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趣味》中作者认为怎样才是真正欣赏xiao777论坛文学欣赏?

让梦想飞翔的地方——邓俐华工作站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并且首次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
上传: 黄国平 &&&&更新时间: 11:08:00
&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并且首次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从中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现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网络、卡通的影响,学生课外阅读不尽如人意,学生越来越远离阅读,读书越来越少,不读书、少读书或应付读书的现象时有发生,把读书看成是一种累赘、负担,体验不到读书的快乐。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端正读书态度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一个家庭没有书,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可想而知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像一束阳光,一扇风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情趣,而且,使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我们通过读书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让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二、激发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 关于阅读兴趣,近代学者顾颉则说:&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由此可见,培养兴趣在学生课外阅读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主动、自觉地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中品尝读书的乐趣,明白读书的意义,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效用。 (一)推荐有趣的读物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小学生性情纯真,课余时间充裕,读什么样的书和怎样读书,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也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未来发展。根据小学生的阅读现状调查分析表明,现在的小学生多数喜欢童话或漫画类、绘图寓言类读物,阅读面较窄。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选择读物要注意兼顾各种文体、各个国家、各种体裁。不仅要读童话、寓言,也要读诗歌、散文、历史故事、成语故事;要读现代,也要读古代作品;要读趣味性强的作品,也要读哲理性强的作品;要读纸介质的作品,有条件的还要通过网络阅读。&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例如,(1)结合教材内容推荐读物: 如学习了《珍珠鸟》引导学生阅读《冯骥才散文选》;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2)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推荐读物 祖国的&神五&、&神六&成功发射,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对天地宇宙、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我抓住时机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五千年未解之谜》、《蓝猫淘气三千问》等科普类书籍给他们,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常为书中所述惊叹不已。(3)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推荐读物 现在的孩子喜欢&脑筋急转弯&&漫画&这类型的书,我就推荐《老夫子》、《阿凡提的故事》等书给他们,让他们感受书中妙趣横生的画面和人物的机智、勇敢,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提升了学生审美情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活动,我们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活动促阅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如如组织学生阅读、背诵《古诗80首》后,开展&古诗诵读会&活动,孩子们在会上争先恐后地吟诵名诗佳作,气氛热烈;组织学生阅读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故事后,开展&每天一个童话&活动,让学生利用早上十分钟时间讲童话故事,依据单元目标要求写童话;还可以开展&我最喜欢的课外书&、&手抄报&等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舞台,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阅读成果,品尝到了在书的海洋遨游的乐趣,阅读兴趣、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的形成可以有两种基本的途径:一是强制,结果是习惯形成了,同时强烈的反叛心理或过度的奴性心理也形成了,这是一朵娇艳恶毒的罂粟花;二是暗示,可以养成习惯,还能对暗示源产生亲近感。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他写过《女巫》《玛蒂尔达》等许多好看的书。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却非常之差,而且还十分厌恶自己的学校。偶然的机会,一位康娜太太走进了达尔的学校,每次来的时候,她都拿来一本书大声读给孩子们听,她对书的热爱深深地感染了达尔,一年之后,达尔就变成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书虫了。看来阅读的习惯是需要放养的,在不经意间成就习惯,成就一生。 阅读的习惯可以有很多,简单说主要就是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要让孩子形成这样的阅读习惯,可以像康娜太太那样坚持为孩子们大声朗读,最好是朗读虚构的、有故事情节的、有一定厚度和深度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组织孩子进行持续默读,简单的讲就是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一般为10至15分钟,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或报纸独立默读。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这样一个案例是值得我们感动和兴奋的: 美国马萨诸塞州亨廷顿的盖特威区中学,1978年全校确定了持续默读时间,每周一和周五早晨,长度是25分钟。在这个期间,整个学校(包括校长、行政人员、老师,当然还有学生)都必须把&工作&放在一边,所有人都得拿起什么读一读,每个人都自由选择自己的读物。&我们制定这个计划,是想让孩子们看看,阅读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校长詹姆斯?鲁特介绍说,&现在它变成了学校最受欢迎的活动,每个星期大家都在盼着这个时间的到来。& 每个周一和周五上午10点半,在整个盖特威区中学里只会听到一种声音,就是翻书页的声音&&是非常渴望的翻书声,而不是原来那种不情愿的翻书声。 为此,我也在班内推行了午间20分钟的阅读课外书的制度,经过几年的实践,效果不错,学生的课外知识长进了,阅读习惯也逐渐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培养。 四、营造适宜的课外阅读氛围 关于课外阅读总是要提到指导的问题,怎样指导孩子的课外阅读?说起指导,就会让人想起喋喋不休的说教,不厌其烦的方法和技巧。其实,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是保持热情,保护兴趣;其次是我们给孩子的书是否有足够的魅力;然后才是方法和技巧。这样说来,关于指导已经说了很多了,如果还要说,那就是还有什么能让孩子的阅读之火越烧越旺的,我想是氛围。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我们都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在全美发起了&挑战阅读&运动,以联邦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和号召全美的成人,包括家长、教师、大学生以及各种职业的志愿者走进家庭陪伴孩子阅读,这是一个壮举!举一国之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受益的首先是孩子,又不仅是孩子,受益的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当然,阅读氛围的营造是有一些做法可以借鉴的。如:亲子阅读 比较适合低年级。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确定为阅读时间,在动听舒缓的音乐中,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享受读书的快乐。 班级阅读 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 &班级阅读&主要的做法是先引导孩子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也可展出一些孩子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 影视阅读 利用影视作品营造阅读氛围是一个很投机的办法。现在已经有很多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的名著被搬上银幕或荧屏了,比如《大闹天宫》、《宝莲灯》、《汤姆叔叔的小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孩子们都特别喜爱的。看电影电视对阅读兴趣很有帮助,如与影视作品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效果会更好。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阅读,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鼓励,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重视阅读效果,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课外习惯。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忆读书》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列?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是好书,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忆读书》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列?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是好书,
《忆读书》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列?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是好书,
  一、(1)总说.  二、(2—11)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  三、(12--13)侧重谈“读好书”.  四、(14--15)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面通书”.  1、全文的写作的重点内容是?说出原因.  明确:读书好.  (1)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2)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3)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4)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2、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  明确:作者认为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这样的书,首先必须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具体地说就是古代小说要精彩而不烦琐,引人入胜而非索然无味;现代文艺作品须充满真情实感而又质朴浅显的感情.  忆读书(原文):  《忆读书》  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 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7 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就同时还看了母亲针钱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时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加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36 天罡72 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清照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到得我11 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1980 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传》,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 从作者的读书的经历和感受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  甲:我觉得首先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做到多读书,广泛涉猎,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充实自己.  乙:我认为我们从小就要用心读书的习惯,学会品味和鉴赏文学作品.  丙:读书不可毫无目的的去读,也不是什么书都拿来读,而应有所选择和比较.总之,我们要做到如作者所说,多读书,读好书.  2 作者为什么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冰心认为读书能感染人、陶冶人的性情,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提高人的写作能力和文学创作素养.  3 作者为什么从十二三岁时开始看《红楼梦》直到中年才体会到它的滋味?  因为人对书的内容的理解是以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的知识层面为基础的.《红楼梦》的社会意义极为深刻,对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不易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到了中年便能较全面、深刻地认识这本书的深蕴.作者读《红楼梦》的体会正是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理解过程,也就是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过程.  4 文学作品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类,细读课文,看看本文没有涉及的文学作品是哪一类?  本课中的《满江红》《声声慢》属诗歌中的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荡寇志》《精忠说岳》《封神榜》《茶花女》等八部书属长篇小说,《聊斋志异》属短篇小说,本课属散文.因此只有戏剧没有涉及到.  36回答者: 曾经《文学欣赏导引》 ---河南大学精品课程
&&&&& 附录 答读者问――授课教案
附录& 答读者问
我为什么不想读名著 
来到大学后,接触到的世界名著多了,可是不知道该怎样去欣赏。每每拿到一部名著时,总是如获至宝,决心要仔细地去品味。可当阅读过后,却并未品出什么特别的味道,有时甚至读也读不下去,难道这就是名著吗?
