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凤兰亭去老虎潭水库坑水库怎么走

昨日,松岗街道天虹商场门口,居民向街道各职能部门代表和记者反映情况。  第77期  环境污染是松岗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昨日上午,南都“记者街访”第77期活动走进松岗街道,辖区数十位居民联名反映老虎坑环境园存在已久的臭气扰民问题。松岗街道办表示,市、区和街道都很重视,一系列治理措施将先后实施。  居民介绍,位于松岗燕罗塘片区(包括燕川、罗田、塘下涌三个社区)的老虎坑环境园,是全市面积最大、规划设施最多的垃圾处理基地,承担着宝安、光明、龙华三个地区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理任务,占全市垃圾总量的37.3%。  目前,该环境园已建成垃圾焚烧厂(一、二期)、垃圾填埋场(一、二期)、渗滤液处理厂(一期)等项目,在建的有渗滤液处理5厂(二期)、环境园生态环境恢复改造、环境园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去年,垃圾焚烧厂二期投入使用前,一期日均焚烧处理垃圾1200吨,其余4100吨只能填埋处理,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二期投产后每天焚烧量达4700吨,虽然极大减少了填埋量,但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目前日均需要处理的垃圾量达到5500吨。  宝安区人大代表黄敬笑表示,目前老虎坑环境园周边市民对垃圾处理基地的扩建心存疑虑,此前清华大学环境保护研究专家何强调研时曾表示,一个地区的环保容量是有限的,目前老虎坑环境园的容量几乎已经达到极限,应该正视居民的需求。黄敬笑同时表示,目前松岗燕罗塘片区大约有30万居民,这和垃圾处理基地建设之初相比已经增加了三倍有余,市民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  松岗街道办工作人员对此表示,一直以来,市、区和街道高度重视老虎坑周边环境问题。街道针对居民反映的情况反复向上级反映、呼吁,得到了市、区高度重视,也得到了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市、区和街道共同努力,采取了很多措施,并对周边社区落实生态补偿,帮助周边社区建设发展,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据了解,宝安区从2008年起,每年对三个社区进行生态补偿,用于环境保护和治理。2012年9月,区主要领导到松岗调研,同意由区投资2.54亿元,实施11项完善基础设施的燕罗塘片区项目。2012年10月,吕锐锋常务副市长到老虎坑环境园调研,同意由市投资3 .9亿元实施7个项目,对环境园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据了解,针对老虎坑环境园臭气问题,今年已完善除臭药剂加量投放的工作安排,同时启动老虎坑垃圾处理厂应急臭气治理工程建设。工程已经完工,现在的环境园已经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臭气的扩散。另外,启动密集种植芳香型植物绿化造林计划,在环境园和塘下涌社区的边界地带,密集种植大量芳香型的植物,绿化造林。以减轻环境园对社区周边居民的影响。  建设老虎坑环境园环境空气自动检测系统项目也在同步推进,系统建成后,可对周边社区的空气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监测数据及时向社区居民公开,消除居民疑虑。