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奏鸣曲曲式分析析什么叫属准备

曲式学基础知识问答·趣味教育丛书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曲式学基础知识问答·趣味教育丛书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曲式学基础知识问答·趣味教育丛书》是201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页&&&&数&205页出版时间日
条形码: 8曲式学是音乐专业院校作曲技术
理论学习的基础课程和重要课程。
对于曲式学所涵盖的基本概念
分析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是课程的基
本要求。基于此,由李虻编著的《曲式学基础知识问答》以由浅入深
为原则,以知识问答的形式,通过9
个单元、113个问题讲解了曲式学必
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一种概括
“基础课程中基础知识”的读本,《曲式学基础知识问答》适合教师与学生
共同使用,尤其对
各省级音乐师范和艺术学院的曲式
学教学有补充、辅助、指导的作用。前言
第一单元 曲式学综合知识
1.怎样理解曲式与结构的关系?
2.怎样理解曲式与体裁的关系?
3.怎样分析音乐情绪和形象?
4.曲式的基本部分有哪些功能?
5.曲式的附属部分有哪些功能?
6.传统曲式中的结构要素是什么?
7.乐思稳定性陈述有哪些特征?
8.乐思稳定性陈述有哪些类型?
9.乐思非稳定性陈述有哪些特征?
10.乐思非稳定性陈述有哪些类型?
11.什么是重复?
12.什么是变奏?
13.模进有哪些特征?
14.模仿有哪些特征?
15.对比有哪些类型?
16.音乐材料如何分裂发展?
17.音乐材料如何通过音程的扩大或缩小发展?
18.音乐材料如何展开?
19.织体有几种形式?
20.再现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1.什么是静止再现?
22.什么是动力化再现?
23.怎样区分终止式的收拢性与开放性?
24.曲式中调式调性布局有什么规律?
25.中国传统音乐中曲式结构有哪些特征?
26.中国传统音乐中旋律发展有哪些手法?
27.中国传统音乐中和声有哪些特征?
28.曲式分析主要采用什么方法?
29.怎样写曲式分析报告?
30.曲式学非标准化试卷答题有哪些技巧?
31.曲式学标准化试卷有什么特点?
32.怎样答曲式判断题?
33.怎样答曲式选择题?
34.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50例(附参考答案)
35.基础知识多项选择题30例(附参考答案)
36.怎样答曲式简答题?
37.基础知识简答题30例(附参考答案)
38.怎样答曲式论述题?
39.怎样答作品综合分析题?
40.作品综合分析简答题30例(附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 一部曲式(乐段)
41.乐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2.乐句有哪些特征?
43.乐段、乐句、乐节、乐汇之间的关系如何?
44.什么是动机?
45.什么是音乐主题?
46.单一调性乐段有哪些特征?
47.转调乐段有哪些特征?
48.开放性乐段有哪些特征?
49.乐段的补充有哪些特征?
50.乐段的扩展有几种形式?
51.两乐句乐段有哪些特征?
52.平行乐段有哪些特征?
53.对比乐段有哪些特征?
54.三乐句乐段有哪几种类型?
55.起、承、转、合乐段有哪些特征?
56.复乐段与倒装复乐段有哪些特征?
57.一乐句乐段有哪些特征?
第三单元 单二部曲式
58.单二部曲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9.有再现单二部曲式的中部有哪些特征?
60.有再现单二部曲式的再现句有哪些特征?
61.没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有哪些特征?
62.如何区别四乐句乐段和单二部曲式?
第四单元 单三部曲式
63.单三部曲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4.单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有哪些特征?
65.单三部曲式的发展中部有哪些特征7
66.单三部曲式的对比中部有哪些特征?
67.单三部曲式的再现部有哪几种形式?
68.什么是假再现?
69.并列式单三部曲式有哪些特征?
第五单元 复三部曲式
70.复三部曲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71.复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有哪些特征?
72.复三部曲式的三声中部有哪些特征?
73.复三部曲式的插部有哪些特征?
74.复三部曲式的再现部有哪些特征?
75.复三部曲式常见哪些变体?
76.复二部曲式有哪些特征?
第六单元 变奏曲式
77.变奏曲式的类型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78.固定低音音型变奏有哪些特征?
79.固定低音旋律变奏有哪些特征?
80.固定高音旋律变奏常采用哪些方式?
81.装饰性变奏有哪些特征?
82.变奏曲的整体布局有哪些特征?
83.自由变奏有哪些特征?
84.双主题变奏有哪些特征?
第七单元 回旋曲式
85.回旋曲式的类型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86.古回旋曲式有哪些特征?
