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制后内养年龄

您的位置: &
& 事业单位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5
事业单位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5
养老保险保险是五险中的一种,养老保险最低缴纳年限为180个月这算为年限大致为15年。养老保险交的年限较多的在领取退休金时则可以多领取费用。养老保险的缴纳是允许间断性缴纳的,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可以申请享受养老金待遇。单独办理养老保险需带上身份证、户口簿。
关于您疑惑的问题,华律精心推荐三种解决方案!
咨询人事部门目前我国教师退休年龄仍然是执行我国教育困难时期的政策:男60周岁、女55周...结合个人情况咨询当地主管部门。根据你的介绍,一般是2个月丧葬费和40个月工...当前国家关于退休年龄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一般男六十周岁,女五十五周岁。
一、法律规定的退休年龄种类(一)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二)中国法定退休年龄规定从事井下、高温、高空 法律咨询:我爸准备要退休了,想让我问一下,2013退休年龄新规定是怎样的?华律网律师解答: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规定:一、在单位参保,并且从单位办理退休的:男同志,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的召开,我国养老制度也提上了改革日程,其中退休年龄的最新规定已经在部分城市执行,那么关于退休年龄最新规定的具体信息是什么呢?请跟随华律小编的步伐 教师这个职业是属于人们眼中的铁饭碗,不仅仅是工资待遇方面,也是退休待遇也是让大家觉得这个职业很不错的一个原因。那么关于教师的退休年龄您又了解多少呢?下面华律小编
关于退休年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前延用至今的规定确实要改变一下了!国家也发展了,很多东西都在逐步国际接轨了,对于退休年龄不能一刀切,而应根据行业、工作性质、劳动强 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0专题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相关法律知识,提供全国各地律师在线咨询,解答相关问题,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2011退休年龄最新规定专题为您提供2011退休年龄最新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律师在线解答2011退休年龄最新规定有关法律问题 退休年龄最新规定专题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退休年龄最新规定相关法律知识,以及提供全国各地的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律师在线为您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
根据您的需求选择服务
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进行阅读文章后咨询律师用户与律师的沟通效率可提35.7%
相关合同文书
相关律师案例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存在用工关系,在下班途中发生负次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能否要求劳动部门认定工伤,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个判决有力的支持了这一诉求。原案情简介朱女士自1999年2月(45岁)起到甲公司工作,2004年达到退休年龄,一直在甲公司工作到2011年4月,公司以超过年龄为由将李女辞退。李女现已年满56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在工作中受伤是否为工伤高勇陶仕俊原告刘邦畅(日生)在第三人重庆东森竹木制品有限公司上班,从事裁木工作。日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农民工因工受伤能否认定工伤  裁判要旨  我国劳动法律对农民工工作年龄尚无强制性规定。因此,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相关律师随笔
超过退休年龄受伤仍应可认定工伤超过退休年龄人员在工作中受伤是否应认定为工伤,关键是超过退休年龄人员是否符合劳动者的主体资格。超过退休年龄人员有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和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未领取退休...  关于印发《四川省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分流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市、州委,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四川省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分流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乡镇事业单中办:事业单位领导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不超10年-领导职务 事业单位改革 任职年龄 领导能力 中办-中国新闻-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中办:事业单位领导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不超10年
原标题: 中办:事业单位领导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不超10年  2日晚间,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获以公布。事业单位领导该选什么样的人,如何选拔,任期多长,如何考核,怎样监督……这则新规“回答”了一系列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  专家分析,包括选任应“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加大聘任制力度、加强考核监督机制等,新规中的多项举措指向事业单位行政化、官僚化弊病,旨在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选什么样的人?  新规:业界声誉好,群众威信高……  解读:针对事业单位贪腐、作风不正等乱象  这项新规在第二条即划定了适用范围,即省级以上党委和政府直属以及部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省级以上人大常委会、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群众团体机关所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对中新网记者分析,“目前,我国有事业单位超过百万,在编人员也有3000多万,因为规模庞大,如何给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选任立标杆非常重要。中央这则新规主要针对省级以上党政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是因为这些部门的领导选拔更为关键。”  