000亿元(旧币),直接受难者近3万人。对已解放的金塘、六横、桃花等岛进行狂轰滥炸。 日,17架敌机从岱山和定海机场起飞,对上海市进行大轰炸,1天内连续轰炸7次,4家电力工厂被炸坏,死伤1400余人,水电交通设备受严重损害,受灾市民5万余人。此外特工头子毛森也到舟山、大陈等地,加强对“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的控制,派遣经过专业训练的特务和小股武装潜入江浙沿海地区,进行暗杀和爆破活动,企图阻扰我军解放舟山。  12月11日至16日,第三野战军在杭州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学习毛泽东主席“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军事原则,总结渡海作战经验,明确了攻取舟山的战役指导思想,从根本上克服了骄傲轻敌情绪,使干部战士的战备工作做得踏踏实实。  1950年2月底,我第七、九兵团在杭州召开作战会议,鉴于船只准备不及,部队另作调整,决定延期到3月底发起对舟山本岛的攻击。同时,调二十四军接替二十三军任务,後因该军准备不及,仍改为二十三军原任务不变,二十四军集结余姚一带作为预备队。  3月初,敌军九十二师从台湾增援舟山,不久又增调装甲兵2个营作为机动兵力,布置于舟山本岛;外围各岛的前沿工事设置已全部完成,舟山本岛公路网也大体完成,舟山敌军的防御机动作战能力得到加强。  3月底,三野在杭州召开第七、第九兵团师以上干部会议,根据敌我双方情况,决定再次延期舟山战役时间,到6月发起总攻,并确定炮三师主力开赴金塘、大榭参战;二十四军七十师为二十二军二梯队,七十二师为二十三军之二梯队,七十一师赶修宁波机场,并增调高炮十二团驻防要场。至此,我参加舟山战役部队已增加到4个军12个师和10个炮兵团,总兵力达13万余人。其部署为:二十二军位宝幢、柴桥、邱隘、金塘岛;二十三军位洪塘、庄桥、龙山、穿山地区和大榭岛;二十四军位余姚、浒山、马渚和宁波机场;二十一军位奉化下阵、象山半岛和六横岛、桃花岛。  4月13日,敌十九军2个师由金门再次增援舟山,旋赴岱山,增强岱山守备,并以柳际明、骆振韶在岱山组织指挥所。到此时,舟山敌军兵力已达12万余人,准备固守舟山,与我军在舟山群岛决一死战。  4月25日,第三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意图,在南京召开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会议,研究舟山作战方案。为了确保这次登陆作战的胜利,第三野战军集中了大部份的机动力量。最後决定原计划渡海攻击台湾的第九兵团也参加解放舟山的战斗。由第七、第九兵团的6个军组成2个登陆突击集团,由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分别指挥,在海空军的配合下完成攻占舟山群岛的战役任务,力争全歼舟山12万守敌。规定在6月下旬行动,以二十军及二十六军攻取岱山,以二十一军攻取舟山本岛东南部岛屿及舟山本岛东部,以二十二军、二十三军进攻舟山本岛西部及中部。至此,舟山战役的总部署和兵力使用才算最後确定。  从1949年11月份开始,我第三野战军在中共华东局的支持下,会同浙江、上海、苏南、苏北、皖南、山东等地的党政机关,在华东地区进行了解放舟山群岛的党政民总体战役准备。11月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成立支前委员会和由军队与地方共同参加的支前司令部,华东其他各省市也相继成立支前委员会。上海市人民开展“反轰炸、反封锁”斗争,坚持生产,支援前线。中共浙江二地委也于10月对战勤指挥部进行充实。在省支前委员会和战勤指挥部的领导下,全省人民特别是宁波地区的群众,把支援解放军解放舟山作为头等大事。宁波地区参加支前的民兵和民工达166185名,船工4598名,支援船只2060艘,手推车285辆,担架786副,船蓬、舵、桨、橹等808件,麻袋12165只,运送粮食18695吨、柴草73525吨,其它军需物资750吨,抢运伤员1000余名。中共定海县委、县人民政府派出主要干部赴解放的岛屿,发动群众生产自救并参加各项支前工作。金塘有386名渔船民参加军民水手训练班,随时听从部队调遣,100余艘船只供部队使用。六横、虾峙、桃花等岛有1500余名民工(其中船老大350名)、150余艘民船投入支前,冒?枪林弹雨运送人民解放军600余船次,运送伤员1000余人次,从镇海、奉化等地装运大米1000余吨,支援柴草2116吨及大批席子、门板、木料等物资。苏南、苏北、安徽和山东等地也动员了大批船只和民工南下,支援解放舟山的战役。从苏、皖、鲁等地征调来的船只为避免敌人海空军的破坏,改用火车装运到前线。运载渤海湾、胶州湾的船只,要经胶济、津浦、宁沪、沪杭4条铁路线,行程达1千多公里,到达杭州湾北岸後,才翻坝过江入海。参战部队称这种运输方法为“陆地飞舟”。大批船只集中到前线海边後,指战员们继续用血汗来保护它们的安全。为了不使船只遭到敌机的轰炸,各部队战士在朔风凛冽的冬夜把半个身子浸在泥水里,在海滩上挖了几千个“防空洞”和“船坞”,演习回来後跋泥涉水,把船推进去隐蔽好。在狂风巨浪拍打?海岸的时候,干部战士彻夜不眠地看守船只。各部队还开展爱船运动,实行船长制,制订了许多保护船只的好办法,使船只的损毁大大减少,保证了几千艘船只胜利完成载运大军渡海作战的任务。