世界名著是文学瑰宝,总希望通过看这些作品来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也迫不及待借过许多本。不能说过于细看,但总也算浏览一遍。不过,读过后,总觉得除了增加一点谈资之外,别无所获,有时甚至看不下去。也有时仅为了追求一些故事情节,至于悟到什么真谛,那几乎是空白,总有进宝山空手而归之感。
以上是两位中文系一年级大学生阅读名著时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止是两个人的,而是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大概社会上一般文学爱好者有相当一部分人也有这种感受。这是一种具有共性的心理困惑:耳朵里从四面八方传来要多读名著的告诫,而一旦读起来却感到很吃力很压抑,读不进去。理智上知道“名著是文学瑰宝”,可感情上却亲近不起来,总想敬而远之,甚至逃而避之。
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呢?摇头吗?叹气吗?嘲讽吗?贬斥吗?这一切全没必要。不必激动,最好是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原因,实事求是地讨论一下解决困惑的办法,这比居高临下地一味教训要理智和明智得多。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简单说是两方面:客体与主体。
客体方面即作品方面的原因表现于两方面。一是内容:作品所表现的题材距现在比较久远,读者对其中所写的时代面貌、风俗人情,或者人物的行为方式、思想感情,总觉得不可思议;或者对其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情节的来龙去脉理不清头绪,对冗长的人名地名老是记不住,或者对通常所说的主题思想不理解,不知作者到底说的是什么,写这些、这样写到底有什么意义。二是形式:作品的结构过于复杂,让读者摸不清写作头绪;意识流等现代表现手法的时空交错,现实与幻想与梦境的交叉变幻让读者感到困惑迷茫,不适应不习惯。
主体方面即读者自身的原因大体是,社会经验太少,人生阅历太浅,还没有达到能足以理解作品深度的程度;文学修养不高,尚不能破解作品艺术上的奥秘;阅读实践有限,见不多识不广,有时难免少见多怪。
总之是主客体不相适应――读者的“浅”“少”“低”与名著的博大精深、庄严古奥形不成对话。要想对话吗?没别的办法,慢慢修炼去,早晚阅历深了,文艺修养高了,你就有对话的资格了。在你与名著之间,是你向它高攀,而不是它向你俯就。
这样说,作为原则,当然是不错的。――难道不是提高你自己以征服名著,而是因为你看不懂就否定它是名著吗?不过,意见虽然正确,但似乎太空泛太永远正确太大而无当,因为这样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所以在确立了以上原则――提高自己适应名著――之后,还须作进一步的具体分析,具体探讨。
(一)名著的价值各有不同。有的既有研究价值又有阅读价值,有的只有研究价值而无阅读价值。你如果不是文学专业,不搞文学研究,就不一定非读后一类名著不可。
例如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艾略特的名诗《荒原》,自20世纪20年代发表以来,在西方文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评论家称为现代诗歌的里程碑。《荒原》的基本主题是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的危机,深刻表现了20年代西方知识分子中普遍的失望情绪。但这首诗是只能供研究家们“云天雾地”而一般读者却很难读懂的。作品中隐喻、典故、相互引征和详细注释大量出现,在400余行诗中共涉及到六种语言,包括从35个作家的56部作品中摘下的片断和模仿的句子,并夹杂一些民谣,尚有6段宗教经文(包括梵语),再加上诗人生造了一些暧昧的词汇和混杂的曲调,使人难以卒读。连诗人自己也承认它是晦涩的,他说,在《荒原》这首诗中,我几乎不耐烦去理解我自己是在说些什么。(参见《欧美现代派文学三十讲》第2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再如英国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著名小说《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中最富代表性的作品。小说描写了都柏林三个居民在1904年6月16日早上8点到夜间2点40分这一时间内的经历。作者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瞬间感受等手法把几个人几十年的经历在十几个小时内展示出来。叙述角度频繁变动,时序极度颠倒错乱,大量使用双关语,大胆使用新词和外来语,结构复杂,典故繁多,非常艰深难懂。英国的邮电检查员曾认为它是一种密电码。不仅一般读者阅读困难,连著名的英国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都说它“晦涩难懂到可怕的程度”。直到1942年,还有许多评论家说它只能“和梵文一起束之高阁,因为要弄懂它实在太费力气”。所以《尤利西斯》虽然名气很大,但谈论者多,通读者少。有人挖苦地说,在一千个谈论《尤利西斯》的人中,有990个没有读过;在读过的10个人中,有9个没读懂。直至现在,美国小说理论家W?C?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还说:“除去偶然的一阵虚张声势,没有人真的声明乔伊斯是可理解的。所有的万能钥匙和学术指南都公开承认他后期的作品《尤利西斯》和《芬内根守灵》不能供人阅读;它们只能供人研究”。(《小说修辞学》第36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既然如此,不打算献身于乔伊斯研究的文学爱好者或年轻的大学生,有必要一定要选这样的名著作为阅读对象吗?
