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湾石羊河流域管理局到底有多深处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解放区文学创作概况。
.山药蛋派小说与赵树理。
.荷花淀派小说与孙犁。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山药蛋派小说与赵树理。
.荷花淀派小说与孙犁。
赵树理(),原名赵树礼。山西省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著名家、人民艺术家。
年月日出生在山西省沁水县贫苦农民家庭,在农民中长大,他不仅了解农民,也热爱和深通农民的艺术。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年,岁的赵树理考入长治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为逃避国民党当局追捕而离校,改姓杨,在河南、山西交界处行医,流浪,先后做过录事、差役、店伙、代课教员。
年,他将名字从赵树礼改成赵树理,意思是要破除封建社会之礼,求革命真理之理。
赵树理的文学创作起步较早,年他就写作了《悔》,《白马故事》等作品,年底,赵树理一边流浪一边开始,在抗战前的几年间写出了《》《盘龙峪》等小说。但一般认为他发表于年的《铁牛之复职》才是其文学创作的真正开始。
年,赵树理参加革命工作,投身抗日工作,在山西从事各种文化工作,编报纸副刊,写出了许多反映农村社会生活、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小说,历任区长、剧团团长和《黄河日报》、《中国人民》、《新大众报》编辑;年月创作并发表了成名作《小二黑结婚》;同年月,又发表了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年月,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出版。此后,还有短篇小说《福贵》()、《小经理》()、《邪不压正》()、《传家宝》()、《田寡妇看瓜》()相继问世。
全国解放以后,继续深入农村生活,笔耕不辍,驰骋于中国文坛。短篇小说《锻炼锻炼》《登记》、长篇评书《灵泉洞》(上集),以及《实干家潘永福》、长篇小说《》()等,都令人爱不释手。
十年浩劫中,赵树理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于年月日含冤而死,终年岁。
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协会主席,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
赵树理是我国真正熟悉农村、热爱人民的少有的杰出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真实地再现了我国农村几十年来的巨大变革,而且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在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艺的传统、促进革命文艺的大众化方面,作出了富有成果的贡献。
赵树理开始创作时,也是写一些欧化白话的新小说,但后来他发现新文化囿于狭小的圈子,只有少数人读,打不进农民中去,于是他立志要做一个文摊作家。他说: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家。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三两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做这样一个文摊文学家,就是我的志愿。他最终的确成了一个著名的通俗文学作家。年代,山西形成了山药蛋派,盟主是赵树理。山药蛋即马铃薯,在山西山药蛋就是土包子的代名词。赵树理正是这样一个土里土气的作家。他的作品也是土里土气,所以,不妨可以把他的作品概括为四个字:土色土香。
那么,他的土气从何而来呢?赵树理既不是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能接受古典文学的熏陶,也没有出国留洋,受过西方文学的影响,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大作家,并以土而著名,形象地说就是:他的生活起源于土层,而非水泥层。赵树理生长于一个土气的家庭,从小到大,农村生活环境对他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也使得他对底层生活非常熟悉,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与这样的生活紧密相联的。而从年到年,赵树理离开学校后,差不多在外流浪了十年,读书、看病、当代课老师、编箩筐、变戏法等等,在已经具备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知识储备之后,再加上这样的生活经历,这使得赵树理对底层生活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也加入了更多理性的观察和思考。他的挚友王春在《赵树理是怎样成为作家的》一文中说:这个家庭和他生长的农村环境,给赵树理同志带来了三件宝:头一宝是他懂得农民的痛苦。第二宝是他熟悉农村各方面的知识、习惯、人情世故。第三宝是他通晓农民的艺术,特别是关于音乐戏剧这一方面的。他的这三件宝:极度高涨的农民求解放的义愤,非常丰富的农村生活的知识,熟悉与爱好农民艺术的热忱,就是他后来创造作品的不尽源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赵树理是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农民作家。
赵树理小说创作以农村变革为题材。主要是反映出根据地和解放区农村的历史性变革,比如减租减息,新政权的建设,民族改革和土改运动等。但赵树理的作品可以一分为二,一是表现大世界,即从公共空间中正面表现农村政治斗争,如《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二是描写小世界,即从私人空间中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来反映社会的变迁。后者是赵树理更擅长的,也是他创作的重心所在。如反映农村婚恋问题的《小二黑结婚》和从婆媳矛盾的角度反映农村生活的《孟祥英翻身》。
赵树理把自己的小说称为问题小说。他说:我在作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解决了的问题,往往就变成了所要写的主题。(《也算经验》)所以,在赵树理的创作中,从问题到主题就成了一个基本特点。他在小说中往往抓住空间上具有普遍性(非解决不可),而时间上又带有长久性(不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然后从中提炼出作品主题,从而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年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发生了一件人命案。赵树理对此案调查了两次,发现了问题: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不纯洁,混进了化装的恶霸;二是农民封建思想浓厚,主张包办婚姻,对自由恋爱看不顺眼。从这些问题中,作家确定了《小二黑结婚》要表现的主题。赵树理的问题小说的基本主题是表现农民在政治、经济翻身过程中的翻心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赵树理的问题小说比之冰心等作家的问题小说是更进了一步,一方面他的小说总是力图反映农村变革中的各种问题,且是涉及到工作路线、方法、作风等方面群众关心的迫切问题,不象冰心等作家那样提出一些空泛的人生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他给了这些问题以合理的现实的解决,不象冰心等作家那样主观、偏颇,企图以抽象的爱来化解矛盾。