项目建设将于近期完成。  最后,配合老虎坑环境园的后续改造工程建设还将启动老虎坑环境园生态环境恢复改造工程。对老虎坑环境园生态环境恢复改造工程进行立项,包括老虎坑一期填埋场封场、老虎坑水库清淤及水质治理、老虎坑环境园周边环境整治工程等。预计今年年底可完成大部分建设内容。“老虎坑垃圾填埋场将被打造成为一个花草树木种类丰富、原生动物种类齐全、多层次多视角景观优美的生态公园。”宝安区相关负责人称。  问答  1  居民:部分路段路灯不亮  松岗街道城管科:今年10月份解决  居民周先生反映,松岗街道部分道路存在“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现象,给居民夜间出行带来很大不便,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并予以解决。  松岗街道城管科负责人表示:经过调查摸底,2012年松岗街道存在310条道路有路无灯、有灯不亮,在区、街道两级政府共同努力下,107国道松岗段路灯2013年春节前已恢复亮灯,列入2012年区政府十件民生实事的107条路、合计1560盏路灯已于2013年1月通电亮灯,剩余203条道路(1942盏LED路灯)已于2014年年初立项,4月1日进场施工,预计10月份能全部完工并亮灯,届时可基本解决松岗街道“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的问题。  2  居民:泥头车太多 存在安全隐患  松岗街道执法队:将加强监管  居民梁先生反映东方大道每天有许多泥头车经过,影响周边环境,同时车速很快,存在安全隐患,希望相关部门查处。  松岗街道执法队负责人:该问题涉及城管综合执法与交警两个部门的职责问题。针对污染道路的行为,街道执法队会加大对这一带地区的巡查力度,对污染道路的违法行为一定从严依法查处,超速行驶、超载等方面建议居民反映到交警中队;另一方面,执法队会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强辖区内对泥头车的监管,对于发现“泥头车”违法行为严查严处。  3  居民:北部休闲健身场地太少  松岗街道城建科:明年将新增两座公园  居民张女士称,其住在松岗塘下涌社区,近年来松岗中心地区建设了不少公园、绿化休闲设施,但是位于松岗北部的塘下涌社区可供居民休闲健身的地方却不多,不知道政府是否有相关规划?  松岗街道城建科负责人:该街道从2012年开始就重点关注松岗燕罗塘片区的建设,由街道城建科筹划燕川、罗田、塘下涌三个社区的各类市政项目前期工作。其中包括计划在塘下涌社区新建两座社区公园、改造一座社区公园及一个户外文体广场,此批项目争取年底开工建设,待到明年建成后,即可解决塘下涌社区居民对休闲健身场所的需求问题。  统筹:南都记者 叶淑萍  采写:南都记者 李国斌 叶淑萍 刘延春 实习生 蔡文洁 摄影:刘有志  作者:叶淑萍日行走延庆暴雨顶老虎坑
5:50出家门,到明城墙丁字路口看到正在等红灯的44路,紧跑200多米到车站,算是没有错过头班车,看来以后还是5:45分出门比较妥当。
&6:20分到德胜门,下车到城楼北面直接上919路快车,在车的最后一排碰到了闲逛逛,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女社友,年初的几天楞敢在严寒中随龙棒走后城的四十里赤壁(长嵯cha),可敬可佩。自从10年5月随走山走过王老铺千河口后我们也有一年半没有见面了,一路聊天感觉很快就到了延庆的南菜园,下车闲逛逛带我到了一个早餐铺,一进门就看到了老朋友独行叟和燕京他们正在吃早餐。
