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简谱用徴调编配用两种音型

笛曲《沂蒙山抒怀》的艺术创作 马强
查看: 670|
摘要: 引言
沂蒙山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沂山沂水养育着沂蒙儿女,沂蒙儿女热情讴歌美丽家乡。脍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调》如此唱到:“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作为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 ...
&引言& & 沂蒙山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沂山沂水养育着沂蒙儿女,沂蒙儿女热情讴歌美丽家乡。脍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调》如此唱到:“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作为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沂蒙山小调》在器乐曲中也倍受青睐。钢琴、二胡、古筝、竹笛等领域中有许多作品汲取此素材进行加工创作,其中由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七孔竹笛演奏家耿涛教授所创作的笛曲《沂蒙山抒怀》便是其中的一首佳作。& & 此曲在竹笛界流传较为广泛,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但对该曲相关的分析却不多见。本文将从艺术创作与演奏实践两个角度来对笛曲《沂蒙山抒怀》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使广大竹笛爱好者对此曲有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一、《沂蒙山抒怀》作者与作品创作& & 耿涛,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竹笛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作有《沂蒙山抒怀》《水乡音诗》《沂蒙情》《边防骑兵》《关公庙》、二重奏《珠江畅想》《粤乡晨曲》等十余首竹笛曲目。& & 笛曲《沂蒙山抒怀》是耿涛的代表作,作品创作于1988年。乐曲以悲切深沉的曲调,诉说了山东沂蒙山区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热情讴歌新生活的喜悦之情。& &《沂蒙山抒怀》是耿涛创作的第一首竹笛作品,是其早期的笛艺积淀之作,可谓一曲成名。& & 耿涛的童年、少年时期是在山东临沂美丽的沂河岸边伴随着演奏竹笛美妙的笛声中度过的。早年,能歌善舞的姐姐与多才多艺的哥哥是耿涛学习音乐的启蒙老师。在其艺术成长过程中,耿涛先后在临沂第一中学乐队、临沂市文工团乐队演奏竹笛。在文工团的七年演奏生活中,耿涛大量接触吕剧、地方戏曲及民间音乐,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素材。在与乐队合作的过程中,耿涛了解到民族乐队中各种乐器的演奏原理及音响效果,大量的乐谱演奏和乐队磨合经验使其对旋律创作及乐队编配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这些实践活动无疑为耿涛的早期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笛曲《沂蒙山抒怀》是以鲁南民间音乐为基调,吸收民歌《沂蒙山小调》的旋律素材,描写了沂蒙山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是作者艺术之路的人生写照,诉说着一路走来的苦、辣、酸、甜……&二、《沂蒙山抒怀》曲式结构与艺术表现& & 《沂蒙山抒怀》在曲体结构上属于中国传统器乐曲中常用的多段体结构,分为“引子”、“慢板”、“快板”、“华彩”和“更快的快板”五个段落。全曲以bB商调式为主,使用E调笛全按作2和全按作5两种指法演奏。& & 引子为散板,共有四句,属于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乐曲最开始以弱力度奏出了E调竹笛的最低音2的长音,预示了乐曲深沉、悲切的基调。长音过后,一串慢起渐快再渐慢的上行三连音音阶倾泻而出,结束的6音使用自由延长,使乐句结束在本句的最高点,象征着连绵不断的思绪经过长期的压抑,终于抑制不住,喷涌而出。第二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进行了减缩,由第一句的长句变为带有急切、呐喊性质的短句,此处出现引子的最高音,是情绪宣泄的一个高潮点。第三句承接上句结束的6音继续发展,承接上句呼唤的情绪,在乐句结束时使用虚颤音演奏的4音,使乐句呈现出十分不稳定的情绪。最后一句呼应首句,慢快慢的三连音音型又一次出现在下行陈述的音阶,最终以弱力度结束于中音区主音,奠定全曲悲切的基调,同时把全曲确立为bB商调式。