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后传

252 郑成功收复台湾-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
252 郑成功收复台湾
隆武帝在福州建立政权之后,他手下大臣黄道周是个真心抗清的人,一心想帮助隆武帝
出师北伐。但是掌握兵权的郑芝龙,只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不愿出兵。过了一年,清军进军
福建的时候,派人向他劝降。郑芝龙贪图富贵,就抛弃了隆武帝,向清朝投降,隆武政权也
郑芝龙有个儿子叫郑成功(福建南安人),当时是个才二十二岁的青年将领。郑芝龙投
降清朝的时候,郑成功苦苦劝阻他父亲。后来,他眼见父亲执迷不悟,气愤之下,就单独跑
到南澳岛,召募了几千人马,坚决抗清。清王朝知道郑成功是个能干的将材,几次三番派人
诱降,都被郑成功拒绝。清将又派他弟弟带了郑芝龙的信劝他投降。他弟弟说:“你如果再
不投降,只怕父亲的性命难保。”
郑成功坚决不动摇,写了一封回信,跟郑芝龙决绝。
郑成功兵力渐渐强大起来,在厦门建立了一支水师。他跟抗清将领张煌言联合起来,乘
海船率领水军十七万人开进长江,分水陆两路进攻南京,一直打到南京城下。但是清军用假
投降的手段欺骗他。郑成功中了清军的计,最后打了败仗,又退回厦门。
郑成功回到厦门,清军已经占领福建大部分地方,他们用封锁的办法,要福建、广东沿
海百姓后撤四十里,断绝对郑军的供应,想困死郑成功。郑成功在那里招兵筹饷,都遇到困
难,就决定向台湾发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明朝末年,欧洲的荷兰人趁明王朝腐败无能,霸占了台
湾的海岸,修建城堡,向台湾人民勒索苛捐杂税。台湾人民不断反抗,遭到了荷兰侵略军的
郑成功少年时期就跟随他父亲到过台湾,亲眼看到台湾人民遭受的苦难,早就想收复台
湾。这一回,他下决心赶走侵略军,就下命令要他的将士修造船只,收集粮草,准备渡海。
恰好在这时候,有一个在荷兰军队里当过翻译的何廷斌,赶到厦门见郑成功,劝郑成功
收复台湾。他说,台湾人民受侵略军欺侮压迫,早就想反抗了。只要大军一到,一定能够把
敌人赶走。何廷斌还送给郑成功一张台湾地图,把荷兰侵略军的军事布置都告诉了郑成功。
郑成功有了这个可靠的情报,进攻台湾的信心就更足了。
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要他儿子郑经带领一部分军队留守厦门,自己亲率二万五
千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
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这时候,有些将士听说西洋人的大炮厉害,有点害怕。郑成功把
自己乘坐的战船排在前面,鼓励将士说:“荷兰人的红毛火炮没什么可怕,你们只要跟着我
的船前进就是。”
荷兰侵略军听说郑军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慌。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在今台湾东平地
区)和赤嵌(在今台南地区)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了好多破船,想阻挡郑成功的船队登岸。
郑成功叫何延斌领航,利用海水涨潮的时机,驶进了鹿耳门,登上台湾岛。
台湾人民听到郑军来到,成群结队推着小车,提水端茶,迎接亲人。躲在城堡里的荷兰
侵略军头目气色败坏地派了一百多个兵士冲来,郑成功一声号令,把敌军紧紧围住,杀了一
个敌将,敌兵也溃散了。
侵略军又调动一艘最大的军舰“赫克托”号,张牙舞爪地开了过来,阻止郑军的船只继
续登岸。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他的六十艘战船把赫克托号围住。郑军的战船小,行动灵
活。郑成功号令一下,六十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打中起了火。大火熊熊燃烧,把
海面照得通红。赫克托号渐渐沉没下去,还有三艘荷兰船一看形势不妙,吓得掉头就逃。
荷兰侵略军遭到惨败,龟缩在两座城里不敢应战。他们一面偷偷派人到巴达维亚(今爪
哇)去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郑军大营求和,说只要郑军肯退出台湾,他们宁愿献上十万两
白银慰劳。
郑成功扬起眉毛,威严地说:“台湾本来是我国的领土,我们收回这地方,是理所当然
的事,你们如果赖着不走,就把你们赶出去!”