与独行叟也是很长时间没见了,岁月不饶人,他的头发胡子又多白了几根。自从去年初苹果园相见,知道了他上山开创了耕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似神仙。如今在山中独居近一年的他,吸收了天地精华,浑身上下更显得精神抖擞,与众不同,再有几年恐怕就可以得道成仙了,嘿嘿。
925车站六人聚齐,SSg1961、小硕是头一次见面的新朋友,可是聊起来却发现Sg是老朋友了,2007年9月曾一起走过小五台,只是因为那次人员众多印象不深。
7:50分,车准时进站,坐车的人多,从始发站开始就几乎座无虚席。
车过永宁不久,暴雨顶就出现在我们左前方的视野里。山南面是数百米高的绝壁,我们要迂回到它的东面而上。
8:55分,车到山西沟,我们下车开始沿公路徒步热身,转弯处我们离开公路直行,穿过一个农家院沿土路走,从公路桥下穿过左转返回到公路上,向回走百十来米后右转沿宽阔的大车道进山,路边是人为栽种的成行的翠绿松树,此时我们是在暴雨顶东侧沟里。
沿沟而行,不久路朝右手上坡,一路的树枝上不时可见粉色路标。
前方山脊垭口旁耸立着一块巨石,石的上部前后各分为几杈,形似重叠的两只巨大的脚掌。大家笑侃延庆木化石那刚发现了恐龙脚印,我们在这里又发现了恐龙爪化石。
从脚掌旁登上山脊,沿山脊一路向上,左侧延庆盆地尽收眼底。大片的平地上不时有一座座凸起的小山,农田、村庄、公路点缀其中,在薄雾的笼罩下,简直就像是仙境。
山脊行走不久就出现了带状的碎石沿山坡蜿蜒,我们大家一致认定这就是长城的遗迹,因为在碎石中还夹杂着人为烧制的残破青砖。
精神的独行叟
山脊的小路还是比较险要的,有一段就是在南面的悬崖边,行走起来要加倍小心。经过不断的爬升,山顶的铁架子进入了视野,我们一鼓作气,直奔目标。
10:05分,顺利登上暴雨顶。山顶视野更加开阔,今天是一个难得的万里无云的好天,举目四望,远处带雪的东、西灵山、海陀及关外的连绵雪山历历在目,近处西面是佛爷顶、辽坡及西北面的四十里长嵯。
拍照合像后,手指在小风中已经冻得麻木,此地不便久留,顺着小路上还没融化的积雪向着北面的暴雨二顶继续前行。
沿着山脊一下一上,很快来到暴雨二顶。GPS实测1254米,比暴雨一顶还要高十米。铁架子下再次合影。
10:35分,出发沿着山脊向北一路下降,路过一座巨大的但并不很高的高压线塔,铁塔不高是因为架在了一座削去山头的山顶。继续下降,在垭口处左转下沟。下降不久眼前出现了一根耸立着巨石,犹如仙人指路,换个角度再看,又似一只巨掌,此沟名曰佛掌沟。
11:30分,来到柏木井村附近的沟底,沟里是可走大车的土路,没走出多远路边出现一个废弃的景区,残缺的横幅上写着“猎趣峰景游?区”,景区比较完好的还有一树屋,门窗俱全,颇为难得。
柏木井村在沟里不远处,而我们却无缘相见。我们很快又右转上山了,按燕京的计划还要爬一个山头。
山坡上路不明显,但坡还算和缓,且灌木稀疏,走起来并不困难。山脊处是一道断崖,我们大部分人一路横切绕到另一条侧脊,最终还是钻过一小段灌木后才来到了有高压线塔的山脊。六个人中只有ssg1961不甘心绕路,施展了高超的攀岩技术,早早的在山上等我们了。事后看来到柏木井村沿小路到小山峰的亭子会比较好,也少走些横切的弯路。
12:30分,在高压线塔下的草坡上午餐,老独拿出了他的特产“盐焗禅”,我尝后就一个感觉,太咸了,不过味道不错。午饭半小时后继续出发。
我们所在的山头,并不是要登的老虎坑,它还在北面山脊的更高处。
从铁塔处向北又见到了长城废墟,我们沿长城在和缓的山脊上行走。大家讨论着这段长城是明长城、燕长城亦或是秦长城。这里的长城基本都是用碎石垒成,石块之间基本没有什么粘和物,窄窄的一条,远没有常见明长城的规模与强度,我们感觉年代似乎应该更加久远。
这的长城有一段保存得还算完好,城墙高度大约有三、四米,下宽上窄,没有护墙的上面只能容一人行走,真不可理解这样的长城在史上能起到何种防御的作用。
