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红硕桃花朵朵开相亲节目象征啥

  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春天,
  你披着红霞悄然来到我的身边。
  火焰是你的神采,
  朝霞是你的笑脸,
  红红火火,牵动着我的心田。
  几度春秋,你的风姿是否还灿烂依然?
  几多眷恋,陶醉在春意浓浓的昌化江边。
  美好是你的追求,
  春花是你的祝愿!
  送来山野的飘香,
  织就大地的浪漫!
  啊,家乡的木棉花,
  我们心中的思念,
  我们一生的爱恋。。。。
楼主发言:41次 发图:35张
  有沙发就座!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昌江赏木棉花,但每一次来到昌江,内心里都会感到格外地亲切和激动。这不仅是本人曾在昌江工作过,更因为心中一直留存着一份难忘的木棉花情怀。2月14、15日(大年初五、初六),跟着刚刚获得“2012感动海南”集体荣誉称号的“走读海南”团队再次来到昌江,来到霸王岭,走进黎族村寨,走进红红火火盛开木棉花的田野。人站在田埂边,看着那一棵棵、一排排如红霞一般开着满树花朵的木棉树,内心里不禁涌现出一股难于名状的激动。眼前,红彤彤的木棉花在春风中盛开怒放,一朵朵、一簇簇、一堆堆的花儿,似熊熊之火在蓝天中燃烧;远处,满山遍野的绿和木棉花的红互相辉映,如霞如烟,如梦如幻,与远处绵延不断的雅加大岭山脉以及崇峻的俄贤岭连接在一起,构成一幅绝美的彩色画卷;近处,木棉花开在阡陌边、田埂上、甘蔗园里,那一朵朵的木棉红,象天女散花,在天空飘洒着迷人灿烂的风姿。站在木棉树下,仰望着朵朵木棉花爬满光秃秃的枝头,小鸟儿不停地煽动着翅膀在来回飞串,田野中不时吹来阵阵微风,晃动着花朵,枝头上偶而掉下几朵花儿,飘落在草地上,飘落在溪水中,把草地和溪水映染成了红色。此时此刻,不禁令人童心大发,赶紧跑过去,捡起花儿闻一闻,感受这山野送来的飘香,感受这令人痴迷的木棉红。。。。    
  乘车往七差、霸王岭的途中,车窗外一片片挂满花儿的木棉树在我们面前疾驰而过,它们在蓝天中、在山野里舒展着枝头,迎着阳光,红火火地直扑进我们的眼底。让我们的阵阵欢呼声惊叹声溢出车厢,撒满了一路。  
  这次进山收获都不小啊!
  红红火火,牵动着我的心田。  ------------------------  嘿嘿,也一样牵动我的心田哈。
  情牵木棉红。
  @紫竹清风117   就喜欢看清风的大作,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富有诗情画意!
  感谢@紫竹清风117对《走读海南》版活动的支持! 好文采,让我回顾美景如画的昌江木棉花,百看不厌,令人陶醉,难怪清风大侠情糸昌江木棉花红,诗兴大发,流连忘返。
  好文采!欣赏啦!
  好诗,好文,好片,好心情,好欣赏
  谢谢各位朋友的关注支持!
  昌江县七叉(七差)镇是全国最佳最美的木棉花观赏地,尤其是宝山村的“梯田木棉”更是令赏花者惊叹连连。七叉这个西临昌化江的山区,四面环山峻岭,中间为谷地,俗称“七叉盆地”。七叉的名称,据说是因为这片盆地上有七条河流交叉汇集而得来。千百年来,黎族同胞在这块土地上披荆斩棘,辛勤耕作,繁衍生息,累积和创造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生活。黎族“三月三”的发源地就在燕窝岭脚下,著名的“打柴舞”最早是从这里的重合村流传出去。这里的村寨,还蕴藏着丰富的口头文学,很多黎家老人,不需准备,信手拈来,能够即兴唱出一首首充满豪情的山歌,讲出一个个民间传说故事。1987年3月,我带着一台海鸥相机和一本笔记本,背着一个军用挎包,来到七叉搜集黎族民歌,整天忙着在各个村寨里行走。一天中午,顿感头热脚轻,冒出虚汗,浑身无力。一位姓唐的黎家阿婆,用木棉花(干花)煮水,盛满一大碗让我喝下,并安排我在她家的竹床上休息。到了晚上,我热症已基本痊愈。木棉花由此给我留下深刻的印像,也使我深深地爱上了木棉花。
  勤劳的黎家妇女在木棉树下,水稻田里拔秧
  这是大年初五,为了祈盼有个丰收年,人们在刚插过秧苗的田边贴上个象征大吉大利的“福”。  
  满山遍野的绿和木棉花的红互相辉映,如霞如烟,如梦如幻,与远处绵延不断的雅加大岭山脉以及崇峻的俄贤岭连接在一起,构成一幅纯美乡村的彩色画卷。  
  灿若朝霞,红得令人心动!  