在上述事业单位,到底应该选怎样的人当领导,这是新规重点“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中新网记者注意到,新规对此专章论述,重点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资格两方面予以明确。  其中,除了“政治素质好”、“组织领导能力强”之外,领导人员还应具备“业界声誉好”、“群众威信高”等基本条件。正职领导人员,应当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  此次新规对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资格予以细化,譬如“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等,并明确了几种情况下提任应当具备的任职年限。  这则新规还对事业单位领导职务拟任人选作出要求,称要“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要综合分析人选的考察考核、一贯表现和人岗相适等情况,全面历史辩证地作出评价,既重管理能力、专业水平和工作实绩,更重政治品质、道德品行,防止简单以票或者以分取人。  “相较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更需专业性,但是,领导的选拔任用应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竹立家看来,这则新规强调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德”,并且要求做到守法、廉洁和群众威信高,也是针对近年来发生在事业单位中的贪腐、作风不正等乱象,从根源进行把关。  ――怎么选拔?  新规:逐步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  解读:祛除事业单位行政化、官僚化色彩  对于如何选拔任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中央这则新规亦是专章论及。  其中,对于备受外界关注的选拔方式的问题,这则规定明确:“可以采取组织选拔、竞争(聘)上岗、公开选拔(聘)等方式进行,也可以探索委托相关机构遴选等方式进行。”  新规要求:任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区别不同情况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对行政领导人员,逐步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  在竹立家看来,新规中对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的诸多细致要求,特别是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以及竞争(聘)上岗、公开选拔(聘)等,都旨在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近些年来,一些事业单位管理层行政化、官僚化色彩比较浓重,事业单位领导与行政级别挂钩,一些人把事业单位的领导职务当做官位对待。” 竹立家说,在事业单位推行竞争(聘)上岗,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让领导职务与个人绩效挂钩,这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  ――任期多长?  新规: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一般不超十年  解读:剑指事业单位“门派”、“圈子”文化  中央这则新规在第四章明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一般应当实行任期制。”  具体的规定为:每个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一般不超过十年。工作特殊需要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任职年限。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新规在第八章“退出”中,阐述一般应当免职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有的几种情形时,就包括“达到任职年龄界限或者退休年龄界限的”。  “此前,我国对党政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对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要求相对模糊。”竹立家说。  在分析新规这一条款的必要性时,竹立家指出,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人员,长期任职现象普遍,干部交流不足,晋升渠道僵化,这导致了一些事业单位内部官僚化严重,进一步加剧事业单位的行政化色彩。  竹立家说,此外,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不受限制的长期任职,还容易在事业单位形成“门派”、“圈子”文化,在单位人员选拔任用方面,容易造成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的结果。  ――如何考核?  新规: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  解读:重在执行力度,应扩大员工评价权重  在第五章,新规重点明确了考核评价,并指出,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考核评价以任期目标为依据,以日常管理为基础,注重业绩导向和社会效益,突出党建工作实效。  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的评价等次,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领导人员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的评价等次,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这则新规要求积极推进分类考核,注意改进考核方法,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据悉,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人员培养、使用、奖惩等的重要依据。  此外,在第八章,新规进一步明确,年度考核、任期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的,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的,一般应当免职。  “过去,事业单位内部也有相关考核,但部分走过场,考核结果无用处,这些现象普遍存在。”在竹立家看来,此次新规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免职规定,措施明确且严厉,但是,考核规定的效果还需看执行力度。  竹立家说,这份规定中的考核评价要求能否真正在事业单位生效,还需看考核科学化、客观化的程度,“考核不能领导说了算,应该扩大员工评价的权重。”  ――怎样监督?  新规:选人用人、收入分配、廉洁自律等均纳入  解读:进一步明晰事业单位领导具体标准  在这则已于今年5月28日起施行的规定中,还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监督约束予以明确。  规定第三十条明确,党委(党组)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履行对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监督责任。  监督的重点内容是: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依法依规办事,执行民主集中制,履行职责,行风建设,选人用人,国有资产管理,收入分配,职业操守,廉洁自律等情况。  