(二)有的名著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有的名著只有历史意义而现实意义已经淡化、弱化,乃至消失。你如果非专业需要,而且非兴趣所至,也就没有必要非从古希腊挨个读起不可。
例如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品种,许多民族都习惯于用史诗的形式来记录本民族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因而不同时代的各个民族都留下了著名的史诗作品。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古罗马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中世纪法兰西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意志的《尼卜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在文学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但其所记述的历史距现在那么遥远,而且又是国外民族的历史,所以今天的中国读者读起来格外隔膜,读不进是可以理解的。
再如文艺复兴时期薄迦丘的《十日谈》,以大量笔墨揭露了教会的虚伪与腐朽。在他笔下,神父修女们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里男盗女娼,教会成了藏污纳垢的罪恶场所。《十日谈》的中心主题是反教会,抨击教会宣扬的禁欲主义。这在当时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在今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对于史诗和《十日谈》这类作品,如要系统学习和研究世界文学史,则非读不可;如作为文学欣赏,则未必非读不可。
(三)最好是先从以现当代生活为题材的现当代名著读起(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这些作品中所写的生活与主题我们比较熟悉,理解接受起来比较容易,然后一步步地向“古代”和“外国”扩展。也就是说,选那些从深度和难度上看,高出于自己的接受能力但又不高出太多,经过努力可以读懂的名著来读。老是读低于或平于自己水平的东西,读来读去只是量的扩张,平面上的盘桓,高不上去深不下来,长进不大;但太高于自己的东西又“高不可攀”,让人望而生畏,读来读去不入其门,容易烦躁生厌。两极之内取其中,即不可不高,亦不可太高,既高于自己水平又不是“高不可攀”。这样,读懂一本登高一步,一步步地高上去,时间长了就达到了高境界,就可以逐步征服那些以前因深度而读不懂的作品。
(四)对于中国当代的某些作品,你可以凭直感凭自己的力量一看就懂,轻松愉快;而对于某些外国古典名著,单凭直感单凭自己的力量很难一下子弄懂。例如歌德的《浮士德》,你很难一下子理清它的故事,更难于一下子把握它的主题。这时候,最好借助一些分析介绍和评论文章,从理性上有了认识之后再去欣赏,可能就会顺畅得多。当然,这样读违反了文艺欣赏的一般程序。不过,对于某些难懂的名著来说,这也不失为一种可行性办法。由于名著的“质量”高,值得你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感性的多次反复。你下了功夫,付出了代价,但终于登上一个“精神制高点”,你觉得自己一下子“深”好多,“高”好多。人生路上,有时一个关键的精神领悟,可能使你终生受用不尽,可能会改变你对人生的理解,调整你对人生的信念。这是很值得的。整个人类的精神攀登,就是以名著(当然不止是文学名著)为标志的,你“攻克”了一个名著说明你已经历了人类精神跋涉的某一历程,跟上了整体前进的步伐。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五)阅读名著是人的精神生活中一生的事业,所以青年人一时看不懂某些名著也不要焦躁,不要着急,可以往后放一放,放它一年两年十年八年,等自己阅历丰富了,识尽人间“愁滋味”了,再来阅读名著就可能豁然醒悟,一通百通。
如《红楼梦》,许多青年人反映“读不懂”。《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本身没有什么不好懂,所谓“不懂”者,主要是指内在意蕴。他们说这有什么意思呢,尽是些家庭琐事、婆婆妈妈!――这也难怪。这是曹雪芹阅尽人间沧桑,饱尝人生无常与无奈之后,对人生从理智上所作的形而上的反思和情感上一声既深且长的的喟叹。其中的“世故”深度,远远非涉世未深者所能探测。作者写作时就已预感到了世人未必能完全理解他的苦心深意,所以悲凉哀伤地叹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鲁迅也不止一次地说过,我的作品,非有阅历者是不容易读懂的。这说明,对名著的欣赏,不但需要有书本方面的艺术知识,更需要有从生活这部无字天书中得来的活知识。而且相比之下,后者更重要。因为名著,从来不是为写作而写作出来的,不是玩形式玩技巧玩出来的,而是走过人间沟沟坎坎,尝遍人生酸甜苦辣之后,长歌当哭“哭”出来的,是有感悟有体验有理解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吐”出来的。对此,读者亦须有相应的经验储备,才能铺设出通向名著奥秘的通道,才能与名著心有灵犀一点通。鲁迅先生就说过类似的意思。他说,看别人的作品,也很有难处,就是经验不同,即不能心心相印,所以常有极要紧极精彩处,而读者不能感到,后来自己经验了类似的事,这才了然起来。(《鲁迅全集》第12卷212-21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黑格尔也说,同一句格言,青年人和老年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他们都道出了经验阅历之类对理解作品的作用。
――说了那么多,无非是说对名著暂时读不懂应该放一放,等日后各方面主观条件具备了再去读它,而不要过于匆忙。读过了未必是真懂了,真懂需要时间需要过程。为此,行家们常常建议对名著不妨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复阅读。常有一次没读出味道而再读时豁然大悟的。如宋代诗人黄庭坚谈读陶渊明诗的体会时说:“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知,每观此篇,如渴饮泉,如欲寐得啜茗,如饥啖汤饼,今人亦有能同位者乎,但恐嚼不破耳!”陈继儒《读少陵集》中亦说:“少年莫漫轻吟味,五十方能读杜诗。”
(参见龙协涛编《艺苑趣谈录》第48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总而言之,古今名著,是理智的明智的阅读选择,但也不必唯“名”是从,不加拣选;阅读名著是一生一世的精神享受,不要心浮气躁,试图一时一会儿就把它读完;理解名著需要一个过程,一时不懂也不要灰心。名著是人类精神文明历程的铺路石,是欣赏水平的试金石,也是欣赏能力的磨刀石。不断地阅读它吧,你的精神世界会随着不断阅读而丰富起来。
一、阅读名著也要有所选择,那么,选择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二、为什么说对某些名著真懂需要时间需要过程呢?
二、我怎么老是感到没有收获
(一)为什么没有“收获”?
常听到一些大学生向我反映,说自己很喜欢文学作品,贪婪地读了一本又一本,但读完了回头一想,却老是感到自己没有收获。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希望帮助分析一下原因。
我感到这里所谓的“没收获”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是确实没有收获,对作品读不懂读不进,如坠深渊如入黑洞,没抓没挠,彻底隔膜。二是对作品有感动有感受有体验,但却朦朦胧胧,浑浑沌沌,模模糊糊,总结不出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其次,归纳不出“本文通过什么反映了(或表现了,说明了)什么”,因而觉得没收获。
产生第一种情况的原因,或者是作品本身太晦涩,太古怪,太玄虚,缺乏可读性;或者是读者欣赏水平太低,阅读经验太少,暂时还读不懂比较深奥复杂的作品。这里的原因比较简单,不拟细说。
这里打算主要讨论一下第二种情况。
有感受有体验却说(总结,归纳,提炼,概括,抽象)不出,这种情况极为普遍,几乎可以说人人都有这种经验,甚至包括那些概括能力极强的理论家、批评家们。
有感受有体验但却说不出就是没有收获么?当然不是。有感受有体验,实际上就是一种收获。或者说,能够说出作品的主题思想,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一种收获;而暂时(或终于)说不出主题思想,暂时(或终于)没有能把感受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而只是感动、感受、体验本身,也是一种收获――一种更接近艺术本体更符合艺术规律的收获。
这里关涉到对文学性质和特征的理解,关涉到对欣赏活动性质的理解。这种理解影响着文学欣赏的收获观。
本书开头讲文学欣赏对象时,首先指出文学属于艺术的范畴,它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表现对象是生动具体的感性的“生活”本身,是融汇着作家活的心灵感受的思想感情,人生体验;它的存在方式是生动具体的感性形态(形象,意境)而不是抽象的理念形态。艺术对客观世界的解释,不是靠概念而是靠形象,不是以思想为媒介而是以感性形式为媒介。客观对象的这种特性,决定着主体对它必须采取相应的把握方式――调动全部精神力量(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全身心投入其中,亲身去感受它,体验它,透过艺术的感性形式,直观生活的本质,洞察现象世界的微妙变化;在此基础上,再去分析它,阐释它。换句话说,欣赏对象的性质决定了欣赏活动的性质不是一种理性分析活动,而主要是一种感性悟解活动。
  (二)什么是文学欣赏的收获?