  走读队员在霸王岭林业局大门合影  
  走入木棉花开红艳艳的田野  
  不知是走读人的执着精神映红了木棉花,还是木棉花渲染红了走读人的衣衫  
  不为征途的长短,只为内心的感动。一路上扛着队旗,走了好长的路,看到如火一般的木棉花,能不感动吗?  
  @老老吴1 10楼
21:22:38  @紫竹清风117  就喜欢看清风的大作,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富有诗情画意!  -----  +1!
  几多眷恋,陶醉在春意浓浓的昌化江边。  没有几多次的观赏,就没有深度的体会,只有身临其境而且要多次才能激发出诗画般的写意。
  没啦?屁屁才刚坐下,就没啦?
  木棉树又称英雄树,因其高大挺拔,傲立于野外,枝头一心向上,故而得名,其花也称之为英雄花。关于英雄树,在黎族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古时候在海南岛五指山地区,有位英雄叫吉贝,他多次率领黎族人民抗御外敌,屡立战功,得到人民的爱戴。后因叛徒出卖,被敌人围困在大山上,身中数箭,仍屹立山巅,身躯化为一株木棉树,箭翎变为树枝,鲜血化成殷红的花朵。后来人们为纪念吉贝,就称木棉树为英雄树,把木棉花称为英雄花。  在黎族山区曾经广泛流传着一首歌谣:  木棉树哎英雄树,  木棉花开英雄来;  英雄就是亻赤大军,  救亻赤黎家出苦海!  这首歌谣,唱出了人们盼望英雄大军的到来,将受苦受难的黎家从苦海中解救出来的迫切心声。在五指山地区,人们传颂着很多关于红军的故事,而传颂最多的,是当年王国兴寻找红军革命队伍那段神奇的故事。那是1943年秋天,在五指山深处的茂密森林里,王国兴发动的白沙起义遭到了挫折,壮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山谷,染红了昌化江。然而,血腥的剿杀并没有吓倒英勇的黎族人民。一天夜里,王国兴抬头望着天空,望着满天的星斗,在心里喊着:“红军,你在哪里?快来救救我们吧!”望着、喊着,不知不觉地倒在草地上迷迷糊糊睡着了。黎明时醒来,王国兴喊来身边的黎家兄弟,兴奋地告诉大家,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五指山飘起五朵红云,一位老者来到他跟前,指着那缓缓流动的红云对他说:“国兴,五朵红云向北飘去,你带领黎家兄弟朝北边去找红军吧!”王国兴讲完,一把拉住弟兄们的手说:“走,找红军去!”于是带着寻找救星的祈盼,追赶着五朵红云,在五指山的丛林中跋涉,历尽艰难万苦,终于在琼崖纵队宿营地,王国兴见到了五角红星,见到了红旗,找到了红军。从此,王国兴带领着黎族起义队伍,跟随着红军,走上革命道路,王国兴也在革命斗争过程中成为黎族英雄,成为黎族人民领袖。据说,当王国兴带领的队伍配合红军歼灭五指山区的匪帮时,正逢春天,山上山下,到处盛开着一树树火红的木棉花。  
  情感真挚, 文字了得。
  @紫竹清风117 3楼
14:10:05  乘车往七差、霸王岭的途中,车窗外一片片挂满花儿的木棉树在我们面前疾驰而过,它们在蓝天中、在山野里舒展着枝头,迎着阳光,红火火地直扑进我们的眼底。让我们的阵阵欢呼声惊叹声溢出车厢,撒满了一路。    -----------------------------  嗯,很有油画韵味!  昌江之行,我们的阵阵欢呼声、惊叹声溢出车厢,撒满了一路……
  傲立枝头,在蓝天中展现灿烂的风姿  
  迎着晨曦,漫步在盛开木棉花的道路上,感受山野的浪漫  
  漫步在盛开木棉花的道路上,感受山野送来的飘香,感受一片浪漫的情怀  
  木棉花开在阡陌边、田埂上、甘蔗园里,那一朵朵的木棉红,象天女散花,在天空中飘洒着迷人灿烂的风姿  
  木棉花为什么有大红,橙红,黄色这么多的颜色呢?
