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部李宗敏求职简历表格

历任农业部部长及简历&李书诚&廖鲁言&江一真&沙风&杨立功&霍士廉&林乎加&何康&刘中一&刘江&陈耀邦
  历任部长:李书诚、廖鲁言、江一真、沙风(农林部革委会主任、部长)、杨立功(农林部部长)、霍士廉、林乎加(后任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先任农牧渔业部部长)、刘中一、刘江、陈耀邦、杜青林、孙政才、韩长赋。
  历任部长  李书诚(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
  廖鲁言(1954年9月至1970年撤销)
  江一真(代,1964年9月至1966年5月)
  沙风(农林部革委会主任、部长,1975年1月至1978年1月)
  杨立功(农林部部长,年2月)
  霍士廉(1979年2月至1981年3月)
  林乎加(1981年3月至1982年5月)
  林乎加(农牧渔业部部长,1982年5月至1983年6月)
  何康(农牧渔业部部长,1983年6月至1988年4月)
  何康(1988年4月至1990年6月)
  刘中一(1990年6月至1992年3月)
  刘江(1992年3月至1998年3月)
  陈耀邦(1998年3月至2001年8月)
  杜青林(2001年8月至2006年12月)
  孙政才(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
韩长赋(2009年12月至今)
  李书诚简历  同盟会元老、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
  李书城(),潜江县袁桥村人。23岁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筹备和组织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他在武昌与黄兴并肩战斗,后又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讨袁、护法等战争。1921年前后,他支持和帮助胞弟李汉俊在上海发起建党,中共“一大”在他家中召开。抗战期间,他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做了许多上层人士的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积极投入反蒋斗争,为全国解放奔走呼号,他支持和掩护共产党人进入武汉,恢复和重建中共地下党的组织,开展对敌斗争,称得上是解放武汉的功臣。 
  1949年,他应毛泽东主席之邀,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出席了开国大典,并出任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
  新中国建立后,李书城出任农业部部长,他不负重托,工作出色。他身在北京,心系敌乡,关注着故乡的建设和发展,尤其关心故乡的教育事业。
  日,受毛泽东主席邀请,李书城出席了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10月1日出席开国大典,10月19日在政务院举行的第三次会议上,经周总经理提议,任命他为农业部部长。解放之初,百废待兴,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既首当其冲,又困难重重。李书城不顾自己年近古稀,孜孜不倦地学习党的有关农业政策,学习农业技术知识,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工作出色,受到党和人民的好评。 
  1956年4月,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的李书城回到家乡潜江视察,了解家乡的革命和建设。他看到了家乡巨大的变化,在县招待所听了当地领导汇报情况后说:“我作为家乡的一员,应该感谢你们,你们的工作再次证明了共产党领导有方,人民力量伟大。” 
  1963年3月,李书城作为全国政协常委第二次回家乡视察。这次回乡,他专门安排时间去看望了城南中学(现潜江中学)的师生们,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观看同学们做完广播体操后,又亲自为师生们表演了一套太极拳示范,还为城南中学圈定了校园用地。 
  日,李书城先生因病在北京去世,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他的骨灰放进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陈列室。
  廖鲁言简历    廖鲁言,1913-1972,江苏南京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领导北平学生运动。后任山西抗日军政训练委员会编辑、军政训练班指导员,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团政治部、旅政治部主任。1939年到延安。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科长、党务研究室研究员,中共中央政委研究室秘书长、副主任。建国后,历任政务院参事室主任(任职期间52.12)、政务院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副主任、农业部部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江一真简历  江一真,1915年生,福建连城县人。曾用名江前进。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宣传员、司药、护士长,博生师卫生部部长,红一方面军总收容队医疗队队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恨据地5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7
月底,任红四方面军医务主任,红军总卫生部第l后方医院医务部主任,陕北安塞市重伤医院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野战医院院长,八路军卫生部保健科科长兼手术队队长,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校长、卫生部部长。参加了晋察冀边区的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滨海总队政治委员,中共.泰州地委副书记。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省委秘书长、副书记、第二书记,福建省省长,国务院农垦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代部长,卫生部部长,中共河北省委第二书记。是河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日逝世。
  沙风简历    (1917—
)原名吕济人。浙江省新昌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豫皖苏边区萧县常备队营政治教导员、营长,苏皖纵队第一团副团长,新四军第一师九旅作战科科长、参谋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六师十八团团长,师参谋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一军六十三师副师长,待种兵纵队战车第一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师长、师长,装甲兵技术部部长,第一坦克学校副校长,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国务院农林部革命委员会主任(75.1)、部长(78.3),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杨立功简历    杨立功,又名书勋。山东莘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莘县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莘县、冠县县委书记,冀南区南下新兵纵队团政委,中共桐柏区委办公室主任,南阳地委秘书长。建国后,历任中共南阳地委书记,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厂长、党委书记,农业机械部、第八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农林部副部长、部长,农业机械部部长,机械工业部顾问。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
  霍士廉简历  原中顾委委员、农业部部长
  霍士廉(),1909年4月生于山西省忻县(今忻州市)北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在青少年时代他就接受革命思想,立志报国。1930年在忻县中学参与组织革命青年团。1931年他组织发动了反对反动校长和捣毁国民党县党部的斗争。此后,他在忻县、太原、北京、西安等地积极组织青年学生和农民开展抗日反蒋运动。1936年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6月任中共陕北关中特委宣传科长,1937年2月任陕北富县抗日救国会会长和中共富县县委书记,11月任中共陕甘宁边(特)区委员会秘书长,为边区红军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38年5月受党中央派遣,霍士廉由延安赴山东参加开辟建立抗日根据地工作。在任中共清河特委书记时期,他遵照省委指示,将在清河等地组织的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并任政委,是开辟以清洞平原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39年12月,任中共山东大鲁南区党委委员、政权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政权建设的指示,在许多县区乡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为建立和发展鲁中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0年8月,任山东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各界救国联合会总会长。1940年12月,任鲁中区党委书记兼鲁中军区政委、党校校长,领导鲁中区军民,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坚持、巩固了鲁中抗日根据地。1944年1月,为了加强对新开辟的沂山根据地的领导,霍士廉担任沂山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他发动和领导群众坚持对敌斗争,开展了“双减”和大生产运动,逐步巩固扩大了沂山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霍士廉继任沂山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领导沂山地区军民开展了剿匪反特、反奸诉苦、土地改革、参军支前运动,推动了解放区的建设。使沂山地区成为鲁中区支援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基地,积极地支援了华东野战军发起著名的莱芜、孟良崮和泰蒙等战役。