赵树理第一个在文学史上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农民的形象。如果说在新文学史的第一个十年,农民形象是被损害的,悲剧型的,在第二个十年中,有了革命农民的形象,却往往带着浓厚的概念化、主观化色彩。那么赵树理笔下的农民才是真实可感的,是以主人翁的身份出现的翻身农民形象。这是他对文学史的贡献。总的来说,他笔下的农民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旧式农民,精神翻身最慢的农民。他们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还未曾觉醒,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比如三仙姑在人神之间游走,以神仙的外表掩盖其放荡内质。二诸葛以宿命论和迷信思想的外壳来保护自己的《小二黑结婚》);老秦在官老杨的面前毕恭毕敬,但得知老杨以前作过长工就看不起他了(《李有才板话》)。再一类是变质农民。在他们的身上还没有肃清某些封建思想的毒害。这些过去在与地主斗争时勇敢积极的小字辈农民,在掌权之后很快骑在农民头上耍威风。比如小元(《李有才板话》)、小昌(《邪不压正》)等。他们斗地主,掌权的目的是为求个人私利。以上两类农民是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的,身上带有明显的历史烙印。他们有优秀品质(勤、淳、厚),同时也有保守、自私、愚昧的一面。赵树理对这些人物着重是劝。他的小说被称为劝人小说。还有一类是新型农民。他们是真正的精神、心志都翻身了的农村新人,在言行举止上是全新的。他们勇于同传统观念决裂,并有反抗的精神、坚定乐观的信念和无私无畏的品质。比如小二黑、小芹(《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李有才板话》)等。总之,赵树理笔下的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他写出了不同时期不同观念的各种人物,写出了人物关系的复杂性,表现了农民觉醒、反抗,克服自身落后意识,获得精神解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赵树理的现实主义是土色土香的,具有农民味。农民出身的赵树理汲取了农民的务实、诚实的美德,把它升华为一种美的理想即真实美:实事求是、不雕琢、不粉饰、追求浑然天成、自然朴实。在其创作中则表现为:人不变形,事不走样,景不加色,原原本本的描绘生活的原生态,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成了一种朴实的民间性写作。在他的小说中,往往出现如下特点:人物都是些土气的农民,而且很多都有绰号,带着浓厚的民间味;人物生活的环境、风习、服饰打扮、言行举止都带着土味;作家看人、叙事、析理的眼光与方式也是农民式的,民间式的。当然,赵树理的这种土色土香的现实主义创作也不是简单的照相式的反映,他是把农村中的真人真事的整块材料在头脑中变成化了的材料以后,才开始创作的。如他的二诸葛形象是他父亲的缩影,三仙姑形象来自于他对一个远房亲戚的描摹,但显然作者是做了二次加工和改造的。
在艺术形式上,赵树理的贡献在于把中国传统的评书改造为现代小说,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小说形式,推进了现代小说的民族化和群众化。五四时期,虽然章回体式的通俗小说仍流行,但新小说占据了主要位置,新小说借鉴了西方小说的特点,常取生活片断,横切面式结构,不太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再加上语言上的欧化和知识分子腔调,使得它们对于中国农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赵树理有意回避了这种新文学传统,他更多的是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尤其是民间说唱艺术的特点,写出了一种既能看又能读的评书体小说(评书讲究叙、明、暗、蹬、缝、伏、铺、裁、原、倒、补、惊、掩等十三种笔法)。其特点是:一,讲究故事的完整性、连贯性。开头把人物介绍清楚,故事连贯到底,中间不跳跃,最后交代人物的结局和下落。有头有尾,相互勾连,来龙去脉,一清二楚。二,重行动的叙述,少静止的描写。即让人物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言语展现自己的性格,让情节与性格融为一体。所以在赵树理的小说中,少有静止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与工笔肖像描写。三,语言上吸收传统说书艺术的特点,明白如话而常语见奇,又有可朗读性。
赵树理是年夏天才见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他在《回忆历史,认识自己》一文中说:毛主席的讲话传到太行山之后,我像翻身的农民一样感到高兴。我那时虽然还没有见过毛主席,可是我觉得毛主席是那么了解我,说出了我心里想要说的话。而他的创作正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种实践。年月日至月日,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讨论赵树理的创作,陈荒煤做了《向赵树理方向迈进》的报告,根据座谈会一致意见,提出了赵方向。月日《人民日报》重申赵方向:赵的创作精神及其成果实应为边区文艺工作者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具体方向。那么,赵树理的创作实践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什么呢?那就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民族形式。实际上就是一种民间文化形式。不过,他总是试图将民间形式与政治意识形态嫁接。用他自己的话说,创作应该是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的。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先写小二黑的家庭环境,再写社会环境,他的恋爱既受家庭的限制,又受社会恶势力的干扰,最后是二人战胜这一切,恋爱获得成功。在结构上小说采用了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写法,有头有尾,环环紧扣,大团圆结局。小说不同章节的主要人物不同,第一节是二诸葛与三仙姑,并交代了他们的一些事情;第二节重点写的是三仙姑,第三节是小芹,第四节是二旺,第五节是小二黑。整个故事的中心则以小二黑与小芹的恋爱为中心,中间穿插了二旺的干扰和双方老人的从中作梗。最终这些干扰都在小二黑与小芹的抗争下遭到失败,两人结婚成亲。随着二旺的被挫败,二老的转变态度,矛盾彻底解决,整个故事以大团圆结局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个小说流派山药蛋派。这个流派以著名作家赵树理为代表,因其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个流派还包括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一批小说家。在年代后期,他们结成了一个作家群体,创作出众多带有山药蛋味的优秀作品。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李家庄的变迁》、《登记》,马烽的《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西戎的《盖马棚》、《姑娘的秘密》,孙谦的《伤疤的故事》,胡正的《两个巧媳妇》,以及年青作家韩文洲、杨茂林、李逸民、义夫、成一等人的作品。
山药蛋派的开创者赵树理,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被称为现代小说的铁笔、圣手,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植根于晋东南这片家乡的土壤,熟悉农村,热爱人民,大量描写了晋东南独特的区域民俗事象,或作为作品深厚的民俗文化背景,或作为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推进人物性格发展的手段,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赵树理小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通过自己的审美加工,把混沌稚朴的民俗变成活生生的文学创作题村,具体深刻地反映了年代到年代太行地区的农村生活,为找们展出了一轴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
赵树理小说几乎涉及了晋东南民俗的各个方面,举凡生产劳动、饮食居住、婚丧嫁娶、宗教信仰、民间文艺都有描写,最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家族和乡里社会的民俗。在《三里湾》第二节里,介绍了王宝全、王金生的居住环境,按东西南北的顺序介绍了窑洞房子及使用习俗。例如西边四孔窑洞的分工是这样的:金生、玉生兄弟俩已娶妻成家,各住一孔。王宝全老两口住一孔。女儿玉梅住一孔,但却是套窑,与父母住的那孔窑相通,有窗无门,进进出出必须经过父母的门。这表明,一方面闺女大了,需和父母分开居住;另一方面又因她未出嫁,要谨防越轨乱礼,和父母的窑洞串在一起,一举一动都可受到父母的监督、约束。在这里,窑洞已不是简单的物质客体,而是寄寓了传统的民俗心理,成为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