  作者:翠翠格格 时间: 12:36:16     木棉花为什么有大红,橙红,黄色这么多的颜色呢?  ————————————————————  这个问题如不想从植物学的角度去解答,就这样回答吧:因为如歌如诗,因为如霞如血,因为它是水的渲染,是山的红帆,每一朵木棉花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和情话,所以他们展现出不一样的风彩。。。。
  顶起,支持。
  大师风韵,幅幅如诗如画!
  拍得不错。
  作者:xingge2010 时间: 18:48:31     大师风韵,幅幅如诗如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邢哥在忙中来看帖!好久没看到邢哥来参加走读了。
  在我们居住的城市中虽然也栽种有木棉树,在春天里也一样盛开着红艳艳的花朵,但总感觉缺少了诗意般的芳姿,缺少了那种打动人心的魅力。而只有走进田野中,走进云雾飘渺的山林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木棉花动人心魄的美。山野里,那成千上万棵木棉树的花朵尽情开放,连成一片红霞,一直延展到远山的气势;那满山红遍、千旗漫卷的情景,蓝天白云间的流光溢彩,以及那风情万种的女儿红颜色,让人感怀情牵,令人痴迷,令人心醉。  
  那满山红遍、千旗漫卷的情景,蓝天白云间的流光溢彩,以及那风情万种的女儿红颜色,让人感怀情牵,令人痴迷,令人心醉。。。。  
  @紫竹清风117
  赏心悦目的好贴  
  楼主摄影技术我非常的喜欢,有机会交流一下!
  木棉花的美,可以说是美得绚丽、美得灿烂、美得彻底。古往今来不知牵动过多少人的情怀,人们对它的欣赏可谓是连篇累牍,赞美有加。许多文人墨客、名流达人都深为赏识木棉花。唐代的诗人白居易、皇甫松、李商隐均对木棉花有过赞美,宋代诗人刘克庄就有诗曰:“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言是木棉花。”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诗中也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生动描绘了木棉花闹春的绚丽景色。明代海南爱国诗人王佐有“焰焰烧空出化炉,一春花信最先浮”的诗句,称赞了木棉花艳丽知春的品性。清代诗人陈恭尹更有:“粤江二月三月天,千树万树朱花开。有如尧射十日出沧海,更似魏宫万炬环高台”的绝美诗句。现代大文豪郭沫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来海南时,看到满树如火的木棉花,一时诗情大发,写下了“喜见木棉花放蕊”、“英雄树上花如火”的诗句,以乐观轻快的笔调称赞木棉花之美。  
  木棉树下幽静的小路有多长,只有我们的脚步在轻轻度量  
  从田野中归来  
  顶,好图,好文采!
  徜徉在木棉花盛开的田野里,那满树艳丽的花朵,那红红火火的氛围,总是让人觉得看不够、赏不够,手中的相机虽然在频频地按动着快门,但总觉得无法把木棉花那种动人心魄的美和那宛若凝固红霞般的风姿收进镜头里。当真的要离开时,总是使人依依不舍地仰望着天空,仰望着一树树火红,感觉思绪犹似沉浮在梦中,被这漫山红遍、云霞般的木棉花海渲染得流连忘返。在这里,那一朵朵在蓝天中怒放的花儿,呈现的已经不仅仅是“红色”,而是成为了人们寄托情志、感怀幽思的载体。年年岁岁,几度春秋,在这木棉树下,不知演绎出多少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当然,花开总有花落时,再美的花朵,过了时节,呈现的总是无可奈何的凋零。花将心语凝含在清蕊间,犹如诗情吐纳着幽馨;木棉花开送来山野的飘香,织就的是大地的浪漫。人们看花赏花,在感受花开浪漫的过程,应该去体会和读懂这花语的提示,懂得有所珍惜。在茫茫尘世中,能遇到一位相知的朋友是一种份缘。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也贵在珍惜,那一见之下,若心有灵犀,便可结下一生一世的情谊。    
  让我们张开双臂,放飞心情,在春天的田野中让木棉花般的热情在心中荡漾。。。。  (羚羊摄影)  
  木棉花语:“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幸福。”  一树树的木棉花,在枝头上尽情地展示着风姿,花朵颜色有大红的、深红的、橙黄的,它们在春风中开放得如此地热情,如此地灿烂,如此地自信,如此地奔放,哪怕成为落英,飘落在地上,即将化作泥尘,也鲜艳如初,红色不改。此时此刻,如果你还听不懂这木棉花的花语,就去找村寨里的老人吧,让他们为你解说这木棉红的英雄豪情,木棉树下的爱情故事,木棉花海中人们千百年来的追求与梦想。。。。  
  本帖发完,谢谢浏览。
  一树树的木棉花,在枝头上尽情地展示着风姿,花朵颜色有大红的、深红的、橙黄的,它们在春风中开放得如此地热情,如此地灿烂,如此地自信,如此地奔放,哪怕成为落英,飘落在地上,即将化作泥尘,也鲜艳如初,红色不改。此时此刻,如果你还听不懂这木棉花的花语,就去找村寨里的老人吧,让他们为你解说这木棉红的英雄豪情,木棉树下的爱情故事,木棉花海中人们千百年来的追求与梦想。。。。  -----------------------------------  好感想!