1948年1月调任华东局秘书处长,他根据华东局的指示,组织起南下干部工作团,为解放和接管浙江省及配备各级领导班子作了准备。霍士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全国解放后,霍士廉在浙江工作长达16年。1949年9月任省民政厅长,1951年起任省政府、省委秘书长兼政法委员会主任,分工负责镇压反革命、土地革命等工作。他认真坚持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镇反原则,工作做得较深较细较彻底,为巩固新生政权,维护社会治安,恢复国民经济奠定了基础。1952年起,霍士廉历任省政府副主席、副省长、代省长、省委副书记、省委书记处书记,主持省委常务工作和省政府全面领导工作。他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殚精竭虑,依靠组织,依靠群众,艰苦创业,为浙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善于学习运用毛主席抓主要矛盾的哲学思想,从浙江的实际出发,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动农民组织起来,认真贯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大力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新技术,发展畜牧事业,使浙江由缺粮省变为余粮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和超过《农业发展纲要》的指标。与此同时,他十分重视发展基础工业和具有地方特色的轻纺工业。他曾兼任浙江大学校长,十分关心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他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讲真话。在农村互助合作化运动中,强调从实际出发,稳步前进,逐步发展。对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一些地区虚报产量、征了过头粮造成不良后果的问题写了专题报告,受到中央的重视和批转。他不谋私利,大公无私,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1957年底,党中央决定霍士廉任浙江省省长,他为了有利于团结当地干部,更好地发挥民主人士的作用,主动推荐其他同志担任省长,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和优秀品质。
  1965年10月,霍士廉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陕西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行前,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亲自与他作了长时间的谈话。到任后,他团结省委一班人,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很快展开工作。他细心倾听群众意见,在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实行精兵简政,加强了农村工作和党的建设。“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诬陷,惨遭迫害,在周恩来总理关照下才幸免于难。逆境中他对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1970年秋,任陕西省革委会生产组副组长、农林办公室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3年5月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主管农业工作。先后调查总结了吴堡县等一批农田基本建设、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典型。同时,为加速陕南、陕北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步伐,他给省委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为促进全省农业结构调整,恢复发展陕西农业生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扬。
  1977年1月,霍士廉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军区第一政委。他针对当时宁夏“文化大革命”后遗留问题较多,社会秩序较乱,派性斗争突出,一些干部尚未解放和合理使用,经济及其他诸项工作受到严重干扰等情况,经过多方调查研究,从统一全区各级干部思想人手,狠抓拨乱反正工作,大胆地解放和使用一大批领导干部,使形势迅速好转。他十分重视固原山区的建设,经常深入调查研究,为改变那里的贫困面貌而不懈努力。他十分尊重和关心少数民族,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把民族团结摆在战略位置,竭尽全力促进宁夏的稳定与发展。
  1979年2月,霍士廉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他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原则,纠正“左”的错误倾向,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探索总结农业生产责任制,积极给中央提出建议。对机关财政提出改革建议,受到国务院领导重视。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分类指导,有步骤地对农业内部结构和作物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参与组织制定了加快粮、棉生产发展的方针政策,有重点地组织商品粮、经济作物和高产品种的基地建设,对促进全国主要农产品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十分关心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教育工作,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他多次深入到贵州、湖南、山西等贫困山区调查研究,倡导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使用,帮助“老、少、边、穷”地区改变贫困面貌,对确保全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顺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0年10月,霍士廉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他不顾年过七旬的高龄,即赴山西开展工作。他团结和带领省委一班人,认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中央的整体部署和中央对山西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贯彻拨乱反正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理顺了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破坏的各方面关系,妥善处理了许多复杂的思想问题和社会政治矛盾,纠正了历次政治运动中遗留下来的一大批冤假错案,有力地促进了山西省安定团结局面的形成,为动员全省人民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花大力气抓农村改革,几乎跑遍了全省所有的地、市、县,进行调查研究、组织引导,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快在全省推开。在此基础上,他积极引导和支持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使全省农村经济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他还特别重视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尤其爱护年轻干部,关心年轻干部的锻炼与成长,大胆破格提拔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担任省、地、县各级重要领导职务,使全省领导班子建设向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他作风深入,工作扎实。在任期间,为山西全面发展提出了科学思路,采取了有效措施,使山西的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良好局面。在任两年中,他领导省顾问委员会,满腔热情地支持年轻干部和新班子的工作,在党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
  1985年霍士廉担任了中顾委委员,在任期间,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积极出主意、提建议,忘我工作。1992年,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仍始终关注着他曾经战斗、工作过的地方,为这些地方的两个文明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霍士廉是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一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霍士廉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始终不渝地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信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定地维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勤于学习,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高;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党性,强烈的公仆意识,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始终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模范地执行党的纪律,创造性地贯彻党在各时期的决议和政策。他始终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放在工作首位,十分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注重培养和选拔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做出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重大决策。他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胸怀坦荡、一身正气,珍惜团结、顾全大局,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平易近人、待人诚恳;工作一丝不苟,办事公道正派,热情关心同志,严格教育子女。他一切听从党的指挥,勇挑重担,屡次受命于困难之际,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开拓局面,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及家庭困难,心中只有党和人民。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日,霍士廉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林乎加简历    原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原农业部部长
  林乎加,男,1916年12月生,山东长岛人。
  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7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高中学历。