& & 首句仍使用最低音的商音(2)开始做陈述,把引子中出现的乐句保留骨干音进行了压缩,在上行八度后向下进入徵音半终止,随后向上进入中音区的商音结束。第二句与第一句相互呼应,同头异尾。这两句构成了主题的基本陈述,是全曲的主题句,其曲调低沉曲折象征着过往的苦难岁月。& & 笛曲《沂蒙山抒怀》的主题句在陈述方式上与《沂蒙山小调》有某些相同之处。二者都是商、徵两音为主干音,起、落音和旋律走向也非常相近。但是,二者也有明显不同的地方:第一《沂蒙山小调》为具有舞曲性质的3/4拍子,偏重抒情性,而《沂蒙山抒怀》为稳重、具有行进感的4/4拍子,偏重叙事性;第二《沂蒙山小调》为起承转合的四句结构,《沂蒙山抒怀》的主题为呼应性的两句,其陈述更为精炼,并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变化发展;第三,《沂蒙山小调》旋律优美,具有赞美之情,《沂蒙山抒怀》主题侧重沉重苦难的叙述,为后面喜悦的快板的对比做铺垫。& & 在两句气息悠长的乐句后,第三句音符变得更加细碎,继承前句尾音继续发展,音乐情绪变得急促,再加上偏音4的引入,配合虚颤音,增加了悲切凄楚之意;第四句在大量使用偏音4的基础上进行了较长的阻碍扩充。在扩充的过程中运用了前一句细碎、中断的节奏型以及主题头的八度音型,最后收拢在主音上结束。& & & &间奏过后,主题经过变形再次进行陈述。第一句的结束音由原来的2音变成了6音,在主题陈述得到巩固的同时又把乐思引向新的发展方向。第二句又在前半句较早的引入了偏音4音,后半句在主音上收拢结束。这两句先开后合的结构,与第一部分主题句成相反形态。随后由四个三十二分音符构成的弱起的连音引领旋律向上发展,力度也随之增强,在慢板最高音出现前乐曲速度突然变慢,在切分重音位置以强力度奏出高音区的商音,使情绪突然爆发,达到慢板情绪的最高点。然而,这个慢板中的最高音并未做过多停留,仿佛是一声无可奈何的呐喊,短暂停留后立即向下发展,落在主音。旋律下行配合偏音4的虚颤音,再次突出了慢板的悲切之意。& & 只有四小节长度,速度由演奏者自由掌握。此处竹笛奏出纯净的泛音,宁静质朴的笛声迅速平复之前激昂的情绪。简单的长音凝聚着深刻的情感,这是历经磨难后的平淡,也象征着纷繁岁月如流水一般静静穿梭,时光过往,一切都成回忆。钢琴与笛声交相呼应,奏出似教堂钟声的声响,宁静而肃穆…… & &&& & 世事变幻万千,但又始终遵循着不变的规律,苦难终将过去,欢乐也必将来临!3.快板(46-145小节)& & 快板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bB徵调式,全按作5的指法来演奏。第二部分回到bB商调式,全按作2演奏。快板前的间奏由之前的中低音区转到中高音区,音乐旋律具有典型的锣鼓节奏特征,揭示出了喜悦、欢庆的气氛。& & &(1)第一部分,转为全按作5演奏。前两句对仗整齐,各有12小节。上方竹笛的长音与下方钢琴声部形成紧打慢唱的效果,中间使用节奏感强烈的附点、切分等节奏,使得乐曲情绪活跃、喜庆。随后两个短句各4小节,切分节奏的运用仍是主要表现手法。随后的8小节高音区的徵音以强力度奏出,并使用花舌技巧,推进了情绪。其后5、2两音不断反复仿佛两个鼓槌咚咚作响,表现力生动形象。音区继续向上发展到最高音的6音,一串的十六分音符一气呵成,最后高音区的5音不断反复,使用渐强,使情绪达到一个高潮。(2)第二部分,转回全按作2演奏。富有歌唱性的舒展旋律,具有浓郁的民间小调韵味。开始的四句为起承转合的结构。第四句结束后,使用补充句并在变徵音使用突慢及自由延长,使音乐意犹未尽的绵长之感。接下一句为散板性的过渡句,由快至慢,与下面的华彩相接。& & & 自由华彩在一般小型器乐作品中是较少见的,而作者在此处加入华彩则更显得新颖别致。经笔者分析,此处添加华彩有以下几个好处:& & (1)从全曲角度看,添加华彩使得乐曲表现形式丰富,内容更加充实。& & (2)华彩内的速度自由多变,整体由慢至快,于前可平复欢腾的情绪,于后接入更快的快板,过渡自然。& & (3)展示演奏技巧,此处为无伴奏竹笛清吹,快速的双吐及三连音、六连音音阶进行,细碎装饰音、颤音、吐音、花舌等技巧,并运用不同力度的气息控制,使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展示高超技术,吸引听众耳目。& & 如果说前面的华彩代表了愉快的短暂放松,之后的更快的快板则象征着整装出发,再上征程。华彩与更快的快板之间用慢起渐快来进行连接,音符逐渐细碎,向高音区发展,同时快速双吐、连续切分、剁音、同音反复的运用使音乐达到又一个高潮。& & 在一阵高亢激越的笛声后,音乐突然停住。高音区悠长微弱的商音引出了散板性的长句,音符婉转曲折,力度强弱多变,仿佛站在山顶放眼望去,辛苦的历程和优美的景色同时跃然眼前,一声呐喊道尽苦辣酸甜。苦难的经历变成了回忆,美好已然来临,然而人生一座又一座的山峰仍等待我们去攀登。随后乐曲重回原速,并以更快的速度奏出一大段十六分音符音阶,力度越来越强,音区越来越高,情绪越来越热烈。最后的结束句速度突慢,吸收了戏曲唱腔元素,使用顿音技法演奏,使乐句具有阴阳顿挫之感,令人耳目一新,值得回味。结语& & &笛曲《沂蒙山抒怀》在旋律写作方面精炼简洁,无论在苦难的叙事性主题还是欢快的美好生活主题上均有生动形象的塑造,旋律的展开活泼新颖,别具一格。在演奏技法上,作品合理的运用了滑音、颤音、气震音、吐音等技巧,充分挖掘了竹笛各音区的表现力。作品在风格塑造上既吸收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如山东地区民歌素材,以及民间锣鼓节奏等,又巧妙的加入西洋半音技法,使用了近关系转调,转调过渡自然。全曲素材精炼、严谨,发展层次清晰,取得了较好的艺术表现力,是竹笛曲目中的一首佳作。原载于2013年05期《乐器》,2015年4月重新整理修改,并配谱例和作曲家照片。作者:马强,广东海洋大学艺术系教师,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注:关于乐曲的小节数标记,是以带钢琴伴奏的线谱版本为准。