  木棉花是南国大地的报春花,向来都是版友们笔下或是镜头中歌颂对象的首选之-。版友不辞辛苦,驱车百里从海口起程到昌江野外踏青采风,起早摸黑风餐露宿拍出-张张-幅幅海南昌江木棉花早春二月迎春绽放的美丽图片。在版友镜头之下,晨雾朦胧的原野中,一棵棵木棉树的技头挂满了开放得火红火红的木棉花。在层层叠叠的梯田边,在弯弯曲曲的山路旁木棉花相竞绽放争奇斗艳,唤醒了沉睡的海南大地。即使那一朵朵落下来的花瓣,散落在绿草上或是嫩绿的田间禾苗旁的花朵,也给这个碧绿的地面添上斑斑点点的红妆,犹如一幅海南春来早的美丽画卷。的确,海南昌江木棉花给人一种原野荒莽早春的美。  而版友从广州拍出来的木棉花图片给人则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了。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在感情上广州人对木棉花不是一种爱慕而是一种崇敬,与敬仰先烈-样,所以木棉花又被市民称为英雄花。所以在越秀山或在起义陵园的红棉树都是高大挺发坚毅雄伟,那粗壮躯干上分出一条条枝头,春风吹来象是在一夜间绽放出的花朵在朝阳的光线中都是血红血红的。因此有人说,广州的木棉有一种凛然正气的美。  原以为对于木棉树来说,南国岭南是尽头,行出广东不觅红棉;却不知,在福建的厦门木棉照样生长得技繁花茂,花朵照样开得红彤彤。阳春三月,徜佯在厦门的鼓浪屿,或行走在南普陀寺和厦大之间,并不高大木棉树生长在古式古香的建筑物边,或生长在红砖绿瓦的寺庙旁,红艳艳的花朵象嵌在这幅春天的图画中。木棉树是自然的生长在这里的,不经意打开窗户,一技挂满红艳艳的木棉花的枝头便伸到窗前,真不知道是花在屋里还是人在花中,总有股忍不住要亲吻这些艳丽花朵的冲动。厦门的木棉全没有了广州红棉那种的凛然刚毅的性格,给人的却是一种柔情娇艳美,这恰恰是人们所喜爱的。    南普陀寺的木棉花开红彤彤.
    南普陀寺的木棉花开红彤彤.    厦门的鼓浪屿木棉花开红彤彤.
  @紫竹清风117
23:47:06  灿若朝霞,红得令人心动!     —————————————————  醉美,是那一抹红。  
  对木棉花的感觉惟有楼主最深
  今天下午再次来到霸王岭,上了观景台,木棉花开得还是那样旺盛。祝大家元宵快乐!  
  佩服清风,不了的木棉情!
  醉美山乡木棉红  
  待到明年木棉花开时,我们相约再来。  
  强帖!
  美丽风景,人生何求?
  真懂生活
  这两天都在说保险的事,说累了。看看木棉花吧。
  楼主:紫竹清风117 时间: 14:24:52   这两天都在说保险的事,说累了。看看木棉花吧。  确实,也很纠结```  楼主:紫竹清风117 时间: 11:41:57   待到明年木棉花开时,我们相约再来。  期待着```
  太美了!
  今日除夕,在这样的时候,在此辞旧迎新之际,紫竹清风向您、向您身边的每个人,说一声:春节好!祝您节日快乐!马年吉祥!全家幸福!
  转眼间,又一个春天到来,2月15日,让我们一起去看红红火火的木棉花!
  好贴、好片、好文采!迟到的欣赏,新鲜的感觉…  
  作者:心香hn 来自:iPhone客户端 时间: 05:49:11   好贴、好片、好文采!迟到的欣赏,新鲜的感觉…  ---------------------------  那么早就起来看帖!敬佩,谢谢!
  美丽的昌江七叉我得家乡,欢迎大家来做客
  又是一年木棉红,  几度春秋,你的风姿是否还灿烂依然?  几多眷恋,陶醉在春意浓浓的昌化江边。  
  释放木棉花情怀,让人感慨...