13:40,到达老虎坑的铁架子。令人费解的是一般三角标都在山顶最高处,而老虎坑的铁架子却在山顶下面不远处的一小片开阔地上。
老虎坑合影
因石堆长城行走困难,我和老独选择了走下面的松树林。13:50分,燕京等人上到山顶最高处的长城。本来以为这里有敌楼,却只是一个碎石堆。此处东面的峭壁,像后城赤壁的缩小版,他们戏称为四十米长嵯。
大约返回到老虎坑三角标处,燕京看着轨迹从长城西侧松林缓坡下山,路时隐时现,一路无语。
山上俯视白河堡水库
15:10分,到达茨沟公路,沟口一片房屋处传出一阵狗吠,我们进入了私人藏獒养殖基地。
沿水泥路出沟到达昌赤路,行走在公路上,俯视白河堡水库,墨绿色的冰上交错着一条条白色的裂纹,煞是好看。配着岸边高耸的石壁,风景足可以入画。
16:05分,走到白河堡水库大坝。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很是惬意,本想在坝上等车,可看到警示牌:大坝上禁止停车。想来公交车也不会在这停留,继续前行终于在水闸处看到了925路车站牌。
16:30分,车来了,我们本想上车到总站再跟车走,可司机说一会儿就返回来。水闸处没有阳光,等车的滋味可不好受。司机所说的一会儿足有二十多分钟。大家冷得发抖,伸胳膊、蹬腿、弯腰、劈叉,尽力挖掘各自剩余的能量。
16:55分,925路返程车终于露面,大家鱼贯而入,还是车上温暖呀。
回程车开始走的是白河峡谷的北岸,一路山势各异,岩层时而陡立,时而水平,爬完山坐车观景也是一种享受。山里人、车稀少,司机开的一帆风顺很快就回到了早晨我们上车的山西沟,爬了一天转了一圈。
车到京张路口下车,倒919路快车,一觉醒来已到德胜门。
已经有多日没参加这样强度的活动了,到家感觉还行,第二天大腿开始有些发酸,看来还是缺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漫步深圳绿道之60:老虎坑绿道
老虎坑绿道是广东省2#绿道深圳区域段与东莞交接的起始段,从东莞长安镇环深圳松岗的老虎坑水库并延伸到达松岗广田路的一段大约大于10公里长的郊野绿道,是深圳市目前最优秀的绿道之一。
绿道盘旋在半山腰,山体山谷水库交错,绿荫果园田园交映,清洁清新清静交汇,虫鸟啼鸣交织;平整的路面、锈迹的围栏、老虎坑驿站、散布在途中的休息场所和卫生洗手间等构成了生态郊野活动的空间;还有农家蜂蜜养殖场、一片片菜地、零星的走地鸡餐厅等又展示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半圆弧形绿道中央是老虎坑水库、润龙山和老虎坑环境园,在丛树间不时露出深圳垃圾发电厂白色的“深能环保”烟窗和一片白兰相间的园区建筑物又象征着我们还是置身于现代化都市之中。
强烈建议热爱户外活动的朋友到这段绿道走一走。看一看,步行或骑行都是适宜。
这里说的老虎坑水库,现在只是一个地理名称,实际上不存在一滴水了,水库被挖个底朝天,连同山谷的一大片正被夯实地基,加固斜坡,不知道用作什么用途;老虎坑环境园是沿水泉路进入的垃圾发电厂总称,一车车的垃圾密闭车从这条道运入,垃圾发电厂有两个机组,大厂房设计说明它的焚化炉应当十分庞大,发电靠垃圾,锅炉吃的是粗粮杂粮,它的热能是很有限的。
绿道缓缓上升到海拔152米高的润龙山山腰,这是老虎坑绿道的最高位置,翻过润龙山就是东莞地界,润龙山顶有一个观景亭俯视两市,可见位于广深公路(107国道)旁的东莞莲花湖水库,观景亭下“深圳”、“东莞”界碑将两市绿道分割,广东2#区域绿道东莞段建筑标准高,绿道长安驿站(绿道标识的“莲花水库驿站”可能就是“长安驿站”)是我们徒步经历深圳绿道以来所见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驿站建筑,你们可以从下附的照片看到。
长安绿道延伸到107国道旁。
大体上,老虎坑绿道深圳段约9公里,东莞段不到2公里,其风格截然不同。
