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骨,干下面哪一项不可以作为评判作品基金好坏评判的标准的依据

2012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全免费精品资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2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全免费精品资源)
21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全​免​费​精​品​资​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尔雅美术概论答案(一千多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尔雅美术概论答案(一千多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名师工作室尊崇名师,造就名师,用好名师
您所在的位置: && && &&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与青年朋友谈谈读书问题(淄博实验中学退休省特级教师 杨林)
直到现在,社会上还有若干人把学生上学称之为“念书”,学校老师的工作叫“教书。”上学读书是人生路上的第一道门坎。中国隋唐至明清的1300多年间国家选拔人才实行“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书念的多,念的好,考试“中举”,就可以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享尽荣华富贵,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看唐朝孟郊在考试中举登科后的那种狂喜:“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现在大家常用的“春风得意”、“走马观花”的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但不可否认,也有不少人书念得不少,甚至念了一辈子书,成绩不仅不优,反而成了傻子、疯子,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吴敬梓笔下的“范进”,等等。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诗:“鲁叟读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若坠烟雾”,就是讽刺这种人的。现在虽不是科举时代了,念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入朝为官,但仍有念了十几年书的大学生,研究生犯傻,犯罪甚至自杀和杀人的现象,如云南大学生马加爵连杀四人,政法大学的付成励在课堂上杀死老师等等。所以同样是读书,就存在一个为什么要读书,怎样读书和读什么书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实践、总结,找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成为大家学习的指导,少走或不走弯路,在同样的时间里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效。下面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我的一些感悟,一些经验教训,与朋友们共勉。
一、书是什么?
书是什么?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美国诗人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在时间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
苏联时期的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社会就是书。”
中国总理温家宝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其实概括地说,书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书有两种,一种是有字的书,一种是无字的书。在没有纸张之前,文字是刻在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上的。这是最早的书籍了。其后逐渐发展成竹简、木简、羊皮书、帛书等。秦以前的书,应该都是这种书。“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可见,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书就是这种竹帛书,比现在的纸书烧起来更容易。所谓“学富五车”,就是读了五车竹简书,学识就很丰富了。随着纸张的诞生和印刷术的问世,真正的白纸黑字的书就流传开了。石印的,铅印的,激光照排的,人们终于彻底摆脱了数千年来书写和阅读的诸多不便。藏书楼,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读书人提供了种种便利。书的普及促进了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人们的精神生活空前的丰富了。另一种是无字的书,即是万事万物之理以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上的许多实际知识,工作经验,生活感悟,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处处留心皆学问。”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就主张要“阅读世界这部大书。”卢梭所说的“社会就是书”也是指这种无字的书。我们党一贯提倡知识分子要深入实际,向社会学习,向工农学习,实际上就是要大家去读社会这本大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雨、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现在的知识青年,有字的书读的多,无字的书读得少。“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只读有字书。”普遍的弱点是缺乏社会实践,没有社会经验。一旦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问题,就往往束手无策,以至于做出一些反常或很极端的错误事情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仅“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只念有字的书,不念或少念无字的书,是很难成就大业的。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