  《三里湾》还描写两个旧式大家庭的劳动分工、经济分配、生活管理以及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复杂的关系,揭示了家长权威和旧伦理观念对旧式家庭的影响。《李家庄的变迁》里吃烙饼这一晋东南乡里民俗的描写,更富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吃烙饼的民俗特点是,村里发生了纠纷,由双方当事人请村落的头人、族长或地方上有影响的人物,在吃烙饼的过程中评理,地点设在村子的庙堂里。等评理人作出裁决后,输了的一方要承担责任并付给吃烙饼的费用。小说中写农民张铁锁与村长李如珍的侄儿发生纠纷,村长武断地评张铁锁输理,霸占了张铁锁的土地,并让他付出吃烙饼的费用。张铁锁回家后气愤之下说了几句过头话,被村长的人听到,就把他们夫妇锒铛入狱,最后赔了土地与房产,才了结此难。作品深刻揭露了集神权、政权于一身的封建势力代理人,依靠军阀统治者支持,对劳动人民残酷的压迫。
  (二)恋爱婚姻习俗。赵树理小说中有大量恋爱婚姻习俗描写,借以反映农民生活思想面貌和时代精神。《小二黑结婚》里的三仙姑,年代嫁给于福时,刚刚岁,是前后庄第一个俊俏的媳妇。但是在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影响下,渐渐成了一个装神弄鬼、争艳卖俏的女人。她虽然已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褪上仍要镶边,每天都要涂脂抹粉,乔装打扮一番。作者活画出了一个病态心理和被扭曲了性格的女性形象,揭露了封建买卖婚姻带来的恶果。《登记》里的小飞蛾本来已有个相好的叫保安,可是父母却把她嫁给了张木匠。她虽然极不情愿,可还得按照传统婚俗顶着红头盖,吹吹打打被抬到婆家,任青年小伙子闹新房,照惯例在大年初一由两个妇女搀着到各家磕头、拜年,带丈夫回娘家。后来因和保安交换了爱情信物,而被张木匠毒打,婆婆和邻里也认为她名声不正。小飞蛾的婚姻悲剧,也是由封建礼教造成的。《邪不压正》则表现了妇女对以势压人的不合理婚姻的反抗,反映了当时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时代的变迁。《登记》中的罗汉钱,是小飞蛾和艾艾母女两代人都曾用过的爱情信物,也是晋东南特有的习俗,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三)民间文艺表现手法的运用。赵树理成功地借鉴民间文艺里讲故事的手法,以故事套故事,巧设环扣,引人入胜,使情节既一气贯通,又起伏多变。语言运用上,大量提炼晋东南地区的群众口语,通俗浅近而又极富表现力,使小说表现出一种本色美。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彭德怀同志读了后曾为之题词,赞扬说:象这样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小说一发表,就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仅在太行山一带就行销三、四万册。全国解放前后,又改编成多种地方戏演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现在重读,仍然使感到亲切和富有教育意义。
《小二黑结婚》通过一对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故事,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农民中新一代在斗争中的成长,歌颂了农民对封建恶霸势力斗争的胜利,同时揭露了封建迷信思想和包办婚姻的愚味和可笑。
小说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的传统,在情节发展中,在矛盾斗争中,展示了人物的性格。
小二黑和小芹的形象塑造,就是通过两条矛盾线索来展现的。一条是与金旺、兴旺兄弟为代表的封建恶霸势力的斗争。另一条是与二诸葛、三仙姑为代表的封建落后意识的斗争。在小说中,两条线索交错进行,前一条矛盾线索为副线,后一条矛盾线索为主线。
在抗战初年,金旺、兴旺兄弟就与汉奸、土匪狼狈为奸,横行乡里,八路军来了以后,他们又乘机篡夺了村政权的一部分权力。因为村长是外来的,对情况不十分了解,于是他们仍旧胡作非为,鱼肉百姓。金旺由于玩弄小芹的丑恶行经遭到拒绝,怀恨在心,因而想法设法破坏小二黑和小芹的婚事。小说中安排了两个回合的斗争。一个是斗争会,一个是拿双。在封建恶霸势力面前,小二黑和小芹进行了大胆勇敢的斗争。当妇救会斗争小芹时,小芹拉着妇救会主席金旺的老婆来找村长,理直气壮地说:村长!捉贼要脏,捉奸要双,当了妇救世会主席就不说理了?在小二黑和小芹被金旺兄弟捆起来,押送区政府时,二诸葛跪在兴旺面前哀求,小二黑胸有成地对父亲说:爹,你不用管!送在哪里也不犯法,我不怕他!他们相信,党和政府是会为自己撑腰的。对党和民主政权的坚信,成为他们斗争的力量源泉。
二诸葛反对小二黑和小芹的婚事,除了三仙姑名声不好外,就是认为命相不对,这完全是从封建迷信思想出发的。二诸葛为小二黑收养了一个童养媳,说什么千里姻缘一线牵,然而遭到了小二黑的拒绝,他坚决地说:你愿意养就养着,反正我不要!三仙姑为了阻挠小二黑和小芹的婚事,也迫不急待地给小芹找婆家,要将小芹嫁给一个在阎锡山部下当过旅长的吴先生。在过彩礼的那一天,小芹跟她娘闹起来了,把吴先生送来的首饰、绸缎扔了一地,并且斩钉截铁地说:我不管,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家去!这位美丽活泼的农村姑娘,多么有胆量,有勇气,她敢于反对不合理的封建包办婚姻,决心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表现了妇女觉醒的力量。
小二黑和小芹,代表了农民中的新生力量,他们热爱新社会、新生活,积极投入民族解放的斗争,追求婚姻自主,憧憬美好的未来。他们的斗争说明,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把追求婚姻自主的斗争与民族解放、阶级解放的斗争统一起来,才能赢得斗争的胜利。
《小二黑结婚》的成功首先是具有民族化的艺术特色。郭沫若说赵树理脱尽五四以来欧化的新文学的臭味,创造了新的通俗文体。周扬也赞誉他的作品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
在塑造人物上,主要采用传统的白描手法,其目的是让农民看得懂,看得习惯。小二黑的漂亮是从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论去到哪一村,妇女们的眼睛都跟着他转中表现出来的,小芹的漂亮是通过村里的小伙子们围着她转反映出来的: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山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这种白描式的侧面描写,简洁而明快地勾勒出人物的风貌。作者还善于选取生动的细节,在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中刻划其性格特征。我们从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外号,就可以看到作者选取细节刻划人物的艺术匠心。二诸葛的不宜栽种和命相不对,三仙姑的米烂了和前世姻缘,每一个外号都包含着一个生动的细节或故事,使两位神仙似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他们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又是封建思想的维护者,而且他们的个性也突现了出来,二诸葛是真迷信,三仙姑则是装神弄鬼。
在第二节小芹中,有一段金旺调戏小芹的描写,通过金旺的几个动作嬉皮笑脸、撇撇嘴、拉住小芹胳膊、悄悄溜走了撕开了金旺的流氓嘴脸。再加上几句话,这活可算是个空子吧?、咦!装什么假正经?、有便宜大家对开点,没事;要正经除非自己锅底没有黑。、不用装摸作样了!、等得住你!把金旺这个流氓无赖暴露无遗。