  木棉花开的季节,是个恋爱的季节  
  美不胜收。。。  
  好图文
  一直都很欣赏楼主的帖子,很棒!收藏学习。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打的”,免费获得打的红包羊春三月邕江沿岸的高大木棉树一树树繁花热烈绽放花团锦簇硕大的花朵挂满技头仿佛一片红云飘动映红了江水染红了天空尤是民生广场仙葫上洲柳沙滨水公园都有很高的观景台红红的木棉花触手可及是赏花拍花的最佳去处不论是下雨或睛天都吸引了许多花迷和摄友手机、卡片机、单反齐上阵大炮和航拍都派上了用场恨不得把美景尽收镜中。请留步留下你的zan在走注:来源chen_zg,由南宁大小事独家整理编辑,转载须注明。小贴士:回复有惊喜回复【五十度灰】获取高清无码《五十度灰》影片资源回复【大白】获取高清中字《超能陆战队》影片资源回复【KFC】获得最新KFC电子优惠券回复【麦当劳】获得最新麦当劳电子优惠券回复【语音】获取在朋友圈发送语音功能由于目前后台系统正在升级调试,最近大家发送关键字可能收不到回复,宁宁妹在此向各位友仔友女致歉,还请大家见谅!
10小时前10小时前10小时前10小时前一天前
10分钟前11分钟前11分钟前12分钟前12分钟前
社交媒体运营经验交流,行业动态讨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木棉红&&&&&&&&&&
发布者:&|&
浏览(5719) 评论
&|&发布时间: 22:20:47&最后更新时间: 09:41:38
本作品所属分类:
文章类型:普通
&& 木棉树生长在北回归线以南温暖潮湿地区,野生木棉树常独处一地,少有成遍成林,木棉树干高大挺拔,常秀木于林。木棉树与南方大部分常绿乔木不同,四季分明,春天满树红花,夏天绿叶成荫,秋天黄叶凋零,冬天躯干临风。木棉树集园、林、花、木、药为一身,实为少有的景观实用林木树种。南方不少城市将其作为景观绿化树木,为城市添彩。春天红花炽烈,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夏天枝繁叶茂,给人绿荫的蔽护。秋冬树叶凋零,让人尽情享用冬日的暖阳。木棉花、根可入药,木棉树是速生植物,木材质地松软,记忆中暖水瓶的软木塞就是木棉制品。绵花蓬松且有药用价值,以前人们常用作枕芯的填充物。总之,木棉的好处一言难尽。
& 木棉是南方的特有树种,北方人难观赏其风采。自古以来,赞美木棉的诗篇不计其数,因其高大挺拔,树干高达二十余米,秀木于林,人称英雄树。其花开时节,红花满树,花朵艳丽硕大,誉为英雄花。木棉花凋谢时不会飘零,而是自由落体的直线运动,其鲜红厚重的肉质花朵,自十多米的高处坠落,掷地有声,谓之英雄滴血。木棉花盛开后,树下一遍殷红。观赏其它花卉,让人体味的是花朵的娇美。欣赏木棉花时,让人感到的是豪放、壮丽、震撼和景仰,(因为木棉树高十余米,近距离观花只能抬头仰望)。
& 对木棉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每当木棉花开时节,内心总有一种春天来临的炽热燥动。今年春天湿冷,木棉花迟至清明节期间陆续绽放,四月十一日,携几位朋友,专程到广西百色地区平果县境内观赏木棉花,拍得几幅小景,供友人共赏。
百色平果县公路桥&& 也算是一个小景
远望&& 秀木于林,足见其高大挺拔
仰望& 只能这样看
英雄花&& 落英缤纷 要想近距离观赏木棉花,只能欣赏落英了,
金花& 金色的木棉花较为少见
桑葚&& 经过一桑田,庄园主盛情款待品尝桑葚,送上几粒供友人以饱眼福。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非常漂亮!
:&( 16:36:12)&
好漂亮!拍的棒极了。
:&( 19:44:52)&
没去过平果,但是平果铝办事处却在我们大院。呵呵。也算与平果有缘。
赏木棉花倒不一定要去平果,可由南宁去平果沿途的大新、隆安等地山水风光都不错,清明时节到这一带转上两三天挺有味道。
:&( 23:32:10)&
繁花似锦这幅很美,似一画作,欣赏。
:于兆民&( 21:01:12)&
木棉花也叫英雄花吧?不知是否有典故。
是有典故的,而且版本较多。木棉花形硕大,颜色鲜红,花谢时,花朵直接从树冠直线坠落,掷地有声,谓之英雄滴血。
:&( 19:24:50)&
红艳,热烈。
:&( 08:15:00)&
一直想画一幅大手笔的木棉花,没有找到好素材。
欢迎明年此时到广西来。一定能有好素材。
:&( 21:35:28)&
好漂亮的木棉花,拍得很棒!
