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毛概论文,下节课上课交 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纤检所述职述廉总结内容包括:1.两大成

毛概精品课课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毛概精品课课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09-01-14 & 发布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也是坚持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也是坚持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邓小平理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不是抽象地论述对外开放的一般问题和原则,而是把马列主义紧密结合中国现实情况,提出了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的中国必须对外开放的理论,这是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突破性发展,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性飞跃。[关键词] 邓小平; 对外开放; 经济落后国家; 社会主义邓小平认为对外开放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他十分重视对外开放问题。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不是抽象地论述对外开放的一般问题和原则,而是把马列主义紧密结合中国现实情况,提出了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的中国必须对外开放的理论,这是对传统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性突破,是当代中国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一、经济落后国家必须对外开放抽象地讲,一个国家应不应该对外开放,这在经济学史上早有人论述过;世界上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对外开放的国家,因此世界上也不乏对外开放的成功实践。对外开放最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它可以保证把本国乃至全球的资源、资本和技术用于最有利于生产的用途。最早认识这个问题并进行深入论述的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李嘉图认为:“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 ——由于增加生产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厉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个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1]。李嘉图的这个各民族结合而成的“统一的社会”就是一个完全对外开放的社会。 飞迪好,好飞迪马克思主义传统的观点认为,李嘉图的对外开放思想是为资本主义强国在经济上侵略和剥削落后国家服务的,所谓“开放”不过是资本主义强国对落后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一种手段。马克思主义的这一传统观点在落后国家中产生过广泛影响,难怪在世界近代史上,落后国家在对外关系方面实行的基本政策都是闭关自守,害怕参与“国际分工”而受到剥削和压迫。如果落后国家中有人主张对外开放,会被国内民众看作是“败家子”甚至“亡国奴”。于是大多数的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都主张闭关锁国,以至于西方列强要迫使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地区)开放时,都要用坚船利炮才能打开它的大门。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超越了中外历史上的成见和惯例,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邓小平大胆地认为,一个主权独立的落后国家开放对外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加入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是有利的;况且今天已经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加剧的时代,任何国家都没有再闭关自守的理由,因此落后国家必须对外开放。邓小平把落后中国的经济前途与对外开放挂钩,打破了“剥削”、“经济殖民主义”等传统禁忌。他认为,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国家并与之竞争,中国过去那种停滞的封闭体制是不可能办到的。中国的经济建设只有从外国引进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才能进步。邓小平最早讲到对外开放(对外贸易)问题,是日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报告时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邓小平讲了七点意见,其中的第二点就是“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他说:“外国都很重视引进国外的新技术、新设备。把他们的产品拆开来一看,好多部件也是别的国家制造的。有一些原材料,我们一时解决不了、必须进口的,还是要进口一些。”“要进口,就要多出口点东西。……出口什么?要大力开采石油,尽可能出口一些。工艺美术品等传统出口品,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出口。化工产品要考虑出口。煤炭也要考虑出口,还可以考虑同国外签订长期合同,引进他们的技术装备开采煤矿,用煤炭偿付。这样做好处多:一可增加出口,二可带动煤炭工业技术改造,三可容纳劳动力。”“总之,要争取多出口一点东西,换点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回来,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2]后来他又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3]“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4]1974年9月底,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万吨级远洋货轮“风庆”号远航欧洲后返抵上海。“四人帮”借“风庆”轮远航成功一事歪曲事实,大造舆论,污蔑国务院、交通部不支持国内造船,热衷于买船,是“崇洋媚外”、“投降卖国”,矛头直指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在1991年视察上海时,针对这个事件说:“闭关自守不行。‘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个‘风庆轮事件’,我跟‘四人帮’吵过架,一万吨的船,吹什么牛!一九二Ο年我到法国去留学时,坐的就是五万吨的外国邮船。现在我们开放了,十万、二十万吨的船也可以造出来了。如果不是开放,我们生产汽车还会像过去一样用锤子敲敲打打,——开放不坚决不行,现在还有好多障碍阻挡着我们。说‘三资’企业不是公有制经济,害怕它的发展,这不好嘛。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搞开放,西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5]在当时中国闭关自守的情况下,邓小平希望能找到一条道路来逐渐使国人相信,只要实行对外开放,就有希望在对外交流中获得先进的科学技术、企业管理方法和巨大的投资,使落后的中国变为先进的中国。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一直着眼于对内搞活、对外开放,他明确而痛切的指出:“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开放伤害不了我们。”[6]“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7]“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8]“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9]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在西方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以后,中国的封建君主们仍然抱残守缺,“脱亚入欧” 的日本赶上去了,中国却沦为一个任列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落后的国家如果故步自封,排外斥新,就将永远落后闭塞,永无翻身之日!邓小平认为,中国发展经济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有两个:一个是资金不足;一个是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解决这两个困难的根本出路是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我们就可以利用世界市场上每年上万亿的游资、上百万名专家和上千万项专利技术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二、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国家应不应该对外开放?对这个问题,社会主义的导师们曾作出过肯定的回答。列宁早就指出过:“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10]“苏维埃政权 + 普鲁士的铁路秩序 + 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 + 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 + + = 总合 = 社会主义。”[11]遗憾的是,列宁所提出的对外开放主张,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和基本国策,没有为他的后继者所继承。斯大林认为:两个对立阵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形成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统一的世界市场已经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市场又是互相对立的,因此对外开放也就不可能了,于是长期的封闭与自我孤立严重地制约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习。” [12]“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13]但由于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消灭社会主义的野心不死,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和禁运,冷战局面延续了几十年,因此新中国并没有完全改变旧中国延续下来的与世隔绝的状况。50年代,我们只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开放。