文学欣赏的性质,决定了欣赏主体的两类收获:显收获和隐(潜)收获。
“显收获”即可以用逻辑判断和命题形式加以表述的收获;“隐收获”即在欣赏过程中被激发起来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是活的“现在进行时”的流动着的心理过程,具有“即时”――当下发生当下消隐――的性质,很难用逻辑判断和命题的形式加以表述,所以往往容易被忽略。以上读者所说的“没有收获”大体上就属于这种情况。
换一个角度,即从艺术的蕴涵角度看,也决定了欣赏者对作品的把握必须首先从感受体验出发,然后才能分析它,也决定了文学欣赏的收获表现为“显”和“隐”两种类型。
关于艺术的蕴涵,简单说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可以明确用语言进行归纳概括――这部分蕴涵人们一般称之为“意思”;一部分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部分人们一般称之为“意味”。
一部理论著作,一篇调查报告,要求的是有“思想”而不同时要求有“意味”,而一篇文学作品却不但要求有“思想”更要求必须有“意味”。在一般文章里,只有“思想”而无“意味”仍然不失为文章,而一篇文学作品如果只有“思想”而无“意味”则绝对不成其为文学作品。
“意味”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弥散在作品中的心灵信息、情感信息、生命信息,是字面没有说出但却流荡充盈于字里行间的情思意绪。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他的作品中对意味的存在及其特征进行过很形象的描绘:“……韵脚,音步和结构本身已经够麻烦了,可是超出它们范围以外的,还有一种抓不住、摸不着的东西,这他在所有伟大的诗歌中都领会得到。可是就没法把它抓住了,放在自己的诗歌里。这就是那种难以捉摸的诗的精神本身,他感觉得到,拼命追求,可就是抓它不住。”(《马丁?伊登》第104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我国古代作家理论家也早就感觉到了“意味”的存在,并不断津津有味地讨论它。如“义生文外”(刘勰语,见《文心雕龙选译》(周振甫译注)第240页,中华书局,1980);“文已尽而意有余”(钟嵘语,见《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第30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语,见《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第316页,313页,中华书局,1980)“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语,见《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第78页,中华书局,1981)“妙在笔画之外”(苏轼语,见《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第34页,中华书局,1981)等等。重表意而不重写实的中国古人具有很高的审美感悟能力,对意味情有独钟。
文学作品蕴涵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决定了读者欣赏它接受它的方式:感受与分析。作品中的“意思”,即理性成分,认识成分,思想成分,诉诸读者的理性思维系统,需要通过抽象分析去把握;作品中的“意味”诉诸读者的感性心灵系统,需要通过感受去把握,即“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况周颐语,见《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第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读者通过感受对意味的把握,是在一种情感体验状态下的整体把握,这种把握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常常不能用明晰的语言(概念),将它准确无遗地表述出来,或者说任何语言表述都不是感受本身,都与感受本身有距离,所以才有“可意会不可言传”,“可神通不可语达”的说法。
虽然“不可言传”,但仍然是“收获”,是一种很美很愉快的精神胜境。梁启超说过他对于李商隐的某些诗,虽然解不出文义(总结不出“意思”)但从精神上也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老一辈美学家梁宗岱先生说,一切伟大的诗都是直接诉诸我们的整体,灵与肉,心灵与官能的。它不独要使我们得到美感的悦乐,并且要指引我们去参悟宇宙和人生的奥义。所谓参悟,又不独是间接解释给我们的理智而已,并且要直接诉诸我们的感觉和想象,使我们全人格都受它感化与陶熔。(见龙协涛编《鉴赏文存》第3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梁先生的话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领悟艺术欣赏的性质。
(三)没有收获的原因
为什么一些读者“老是感到自己没有收获”呢?这主要来自观念的偏颇。
长期的语文课堂教育使他们无形中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以为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如同阅读一篇论说文一样,只有抓住了“中心思想”才算理解了作品。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在讲到诗歌、小说等作品时,往往缺乏充分自觉的艺术意识,不是把它当作艺术作品来看待,按照艺术规律引导学生首先进行艺术欣赏,而是把它等同于一般文章千篇一律地采用疏通字词、归纳段意、总结主题思想的习惯模式。这样一来,“中心思想”可能抓住了,然而艺术的意味却完全散失了;逻辑的归纳作出了,却将活的心灵信息,活的艺术生命窒息了;本应诉诸于(至少是首先诉诸于)感性直觉的东西却统统诉诸于理性抽象了。于是,在学生们的脑子里,缺乏艺术的意识,没有感受体验的自觉,而只急于追索到一个理性的结论。这实在是审美教育的损失,是艺术观念方面的失误。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审美教育的全部着眼点是感性的人。换句话说,是在感性层次上,激发、诱导、发展人的各种本质力量。”(见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第377页,北京大学出版,1988)由此说来,在中小学广泛普及艺术知识,普及审美教育,实在是一件十分迫切十分必要的事。
综上所述,本书想告诉读者的是,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只要心有所感,情有所动,意有所悟,就是有收获;说得出的收获是收获,说不出的收获也是收获,或者可以说是“正宗”的文学欣赏的收获。那种把文学欣赏的收获仅仅理解成是主题思想的提取,思想认识的提高,确实是太狭隘了,是文艺欣赏观念上的失误。
一、怎样全面理解文学欣赏的“收获”?
二、为什么说“只要心有所感,情有所动,意有所悟,就是有收获”,而且是一种更接近艺术本体更符合艺术规律的收获?
三、 影响正常欣赏的心理误区有哪些?
