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亲东盟行 掀起马来西亚签证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潮说明了什么

当前位置: >
“文化走亲东盟行”走进新加坡
广西粤剧受热捧
壮医神技展魅力
作者:谢中国 &&
来源:本站整理 &&
发布时间: 15:58:51
粤剧《罗摩衍那》剧照
嘉宾与《罗摩衍那》演员合影
嘉宾与《罗摩衍那》部分演员合影时连夸演出精彩
&&& 同享文化,共创未来。8月18日至8月20日,由南宁市承办的2014年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文化走亲东盟行&首站在美丽的狮城新加坡成功举行,广西粤剧与壮医等我区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在新加坡大放异彩,深受狮城人民的喜爱与热捧。
&&&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肖江华、科技参赞宋德正,新加坡中国商会、新加坡广西暨高州会馆、新加坡岡州会馆、新加坡亚太表演艺术研究院等负责人分别出席了在新加坡举行的&文化走亲东盟行&系列活动,当地华人华侨、社区市民、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的游客则饶有兴趣地观看演出或体验活动,一起感受壮乡文化的独有魅力。
&&& 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血脉相亲、文化相通,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城市、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重要桥头堡,举办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项目&&&文化走亲东盟行&具有特别的意义。今年适逢新加坡为201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轮值国,由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广西文化厅支持、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此次&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将充分发挥南宁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先行先试的典范作用,首站进入新加坡,紧接着第二、第三站将深入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以&走&促亲,以&亲&连&心&,加深广西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进行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强化南宁、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亲缘关系,促进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品质升级。
&&& 深入社区,加深与当地群众的交流成为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以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于维钢为团长的文化交流团,连日来分别走进新加坡岡州会馆、新加坡广西暨高州会馆、新加坡杨厝港民众俱乐部、新加坡同济医院、新加坡娘惹文化展示馆、新加坡女皇镇民众俱乐部等地,分别举行了&文化走亲东盟行&启动仪式、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粤剧《罗摩衍那》演出、传统壮医文化讲座等六大场次有较大反响的文化交流活动。所到之处,均掀起了一股股观摩广西粤剧、体验壮医等非遗活动的热潮。
&&& 《罗摩衍那》为印度古老史诗之一,后被改编成各种民间故事、舞台剧本,在东盟国家和地区广受众欢迎,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由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旗下的南宁市戏剧院通过移植改编方式排演的《罗摩衍那》,在8月19日晚和20日晚分别在新加坡杨厝港民众俱乐部和新加坡女皇镇民众俱乐部倾情演出,极大地拉近了广西粤剧与当地民众的距离,受到了社区民众的热捧。
&&& 在开幕式上,好戏连连。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获得者、广西粤剧传承人黄俊成,与新加坡粤剧表演艺术家胡慧芳同台联袂演唱了粤剧经典名曲《易水送荆轲》,唱出了中新人民携手合作的心声,掌声不断。
&&& 广西的壮医,此次也乘载着&文化走亲东盟行&这只&文化舟&首次飘洋过海,让新加坡当地的市民亲身体验到了来自壮乡壮医的神奇魅力。经筋疗法代表性传承人韦英才系广西壮医医院常务副院长、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今年获得了2014年度中国医学最高奖&&&中国医师奖&,其独创的壮医经筋疗法,采用经筋摸结诊病术和解结治病术,诊治头、颈、肩、腰、腿痛及奇难痛症,疗效神奇。慕名而来的当地市民亲身体验,均惊叹于其独到的疗法而对壮医情有独钟。
&&& 据韦英才介绍,壮医经筋疗法其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而实践源于壮族民间&松筋术&,多年来埋没于民间,近年来由广西民族医学专家发掘形成。在临床上,以经筋摸结诊病,运用理筋手法、针刺加拔罐等综合疗法,达&松筋解结&之功效,为疑难杂症诊治开辟新途。
&&& 壮医目诊代表性传承人李珪,精通壮医目诊全套技艺,能观目症病,即通过观察其色彩、形态变化可发现疾病,可谓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乃壮族独有的望诊技艺,她的出现也成为当地市民追随诊病的一个&风景线&。
&&& 作为壮族传统手工技艺的壮族刺绣、有&壮族吉祥物&美誉的上林渡河公、展示壮族女子手灵心巧的壮女赛巧,以及我国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绘画艺术,在众多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介绍下进行了精彩的展示。-- 欢迎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网站(www.)! --
您当前的位置: &
南宁局“三张特色牌”走好外宣东盟行
来源: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办公室&&& 16:15:17&&&