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我们对外开放的大门又关闭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年的闭关自守有其客观上的原因(即外在的因素迫使我们不得不这样做),但我们自己的“左”倾思想和片面认识也起了不小的负面作用。由于受冷战思维的限制,我们视西方为仇敌,没有把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接轨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把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对立起来,甚至把对外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说成是“洋奴哲学”、“崇洋媚外”;我们曾一度把那些有亲友在国外或与国外有联系的人都认为是“有问题的人”甚至“国家叛徒”。由于怀有上述这样一些错误的观念和认识,我们竟在几十年中狠抓国内阶级斗争,而没有作出真正的努力去打破内外封闭的僵局。结果,亚洲许多国家起飞了,中国却进一步拉大了与它们的差距。正如邓小平所总结的那样:“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14]“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这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国际上反对中国的势力,反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势力,迫使我们处于隔绝、孤立状态。60年代我们有了同国际上加强交往合作的条件,但是我们自己孤立自己。”[15]。“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等。但是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后来‘四人帮’搞得什么都是‘崇洋媚外’、‘卖国主义’,把我们同世界隔绝了。”[16]。邓小平坦率地承认,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早在1979年,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有所抬头,少数西方国家利用中国的改革开放加紧进行和平演变的严峻形势下,邓小平仍明确地指出:“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17]“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8]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说明,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要缩短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不可能的。因此邓小平要求:“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它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19]因为西方发达国家中一切有用的东西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宗旨是:引进先进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邓小平力倡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和意图,是要利用对外开放这个手段,使中国加入到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去,成为国际经济社会中有活力的一名成员,充分享受国际经济交往的利益,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可以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但并不是每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都能够做得好对外开放这项工作,都能够使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利益达到最大化。搞好对外开放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尤其是自身的各种条件。邓小平认为,中国已经具备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早在1983年中国对外开放之初,邓小平就说过:“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许多国家都想同我们搞点合作,做点买卖,我们要很好利用。”[20]。中国对外开放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需要,西方发达国家也希望打开中国的市场。邓小平日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说:“欧美国家和日本是发达国家,继续发展下去,面临的是什么问题?你们的资本要找出路,贸易要找出路,市场要找出路,不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的发展总是要受到限制的。”[21]。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要继续发展,必须要自己寻找出路,即寻找资源、销售和投资市场,中国有一个广阔的大市场、相对便宜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这是我们的优势,这给中国的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是我们与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合作、经济交流、经济竞争的“王牌”。邓小平生前一直提醒我们,要打好这个牌,不失时机地很好利用这一外部条件,把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引进来,极大的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在70年代末他70岁以后中国社会剧烈变动的岁月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其着眼点是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他所提出的一整套对外开放的理论主张,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二十年来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建设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将继续对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发挥指导作用。[参考文献][1]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P113[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P29[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91[4][5][6][7][8][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29,P367,P90,P90,P64,P202[10]列宁.列宁全集[M](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P167[11]列宁.列宁全集[M](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P520[12][13]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M](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P740,P742[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64[1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232[16][17][18][1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P122,P154,P371,P154[20][2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32,.P105—106The Two Historic Leaps inDeng Xiaoping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ory 飞迪论文网CHEN Jia-min(Southwest Guizhou Administrative College,Xingyi;562400,China)Abstract: Deng Xiaoping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ory doesn’t discuss the general problems and principles abstractly, but combines Marxism-Leninism with realistic conditions of China and raises the theory that our less developed and socialist China must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This is a great development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and a historic leap of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Key Words: Deng Xiaoping;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Less developed country;Socialism1.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是 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提出了真正的不结盟。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文选》3卷57页)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中国珍视自己的独立自主,也尊重他国人民的独立自主和道路选择。 国坚持独立自主,也积极争取国际支援,发展国际合作,把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与尽量争取外援,加强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原则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之一,始终坚持这些原则。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不谋私利,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国际合作、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看作是处理国际关系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遵循睦邻友好原则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创造和维护和平友好,长期稳定的周边环境,是 国长期实行的外交方针之一。2.对外开放理论的主要观点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对外开放”是 提出来的。