只有澄澈纯净的湖水,才能映出一轮皎洁的明月,只有保持澄明清静的心理背景,欣赏者才能感悟作品的灵性,才能全面公正地把握作品的客观价值。然而事实上每个欣赏者是很难完全保持这样的心理背景的。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现实环境里,思想上,心灵上难免蒙上一些这样那样的“灰尘”,不知不觉受到形形色色错误东西的污染,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带进文艺欣赏活动中,形成影响正常欣赏的心理误区,使欣赏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正所谓“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
粗略分析起来,影响正常欣赏的心理误区,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思想偏见
思想偏见即思想观念方面的偏执、偏颇、片面之见。由于思想观念是一个人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意识中常醒的理智成分,所以它对于主体思想和行为的支配,常常是“理直气壮”的。即使是“偏见”,也一如既往地保持其执拗和强硬的性格。在文艺欣赏活动中,思想偏见是导致欣赏主体偏离欣赏对象客观价值的一种很强硬的心理力量。
例如《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思想与艺术价值都是无与伦比的,现在已经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喜爱。但在封建时代,却被思想观念陈腐僵化的道学家们齐声斥之为“淫”。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中说:“淫书以《红楼梦》为最,处处描摹痴男女性情,其字面绝不露一淫字,令人目想神游,而意为之移,所谓大盗不操干戈也”。
再如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极“左”思想观念的支配,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大批文艺精品被视为“毒草”,被视为“封、资、修”而遭到批判,而所谓的为政治服务的标语口号式的“假大空”的东西则被捧为鲜花。文化大革命之后,极“左”的思想观念没有市场了,但又有一些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拒绝甚至反对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写政治、写理想、写希望、写责任、写使命、写崇高、写道义,致使作家感到一种“压力”:一谈“崇高”便被指为虚伪,一谈理想便被斥为矫情。于是,导致文学艺术理想精神的失落,人文价值的失落。
思想偏见使欣赏者眼光变得狭隘,趣味变得单调,对作品的评判标准变得单一,容不得一点“异己”,因而常常“一叶障目,不识泰山”,对欣赏对象的价值评判出现极大的偏差。即使是艺术修养和欣赏能力极高的人,一旦被“偏见”所左右,也难免失误。如莎士比亚和贝多芬是有定评的伟大的戏剧家和音乐家,在世界文学史音乐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至今仍是读者和听众、观众喜欢的古典作家,但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却不喜欢他们,对他们持激烈的否定态度。为什么呢?这是由托尔斯泰的思想观念决定的。托氏认为真正的艺术品必须具有正确的道德态度,而所谓正确的道德态度即现代宗教意识,即“全人类的兄弟般的友爱团结”,说到底是关于博爱的道德说教。托氏以此衡量莎士比亚和贝多芬,他认为他们缺少的正是这个,所以他彻底否定了他们。根据这种观念,托氏还否定了但丁、歌德、拉斐尔等大艺术家,而且还毫不留情地否定了他自己。他把自己毕生的创作成果都归入失败的艺术一类,只剩下两篇小故事除外:《天网恢恢》和《高加索的俘虏》。托尔斯泰评人评己都很严格,但他的思想观念却是偏颇的,因而坚持标准越是严格越显出他的眼光狭隘。
(二)心理定势
在文艺欣赏活动中,欣赏者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认同什么,拒斥什么,大体上有一个较为固定的心理趋向性。这,大体上就是所谓的欣赏心理定势。这是一种心理习惯或曰心理惯性。它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在长期的文艺欣赏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欣赏心理定势中积淀着主体先前所积累的经验,积淀着主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心理因素。欣赏心理定势的形成,支配着主体对欣赏对象的选择和评价,影响着主体对欣赏对象的反应和态度。例如,对于欣赏对象的选择来说,就形式而言,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并接受已经熟悉,已经习惯的东西。就内容的选择而言,凡是与自己的主观意识相符合、相一致者,容易引起注意受到欢迎,并得到较好的评价,反之则会引起反感与抵触。
欣赏心理定势的形成对整个文艺活动,尤其是文艺欣赏活动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
就其消极面来说,“定势”往往导致主体的欣赏趣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例如,苏轼有一次想画竹子,兴到无墨,信手以朱笔为之。有人责问他,世上难道有朱竹吗?苏轼反问,世上难道有墨竹吗?对方无言以对。苏轼的反问是有道理的。无论墨竹还是朱竹,作为艺术品都不过是一种形式、一种符号而已。既然墨竹是可以的,朱竹当然也应该是可以的。但人们能毫无阻碍地接受墨竹却不愿接受朱竹,原因就是欣赏心理定势在作梗。人们对墨竹看多了,就认定只有墨竹才是合理的而其它的都是不合理的了。
类似的例子多得很。如看惯了讲究解剖透视、光线色彩的西洋画,有人就对注重线条韵律、笔墨意趣的中国画不以为然;而中国近代一些画家刚接触西洋画时也曾嗤之以鼻,讥之曰“笔法全无”,斥之为“不入画品”;看惯了讲究情感投入讲究体验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式的话剧,就看不惯讲究理智思考讲究间离的布莱希特式的史诗剧(又名“叙事剧”);看惯了传统的《三国演义》式的历史小说,就指责鲁迅的《故事新编》在古代情节中杂入现代情节的写法不合理,不真实;看惯了传统小说有头有尾、慢慢道来式的叙述方式,就对现代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革新接受不了;熟悉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方式,就把古今中外人物齐上场的荒诞剧《潘金莲》贬之为“瞎胡闹”……诸如此类。
“定势”往往使人囿于成见,成见往往使人“盲目”,即使是有卓越艺术鉴赏力的人一旦被成见所左右,也会变得自以为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浪漫主义的激情歌颂了下层民众的可爱,揭露了反动教会的黑暗,以艺术形象显示了浪漫主义艺术观的一个方面:“善与恶并存”,“丑就在美的旁边”。(雨果《<克伦威尔>序言=,见《西方文论选》下卷第18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但伟大的歌德却强烈地厌恶雨果这一套。歌德的古典主义的审美趣味使他不能容忍雨果作品所写的丑恶和恐怖。他说:“没有什么书能比这部小说更可恶了!”(《歌德谈话录》第24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在这里,歌德显然是被传统的艺术观念,被心理定势框住了。
(三)势利之心
势利之心指的是对名人(或有权势的人)的盲目崇拜,盲目追随,盲目归附。
崇敬名人崇拜名人,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的形成自然有它的原因:名人之所以为名人,必定在某一方面有高于一般人的地方,因而引起一般人的崇敬乃至崇拜。这种感情应当说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对名人的崇拜一定要建立在名人确有真正价值而自己对此又确有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盲目的、势利的。如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不问青红皂白,只要涉及到名人,就无条件地加以崇拜。30年代,鲁迅先生就列举过此类现象。鲁迅说,社会上崇拜名人,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既是名人,也就无所不通、无所不晓。所以译一本欧洲史,就请英国话说得漂亮的名人校阅;编一本经济学,又乞古文做得好的名人题签。请名人题字,但名人的字不一定写得好;请名人校书,但名人未必有此专门的学问;有的书刊列出一大批名人作“特约撰稿”,但名人们未必真的写文章……所有这一切现象的背后就是一点:势利之心。