在情节结构安排方面,作品尽量适应农民的欣赏习惯,情节连贯,曲折生动,小说是一个首尾一气相联的大故事,而这个大故事又包括了许多小故事,整体彼此呼应、互相勾连。如第一节不宜载种和米烂了,介绍了刘家峻的两个神仙。第二节即从三仙姑引出她的女儿小芹。第三节,重点写小芹,由她引出了金旺兄弟。第四节,重点写金旺兄弟,又由此引出小二黑。第五节,专写小二黑,写了他和小芹的相好,和第三节照应。在前五节里,由一个故事套出另一个故事,由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通过许多小故事介绍了所有的主要人物及其相互关系,并把这些人物都摆在斗争中的一定位置上。从第六节斗争会起,才集中展开了矛盾冲突。最后一节是怎么到底,把主要人物的下落和主要事件的结局,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全篇十二节,作家以他精湛的叙事艺术,把人物故事铺染得有情有致,有声有色,交代得有头有尾,有根有源,章节之间,衔接紧密,环环相扣,层层相扣,来踪去迹,了了可寻。
语言方面成功地运用了人民群众口头用语,准确鲜明,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烈。例如二诸葛的千万请区长恩典恩典,三仙姑的区长老爷,你可要给我作主,一句话就将人物的身份和心理,描绘得微妙微肖,使人觉得仿佛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还如写三仙姑出丑那一段:邻近的女人们都跑来看,挤了半院,唧唧哝哝说:看看!四十五了!看那裤褪!看那鞋!三仙姑半辈没有脸红过,偏这会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那声气那语调,全是农妇的本色。写三仙姑的扮相: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一组短语,色彩鲜明地勾勒出了这个老妖婆的丑态。这些形象生动口语化个性化的语言在小说中拈来即是,目的也还是能使农民读得懂听得惯。
《小二黑结婚》不仅在艺术上可供借鉴,而且在思想上,对于我们继续进行反封建的斗争,仍然有现实意义。
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的代表作之一。《李有才板话》写的是抗战时期,解放区的农民为实行减租减息,为满足民生民主的正当要求而斗争,这个斗争在抗战期间大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地位,因而组织了中国人民抗敌的雄厚力量。(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动员一切力量投入抗战,同时鉴于民族矛盾的上升,地主阶级也有参加一些抗日活动的可能,党采取了减租减息的正确政策,决定暂时不取消地主的土地特权,地主只要不叛国投敌当汉奸,就允许他们在民主政权中,享有合法的权利。
但是,作品中阎家山的地主阎恒元却玩弄种种花招,把持村政权,把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村政权,变成了他的家天下,借此抗拒减租减息,继续为非作歹,欺压贫苦农民。因此,一场农民与地主的围绕改造村政权与减租减息两大问题的尖锐而复杂的斗争就不可避免了。《李有才板话》正是对这场斗争艺术的、成功的反映。
老杨同志是《李有才板话》中塑造得十分出色的一个干部形象,他身为县农会主席,却不减农民本色,他踏实,有魄力,能文能武,能软能硬,机敏干练,尤其是有鲜明的群众观点。他一来到阎家山,就和老槐树底的人成了知心朋友。而他的责任心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又使他对周围的事物有敏锐的感觉。他刚到村公所,看到村长和武委会主任下棋的样子,就觉得不是门路;到了老秦家听他女人说到押地,从小顺口中知道秋收还是各顾各,从老秦小女孩的快板里听到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的话,他马上警觉起来,看出这里工作不实在,决定先向群众调查了解。他和群众一道打场割谷,摸清了情况,接着便一出一出地瓦解阎恒元的曾署,一步一步地引导农民组织起真正的农救会,改选了村政权,斗争了阎恒元。完全改变了阎家山的面貌。在斗争和打击对象上,他政策性强,主次分明,头脑冷静,在他身上体现着党对农民及其斗争的正确领导。
当然,老杨同志并不是一个自始至终贯穿全书的人物,作家安排他中途出场,正是在章工作员把阎家山的工作搞得很遭的时候,正是阎恒元一伙的嚣张气焰最盛的时候,正是老槐树底的农民斗争处于最困难的时候,这样,老杨同志在作品中就同章工作员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他的支配地位也就显得更突出。这样来塑造老杨同志这个形象,正是作家艺术匠心之所在。
李有才是作品中写得十分动人的一个重要性人物。他是农民中先进分子和出色的民歌手。他生活贫困,没有家室,没有田地,但乐观风趣,对生活,对未来永远抱着希望。他阶级感情十分鲜明,对阶级兄弟关心热爱,对地主恶霸嫉恶如仇。他经常用快板唱出农民心中的不平和反抗,随口说来,却幽默生动,发人深思。因此,他事实上已成为农民的代言人和宣传家。显然,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概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反抗性格和巨大智慧。像李有才这样成功的劳动人民歌手的形象,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还是初次出现,这是赵树理的一大贡献。
作品中的农民,除李有才外,还有老槐树底那群小字辈人物。他们是解放区农村成长中的新的农民形象,热情、团结、敌我分明,敢说敢干,是他们性格的共同特征。同时,他们又各具个性:小保善于思考,有政治头脑,小顺说话痛快,善于宣传鼓动;小明有组织才能,善于接逝群众。
有别于李有才和小字辈人物的,是老秦和陈小元,老秦是一个有落后思想的老农形象,他吃亏、怕事、受了一辈子穷,可瞧不起穷人。陈小元是为剥削阶级思想俘虏了的青年农民形象,他当上干部以后,就和地主阶级分子厮混,架起胳膊当主任,远远离开了自己原来的阶级兄弟,还反过来压榨他们。
老村长阎恒元是一个老奸巨猾的地主形象。
小说在艺术上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夹以简洁明朗的快板。这种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形式,风趣横溢地吸引了读者,同时深化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事件的意义。在人物塑造上,与《小二黑结婚》比较起来,不仅有名有姓的人物增多,而且剖析人物的手法也多种多样。使他们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而且写得合情合理,很有分寸,其中有些细节描写,尤其真实生动。例如第八节里描写张得贵在老杨面前阿谀奉迎,丑态百出的那个场面,就是如此。赵树理一般不大喜欢描写人物的外貌,但如果需要,也写得非常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烦琐累赘。
正因为赵树理根据革命需要,从农村读者着想,大量吸收消化了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创树了与众不同的大众风格,使新文学第一次走进村舍茅屋,占领书场地摊,成为农民的精神食粮。因此他的作品赢得了当时进步作者的高度评价,茅盾就说他的小说是:走向民族形式的里程碑。赵树理对于现代文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逆造了许多真实可信的具有转折时代特征的农民形象。在小说中他塑造了这样几类典型形象。
第一、开始转变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传统的老一代农民。如二诸葛、三仙姑、老秦等。
第二、翻身后蜕化变质的农民干部和积极分子。如《有李才板话》中的小元,《邪不压正》中的小昌就是代表。
第三、先进农民的形象。如小二黑、小芹、李有才、孟祥英(《孟祥英翻身》)等。
大作家赵树理一次下农村,住在一农家。房东小李想向这位作家求点写作真经。赵知道他的心思后,建议他先写篇表扬好人好事的稿件给他看。赵看完送来的稿子后说:你先改一改,明天再让我看。第二天,小李送上改过的稿子,赵说:你再改一改,再送给我。第三天,赵看完改过的稿子说:我看你会改,再改一遍。第四天小李送上改过的稿子,赵看后说:你改得有门路,再改一遍吧。直至小李送去接连改了七遍的稿子时,赵看后才说:你可以寄到报社去了。小李照办后,回来问赵树理:你是天下知名的大作家,有那么多写作经验,为啥就不肯教教别人呢?赵说:我把真经不是都告诉你了吗?小李不解。赵树理解释说:我的真经就是一个耐字,一个改字,写文章只有耐下性子、反复推敲、反复修改,才能写出好文章。
时下,我们的一些新闻作者、报刊同仁,往往在写稿时就缺少这两个字精神,大笔一挥而就,不用说反复修改,就连再看几遍的心思都没有,这能怪寄出的稿件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吗?写稿子熟能生巧,在反复修改中方能悟出其中的真谛。但愿大作家的一席创作之谈能引起文友的共鸣。(摘自《》学术月刊年第期《赵树理的写作真经》)