“对外开放”这一提法,是对国际分工、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理论的高度概括,易于为 国人民所理解,现在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同。这一提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定要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关起门来是不行的,必须对外开放。(2)对外开放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内开放,另一方面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的开放。(3)对外开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其中包括建立经济特区,开放14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实行对外开放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提出了一系列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与构想。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是我国近20年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于我国在新世纪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页。)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代世界开放性特征的高度的理论概括。当代世界就其经济内容而言是开放的世界或开放的经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在自给自足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中,经济交往的规模和程度十分有限,交换在经济生活中还不占重要地位。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之后,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才居于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的扩大,进而形成突破国家和地区界限的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又加深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形成了世界市场;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资本的国际化。如同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形成了世界性的经济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空前扩张,生产要素的配置扩大到整个世界范围,世界各国的经济获得了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想象的大飞跃和大发展,世界进入了一个以国际经济活动为舞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国际经济社会背景下,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能否面向国际市场,能否积极地发展同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的、与世隔绝的状态下求得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要受到本国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资金技术等条件的约束。即使是一个资源丰富,实力强大的国家或地区,也不可能拥有本国和本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资源,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国际间的商品流动、资本流动、技术流动和劳务流动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整个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将自己置身于国际经济格局中来加快发展本国经济。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把握这一历史潮流,明确指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0页。)对外开放是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历史上及建国后前30年的闭关自守导致落后的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实现现代化,要赶超发达国家,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必须通过对外开放,获取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种资源,利用好国内外市场,形成自己的优势,确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地位,才能加快我们的发展速度。他说:“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页。)他还说;“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7页。)  实行对外开放首先在于利用国外资金,以弥补我国现代化建设资金之不足。我国的现代化是赶超型的现代化,具有明显的高起点、高速度、高目标的特征,引进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是我国现代化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保证。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除了依靠国内的积累之外,还需要利用国际市场进行积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在引进国外资金方面迈开很大的步伐,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以及利用外国政府贷款等形式,引进巨额的外国资金和海外资金,同时还通过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获得了巨额的外汇,为现代化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其次是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加快培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和产业结构的高度。作为赶超型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并以较快的速度赶上世界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购买技术专利、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以及允许外资独资经营等方式,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培植起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增强了这些产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可见,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节省了时间和资源,加速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再次是利用国际间的交往以获得更多的经济信息。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谁掌握了丰富的信息,谁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谁就能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政治的走势。邓小平同志指出:“实行关闭政策的做法对我们极为不利,连信息都不灵通。现在不是讲信息重要吗?确实很重要。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6-307页。)对于政府决策者和企业管理者来说,做出一项重大决策,都必须掌握充分的信息,并以此来判断国际市场的变动和竞争对手的动向。因此,应该通过对外开放,在国际交往中积累、收集和整理世界经济的信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服务。  二、根据经济体制创新的需要,大力推进对外开放  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的商品经济,它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建立,只能在开放的环境中形成。它不仅要求有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且还要求同国际市场相联系,从而使商品、资金、技术、劳务和信息等要素在国际间流动,参与国际分工,并利用国际分工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  我国是在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的,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市场的发育程度很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改造我们传统的经济体制并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体系。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运行的规律,规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弊端,趋利避害,逐步建设比较完善的国内市场体系。对外开放为我们了解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机制运行的规律,尽快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提供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吸取世界各国培育市场体系的经验和教训,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和劳务市场,逐步建立包括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并逐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任务是按照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企业的财产制度和组织形式,从而以规范化的公司制形式对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根本性的改造,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为实现企业改革的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对内对外开放,逐步地拆除地区间和国际间的各种市场藩篱和贸易壁垒,促使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大,促进企业进入市场尤其是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市场的竞争,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改革开放还使我国的很多企业了解和学会了利用国际通用的规则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利用国际上通行的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利用各种国际标准来确立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的信誉,促进了企业的成长和壮大。