87.简单回旋曲式有哪些特征?
88.浪漫时期以后自由发展的回旋曲式有什么特征?
89.回旋曲式有几种常见变体?
第八单元 奏鸣曲式
90.奏鸣曲式的基本特征和判别依据是什么?
91.奏鸣曲与奏鸣曲式是什么关系?
92.奏鸣曲式主部有哪些特征?
93.奏鸣曲式连接部有哪些特征?
94.奏鸣曲式副部有哪些特征?
95.奏鸣曲式结束部有哪些特征?
96.奏鸣曲式展开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97.展开部中引入部分有哪些特征?
98.展开部中基本展开部分有哪些特征?
99.展开部中属准备段有哪些特征?
100.奏鸣曲式再现部有哪些特征?
101.奏鸣曲式再现部有哪些类型?
102.奏鸣曲式插部有哪些特征?
103.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有哪些特征?
104.协奏曲中奏鸣曲式的双呈示部有哪,些特征?
105.协奏曲中奏鸣曲式的华彩段有哪些特征?
106.古奏鸣曲式有哪些特征?
第九单元 回旋奏鸣曲式
107.回旋奏鸣曲式基本特征是什么?
108.回旋奏鸣曲式呈示部有哪些特征?
109.回旋奏鸣曲式中间插部有哪些特征?
110.回旋奏鸣曲式再现部有哪些特征?
111.怎样辨析回旋奏鸣曲式与复三部曲式?
112.怎样辨析回旋奏鸣曲式与回旋曲式?
113.怎样辨析回旋奏鸣曲式与奏鸣曲式?
附录:谱例目录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中国百年新闻经典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中国百年新闻经典
《中国百年新闻经典》从消息、评论、通讯、摄影、漫画5种体裁的大量作品中,遴选了年的110多年间的中国近现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开&&&&本16体&&&&裁消息、评论、通讯、摄影、漫画
《中国百年新闻经典》(消息卷、评论卷、通讯卷、摄影卷、漫画卷)日前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作为史料性图书,丛书对所选定篇目作者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创新能力进行概述、提炼;对作品从背景、特色、意义和影响等逐项进行精当点评,揭示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及写作特色。专家认为,本套经典丛书将为新闻从业者提升综合素质提供有益借鉴,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百年发展打开一扇窗口。[1]创新理论 精研一事 物我两善
对新闻消息、评论、通讯、摄影、漫画五种体裁的新闻作品,力求编写一部体现专业水准,揭示新闻实践活动规律,给人以启迪的《中国百年新闻经典》,无论从整体设计,作品标准的制定,还是资料的搜集等,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一、创新理论
如何梳理和编写一百多年来的五种体裁的新闻经典作品,是按照传统的思路就作品来编选作品,还是努力找出新闻经典作品与记者综合素质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作为线索?如果按这样的创新思路来编写,那么,记者综合素质理论建构的基础是什么?为此,本人所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科学建立新闻工作价值体系与有效提升我国新闻媒体传播能力研究》课题,为探索和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方法与理论的支撑。首先,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的研究摒弃了以往就新闻作品来研究作品,或就队伍现状来研究现状的单一、孤立的传统研究方法,着力体现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性。其次,在创新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把新闻从业者的知识结构(价值基础)、专业技能(价值能力)、职业道德(价值规范)、创新能力(价值成果)构成一个完整且相互联系的综合素质价值整体,建构了以新闻从业者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新闻理论框架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与新闻实践活动规律——活动主体、活动方式、活动对象、活动目的相统一,又与知识生产者的核心要素——学识、技能、道德、创新的综合素质相一致。
那么,该怎样来确立百年新闻经典的编选标准呢?概括地说,就是以“重要事件、典型人物、重大意义、深远影响”作为作品编选的主要依据。
(一)反映近百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现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重要事件的新闻作品;
(二)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的新闻作品;
(三)所报道的重要事件和典型人物,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具有给人以警醒、教育、激励、鞭策的重大意义的新闻作品;
(四)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开掘深刻、见解独到,能够揭示出重要事件的内在本质和典型人物的思想品质,引发理性思考,产生深远影响的新闻作品。
根据每类体裁所选定的篇目,每篇作品的编写内容包括:①作者照片;②作者简介;③作者综合素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创新能力;④作品;⑤点评。对每一件作品,从背景、特色、意义及影响等方面,逐项进行点评。通过对所选入作品的精当点评,揭示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及写作特色。
在此基础上,对搜集的资料,经过课题组的反复核实、查证,按照上述内容程序进行认真编写,最后由承担不同体裁的分卷专家,进行修改和审定。
二、精研一事