编剧:潘保安 于淑莲 周山湖 李克仁
导演:申学斌
总导演:韦 廉
赵树理李雪健 赵和清赵二湖
吴 明宗 平 各 轮李树生
狗 剩陈大伟 小 翠韦 玮
老 舍闫 翔 王金莲李坤棉
剧情简介:
一个人在山路上疾走着,一个村庄豁然出现在眼前。烟雾缭绕,宁静祥和,这就是赵树理的故乡山西省晋东南沁水县尉迟村,而这个人就是赵树理。赵树理在长治上师范时,接受新思想,积极参加革命,加入了共产党。组织闹学潮遭到镇压被迫流亡在外,靠卖画、做江湖郎中为生。事态平息后赵树理回到了老家尉迟村。赵家原本祖上较为殷实,有耕读的家学渊源,无奈家道中落,赵和清赵父为了扭转境况,也为了给女儿找一个不愁吃穿的好人家,在族长赵汝珍的威逼利诱下,答应把女儿小翠许配给邻村五十多岁的地主马先生作小婆。刚回村的赵树理,正好碰上性情刚烈的妹妹小翠在奋力抗婚。在长治师范接受了新教育新思想的赵树理,坚决地站出来给妹妹小翠作后盾,与封建族长和势力进行抗争,支持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在当时还较为封闭和落后的尉迟村,出演了小翠抗婚三打媒婆土根嫂的好戏。赵树理从小博览群书,又受到当地丰富民间文化的熏陶,自己也成为民间文艺活动的爱好者。晋东南地区最为普遍的民间文艺活动就是八音会,和赵树理一起长大的各轮、狗剩都是各中好手。擅长鼓板的各轮因为欠地主家的钱,在八音会比赛之际被村警带到族长家拷问。赵树理临危受命,第一次上台就拔了头彩。虽然为村里争了光,但他的自由言论和做法还是激起了村里封建势力的不满。各轮也因为最终无法还清地主家的高利贷,被地主少爷张富贵推下山崖,经赵树理救治,后被迫逃离了尉迟村
《赵树理》分集简介
在外流浪几年的赵树理回到了太行山区老家尉迟村。一进家门,正碰上村里的媒婆土根嫂给妹妹小翠说媒,男方是个岁的二婚老男人马先生。小翠已经跟村里的小伙子小庭自由恋爱上了,坚决不同意嫁给老男人马先生。恶霸张富贵逼各轮还债,各轮不怕威胁,让张富贵非常气恼。赵树理带领尉迟村乐队参加镇上的八音会比赛,大获成功。
张富贵深夜带人将各轮抓走,并将他推到沟底。狗剩、赵树理将各轮救下,暂时藏到后山一座庙里。不久,他们又送各轮逃走。赵和清图马先生的丰厚彩礼,答应了马先生和小翠的亲事,但小翠坚决不从,赵树理明确支持小翠自由恋爱。赵和清去求神保佑,却在回家的路上摔断了腿。赵树理读师范时一起闹学潮的同学王申、史纪言、王中青、霍启高到了尉迟村赵家,与赵树理一起议论时局,寻求出路。张富贵发现王申等,带人来抓,幸亏狗剩提早报信,王申他们得以逃脱。张富贵转而去把热恋的小翠和小庭抓到村公所。赵树理和狗剩等年轻人赶到村公所救出小翠和小庭。
土根嫂领着马先生到赵家迎娶小翠,被赵树理阻拦。躺在床上的赵和清跟赵树理倾诉说,自己收彩礼是为了养这个家,当年供赵树理读师范的钱,就是另一个妹妹小玉嫁给一个丑陋男人的彩礼。这事让赵树理百感交集。土根嫂得知张富贵要监视赵树理,去赵家报信。赵树理决定又一次去流浪。
赵树理通过考试当上了县城西关小学的教师,与同是教师的吴明一见如故。张富贵污蔑赵树理是共产党员,让县城警察将赵树理抓走,关到省城太原的反省院。在监房里,赵树理遇到也被抓进来的老同学霍启高。父亲赵和清得知赵树理被抓的消息,无奈之下,只得把家里唯一值钱的一头小毛驴卖掉,去太原看望儿子。不久,霍启高病故在监房,赵树理因证据不足获释出狱。他靠写稿、做零活、抄写讲义等勉强度日。
赵树理写出了很有内涵、很有艺术性的新诗《歌声》,受到史纪言、王中青的高度赞扬。赵树理开始写作小说《铁牛的复职》等作品,得到了一笔稿费,却赶上钱币在飞快地贬值。赵树理重新回到了老家尉迟,此时传来日本军队打进山西和张富贵当了汉奸的消息。赵树理踏上了抗日征途。赵树理被分配到牺盟会,负责人杨献珍派他去办抗日报纸《黄河日报》。赵树理编报之余,奉王申指示去指导烽火剧团排戏,惊喜地遇到在说快板的各轮,原来各轮在流浪途中参加了烽火剧团。
赵树理被调到新成立的华北新华日报社工作。报社负责人何云交给赵树理的任务是办一份通俗小报《中国人》。他全身心投入,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受到读者的广泛赞誉。报社在日军大扫荡时被迫转移。赵树理的老家尉迟村也遭遇日军蹂躏,父亲赵和清被日本鬼子残忍地用刺刀捅死。报社转移途中,遇到日军阻击和飞机轰炸,何云和廖一萍不幸牺牲,赵树理也掉到悬崖半空中的一棵树上。赵树理在村民家养伤时听说该村一个叫岳冬至的民兵不明不白地死了,赵树理决心要调查清楚这件事。
伤愈的赵树理重回横岭村,调查岳冬至之死。村干部石三贵、石玉贵兄弟千方百计阻挠赵树理的调查,并软硬兼施不让当事人蓝秀英母女说出实情。赵树理又碰上了来这村结婚安家一年多的各轮。各轮给他讲了村里的真实情况。赵树理请来公安人员,在各轮、艾月父女等人的帮助下,终于弄清了岳冬至是被石家兄弟杀害的,石家兄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岳冬至与蓝秀英自由恋爱的悲剧,让赵树理决心要以这些素材为基础,写作一篇小说。在写作过程中,父亲赵和清和土根嫂的一些性格特点、妹妹小翠和小庭的恋爱经历,赵树理都加以提炼用到了作品中。王申读后给予了很高评价,并建议他把小说名《神仙的故事》改为《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出版发行后,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赵树理以各轮为原型,又写出了小说《李有才板话》,出版后又引起轰动。由这两篇作品的社会效果,赵树理坚定了继续走大众化、民族化创作道路的决心。抗战胜利后,赵树理回到了尉迟村。尉迟村的土改工作告一段落后,赵树理带着妻女回到了华北新华日报社,准备创作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
美国记者贝尔登专程采访赵树理,对一身农民打扮的赵树理的生活、写作和工作非常感兴趣。赵树理告诉贝尔登自己从不拿稿费和版税。贝尔登很吃惊。全国解放后,赵树理进了北京,结识了专写北京人生活的大名鼎鼎的作家老舍先生。两人一见如故,一起为北京市的大众化文艺奔忙,办起了通俗化杂志《说说唱唱》,赵树理亲自担任主编。妻子关连中和儿子到了北京,与赵树理和女儿广建团聚,赵树理却即将踏上回乡体验生活的路。吴明进了北京文管会,从事文学评论工作。他已经跟农村的结发妻子离婚。
老舍先生充分肯定了赵树理作品地方特色的意义,让赵树理更坚定了走大众化、民族化创作的路子。吴明开始追求漂亮的艾月。赵树理签发的小说《金锁》受到上级领导批评了。赵树理决定亲自执笔写检讨。
热恋中的艾月和吴明去赵家,赵树理要帮忙促成这桩婚事。赵树理迎来了老家的上党梆子剧团,跟着剧团忙碌。赵树理陪同老舍先生看上党梆子演出。老朋友王申病重,赵树理去医院看望。王申劝赵树理还是回农村去,写出好作品来。
赵树理跟河底村的群众一起劳动,一家一户吃派饭,他看出群众对办合作社还是有一定的疑虑。老朋友王申去世,赵树理嘱咐妻子要每月给王申的家属寄生活费。各轮来北京,向赵树理反映尉迟农业社的状况,问题确实不少。各轮还说,像尉迟这样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农民的生活困难很多。
带着在河底村生活体验积累的素材,赵树理回到北京开始写作长篇小说《三里湾》。写完后,赵树理把它交给了面向农民的农村读物出版社。他要让更多的农民读者花小钱就能读到文学作品。《三里湾》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艾月回剧团演出根据《三里湾》改编的上党梆子《花好月圆》,演出非常成功。
赵树理回到阳城县积极参加县里的工作。赵树理不光全力解决乡亲们的吃饭问题,还关心青年人的婚姻大事,劝土根嫂同意女儿云花跟小柿成亲。赵树理应团县委的邀请,参加全县青年文艺大跃进会。他在讲话中明确反对文艺创作也搞大跃进,不赞成创作定指标和不切实际的计划,并用具体事例说明文艺创作必须要扎扎实实地体验生活,有感而发。
赵树理回到尉迟,跟各轮具体规划出村里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案,他当总指挥,还捐出元稿费用于购买工具、炸药等。各轮、狗剩等几个村干部带领全村人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工程建设。
赵树理回京后,得知自己的文章《公社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惹出祸来了。赵树理写的检查通不过,只好找老舍先生倾诉。老舍也无可奈何。狗剩在水利施工中被石头砸死了,赵树理立刻赶回尉迟,亲自抬棺为狗剩送葬。得知尉迟遭了灾荒,赵树理把家里的钱全部带上,又一次赶回老家,尽全力帮助乡亲们。不久,赵树理赴大连参加中国作协召开的全国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座谈会,他的写中间人物的观点受到肯定,并被誉为写农村题材小说的铁笔圣手。晋东南上党梆子剧团为了参加全省现代戏调演,特意请赵树理写一台戏。他认真构思,调动生活积累,写出了表现农村女青年马红英先进故事的《十里店》。