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学习和借鉴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管理国民经济、调控市场机制方面的经验,从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市场经济发源于资本主义国家,且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西方国家在对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各国的国情来建立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以缓和市场机制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破坏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有效运行。自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特大经济危机之后,为了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破坏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采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他多种经济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手段,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保持了长达1/4世纪的经济长期繁荣。资本主义国家调控市场的各种严密的法规、宏观经济调控方法以及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各种配套措施,对于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并从实际出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法。实施了一系列以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得明显的成效,不仅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同时还保持了国民经济的高增长。   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形成大开放格局。就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指导思想而言,邓小平同志在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地提出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大开放。所谓大开放,就经济方面来说,不仅东部地区要开放,而且中、西部地区也要对外开放;不仅第一产业要对外开放,而且第二、第三产业也要对外开放;不仅要采取贸易的形式,而且要采取技术交流、资金往来以及其他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不仅要在经济上向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开放,而且要向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开放。总之,我们要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把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放到世界经济的大格局和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之下,纳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之中。这是因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论是大国还是小国,不管是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还是落后的国家,都各有所长,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在邓小平大开放思想指导下,我们不仅能够汲取各国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短处,加快我们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可避免国民经济受一个或某几个国家支配、摆布,确保我们的对外开放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得以继续,保持对外开放政策的长期性。  三、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开放型经济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实行一系列更为开放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面临着引进更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产品出口等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我们要继续以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为指导,以积极的态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一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利用外资,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利用外资是实行对外开放、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同志说:“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56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为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作了许多努力,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并制定实行了一系列为外商投资提供法律保障的法规和政策,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自1993年以来,我国已连续6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在新世纪到来的新条件下,我们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还要作进一步调整,扩大利用外资的重点是吸引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含量高、规模大、管理先进的项目,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外资的优惠政策要由原来的以地区性差别优惠为主转变为以产业差别性优惠为主,重点引导外资流向交通运输、能源、原材料、通信设施、农业开发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部门,流向汽车、航空、电子、机械、通信设备等支柱产业,流向商贸、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是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出口贸易战略。首先是以质取胜战略。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口众多,技术已具一定实力,因此,我们不能长期依赖“价廉质低”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而是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牢牢把握好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中心环节,下大力气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从而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科技发展水平较高两方面的优势。要重视科技兴贸,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扩大机电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出口规模,增加国内急需的技术装备和重要资源的出口,尽快实现出口贸易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其次是市场多元化战略。90年代初,我国出口产品市场90%以上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市场过分集中,不仅会增加市场风险,而且还可能导致进出口贸易受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其基本要求是在继续巩固西方国家和港澳市场的同时,加快开拓发展中国家、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市场,力争对这些国家市场的出口产品比重逐步有所提高,避免对同一市场的过分依赖,增强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通过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还有利于缓解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三是实行均衡开放政策,保障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凭借优越地理区位及良好的经济基础,在对外开放中率先起步,进而由沿海到内地,逐步形成梯度开放格局。这种非均衡对外开放战略,在从封闭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初期,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伴随着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我们的经济政策倾斜重点应该向中西部地区扩大和转移,从而实现我国的对外开放从“倾斜开放”向“均衡开放”的战略转变。在加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同时,根据中西部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有别东部地区的政策,加快中西部对外开放步伐,扩大开放区域,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扶持力度,扩大审批权限,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内地对外资的吸引力。实行均衡开放还要实现对外开放由区域模式向产业模式的转变。