这则新规强调,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等作用,综合运用考察考核、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巡视、提醒、函询、诫勉等措施,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进行监督。严格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和任职回避等制度。  “相较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一直以来,对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监管约束,缺乏较为明确详细的规章制度,监督机制较为松懈。”竹立家说,这份新规中对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监督约束的相关规定,可谓是近年来比较全面的一次。  在竹立家看来,包括选人用人、职业操守、廉洁自律、个人事项报告等,这些监督事项的提出,其实也是进一步明确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和考核的具体标准。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办:事业单位领导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不超10年
日 08: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中办:事业单位领导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不超10年  2日晚间,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获以公布。事业单位领导该选什么样的人,如何选拔,任期多长,如何考核,怎样监督……这则新规“回答”了一系列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  专家分析,包括选任应“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加大聘任制力度、加强考核监督机制等,新规中的多项举措指向事业单位行政化、官僚化弊病,旨在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选什么样的人?  新规:业界声誉好,群众威信高……  解读:针对事业单位贪腐、作风不正等乱象  这项新规在第二条即划定了适用范围,即省级以上党委和政府直属以及部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省级以上人大常委会、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群众团体机关所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对中新网记者分析,“目前,我国有事业单位超过百万,在编人员也有3000多万,因为规模庞大,如何给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选任立标杆非常重要。中央这则新规主要针对省级以上党政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是因为这些部门的领导选拔更为关键。”  在上述事业单位,到底应该选怎样的人当领导,这是新规重点“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中新网记者注意到,新规对此专章论述,重点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资格两方面予以明确。  其中,除了“政治素质好”、“组织领导能力强”之外,领导人员还应具备“业界声誉好”、“群众威信高”等基本条件。正职领导人员,应当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  此次新规对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资格予以细化,譬如“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等,并明确了几种情况下提任应当具备的任职年限。  这则新规还对事业单位领导职务拟任人选作出要求,称要“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要综合分析人选的考察考核、一贯表现和人岗相适等情况,全面历史辩证地作出评价,既重管理能力、专业水平和工作实绩,更重政治品质、道德品行,防止简单以票或者以分取人。  “相较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更需专业性,但是,领导的选拔任用应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竹立家看来,这则新规强调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德”,并且要求做到守法、廉洁和群众威信高,也是针对近年来发生在事业单位中的贪腐、作风不正等乱象,从根源进行把关。  ――怎么选拔?  新规:逐步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  解读:祛除事业单位行政化、官僚化色彩  对于如何选拔任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中央这则新规亦是专章论及。  其中,对于备受外界关注的选拔方式的问题,这则规定明确:“可以采取组织选拔、竞争(聘)上岗、公开选拔(聘)等方式进行,也可以探索委托相关机构遴选等方式进行。”  新规要求:任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区别不同情况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对行政领导人员,逐步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  在竹立家看来,新规中对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的诸多细致要求,特别是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以及竞争(聘)上岗、公开选拔(聘)等,都旨在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近些年来,一些事业单位管理层行政化、官僚化色彩比较浓重,事业单位领导与行政级别挂钩,一些人把事业单位的领导职务当做官位对待。” 竹立家说,在事业单位推行竞争(聘)上岗,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让领导职务与个人绩效挂钩,这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  ――任期多长?  新规: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一般不超十年  解读:剑指事业单位“门派”、“圈子”文化  中央这则新规在第四章明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一般应当实行任期制。”  具体的规定为:每个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一般不超过十年。工作特殊需要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任职年限。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新规在第八章“退出”中,阐述一般应当免职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有的几种情形时,就包括“达到任职年龄界限或者退休年龄界限的”。  “此前,我国对党政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对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要求相对模糊。”