势力之心也是文艺欣赏的心理误区之一。它对正常欣赏的干挠主要表现为,不问作品的实际价值,只要作者是名家,就认定是好作品。势利者所要“欣赏”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者的名气。记不清是谁说过,作者一旦成名,公众就不再能够不偏不倚地接受价值相同的其它作品了。事实正是这样。原因就在于欣赏者的精神独立性、自主性、自由性被束缚了,被压瘪了,我不再是“我”,而成为别人的附庸了。
(四)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在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的群体压力下,个人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而产生和大多数人一致的心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大溜”就是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现象。
从众心理广泛流行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同时也表现于文艺欣赏活动中。如别人看什么作品,自己忍不住也去看,互相攀比互相模仿;某一作品,不管自己是否看过,是否看懂,只要别人说好(或坏),自己也跟着说好(或坏);某一作品起初默默无闻,而一旦为人所注意,尤其是被舆论宣传引荐后,马上会引起广泛欢迎,甚至产生轰动效应,掀起一股什么“热”等等。
从众心理对于文艺欣赏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因而不能笼笼统统地否定,而应对其作具体分析。
从众的积极意义在于,如果所“从”之“众”欣赏的是优秀作品,那么从众显然有利于扩大优秀作品的影响,使其达到最大程度的普及。
从众心理的消极面主要表现在对于“众”的不加分析地盲目依从上。盲目依从,唯“众”是从,丧失了评判作品的客观标准,容易导致文艺欣赏的主观性,随意性。其次,一些艺术价值并不高,内容也未必健康的作品,甚至是粗制滥造、低级趣味之作,一旦迎合了某些人的欣赏心理,也可能借从众心理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再者,即使是对于优秀作品欣赏的从众行为中,也隐潜着某些消极因素,即可能并不真正了解作品的内在价值,而只是为了追风赶浪,随上大溜。在这类“从众”中,行为上可能赶上潮流了,然而内心却仍然是盲目的。
(五)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于某种特定社会心理现象的概括和总结。这种心理现象就是:“你说是,我说非;你说白,我说黑;你让我向东我偏向西”。“对着干”是逆反心理的基本的典型的思维模式。
逆反心理在文艺欣赏活动中的主要表现是:越被禁止的作品越激起强烈的欣赏兴趣,越是受到批评的作品越吃香,越是引起争议的作品越走俏。
同心理定势、从众心理一样,逆反心理也有两面性。
从社会学角度看,逆反心理的积极与否,取决于它所“逆”和“反”的对象的性质。如果“逆反”的对象是反动的、错误的东西,那么,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就具有进步的甚至是革命的意义。如大力宣传民主思想的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19世纪中叶出版后受到思想保守的人的激烈反对。十几年后风靡于欧洲文坛,但美国政府仍阻挠《草叶集》在美国发行。正是在这种压制与反压制的斗争中,激发了人们对《草叶集》的浓厚兴趣,大家争相阅读,要看一看它到底写了些什么。美国读者对美国政府压制《草叶集》的逆反心理就具有了积极进步的意义。从思想方法上看,逆反心理也表现出可取的一面,即不盲目从众,不盲目接受外在力的指令,不盲目接受“时尚“权威”的裹挟,体现了一种独立自主意识。
但逆反心理的消极面也是明显的。具体表现在:第一,意气性。逆反心理常常带有浓重的情感色彩,因而往往容易失去理智,意气用事,缺乏对对象作理性的分析和研究。第二,偏激性。逆反心理在思想方法上简单、片面,缺乏辩证的思考,缺乏理智的比较,这就难以与形而上学划清界限。如“权威”所肯定的固然并非一切皆好,但也并非一切皆坏,不经分析比较,简单地以逆反心理对待,难免偏激和片面。第三,容易给本不宜流行扩散的作品甚至是某些坏作品以流行扩散的机会。
(六)“约拿情结”
“约拿情结”是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创造的概念,是借用圣经故事所概括的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圣经上说,有一次上帝派约拿到尼微城去传话,这本来是一项光荣伟大的使命,但约拿最初却逃避这一使命,企图乘船远去。马斯洛认为,约拿这种心理状态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例如,人们常常“惧怕自身的伟大之处”,“躲开自己最好的天赋”,既惧怕自己最低的可能性,又惧怕自己最高的可能性,(参见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第14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如此等等。简单说,约拿情结就是惧怕最好的倾向。中国人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约拿情结的心理倾向与此正好相反,因此我们似乎可以把约拿情结概括得更为通俗一点就是:人往低处走。
约拿情结普遍渗透于人生活动的各个领域,也渗透于文艺欣赏活动中,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躲避名著。
名著(包括文艺名著)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层层阶梯。阅读名著是接受人类文化精华,攀登文明高峰的捷径,是提升我们自身文化修养的最佳选择。但约拿情结却躲避名著,没有勇气接近名著,不相信自己能把握名著,终于在名著耀眼的光芒照射下望而却步。
大量的文艺欣赏现象证实了这一点。一位多年在图书馆工作的干部说,当代青年工人看名著的不多,大量阅读的是一些流行小说。类似的情况在大学生中也同样存在。不少人对金庸、琼瑶感到十分亲近,而对鲁迅却敬而远之;有人能谈一阵孔乙己或阿Q,然而却不曾读过《鲁迅全集》,哪怕是其中的几卷;有人能头头是道地分析林黛玉或曹操,却没有读过《红楼梦》和《三国演义》;有人喜欢看活动在银屏上的安娜?卡列尼娜,却不想去结识文字符号中的安娜?卡列尼娜……索问其故,答曰看名著太吃力,不轻松。
人们躲避名著,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语言的隔膜,生活的隔膜,思想感情的隔膜等等,但“约拿情结”恐怕也是其中原因之一,一个不为人觉察的潜藏的深层原因。名著思想深邃,艺术精湛,在人类精神史上占有地位,其地位之高足以对一般读者产生一种“压抑”。正如歌德所说:“一个伟大的作品会使我们暂时感到自己的局限性,因为我们感到它超越了我们的能力。”(《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第4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因而读者对名著既敬且畏,既仰慕它又总想躲开它。
与躲避名著相联系的另一种表现是热衷于通俗之作乃至于庸俗之作。“心理力量”既然不敢、不想“往高处走”,其自然趋势当然是“往低处走”。
我们无意菲薄人们对通俗作品的爱好,事实上不少通俗作品是积极健康的,能给人以有益的享受,读读通俗作品无可厚非。我们这里说的是一种“一边倒”的欣赏心理倾向:只喜欢通俗(乃至于庸俗)艺术而畏惧严肃艺术,对通俗(乃至于庸俗)艺术趋之若骛,对严肃艺术敬而远之。
面对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不断创新的艺术形式,“约拿情结”的自然倾向是,趋易避难。