  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至1939年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路指挥部中队政治指导员、大队政治委员,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政治部青年部部长,胶东区党委青年部部长、民运部部长。
  1939年至1940年任鲁南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1940年至1942年任鲁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
  1942年至1943年任鲁中区党委宣传部部长。
  1943年至1949年任中共山东泰山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
  1949年起任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农工部副部长、省委宣传部部长。
  1950年8月起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
  1952年12月至1957年5月任中共浙江省委秘书长。
  1955年8月至1965年2月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
  1965年至1967年为国务院“小计委”领导成员。
  1967年至1972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被关押。
  1972年至1977年任国家计划委员会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成员。
  1977年1月至1978年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
  1978年6月至10月任中共天津市委第一书记、天津市革委会主任,市警备区第1政委。
  1978年10月至1981年1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其间:曾兼任北京卫戍区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
  1978年10月至1979年12月任北京市革委会主任,
  1979年12月至1981年1月任北京市市长。
  1981年2月至1982年5月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82年5月至1983年6月任农牧渔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83年6月至1988年4月任农牧渔业部顾问。
  1988年4月至11月任农业部顾问。国务院“3西”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
  中共八大代表,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任职至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中共十三大分别增选、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何康简历    何康,汉族,1923年2月生,福建福州人。1938年在重庆南渝(南开)中学学习,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皖南事变后,何康奉命退学离校。时值广西的白崇禧、李济深请何康父亲何遂(辛亥革命元老)去做桂林行管总顾问,何康遂随父来到桂林,进入广西大学念经济系。董必武是何康入党后党的单线领导人,在何康离重庆前向他汇报请示时,董必武对何康说,要学门技术,将来建国好有用。何康自以为数理基础不是太好,但却非常喜欢生物,而且,跟着父亲走过许多地方,看到中国农村落后,农民很苦,觉得要为中国的国计民生做贡献,农业是更直接的。于是就从经济系转到农学院农艺系,开始学农,并从事地下党工作。1946年毕业,回南京办农场并从事地下党工作。1947年,何康受派到上海,利用父亲与岳父的关系,组织成立上海瑞明公司,任总经理,归上海局刘晓和张执一领导。1949年至1952年任上海市军管会农林处处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副部长。1952年至1957年任林业部特种林业(橡胶)司司长,农业部、农垦部热带作物司司长。1957年至1978年任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华南热带作物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林彪事件后)任广东省农垦总局副局长,主管教育和科研,同时兼两院院长。一直到1978年调回北京,何康同志为中国橡胶事业奋斗了整整二十六年。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任农林部副部长。1979年2月至1982年5月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兼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其间,1982年4月起兼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5月至1983年6月任农牧渔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兼国家计委副主任。1983年6月至
1988年4月任农牧渔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计委副主任(兼),中国科协副主席。1988年4月至1990年6月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协副主席。1990年至1996年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何康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93年—1998年)。
  刘中一简历    刘中一,男,汉族,1930年12月生,湖北武昌人。大专文化,高级经济师。1948年在武汉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年底进入解放区。1949年任中原军区鄂豫军分区教导队分队长。1952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统计系。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国家计委农林水利计划局干事、副组长、组长、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局长,国家计委委员。高级经济师。1985年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990年6月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993年4月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1998年3月当选九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九届全国人大常委。长期从事农业经济计划工作,致力于农业计划管理和农村经济改革的研究。著有《中国农业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结构研究》、《论包产到户》、《第七个五年农村经济发展专题计划》、《关于发展农业基本战略问题》等专著和论文。
  刘江简历  刘江
1940年4月生,北京市人,197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高级畜牧师。1964年12月参加工作,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培训部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畜牧师。1960年8月至1964年12月在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畜牧系畜牧专业学习。1964年12月至1966年3月任西藏军区生产部农牧处技术员。1966年3月至1972年8月任西藏澎波农场生产科技术员、畜牧场场长。1972年8月至1977年12月任北京市畜牧兽医站技术员。1977年12月至1979年12月任北京市畜牧局企业处副处长。1979年12月至1982年7月任北京市红星养鸡场场长。1982年7月至1986年1月任北京市畜牧局局长、党委副书记,牧工商总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其间: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培训部学习)。1986年1月至1990年11月任农牧渔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90年11月至1993年3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党组成员。2003年3月至2005年8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正部长级)。2005年2月增补为第十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共15届中央委员,16届中纪委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陈耀邦简历  
  陈耀邦, 1935 年 12 月生,广东番禺人。 1982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
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1966
年华中农学院植物病理与农用抗菌素研究生毕业,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历任华中农学院助教,农业部经济作物局副处长,农牧渔业部农业局副局长,中共无锡市委副书记,农牧渔业部副部长。1988
年任农业部副部长。1993 年 5
月起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1995
年起任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 1997 年 2 月任首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 1997 年 7 月任林业部部长。 1998 年 3
月 18 日任 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2001 年 8 月免去农业部部长职务。 2002 年 2
月增补为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中共十三、十四大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陈耀邦,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主席。
  陈耀邦生于1935年,广东番禺人。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历任农业部技术员、副处长、副局长。1986年任农牧渔业部副部长。1993年任国家计委副主任。1997年兼任林业部部长。1998年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陈耀邦从1950年进入农业院校求学起到现在,一直致力于我国的农业农村工作。在国家计委期间,主管农村经济和国土地区工作。在农业部期间,长期主管计划、种植业和乡镇企业。从农业部离任后,依然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放在农业农村工作上。
  从2003年起,陈耀邦参加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专题调研,并多次担任调研组组长,就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