竹立家说。  在分析新规这一条款的必要性时,竹立家指出,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人员,长期任职现象普遍,干部交流不足,晋升渠道僵化,这导致了一些事业单位内部官僚化严重,进一步加剧事业单位的行政化色彩。  竹立家说,此外,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不受限制的长期任职,还容易在事业单位形成“门派”、“圈子”文化,在单位人员选拔任用方面,容易造成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的结果。  ――如何考核?  新规: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  解读:重在执行力度,应扩大员工评价权重  在第五章,新规重点明确了考核评价,并指出,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考核评价以任期目标为依据,以日常管理为基础,注重业绩导向和社会效益,突出党建工作实效。  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的评价等次,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领导人员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的评价等次,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这则新规要求积极推进分类考核,注意改进考核方法,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据悉,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人员培养、使用、奖惩等的重要依据。  此外,在第八章,新规进一步明确,年度考核、任期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的,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的,一般应当免职。  “过去,事业单位内部也有相关考核,但部分走过场,考核结果无用处,这些现象普遍存在。”在竹立家看来,此次新规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免职规定,措施明确且严厉,但是,考核规定的效果还需看执行力度。  竹立家说,这份规定中的考核评价要求能否真正在事业单位生效,还需看考核科学化、客观化的程度,“考核不能领导说了算,应该扩大员工评价的权重。”  ――怎样监督?  新规:选人用人、收入分配、廉洁自律等均纳入  解读:进一步明晰事业单位领导具体标准  在这则已于今年5月28日起施行的规定中,还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监督约束予以明确。  规定第三十条明确,党委(党组)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履行对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监督责任。  监督的重点内容是: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依法依规办事,执行民主集中制,履行职责,行风建设,选人用人,国有资产管理,收入分配,职业操守,廉洁自律等情况。  这则新规强调,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等作用,综合运用考察考核、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巡视、提醒、函询、诫勉等措施,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进行监督。严格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和任职回避等制度。  “相较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一直以来,对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监管约束,缺乏较为明确详细的规章制度,监督机制较为松懈。”竹立家说,这份新规中对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监督约束的相关规定,可谓是近年来比较全面的一次。  在竹立家看来,包括选人用人、职业操守、廉洁自律、个人事项报告等,这些监督事项的提出,其实也是进一步明确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和考核的具体标准。请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现在已到退休年龄怎样计算退休工资
请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现在已到退休年龄怎样计算退休工资
我现在下岗了,原来由单位缴纳部分现由自己负担,但我还有3年才能退休,我的退休工资按什么标准计算?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机关事业单位流动人员养老保险
  参保范围:凡人事档案存放在哈市行政区域内的市、区、县(市)人才交流部门的流动人员,符合参保条件的均可参加流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
在办理时需提供:市、区人才交流部门出据的存档证明;存档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关系通知书》。流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由哈尔滨市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局负责经办。
  缴费基数:按事业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总额确定的;如果流动人员月平均工资超过上年度市区事业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300%计算缴费基数,如果低于上年度市区事业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基数。
  缴费比例:按上年度发生的月平均工资额确定为缴费基数,按30%的比例缴纳,其中流动人员本人按缴费基数的8%缴纳,用人单位按22%缴纳。流动人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相应提高的退休待遇。
  特别强调:流动人员在参保期间升学、参军的,可办理保险关系封存,在办理封存手续时,需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待重新就业后,保险关系可进行转移或接续缴费。流动人员退休前出国或在港、澳、台地区定居的,可办理终止养老保险关系,在办理时需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其个人缴费部分(8%)一次性返还本人或指定受益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
  领取养老金的手续: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人事管理权限报批后,携带退休人员人事档案、退休审批表、身份证复印件、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到市机关事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核发养老金手续。退休人员养老金从审核次月执行。
  计发待遇标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完成法定缴费义务且办理退休手续的工作人员,其计发待遇标准:按国家规定的待遇标准基础上,加发个人账户养老金,加发额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80,个人账户计发额不足5元的,按5元计发。高于退前基本工资5%的,按退前基本工资的5%计发。