为什么要读书?在从道理上说明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看看犹太人是如何创造世界奇迹的。
这是一个伟大而又奇特的民族,虽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其中有2000多年流离失所,浪迹天涯,而且惨遭屠戮,仅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德国法西斯屠杀的就达600多万。至今犹太人只占世界总人口的千分之三(0.3%)。就是这千分之三的犹太人却拥有世界财富的20%,在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的几百人中,犹太人占五分之一。据统计,美国大学每三个教授就有一个是犹太人。在欧洲,每四个医生就有一个是犹太人。每两个成年犹太人就有一个博士。面积、人口仅相当于中国一个地级市的以色列,却拥有七所世界一流大学。(国土、人口都超出以色列100倍的中国,却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今天的清华、北大在世界大学排名中都不入流)。从马克思到爱因斯坦,从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到合成氨的发明者哈伯,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到电脑之父冯·诺伊曼,从影响世界的思想大师弗洛伊德,斯宾诺莎到世界艺术大师拉斐尔、毕加索、海涅。世界500强企业的CEO犹太人最多,排名靠前的清一色的都是犹太人,洛克菲勒,摩根,比尔·盖茨,巴菲特……不仅如此,以色列(主要是犹太人)还创造了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在五次中东战争中创造了以少胜多的世界战争史上的神话,所以有人感叹:“不了解犹太人,就不了解世界。”
犹太人为什么能谱写出如此辉煌的赞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犹太民族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爱读书,爱买书,爱写书。在以色列,无论街头还是巷尾,无论车站还是广场,专心致志的读书人随处可见。在每个家庭,书房是必需的。他们的孩子刚刚会爬的时候,母亲在一本书上滴几滴蜂蜜,让孩子爬过去舔,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对书产生甜蜜的印象。到三岁的时候已经萌发出对书的向往。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人年阅读64本书,全国平均每4000人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每两个人就有一个借书证。长期以来,以色列人的人均阅读量一直高踞世界榜首。以色列之父本·古里安说过:“如果让我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犹太人历史的基本内容,我就用这么几个字:“质量胜过数量。”的确如此,犹太人的神话,以色列的奇迹,人口普遍的高素质,都是科教兴国和全民读书的结果。教育和读书的目的就是提高人口的素质,人的素质普遍提高了,必然带来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的富裕,国家自然就强大了。
中华民族向来有重视学习和热心读书的优良传统。孔子不仅是位伟大的教育家,而且酷爱读书。《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曰:假吾数年,若是,吾于易则彬彬矣。”这就相当于现代人把书读散页了,肯定不是读三遍五遍,而是无数遍。还不满足,如果再给他几年功夫,他会通过阅读易经,获取丰富的知识。同时他还总结创造了一整套读书学习的好方法,至今还行之有效。西汉的经学家、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愚有智愚和心愚之分。所谓智愚是指身体尚好,但知识贫乏,孤陋寡闻,行事粗野,难成大业。通过读书,启蒙心智,增加知识,开阔视野,彻悟人生。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读哲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每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对症下药,就可以医治由于缺乏知识造成的各种疾患,使人健康成长,立世创业,快乐一生。
所谓心愚,是指缺乏理想信念,目光短浅,生活枯燥,心灵空虚。而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德国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能帮助人树立生活的信念和人生追求,尤其是一些哲理深刻的好书,读后能提升人们胸中的朝气、锐气和正气,逐步筑起一道精神上的文化防线或叫文化屏障,从而祛除脑中那些歪七邪八的诱惑,化解各种忧思愁绪,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境。在一定意义上,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发育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阅读是传承文明的桥梁,延续文化的中介,人生应伴随着阅读才充实和有意义。这就叫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翻阅历史,我们就会看到历代文人、学士、有作为的政治家无一例外的都是些痴迷的读书人。唐代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宋代文学家苏轼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对书的痴迷超过南宋诗人陆游的大概不多,一直到老年还说:“老人世间百事衰,唯好读书心不移。”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说:“可以一日无饭吃,不可一日无书读”……
此外,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读书还确实能健身补脑,修身养性,祛病养生,延年益寿。据世界卫生组织监测中心调查,肝炎,糖尿病,脑血管病等常见病的死亡率,与患者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得病后的死亡率越低,长寿的可能性越大。另据美国的人寿保险公司对年逾百岁老人的调查,其中多数人有爱好读书的好习惯。从生活经验来看,读书所以能祛病养生大致有以下原因:一是读书能使人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二是读书有利于健脑防衰。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科里斯指出:脑子用的越少,越易老化。更重要的是读书能使人站得高看得远,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心底无私天地宽”,能不健康长寿?