本套经典丛书,由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和北京惠博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策划。在确立上述编写思路的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先后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的20余名硕士生、本科生协助,历时3年多时间,查阅了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各学生所在的校图书馆和新华社资料库、解放军画报社等单位的百余种图书、报纸、期刊和画册,从不同历史阶段的大量的作品中,遴选了年的111年间的中国近现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初选作品。按照编选标准,经过专家的三轮严格细致的评审,最终选出消息作品75篇,评论作品68篇,通讯作品50篇,摄影作品115幅,漫画作品100幅。
由于在入选的解放前的作品中,有个别未署名的情况,因此,在作者简介的内容方面,只能空缺;也有在解放后入选的作品中,个别作者的某一方面的资料不够全面,经过多方查证无果,也只能留下遗憾。在编选的过程中,凡是能够查阅到的资料,我们竭尽所能去搜集;有的作者退休后已随家属移居海外,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想尽办法与之联系,把相关资料补齐。尽管课题组做了大量、艰辛的努力,但仍有缺憾之处。
本套经典丛书,尽管课题组花了近六年时间,可谓精心研磨、竭尽全力,但在一百多年浩如烟海的新闻文本里来选择“经典”,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免出现挂一漏万的情况。如有新发现,再版时作补充。
在“作者简介”“综合素质”“点评”中,课题组参考了一些学者、新闻工作者和被选入文本作者的相关文献,在此都尽可能地在文后的“参考文献”中做了列举,在此表示诚挚地感谢!如有遗漏者,在此深表歉意,再版时一并弥补。
三、物我两善
我们在搜集、整理和编写一百多年的新闻经典中发现,凡是达到经典标准的新闻作品,其作者的综合素质也是优秀的。这就证明了一个真理:人品决定作品。人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作品的质量。就新闻作品的引导力和影响力而言,新闻虽然来自于事实,但新闻不是“事实”的简单呈现: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运用什么方法来认识、挖掘事实的本质和内涵,传递怎样的价值主张与社会责任,通过什么样的创新形式来表现作品,这无不与新闻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在缺位或有欠缺任何一个素质结构的情况下,优秀的新闻作品是不可能产生出来的。一位优秀的医生,首先必须具备专业领域的比较全面的医学知识,其次是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同时具有对病人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履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高尚使命和悬壶济世的神圣责任。人世间的道理是相通的,要“物善”,必先“我善”。
作为编写者,在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的同时,每当阅读作者的综合素质、作品和点评,都会获得一种新的力量与启迪。在每一位作者的奋斗历程中,记录着他们的辛劳与探索的足迹;在每一篇优秀作品中,无论展现的是平凡的具有深刻意义的小事,还是作者笔下描绘的历史风云,既能使人从作品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也折射出作者的学识、专业水准、社会责任和创新能力。我们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工作成就中,领略并享受着奋斗者的快乐与心灵和智慧的滋养。特别是对刚刚走向或准备走向新闻行业的年轻同志,这不仅仅是一部值得认真阅读的经典之作,它,更是一条通向事业的成功之路,也是人生的一座高高耸立的价值坐标。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编写百年新闻经典的过程中,运用综合素质理论与内蒙古党委宣传部联合开展新闻采编综合素质的培训,从2011年9月以来,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实践再次有力地证明:无论是促进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有效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理论,不仅揭示了以人为本的实践活动规律,探索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纯杰同志,对指导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的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和本经典丛书的编写,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做了大量的非常有价值的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各分卷的每一位主编,无论是在学界、业界,不仅有着深厚的学养和理论功力,并且在工作实践上,成果颇丰。他们为本经典丛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北京惠博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孙丽同志,无论是在查阅和整理大量资料,还是协调有关专家评审、改稿的过程中,六年如一日,始终兢兢业业,扎实勤奋工作,这种勤奋和敬业精神,着实令人敬佩!计利红同志在担负培训中心办公室工作和肩负网站视频工作的同时,在资料搜集和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本套经典丛书,编写的主旨既是对中国新闻行业百年来的最优秀作品进行精选、汇编,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百年的发展提供脍炙人口的新闻经典作品,同时,也为新闻从业者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启迪和帮助。[2]总序
创新理论 精研一事 物我两善 ············ 刘梓良
我对经典消息的理解 ················· 孙德宏
佚 名 述大沽开仗情形
佚 名 上海革命了
佚 名 孙中山归国记
佚 名 袁世凯挥泪取销帝制
佚 名 北京学界之大举动
邵飘萍 昨日长辛店枪击工人大惨剧
佚 名 上海“五卅惨案”佚 名 日军大举侵略东省
佚 名 中原惨象人间地狱 鹿邑县人市已设五处
佚 名 红军开始“长征”
佚 名 瞿秋白毕命记
佚 名 鲁迅昨在沪逝世
佚 名 西安抗日起义 蒋介石被扣留
佚 名 内战形势甚严重
佚 名 日寇的残杀奸淫,绝灭人性!