原先的区域优惠政策容易造成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及资源配置的扭曲。而实施产业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使外资流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流向支柱产业,流向第三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此外,我们还要实现从浅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向深层次参与转变,要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循环,使经济循环过程覆盖和辐射各个部门和更加广阔的地域,实现纵深循环,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外向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实力的提高。  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质量的提高。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里的战略任务。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及亚洲“四小龙”等后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高度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并且在生产、资本、技术、信息等各方面都趋向国际化和全球化。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现代化,改变生产力落后状况,是我们所面临的长期性问题。我们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其中包括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出口生产体系,对外经济体系、技术引进和推广体系、外经服务和监督体系以及社会信息体系,还包括为它服务的金融、保险、信息、生活、娱乐等第三产业的比重最终应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要多方面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带动国内出口或合作开发资源;特别是通过推进投资、贸易一体化,组建工、贸、技、银相结合的大型企业集团进军国际市场,如果我们有十几个或几十个真正的企业集团称雄于国外,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就会大大提高,外向型经济目标就能更快地达到。  此外,还要加快推进我国贸易自由化进程,应当根据开放型经济的要求来重新审视我们的贸易政策指导思想,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体机制。我们应当尽早实现从外贸企业的审核制度向登记制度的转轨,让国内具有实力的企业尽早进入国际市场。适应贸易自由化的要求,应当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分步骤地把进口关税降低到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进一步放宽外汇管制,逐步开放外汇市场,把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当代世界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是我国30年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的成就从根本上来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但从直接意义上说,是与改革指导思想(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改革观)相联系的。但这里论述的改革指导思想主要限于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理论的有关部分。诚然,在邓小平以后,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七大,还有很大的发展。但这需要另文论述。  改革的原因  建国初期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有其历史必然性,并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它愈来愈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必须根本改革。但这种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的具体表现形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是无人提及的。诚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论提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由于时代局限,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具体提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列宁由于逝世过早,也没来得及具体提出这方面的问题。斯大林有可能具体提及这方面的问题。但由于他过分夸大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致从总体上否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多次说过,在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正确的规定。这里虽然还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但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这个阶段基本矛盾的反映。可以设想,如果毛泽东依据他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以及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矛盾理论,并遵循他在《实践论》中提出的认识路线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他有可能揭示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但非常可惜,他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在1957年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根本错误的提法取代了八大的正确提法。这就在政治层面从根本上堵死了揭示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的路子。  上述历史过程表明:就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直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阶段——毛泽东思想阶段,关于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矛盾问题,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是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第二阶段——邓小平理论阶段才得到了解决,并在尔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这方面首先应该提到:邓小平是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1979年初,邓小平针对当时出现的某些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潮和政治思想领域的各种混乱状况,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关于主要矛盾,他也肯定了党的八大的提法:“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任务。”但同时需要着重指出:邓小平在这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发展。  第一,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81年他就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后来他又多次论述这个基本理论,并强调“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这一理论的提出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一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分析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否则就是不可能的。毛泽东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并对其表现形式作了种种分析。但他不仅没有坚持党的八大提出的关于主要矛盾的理论,反而否定了它。与此相联系,他不仅没有揭示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反而维护这个体制。其原因涉及众多方面,但从理论上来说,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缺乏认识,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按照笔者的认识,这也就是为什么邓小平在肯定毛泽东的基本矛盾理论的同时,还要指出:“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这里所说的“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其中一个最基本方面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基本国情。  二是为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发展到作为其具体表现形式的主要矛盾理论,中间有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如果缺少这个中间环节,主要矛盾理论就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易于被否定,党的八大以后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党的八大提出了主要矛盾理论,并没有提出初级阶段的理论,因而很容易被毛泽东同志否定了。当然,这仅仅是认识上的一个原因,在这方面还有其他众多的原因。  第二,邓小平正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分析,明确提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的理论由来。  第三,邓小平依据历史经验的总结,尖锐地指出:“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如果现在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这样,邓小平就深刻揭示了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科学论证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并把这种分析建立在由他大大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上。  