  2004年参加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2005年参加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调研;2006年参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当年还组织部分农业界委员参加新疆农业的考察。
  在政协会议上有关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提案有:《关于解决农村金融制约问题的建议》;《关于解决农民在农村的私有房屋发放房产证的建议》。发言有:《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小城镇的建议》、《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杜青林简历  
  杜青林,男,汉族,1946年11月生,吉林磐石人,196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7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
  现任中共中央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
  1964—1966年 吉林省吉林市委党校青干班学习,柳河县、永吉县、舒兰县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队员、副组长
  1966—1968年 吉林省吉林市委组织部干部
  1968—1974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标准件分厂党委秘书,挤压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
  1974—1978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标准件分厂革委会副主任,副厂长、党委副书记
  1978—1979年 共青团吉林省吉林市委书记
  1979—1984年 共青团吉林省委副书记、书记(其间:1981—1984年东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修科函授学习)
  1984—1985年 吉林省长春市委副书记
  1985—1988年 吉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1988—1988年 吉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部长
  1988—1992年 吉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其间:1990.03—1990.05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2—1993年 海南省委副书记(1989—1992年吉林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本科函授学习)
  1993—1998年 海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其间:1994—1996年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8—2001年 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其间:2000.09—2000.11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1—2006年 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2006—2007年 四川省委书记
  2007—2007年 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7—2008年 中央统战部部长
  2008—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央统战部部长
  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孙政才简历  
  原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现任农业部部长。
  1963年9月生,山东荣成人,1988年7月入党,1987年5月参加工作,研究生毕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农学博士,研究员。
  历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室副主任、土肥所所长、所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院党委副书记,中共顺义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代县长、县长,中共北京市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2002年2月任中共北京市顺义区委书记。2002年5月当选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同年11月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2006年12月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2008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农业部部长。
  2009年11月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
  是第十七届中央委员。
韩长赋简历
韩长赋,男,汉族,1954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满井区(今满井镇),1974年1月入党,1976年7月参加工作,法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1973.02——1975.10,黑龙江省满井公社千和学校民办教师、千和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5.10——1976.07,在黑龙江省呼兰师范学校延寿分校学习。
  1976.07——1979.06,中共黑龙江省宾县县委组织部干部、团县委副书记。
  1979.06——1987.04,共青团中央青农部干部、青农处副处长、处长(其间:85.12在函授学院中文专业专科、本科学习;86.06为中央讲师团团雁同分团领队)。
  1987.04——1990.06,共青团中央青农部副部长。
  1990.06——1990.07,共青团中央青农部部长。
  1990.07——1994.07,共青团中央常委、宣传部部长(其间:93.03在经济法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93.01在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4.07——1998.06,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村组正局级干部、副组长。
  1998.06——2001.07,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其间:98.07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1.07——2003.04,农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2003.04——2006.11,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2006.11——2006.12,中共省委副书记。
  2006.12——2007.01,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其间:07.01在法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7.01——2009.11,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
  2009.11——2009.12,农业部党组书记。
  2009.12——,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中共十六大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日宣布出任委副书记。
  日吉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韩长赋为吉林省代理省长。
  日在吉林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补选为省长。
  日在吉林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吉林省人民政府省长。
  日不再担任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另有任用[1]。
  日吉林省第十一届第十六次会议决定,接受韩长赋辞去吉林省省长职务的请求。[2]
  日宣布出任农业部党组书记、提名部长人选[3]。日第十一届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任命韩长赋为农业部部长。
  历任副部长
  罗玉川(1949年10月至1950年6月)
  吴觉农(1949年10月至1954年1月)
  杨显东(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
  张林池(1951年9月至1956年9月)
  刘瑞龙(1952年8月至1961年1月)
  王观澜(1952年8月至1962年)
  蔡子伟(1954年10月至1960年5月)
  顾大川(1956年8月至1966年5月)
  何基沣(1958年9月至1966年5月)
  魏震五(1960年4月至1963年10月)
  程照轩(1961年1月至1966年5月)
  吴振(1964年4月至1966年5月)
  朱荣(1964年7月至1966年5月)
  农林部副部长
  杨立功(1976年10月至1978年1月)
  罗玉川(1976年10月至1979年2月)
  梁昌武(1976年10月至1978年1月)
  肖 鹏 (1976年10月至1979年2月)
  郝中士(1976年10月至1979年2月)
  张根生(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
  赵 凡 (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
  朱 荣 (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
  李友九(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
  何 康 (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
  张福元(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
  王常柏(1978年6月至1979年2月)
  刘锡庚(1978年6月至1979年2月)
  张林池(1978年11月至1979年2月)
  农业部副部长
  张根生(1979年6月至10月)