  8月18-25日,由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2014年&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第一、二站分别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举行。作为广西唯一入选文化部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的地市级项目和南宁文化主动&走出去&对话东盟的实践之举,此次活动,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注重打好&三张特色牌&,成效显著。
  一是内容主打民族牌。广西粤剧演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广西专题文化讲座等活动内容精彩,特别安排了广西壮医、壮族刺绣、上林渡河公等非遗项目首次赴东盟展示。
  二是载体主打亲民牌。演出直通车开进新加坡的岡州会馆、广西暨高州会馆、同济医院、娘惹文化展示馆、女皇镇民众俱乐部和马来西亚mppp市政厅等地,拉近了与当地社区居民华侨的距离。
  三是形式主打交流牌。由单纯的观演走向了互动参与,观众对与演员同台献艺、合作导演剧目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活动反响热烈。
  此次活动带动了南宁与东盟文化宣传交流的品质升级,南宁文化以&走&促&亲&,以&亲&连&心&的效应逐步凸显。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科技参赞,马来西亚乔治市艺术节总经理等出席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举行的&文化走亲东盟行&系列活动。广西南宁“文化走亲东盟行”新加坡举行启动仪式 - 东盟文体 - 中新网广西新闻--中国新闻网
||||||||||||||||||||||||||||
中新嘉宾共同出席&文化走亲东盟行&启动仪式
  据文化部网站消息,8月18日,由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文化走亲东盟行&启动仪式在新加坡冈州会馆隆重举办。各界嘉宾百余人出席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分别进行了壮族刺绣、壮女赛巧、渡河公、壮医经筋疗法、壮医目诊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以及中国书画技法及作品介绍。被誉为&广西粤剧第一小生&的南宁市戏剧院青年演员黄俊成和冈州会馆粤剧演员胡慧芳还联合演唱了粤曲《易水送荆轲》,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作为&2014年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之一,依托广西粤剧和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等载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此次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粤剧《宝弓奇缘》、《罗摩衍那》演出、中国壮绣展、中国书画南宁优秀作品展、壮族优秀手工技艺展、艺术座谈等。在新加坡的活动结束后,&文化走亲东盟行&还将赴马来西亚槟城开展文化交流。(汪洋)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 []您的位置:&&&&&&&&&
“文化走亲东盟行”走进马来西亚
  2014年是中国与马来西亚建立外交关系40周年,由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广西文化厅支持、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2014年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文化走亲东盟行”第二站活动,8月21日至25日走进马来西亚。“文化走亲东盟行”通过粤剧讲习与展演、壮医体验、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文化交流形式,为中马两国庆祝建交系列活动增添亮色。
  用中国戏剧艺术演绎印度史诗的新编粤剧《罗摩衍那》,是此次“文化走亲东盟行”走进马来西亚的重头戏。 新编粤剧《罗摩衍那》采用是新加坡戏曲学院创院院长、博士蔡曙鹏写于1971年的同名剧本。该剧本当年以皮影戏形式首演,后改编为儿童诗剧、潮剧、黄梅戏、婺剧等多个版本,此次排演的粤剧版,由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旗下的南宁市戏剧院担纲演出,这是中国第二个移植演出《罗摩衍那》的剧团。
  “本土化”是粤剧版《罗摩衍那》的一大亮点。蔡曙鹏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对原作《罗摩衍那》重新编排,使其焕发带有壮乡风情的新光彩。8月24日晚上,由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旗下的南宁市戏剧院担纲演出的该剧,在马来西亚MPPP市政厅火爆上演。从观众的热烈反响中,表演《罗摩衍那》的南宁艺术家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对马来西亚观众的吸引力。
  欣赏粤剧、体验壮医、观看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的热潮,进一步加深了广西艺术家与马来西亚民众的亲情,促进了壮乡文化和马来西亚文化的友好交流、互相促进。马来西亚乔治市艺术节总经理何润珍对这些非遗项目大为赞赏,她期待今后能与南宁乃至广西加深交流,互相走亲,促成更多的项目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以谱写中马合作新篇章。
  “文化走亲东盟行”第三站文化交流活动,将于今年10月25日至30日在泰国举行。
Nanni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南宁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桂ICP备号
地址:南宁市桂春路南一里1号&邮编:530028&网站技术支持电话:&&公安机关备案的国际联网备案号:15
建议使用Chrome、IE9.0浏览器 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本网站浏览量统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之战掀起全球热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