《十里店》正式演出,在地区受到观众的好评,但去省里调演,一些省领导却提出了意见。戏还得继续修改。不久,中国作协领导邵荃麟通知赵树理,调他回山西工作。回到山西,史纪言、王中青安排赵树理到晋城县挂职当副书记,希望他写出优秀作品来。文革开始了,挨了批斗的赵树理从晋城回到太原的家。赵树理、关连中带两个小外孙去汾河滩上放风筝。仰望蓝天,赵树理嘴里不停地说着:我啥时候再能见见我那些农民朋友啊,我想念我那些农民朋友嘞。全剧终)
小二黑的双重命运 赵树理小说原型的真实故事
一个乡村婚恋的悲剧,在赵树理笔下成为宣传新婚姻法和自由恋爱的范本年,作家赵树理百年诞辰。
这年月,《大众收藏报》举办收藏品拍卖。在征集的拍品中,发现了一张山西省左权县政府刑庭,于民国年年月日签发的刑事判决书。
经鉴定,这张泛黄的纸片,竟是著名作家赵树理创作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的小二黑原型岳冬至的真实案例判决书。当年,身在左权县的赵树理,就是以这件案子为基础,把现实的悲剧改编为大团圆式的喜剧,创作出《小二黑结婚》。
玉茭地里的恋情
年月日,农历三月十六。
横岭上村,位于晋冀鲁豫边区晋东南的辽县今山西省左权县,一个仅户人家的村庄。
这天晚上黑极了,月亮没有像往常一样出来。位于村中心位置的民革室里,名年轻的村干部在开会。
此时,抗日战争已经到了第个年头。之前一年的夏天,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刚刚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在驻扎县城里的日军的持续扫荡下,就像整个边区一样,辽县的形势依然严峻。
严峻的形势,从当夜村干部会议的议程中也可以看出一二:岁的村抗日救国联合会主席石羊锁,先是向干部们布置了反扫荡工作,之后又安排了村里的春耕事宜。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些都是耽误不得的大事。
而在会议的末尾,石羊锁话锋一转,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不调戏妇女一项,委婉地对在场的民兵队长岳冬至提出了批评,督促这个岁的小伙子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少做些违法乱纪的事。村里人都知道,他指的是岳与村妇女主任智英贤之间不寻常的恋爱关系。
人才长得好,长脸,身高不赖,眼睛不小,大粗辫子一直垂到腰,年后,对于故事女主角智英贤的美貌,岁的村民康双全记得很清楚。更加让村里的老人们印象深刻的,是她的新思想,活泼开放,胆子大。而在这个村里,即便是现在,有客人来家吃饭,女主人仍是不能上桌的。
像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青春妙龄的岳冬至和智英贤,在十二三岁时就被父母订了亲。岳冬至的未婚妻是他爹给订的一个童养媳,智英贤则以块大洋被许给了老家河北武安县一个四五十岁的富商。
说不清什么时候,这对各有家室的年轻人的爱恋之火开始燃烧。村里人只是慢慢发现,岳冬至有事没事都爱上智英贤的家门口叫她出来,而这显然引起了女方父亲智老成的不快,他对岳开始有些骂骂咧咧,女方的两个哥哥智恩元和智魁元也颇多牢骚。但智家父兄的不满没能阻止这段恋情越出轨道,有人已经在村子的玉茭地里发现两人在那个啥了。
他其实并不反对他们谈恋爱,反对的是他们那些勾勾搭搭、乱七八糟的事。石羊锁已于年病逝,他的儿子岁的石起元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扑朔迷离的案情
在这个会议之后,岳冬至一夜未归。
第二天早晨,他的三哥起早喂牛,发现弟弟双膝跪地,脖子上吊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系在牛棚门的顶上。当年的命案现场历经多年早已坍塌,变成了堆放玉米秆的地方。我爹当时就是在这里发现我四叔的,岳冬至的侄子岳栓福向记者比划,牛棚的门不到一人高,根本不可能吊死人。
根据山西省公安厅档案馆馆长董维民的转述,当时赶到现场的辽县公安局侦查员赵晋鏖也在尸检后发现,尸体的嘴唇微开,牙关紧咬,颈部索沟无充血现象这显然不是自缢该有的迹象;而脊背、屁股和两腰肾囊上的黑青伤痕,则让自杀的说法更加站不住脚。
作为最后见过死者的人,当晚参会的其余名村干部,被带到了当时县政府所在地黄漳村的公安局看守所。之后又随着县政府的转移,被安排关押在邻近的武乡县一处煤窑的竖井中。
村里的文化人曹旺生从年开始,曾遍访村里的老人和案件当事人,写下了数千言的调查文字。根据老人们对曹的讲述,名村干部被认为是嫌疑人,还有一个背景,其中的位未婚村干部与智英贤有着微妙的情感关系:无论年纪还是相貌都与岳冬至相仿的村青年部长史虎山,和岳冬至一起追求智英贤,举棋不定的智英贤则在同时与两位同样优秀的年轻人交往。而同样未婚的村长石献瑛和王天保,也在工作接触中对智英贤有了好感。
史虎山,这个在老人们眼里说话和气、处事稳重、不计较的人,虽然与智英贤的关系仅仅是发乎情止乎礼,不搞这种拉拉扯扯的事,但作为死者的情敌,他自然而然成为嫌疑最大的人。
太原市收藏协会会长王艾甫收藏着当年这宗命案的案判决书。判决书称:史虎山踢死岳冬至,因其尚未成年,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剥夺公权五年。王天保殴伤岳冬至身体,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剥夺公权一年六个月。石献瑛、石羊锁滥用职权,命令史虎山、王天保殴打岳冬至,各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剥夺公权一年。岳冬至死后所用棺材洋一百六十元。葬埋时食用小米六十三斤、炒面四十五斤由史虎山、王天保、石献瑛、石羊锁共同负担。
作家一丁编写的《太行根据地文化》中,记载了一段关于赵树理和《小二黑结婚》的故事,与判决书上的情节大致相似
年春天,赵树理在山西省左权县进行调研。在县里的横岭上村,年轻貌美的姑娘智英贤与同村的小伙子岳冬至相爱。尽管情投意合,两人的爱情却并不顺利。一是因为冬至父母已为他收养了童养媳,在他人眼中是有妇之夫。二是他们的爱情遭到村长石献瑛、青年部长史虎山、救联会主席石羊锁等人的嫉妒。
那年月的一天,岳冬至被发现在家中的牛圈上吊自杀,后经尸检排除了自杀的可能。在左权县公安局侦查员的努力下,终于查出真凶原来是史虎山、石献瑛、王天保等人。因情生恨,再加上当天双方发生口角,四人就把冬至叫来教训一下,谁承想,竟然活活打死了冬至。
案情真相大白,一直参与调查的赵树理却感慨良多。赵树理认为这不是一般的情杀,而是反映了新旧两种势力的斗争。于是他以这件案子为基础,把悲剧改为大团圆式的喜剧。
然而,村里对命案的凶手却另有说法。年月,石羊锁向曹旺生回忆道:在竖井里的几个月,对于名村干部来说,可谓煎熬。他们从竖井里出来时,头发长得像个道士一样,浑身虱子,由于井下潮湿,几个人身上都生满了疥疮。
如果没人出来认罪,大家恐怕很难脱身。经过一番思量,名村干部在井下议定,让嫌疑最大的史虎山虚报年龄,以岁的年龄顶罪这样起码不至被枪毙,而作为对史虎山义气的回报,其余人承诺将承担起他养家的重担。
村民们认为史虎山无辜的证据,来源于案发当事人多年后的讲述。石献瑛曾对曹旺生透露,案发当晚,史虎山其实一直呆在家里。而石起元也曾问过父亲石羊锁关于该夜散会后,岳冬至的去向,得到的答案是,岳又跑到智英贤家去了。于是,怀疑的矛头便指向了智英贤的两个哥哥,他们推测,岳应该是在从智家回自己家的路上被智家兄弟无意间打死了。
在办理这个案子的过程中,赵晋鏖发现边区文联的作家赵树理对此案非常感兴趣,不但亲自听取审讯,还在横岭上村和河北武安县做了调查,前后与办案人员一起吃住了多天。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山西学者董大中编写的《赵树理年谱》,年月到月间,作家正在离横岭上村不远的后柴城村搞调研,并在该村接到了死者叔叔的告状。
在横岭村调查此案时,赵树理就是住在了石羊锁家里,他住过的那间现在已经废弃。石起元说,那间房里原来有张大桌子,赵树理当时就是在桌子上办公。 被村里人认为是疑凶的智家兄弟中的智魁元,差一点受到公安人员和赵树理的调查,但他当年参加中央军走了,差不多年后才回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被改变的命运
年月,赵树理写成了他的小说文稿《小二黑结婚》。两个月后,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在读完书稿后,欣然题词: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又过了两个月后,小说由华北新华书店出版。
在小说《小二黑结婚》里,作家呈现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故事的主线是进步青年小二黑、小芹与落后父母二诸葛、三仙姑的婚嫁矛盾。在边区政府的做主下,两个落后人物最终醒悟,一对有情人也终成眷属,双双投身革命。
同时,作家也保留了故事的大致线索。以至于案件当事人王天保,在以后去县里开会看戏,发现戏文内容与自己村里的案件和人物一一吻合时,惊讶地说,这不是咱村里发生的事吗?怎么编到戏上了呢?