改革的性质  按照邓小平理论,要认识改革的性质,需要把握两方面:一方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的。邓小平曾经明确而又坚定地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显然,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必须坚持这个根本前提,要改的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制度。  第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把计划经济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但在改革以前,计划经济一向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因此,要推行这项改革,首先必须进行理论创新,排除维护计划经济体制的“左”的思想干扰。邓小平以无产阶级政治家巨大的勇气和智慧,坚持不懈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这方面,他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主要有:一是针对曾经长期存在的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对立起来的观点,旗帜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这就意味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可以相容的。二是,他强调:“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的问题。”这就把计划和市场从过去长期存在的被看做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中解脱出来。三是他进一步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四是,他还强调,“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但邓小平认为,中国改革不仅限于经济方面。他还明确提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他从两个基本方面深刻论证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他认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在这些具体制度中包括权力过分集中。在他看来,“权力过分集中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他还尖锐地指出,“对这个问题长期缺乏足够的认识,成为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还发出警告:“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  在经济体制改革展开以后,他又进一步指出:“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经济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前进,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他强调:“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取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邓小平讲这个话的时间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现在读起来仍然倍感亲切。  第三,将上述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因为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体制。而且,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但这里所说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摆脱了改革以前长期存在的,认为经济制度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左”的观念的,是立足于经济制度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个历史唯物论的基本理论的。因为,按照前一种观点,必然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倒退。只有按后一种观点,才可能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上述只是邓小平关于改革性质的一方面的表述。另一方面,邓小平又在下述两种意义上把改革性质称作是“革命性的变革”:其一,按照邓小平的说法,“改革的性质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改革看成是革命性变革”。其二,邓小平还指出,改革“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意味着改革虽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但在体制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革。  显然,从内容上说,上述两种提法又是完全一致的。上述两种提法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前一种提法可以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防止改革滑向右的资本主义道路。后一种提法可以保证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防止“左”的错误的干扰。  改革的原则  第一,按照邓小平的说法,“我们最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改革”,但这种试验不是像有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缺乏理论指导的经验主义做法。实际上,这种试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工作方法。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这样,像做其他一切工作一样,改革也必须先经过试验。还需指出,邓小平针对人们受“左”的观念特别是姓资姓社观念严重束缚的状况,还多次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是其一。其二,他同时提出“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其三,试验成功了的再推广。正如邓小平说过的,“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农村见了成效,我们才有勇气进行城市的改革”。所有这些都浸透了唯物论的实事求是精神。  第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这方面,他常举的突出例证是:改革开始的时候,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政策。”“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央有点功绩的话,就是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的。”需要指出,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历史唯物论关于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的充分体现。而且,这方面的群众观点,与辩证唯物论的实践观点完全一致。当然,不能像改革前“左”的错误盛行的时期那样,把群众的实践仅仅归结为体力劳动者的实践,而应该像改革后那样,把群众的实践完整地归结为脑力工作者和体力工作者的共同实践。  第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这方面,邓小平曾发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语言:“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都干不成。”在邓小平看来,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共同富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巩固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几个最重要环节。  第四,实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按照邓小平的理论,判断经济改革是非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相联系,他还提出衡量政治体制改革是非的三项标准。即“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强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这些观点是深深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实际。这些观点是针对改革进行中由“左”的思想反复引起的“姓资姓社”争论而发的,是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第五,从总体上和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思想。按照邓小平的观点,“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从这个一般意义上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做一切工作都要解放思想,即实事求是。但改革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解放思想,是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的。从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起,从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起,从理论到实践,都把商品经济看做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点,并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要进行旨在根本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其思想阻力之大,工作之艰难,可想而知。正因为这样,改革伊始,邓小平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他还强调,这“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改革虽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根本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涉及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长时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的大调整。