创新理论 精研一事 物我两善 ············ 刘梓良
承载使命 穿越历史 影响后世 ············ 王润泽
王 韬 变法
梁启超 奴隶与盗贼
胡 适 中国的政府
宋教仁 东南各省水患论
黄 侃 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陈独秀 偶像破坏论
毛泽东 《湘江评论》创刊宣言
别了,司徒雷登
瞿秋白 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之高潮
张季鸾 本社同人之志趣
鲁 迅 “友邦惊诧”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邹韬奋 几个紧急建议
陶行知 剿匪与造匪
杜重远 要面子不要脸
徐铸成 上海并非孤岛
创新理论 精研一事 物我两善············ 刘梓良
记录历史风云 反映时代风貌 讴歌当代英模 ······ 郑保卫
黄远生 外交部之厨子
佚 名 山东问题中之学生界行动
瞿秋白 饿乡纪程
陆定一 五卅节的上海
邹韬奋 上海血战抗日记
戈公振 从东北到庶联
萧 乾 鲁西流民图
范长江 中国的西北角
动荡中之西北大局
夏 衍 包身工
张铁夫 人们在谈说着赵占魁
赵超构 延安一月
彭子冈 毛泽东先生到重庆
后记创新理论 精研一事 物我两善 ·········刘梓良
光影“史记”传千秋 ················· 于宁
孙中山主持第一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会议
顾淑型 “3·18”惨案后北平学生示威游行
毛松友 万头攒动看飞机
沙 飞 鲁迅与青年木刻家
聂荣臻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战斗在古长城上
方大曾 保卫卢沟桥之我二十九军战士
王小亭 日机空袭下的上海南站儿童
吴印咸 白求恩大夫
罗光达 太行山上
佚 名 宋氏三姊妹视察防空洞
徐肖冰 彭德怀在前线
雷 烨 惨不忍睹
周从初 三五九旅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刘 峰 救救孩子
李 峰 切断敌人的补给线
创新理论 精研一事 物我两善 ··············· 刘梓良
镌刻在历史年轮上的生动画图········· 张耀宁 郑化改
谢缵泰 时局图
潘达微 龟仔抬美人
佚 名 对内对外两种面孔
钱病鹤 各国联合龙灯大会
张聿光 饭桶
何剑士 小磨香油
沈泊尘 谁谓中国国民尚能享受自由幸福耶?
马星驰 玩弄于股掌之上
但杜宇 贪食小犬,死不足惜
丁 悚 民国九年六月里底上海人民
黄焯华 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我们的将来
黄文农 面和心不和
丰子恺 最后的吻
陆志庠 我们惟一所期望与此的收成
鲁少飞 得利图
万籁鸣 历史的循环
张 谔 帝国主义与汉奸
后记新闻中的历史,历史中的新闻——评《中国百年新闻经典》
二十多年前,在我走上新闻工作岗位时,从旧书摊上买过一套《世界优秀新闻作品集》,记录了英美日德等国媒体对世界大事的报道。细腻的笔触,强烈的现场感,似乎又把我拉回到那风云际会的重要历史现场。这些作品比历史书更生动,更具细节,更有情感,是连接历史的生动桥梁,也是我记者生涯的启蒙老师。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后,我也常常鼓励学生去读经典新闻作品。同时作为教授新闻史的教师,我更希望新闻专业的学生多一些历史修养、文化积淀,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文人情怀。我非常想找到一部作品集,不仅是优秀新闻作品的展示,更能分析新闻背后的故事、历史影响,甚至有作品作者的人生故事、理想信念、个性特点等。
由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策划、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五卷本《中国百年新闻经典》(消息卷、评论卷、通讯卷、摄影卷、漫画卷),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
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主任刘梓良教授在为本书撰写的总序中提到了出版宗旨,以“努力找出新闻经典作品与记者综合素质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作为线索”,找寻“记者综合素质理论建构的基础”。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科学建立新闻工作价值体系与有效提升我国新闻媒体传播能力研究”是编辑这套书的“方法与理论的支撑”。
本书最大的编写特色就是将作者综合素质与作品分析进行有机结合。读一篇经典,并不仅仅是作品本身,而是结合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历史影响以及作者的独特个性等,从更深的历史角度和更全面的业务角度对作品进行了分析。本书对作者的分析尤有新意,从“知识结构(价值基础)、专业技能(价值能力)、职业道德(价值规范)、创新能力(价值成果)”四个方面浓缩出作者的个人特点和价值体系,为深入理解作品气质、内涵和影响,提供了鲜活而生动的背景。因为有了对作者的理解,作品也就更有了人的个性和生命的气息。
细读本丛书,还有很多亮点和新意。
第一,这是一套全面系统的新闻经典作品分析。不仅题材全面系统,加上了漫画题材,使这一很少进入新闻教育和业务培训领域的新闻类型也进入到经典的行列;而且遴选时间也涉及自近代报刊诞生以来的百余年时间段。