这本封面上标为通俗故事的小册子首版只印了册,但在出版当年就传遍各地,并出现了众多翻印的版本。年前后,这本小说更被英、美、苏联、日本、法国和东欧国家翻译出版,并被译为朝鲜文、越南文、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
此外,它还被改编成戏剧、舞蹈、电影、曲艺、连环画,仅仅山西武乡县的一个剧团,前后就曾演出场。岁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党委书记、时任左权剧团编剧的皇甫束玉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他在小说出版当年,就将其改编成了山西梆子剧走进乡村里演出,并为该剧添加了一个文明结婚的结尾,以宣传根据地的临时参议会于年月制定的《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董大中说,事实上,这也是赵树理创作小说的动力。
王艾甫说,以共产党在根据地各村的俱乐部、小学和农民学校为依托,这本小说在农村广泛流传,甚至于有学校的地方就有这本书。王艾甫认为,很难估量《小二黑结婚》在移风易俗上所起到的作用。在这位民间收藏家收集到的山西地区婚书中,从清末到民国,童养媳、一夫多妻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有租婚现象:把老婆借给别人,生完孩子再还回来。
几位案件当事人因此在今后的人生中,背着沉重的包袱。
疾病缠身的史虎山在出狱当年就去世了。
智英贤在案发当年就被父兄送回了河北武安老家,但此事在老家传开后,她没能嫁给与其订婚的富商,而是远嫁并终老于黑龙江。
智的母亲,因为羞愤难当及思念女儿,在智英贤离开村里不久,就在一棵核桃树上上吊死了。而与岳冬至订亲的那位童养媳,则在岳死后嫁到了上百里地外的旗枝村。
终生惊恐的石羊锁,每每提及此事都浑身发抖,噤若寒蝉。曹旺生曾多次向他询问当时的一些细节,都遭拒绝,最后还是在其去世的天前才终于将往事合盘托出。
这时他的心很明亮,没有了往日的怕意,言谈很是自然,曹旺生在其调查文章里写道。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流浪到北平,在大学图书馆读书或者旁听,当过普通职员。
年到安新县的小学教书,了解到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
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
年回冀中农村,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年起因病辍笔。加上文革十年动乱,使得他的写作生涯空白了近二十年。年以后,他又重新拿起笔来,写过不少散文、评论及少量小说。
孙犁早在上中学时,就在学校的文艺月刊上发表习作。抗战爆发后,他带着一支笔参加了抗战。不管是油印刊物、石印刊物还是黑板、土墙,都成了他发表作品的场所。后来他回忆说:那时候的写作,真正是一种尽情纵意,得心应手,既没有干涉,也没有限制,更没有私心杂念,非常愉快的工作。这是初生之犊,又遇到了好的时候:大敌当前,事业方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文学生涯》)从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年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孙犁全集》。
孙犁视写作为寂寞之道。这样一种自甘寂寞,无私心杂念的心境是真正的艺术家所应有的,这也形成了他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作为解放区除赵树理之外最重要的短篇小说作家,孙犁同样擅长写农村题材,写农民形象,但又与赵树理有很大的区别。
他们都是写新现实,写解放区农村的新变化。赵树理的基本主题是着力描写农民精神解放方面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孙犁则写新的美与新的善,表现农民的灵魂美、人情美。他尽可能不正面、不直接地表现丑恶,他说: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是镂心刻骨。可是我不愿意去写这些东西,我也不愿意回忆它。(《文学和生活道路》 《文艺报》年月)
赵树理塑造了年老和年轻的不同年纪的农民,孙犁则着意刻画农村青年妇女形象。他独特的人物形象体系,是由那些纯真健康的农村青年妇女构成的。仅《白洋淀记事》篇短篇小说才万多字中,就刻画了多个个性鲜明,从抗战前到解放战争期间华北老革命根据地的各种农村妇女形象。如秀梅(《光荣》)、吴召儿(《吴召儿》)、水生嫂(《荷花淀》)、尼姑慧秀(《钟》)等。首先,这些妇女各具神采,却又有着共同的特征:既有传统妇女柔韧坚贞、忘我痴情的特点,又有新时代解放区妇女的深明大义,高尚的情操,乐观及献身精神。孙犁对农民人情美、灵魂美的表现主要是通过这些妇女形象来体现的。在她们身上体现出了美的极致。其次,这些妇女在旧社会生活中地位十分低下,但在解放区,她们的聪明才智第一次得到发挥,她们真正获得了一种解放。这样一来,她们便不同于现代文学史上历来描绘的劳动妇女形象,不同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柔石的春宝娘等女性形象,在被侮辱和损害中显示出受伤的灵魂美;也不同于沈从文《边城》中翠翠,废名《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等,在对蒙昧的描写中展示出原始的灵魂美;更不同于艾芜《山峡中》中的野猫子所表现出的变态的灵魂美。孙犁表现的是新时代解放了的妇女健康的、质朴的灵魂美。在他的笔下,都是些从仪态到灵魂都美丽的女子。苏霍姆林斯基说:女性美是人类美的最高表现,这也是孙犁的审美观。孙犁用他的笔描画了这些人类之花。
孙犁在《戏的梦》(《秀露集》)中说:世事的变化,常常是出于人的意料之外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血和泪,假如我把这些感受写成小说,那将是另一种面貌,另一种风格。但孙犁不愿意改变自己的风格去追求另外一种描写血和泪的作品,他只是执着地经营他单纯、柔和的风格。
首先,孙犁的小说追求一种单纯情调。他的小说不象茅盾小说那么复杂,在他的小说中,你看不到繁复的结构,复杂的人物关系,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景象和性格矛盾错综复杂的人物。他的小说总是单纯的,但又不同于张天翼式的单纯,张是表现生活丑的单纯,孙表现的是生活美的单纯。在题材方面,他的小说单纯地表现生活美,而不是尖锐地展示生活中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在结构和构思方面,他的小说不以复杂的故事情节取胜,而常常没有完整的情节,只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或细节联缀成篇。比如《荷花淀》由三个片断联串起来。在刻画人物方面,他的小说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的最主要,最鲜明的部分,并强调和突出它,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其它部分,非主要特点则舍弃掉,这也体现了一种单纯的特点。《吴召儿》就没有像茅盾的作品那样从各个方面凸现人物,而只是抓住几个打动人的瞬间。在语言方面,他的小说人物语言简练,叙事语言有白描式的特点。在篇幅方面,他的小说一般篇幅短小精悍,亦体现出了对单纯情调的追求。
其次是对柔和风格的追求。这首先体现在作者着力描写儿女情与同志爱方面,写柔情,尤其是对于那些心地单纯的乡村女子对丈夫对情人刻骨铭心的爱的方面。其次,描写中诗与画的结合,也是使作品具有柔和色彩的原因之一。孙犁小说中常常把美丽的人物安置在一个足以发扬人物美的极致的美好环境中。孙犁写过诗,学过绘画,他没有成为诗人或画家,但这些诗的梦,画的境都实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所以孙犁的小说诗化色彩很突出,被称为诗化小说。作品充满新奇的想像、浓郁的诗意、优美的画面。即便写战斗场面,枪声也是清脆的。
在解放区短篇小说园地中,孙犁是赵树理之外最重要的作家。与赵树理以现实主义精神着重表现农民心理思想改造的艰难历程不同,孙犁的小说着重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俗化的描写,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
读孙犁的小说可以发现,作者着意刻画、赞美的人物都是妇女,像《走出以后》中的王振中,《老胡的事》中的小梅、《丈夫》中的媳妇、《麦收》中的二梅、《荷花淀》与《嘱咐》中的水生妻子、《芦花荡》中的两个女孩子、《钟》里的尼姑慧秀,还有《藏》中的浅花、《纪念》中的小鸭这些年轻妇女各具神采,却都同样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表现出了高尚的情操、刚毅的性格,以及革命的激情、乐观的精神,可以说,这是孙犁塑造的独特的人物体系。作家正是从这些纯真、健美的青年妇女身上挖掘出时代精神的美。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在旧社会生活的地位是极为低下的,但在解放区,她们的聪明才智第一次得到了发挥。孙犁正是通过描写她们的思想感情,来反映出多彩多姿的时代光辉。《丈夫》中的媳妇在抗战中逐渐提高了认识,把一颗埋怨丈夫、想念丈夫的心扩大去恨日本鬼子,知道了只有把鬼子赶走才有团圆的日子。《走出以后》的岁小媳妇王振中积极参加工作,终于脱离了落后的婆家。《荷花淀》中游击队员们的妻子从想念丈夫到自己也配合丈夫作战。作者充分写出了解放区劳动妇女的成长,写出了她们内心的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来有描写劳动妇女的传统,但多是描写她们所受的苦难。例如鲁迅的《祝福》、叶圣陶的《一生》、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罗淑的《生人妻》等等;也有着重描写劳动妇女身上的闪光品质的,例如艾芜的《南行记》中的一些篇章,沈从文的《边城》、《长河》等等,但他们或是反映时代大潮流冲击圈外的人物,从隐藏在下层社会烟尘里发掘出受伤的灵魂美,或是从人性的角度歌颂下层人民原始的灵魂美,而孙犁所表现的是解放了的新时代劳动妇女的灵魂美。孙犁笔下的农村妇女不再有艾芜人物的病态,而表现出更为健康的色彩,人物的美好秉性产生于现实的新的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土壤中。孙犁可以说是发展了现代文学表现劳动妇女灵魂美的传统。