另一方面,我们还不得不注意,凡是专制独裁统治者,大都实行不让人民自由读书的“愚民政策。”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于是秦始皇,李斯们就来了一场“焚书坑儒”,目的就是要让人民变成哑巴,傻子,这样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作威作福了。之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朝历代特别是明清两朝血腥的各种“文字狱”,是另一种形式的“焚书坑儒”,在历史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严重后果。中国的封建独裁统治为什么能异常顽固地延续2000多年而祸根难除?除了小农经济的经济原因,文化上各种形式的“愚民政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民众不读书不明理,没有自己的思想,只能是由大小统治者任意摆布,听天由命,逆来顺受。极少数通过读由统治者指定的书而入朝为官的“读书人”,几乎都是些没有膝盖骨的软骨病患者。他们在皇权面前,只知道跪拜,甚至说话时头都不敢抬起来。即使他们面前的皇帝是个三岁小儿或痴呆无能者,他们仍然照跪不误,这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愚民。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前30年为什么极左路线能够在党内一再逞凶?根本原因也是由封建专制独裁的遗患造成的。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和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实际上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在新形势下的重现。全国九亿人民只有一本书——语录,只会说一句话——万岁,万岁,万万岁。学校搞“开门办学”,上山下乡,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要接受工人农民的再教育。当时被打成牛鬼蛇神正在接受批斗的著名学者梁漱溟极其悲愤地写了一首打油诗:“十儒九丐古时有,而今又名臭老九,古之老九犹叫人,今之老九不如狗,专政全凭无知识,反动皆因知识有,倘若马列生今世,也许揪出满街游。”就是因为这样一种错误的政策,错误的路线,导致了全国亿万人民饥寒交迫,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1979年,邓小平力挽狂澜,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新国策,新中国才开始走向全面发展的正道,中国人民才有了新的希望。现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既重视国家的科学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重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不断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读书学习。他们还身体力行,带头读书学习。胡总书记自2002年上任以来,已经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读书学习达5 7次之多。他说:“要始终把读书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抓”,“要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习近平在5·13日中央党校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讲话时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温家宝总理在参加互联网和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活动时指出:“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温总理还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三、书到疑处自有神
刘向说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关键是要善读,即运用良好的有效的读书方法,只有善读才能读出智慧,读出思想,读出快乐,读出创新来,才能对症下药,达到医愚的目的。怎样才能善读?古今中外,百人百法,见仁见智,各有千秋。如宋代朱熹提出读书要坚持“三到”,近代学者胡适又加了“手到”,形成了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的四到读书法;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则提倡总、分、合的读书法;毛泽东主席的读书一生坚持“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还有宋代苏轼的“八面受敌法”;国学大师钱钟书的“先博后约法”;数学家华罗庚的“厚薄法”;革命家徐特立的“浓缩法”;文学家邹韬奋的“宝塔法”等等……近年巴丹先生主编了一本书:“阅读改变人生——中国当代名人读书启示录”,书内收了三十三位著名学者的阅读经历,这对于广大青年读者是很有意义的。但所有这些不管怎样优秀成功,都是个人的经验总结,具有矛盾的特殊性,不是每个人都能用的上的。综合上述古今中外若干名人阅读典范,结合我自己长期的读书经验及不同人群的不同特质,我认为读书真的要读出成效就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四点:
1、不是开卷有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书虽无新旧之分,但却有好坏之别。好书善读确能解人饥渴,使人
长进,医人愚疾;坏书如毒品,纵人恶欲,使人混浊,甚至毁灭。不是开卷有益,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当选择错误,方法又不当的时候,无论多么努力,都将事与愿违。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读书要有选择,读那些有闪光思想和高贵语言的书,读那些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下来的书,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所以一个成熟的读书人,他应该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对书的鉴别选择能力,即对知识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既不媚俗,也不追风;二是思考批判与转化能力。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书。哪怕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也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三是创新与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为了发展,为了快乐,为了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不做书呆子,不做书虫。
要有选择地读书,还因为生命苦短,精力有限,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去读尽如海如山的天下书。晚清重臣曾国藩是个非常认真严肃的读书人。他说:“往者,书籍之浩,著述者之众,若江海然,非一人之腹所能尽饮也,要在慎择焉而已。”“看书不可不知所择。”古代的思想家老子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要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这也是读书的辩证法。此外,每个人的工作性质、兴趣爱好、人文素养和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读书必须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地加以选择。俄国十九世纪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有句名言:“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坏。”诚哉斯言。
2、深入阅读,博与精的辩证关系。