此外,二十二军在1949年底还建立了机帆船修造厂。在地方干部和工人的帮助下,数百个干部战士刻苦钻研,两三个月内学会了机帆船的装置、修理和驾驶技术,修造了大批风帆和机器驾驶两用的机帆船。到月份,前线部队所拥有的船只足以渡送突击队上岸。二十二军有帆船1300艘,可一次送渡6个突击团,机帆船135艘,可一次送渡1个师。此时,人民解放军的空军和海军在苏联的大力帮助下,也已初具规模。  日,在华东军区海军成立1周年之际,华东军区在南京的长江江面上举行了舰艇命名仪式,预定担负指挥渡海作战的主要指挥员粟裕、叶飞、宋时轮、王建安、张爱萍、刘道生等参加了仪式。此时华东海军共有战斗舰艇51艘,登陆舰艇52艘、辅助船30艘,计4.3万吨被命名。尽管在吨位上、性能上比国民党海军差,但人民解放军毕竟拥有了可投入渡海作战的海军。  1950年2月,我华东沿海地区的徐州、南京、杭州、衢州、宁波等地空军机场在苏联的帮助下,大部竣工。3月,我空军航空兵部队进驻上海。到4月底,我华东沿海机场的作战飞机有近200架。4月2日至5月11日,在上海、徐州、杭州等地,我空军击落敌机6架,打破了敌军的空中封锁,夺取了江浙沪沿海的局部制空权。经过日日夜夜的艰苦的准备工作,我第三野战军把解放舟山群岛的一切准备工作安排妥当了。舟山登陆战即将成为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第一次陆海空三军大规模联合作战。 &&& 临阵撤逃,国民党军裹挟万余舟山人&&& 万船齐发,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定海城
进军舟山的人民解放军正向纵深挺进
  在我军加紧进行渡海作战准备之际,4月底5月初,传来了我第四野战军一举解放海南岛的胜利消息。这一喜讯,使正在积极准备解放舟山的第三野战军渡海部队为之振奋。海南岛的解放和我军即将以陆海空三军强大兵力总攻舟山的局势,引起台湾当局的极度恐慌。4月28日,已恢复“总统”职务的蒋介石及美军顾问团再次到舟山。虽是千万个不愿,但为保存实力、固守台湾,蒋介石不得不作出放弃舟山的决定。5月10日,敌国防部根据蒋介石命令在台北召开最高作战会议。会上决定立即转移舟山的陆海空军,集中台湾,为使撤离工作保密起见,以“美援及日本赔偿物资运输计划”为代号。舟山防卫司令石觉参加了该会议,并于当日飞抵舟山。次日,蒋介石又派副总参谋长郭寄峤、海军代副总司令马纪壮、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到舟山协助石觉实施撤军行动;派蒋经国监视整个过程。  撤逃之前和撤逃过程中,他们大造反攻金塘岛的舆论,以飞机和炮兵对浙江沿海地区和舟山外围岛屿进行频繁的轰炸和炮击,严密封锁航道;于13日晚开始将各岛部队陆续撤离舟山,16日夜全部撤离。国民党部队为封锁其逃跑消息,13日晚,将定海电信局的5名职员全部枪杀。在逃跑中,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拉丁拉夫,仅登步岛被抓壮丁就达300余人,全舟山被抓至台湾者逾万。不从者,则遭杀戳,沈家门港、西码头、毛峙、岱山等地就发生过大批屠杀不愿上船者之惨案。在最後撤离时,国民党特务机关将关押在东管庙、干大圣庙及丁家、朱家大院内的所谓“嫌疑犯”进行屠杀。仅在北门外普慈寺旁,就有50余人被枪杀。15日晚,又对重要建筑进行破坏,炸毁定海海军码头及其附近的建筑物,毁坏机场,来不及撤逃的车辆、船只被沉入海底。  5月15日,三野司令员陈毅电示第七、九兵团:“舟山守敌在我军的威迫之下有逃窜的可能,必须立即摸清虚实,采取行动”。当晚,前线部队派出侦察兵连夜过海侦察,证实了陈毅司令员的判断。三野于16日立即发出全线攻击的命令。当日,二十一军占领登步岛,二十二军占领册子岛,二十三军占领大猫岛。16日夜,3个军的近10万大军在东起登步、西至金塘、镇海的近30里的海面上,万舟齐发,发起全线追击。17日凌晨,二十三军占领定海城,二十二军占领舟山本岛西部地区,二十一军占领朱家尖和沈家门,并继续向岱山、长涂、衢山、普陀山等地进发。  规模宏大的舟山群岛海陆空三军协同登陆作战,虽然未能投入实战,但是对国民党军造成了重大威胁,促使其未开战就从岛上溜走,粉碎了蒋介石依托舟山反攻大陆的企图,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长江口的封锁和对上海及江浙附近地区的空中威胁,同时使部队受到了渡海作战的训练,为浙江沿海其他岛屿的解放和保卫海防创造了有理的条件。  5月17日,这是舟山历史上一个特别的节日。  虽然,国民党军队在撤逃前炸毁的码头及其设施还横七竖八地躺在海边呻吟。虽然国民党军队在飞机场炸毁的汽油库还在冒?熊熊的烈火,大火映红了海空和天空。这火焰,似乎要烧尽敌人留在舟山的所有脏迹。这火光,也仿佛是在迎接解放後从大海里跃起的第一轮太阳。  在万丈光芒的太阳照耀下,定海城头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是那样的鲜艳,亮丽。
[292][302][239][377][217][265][232]
[2414][9946][9346][28726][9886][10640][11220]
[547][1275][1316][2669][3030][1197][1215]
传承华夏文明,振兴海洋事业,以弘扬中国海洋文化为己任!