:&( 18:29:35)&
火红的木棉花真好看!
:&( 18:06:08)&
木棉花,很漂亮。北方见不到的。
:&( 13:41:51)&
木棉树集园、林、花、木、药为一身,这种少有的景观实用林木真可谓宝树!欣赏陈老师精美的摄影!
:&( 12:58:46)&
400){this.width=400}' alt="" src="http://img..cn/jpg//6e58b9e63.jpg" border=0>
:&( 12:46:22)&
好看,漂亮!
:&( 11:50:54)&
400){this.width=400}' alt="" src="http://img..cn/gif//1b928b22f9a.gif" border=0> 木棉花开得真好。
:&( 11:00:08)&
谢谢陈老师的博文,春季的木棉树真美,花开的这么耀眼,我没见过木棉树,新颖。张张照的鲜艳、清晰、生动。展示的好。问老师好!
敬请指导:《回族家庭祭奠亲人亡灵活动纪实》
:&( 08:43:02)&
木棉红,真好看,欣赏!
:&( 05:48:56)&
16 篇, 1 页 1
(必填)&&&&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发表(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一个来自遥远的祝福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又见花城木棉红
我所住家的部队大院内有六株木棉树,均约50以上年轮。这些木棉树干古拙挺拔,高可达数丈,树姿巍峨,直插云霄。木棉花大而美,每年早春,正值开花时节,推窗望去,古褐色的枝干上,一树树鲜艳的花朵,在金色的阳光下,宛似腾飞的火凤凰,十分壮观。木棉花的花期一般在早春正二、三月,花期达一月左右,花开五瓣,有红黄两色,一种是大红、猩花;一种是黄里透红,艳丽夺目。因花瓣厚实,花朵下落时在空中不断旋转,出现了“东风乱剪猩红绒,半天飞落人争接”的场面,煞是好看。春日有暇,我和家人常在树下欣赏木棉花,真是浮生一大乐事。&翻阅木棉的历史,就像翻阅广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悠久而厚重。羊城的古树名花数不胜数,木棉应是群芳之主。按文献记载,广州栽种木棉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宋代郑熊《番禺杂记》有记载:“木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木语·木棉篇中描述最为详尽:“木棉,其种自海外来,高数十尺,喜温恶寒,莫能过岭北……望之如亿万华灯,烧空尽赤……子大如槟榔,五六月熟,角裂,中有绵飞空如雪。然脆不坚韧,可絮而不可织,絮如褥以蔽膝,佳于江淮芦花。或以为布,曰绁,亦曰毛布,可以御雨,北人多尚之……绵中有子如梧子,随绵漂泊,著地又复成树。树易生,倒插亦活,枝长每至偃地,人可手攀,故曰攀枝……南海祠前,有十余珠最古,岁二月,祝融生朝,是花盛发。观者至数千人,光气熊熊,映颜面如赭。花时无叶,叶在花落之后,叶必七,如单叶茶。未叶时,真如十丈珊瑚,尉佗所谓烽火树也。予诗: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天南树树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怜。南海祠前十余树,祝融旌节花中驻。烛龙衔出似金盘,火凤巢来成绛羽。收香一一立华须,吐绶纷纷饮花乳。参天古干争盘如, 花时无叶何粉葩。白缀枝枝胡蝶茧,红烧朵朵芙蓉砂。受命炎洲丽无匹,太阳烈气成嘉实。扶桑久已摧为薪,独有此花擎日出。”屈老先生对木棉的阐述,从花的形状到花的用途,还有对花的吟叹真可谓详尽之极。屈先生认为木棉称为烽火树是出自南越王赵佗。依据便是汉代《西京杂记》中的记载:“上林苑积草池中有珊瑚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条,是南越王赵佗所献,号为烽火树,至夜,光景常欲然”但是,就从这一段文字来考证,存有置疑。其一,木棉是一种亚热带生长的乔木,对地域、气候非常挑剔,屈先生也说“喜温恶寒,莫能过岭北”。要移栽汉宫(长安)因冬季寒冻,几乎难以存活;其二木棉在南粤是极普通的树木,并不珍奇,当以奇木进贡朝庭,好似不大可能;其三,在《西京杂记》中记述的这段文字,说是珊瑚树放置在积草池中(木棉不可能放置水池里),形状描述“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条”,明明讲的是珊瑚的外形,红色珊瑚树的确酷似烽火状。