  朱荣(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郝中士(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李友九(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何 康 (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刘锡庚(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刘瑞龙(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赵 修 (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邢崇智(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蔡子伟(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郑 重 (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杨显东(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徐元泉(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曹冠群(女,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刘培植(1979年8月至1982年5月)
  杜子端(1979年8月至1982年5月)
  农牧渔业部副部长
  朱荣(1982年5月至1986年1月)
  何 康 (1982年5月至1983年6月)
  肖 鹏 (1982年5月至1986年1月)
  相重扬(1984年1月至1988年4月)
  陈耀邦(1986年1月至1988年4月)
  刘 江 (1986年1月至1988年4月)
  农业部副部长  王连铮(1988年4月至1991年4月)
  陈耀邦(1988年5月至1993年5月)
  刘 江 (1988年5月至1990年11月)
  洪绂曾(1989年3月至1997年4月)
  相重扬(1988年5月至1989年3月)
  马忠臣(1990年11月至1992年12月)
  张延喜(1992年5月至1997年9月)
  吴亦侠(1993年4月至1996年8月)
  万宝瑞(1993年4月至1998年3月)
  刘成果(1993年9月至1998年3月)
  白志健(1996年10月至1998年3月)
  路 明 (1997年4月至1998年3月)
  齐景发(1997年9月至2004年7月)
  万宝瑞(1998年4月至2004年7月)
  刘 坚 (1999年1月至2004年7月)
  张宝文(2000年6月至2007年7月)
  范小建(2000年12月
  韩长赋(2001年8月至2003年6月)
  尹成杰(2004年7月
  牛 盾 (2004年7月
  危朝安(2006年1月
  高鸿宾(2007年7月
  陈晓华(2008年5月
  罗玉川,日生,河北省满城县人。青年学生时代就投身革命,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共满城县工委书记,晋察冀三地委宣传部长,冀中八地委组织部长、四地委书记,冀中行政公署主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建国后,历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中共平原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林业部、森林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农林部副部长,林业部部长、党组书记,林业部顾问。
1964年还亲自担任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部党委书记、政治委员和大兴安岭特区区长。曾当选第二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八大”、“十一大”、
“十二大”代表,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林业建设事业的开拓者和卓越的领导人。因病于
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
  吴觉农,1887年4月生,浙江上虞人。原名荣堂,因立志振兴祖国农业而更名为觉农,农学家,茶叶专家。1916年,浙江省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毕业,留校任助教3年。1919年,考取官费留学生,去日本研究茶叶。在日本农林水产省茶业试验场学习期间,撰写了《茶叶原产地考》及《中国茶业改革方针》,引起各方面的重视。1922年回国后,先去安徽芜湖省立第二农业学校任教,后在上海任中国农学会总干事,主编《新农业季刊》。1925年,在上虞岭南乡泰岳寺创办茶叶公司,任经理。1928年,任上海园林试验场场长。1929年,任浙江省建设厅合作事业管理室主任。1931年,任上海商检局技正兼茶业检验处处长,后又兼任浙皖赣等省茶叶改良场场长。1933年,在同乡王佐、胡愈之等协助下集资3000元择上虞岭南乡泰岳寺创办茶场,开上虞大面积植茶先河。同年,与陈翰笙、薛暮桥、孙冶方等发起组织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任常务理事。年,由国民政府实业部资助,去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日本、英国和苏联考察访问。回国后成立中国茶叶公司,任总技师。1937年,在绍兴、上虞、嵊县三县交界处创办浙江茶业改良场。不久,去武汉积极从事茶叶的运销工作。1940年,到重庆任贸易委员会茶叶处处长。同年秋,促成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系和茶叶专修科的建立,为中国第一个高等院校茶叶专业系科。1942年,去福建武夷山创办中国第一个茶叶研究所,任所长。抗战胜利后,在上海组织兴华制茶公司,任总经理,经营茶叶出口。1947年,在杭州创办之江制茶厂,任董事长,进行机器制茶试验。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副部长兼中国茶业公司总经理。并历任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名誉会长,中国茶业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是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民主建国会第一至四届常委。著有《中国茶叶问题》、《中国茶叶复兴计划》、《茶经述评》等书,被陆定一誉为
“当代茶圣”。日逝世。
  杨显东,日生,湖北沔阳人。1927年金陵大学农科毕业,曾任湖北棉业改良场技士,湖北棉业改良委员会试验总场总技师兼场长。
1934年留学美国康乃尔大学,先后获科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与此同时,在美共帮助下,学习马克思主义。1937回国,毅然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其间,曾先后担任四川农业改进所技正兼农经系主任,美国对外经济局顾问。抗战胜利后,出任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湖北分署副署长。1949年任武汉大学教授兼农学院院长,随即调任农业部副部长,分工主管农业教育,科学技术,经济作物生产与植物保护,连任35年。长期担任中国农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五、六届委员兼农业组组长。退居二线后,任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协荣誉委员,北京农学院名誉教授等。日逝世。
  张林池,1911年4月生,河北清苑人。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大学文化。早年曾在河北农学院、北京大学读书。
1937年至1939年任晋察冀边区唐县县长。1939年至1945年任晋察冀边区第三专署专员、边区政府实业处副处长。1945年至1946年任晋察冀边区政府交通局局长,1946年至1947年任边区政府农业处副处长。1947年至1949年任华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办公厅主任,1950年初起任部党组小组副书记。1951年9月至1956年9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其间:曾任部党组小组副书记、党组小组书记。1956年9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农垦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56年12月起),其间:1958年6月起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1958年6月至1964年9月兼任中共黑龙江省合江地委第一书记,1963年12月至1966年1月兼任东北农垦总局局长、党委书记,
1964年9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处书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林池历任农林部副部长、农垦部副部长等职,1995年离休。是第十、十一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因病医治无效,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刘瑞龙,1910年生,江苏南通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南通师范支部书记,南通城区区委书记。1929年任中共南通县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委员。
1930年,任中共通海区特委书记,参与创建和领导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从1930年底,历任中共江苏省委外县委副书记,宁波线巡视员,省农委书记兼省军委委员。1933年到川陕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长,红军第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长。参加了长征。
1939年,随刘少奇开辟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任豫皖苏区党委副书记
苏皖军政委员会书记,淮北行政公署主任,淮北区党委副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苏皖边区政府第一副主席,华野第二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三野后勤司令兼政委,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农委书记,华东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副部长、顾问,北京农业大学兼任教授,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日在广州逝世。曾于
50年代主持全国土壤普查工作。著有《中国农业浅说》、《中国土地制度的改革》等。
  王观澜,1906年生,浙江临海人。1925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就读于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参加学生爱国运动,任校学生会主席、共青团支部书记、中共支部书记。大革命失败后,被派赴苏联人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班学习。后转入列宁学院学习。1931年回国到闽西革命根据地,任中共闽粤赣省委宣传部代理部长兼闽粤赣军委会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主编省委《红旗报》。同年秋兼中共杭武县委书记、汀连县委书记。9月兼中共汀州市委书记。11月7日参加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主编《大会日刊》。筹备创办并主编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1932年秋受到错误审查。1933年春协助毛泽东从事查田运动试点,起草划分农村阶级的文件,7月参与主持召开赣南八县查田运动大会。不久任临时中央政府查田运动指导委员会主任。1934年2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土地部副部长兼中央土地委员会副主席。同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1月任中央地方工作团主任。同年10月到达陕北。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任土地部部长。同时任中共中央农村委员会主任,参与制定和实施党的土地政策。
