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广水市外国语学校2009院报2009年第七期之郭星当代奇幻文学在哪一页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应用语言学(语音学与实验语音学);语言学(心理语音学与认知语音学)
通讯地址:null
邮政编码:null
联系电话:null
Email:hwding@
&nbsp&nbsp
代表性论著
现当代英国小说;西方古典文论
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外语楼
邮政编码:200135
联系电话:
Email:weiwen_he@
&nbsp&nbsp
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获首届SMC晨星优秀青年教师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先后在浙江大学外语系、复旦大学外文系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完成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分别师从索天章教授和侯维瑞教授。曾在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现当代英国小说、西方古典文论、十九世纪英国散文等。曾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艾丽丝·默多克小说研究》、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基金资助项目《默多克艺术和道德思想研究》和985二期项目《文化视野下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和211三期项目《当代英语语文资源建设与理论研究》。目前正在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锡德尼诗学及其影响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YJA75200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2011BWY009)《菲利普·锡德尼诗学研究》。任《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和《当代外语研究》副主编。
代表性论著
“中世纪文学批评与基督教的关系之初探”
《当代外语研究》, 2013年第3期;
“‘基督佛教徒’或‘佛教基督徒’:论默多克小说《海,海》中佛教的价值”
《国外文学》, 2012年第1期;
“论朗吉努斯《论崇高》中关于艺术家的思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
“‘畅销书情节’的背后:解读默多克的《砍断的头》”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14辑,2011年5月;
“超越经验世界的艺术和道德深意 -- 解读《沙堡》”
《当代外语研究》,2011年第4期;
“一种小说样式的思考”
《外国文学研究》, 2010年第2期;
“战后英国小说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争”
《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第1期;
“善、爱欲和艺术:论默多克作品中对‘道德’主题的探索”
《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语言之病痛 再现之危机”
《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
“上帝死了,天使自由了”
《英美文学论丛》第8辑,2008年9月;
“论默多克小说《黑王子》中的形式与偶合无序问题”
《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论默多克小说《相当体面的失败》中的善”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五辑,2006年;
“解读《独角兽》:偶然世界里的绝对求索”
《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第一人称男性视角和女作家的艺术观”
《外国语》,2004年第6期;
“论艾丽丝 · 默多克作品中的权力和权力人物主题”
《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艺术和道德:从‘迷惑’经过‘关注’到达‘善的真实’”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一辑,2000年;
“哲学的文学化演绎:试论默多克的小说创作”
《外国语》,1998年第5期;
《艾丽丝·默多克小说研究》(专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
《当代外语研究论丛》(第二辑)(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年;
《当代外语研究论丛》(第一辑)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年;
《官僚的正义》(译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翻译学;语料库语言学
通讯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政编码:200240
联系电话:
Email:kbhu@
&nbsp&nbsp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翻译与词典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第二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理事、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当代外语研究》编委等社会职务。 2009年获得上海市育才奖。
2001年9月-2004年6月,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英语语言文学博士,获博士学位。2003年5月-2004年4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作翻译学等学科的访问研究。
长期从事语料库翻译学、英汉翻译对汉语影响、当代西方文论与翻译等领域的研究。迄今为止,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中国翻译》和《外语学刊》等外语类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以及《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重要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20余种,其中专著《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获上海市社科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语料库翻译学概论》被评为上海市重点规划出版图书,其英文版将由国际知名出版社Springer出版。主编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泛读教程》获评为2008年度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主持的“英译汉”课程被评为2012年度上海市高校精品课程。
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研究”(项目编号为08BYY00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规模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的子项目“专门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基金重点项目“当代英汉/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和上海交通大学211三期项目“语料库翻译学理论研究”。负责开发了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和汉英会议口译平行语料库,现阶段正在建设当代英汉/汉英平行语料库、专门英汉平行语料库。
代表性论著
一、学术著作
1.《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独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 《语料库翻译学概论》,独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导引》,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跨学科视阈下的当代译学研究》,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 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句法操作规范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5期,第一作者
2. 语料库翻译学:内涵与意义,《外国语》,2012年第5期,独撰
3. 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述评,《当代语言学》,2012年第4期,第一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3年第1期全文转载)