在对艺术形式的把握上,欣赏者常常可能遇见这样那样的困难,如语言方面的障碍,叙述方式等艺术技巧上的不熟悉,不习惯等等。对于这些困难,“约拿情结”的自然倾向就是不主动进攻,不期望征服,而是“三十六计走为上”,“惹不起就躲”。于是专拣轻车熟路,挑见过的、熟悉的、没困难的来欣赏,怎么轻松怎么来。据报载,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某些人只看漫画不看书,只看“软性书籍”而不看“硬性书籍”,成年人像儿童一样成年累月只看连环画,而讨厌看文字,讨厌理性思索等等。
趋易避难当然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但一味地趋易避难就不能不说是体现了一种很消极的人生态度,很消极的欣赏态度。它说明了人性中有怯懦的一面,如不自觉加以克服,很难提高欣赏能力。
(七)“不懂”崇拜
常见到有这样的欣赏者,他们面对某些作品,本来没有看懂,却一个劲地称赞作品“好”、“绝”、“高”、“妙”。他们并不愿思考一下,“不懂”的原因何在,他们的先验逻辑是:凡是我不懂的,肯定是妙不可言的。
一般来说,读者读不懂某些作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作品确实新颖、高深,读者水平一时跟不上;二是作品本身晦涩难解,或压根就是“胡抡”,不是艺术品。君不见有的作者本来肚里无货,又想“一鸣惊人”,于是不得不玩形式,玩技巧,玩高深,装腔作势,摆迷魂阵,靠外表的眩目掩盖起内在的苍白。这种现象,欣赏者尤其是某些评论家应该是有所了解的,为什么一见作品却丧失了判断的能力呢?为什么就不敢怀疑一下是不是“文本”本身故弄玄虚呢?看来,他们是被自卑情结纠缠上了,他们慑于社会的舆论或流行的时尚,慑于作者的名声或同行同伴的“共识”,迷失了自我,丧失了自信,以致于不自觉地把晦涩视为高深,把“不懂”视为“神秘”,为“不懂”的对象唱起了言不由衷的赞歌。
视晦涩为高深、视“不懂”为“神秘”的现象在其他类型文字的阅读接受中也广泛存在着,看来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深刻地暴露了人性深层的某些弱点。对以上心理现象目前还无以名之,我们姑且戏称之为:“不懂”崇拜,即对于“不懂”的对象盲目崇拜。这显然又是一个欣赏心理误区。
影响正常欣赏的心理误区主要有哪些?
 四、怎样培养欣赏能力?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12页,人民出版社,1985)马克思的话告诉我们,艺术欣赏,要求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欣赏水平、欣赏能力,否则,主客体之间就不可能产生交流和沟通。
那么,欣赏者怎样培养自己的欣赏能力呢?
欣赏能力的形成同其他能力的形成一样,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而逐渐形成起来的。先天素质因素不去说它了,这里主要谈谈后天的培养。
在欣赏能力的后天培养中,可分为无意识培养与有意识培养两种途径。
无意识培养一般指的是家庭影响、学校教育、社会文化背景的熏陶濡染等。山村里的老奶奶在哄孙子入睡时,可能会哼个儿歌或讲个牛郎织女之类的故事,艺术的因子从此就可在幼小的心灵上扎根。小孩长大后,从学校里和社会上接触到的艺术因素就更多了。这种种接触无形中内化为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接受能力。这种内化的过程是主体所不自觉的,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文化积淀过程。有了这种内化和积淀,主体就与社会“签订”了先验性文化契约,就获得了基本的适应社会文化氛围的能力,进入了接受社会文化(包括文艺作品)的最低水平线。
但仅有这“不劳而获”的能力是不够的。艺术品是人类有意识的精神创造物,而不是像山川河流那样的自然存在物。因此要了解艺术的奥秘,要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就非要经过有意识的培养训练不可。
欣赏能力的有意识培养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诸如生活经验的积累,思想水平的提高,艺术知识的丰富等等。现在我们缩小范围,仅从方法论角度谈几个方面。
(一)多欣赏最好的作品
歌德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天才之一,他既有第一流的创作力又有第一流的鉴赏力。当他和秘书爱克曼在一起的日子里,常常挑选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让爱克曼欣赏,耐心地讲解艺术品的妙处,尽可能地使爱克曼认识到作者的意图和优点,学会按照最好的思想去想,引起最好的情感。在爱克曼辑录的《歌德谈话录》中随处可见这样的事例。例如有一次歌德趁饭菜没有上齐的一小会儿,拿出17世纪法国最大的风景画家克劳德?劳冉的画让爱克曼“饱一下眼福”。歌德耐心地分析说:“这一次你从这些画里看到了一个完全的人,他想到的和感觉到的都美,他胸中有一个在外界不易看到的世界。这些画都具有最高度的真实,但是没有一点实在的痕迹。克劳德?劳冉最熟悉现实世界,直到其中的最微小的细节,他用这些作为媒介,来表现他的优美的心灵世界。这正是真正的理想性,它会把现实媒介运用来产生一种幻觉,仿佛像是真的东西,像是实在的或实有其事。”(《歌德谈话录》第19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歌德的分析介绍显出了他卓越的艺术鉴赏力,他的话概括了理想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既要忠实于客观自然,又要表现出艺术家的灵魂世界,表里要融成一片。这就是一条很好的鉴赏经验,是把握一切同类作品的一把钥匙。对于文学作品,他多次劝爱克曼读莎士比亚,说莎士比亚无限丰富和伟大,他把人类生活中的一切动机都画出来和说出来了,读懂了莎士比亚就可以学会懂得人类的思想感情,就站到了一个很高的欣赏水平上。
歌德之所以如此诲人不倦地向爱克曼推荐第一流的好作品,目的在于培养他的鉴赏力。歌德曾解释说:“这样才能培养出我们所说的鉴赏力。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所以我只让你看最好的作品,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它作品的标准”。
歌德的作法是有道理的。多观赏最好的艺术品,无疑是培养鉴赏力的有效途径。因为第一流的作品里蕴含着艺术的奥秘,理解了它,就取得了衡量艺术的标准和尺度,有了打开艺术奥秘的钥匙,有了相应的视界和眼力。这就像登山一样,只有登上峰巅,才能将万里江山尽收眼底,才能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愉快,才敢豪迈地宣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但第一流的作品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看透的。“愈是伟大的作品,愈会使初读的感到兴味索然。高级文艺与低级文艺的区别,宛如贞娴的淑女与媚惑的娼妇。它没有表面上的炫惑性,也没有浅薄的迎合性,其美点深藏在底部,非忍耐地自去发掘不可。”(夏丐尊:《怎样读》,见《鉴赏文存》第45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正因为如此,所以就必须慢慢地、一步步地去接近它,征服它。暂时不能理解可以放一放,等以后水平提高些了再来“攻坚”,但千万不要从此不再问津。要把它当作磨刀石,利用它来磨砺自己的鉴赏力,一旦你终于征服了它,就证明你已攀登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基点上。
(二)博览
多欣赏第一流的作品对于培养欣赏能力是必要的、有效的,但仅有此点还不够,还要勤于博览,尽可能多地接触涉猎各家各派各种体裁各种样式的作品,从博览中培养自己的欣赏力。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就提出过这样的意见。他说:“文尊韩,诗尊杜,犹登山者必上泰山,泛水者必朝东海也。然使空抱东海、泰山,而此外不知有天台、武夷之奇,潇湘、镜湖之胜;则亦泰山上之一樵夫,海船上之舵工而已矣。学者当以博览为工。”