诚然,从根本方面说,改革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但对不同的人群来说,在这方面是有差别的,有的得的多些,有的少些,有的在一定时期内甚至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这样,改革还会遇到经济利益方面的阻力。正因为存在上述历史背景,邓小平从1978年改革开始直到1992年南巡讲话,多次强调解放思想,并把解放思想的主要锋芒指向“左”的思想。他强调:“‘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改革以来的历史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上述重要原则是我国改革顺利进行、持续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并对今后的改革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也是坚持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您莅临我校观看、指导。我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对孩子进行的无声的教育作用。首先,,我们将传统文化中的八德——忠、孝、礼、义、廉、耻、悌、信张贴在一楼大厅的八根大柱子上,并配有相应的古典。根据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小学生行为规范中的要求,我们从古人的八德中取其精华,提炼为“爱祖国”、“爱父母”、“爱同学”、“讲诚信”、“懂礼貌”、“讲和谐”、“勤节俭”、“知荣辱”八个主题;在主楼梯上,悬挂弟子规全文,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另外,我们在每个楼层分别设立了两个主题教育长廊,同时,各个班级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及各自特点装饰教室,使学生时时刻刻处在文化与美德的熏陶之中,潜移默化中使道德情操得到提升。大厅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各位领导这边请,欢迎您到八个主题长廊观看、指导。 二、文化建设解说词各位领导:你们好! 非常荣幸今天能有机会陪同各位领导视察我校的工作。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中心小学的全体教职工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致以热烈的欢迎!并预祝各位领导在今天的视察工作中,心情愉快! XX中心小学是我区最为偏远的一座小学,始建与1979年,重建于1993年,现共有大、中、小14个教学班,学生520名,教职工56名,专任教师28名,教师学历100%达标。多年来,我校始终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办校宗旨,以提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为目的。通过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我们先后被授予“省双语示范幼儿园”“省级示范园”“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市三星级平安单位”“市普通话先进单位”多年来被县教育局评为“艺术工作先进单位”“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 在硬件建设上,我们更加大投资力度,不断为学生提供教学设施和活动器材。在您的正前方看到的是投资100余万元新建的综合教学楼,上下有大小教师20余间,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社会主义发展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其主要标志是,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其主要标志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飞跃。其主要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在讲“社会主义发展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的这个问题的时候,黄晓辉教授讲到,过去的理论学术界认为应该有四次,即在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之前加了“社会主义从一国走向多国的飞跃”,而他认为这个“第三次飞跃”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指发生在二战结束后,社会主义独立国家的大量增加,这种增加只是一种量上的增长,而非质的变化,所以他认为这个不能算作“第三次飞跃”。但我认为,一方面,不能完全否认过去的学者的提法,毕竟几年前,甚至是几年前,对于九十年代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是无法进行客观的理论评析的。而且,当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相继发生,哪个学者和专家敢在这个时候说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飞跃”?我们中国人归纳什么东西,都习惯于第一、第二、第三,似乎这样才很有说服力,这是一个学术习惯的问题,所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论述的说服力不得不讲“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飞跃”是情有可原的,也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我们都知道,量变是质变的必要积累,质变是量变的飞跃,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新的量变。所以,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种量变,我们不应该否定它量变的重要历史地位。试想,没有社会主义从一国走向多国,没有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怎么会出现二战后的美苏争霸?怎么会出现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怎么会出现军备竞赛和冷战状态下的世界局势以和平稳定为主要趋势?所以,作为学术,我们不应当为了“三点论”试的说服力,而对历史进行这样的“量变否定”。当然,我们今天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去认识这个问题,按照黄晓辉教授的提法有很大的科学性,但我们不能不这样草率地忽视中间的学术性。作为研究生的学习,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反思和批判,即哲学中所讲的“否定之否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80多年历程中,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并且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伟大革命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24年的经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第二次伟大革命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理论也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修订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也是坚持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展开其他相似回答 (2) 隐藏其他相似回答 (2)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也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有过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当代中国始终面临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这一重大课题,过去一个相当长时期,未能从总体上得到解决,留下许多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的基础上,经过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系统总结了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创立了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实践证明: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了许多前人没有提出的新观点,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要求人们在新形势下,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就是逐渐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这个进程,还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下去。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世界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要求人们依据世界的变化,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动力、根本任务、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也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发展的科学体系。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邓小平理论不仅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成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成为实现民族振兴、祖国统一的强大精神支柱。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要我们按照邓小平理论指引的方向、道路和发展战略干下去,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就一定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对此应该有坚定的信心。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它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总之,通过总论的讲述,我们应该清楚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所具有的特定内涵,重点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认清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高等教育毛概书上如是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综上所述 英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