4.复合型、研究性和国际化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理念与实践,《中国外语》,2010年第6期,独著
5. 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中国翻译》,2010年第5期,第一作者
6. 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外语研究》,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
7.汉英会议口译中语篇意义显化及其动因研究--一项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
8. 基于语料库的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本中把字句应用及其动因研究,《外语学刊》,2009年第1期,独撰
9. 外来词翻译与汉语词义的扩大,《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
10. 基于语料库的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本中显化研究,《外语研究》,2008年第2期,第一作者
语料库与译学研究:趋势与问题,《外国语》,2007年第5期,第一作者
论接受理论对翻译学的解释力,《中国翻译》,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
13. 汉外语言接触近百年:回顾与展望,《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5期,独著
14. 异化与〈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中文化限定词的翻译,《外语教学》,2006年第1期,独著
15. 论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4期,独著
16. 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双语心理词库,《外语研究》,2005年第3期,独著
17. 双语共现与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殊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独著
18. 现当代国外词典学研究述评,《国外外语教学》,2005年第4期,独著
19. 论语用学原理在双语词典编纂中的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3期,第一作者
20.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与汉语商品名称的翻译,《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第一作者
1. 《最熟悉的陌生人》(美国长篇小说》,《译林》2008年第四期
《网络困境与电子商务新规则》,2000,团结出版社,主译
《中国旅游发展纲要》(英文版),2002,中国旅游出版社,主译
《第五奇迹》,2004,南京译林出版社
通讯地址:上海邮政信箱30-14,上海交通大学,浩然高科技大厦2203室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
Email:yjin@
&nbsp&nbsp
金艳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应用语言学博士生导师。1988年和1991年先后获得上海交大科技外语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8年获上海交大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其博士研究课题基于一项为期四年的中英合作“高级英语阅读测试”项目,由英国文化委员会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联合资助。论文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并于2000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金艳教授自1991年起从事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研究与实施工作。于1996年起任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年任四、六级考委会办公室主任,年任四、六级考委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2004年6月起任四、六级考委会主任。金艳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尤其是大规模标准化语言测试的研究。曾参与多项中英合作研究项目和四、六级考试的科研项目。近十年来,金艳教授发表了多篇论文和专著,并曾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有关语言测试研究的报告。现任Language Testing(SSCI期刊)编委、Classroom Discourse编委、中国外语、中国ESP研究、外语界等编委或编委会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的理论与实践。
代表性论著
1. Jin, Y. Chinese students’ difficulties in reading English. In Changing Languages: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Transition. Linda Y.O. Mak & Merry M.L. Keung. 2000, HKUST Press & SJTU Press
2. Yang, H. & Jin, Y. Score Interpretation of CET. In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in Asia: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2000, HKEA
3. Jin, Y. Feedback on the CET Spoken English Test and Its Backwash Effect on the Teaching of Oral English in China. In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in Asia: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2000, HKEA
4. Weir, C.J., Yang, H. & Jin, Y.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ponentiality of L2 Reading i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00, CUP
5. Guo, J. & Jin, Y. Research on the Validity of the CET Semi-Direct Oral Proficiency Test and Its Comparability to the CET-Spoken English Test. Conference proceedings, The 4th AFELTA. 2001
6. Jin, Y. & Chen, L. Looking into the process of taking the CET Spoken English Test. Conference Proceedings. Language Test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September 2002
7. Guo, J. & Jin, Y. A Preliminary Comparison of Examinee Attitudes Toward the CET-COPT and the CET-SET. Conference Proceedings. Language Test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September 2002
8. Jin, Y.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Advanced English Reading Test. 2002, SJTU Press
9. Jin, Y. Reform of the N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st: Our Priorities and the Way Forward. Conference Proceedings. The 7th AFELTA. December 2004
10. Jin, Y. & Yang, H. The English Proficiency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As Reflected in the CET.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19/1, 2006
11. Jin, Y.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Testing in China: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Research, Volume 9, 2006