袁枚的意见是有道理的。如何提高欣赏者的欣赏能力,这不是一个通过理论思辨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能力都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离开了实践,主体的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对于欣赏能力的培养来说,实践就是多欣赏文艺作品。这一点,有眼力的理论家早就意识到了。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狄德罗也曾说过,所谓艺术欣赏力其实就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敏捷性,是通过不断地观察各种现象而获得的。许多有杰出欣赏力的人的经验也充分证明博览对于提高欣赏力的重要性。如马克思,从小就酷爱文艺作品,在父亲的指引下他熟读了法国文学,在未婚妻家里又大量接触了古代文化和希腊艺术,熟悉了莎士比亚。中学大学时期曾热心文艺创作,写过诗歌、小说和剧本。成年后仍广泛博览古今优秀作品。在艺术领域里,他几乎是无所不涉的猎人。据他女儿和女婿拉法格的回忆,他能大量背诵歌德、海涅的诗作,每年都要重读希腊悲剧的原文,对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狄更斯、萨克雷、菲尔丁等人的作品,他几乎如数家珍。据有人统计,他在《福格特先生》一书中,引用的文艺家就有49人,引用的文艺作品竟多达59种。艺术鉴赏力极高的我国美学家王朝闻,也是艺术的著名“博”士。据有人统计,在他的八本著作中,不计那些信手拈来、未点名字的作品,而仅算准确标出名目加以论述的作品,就有美术(包括摄影)628件,戏曲387件,诗词93首,小说94种,电影、舞蹈等其它作品83件,共计1280余种。至于他欣赏所及的作品,恐怕就难以数计了。
总之,博览是提高艺术欣赏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这条途径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论的认识论。不可能设想,一个从来不接触文艺作品或接触很少的人能有很高的艺术欣赏能力。
(三)比较
朱光潜先生提出,要提高欣赏能力,“比较”的方法也是不可忽视的。他说:“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鉴赏文存》第39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朱光潜以自己的经验为例说明以上观点。他说自己小时候习文言文而抵触语体文,后来接受了语体文,又对文言文颇多反感,再后来经反复比较,觉得文言文仍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文言文来说,起初他学“桐域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文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他先从唐诗入手,觉得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见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出国后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经过比较又重新肯定甲派的价值。从朱光潜的经验可以看出,欣赏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就是对不同作品反复比较、反复体味的过程。
比较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没有比较,博览可能只是欣赏量的扩大而不会有欣赏力的质的提高。所以,博览必须与比较相结合,博览是比较的基础和前提,比较是博览的升华和提高。
(四)读点好的评论
有的作品,尤其是优秀作品,欣赏者未必能一下子认识它的价值,看出它的“门道”。这时候不要轻易宣布作品“没意思”,并从而弃之不看。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些态度严肃、鉴赏力也高的评论家关于这一作品的评论,看他们是如何分析、评价作品的。由于评论家职业特点,一般来说眼力是高于普通读者的。评论家职责之一就是分析作品,指导欣赏。事实上,凡是好的文艺评论都是能帮助欣赏者提高艺术欣赏力的。20世纪30年代,当人们对鲁迅杂文的价值认识不足的时候,瞿秋白著文《〈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深刻地论述了鲁迅杂文在中国思想战线上的伟大意义,从而把人们对鲁迅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在19世纪的俄国,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开始上演时,人们只把它当作一出一般的家庭悲剧,并指责它有伤风化。年轻的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以犀利的眼光高度评价了这部剧作,指出女主人的反抗显示了“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预示了受沉重压迫的俄罗斯妇女争取自由解放的美好前景。评论高瞻远瞩,深刻透辟,帮助人们大大地提高了对剧作的价值的认识。还有法国19世纪作家司汤达,生前寂寞寥落,全然不为人知。长篇名著《帕尔玛修道院》,被迫廉价卖掉五年版权。但大作家巴尔扎克发现了这部小说,撰文给予高度评价,才使司汤达获得应有的地位,并至今声名显赫。可见,高明的评论对于提高欣赏者的欣赏能力是大有好处的。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别林斯基可以使得普希金的诗所给予你的快感大大增加,而且可以使得你对于那些诗的了解更加来得深刻。
(五)多读书多穷理
宋人严羽论诗有这样一段名言:“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第78页,中华书局,1981)意思是说,诗自有独特的审美特征,不是一般的知识、事理所能解释清楚的,因而必须靠妙悟。但是这并不是说要懂诗就不需要读书穷理,积累知识,而是要达到妙悟之境还必须多读书多穷理。严羽的认识很全面很辩证。虽然谈的是创作,但其精神完全适用于欣赏。文艺欣赏要靠感受和领悟,但这个感受和领悟的主体不是抽象的空洞的主体,没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是“悟”不出什么东西来的。
如我们经常见到的佛像,一般人看来永远是那么呆板,毫无表情,从这里看不出任何东西,觉得无甚趣味。这就是没有看懂。佛像的毫无表情正体现了佛教的精髓。真懂的人是这样理解的:“雕刻家所要显示的不是劳瘁于生老病死,被时间磨蚀刻镂的肉躯,而是证真如的金刚法身,出离烦恼,寂然常住,不增不减。如果说有表情,那是一种纯存在的恬然;说是无情也可以,那是一种太上的无情。由这恬然中,无情中弥漫出意志主体的大自在。”(熊秉明:《关于罗丹――日记择抄》第241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这样的理解才称得上透彻的理解,这种理解建立在对佛教哲学深刻把握的基础上。没有相应的佛教知识,可能吗?!
巴尔扎克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艺术中存在着某种不可思议的因素。从来最美的作品并不能为人所理解。……因为欣赏者必须首先掌握打开这扇艺术之门的钥匙,内行人津津有味地体会到的妙处原来是封锁在殿宇中的。而并非任何人都懂得诀窍说‘芝麻,开吧!’”(见《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0册第10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让我们努力培养自己的欣赏能力吧!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就一定会像《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那样,喊一声咒语“芝麻,开吧”,艺术圣殿之门向我们豁然洞开,张开双臂接纳我们。
一、从哪些方面培养自己的欣赏能力?
二、培养欣赏能力为什么必须观赏最好的作品?
三、谈谈“博览”和“比较”对培养欣赏能力的意义。
《文学欣赏导引》是课程负责人于1992年独立首创的中文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2000年被遴选为公共素质教育课。2006年评为河南省精品课程。
《文学欣赏》(修订本)2008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列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教材出版。《点击查看!
Copyright & 2009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77文学欣赏 论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