我们游弋在深圳和东莞相临的地界边缘,这是我们自从探索深圳绿道以来,第三次越过了深圳到达临近城市。当到达“深圳”、“东莞”界碑的那一刻,我们都很兴奋,我们近四年断断续续,基本走完了广东省2#、5#区域绿道深圳段的全程。
进入东莞地界后最使人为难的是回程交通。长安临近深圳,按理说是很近的,但我们不熟悉东莞公交线路,东莞公交又不设候车亭和站牌,也没有找到跨市公交。各种车辆呼啸穿越国道,高音喇叭的嚎叫声让人生畏,粉尘和污浊的尾气扑面而来,我们一天在郊野绿道中的好心情一下子丧失殆尽。
我们耗了一个小时步行到长安汽车北站,乘快速大巴回到深圳(35元)。总觉得欠缺了什么。
我们建议感兴趣的户外活动爱好者到达长安驿站后原路返回松岗。
以上是日日记。
可能以下是多余的话,但却是我们日的经历。
三年前我们初识绿道,日我们在福永凤凰山脚下穿越屋山水库、七沥水库和长流陂水库到达沙井,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继续向前,现在我们想延续这段绿道继续探索广东省2#绿道沙井到松岗直到东莞的这段路程。
我们从沙井“龙璟印刷工业园”为起点,按最近官方新公布的“深圳绿道地图”指示,试图走出深圳地界,这段“绿道”太使我们失望,甚至绝望。
一路行走在大公路旁,从芙蓉大道到松岗大道到东方大道到立业路到燕罗路到沙江路到松罗路,持续地笼罩在汽车尾气和粉尘之中,不断地货柜车的轰鸣声和高音喇叭骚扰声,丝毫无“绿色”二字可言;绿道标识时有时无,官方公布“深圳绿道地图”上标明的道路名与实际的道路名不符,宝安社区2#、3#、5#、8#绿道又穿插在各条公路旁,让我们走向无所适从。直至穿过洋涌河,看到2#绿道标志性的洋涌河驿站时,我们才确认我们是走上了我们计划的广东省2#绿道上了。
洋涌河周边称之为“臻鼎科技”的大型企业,这就是顶顶有名的松岗富士康了,在它的周围,松岗水厂、松岗基督教堂、陶园中英文实验学校(一个颇具规模的民办学校),还有豪华的“桂景园”、“燕景华庭”别墅住宅区,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茅洲河站等等。
我们第一次这么深度地穿梭在松岗街道区域中,这里和深圳市区一样繁荣,一样车水马龙。这里是1980、90年代深圳到广州咽喉之道,让我想起当年一片荒凉。
将洋涌河驿站作为广东省2#绿道松岗段体验的起点是比较合适的,沿着驿站前的燕山大道到广田路,再左拐进入,不远就可以看到我们将它命名为的“老虎坑绿道”口了。
发现这段绿道确确实实地劳了我们太多神,浪费了我们寻路的的体力和时间。在我们沿着“深圳绿道地图”徒步探索广东省2#绿道松岗段五小时后,甚至对这段绿道产生厌恶、感到绝望的最后时刻,我们发现了它的精华,它就是“老虎坑绿道”了。
仅此,你们也应当沿着我指引的路线体验一下,要么真对不起我探路的艰辛和无私的奉献。
老虎坑绿道的入口实在不太好找,路口既没有明显的绿道标识,附近也没有可供参考的地图,我们甚至误入水泉路,被阻挡在老虎坑环境园管理辖区域门口。
可以在地铁一号线到达机场东终点,选择以下换乘方式:
1,换乘公交M291到达“致高路口”站(大约一个小时),在车站附近广田路的北侧寻找绿道入口;
2,换乘公交M332到达终点“燕川公交总站”(大约一个小时),沿广田路回走穿过燕山大道,在广田路的北侧寻找绿道入口;
3,在公明乘M248在“喜高工业区”站,沿广田路回走穿过燕山大道,在广田路的北侧寻找绿道入口;
4,M260、655、B713都可以到“致高路口”站。
以下是广东省2#绿道深圳段沙井到松岗沿途照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虎潭水库水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