12. Weir, C.J., O’Sullivan, B., Jin, Y. & Bax, S. Does the computer make a difference?
IELTS Research Reports Volume 7, 2007
13. Jin, Y. & Wu, J.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Validity of the Internet-Based CET-4. The 12th AFELTA, March 2010
14. Jin, Y. The N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sting Committee. In L. Cheng & A. Curtis, English Language Assessment and the Chinese Learner. 2010,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15. Jin,Y.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Testing to Assessment. In Y. Moon & B. Spolsky (Eds.). Language Assessment in Asia: Local, Regional or Global? 2010, Asia TEFL 2010
16. Jin, Y. 2010. The place of language testing and assessment in the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China. Language Testing, 27(4)
17金艳、吴江 “内省”法在阅读理解测试研究中的应用 《外语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4
18金艳、吴江
以“内省”法检验CET阅读理解测试的效度《外语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2
19金艳、吴江
大学英语口语考试(CET
Spoken English Test Sample Test)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20金艳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外语界》2000/4
21金艳,陈琳丽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考场布置及施考过程 2000,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22杨惠中、金艳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分数解释 《外语界》2001/1
23金艳、杨瑛
全新版大学英语快速阅读教材(第3-6册)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4金艳、郭杰克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非面试型口语考试效度研究
《外语界》2002年第五期
25金艳 完善考试评估体系 促进实用英语教学 《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刊社 2002/11
26金艳 改革中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中国外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
27金艳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思路与未来展望 《中国大学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5
最大限度发挥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正面导向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刊社 2005/9
29金艳 提高考试效度,改进考试后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后效研究 《外语界》2006/6
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评价
《中国外语》2010/1
31范劲松 金艳 语言测试标准研究:回顾、反思和启迪 《外语界》2010/1
32金艳、吴江 大学英语四级网考效度初探《外语电化教学》2010/2
33Charles Alderson, 金艳
奥尔德森教授谈语言测试 《当代外语研究》2010/1
翻译过程的心理认知研究;语料库翻译研究
通讯地址: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翻译中心
邮政编码:wc1h 0xg
联系电话:020
Email:defengli@
&nbsp&nbsp
代表性论著
翻译研究;语言学
通讯地址:null
邮政编码:200240
联系电话:null
&nbsp&nbsp
代表性论著
语言哲学;语义学
通讯地址:东川路800号上海交大外语学院
邮政编码:200240
联系电话:
Email:wyzxzr@
&nbsp&nbsp
刘龙根教授,男,1957年4月出生,哲学博士,1992年10月晋升为教授,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学习经历:
1978年2月—1982年1月
吉林大学外文系英文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4年2月—1986年2月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获硕士学位
2000年9月—2004年6月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2年1月—2006年6月
吉林大学任教
1988年10月
晋升为副教授
担任原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副主任
1992年10月
晋升为教授
年5月五校合并前 担任原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主任
五校合并后至2006年6月
担任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7月至2012年4月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年4月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担任的其他职务: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第一、二届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第一、二、三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委员
曾任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人文学部学位委员会委员
曾获奖励:
199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2003年获吉林大学教学名师奖
2010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名师奖
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哲学等方向的研究。自1986年留学归国以来,孜孜不倦地坚持学术探索,曾先后在《外国语》、《外语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学习与探索》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意义底蕴的哲学追问》、《外语测试学导论》、《大学英语翻译教程》等专著与教材10余部。
代表性论著
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哲学等方向的研究。自1986年留学归国以来,不断坚持学术探索,曾先后在《外国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学刊》、《外语研究》、《学习与探索》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6篇,出版《意义底蕴的哲学追问》、《外语测试学导论》、《大学英语翻译教程》、《外语听力理论与实践》等专著与教材10余部。
英语文学;应用语言学
通讯地址:null
邮政编码:200240
联系电话:021-
Email:qlpeng@
&nbsp&nbsp
代表性论著
叙事学;英美文学
通讯地址:null
邮政编码:200240
联系电话:021-
&nbsp&nbsp
代表性论著
二语习得;外语课程设计
通讯地址:上海交大外语学院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
Email:tswang@
&nbsp&nbsp
王同顺,197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分别于198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和1998年赴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进修学习一年。王同顺教授于1989 年任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外语系研究生英语教研室主任,1992年任科技外语系副系主任,1997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1999年12月起担任外国语学院院长,2006年6月辞任院长。
目前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主要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英语教学法、大纲设计、语言测试、语篇分析等,并长期从事教材编写,已出版教材40余本。近几年出版的教材有研究生英语系列教程中《多维英语----探索》、《多维英语----熟谙》、《流利说英语》《步入成功----管理类研究生英语教材 上、下册》、《21世纪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说写系列教材》、《新发展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等。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当代语言学》、《中国外语》、《外语研究》等国内外语类主要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1991年和1993年分别获得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3年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001年获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2年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分册主编)。任全国研究生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应用语言学》编委,上海市外文学会理事。
  联系电话:,
  E-mail: tswang@
代表性论著
法律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
通讯地址:闵行区东川路800号外国语学院
邮政编码:200420
联系电话:
Email:.cn
&nbsp&nbsp
王振华 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9年9月就读于河南大学外语系,1983年7月毕业并获学士学位。1997年1月至 1999年1月就读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学系,攻读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终身教授J. R. Martin博士和国际著名法律语言学家、国际法律语言学家协会前会长 John Gibbons博士,获优秀硕士学位。2000年9月就读于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攻读英语语言文学(功能语言学与语用学方向)博士学位,师从语用学家徐盛桓教授,2003年7月获博士学位。2004年9月进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在功能语言学家朱永生教授指导下做研究工作,研究课题为《语言评价系统与司法语言规范研究》。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负责人、英语系主任,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Personalized meaning”提出者(2012年);语篇语义研究“一个范式、两个脉络、三种功能、四种语义、五个视角”的倡导者(2009);“介入‘三声说’”倡导者(2003);“评价理论”爱好者(1997-)。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包括教材)9部,主编《马丁文集》8卷。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和参与教育部重大项目及其他项目12项。曾任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科研副院长,河南省教育厅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兼任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篇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体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外语博士论坛常务理事,金博大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专家顾问,《当代外语研究》编委,《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研究》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miotics of Law期刊国际顾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Language and Discourse期刊编委,英国Classroom Discourse、《现代外语》等国内外10余家期刊审阅人。。
主要研究兴趣:系统功能语言学(以“语言评价系统”为主)、法律语言学、语篇语义研究、语篇分析。
联系方式:021-
电子邮件:wzhenhua@
代表性论著
1)介入视域中的中国博士生科技论文引言中转述的评价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月(6):94-101. (第2作者) (CSSCI来源期刊扩展板)
2)《宪法》的语类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2年5月(3):49-54.