  特别强调:
  (1)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2)按规定,对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提前退休的,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退休费由原单位负责支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支付。
  (3)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去逝后,应在当月由生前所在单位携带死亡证明及时向市机关事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核减,从次月起停发养老金。
  (4)按规定,离退休人员死亡的丧葬费、抚恤金仍由单位按原经费渠道解决。
  (5)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去逝后,如果个人账户还有余额的,将一次性支付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6)已离退休人员不再缴纳养老金。
  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就不少市民咨询的“日以后新增加的退休人员如何办理个人存折”问题,专家提示,参保单位当月办理退休人员手续完毕后,将退休人员身份证复印件交给社会化管理科,由社会化管理科委托银行制作工资存折。退休人员本人携带身份证原件(身份证过期请携带户口原件)于次月15日16日到市商业银行安发支行(道里区安发街49号)领取工资存折,休息日顺延。
  实行社会化发放后,市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存折固定在商业银行安发支行,只可以在市商业银行营业网点通存通取。目前有部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异地居住,养老金该如何领取?专家提醒,可由参保单位劳资人员携本人身份证原件、退休人员身份证原件、单位介绍信到市商业银行安发支行办理储蓄一卡通(银联卡),持银联卡在当地柜员机上取款。
  工资存折丢失怎么办?专家表示,可请单位负责劳资的人员携带本人身份证和退休人员身份证原件,到市商业银行安发支行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请劳资人员及时将新办理的存折号码及时通知市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局,避免贻误您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正常发放。
  (特别提示:明天早上7:30———8:00,市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局有关人士将作客中波972哈尔滨经济广播电台,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电话:)作者:王钊 赵振宇来源: 东北网-新晚报 编辑: 强锐 国 内 国 际科 教 娱 乐社 会 体 育专 题 法 治
退休工资=基本退休金+生活性补贴+独生子女费
其中:基本退休金=(原岗位工资+原薪级工资)×百分比
其中:百分比是这样规定的:工作年限25年不满30年按80%,30年不满35年按85%,超过35年按90%。我刚退休就这样计算的。供参考。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职场就业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2015延迟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公务员事业单位养老并轨&延迟退休年龄提上日程
&& 【】&&&&
:大家一直关注的延迟退休方案何时出台。而目前养老金并轨已实施,是否意味着延迟退休马上就将提上日程?更多时政热点信息欢迎访问。
<img ALT="2015延迟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公务员事业单位养老并轨 延迟退休年龄提上日程"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l/868.jpg" STYLE="width: 261 height: 145"
TITLE="2015延迟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公务员事业单位养老并轨&延迟退休年龄提上日程" />
养老金并轨尘埃落定,与此密切相关的延迟退休争议声再起。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中国社
科院发布报告称,2011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个,2012年扩大为19个。面对日益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养老金账户能否支撑?钱从何而来?
在曾经的争议中,延迟退休被认为是解决养老金收支缺口、缓解劳动力不足、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灵丹妙药",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一直持"先谈并
轨、再谈延退"的观点。随着《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争议多时的延迟退休议题是否重新浮出水面?
养老并轨"靴子落地",延迟退休议题是否提上日程?
根据国务院14日公布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告别"免缴费"时代,也意味着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
一些专家提出,先养老并轨、后延迟退休是适合的改革路径。
就在养老并轨改革方案去年12月23日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之后仅两天,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提出了一种延迟退休方案:从2018年起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最终男女退休年龄统一调整到65岁。
根据一些专家的估算,养老并轨后,近四千万人未缴部分视同缴纳,单位今后还要负担工资的20%,将是一个数万亿元的"缺空",对已经紧绷的养老金总盘子带来巨大压力。
而根据延迟退休改革方案设计参与者、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等专家表示,一方面老龄人口庞大,一方面年轻劳动力短缺,三个缴费者供养
1个领取者,养老保险账户入不敷出。"财政部2014年一季度开始就承认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了6亿元缺口,意味着退休制度改革已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
地步"杨燕绥表示。
有研究显示,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但也有专家表示,延退仍需审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认为,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给延退创造了条件。但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的养老待遇差距仍然较大,且延迟退休需社会讨论,形成共识。
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事业单位改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