本书第一次将消息、评论、通讯、摄影、漫画等新闻类作品中比较重要的五种题材经典汇集一体,加以展示和分析。丛书遴选作品的时间跨度很长,几乎是从近代报刊诞生后,尤其是1900年—2011年的110多年间中国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收录最早的作品是《评论卷》王韬的《变法》,发表于1874年;收录最近的作品是《漫画卷》的《无题》,发表于日的《杭州日报》,时间跨度为136年。
第二,权威性是丛书的另一个特点。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新闻作品中进行选择,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本书的资料收集工作历时3年,其间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20多名在校本科、硕士生,查阅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新华社资料库及各大院校图书馆资料库等,复印了数以千计的作品备选。之后编委会召集业界、学界多名专家,数次举办研讨,共同商量遴选标准和推荐篇目,并翻阅作品和人物传记。编委会还与在世作者联系,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作者和作品的特点。
新闻是易碎品,要成为经典,一定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经得住当时发生事件的事实验证,二是经得住历史沉淀后的结果验证,三是经得住时代变迁后的价值验证。事实验证就是新闻作品所反映的必须是当时的事实,或者依当时的事实而提出的判断和观点,不能有歪曲。所谓结果验证,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事件发展中,提前做出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判断,这对新闻作品有了更高的要求。所谓价值验证,通讯、评论、图片和漫画等新闻题材,事实的选择无不体现一种价值判断。价值判断的正确与否,是否能经得住历史的检验,甚至是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只有历史来回答。
第三,学术性是本套丛书的深层价值。
每一种体裁的经典作品集,就是此类新闻业务历史演变发展的样本集,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审视中国新闻各种体裁演变的过程。近代媒体诞生以来,从评论、消息、通讯到图片、摄影等新闻性内容次第诞生并渐趋丰富完善。《消息卷》从头读来,我们可以悟出“客观”“干净”在不同时代的文本体现,更可以清晰地看到消息题材在媒体上是如何一步步完善、走向现代的。《评论卷》更是如此,中国读书人有“文人论政”“文章报国”的传统,报纸评论即是这一传统与近代传媒结合的产物。从《变法》一直读到《高校扩张,隐忧凸显》,中国读书人在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思绪、忧虑、骨气、精神全浸透在一篇篇文字之中,令人感叹、敬佩!
第四,展示中国新闻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传承是本套丛书的独有内涵。新闻人读新闻经典作品,不仅能从新闻中读到当时的历史,更能从这些历史中,读到当年新闻人的风骨和魅力;不仅可厘清中国新闻事业发展100多年来的历史脉络,深刻体会中国新闻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更可感受中国新闻人不同寻常的价值取向和精神传承——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情结。这是中国新闻的力量,也是中国新闻人的精神家园。
爱国和责任感是中国新闻人的精神底蕴。正如《评论卷》中所言,这些优秀新闻作品“能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判断和历史好恶,穿越历史,影响后世”。新华社前社长、著名新闻记者穆青曾说,一个对党和人民没有深厚感情的人是当不了好记者的。不论是评论、通讯,还是消息、图片,没有对国家和社会深沉炽热的情感,是不会进入经典行列的。《通讯卷》中说,“欣赏近代中国百年发展过程中那一幅幅壮丽的历史画卷,聆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那一曲曲激越昂扬的时代旋律。”《漫画卷》和《摄影卷》就更加直接和感性,结合一幅幅图片,读到作者创作的背景和目的,作者对祖国、民族和百姓的浓浓情感穿越时空深深感动了我们。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优秀的新闻作品流传下来就是中华民族一篇篇信史。今天当我们将这些优秀作品集于一书、将这些优秀记者集于一处时,中国经典新闻的价值取向、优秀新闻人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观就更为突出。这是当下记者在面对社会转型、价值评价多元化、新媒体技术等环境时,值得思考和比照的现实问题。 (王润泽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3]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献给爱丽丝曲式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