版权所有: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如有意见建议,请惠赐E-mail至
Copyright&&&2004&&&&& 热点新闻排行榜
??????????
 精彩推荐
 精彩热图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留体进:“我们喝了壮行酒上战场”
http://www...cn 
09-06-30 16:21
来源:新华网
  记者&蓝义荣&通讯员&叶春笼
  留体进,青田县仁庄镇冯村人,现年91岁,1944年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转业后担任青田农业合作社支部书记,于1983年退休。
  在青田县仁庄镇冯村,很少有人知道如今默默无闻的留体进老人曾经驰骋战场,一生中经历过大大小小的一百多场战斗。
  老人说,1944年,他参军入伍并在山东与日军作战,抗战胜利后,编入第三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部逐步改编扩建而成。回忆起战争中牺牲的战友,老人潸然泪下。
  1949年,为了解放全中国全面发起渡江战役,这次战役与以往的战斗不同,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江,自西向东横贯大陆中部,历来被兵家视为天堑。下游江面宽达2至10余公里,水位在每年4至5月间开始上涨,特别是5月汛期,不仅水位猛涨,而且风大浪高,影响航渡。沿江广阔地域为水网稻田地,河流湖泊较多,不利大兵团行动。防守该地段的汤恩伯集团,除了用一部分兵力控制若干江心洲及江北据点作为警戒阵地外,以主力18个军54个师沿南岸布防,重点置于南京以东地区,并从纵深控制一定的机动兵力,企图在人民解放军渡江时,凭借长江天险,依托既设工事,在海空军支援下,大量杀伤其敌半渡之时或滩头阵地。
  参加渡江作战的人民解放军各部队,于3月初至4月初先后进抵长江北岸,开展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形势任务和新区城市政策纪律教育;侦察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工事和长江水情、两岸地形;在地方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筹集、修理船只;开展以强渡江河和水网稻田地作战为主要内容的战术、技术训练等。
  “大战就要打响,整个部队气氛紧张,我与战友一样,心里都非常紧张,大家喝了口壮胆酒就纷纷上船向江对面划去了。”留体进说,当时他是迫击炮炮连的一名步兵,他和所有解放军战士一样,做好了登船和战争的准备。经过一个晚上的时间,他和战友们以坚韧的毅力,不顾河流湍急划船冲向对岸。“我们划木帆船渡江时,敌人部队就在对岸用炮向我们射击,炮弹激起的浪花有十几米高,许多战友因此葬身长江。”老人边拭眼泪边说。
  过江后,留体进随着大部队不眠不休,克服阴雨连绵的恶劣天气和泥泞的道路等困难,到达了指定地区,之后他与所在的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南下,在浙东、浙南游击队的配合下,解放了宁波、奉化、镇海(今宁波市北部)、温州、临海、黄岩等城市和广大地区。
  “战争中时常都会发生许多感人的故事,尤其是那些为了保护战友而牺牲自己的故事。”老人说,他是第二批抗美援朝志愿军,任二十三军六十七师一九九团炮连的一名排长。战争期间他跟着大军走了23天到达上甘岭地区,途中大部队为了避开美军飞机的轰炸,夜间不能生火,夜晚全体士兵只能都睡在冰冷的山坳里,许多战士也因此生病。老人哽咽着说:“就在天寒地冻之时,一些战士为了帮战友取暖,不顾寒冷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战友穿,他们自己却倒下了。”
  朝鲜战争结束后,留体进转业回到地方,担任青田农业合作社支部书记,于1983年1月退休。“你看,这些都是我每次战争的纪念徽章。对我来说,这一枚枚徽章可都是无价之宝啊!”留体进拿出放在口袋里的一叠徽章说,虽然已经过了很多年,可老人仍然将它们保存得完好无损。老人说,在战争期间,虽然他一直担当着一名平凡的角色,但是为了革命而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我来说两句:
2002-.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浙新办许可证编号:0063
浙ICP备 040008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联系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7集团军参谋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