1937年初任中央工作团主任,负责接管延安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科科长、中共中央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区委副书记兼统战部部长,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后因患严重肠胃病休养。毛泽东曾给其写信讲了“既来之,则安之”、“战而胜之”的名言。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国务院农业部党组书记兼副部长,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兼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农业部顾问组组长。1979年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日于北京病逝。
  蔡子伟,1907年生,陕西蓝田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陕甘边特委组织部部长兼秘书长、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政治秘书长兼文化委员长、中华苏维埃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秘书长、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处处长。建国后,任农林部副部长和农业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曾当选为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长。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日在北京逝世。
  顾大川,1909年生,河北省完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共支部书记、北京市文委委员、1936年10月,曾任中共北平市委文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组织部部长,中共晋冀鲁豫边区省工委特派员,太行南区地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长,太岳区党委宣传部长,太岳区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太岳区党委民运部长、副书记、书记,太岳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解放后,历任中共北京市委秘书长,国家计委农林水利计划局局长,国家计委委员,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等职。为发展我国农业建设做出了贡献。“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极左路线的迫害,于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1岁。1978年举行追悼会,平反昭雪。
  何基沣,1898年生,河北藁城人。字芭荪。先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北平陆军大学。1923年到冯玉祥所辖冯治安部任职,拥护北伐战争,参加了对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讨伐。九·一八事变后,在宋哲元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九旅任副旅长。在中共组织协助下,主持培训了大批青年抗日骨干。后晋升为一一○旅旅长。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曾指挥部队在卢沟桥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成为抗日名将。9月,任一七九师师长。因痛恨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1938年2月,秘密前任延安,受到中共中央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接见。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共产党的指示,返回原部队工作。与新四军第四、五师建立联系,积极支持发展共地下组织工作。对新四军向鄂豫皖的发展和建立大别山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后升任国民党第七十七军军长。1946年春,奉命到徐州,利用防地相连之机,与西北军故旧加强联系。后引起蒋介石的疑心,逐以明升暗降之计免去其军长职务,改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为争取七十七军官兵起义,他仍留在国民党军队中工作。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时,和张克侠率国民党第七十七军和第五十九军等两万多人在徐州东北贾汪地区起义,对推动全国解放战争战局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2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军军长,率军横渡长江,直捣南京,为解放全国贡献了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南京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兼水利局局长、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副部长、水土保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农业部副部长等。第一、二、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委。在北京病逝。
  魏震五,1914年生,吉林省辽源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行政委员会民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部副部长。建国后,历任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副部长,东北国营农场管理局局长,国家农业部办公室主任、部长助理兼农业览展馆馆长,农业部副部长、顾问等职。因病于
日在广州逝世,终年66岁。
  程照轩,1908年生,山东省泰安县山阳村(今岱岳区良庄镇山阳村)人。又名程金鉴。早期中共党员,农业部副部长。1927年,入曲阜省立第二师范。
1931年6月在泰安加人中国共产党,不久回曲阜二师重建党支部,任书记。11月,二师支部扩大为曲阜特支,程又任特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领导进步学生开展革命活动。1932年5月,程照轩被国民党军警逮捕,受尽苦刑,坚贞不屈。在狱中秘密组织党支部,开展对敌斗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经党营救出狱。日,任泰安县六区书记。日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历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二中队指导员,山东抗日联军独立一师二团政委,苏鲁豫皖边区部长,华东支前委员会财政部长,鲁中南专署主任。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水利部副部长,农业部经济作物总局局长、部长助理,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农业部副部长等职。日逝世。
  吴振,1922年生,直隶(今河北)阜平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阜平县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阜平县县长,华北人民政府农业部秘书室主任。建国后,历任农业部农政司副司长、宣传局局长、办公厅主任、副部长,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书记,天津市副市长,天津市第七届政协主席。1988年当选为天津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是中共十三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朱荣,1918年生,广东增城人。原名醒良。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广州市委青年委员会委员、市委组织部干事,参与组建第四战区民众动员委员会战时工作队。1938年广州沦陷后,任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总队总支部书记,中共广东省委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共西江特委宣传部部长、民运部部长、书记等。
1939年11月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次年底赴延安参加整风学习。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1946年任内蒙古军政学院教育长。次年赴北满,历任中共松江省巴彦县委副书记、通河县委书记、松江省委党校副校长、松江省南下干部大队政治部主任等。建国后,历任广东省民政厅厅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农业厅厅长,广州市委书记,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农林部副部长、农业部和农牧渔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务院贫困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日在北京病逝。
  肖鹏,1919年生,江西兴国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三军团连副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和长征。后任中央军委干部休养所所长、卫生处处长兼政治委员,冀中军区兵站部政治委员,白求恩学校政治委员,冀热辽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运输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民生轮船总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广东省航运厅厅长,水产部海洋渔业司司长、副部长,农林部副部长,国家水产总局局长,农牧渔业部副部长,中国渔业协会会长,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主席。是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郝中士,1911年生,江苏沛县人。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沛县县委书记,湖西地委组织部部长、地委书记,鄂豫二地委书记,鄂豫区委民运部、宣传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湖北省秘书长,粤东区委书记,广西省委副书记,广西省副省长,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编辑室主任、副秘书长,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副主任,农林部、农业部副部长。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日在北京逝世。