郑成功喝退荷兰使者,派兵猛攻赤嵌。赤嵌的敌军还想顽抗,一时攻不下来。有个当地
人给郑军出个主意说,赤嵌城的水都是从城外高地流下来的,只要切断水源,敌人就不战自
乱。郑成功照这个办法做了,不出三天,赤嵌的荷兰人果然乖乖地投降。
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顽抗,等待救兵。郑成功决定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逼他们投
降。在围困八个月之后,郑成功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荷兰侵略军走投无路,只好扯起白
旗投降。公元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后,灰溜溜
地离开了台湾。
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台湾,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
        郑成功收复台湾始末
主页 & 时代潮
2002年 第十四期
郑成功收复台湾始末
 & ■&毕福臣& & &今年是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340周年。虽然今天的台湾和340年前的台湾不能同日而语,但是,郑成功驱逐外敌,收复台湾的丰功伟绩却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郑成功收复台湾,没有郑氏军民的辛勤开发,就不会有今天的台湾。 & &英雄可以问出处 & &17世纪中叶,不论对中国大陆还是对台湾来说,都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崇祯皇帝缢死于煤山(今景山),这象征着明朝统治的结束。随后清军在吴三桂的引导下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但争夺中国统治权的斗争仍然在继续,活跃于东南沿海的郑成功便是一支重要力量。&郑成功,原名森,福建南安石井人,明天启四年(1624年)出生于日本长崎平户。他是明末著名海盗兼巨商郑芝龙的长子。明崇祯三年(1630年),郑森回到福建故乡,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1645年8月,郑芝龙等人在福州拥立朱聿键建立明隆武政权,郑森谒见时备受恩宠,赐国姓朱,改名成功,后人尊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即源于此。1646年9月清军入闽,郑芝龙降清,而郑成功却与父亲分道扬镳,走上了反清复明的道路。 & &亲率大军收宝岛 & &清顺治十八年,也就是日,郑成功亲率2500名将士,乘坐400余艘舰船从金门料罗湾出发,乘风破浪,浩浩荡荡地驶向台湾。 & &第一天郑成功的舰队到达澎湖,分驻各岛,候风等待。4月29日晚,郑成功率军直指台湾,4月30日黎明,郑军船队到达台南鹿耳门外的海面,此时,恰是月初大潮,水位加涨数尺,又有何斌引航,大小舰船乘潮鱼贯入港,停泊在热兰遮城与普罗文查城之间的海面,一部分船只在禾寮港靠岸,并开始登陆。当时,赤嵌居民看到盼望已久的祖国军队从天而降,大喜过望,奔走相告,并用货车等工具帮助郑军登陆。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当地民众的协助下,郑成功大军在不到半小时,已有几千将士顺利登陆,占领要冲地点,保护市街,包围了荷兰人在岛上最重要的据点普罗文查城堡,就是今天台南市的赤嵌楼,控制了赤嵌与热兰遮(今台南市安平)之间的海面,把荷兰守军围困在两个相互隔绝的据点里。热兰遮城的荷兰人曾派阿尔多普上尉率领200多士兵企图阻止郑军登陆,但遭到郑军优势兵力的攻击,只好退回。 & &5月1日,郑成功向荷兰殖民者长官揆一和普罗文查城的司令送信劝降。但是骄横的荷兰人自以为依靠他们高大的船舰、精良的武器和有战斗经验的殖民军,完全有把握战胜只有弓箭和大刀的中国军队。当天上午,在重新部署后,荷军开始从水陆两路向郑军反扑。 & &水路荷舰以赫克托号和格拉弗兰号为主力,还有白鹭号小帆船、马利亚号快艇,边开炮边向郑军舰队冲击。郑军由陈广和陈冲率领大型帆船60艘迎击。荷舰长30丈、宽6丈、船板厚2尺多,甲板上有八个桅,帆樯八面受风,行驶迅速。每艘舰上装备有20—30门大炮。这在那个时候可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船了。而郑军的舰船规模仅为其1/3大小,只装有两门大炮,如果是在大洋中遭遇,郑军的舰船是难与其匹敌的。但是郑军将士毫无畏惧,利用敌舰在港内转撤不便和易于搁浅的弱点,当最大最重的赫克托号冲过来时,立即有几十艘郑军帆船蜂拥而上,其中有五六艘装有燃烧物品的火船,冒着敌舰猛烈的炮火冲到荷舰旁,把船钉死在荷舰的船板上,点燃火种,士兵跳水泅回,随后,只听轰隆一声巨响,赫克托号的火药舱爆炸了。这艘荷军的王牌舰连同舰上100多水兵一起沉入大海。其他三艘荷舰见势不妙,连忙逃往港外,郑军舰船在后边紧追猛打,其中,一艘中弹起火,一艘险些被俘获,狼狈逃往菲律宾和日本。这场海战中郑成功运用著名的“火船”战术,打败了拥有优势的荷兰海军。 & &陆路荷军由贝德尔上尉率领250名士兵在北线尾登陆。这些荷兰殖民军以为“十五个中国人加在一起也抵不过一个荷兰兵”,他们10个人为一排,连放两排枪,神气十足地前进。郑军由宣毅前镇陈泽率部奋勇迎击,万箭齐发,许多将士勇敢冲入敌阵奋力厮杀。另一路郑军从后路包抄敌军,荷军腹背受攻。他们的神气已被恐惧所代替,各自逃命,一仗下来,贝德尔上尉以及118人当场丧命,还有些人跳水逃生而被淹死在海里,只有80多人逃得性命,退回热兰遮城。 & &荷兰殖民者在初战失败后,同意进行谈判。他们拟定的谈判条件是:愿意付一笔赔款给郑成功,但要求郑军退出台湾,底线是荷兰人可以让出本岛,但必须继续居住在大员。5月3日,荷方派遣两名使者前来郑军大营,晋见郑成功。荷兰使者向郑成功讲述了他们的条件,但郑成功重申,他坚定不移的目标是要荷兰人离开台湾全岛。由于双方都不愿意妥协,这次谈判不欢而散。&而此时,普罗文查城内的荷兰人在郑军的重重包围下,水源断绝,粮食和弹药已难以为继,代司令描难实叮只好同意交城投降。5月4日签订了投降协议。5月6日,描难实叮和城中230名士兵退出城堡,成了郑军的俘虏。郑成功军队完全收复了赤嵌地区。 & &接着郑成功把主力部队开赴大员,加强对热兰遮城的包围。此时热兰遮城中有荷兰人1733人,其中士兵和炮手905人。荷兰人凭借坚固的城堡和充足的粮食、弹药储备,拒绝了郑成功的多次劝降。郑军于5月25日向城堡发动一次猛烈进攻,由于城堡坚固和敌军炮火凶猛,没有攻克,但城堡的一部分和外围工事已被摧毁。郑成功改变策略,留下一部分军队围而不打,把大部分军队分派到各地去驻扎屯垦。 & &郑成功攻取台湾的消息传到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巴达维亚之后,巴城总督派出了雅克布·考乌为首的增援舰队,共12艘舰船,725名官兵,于8月中旬抵达台湾。9月18日荷兰援军配合热兰遮城守军向郑军水师发动一次攻击。 & &在第二次海战中,郑军宣毅左镇和戎镇左右协水师同仇敌忾,奋勇当先,在不到一小时内,又用“火船”战术烧毁荷舰克登霍夫号,用密集炮火打毁了科克伦号,杀死荷兵130多人,其中包括一名船长、2名尉官。缴获荷舰2艘、快艇3只。同时,出城的荷军遭到郑军的迎头痛击,只好退回城里。至此,热兰遮城内的守军相继伤亡,斗志消沉,眼看援军无济于事,笼罩在一片绝望的气氛中。 & &郑成功面对孤立无援的热兰遮守军,决定重新部署兵力,在外围增修炮台。于日从东、南、北三个方向猛烈炮击热兰遮及其外围工事,共30门大炮发射大约2500发炮弹。迫使热兰遮城外围的乌特利支堡的守军弃城退入热兰遮。而热兰遮城堡的四周附城多处被炸毁。经过一天的战斗,荷兰人抵抗的意志终于被打垮了。 & &日,荷兰殖民当局的评议会决定写信给郑成功,表示同意进行谈判,希望在优惠的条件下交出热兰遮城。经过4天的反复交涉,达成一个协议。这个协议草稿是由荷兰人提出来的,郑成功拒绝和修改了一些条款。最后的协议荷文本有18条,中文本有16条。两种文本的内容基本相同,协议的主要内容是:热兰遮城及城外的工事、大炮及其他武器、粮食、商品、货币及所有其他物品,凡属于东印度公司的都要交给“国姓爷”,属于私人的动产可以带走,同时还可以带走荷兰人在返回巴达维亚途中所必需的物品。 & &日,郑成功的代表和荷兰的代表在大员市镇的税务所完成了协议的换文。荷兰人于2月9日在最后一任长官揆一的带领下,有五六百人分乘八艘舰船退出台湾。揆一在海滩上将城堡的钥匙交给了郑成功的代表,至此,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完全结束,台湾重回中国怀抱。 & &呕心沥血兴台湾 & &郑成功收复台湾,不仅为台湾日后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战胜西方列强,收复被其占领的土地,因此,郑成功被后人尊为民族英雄。 & &郑氏政权在台湾各项建设已见成效,社会内部较为安定之后,富于远见的咨议参军陈永华,积极向郑成功去世后接掌政权的郑经建议发展文教事业。科举的推行使台湾民智大开,人才辈出,对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正当郑成功全力巩固开发建设台湾的时候,不幸一场急病夺取了他的性命,当时只有38岁。郑成功虽然英年早逝,壮志未酬,但是他收复台湾,开发建设台湾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中华民族后人敬仰。 & &今天,海峡两岸的人民在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时,应当警惕某些人企图将台湾从中国领土中分割出去的图谋。一切有良知的中华儿女都应当为海峡两岸的尽早和平统一出谋献力,以告慰先人。
《时代潮》
(2002年第十四期)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何时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电影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间 郑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成功收复台湾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