原标题:新加坡执教二十载笛韵悠然绕南洋——访新加坡沂蒙山小调 简谱 歌谱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简谱&歌谱
& 原唱或艺术家:&作者:&制谱者: &分类: 上传者:门把儿& 更新日期: 22:29:20&
& 特别提示:&沂蒙山小调原为十二月调,流传于山东北部和河北等地,在抗日战争时八路军用此调编配了一首《打黄沙会》,以来改编成今日的《沂蒙山小调》,这首歌采用含变宫的六声徵调式,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舒展宽广,曲调具有豪放明快的山东民歌风格特点。
& 点击放大乐谱图片&点击缩小乐谱图片&&用鼠标右键菜单“图片另存为”可将图片保存到你的电脑上。
你认为不错就给它投票
,分享你的喜悦与收藏。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帮忙配一下沂蒙山小调徴调两种伴奏音型_钢琴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8,450贴子:
帮忙配一下沂蒙山小调徴调两种伴奏音型收藏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查看: 2701|回复: 8
求 《沂蒙山小调》电子琴和弦
在线时间 小时
憋了一整晚,也不知如和给《沂蒙山小调》这样的民族调式歌曲配和弦,请哪位老师给编配一下。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在线时间 小时
键盘和声网友:
由于和声写作的结果不是唯一的,因此仅供参考,没有在琴上弹奏。数字代表小节,罗马数字代表和弦。
Ⅰ①—Ⅳ②—Ⅴm②—Ⅰ③—Ⅱm④—Ⅱm7④—Ⅳ⑤—Ⅵm⑥—Ⅱm⑥—Ⅳ⑦—Ⅴ7⑦—Ⅰ⑧。
你的乐谱应当是1=G,D徵调吧。主和弦是Ⅰ级D,三个音分别是 徵,变宫,商。其它你自己推算一下,有困难发贴。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在线时间 小时
先谢谢,我把配的和弦用笔记下来,琢磨一下,有问题再问老师,辛苦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在线时间 小时
这样标记实在不好看懂,能不能把G调和弦名称写下来,就好看懂了,谢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在线时间 小时
键盘和声朋友:
使用和弦材料的音级标记对和弦公式更为直接,在这里把和弦材料的音名标记也对照写出来,仅供参考。
徴,羽,(变宫),宫,商,角,(清角),徴。
5 , 6,&&(7), 1, 2, 3,&&(4),5。
D ,Em,(#Fdim),G ,Am,Bm, (C),D。
Ⅰ,Ⅱm,(Ⅲ0),Ⅳ,Ⅴm,Ⅵm,(Ⅶ),Ⅰ。
这样应当没问题了,如:Ⅴ7是Ⅴm的替代和弦即A7。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在线时间 小时
真诚感谢SCZ老师,现在看懂了,有什么问题,我在发帖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在线时间 小时
再麻烦一下SCZ老师,如果这首歌曲是C调,和弦该是怎样?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在线时间 小时
键盘和声朋友:
这首歌曲改为1=C,和弦的音级标记不变,和前面1=G相同。只是它们对应的和弦音名标记有所改变。当1=C时Ⅰ级和弦是G,当1=G(LZ的范例)Ⅰ级和弦是D。主和弦都是Ⅰ级,但是由于调性发生了变化,从1=G的D清乐徵调变成了1=C的G清乐徵调。在这里你应当明白一个道理:虽然调号发生了变化(从1=G变成1=C)但是对应的简谱(首调唱名)没有变化,五线谱可能没有这个优势。因此简谱调式感好而五线谱旋律感好。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在线时间 小时
谢谢,scz老师,我明白了,有问题再请教你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站长推荐 /4
凡积极参与加分奖励,新注册会员直接升级!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舞蹈沂蒙山小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