晋人苗昌言对珊瑚有过记载。他在《三辅皇图》中记录:“(汉)积翠池中有珊瑚,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三条,云是越王赵佗所献,号烽火树。”他同样也是引用汉《西京杂记》,但他指明:南海诸岛的珊瑚在古代是贵重的观赏品,珊瑚树, 才是汉朝南越王赵佗献供的“烽火树”。而现在有学者总是喜用屈大均的说法,以为木棉是贡品“烽火树”,一直以讹传讹的沿袭下来。不管是学者崇拜也好,或不加思索人云亦云也罢,而木棉的气势之美是不容置疑的,我在这里不过是过于认真,同古人较较劲而已。&&&&&&&&&&&& 广东画家区晖的国画《南国春常在& 羊城花盛开》据说木棉有许多别称,除了人们熟悉的烽火树、英雄树、攀枝花、红棉外,还有海边花、苍梧、吉贝、莫连、红茉莉、斑芒树等多达十几种名称。古之木棉俗称海边花,最早见于著述,乃《本草纲目》。唐代诗人许浑《冬日登越王台怀旧》诗有云:“河畔雪飞杨子宅,海边花盛越王台。”清末学者梁树勋撰《访越王台故址记》云:“昔日海边花发,王气曾钟;今朝宫畔草埋,台基已没。”据说木棉原属舶来品,主产地为美洲。最早是由商贾携带而来,因适合南方尤其是广东、海南一带暖热气候,于是落地生根,世代繁衍。因为傍海临江,花发如火,越人便称之海边花。木棉花还有一个古称—苍梧。清人张渠在《粤东闻见录》中有记述:“木棉……古谓之苍梧。”据考证,木棉被称为苍梧,是以古代南越地名命之。历史上,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此设郡,名为苍梧。……木棉其他别称这里不再赘述。木棉在广州四处可见,平日并不为人所看重。今揣摩着屈老先生的木棉名句,我再去寻访木棉的古迹芳踪,才有了一番新的感叹。据说位于黄埔庙头村的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海神庙(曾称波罗庙)种有一株木棉已 有1000多年树龄,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也有记载:“南海祠前,有十余珠最古,岁二月,祝融生朝,是花盛发。”至今这颗木棉树依然富有生机,被人们称之为“ 木棉元老”。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后东门,从建堂初期所种的一棵“木棉王”,现已身高20余米,胸径近丈,树冠覆盖面积达到750多平方米,这株300多岁的“寿星”木棉树,怒放时,七八层楼高的树上全是杯状的红花,近看如万盏灯火齐放,远观若片片红云下凡,气势袭人。还有广源公路中间那株500余年的古木棉,英风犹存,雄姿依旧。还有,现在珠江两岸,越秀山上,镇海楼下,番禺学宫、光孝寺、六榕寺、净慧寺、五仙观以至羊城各大公园、广场等每年春天都可看到那红灿灿的木棉花,故广州在历史上曾有过“棉城”之称。关于木棉的花事,在广州老城区,流传有“珠江秋月”、“番山云气”和“十丈红棉道”的远古盛景。《南越志》载:“南海(今广州)有沉香之水,又有浮水之石。”这石后称为“海珠石”。唐宋时传海珠石因胡贾过此沉珠而成。南宋方信孺《南海百咏》称:“走珠石在海南”,“走珠石”就是后来所称的“海珠石”。南汉年间,在岛上建有海珠慈度寺,是当时兴王府28寺之一。南宋番禺(今广州)人探花李昴英与僧人鉴义捐重资重建此寺,明代在寺内建有文溪祠。清雍正九年(1731),加建文昌阁。昔日岛上古寺幽静,江流拍岸,老树葱茏。岛上原有两棵苍劲古老的红棉树,花开时节,似火红棉,倒映在碧绿江水之中,别有一番情趣。宋代“珠江秋月”、明代“珠海晴澜”、清代“海珠夜月”等羊城八景,均指这里。清初,清军在海珠石上修筑炮台,并建有楼阁。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军占领此岛,用长钉在红棉树作梯,窥视广州城内的清军布防情况。1931年,国民政府拆城修路时,将海珠公园填为平地与珠江北岸连成一片,据说两棵红棉古树,被砍掉一颗,另一颗移植于沿江路。据乾隆《广州府志》和《羊城古钞》引《明志》及清宣统庚戌(1910年)《南海县续志》载,明八景为:粤秀松涛、穗石洞天、番山云气、药洲春晓、琪林苏井、珠江晴澜、象山樵歌、荔湾渔唱。而其中“番山云气”就是番山中木棉与云气相映发而得名。明代时的番山是“长松前列,众木交荫”,而且“中多木棉,二三月盛开,望之如红棉。”(《白云越秀二山合志》及《番禺县志》)。番山并非一座孤立的土丘,它的东侧有古文溪流经,水气上蒸,林木荫浓,潮湿天气便生云雾,致成“云气”。当时游人在番山看云烟缭绕,也看红棉霞映,可谓一时美景。&“十丈红棉道”在海珠区瑶头村,清代时是一胜景,今遗址尚存。清代时,河南(今海珠区)瑶溪(今海珠涌一带)是广州有名的风景名胜地,有“瑶溪二十四景”之胜。