书籍是知识的海洋。阅读一本好书,不仅能使我们生活工作中的许多难题如“阳光驱雾”,“茅塞顿开”,而且它还会像一名无声的导师,教会你怎样做人,怎样处世,引导你逐步走向美好的未来。可以说阅读有多厚,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影响就有多大。读书的意义,不是高考分数、拿证、考级和职称评定等急功近利的浮躁行为,而是潜移默化带来的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普遍提高。那么,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文化层次导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对同一本书的评价也会不一样,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无论如何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做标准,下结论。对于自己要阅读的书,按照书的内容,确定不同的阅读态度。有的可以博览,有的必须精读,包括必要的背诵和做读书笔记,将博览与精读结合起来。博览也叫泛读,就是在较短的时间里阅读大量的书籍,以发现书内的精华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为精读创造条件。广泛的阅读可以开阔眼界,博采众长,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如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独家蜜来。”泛读的方法是:先看书的目录,从目录中发现该读的内容,再去翻阅有关部分。也可以先看书的内容提要,或者书的开头几段,结尾几段,以掌握书的大概轮廓。还可以用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法,以了解书的大致内容。
在博览的基础上,选出一本自己最满意的最有代表性的进行精读。精读必须坚持以下三条原则:(1)读懂:就是对书的基本内容要达到理解的程度。阅读时,每看完一章节就想一想,把基本的道理弄懂,把问题记下来,待阅读完全书后,再串起来看一遍,想一想,找出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以便能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书中的内容。(2)读通:就是融会贯通,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里的重点是举疑和释疑。一般说来,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有两类:一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认为书中一些观点和结论不正确,不完整,需要重新论证或作新的补充;一类是因为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还不够,因而对书中的知识难以理解。一旦发现问题,就再去阅读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并且进一步深入思考,还可能发现新知识,提出新见解,收获会更大。(3)读活:就是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所谓学以致用就是将读书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使其转化为内在的本能,自觉应用于工作实践,指导实践,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里有两个必须明确的重点:一是求实,二是创新。求实就是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时俱进,反对空谈和一刀切的简单作风;创新就是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迷信,不盲从,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业绩。
3、善入善出,贵在有疑
阅读完全是一种自由的个体劳动。什么时间读,读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读都由自己决定。它不仅需要良好的阅读心境,更需要很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待扬鞭自奋蹄。”真正做到以我为主,善入善出。所谓“入”,就是钻进书里读,读懂,读通,读活,要涉其流,也要探其源,要读出智慧,更要读出感悟,读出发展和创新。所谓“出”,是指从书中跳出来,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难题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独立思考,判断其是非曲直,得出合乎实际,符合规律的科学结论,并用以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明理致用。对此,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是有很高见解的。他说:读书既要钻进去努力学习,又要跳出来独立思考。读书不能仅用眼读、心读,还要神读……神读就是领会书中的精髓,融进自己的创见,自成一家,这是上智。
一个成熟的读书人,善入善出是有度的。钻进去不是读死书,不是钻牛角尖,跳出来也不是为了做夸夸其谈的花架子。钻进去的目的是为跳出来服务的,没有钻进去获取的知识精华,就不会有创新长进的骄人业绩。因此,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独立思考,设疑,释疑的过程。读书贵在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有一本书叫“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是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江珊老师写的。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维特根斯坦是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是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学生中,只有他在听课时总是露出一付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在现代社会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因为这首先是一种善于学习的能力,是一种善于从已知中发现未知创新的能力。怀疑,问题是学习和思考进步的推动力。没有怀疑,没有问题,按照法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说法,是让别人思想之马在自己的思想园地里奔驰,作别人思想的俘虏。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怎样才能在无疑处生疑呢?我的经验是必须做到三点:首先是敢疑,诚然,前人别人用心血总结出来的书本知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当然要认真阅读,吸取其精华,任何虚无主义态度都是不对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无论什么样的著作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当时是正确的东西,也可能变得不再正确,不再适用。所以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就要求我们思想要解放,不管阅读什么书,包括古今中外名著,经典。都要破除迷信,抛弃仰视和俯视的角度,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以平视作为阅读任何书籍的最佳姿势。因为只有平视才能不卑不亢,不骄不傲,平等对话,畅所欲言。方法是独立思考,充分运用自己现有知识的穿透力,大胆怀疑,不为书中的观念所束缚,敢于疑人所未疑,思人所未思,识人所未识,成人所未成。人类历史的无数事实证明,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是以怀疑为开端,都是扬弃原有理论的结果。如果没有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落地速度与它的重量成正比”结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由落体定律”的产生;如果没有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理论的怀疑和否定就不会有“相对论”这一伟大成果问世;如果没有哥白尼对托勒密地心说的怀疑就不会有以太阳为中心的地动说产生······。社会进步也是如此。如果没有邓小平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否定,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一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此话颇为深刻。如果大家读书都以书中之见为我见,人云亦云,那还谈什么科学发明,知识创新?世界不是太可怕了吗?