  张根生,1923年3月生,河北安平人。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初中文化。1938年为冀中军政干部学校学员,任冀中独立2支队指导员,冀中安平县青救会主任、县大队政委、县军事部部长,安平县委副书记、书记,永清县委书记。1949年任中共中央中财局土改委员会调研处处长。1951年任中共广东省韶关地委副书记、书记,粤北区党委副书记。1954年8月-1956年4月任粤北行署副主任。1954年10月任粤北区党委第2书记。1955年1月-7月任粤北区党委第1书记。1956年4月任广东省委秘书长。1958年4月任广东省委常委。1961年12月-1967年
3月任广东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审查,被监护,下放广东梅田煤矿帮助工作,任梅田矿务局党委副书记。1972年任广东省广州市委常委、市革委会副主任。1972年12月任广东省委常委。1975年6月-1977年9月任广东省委书记。1972年12月-1977年8月任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7月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成员。1978年1月任农林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79年2月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1979年10月-1980年4月任吉林省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11月-1983年3月任吉林省委书记。1982年1月-1983年4月任吉林省代省长、省长。1983年3月任吉林省委常务书记。1985年3月任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副总干事。1985年10月兼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干事。1986年5月-1989年12月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人大5届代表,7届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委。中共12届中央候补委员、13大代表。
  赵凡,1916年生,河南鄢陵人。原名有成。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灵丘、应县县委书记,晋察冀一地委组织部部长、五地委宣传部部长,北平市平民工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市委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副市长,农林部、农垦部副部长,中国农垦农工商联合企业总公司董事长。
  李友九,1917年生,福建省厦门市人。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和“民先”组织。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冀西游击队政治指导员、河北临城石城区区长、河北内邱县工委委员、临内县委组织委员、县委书记、山西武乡县委书记、太行区党委调查研究室秘书、太行七地委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太行五地委副书记、安徽金寨县委书记、鄂豫四地委书记、湖北黄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新中国成立后,李友九历任黄岗地委书记、中南局政策研究室秘书长、中南财经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农村工作部二处处长、副秘书长、红旗杂志社常务编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中央农村工作部副秘书长、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甘肃省平凉地委书记。1977年后历任甘肃省委常委、农林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农牧渔业部顾问。1987年被聘请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顾问。1995年离休。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张福元,山西昔阳人。文革时期山西省向中央输出的干部。
  王常柏,1922年生,河北大城人。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后历任河北沧县地委副书记,天津地委书记处书记,天津市农工委副主任、农工部部长,河北保定地委书记处书记,承德地委书记,河北省委常委。1975年6月任中央组织部核心小组副组长,1978年6月任农林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79年6月任业林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2北戴河年任农牧渔业部社队企业局局长,1982年10月任中国社队企业联合总公司总经理。日在逝世。
  刘锡庚,1917年生,山东滨县(今滨州)人。1938年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安新县委书记、冀中九地委报社社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农村工作部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徐州地委书记,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中共苏州地委书记,江苏省革委会副主任,农业部副部长,农牧渔业部顾问。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修,1921年生,直隶(今河北)井陉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崞县游击队指导员,中共寿阳县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襄阳地委第一书记,武汉市委书记处书记,孝感地委第一书记,湖北省副省长、省委书记,农业部副部长,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副省长、省长、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是中共十三大代表,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吉林)。日在长春逝世,终年71岁。
  邢崇智,1927年8月生,河北涉县人。194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初中。1943年至1949年在太行区偏城、涉县任小学教员、校长,中共太行区委宣传委员,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干事,一区区委书记,六地委办公室干事,武安县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安阳地委青委宣传部部长。1949年至1969年,在中央团校学习,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办公室科员、副组长、研究员,青农部科长、秘书主任,办公厅组长,青农部副部长、部长,共青团中央委员、常委。1969年至1970年在共青团中央“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至1979年任农林部农业组畜牧小组副组长,畜牧局局长,农业部政治部、人事局主要负责人、部党组成员(1978年2月任共青团中央十大筹委会副主任)。1979年至1980年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0年至1982年任中共河北省保定地委第一书记。1982年至1983年任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兼保定地委第一书记,河北省委副书记。1983年3月至1985年5月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副书记。1985年5月任河北省委书记。8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12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13届中央委员,14大代表。日在天津逝世,享年73岁。
  郑重,1919年生,浙江兰溪人。原名金明。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入陕北安吴青训班学习。后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曾任中共新宾县委宣传部部长、新宾县县长。建国后,历任辽东省农业厅副厅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农村工作部副处长、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处长、国务院农林办公室组长、农业部副部长、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问,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会长等职,1995年离休。因病医治无效,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徐元泉,1911年2月生,吉林延吉人。他在青年时期,先后参加过北京的“一二·九”和“一二·一六”学生运动。1938年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徐元泉同志历任山东省军政干部学校政治处主任,山东省府巡视团负责人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徐元泉同志历任吉林省政府秘书长兼延边行政公署专员、党组副书记,吉林省吉东行署专员、党组书记,吉林省政府农林厅厅长、党组委员等职务。新中国建立后,徐元泉同志历任吉林省农业厅厅长,吉林省政府副主席、吉林省副省长、省委常委、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等职。1978年至1983年任农业部副部长兼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因病医治无效,于日1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曹冠群,女。1917年生,陕西西安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时期是学生运动积极分子,曾积极参加学生救亡运动。年,任陕西省妇女慰劳会党团书记,领导该会工作。1940年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1年至1942年在中国中央妇委工作。1947年起任陕甘宁边区妇联常委。建国后,历任西安市妇委书记、陕西省妇联主任、中共西北局妇委书记、中共中央妇委委员。1954年起在全国妇联任研究室主任、书记处书记。