其中十丈红棉道的红棉以其雄伟,风景绝佳,吸引过不少名人雅士留下绚丽多彩的诗篇,名画家居巢逝世后长眠于此,也引得友好文人写下悼念他的诗篇。如杨其光有诗道:“如君风雅几人存,碧嶂红棉妙语言。索句最宜明月夜,欲来花底吊吟魂。”杨文杓有诗云:“百尺珊瑚树未非,鹧鸪声里独行迟。漫空飞絮江天暮,想见先生袖手时。”杨永衍有诗云:“西州重过忆前盟,筹隐花田愿未成。料得凉云微月夜,木棉花下有吟声。”&&&&&&&& 广东籍著名画家关山月的国画《红棉白鸽》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对木棉花都深为赏识。唐诗已歌咏木棉花。《全唐诗》卷八百九十一皇甫松《竹枝》词:“木棉花尽荔枝垂,千花万花待郎归。”此指木棉絮所制棉衣。唐诗已歌咏木棉裘衣或棉衣。《全唐诗》卷三百八十五张籍《昆仑儿行》:“行时半脱木绵裘。”《全唐诗》卷四百十二元稹《送岭南崔侍御》:“火布垢尘须火浣,木绵温软当绵衣。”唐代诗人李商隐作《李卫公》诗曰:绛纱子弟音尘绝,鸾镜佳人会面稀。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大文豪苏东坡谪居儋州时作诗文: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宋代刘克庄留下了“春深绝不见研华,极目黄茅际白沙。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的诗句,到了南宋诗人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吟出了“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生动描绘了南国红棉闹春的绚丽景色。顺德的李文田和南海的张荫桓都是清末广东的两大重臣,晚年各不相能,张自号“红棉居士”,时官户部左侍郎,户部左侍郎有“少司农”之称,李文田曾作《红棉》诗一首以刺之:尝闻槐棘誉三公,几见红棉位少农。百粤英雄标独色,一条光棍起平空。繁华毕竟归零落,衣被何曾及困穷。莫谓欲弹弹不得,二槌终日砍长弓。在岭南,榕树也是常见的树木,攀援滋生,往往可达数亩,人称霸王树。广东人喜欢在榕树中植棵木棉。木棉树生长快速,不需三五年,即可参天,很容易从绿叶婆娑的榕树里脱颖而出,形成“英雄压倒霸王”的局面,所以木棉又叫英雄树。三百年前著名文人陈恭尹也称颂它为英雄树,作《木棉花歌》诵之:&&& 粤江二月三月天,千树万树朱花开。 &&& 有如尧射十日出沧海,更似魏官万炬环高台。 &&& 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 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 后出棠榴枉有名,同时桃杏惭轻薄。 &&& 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无乃群芳主? &&& 巢鸟须生丹凤雏,落花拟化珊瑚树。 &&& 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 &&& 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有很多羊城籍的艺术家,留下了画写红棉的墨宝及艺术珍品。从清代居廉的《红棉白鸠》(扇画)、黎简的《碧嶂红棉》(国画),到近代陈树人的《红棉》(国画),岭南画派第二代大师关山月的《红棉白鸽》、黎雄才的《春阳双喜》、赵少昂的《木棉红占岭南春》、杨善深的《岭南春色》、陈金章的国画《白云山下木棉红》、苏华的国画《五羊城》,还有当代油画木棉、水彩木棉、木刻木棉、木棉装饰画、水印木刻红棉、磨漆木棉画、刺绣红棉,以及广东民间工艺馆(陈家祠)馆藏的红棉象牙雕刻、红棉家具雕刻等等,无不流露着艺术家们对羊城红棉的一片景仰之情。往往文人拟写木棉为英雄时,让这些艳丽动人的花朵浸染血腥,散发杀戮之气,我觉得这是骚客们自已一厢情愿强加的。广州这座城市早在1931年,就曾一度选木棉为市花,1982年,再次将木棉花确定为市花,不是因为这片热土掩埋的尸骨太多,而是因为花城的人们珍爱和赞美木棉花具有热烈宽容、无私高洁的伟大风骨。我想,讲究吉祥美好“意头”的羊城人会极力赞同我的讲法。木棉是一种让人无法定义的树;在民间,它是树,是花,是棉,是药;在墨客笔下,便是花信,是英雄,是阳刚,是壮美;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朵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