3)詹姆斯 马丁的司法语言研究及其启示。当代外语研究 20102年1月 (1):19-24.
4)现代汉语“个”在其非典型结构中的人际意义。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2月 (1):21-26
5)马丁基于文类理论的历史语篇研究2011. 上海交大学报(哲社版)-77
6)马丁对语篇语义的研究。当代外语研究 2010(10):143-49
7)从态度系统考量奥巴马获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引发的争议。当代外语研究 2010(3):7-11
8)“介入系统”嬗变。外语学刊2010(3):51-6
9)语篇语义的研究路径——一个范式、两个脉络、三种功能、四种语义、五种视角。中国外语-38.
10) 从态度系统考量奥巴马获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引发的争议。现代外语研究 2010(3):7-11
11) 作为系统的语篇。外语学刊,2008(3)语篇研究新视野.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5)
12) 实现化、实例化和个性化——系统功能语言学三个层次关系。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3)评价理论:魅力与困惑. 外语教学,2007(6)
14) “介入系统”嬗变。外语学刊2010(3):51-6
15)马丁对语篇语义的研究。当代外语研究 2010(10):143-49
1) 马丁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1月。
2)马丁文集(3):语类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
3)马丁文集(4):语域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
4)马丁文集(5):语篇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
5)马丁文集(6):批评话语分析/积极性话语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
6)马丁文集(7):教育语言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
7)马丁文集(8):司法语言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
8) 马丁文集(2):语篇语义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年10月
9)马丁文集(1):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年10月
10) 英语报刊选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中西比较文学;文学理论及跨文化研究
通讯地址: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当代外语研究编辑部
邮政编码:200240
联系电话:
Email:frankyang@
&nbsp&nbsp
杨枫,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外囯语学院编审,硕士生导师,《当代外语研究》主编。学术兼职:中国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教学研究与教师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外语界面研究学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旨趣为教育哲学与外语教育、儿童语言学、比较文学与翻译学、莫言研究。曾任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吉林大学出版社英语编辑室主任、英语编审;吉林出版集团外语教育出版公司总经理兼总编辑。著有《大学英语精华》、《大学英语考试四点法》、《大学英语精读词宝》等;主编《捷进美语路路通》等大学英语教材30多册;主编英语词典14部。曾多次学术出访德国和美国。
代表性论著
论文成果:
2013.03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ESP论的一点思考《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3.01 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转向的“逻各斯”《外语电化教学》
2012.07 以互文性视角看莫言小说中的历史诗学《文艺争鸣》
2010.12 遭遇世界:莫言与文学史的对话
《文艺争鸣》
2005, 01两位伟大的农民代言人——鲁迅与托尔斯泰的比较研究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4, 03 鲁迅“反传统:辨析:对西方后殖民主义“鲁迅观”的反传统
《鲁迅研究月刊》
2004, 03 Classroom Testing Procedur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中国英语教学
2003, 10 在“传统”中反传统:鲁迅、郭沫若之比较
《鲁迅研究月刊》
2002, 06 论英汉翻译中的分译法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著述主编成果:
1 英语口语系列
《大赢家青年英语口语(入门级)》、《大赢家青年英语口语(进阶级)》、《大赢家青年英语口语52主题1》、《大赢家青年英语口语52主题2》、《大赢家青年英语口语1000词》
2. 英语知道系列
《英语知道56个为什么1》、《英语知道56个为什么2》、《英语知道40个文化故事》、《英语知道56位名人故事1》、《英语知道56位名人故事2》、《英语知道28篇美国小说1》、《英语知道28篇美国小说2》
3. 大学英语教材系列
《捷进美语路路通精读(入门级)》、《捷进美语路路通精读1》、《捷进美语路路通精读2》、《捷进美语路路通听说(入门级)》、《捷进美语路路通听说1》、《捷进美语路路通听说2》
4. 大学英语研究系列
《大学英语精读词宝》、《大学英语考试四点法》、《大学英语泛读笔记》、《大学英语精华》
5. 英语辞书系列
《捷进英汉小词典》、《捷进汉英小词典》、《捷进英汉双解小词典》、《捷进英汉汉英小词典》、《21世纪儿童英语词典》、《捷进精编英汉词典》、《捷进精编汉英词典》、《捷进精编英汉双解词典》、《捷进精编英汉汉英词典》、《捷进活用英汉词典》、《捷进活用英汉双解词典》、《捷进精编英汉汉英词典》、《捷进多功能英汉词典》、《捷进多功能英汉双解词典》、《捷进多功能英汉汉英词典》
语义学、语用学;对比语言学
通讯地址:上海
邮政编码:200240
联系电话:
Email:hgzhang@
&nbsp&nbsp
