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12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周年纪念,这向世界表明了什么

伟大的抗战精神弥足珍贵一谈学习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伟大的斗争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
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为我们弘扬抗战精神指明了方向。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当年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长城内外、大江上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气势磅礴的无穷力量,筑起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生存还是毁灭,独立还是亡国,自由还是被奴役,人人都不得不作出抉择。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就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压迫,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觉醒、空前的团结和英勇无畏。当时的一篇报纸社评这样写道:“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达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在日本侵略者的杀戮面前,无数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了无所畏惧、抗战到底的信念和斗志。他们或沥血孤营,或横刀敌阵,或裂身银汉,或碎首沙场,或毁家纾难。血战的勇气,慑匪寇而泣鬼神;无畏的抗争,动苍穹而震寰宇。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从“九一八”到抗战胜利,历时14年,有“亡国论”的干扰,有“速胜论”的盲动,有投降派的鼓噪,有战局时局的暗淡,有战役战斗的失利,有抗战物资的短缺……但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广大爱国军民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他们深信,只要坚持战斗、持久抗战,“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一个民族只有从精神上站起来、强起来,才永不颓谢、不可战胜。伟大的抗战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宝库,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纪念抗战,缅怀英烈,就是要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就是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使之转化为强军兴军的决心意志和生动实践,转化为加快推进军事变革的思想共识和实际行动,全面提高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责任编辑:许佳宁]
【上篇文章】【下篇文章】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相关新闻国防部网客户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_新浪新闻
&&&&&&正文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将于日10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我国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了牢记历史,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  (原标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播报:
新华社评论员:永载史册的胜利激励我们奋勇前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个缅怀英烈不朽功勋、见证民族命运转折、承载人类和平愿望的特殊日子,我们回望历史,就是要从历史的启迪中明辨前行方向,汲取奋进力量,更加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考深刻指出,这一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为抗日英雄的伟大壮举而深深感动,为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而深深激励,更为不断接近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伟大的胜利,饱含巨大的牺牲。时间最早、历时最长、战场最广阔、损失牺牲最惨重,但牵制日军兵力最多、歼敌人数也最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以诸多之“最”写下气壮山河的抗日史诗,镌刻永不磨灭的历史功勋。从英勇悲壮的正面战场到艰苦卓绝的敌后战场,从地无分南北的共赴国难到人无分老幼的同仇敌忾,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侵略者无法逾越、不能征服的钢铁长城,让日本侵略者深陷人民战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不仅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而且对日本侵略者彻底覆灭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中国用自身的巨大牺牲,赢得了民族尊严,赢得了世界尊敬。
伟大的胜利,凝聚不屈的力量。中国抗战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四万万同胞“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怒吼,唤醒了蕴藏在人民中间的澎湃爱国热情和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积淀的爱国主义精神品格,中国人民身躯里保存的不畏强敌血脉基因,化作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英勇行动,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淬炼出伟大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激励我们克服艰难险阻、筑就复兴伟业的精神动力。
伟大的胜利,指引伟大的梦想。历尽艰难、期盼复兴的中国人民认识到:只有在先进政治力量的团结带领下,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动人民,我们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才能摆脱奴役和压迫,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只有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才能抓住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拒绝固步自封、主动推进改革,才能让国家和民族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迸发开拓进取的动力;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坚持和平发展,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开辟广阔前景,为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历史正义、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历史虽已远去,但它为我们指引的方向决定着今天的道路和明天的命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烈抗日功绩,不断弘扬伟大抗日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新的历史征程上,创造无愧于先辈、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新成就,以此告慰先烈英灵,成就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婚周年纪念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