1957年任全国妇联党组副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5年任中国科学院政治部副主任,1979年任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后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派驻农牧渔业部纪律检查组组长。是中共八大代表,第十二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刘培植,日生,陕西宜君人。曾用名刘斌、陈百川。193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后,任陕甘苏维埃政府科长,洛河川独立团政委,陕甘苏维埃政府粮食部副部长,中共陕甘省委白区工作部副部长。1937年至1945年,任中共一一0师特委副书记,中共五十一军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一一四师特委书记,中共中央统战友军科代理科长,杨家岭中共中央机关党支书记,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军事研究室主任。1945年至1949年,任中共辽北省委社会部部长兼辽北省公安总局局长,辽宁省第四行署专员,东北荣军与复员事务委员会主任,东北房地产委员会主任。建国后,任东北人民政府林业部副部长、代理部长,农业部农场局局长,农垦部部长助理兼党委书记,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国牧工商联合总公司董事长,中国家禽协会会长。是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因病医治无效,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杜子端,1921年生,山东鄄城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临泽县县长,冀鲁豫军区、华北军区、平原军区团政治处主任。建国后,历任食品工业局局长、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兼全国社队企业管理总局局长,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第一、二届会长。日凌晨因病逝世。
  相重扬,1927年生,江苏宝应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系。历任金陵大学、南京农学院助教,农业部教育局处长、副局长,农牧渔业部教育局局长、外事司司长、副部长。1988年至1989年3月任农业部副部长。
  王连铮,1930年10月生,辽宁海城人。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东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到林业部调查设计局从事技术工作。1957年调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小麦、高梁、马铃薯的育种研究。1960年考取留苏研究生,在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进修。1962年回国后,任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物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作物育种研究所副所长、副院长、院长。1981年任黑龙江省农科院院长兼大豆研究所所长。1983年晋升为研究员。1983年调任黑龙江省副省长。后任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省原子能农学会会长、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省农学会副理事长。1987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1988年—1991年任农业部副部长兼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1988年被苏联农业科学院选为国外院士。还曾兼任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共十二大代表。
  洪绂曾,1932年8月生,安徽泾县人。九三学社成员。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研究员。1949年至1953年在复旦大学农学系、沈阳农学院农学系学习。1953年至1989年历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副院长、院长,1982年至1983年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合作研究。1989年至1992年任农业部副部长。1992年至1997年任农业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1997年5月至今历任九三学社北京市主委、北京市人大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是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牧草、草业科学、草原生态保护的科学研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
  马忠臣,1936年9月生,山东泰安人。195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中央党校大专学历。1952年7月至1966年8月先在山东省泰安县崅峪区从事教育工作,后任中共泰安县委“肃反”办公室办事员,泰安县钢铁指挥部文书、泰安钢铁厂股长,泰安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秘书。1966年8月至1967年2月任中共山东省泰安县委副书记。1967年2月至1970年5月“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下放劳动。1970年5月至1973年8月任山东省泰安县革委会常委、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副指挥。1973年8月至1976年7月任中共山东省泰安县委副书记。1976年7月至1978年10月任中共山东省章丘县委书记、章丘县革委会主任。1978年10月至1983年10月任中共山东省泰安地委副书记兼泰安县委书记、泰安县革委会主任(其间:1980年9月至1981年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83年10月至1986年5月任中共山东省泰安地委书记、中共泰安市委书记,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1986年5月山东省副省长兼省政府秘书长,1987年4月任国务院副秘书长,1987年6月山东省副省长,1989年山东省委副书记,1990年11月农业部副部长,1992年12月河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1993年4月河南省省长,1998年3月河南省委书记,2003年4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中央委员。
  张延喜,1937年生,江苏扬州人。1959年上海水产学校毕业。曾任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总经理,1992年5月至1997年9月任农业部副部长。
  吴亦侠,1943年3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吉林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1963年9月至1967年9月在吉林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学习。1967年9月至1968年8月留校待分配。1968年8月至1970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农场锻炼。1970年3月至1971年3月任吉林省农安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干事。1971年3月至1979年9月任吉林省九台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干事、中共九台县委办公室秘书组干事、调研组组长。1979年9月至1980年10月任中共九台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80年10月至1983年3月任中共九台县委副书记。1983年3月至1984年9月任中共吉林省长春市委常委、长春市副市长。1984年9月至1986年1月任中共长春市委副书记。1986年1月至1987年3月任中共长春市委书记。1987年3月至1989年12月任中共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1989年12月至1992年12月任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吉林省副省长。1992年12月至1993年1月任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吉林省副省长。1993年1月至4月任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1993年4月至1996年6月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96年6月至1998年9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代省长、省长。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日在北京逝世。
  万宝瑞,1940年9月生,辽宁海城人。研究员。1963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农业经济系。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农业部综合计划司副司长、司长。1993年4月至2001年8月任农业部副部长。1995年任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1999年4月任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员。2003年3月1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任命万宝瑞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成果,1941年10月生,黑龙江双城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原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原副组长。高级经济师。1965年东北农学院农机系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后,历任黑龙江省绥化地委组织代培,绥化县连岗公社秘书、党委委员,绥化地区人防办科员、农业办副科长、科长。1979年后任黑龙江省兰西县“革委会”副主任、副县长。1981年后历任黑龙江省绥棱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1983年任黑龙江省绥化地委副书记。1985年任黑龙江省省委副书记。1987年后任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党委书记、局长。1990年后历任农业部农垦司司长、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是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职简历表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