张鸿刚,男,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曾于年,年在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主修德语语言学,1994年获德国洪堡研究基金,年在德国从事语义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1999年获德国DAAD高访学者资助,在德国进行语言学研究。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5年起担任德语系主任。
张鸿刚教授主要从事德语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研究。近年来出版《汉德大词典》等词典、专著和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加中德合作等研究项目多项。
张鸿刚教授于1994年获德国洪堡研究基金,2003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4年获西北工业大学最满意教师,2012年获上海市育才奖,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代表性论著
二语习得研究;学习者语料库的制作与研究
通讯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外国语学院
邮政编码:200240
联系电话:021-
Email:zh_jianhua@
&nbsp&nbsp
张建华教授197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1977年至1998年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教师。1983年获得日本文部省研究留学生奖学金,1983年10月至1985年3月期间,在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留学,专修日语语言学和日本语教育。1990年再次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1990年1月至1996年9月期间,在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外语系和地域文化研究科研究日语语言学。1993年获得东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东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1997年至1998年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1998年8月回国,在南开大学日语系任教,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至今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建华教授主要从事日语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汉日对比语言学。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编、合编和翻译日语教材多部。
在日本留学期间,承担了日本学术振兴学会特别研究员基金科研项目《日语提示助词及汉语对应表现——计算机翻译的基础研究》;日本文部省重点科研项目《日语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的综合研究》子项目《日中作文语料库》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2005年承担了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建设教材项目《高级汉译日教程》;2008年承担了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学习者笔语语料库及日语教学研究》。
代表性论著
专著与主要论文
1.《日汉两语的限定表现研究》,[日本]询文社,1998
2.《中国人日语作文中的“时体”问题》,[日本]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日中两语言作文语料库的建设、使用和研究论文集》,1999
3.《浅析表示限定意义的“ばかり”和“净”》,北京出版社,《汉日语言研究文集三》,2000
4.《异文化中“许可”言语行为的不同模式》,[日本]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以日语教育为目地的日语和亚洲多种语言互译作文语料库论文集》,2001
5.《汉译日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北京出版社,《汉日语言研究文集四》,2001
6.《中国学生日语作文中的偏误分析——从汉语干扰的角度——》,北京出版社,《日本语言文化论集三》,2002
7.《提示助词「だけ」的语义与功能》《ことばの科学11》[日本]麦书房,2006
8.《日语学习者语料库的研制》《日本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8,(合著,第1作者)
9.《中国日语学习者作文中接续词的分布与类型—与日本本族语者作文对比》,《第5届大学日语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10.《日语学习者笔语语料库的设计与赋码》,《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合著,第1作者)
主编、合编教材
1.合编《新编中级日语》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2.合编《大学日语阶梯阅读第三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3.主编《国际日语水平考试400句型1.2级》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4.主编《国际日语水平考试300句型3.4级》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6.主编《国际日语水平考试400句型1.2级 增订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7.主编《21世纪大学日语系列教材・高级日语听力教师用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8.主编《21世纪大学日语系列教材・高级日语听力学生用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9.合著《高级汉译日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合译《外国儿童日语学习指导书——第3分册 语法》,[日本]ぎょうぜい,2000
5.合译《现代日语短语妙用》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桥头河郭星的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