其次是善疑。善疑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善于发现疑点,提出问题,这就是要开动脑筋,深入思考,但不是随心所欲,胡思乱想。善疑,多疑,又不是胡疑,乱疑,就是说,要疑而有据,疑而有理,疑而有获。善疑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积累,具有判断是非曲直的理论依据,同时对所读书籍要深钻细研。先入其中,才能后出其外。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明代后期的进步思想家李贽(卓吾)的读书三诀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这三诀是:(1)要以书为敌,不迷信,不盲从,不让别人替自己思考,不做书中思想的俘虏;(2)要以书为友,吸取书中一切精华的东西,与智者平等友好对话,切磋学艺;(3)要以书为疑,读书要大胆设疑,提出问题越多,长进就越快,书到疑处自有神。
再次要弃疑,就是要有追求真理,服从真理的勇气。当自己提出的疑问正确时,就要深入研究,多方论证,使其自成一家,有所发展,有所进步。一旦发现自己的疑问不那么正确时,又要坚决抛弃,要真理,要真知,不要面子,不要虚荣,不要固执,以避免误入歧途。
读书善疑,就能促使我们去思考和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寻求知识之真谛。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化,旧疑获释,新疑又生,迫使我们继续思考,这样且疑且释,知识就在这不断的良性循环中增长,新的理论,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社会发展了,人类文明就会出现新的局面。
4、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记不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毛主席在湖南读书期间写的一副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我一直把它作为读书的警句格言贴在案头。它告诉我们,在读书问题上,任何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朝三暮四都是不可取的,都不会有好结果。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才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真正体味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种心到神到的无形魅力,才能面对物欲横流的功利化、低俗化的世风亮出自己的利剑,扶正祛邪,伸张正义,在浩瀚的文明海洋中,扬帆远航。
读书能持之以恒,避免一日曝十日寒,首先要正确对待苦与乐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海无涯是对的,但为什么一定要苦作舟呢?我想这大概是与中国过去的科举制度和今天顽固的应试教育有关。为了考试中举,升官发财,为了高考得高分上所名牌大学,找个好工作,万千学子,不得不头悬梁,锥刺骨,日不足,夜来补,过着没有自由,没有乐趣的苦生活。不是一般的苦,而是非常非常的苦,没有亲身经历过实难想像的苦,不仅一个人苦,而且全家都苦。所以就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感叹了。实际上,正常条件下的阅读,苦一点是有的,尤其是对上班族的群体来说,八小时的忙碌已经是很劳累了,下班后除了忙家务,还要挤点时间读书,实属不易。但这完全是出自内心的一种需求,是个人的爱好,兴趣,这种苦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特别是当由阅读而眼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有所感悟,思而有果的时候,那种油然而生的兴奋,一点也不亚于一个农民望着满地丰收的果实时那种欲振臂高呼的激情,除了甜蜜还是甜蜜蜜,哪还有什么“苦作舟”!所以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他的弟子颜回尽管生活条件艰苦,读书学习却能以苦为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就大加赞扬,“贤哉回也”(颜回真是个好学生啊)。弗兰西斯·培根也说:“读书是一种十全十美的享受,别的享受都有尽头,而读书给人的享受是长久的。”很明显,只有比较好的认识并解决了阅读中苦与乐的关系,才能有一个舒畅、愉快和平静的心情,即便一时苦一点,累一点,环境条件差一点,都能泰然处之,如天天忙碌的蜜蜂,哼着小调,一身轻松;如倒吃甘蔗,越到后来越甘甜。这也叫“吹尽黄沙始到金。”
其次,要通过磨练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什么叫习惯?心理学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经常的重复完成某种行为而达到的自然状态就叫习惯。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因此,良好的习惯对于培养积极主动的阅读品质有着重要意义。这里的重点是耐性、记性和悟性。耐性在当前比较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意义更加突显,它是打开阅读成功之门的钥匙。而且阅读是一个漫长甚至终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劳永逸,没有耐性必然是半途而废,一事无成。有耐性没记性,阅读效果也不会好。阅读中常会触发深刻的思考,而一些很有价值的见解和感悟,又往往稍纵即逝,这就需要边读边动笔记下来。此外,在阅读初始阶段,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经典名著该背诵的也要熟练的背诵出来,如“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大家都熟悉的文学造诣很深的茅盾先生,就有背书的习惯,他能熟练地背出120的“红楼梦”,使若干人惊叹不已。养成这样的习惯将终生受益。有记性没有悟性,书是死书,读了也白读。悟性标志着阅读的成熟,在这基础上才能博采精华,出神入化,自成一家。
最后,读书是一个长期的吸收和思考的过程,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才能够学有所成。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至理名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渊博的知识及不是天生的,也不可能靠短期突击获得。要学有所成,筑好自己知识的宝库,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能靠几十年如一日的拼搏、积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是成功者的真谛。