着重表现农村劳动妇女的灵魂美,也表现了孙犁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以及独特的美学追求。在他看来,革命,不仅仅指拿着枪杆子去战斗;革命的根本目的与使命,是在战斗中涤荡旧的污泥浊水,创造美的生活、美的心灵与性格。他一再地表示,农村青年妇女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这些农村青年妇女表现了美的极致。而孙犁正是执著地追求着生活的美的极致,不愿意让社会的丑恶现象进入自己的作品。因此,在他的作品里,同样表现抗日战争,他不着重表现战争的残酷而着意表现战争中的民族正气;他也不着重表现农民的苦难与心灵的重负,而努力表现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觉醒与美好心灵的闪光,由此形成了孙犁式的独特主题;表现农民(尤其是他们中的农村妇女),在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觉醒,挖掘农民内在的灵魂美、人情美、以此歌颂美的新时代、新农村的诞生,歌颂创造着美的革命,表现自己对于美的追求。
对生活中诗意的美的追求,以及作家的诗人气质,决定了孙犁捕捉生活形象的独特方式,典型形象塑造方法上的独创性。和茅盾那类具有社会科学家气质的作家不同,孙犁在捕捉生活形象时,所注重的不是对象的全部,而是紧紧抓住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一瞬间,印象式地抓住形象打动自己的那一部分,加以突出描写。比如,在《吴召儿》这篇小说中,他对吴召儿这个形象的观察与描写,就没有如茅盾那样努力从各个不同侧面来现人物,而只是抓住了特别打动自己的几个瞬间:反扫荡开始,村长派吴如儿给我当向导,在兵荒马乱中,她居然从容不迫地换上一件红棉袄;在爬山途中,尽管山黑的怕人,高的怕人,危险的怕人,吴召儿却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头上望着我们笑,像是在这乱石山上,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当一大批敌人包围了大山,吴召儿毫不犹豫地迎了上去,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登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在不断被风吹着,像从她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火花,落在她身上尽管只是几个瞬间,描写对象外在与内在的美,与作者主观感情上对于美的赞赏,完全融为一体了。这就是孙犁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抓住人物思想性格最主题、最特殊的部分,强调它,突出它,更多地提出它,用重笔调写它,使它鲜明起来,凸现出来,发射光亮,照人眼目,让读者通过这样一个鲜亮的环节,抓住整条环链,看到全面的生活;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其他部分,非主要、特点不鲜明的部分,则坚决地舍弃,以达到单纯与完整的统一,同时在客观形象中倾注了作家主观情感,在某种程度上,作家写人物也是在写自己,达到了主客体的完美融合。
孙犁的小说不是以情节取胜,在他的小说中常常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是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或用一种思想,一组细节串通起来。孙犁的小说常采用散文式的、追随人物感情流动的抒情结构。在描写上也常用情景交融的诗的手法。他执著认真地追求语言的艺术美。他的语言,从生活出发,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却精心地又不露痕迹地进行了艺术加工,把语言的通俗和优美、简练和细腻、直率和含蓄、清淡和浓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如行云流水,却又状物传神,形成了清新、明净的语言风格,一如他的故乡白洋淀的荷花与少女。他小说的传统性、民间性比较内在,那便是含蓄地追求一种中和之美的原则。孙犁的小说以其美的特质与独特艺术风格在解放区小说中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并以他为首,后来形成了一个荷花淀派。
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写于延安,发表年月日《解放日报》副刊。这篇小说标志着孙犁短篇创作的成熟,体现了孙犁小说的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通过日常生活画面显示时代风貌。
《荷花淀》虽然写到战争,但三言两语,一笔带过,主要篇幅用于写夫妻话别、探亲遇敌、见到丈夫等场景,表现的也都是很平凡,很纯真的人之常情。但这种常见的现象中却寓有深意,而且作家看到并表现出来了。例如水生夫妇的话别这一情节写的是参军抗日。在民族利益和家庭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水生嫂识大体、顾大局,勇挑家庭重担,支持丈夫参军上前线,这就是民族大义所在。在这里,作者实际上是把根据地年轻妇女的崇高品德和革命觉悟写出来了。水生嫂和女伴们挂念出征的丈夫,托辞去看他们,并不是要去拖后腿,只是想去见个面,看看他们当兵后的情形。可见,她们对丈夫爱得多么深沉、执著。看到她们的丈夫打了漂亮的伏击战,她们还萌生了与男人们比比看的念头,自觉地组织起了水上游击队,配合子弟兵作战。这样的儿女情,已不是旧时代思妇的闺怨,更不是才子佳人的卿卿我我,而是新时代英雄儿女的赞歌。于平凡中见伟大,是孙犁小说把掘时代精神的一种常见方式。写于年的《嘱咐》,可以说是《荷花淀》的续篇,也是通过水生夫妇久别重逢而又勿勿离别的故事,反映了解放区人民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和殷切希望。水生嫂的嘱托代表的是人民的嘱托、历史的嘱托。写于年的《光荣》是孙犁自己也很喜欢的一篇小说。作品更加充分地揭示了觉醒的青年妇女对正义战争的深刻理解、对前方战士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崇高追求。秀梅姑娘的形象,在孙犁塑造的劳动妇女画廊中,是最见风采的艺术形象之一。孙犁的小说致力于发现和挖掘解放区劳动人民尤其是妇女的新风貌和高贵品质,她们并没有多少学问,但她们都能直觉地认识到斗争的实质,她们总是那么奋发,乐观、勇敢,特别是那些青年妇女。为了解放斗争,情愿献出自己最心爱的人:丈夫、儿子、情人,献出她们全部的爱。这是战争年代解放区人民最可贵的精神品德,是时代精神最闪亮的光环,这些,都被孙犁捕捉到了。孙犁小说的敏锐性和深刻性,也正表现在这里。
第二,善于凭藉细节和对话描写人物。
例如,在《荷花淀》中,当水生告诉妻子报名参军的消息后,正在编苇席的妻子先是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十指连心,手指一动源于心头一动,内心的波澜化为传神之笔,水生嫂瞬间生成的心理活动之剧烈,也就可想而知了。听了丈夫的解释后,她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过了一会又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最后是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这个场景,只写了水生嫂的一个动作细节和三句话,但水生嫂对丈夫参军这件大事的态度和她心中感情的起伏却全都表现出来了。她对丈夫的爱,既表现在依依不舍上,更表现在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上,她毅然地挑起家庭重担,让丈夫安心去打仗,就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了。又如,《荷花淀》中写水生嫂和四个青年妇女想念丈夫的那场谈话和见到丈夫后在回来的路上的那些议论,虽着墨不多,但已足够显示她们热情、爽朗、刚强的性格,处于战争环境中的那群活泼可爱的青年妇女,似乎正在向读者走来。孙犁最善于捕捉日常生活的典型细节,通过外在的言谈举止显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第三,写实和抒情的完美结合。
孙犁常用白描手法写景叙事,表现场景氛围,寄寓自己的深厚情思。在《荷花淀》开头,几笔就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风俗画,女主人公置身其间,心灵手巧、勤劳能干的特点得到了环境的烘托,劳动生活的愉快得到了诗意的表现,作者对乡土、对人民的赞美和思念全在这幅画面中。这是白描的画,但画中有诗,是不着痕迹的抒情诗。这一切都出自孙犁的胸臆,难怪人们要用诗情画意来称赞他的作品。再如下面的描写: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的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这里写得多么干净利落,无雕琢,不铺张,照实写来,而情景自见。人们普遍认为,孙犁小说的写法、结构和行文富有散文美,与鲁迅、沈从文、萧红等作家的乡土抒情小说颇有相通之处,《荷花淀》就是一个例证。孙犁认为:没有真实的激动了的感情,就写不成好文章。在现实生活里,充满伟大的抒情;在现实主义的作品里,作家的丰盛的情感含蕴在描写和人物的对里。(《作品的生活性和真实性》)他置身于火热的生活之中,为新生活所激动、所鼓舞,自然要表现人民的激情和自己所受到的感动,因此,他的现实主义小说饱含着感情色彩,富有感染力。用他的话说,就是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儿子、丈夫的人们的感情。我表现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每个和我生活经历相同的人,就会受到感动。(《关于〈荷花淀〉的写作》)这样,抒情与写实主体与客体就相互结合,融洽无间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羊河流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