四、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经常听到不少青年朋友焦急的发问:“我们该读什么书?”是啊,该读什么书呢?尤其是今天,面对无涯的书海,这个问题就显得特别的突出和尖锐。
回头看,确有不少大师和学者面对士林学子的提问,认真的做过回复。清末重臣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就是为此而作的。书中收录了当时书籍2200余部,为四库全书的五分之一,被时人称为“驭繁就简,慎择约取。”之后的国学大师梁启超写了“国学入门书要目极其读法”,选了141部国学书目,可贵的是梁先生几乎在每本书后都写了导读式的说明,这对初学者是很有作用的。1923年学者胡适应清华学生之请,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共收入约190种书目,学生反映这些书目太深、太宽,俨然像个小图书馆,要求精简。于是胡先生就在这个书目上加了一些圈,成为现在大家看到的“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共有39种。上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教授王余光先生主持编写了“影响中国历史的30本书。”(先秦至1949年),依据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将其分为根源篇(11种),创变篇(9种),维新篇(10种)。旨在体现中国文化思想发生,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之后王先生又主编了“塑造中华文明的200本书。”台湾学者李敖先生主编了“中国名著精华全集。”应该感谢这些大师和学者们为广大读书人的一片好心和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他们为传承中华文化而留下的这些宝贵财富。但用今天的眼光来评判,这些书目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那就是所有书目几乎都是以儒学为主,张之洞的“书目答问”甚至明确规定戏曲、小说一本也不能入选。所有书目没有一本外国的书。这或许正是当年鲁迅先生为什么在为青年开书目时交了白卷的真正原因。他说:“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是颓废和厌世的,却也是活人的颓废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对中国传统儒学的态度鲁迅先生不仅在“狂人日记”中有深刻的展露,而且一贯认为,中国儒学奴性十足,多是为历代统治者帮忙或帮闲的作品,歌功颂德,花鸟鱼虫,无关痛痒;而像他那样具有反抗批判精神,叛逆品格敢于发出内心呼唤的书太少了。于是他对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就很欣赏。认为这些人的作品是反映弱小民族和被压迫阶级反抗精神之作。中国儒家的书里是找不到这样的作品的。1998年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为此学校制定了一个“北京大学学生应读书目”,也有30种,其中外国书目有11种,占总数的36%之多,这应该是个可喜的进步。书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越是公认的好书,是越没有民族国家界限的。在读书问题上,也应该持开放的态度、理智的头脑和博大的胸怀。只读中国书或只读外国的书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应是以自我为主,博采众长,创新思路,发展自己。
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由国内的大师或一流学者开据一个阅读书目的办法还是可取的。美国就是以政府的名义为青少年开列了100本必读书目。但由于现代社会知识爆炸和方正激光照排系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出版印刷的科技含量,各类各种书籍的产量迅猛增长,中外的好书新书每天都成千上万的上市,所以阅读书目的选择方法也必须改变。其原则应是:(1)要按照书店或图书馆分类上架的方法,书目也要分类选择。如政治类,经济类,科技类,哲学类,历史类……等等。(2)入选书目必须具备典范性、历史性和广泛性三大特点。所谓典范性主要是指它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最能体现同类书的精粹,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悼红院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辈子就写了这一部书的“红楼梦”,就最具典范性。所谓历史性是指经历史的选择,巍然独存,经久不衰。罗马帝王哲学家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历经2000年,温家宝总理虽然已经读过100遍,还仍然放在案头,经常翻一番;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除了《圣经》,读的最多的也是这部书。保罗·A·萨缪尔森的《经济学》,问世40年来,已再版18次,仍销量不减。所谓广泛性,一是指一部作品没有古、今、中、外的界限,广泛传播。二是指阅读它的人群十分庞大。2000多年前的《诗经》,很早就传入日本、朝鲜、越南,18世纪开始出现英、法、德、俄等语言的译本,广泛流传,甚至连琼瑶的小说,邓丽君唱的歌词,那《在水一方》的咏颂都是来自《诗经》的篇章。至于唐诗、宋词,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曹禺的《雷雨》,矛盾的《子夜》,雨果的《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更是几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3)每类只能选择最低限度的必读书目,数量不能太多。各类书目的总数控制在100本左右,但一定要坚持古、今、中、外兼顾,不可偏颇。待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后,由读者自己去扩大范围,找到最适合自己阅读的书,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最后让我们以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吧,他说:“改造社会的最好办法,就是提升自己。”怎样提升?无数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事实反复证明,提升自己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这也是我们这次谈话的全部目的。
请用本平台账号登录后发表评论
师范教育处 主办技术支持电话:7-1010 邮箱:(请将#替换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一项不可以引起联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